《和陌生人說話》是騰訊新聞出品,陳曉楠主持的訪談節(jié)目,講述真實世界的魔幻故事。人間戲,永不散場。
2018年8月28日,第二季開播。
之前也看過,但是我也不知道為什么看到第五集我突然不看下去了!最近剛把《十三邀》六季全部看完,也不知道看什么,就想起這個節(jié)目了! 如果說《十三邀》讓我聽到了中國社會各行各業(yè)頂尖的人對于這個世界宏大的理解和他們對于自身經(jīng)歷的領(lǐng)悟,那么《和陌生人說話》讓我聽到了中國社會普通民眾中的看似不起眼卻與眾不同的故事。我聽到了他們的心聲,哪怕不為人知,哪怕難以啟齒,哪怕說出來就是在揭自己的傷疤,我震撼,我感動,我百感交集。我好像通過他們看到了一個更大的世界,看看那些你從未見過的人,聽聽他們說的話,哪怕不能消除你的偏見,但你起碼可以了解他們,可以理解他們。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勇敢地站在鏡頭面前,訴說那些隱秘的往事, 陳曉楠也通過自己的方式,讓那些鮮活的人生故事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 第二季不知道為什么少了第一集和第三集,我試圖找了一下,但沒有找到。這一季的每一集我都感觸頗深,第二集的獵艷者,第四集的黃昏戀,第五集的無聲合唱團,第六集的換子風波,第七集的校園暴力,第八集的器官捐贈,第九集的百人籌款,第十集的勸生者。 第二集取名為獵艷者,其實我都覺得這名字都有點褒獎的意味了??赐赀@一集真的讓我本來懼怕情感和婚姻的人,更加抗拒異性的接觸。通過PUA征服一個人,馴服一個人,我驚嘆于PUA的強大威力,我震驚于PUA對于人性的精準拿捏,PUA讓兩性關(guān)系變得扭曲,讓人懷疑到底什么是愛情。如果需要用PUA才能找到他們所謂的愛情的話,那么愛情就一文不值了。老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我總在想他們有一天會不會也會厭倦去PUA別人或者演戲演久了入戲了,會不會哪一天愛上那個被自己PUA的人,另或者天道好輪回自己哪一天也被人PUA,還以為是愛情呢?PUA在初期其實是一個正向的詞,但是就因為那些不懷好意的人利用這種手段去欺騙他人感情,使得PUA變成一個負面的詞匯,正如《記憶大師》所說“我們的記憶手術(shù)跟整形手術(shù)是一樣的,一個是彌補外貌缺陷,一個是修復情感創(chuàng)傷,手術(shù)的出發(fā)點明明就是好的,關(guān)鍵是看使用他的人怎么想?!?第四集是關(guān)于黃昏戀,看完這一集我發(fā)現(xiàn)其實我之前一直對于黃昏戀都有種偏見。總覺得老年人再談戀愛是為老不尊,耍流氓似的。但是我從未想過他們孤身一人有多孤獨,他們多么需要有個人陪他們一起走下去??墒抢先苏乙粋€的對象,比年輕人找對象要難得多得多,對于他們來說,愛情在他們眼里已經(jīng)不再那么重要,對方的相貌,年齡,戶口,背景,財富,子女……這些才是真的。有的人找了很久都沒有找到,有的人勉強找了一個搭伙過日子,有的人找了好幾個都不滿意。其實找一個門當戶對的并不難,難的是自己喜歡,別人樂意。能合自己心意的總是太少,但是他們依舊希望求得一個最優(yōu)解,一個能真正一起走下去的人。 第五集的無聲合唱團真的好動人。對于那些音樂人來說,采集世間的聲音固然重要,但是真正打動人的并不是聲音,而是那種情感,是孩子們誠摯單純的心。他們在孩子心里埋下了一顆種子,孩子也啟發(fā)他們用音樂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音樂治愈了孩子們,孩子們治愈了他們。 第六集換子風波,我不太理解的點是為什么DNA親子鑒定還會弄錯,這也太離譜了吧!我唯一能夠接受的理由是電話打錯人了。失去孩子到失而復得,再到被告知找回的孩子并不是親生的,實際上是另有其人,小說都不敢這么寫。因為這樣一個錯誤,造成了兩個家庭,三代人的痛苦,那兩個孩子的人生軌跡也完全不同了。一個擁有了好的人生,卻被告知自己并不是親生的;一個從小看盡世態(tài)炎涼,好在苦盡甘來終于找回自己的親生父母。也不知道該怨誰,怨那個做親子鑒定,打來電話的人嗎?還是怨那個異父異母的兄弟呢?誰都沒有錯,畢竟誰也不想發(fā)生這樣的事??擅\的安排,總是那么無情,令人無奈。 第七集校園暴力,怎么會有人這么大的惡意?他們毀了一個女孩子,她本來可以依靠自己優(yōu)異的成績拼搏出一個更好的未來,卻因為這些人,被迫走上另一條路。一句年少無知,一句對不起,怎么可以彌補這些傷害。她渴望朋友,那些人靠近她,說喜歡她卻也只是玩弄,這些人更加惡心,更加令人作嘔。她不再相信任何人,這些巨大的惡意快要了她命。雖然已經(jīng)過去多年,心里的傷疤也慢慢結(jié)痂,但是這件事對于她整個生命是個翻天覆地。我曾經(jīng)也遭受過輕微的校園暴力,幾個人把我拉進群里,輪番罵我,還揚言要讓全班都來打我,那種恐懼我到現(xiàn)在還記憶猶新。所以我明白校園暴力對于一個人來說意味著什么。這位姐姐現(xiàn)在能夠直視鏡頭,坦然地說出這段經(jīng)歷,真的很勇敢,我不知道她那些個日日夜夜是怎么度過的,但我知道她一定飽受折磨。 第八集器官捐贈,我記得我曾經(jīng)在高中的時候在《讀者》雜志上看見過“葉沙”籃球隊。沒想到,在這里又看到了一次。因為葉沙器官的捐贈,使得這些人又獲得了第二次的生命。機會來之不易,因而格外珍惜,大家都努力保護好葉沙的器官,定下一個十年之約。他們不僅用這種方式替葉沙活下去,也是為了不辜負生命,不辜負今后這些“偷來”的時光。 第九集百人籌款,好有創(chuàng)意的一個想法,它不像水滴籌沒有人數(shù)和金額的限制,她用自己的方式籌到了30萬。300個陌生人,有的人的朋友即使覺得她是騙子,他還是借了;有的人自己經(jīng)濟都不是很富裕,但還是拿出1000塊錢;有的人甚至要求出雙倍的錢,告訴她就算是兩個人好了。到最后有的人已經(jīng)把她刪了,還有的人也已經(jīng)忘記這件事了,但她依舊一筆筆地還過去?;蛟S她得到的不僅僅是30萬,她還感受到了這個世界的善意,我相信這也是支持她日日夜夜不斷拼搏,不斷努力工作的一種動力吧! 第十集勸生者,這讓我想起日本那位守衛(wèi)懸崖十一年,勸說500多名輕生者的老人。那位父親面對孩子的死亡,從一開始的不理解到全力付出去拯救每一個人,到最后放不下卻一定要離開。但是他畢竟不能拯救每一個人,人各有路,有人一心求死,也別無他法。有人勸生,也會有人勸死。我不知道那些勸死者是懷有一種什么樣的心理,勸人死,你自己死不死,你要死就自己死,慫恿人說明你也不想死。因為一時的沖動而和人約定去死,多么荒誕!甚至那個想要死的原因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死是一種解決方法,但不能碰到事就要去死,這是對生命的藐視。最后用史鐵生先生的一句話也來勸勸那些有自殺念頭的人,“先別去死,再試著活一活看”。 這一季讓我看到了許多人背后的那個群體,也讓我看到了這個世界的善與惡。世界很大,我們每個人都是一種可能性,或許彼此的人生劇本會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只有我們自己才知道我們的劇本的大結(jié)局
壹丨打工仔和炒幣
這世上,有五花八門的圈子。其中,有一種專門炒虛擬貨幣的圈子:幣圈。
幣圈統(tǒng)一的特點就是:漲跌劇烈,一本萬利…
幣圈的牛人,曾經(jīng)一晚上,靠炒幣賺了200多萬…但是,要是他能再晚一點賣,手上的貨幣,能給他換回來10多億的真金白銀。
據(jù)說,還有一個人,賺了錢,直接沖進去酒店,把人店都砸了,然后嚷嚷道:我有錢,賠!
而26歲的曾文,幾年前,跟著人帶著5000塊錢殺入了幣圈。28天后,這筆錢賺了20多萬。
他很激動地說:以前都是用手洗衣服,現(xiàn)在我可以用洗衣機了!
在“幣圈”里,有不同的等級。特別會賺錢那種屬于“大佬”,而曾文屬于“韭菜”中的老韭菜,被割過不少茬,又長出來了。
曾文出生在江西吉安的一個小村子,14歲的時候,就出來打工了。什么零工都做過,最累的活,是在富士康,上個廁所都得跑過去,幾分鐘回來后就工作臺又堆滿了零件…
有一年,他網(wǎng)戀了。對方在杭州約見面,第二天,就把他領(lǐng)進了傳銷組織。
他把爸媽辛苦存下的6萬塊,以“開店”的名義騙了出來,最后,只剩下一千多。
耐人尋味的是,出來后曾文不覺得這里有多壞,相反,他還覺得,傳銷教會他不少好東西,比如說,“不要去打工了”。
曾文有這樣一套理論:這條路就是錯的,無數(shù)人都在打工,可是就沒有一個有錢的。
他把那段經(jīng)歷當成了自己的翻身出發(fā)點,轉(zhuǎn)眼間,便學人弄起了所謂的“資金互助盤”,說白了就是龐氏騙局。
他說:看誰跑得快唄,最后的人才賺不到錢,一個倒了做另一個唄。
其實,這些經(jīng)濟學原理,他都不懂,只知道誰能賺錢,他就做什么。
以前吃飯最多二十塊,現(xiàn)在曾文吃得起幾百塊一餐的…足浴、按摩、大保健,還可以叫小姐出來一起吃宵夜…
就算錢虧了好多次,曾文也沒想著去打工,他寧愿坐在出租屋里,和人聊著成百上千萬的的大生意。
他覺得,打工是還不上錢了,還不如繼續(xù)拉人填坑…一條道走到黑…
他說:我不覺得這個東西有多光明的未來,但是,我一定要分得一杯羹!
貳丨大學生和PUA達人
林晨,大二學生,曾經(jīng)自學過PUA。
他說:我覺得我自己太惡心了,比那種什么渣男都爛。
什么叫PUA?就是pick up artist,搭訕藝術(shù)家,又稱戀愛大師。
一開始,這是鼓勵人們向異性接近的搭訕技巧,不知道從幾時開始,在國內(nèi),它成為了心理操控和情感欺騙的貶義詞。
據(jù)說,在某知名網(wǎng)站上,PUA的發(fā)展學員,接近200萬。他們都相信了導師的話:報了我的班,我就能教你一個月推倒多少妹子。
林晨說:PUA啊,就是套路…先演一個形象,什么浪子、逆襲…只要你能演下去就行…然后反轉(zhuǎn)、誘導她表白…最后情感虐待,一下好一下壞…
林晨是網(wǎng)上自學的PUA,沒想到,第一次試驗,對方就上鉤了。
他感慨道:我操,他媽的太神了,反應和跟教程里一模一樣!我都還沒自殺鼓勵,她就差點沖出去了,幸好攔住了!
第一個目標,花了林晨一個月時間,才對他表白。后來,閱女無數(shù)的他,已經(jīng)能在見第二面的時候,就跟目標上床了。
林晨說:我沒錢沒長相,就算找對象也只敢在貧困生中找,和街邊乞丐有什么區(qū)別…不用PUA怎么找到愛?
演戲演久了,林晨覺得一切的溝通都是套路。他覺得,女孩子只會喜歡他的“人設”,甚至于和節(jié)目組第一次微信聊天,他就下意識地套路人家…
他自嘲地說:我沒有感情了。
有一次,他想通了,要放棄一切套路去追求一個女孩。然而,那個女孩把他拉黑了…林晨崩潰了…
他對主持人,像是不忿,又像是爭辯:如果戀愛是場游戲,我一定要玩到最強王者。
叁丨小混混和伊拉克雇傭兵
白曉保,31歲,曾經(jīng)在伊拉克做了4年雇傭兵。
他說:我不怕,我還想死在那呢…死了能有四百萬賠償金,多好呀,我的命什么時候這么值錢過。
他來自陜西的一個小村子,一個和伊拉克扯不上半毛錢關(guān)系的地方。
小時候,白曉保就和弟弟,跟在爸媽在西安城里打工。小時候家里特別窮,為了省錢,媽媽甚至還去菜市場里撿爛菜葉子回來煮。
但是,白曉保兄弟并不能讓爸媽省心,一個砍人進了監(jiān)獄,一個因為打傷了老師,被勸退了。
那個時候,家里父母因為兄弟倆,顏面盡失,出去借錢,還被劈頭蓋臉罵一頓。
白曉保心里就憋著一口氣,心里想著:我既然過得和你們不一樣,那么我所經(jīng)歷的,就要和你們不一樣!
2012年,他經(jīng)人介紹,前往伊拉克,成為了雇傭兵。
剛一下飛機,就是各種通通響的爆炸聲。他很納悶:這也不是過年啊,放啥鞭炮???
后來,他才知道,那是兩伙人正隔著他們的車打仗呢…
在伊拉克當雇傭兵,執(zhí)行的任務,大部分都是護送重要任務。無論是企業(yè),還是個人,都統(tǒng)稱為“包裹”。
白曉保說:說白了,我就是個在伊拉克送快遞的。
第一次遇到危險,就是隊伍被詐進了圈套。
白曉保還記得,當時一個戰(zhàn)友把他推開了,子彈從戰(zhàn)友脖子穿過去,血就立刻滋出來了,跟水龍頭壞了一樣,拼命往外噴。
戰(zhàn)友對白曉保說:給我點根煙吧。
結(jié)果,煙剛點著,人就沒了…
白曉保說:人死了我們就火化,你知道燒一個人要多久嗎?三個半小時…
幾年后,白曉保從伊拉克回來了。
他說,村子里的人知道了他的事,對他們家刮目相看。涼皮一碗要四塊五,他給四塊就行了…
肆丨老頭和菖蒲河相親角
北京,菖蒲河公園。
公園里有個小亭子,那是不少老年人的相親角。
老頭子、老太太、中年大叔阿姨…暴發(fā)戶、知識分子、學者、下崗的、失業(yè)的、吃低保的…四十多的、五十多的、六十多的,七老八十的…每周二、四,他們都聚在這里,只為了找對象。
個高條順、年輕漂亮的女性,在這里很少見,因為在來菖蒲河相親前,就會被截胡。
女的找男的,也有硬性指標:北京戶口、獨立住房、說得過去的經(jīng)濟收入、身體還得好…少一樣都不行。
主持人問胡大爺:身體棒怎么看得出來?
胡大爺嘖了一聲:晚上睡一覺不就看得出來嗎?不瞞你說,我一天,四次。
遇到喜歡的,就要直接上去問,害羞這兩個字,在相親角里最不好使。
有個大叔,開場白是這樣的:我看你年輕漂亮,我想要你,我有戲沒戲?
有時候,也會遇到“硬骨頭”,比如有個阿姨,特別高傲,讓胡大爺追了一年多…
胡大爺對主持人說:人家長得比你漂亮多了,手比你還細,嘴比你還小,臉比你還滑…
有一次,胡大爺和對象,在大街上就直接接吻了,一車的人都不走了,停下來看他們。
還有一次,胡大爺和對象,在大柵欄影院,直接和對象那啥了…據(jù)他說,還是跟外國人學的…
到現(xiàn)在,他倆還會一起洗鴛鴦浴。大爺閨女說:你倆特浪漫!
胡大爺感慨道:太難得了…60歲,還能為有一個人癡狂的感覺,簡直把前半生的遺憾都補回來…
以上四個故事,出自《和陌生人說話》第二季。
2017年,《和陌生人說話》播出了第一季,一開始寂寂無聞,最終卻憑借過硬的節(jié)目質(zhì)量,獲得9.2的超高分。
而第二季自8月底開播后,僅更新了4期,在豆瓣上只有18人評論,因評論數(shù)太少而沒有評分,還沒引起太多關(guān)注。
每一期節(jié)目,僅有二三十分鐘左右的片長,但是據(jù)說,背后的采訪時間,卻長達三四個小時。
節(jié)目主持人陳曉楠說:“沒辦法!我不會做那種只取所需的高效采訪?!?/p>
有網(wǎng)友評論說:大家都喜歡給別人貼標簽,因為慢慢去了解每一個人,太花時間了。但《和陌生人說話》里的主角,正是那些被貼上標簽的人,通過談話,把這些人身上的標簽層層撕去,讓我們看到更真實的他們。
《平凡的世界》里有這樣一句話:人們寧愿去關(guān)心一個蹩腳電影演員的吃喝拉撒和雞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個普通人波濤洶涌的內(nèi)心世界。
數(shù)千年來,我們習慣了聽梟雄天才的恢弘故事,時代的聚光燈,總在商業(yè)精英、藝人明星、才子佳人、帝王相將上打轉(zhuǎn)。然而,《和陌生人說話》可貴的地方,在于它告訴你:不是只有登上頂端的人,才有資格講述自己的故事。
陳曉楠在采訪里說:我不怕人物小,只要夠豐富,只要夠真實。我很喜歡一句話,‘大人物當小人物做,小人物當大人物做?!m然小人物選題在傳播時會很吃虧,但我早就跟自己的野心和解了,我想要的就是這么小小的一個地方,踏踏實實地做出人生常態(tài)的豐富滋味。
《和陌生人說話》的對話對象,大部分都是時代不會留意的小人物。
但是,剝離開成敗榮辱、身份地位、社會經(jīng)歷…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他們故事里的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愛恨情仇…是如此似曾相識、攪動人心,甚至在我們內(nèi)心狠狠地給了一記重拳…
如果說第一季,講述的是小人物的生老病死。那第二季聚焦的,則是小人物的欲望浮沉。
幣圈、PUA、雇傭兵、老年相親角…這些東西,看起來和你我生活沒什么關(guān)系,但說白了,這都是人性中難以填滿的欲望溝壑:金錢,愛情,名望,性欲…
炒幣的人說:打工的危險,是不能發(fā)財,無法沖破這個階層的危險。我相信,這個圈子可以帶著我,走到另外一個階層。
PUA達人說:別人談了20幾個女朋友,以前我一個都沒有。憑什么,別人兩天就換一個女朋友?這個社會就這樣…
雇傭兵說:我一定要活出一個人樣,讓所有人看下,什么叫白家老大。
相親角的大爺說:相親就好像做生意,把自己當成砝碼,賭自己的后半生…
窮仔想要成為有錢人,缺愛的人在找愛情的填滿,小混混想要衣錦還鄉(xiāng),老年人試圖找回年輕的激情…每個人都憋著一口氣,對著人生際遇不忿、不甘,他們把自己當成了籌碼,把生活當成了賭局。
他們滿世界找機會,相信著自己在做的事情,是自己翻身、改變命運、過上好生活的最好方式。他們不怕折騰,最相信的一句話便是:“萬一成了呢?”
在大家眼中,這個高速發(fā)展的時代里,到處都是機會、風口…如果不用盡全力奔跑,就可能被遺留在時代的站臺上,稍不留神,就錯過逆襲…每個人都想著在這個瘋狂魔幻的時代里,分得一杯羹…
這些小人物,就是整個時代的縮影。
小人物的身上沒有傷,但是心里卻在流血。人間戲啊,實在太折騰,可是它啊,卻永不散場。
原定14集,目前只播出4集,然而隨著無限期的“技術(shù)性問題”調(diào)整,就連這四集,也無法再看到每集30分鐘時長的全部內(nèi)容。 這應該是陳曉楠從鳳凰離職,加盟騰訊成為“首席主持人”后的第一檔節(jié)目。 節(jié)目的英文名是:talk to her.毫無疑問,陳曉楠是這檔談話節(jié)目的靈魂人物。用陳曉楠自己的話來說,她是傾聽者,主角是坐在她對面的一個個生活中的普通大眾。 要當好傾聽者的角色并不容易,陳曉楠就像是一個耐心又親和的老朋友,靜靜地聆聽對方的講述。尊重每一個講述者和他們的故事。 第一季的話題主要聚焦孤獨的現(xiàn)代人,剝離獵奇和對話題的炒作,去關(guān)注普通個體的生命意義。 這是一檔有良心的節(jié)目,也充滿著真實的人性,哪怕這種剖析開來的真實感會讓人驚慌失措,可卻是對人性背后復雜存在的忠誠展現(xiàn)與不回避不完美的態(tài)度。 第二季的內(nèi)容是在第一季講述層面上的更深層次的挖掘,但這一次的挖掘似乎是觸碰到了什么痛處,匆匆忙忙以一個借口帶過了它的消失。這一消失來得太突然,甚至都還沒來得及在評分頁面上為它做出合理的評價。 即使是無評分,但是短評中網(wǎng)友們的評論早已說明了它的分量之重。 現(xiàn)在,順著官微置頂微博的播放地址,點進去是一個碩大的404… 確實,第二季更加直面了那些曾經(jīng)作為熱點話題出現(xiàn)過的社會現(xiàn)象。第一季每個孤單的個體背后還保存著一絲溫暖和人情,第二季就像一把尖刃,狠狠地戳下偽裝的表層,撕開那些云山霧罩,直露露地讓我們看到了悲涼的人性底色和社會現(xiàn)實。 也是因為節(jié)目對社會事件不掩飾、不遮蔽的表達,才會令審查意識到,這里面講得太多了... 畸形戀愛關(guān)系背后的可悲 還記得上半年某位所謂的知名女性情感大V,鼓吹pua,那時她遭受到了她事業(yè)上最大的質(zhì)疑和眾網(wǎng)友對她的口誅筆伐。但是仍然是有一大批的人選擇用pua來替代正常自然的戀愛,并且沉陷其中,也不覺得有什么道德上的錯誤和情感上的欺騙。 《和陌生人說話》第二季,有位化名林晨的pua學員,講述了他如何從一個羞澀的男孩最終成為一個情感的騙子。 林晨對待所有的事情都抱著試探和懷疑的態(tài)度,不去相信也沒有了情感。這樣帶著面具和包袱生活才是他感到自然和舒適的形式。 林晨也坦然地說,這就是一種欺騙的行為,他利用了其他人的信任,玩弄對方真摯的感情。 當陳曉楠對pua教程中的“自殺”環(huán)節(jié)表示訝異并詢問林晨的看法時,林晨卻并不以為然,他只是將這種相處當做是一場游戲,和他玩的lol、英雄聯(lián)盟一樣。他想要得到的是一種勝利的快感,并以這種占有式的勝出作為體現(xiàn)自己存在價值的一種途徑。 至于他人的生命,林晨沒有表現(xiàn)出過多的關(guān)心。 他一方面厭惡自己的所作所為,另一方面卻享受這種畸形戀愛關(guān)系里的占有感。情感的扭曲,一定有著他自己成長過程中的各種經(jīng)歷的影子。 家庭親子關(guān)系的缺失,林晨的成長過程中缺少愛。在需要用感情來處理關(guān)系的時候,他就不知道應該怎么向?qū)Ψ饺ケ磉_,也不知道怎么和這種“愛”相處。 讓人唏噓的是,林晨一方面清晰地知道自己人格上的分裂,另一方面又不可遏制地想要讓兩個不同的人格統(tǒng)一,卻用一種強迫的占有去完成自洽,結(jié)果只能越來越偏離。 講述者不知道自己之后的出路在哪里,節(jié)目也沒有企圖去介入講述者的人生。 這正是節(jié)目的意義所在,不向觀眾灌輸一種觀念和判斷,是給社會中那些被偏見的人提供講述的窗口,讓他們有機會來表達自己的困惑。 節(jié)目鏡頭交給講述者的同時,也是對講述者所代表的社會現(xiàn)象的關(guān)注和思考。想去探究這一種社會現(xiàn)象背后會有什么不為人知的原因。 在“正能量”遍地開花的形勢下,這樣的故事講卻是一個迷茫痛苦的“負能量”,和積極向上的高光偉正相比顯得那么格格不入,也難怪被“技術(shù)調(diào)整”。 負能量不被允許傳播,那么“性”的話題就更加不被允許了。影視放映的許可條例里,我們會對暴力元素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是卻不能容忍熒幕之上有裸露與性話題的討論。 更何況,節(jié)目中所涉及到了老年群體對于性的需求和態(tài)度。 胡大爺毫不掩飾自己對另一半的高要求,還拿以前的一個女朋友和陳曉楠打趣,兩人的訪談就在嘮家常中展開。 胡大爺面對鏡頭說起性生活,也直言不諱。 遇到喜歡的對象,大爺們上來就是一句“我要你”。這讓陳曉楠也著實吃了一驚。 平時更是黃段子滿天飛,尺度有過之無不及。 整個社會的默認觀念里,老年人似乎就只要演繹好慈祥的角色,那些欲望和需求,反而會引起人們的不齒:都這把歲數(shù)了,還想那事呢! 但是,老年人只是在年齡上步入了衰老的行列,并不意味著那些欲望就要跟著消滅。 坦言自己在尋找伴侶上毫不羞澀的胡大爺,有過多段戀情,甚至還追到了漂亮的電影明星。
但是胡大爺想要再次找伴侶的原因,讓人聽后止不住心酸,還是因為無法獨自承受家里無聲的空曠和寂寞。 一個人在家,只能讓整宿的電視聲來化解煩悶的心,滿房間開著的燈似乎會讓濃得化不開的夜晚不那么可怕。 胡大爺仍舊思念著愛人,即便對愛人是責任多于愛,幾十年的婚姻關(guān)系近乎無性。 陳曉楠問大爺,以前有沒有想過離開愛人。大爺說,結(jié)婚時發(fā)過的誓言不能違背,說好了要攜手共度一生,那么這中途就不能拋棄另一半。 哪怕她是一身的病痛,也要盡力照顧她,守護她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聽到這里,陳曉楠的眼中也泛起了淚光,為胡大爺與他愛人的相守動容。主持人此時不是一個旁觀者,是事件的見證者。 無聲的畫面里,大爺拿著卡的手微微顫抖,欲言又止。幾十年的陪伴,兩個人的關(guān)系早就超越了情愛,雙方化成了對方生命長河中的涓涓細流,是相互離不開的影子。 提到愛人離世的時候,胡大爺哽咽了。 老年的孤獨就像那些無聲的黑夜,望不到一點亮光,沒有邊際的孤獨。他們投入聲色犬馬中,也是尋找一種慰藉,何錯之有。 人生倒計時中的孤獨無助和彷徨,就像午夜徹夜播放的電視,那些熱鬧和繁華已經(jīng)逝去,不管聲音開得再大,躺在沙發(fā)上的老人,內(nèi)心的空寂怎么也填不上了。 這一期里,我們看到節(jié)目的人文關(guān)懷。老年人的性話題的確足以引起一番議論,可是,隨著節(jié)目的深入,我們看到了上了年紀的人要面對的生活困境。 節(jié)目沒有僅僅停留在話題的層面,而是挖掘了表面熱鬧的黃昏戀的實質(zhì)——仍舊是無處安放的寂寞。將目光停留在漸漸步入人生后階段的人群,他們的生活被大眾忽視,但是他們也需要有人傾聽。他們的生活也有權(quán)利得到理解。 還有雇傭兵,在公眾的認知中,這是一群要錢不要命的群體。曾經(jīng)的雇傭兵直白地告訴你:就是為了賺錢才去那兒。顯然又是觸及到了主流價值觀中所不提倡的金錢至上。 在伊拉克,與死神擦脖子而過。白曉保親眼看著隊友死在自己眼前,血濺就在自己身上,跪在沙漠上用最原始的方法來火化犧牲的戰(zhàn)友,三個多小時,看著朝夕相處生死與共的伙伴,在火焰里慢慢消失… 白曉保在親身經(jīng)歷了死神的擦肩而過等等無數(shù)生死邊緣的時刻以后,他從一開始對生命、死亡毫無概念的一個“小混混”成為了一個敬畏生命的人 陳曉楠與白曉保的談話,始終圍繞的話題是一個人對于生命價值和意義的探討,平等對談而不是獵奇的追問。 看完他們每個人的故事之后,很難再用一個詞來評價他們。好、壞、善良、邪惡、良知…這些總共也只有幾個字的內(nèi)容是無法用來準確地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全部。 節(jié)目讓我們看到生活的復雜和多面,現(xiàn)實世界中更是魔幻和現(xiàn)實的交錯,那些不為人知的真實故事,被拿出來放在大眾的眼前時,魔幻地令人瞠目結(jié)舌。 節(jié)目的片頭,陳曉楠說了一句話,他人還是自己,理解還是離奇。 他人構(gòu)成了我們的世界,我們自己同樣地成為了別人人生中的一部分。 節(jié)目從頭至尾沒有一句旁白,陳曉楠也不對受訪者做任何主觀的評價和陳述。 節(jié)目的視角始終對準受訪者,不是上帝視角式地俯視他人的經(jīng)歷,而是貼近每一個普通人,尊重他們的人生和語言,以同理心來看待。并剖出社會話題浮華外表之下,那些赤裸裸的實際樣貌。 節(jié)目的良心在于它不是曾熱度博眼球,選擇了在快節(jié)奏的娛樂至死的時代,沉下心來,思索當下社會面臨著什么樣的局面,該往哪里走。節(jié)目呈現(xiàn)的多樣化的人生里,不同處境中有著共同困境的人們能夠看到自己、反思自己。 也是因為節(jié)目沒有選擇強行展示生活的陽光,無奈之后終會走出的合家歡結(jié)局,讓它遭致一定的阻撓。 主流需要打滿雞血,來營造生活多么光明美好,讓民眾相信所前行的道路準確無誤。 實際生活哪里不是一地雞毛和充滿狗血,這片廣闊的土地天天都有挑戰(zhàn)認知和底線的事情發(fā)生。殘酷的現(xiàn)實、真實的人性,不是我們看不到就不存在。真實的人生每時每刻都在上演。 人生戲,永不散場。
生活還是劇本?魔幻還是現(xiàn)實? 作為一檔社會訪談類節(jié)目,選題還是很好的。 印象最深的菖蒲河老情人這一集,講的老年人的愛與性。人的皮囊會老去,可血肉之軀和滾燙的心依然鮮活。 胡大爺直言,這個年紀再相親,哪兒的人,孩子幾個,身體怎么樣,有沒有醫(yī)保。配對成功,再往下談,不成功,直接咔嚓。 看到這里,突然好想笑。所以,婚姻的本質(zhì)是一種利益交換,對么?省去了年輕時什么也不知道就談戀愛的階段。 而老年人只搭伴過日子,不扯證。為啥呢。扯證要分財產(chǎn)啊,子女不同意啊。合著就是請一個照顧你吃喝拉撒,讓你不寂寞的保姆唄?算盤打得可真精。 黃昏戀的背后是老年人的孤獨。孤獨無處不在。不分年齡,生命在愛欲中交替。 pua的那集,是真的看著覺得惡心。如果戀愛是場游戲,那我要玩到最強王者。擦亮雙眼選人啊,不要自己在這兒動情,結(jié)果只是落入了對方的游戲,對方玩通關(guān),拍拍屁股走人了。你還一無所知在那兒傷春悲秋。 被錯位置換的人生。人生有時還真是戲劇化。保姆拐走了大兒子,幾年后,警方通知,在一次打拐行動中,大兒子找回來了。做了親子鑒定,沒問題。歡天喜地領(lǐng)回去養(yǎng)了。養(yǎng)了二十多年,直到親生兒子來尋親,才發(fā)現(xiàn)養(yǎng)了二十多年的兒子并非親生。呵呵了。 是命運給這兩個孩子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這二十年被錯位置換的人生。 我不是神女這集講述了校園歧視和網(wǎng)絡暴力。每個人可能都只是跟風說了幾句,都沒有往這把火里添把柴,但是講述者的房子卻燒了…而這一切,不過源于一個小小的玩笑。 器官捐贈與移植,一邊是生一邊是死。一邊歡喜,一邊悲痛。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做的“呼吸”,對于有些人,是多不容易… 有的人在努力生,有的人相約去自殺。 最后那集勸生者,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 生活的難關(guān)一關(guān)接著一關(guān)。 此后數(shù)月經(jīng)年,做一個感恩的人。
第一集 | 發(fā)財夢(比特幣)
陳:投機在你這兒不是一個貶義詞 曾:能賺錢的都是好東西 陳:但也有可能虧錢 曾:高風險高收益嘛 有危才有機。就是沒錢了,就直接回家種田了,我也不去打工了。 陳:為什么寧可種田都不打工? 曾:這已經(jīng)是一條錯誤的道路了,已經(jīng)有別人幫你證明了。而且自己也證明了。 陳:證明了什么? 曾:無數(shù)人都在真的打工,但他們根本就沒錢。你不覺得這是錯誤的嗎? 陳:你覺得打工的危險是,不能發(fā)財?shù)奈kU,是不能夠沖破這個階層的危險。 曾:對
第三集 | 雇傭兵
白:電影里那些人脖子中彈 血是一點點往外滲,我戰(zhàn)友是血滋滋地出來,像水龍頭打開閥門一樣。 白:你知道火化一個人需要多久嗎?三個半 到 四個小時。 白:去之前我有問過,能不能上保險?他們說可以。我一看,四百萬呢。我從來沒想過自己還有這身價呢!我內(nèi)心是挺希望倒在那里的,因為我一倒,四百萬到手了。 白:除非是我死掉的時候,和洗澡的時候。其他時候防彈衣是 24 小時不離身的。有一次晚上我坐在防空坑上抽煙,突然被擊中了,我被打趴在地上,縮成一團,感覺氣上不來……被擊倒的感覺...第一反應是喘不上氣,接著隱約感覺有人拿刀扎進你骨頭,在撬你的骨頭。 白:
_______
音樂
S2 E5 無聲合唱團: 坂本龍一 - solitude short
S2 E6 換子疑云 片尾 - Fabrizio Paterlini - Week No.11
我總覺得,這些陌生人于我,是特別的、真實的存在。
他們是我,我也是他們。
他們仿佛是我內(nèi)心割裂成的、無數(shù)個可能的“自我”,只是這些自我所占的分量可能微不足道,因而未能在我身上體現(xiàn)出來,也沒能得到我的重視。
而通過這一檔節(jié)目,這些“自我”被擺上臺面,開始被主持人、被觀眾、被我審視。
善惡難分,本就一體。
魔鬼與天使的界限向來模糊,稍有差池,僅一步之遙,便墜入深淵。
我本以為我可以冷靜地審視,但還是紅了眼眶。這就是共情吧,都說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可當我眼睜睜看著這些“自我”的痛苦與掙扎,我的心也像是被撕裂開來,被灌注這些“自我”的靈魂,有如共生。
人類之間的情誼通常被分為親情、友情和愛情。這些情感瑣碎又真實。
節(jié)目中的“自我”,無一不為“情”所困,他們在漩渦里拼命地逃,以為看到的那些“光亮”便是救贖,殊不知,有些“光亮”不過是下一個漩渦的入口。
「親情——有些震蕩的影響是永生的」
兒子被保姆偷走,各處奔走尋找兒子的母親因為一紙親子鑒定以為自己終于找到了“親生兒子”,將其帶回家百般疼愛,撫養(yǎng)其長大成人。
卻得知,原來自己的親生兒子還在外受罪,親子鑒定是錯的……這場鬧劇影響了四個家庭,雖然親生兒子最終回家了,但這28年被人偷走的人生,該拿什么來挽回?
我看到母親對親生兒子的愧疚,看到兒子對母愛的渴望,我想到了太多太多。
這場重逢,竟然遲到了20多年,物是人非,一切都回不去了……我不知道該怎樣論對錯,糾結(jié)于這些對眼前的局面想必也沒有意義。
兄弟間的略帶“敵意”的相處,母子間的“尷尬”相處,父子間“別扭”的相處,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或許一切交給時間,會慢慢變好。
這樣的希冀可能稍顯蒼白,但我想應該沒有比時間更好的治愈劑了吧。
這種震蕩足以影響人的一生,深刻而又長遠。
心理、生理上的不適都是正常的,但這種不適需要多久來緩解、來適應,需要時間給我們答案。
「友情——當一個人對身邊發(fā)生的一切都抱有懷疑的時候,他還怎么活?」
王晶晶遭受長達10年的校園欺凌和網(wǎng)絡暴力,當她講出這一切的開始竟然只是因為一只“三百萬”的茶杯時,我心里一頓,多可笑,可轉(zhuǎn)念一想,不過是十六七歲的孩子,那還能是因為什么大事呢?
校園欺凌的開始,往往只需要一個微不足道的理由,欺凌者便利用這個契機,開始興風作浪。
當王晶晶說她甚至懷疑這場采訪也是一場騙局,是有人“謀劃”著要來算計她的,我眼淚就開始往上涌。
這該是怎樣的無望,才會對周遭的一切都抱有懷疑。
她被步步緊逼,被扇耳光,被孤立,退學,抑郁,復讀,甚至上了大學后,依然有無形的手拉她入深淵。
她所有的“朋友”,無一例外,都背叛了她。
她一次次懷有希望,付出感情,最終卻都是騙局、圈套。
她甚至不知道該恨誰。
每個人都往這場火里添了幾把柴,不多,但她的房子徹底燒了。
官司勝訴以后,這件事被更多人知道,她也被很多人道歉,但她卻遲遲等不到始作俑者的一聲對不起。
我找到了王晶晶的微博,驚訝于她如今男性化的臉和男性化的聲音,她離婚了,開始努力做自己。
我看到她云淡風輕地說:“那個人到現(xiàn)在都還在給黑我的微博點贊”,“那個人”,應該就是傷害她的人之一吧。
她好像釋然了,不在乎了,那些道歉已經(jīng)遲到太多年了,她沒有力氣再去等待,她搞攝影,開網(wǎng)店,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活。
我不知道她現(xiàn)在的內(nèi)心世界,但至少看上去,她活得像個“正常人”了。
「愛情——中老年人談戀愛就是耍流氓?」
我看到那個說話像郭德綱的叔叔侃侃而談,他的孤獨,他對亡妻的思念,他對愛情和陪伴的渴望,他的話直白到有些露骨。
我看到那個戴眼鏡的叔叔說自己一個人去醫(yī)院看急診,疼到發(fā)昏,從醫(yī)院出來又自己一個人買早飯,這種時候人真的很需要陪伴啊,他提到了生理需求,提到了性伴侶,他說他們管這叫“傍家兒”,就是搭伙過日子,找到更合適的人再分開。
我能理解,我也接受。
彈幕上的什么“老流氓”、“流氓變老了”之類的評論,真的大可不必,而且也過于偏激了。叔叔阿姨們的這種需求并不可恥,屬人之常情。
承受孤獨的人是很多的,但甘于孤獨的人卻很少。
我想人類最原始的渴望大概就是愛情吧,這無關(guān)年齡,無關(guān)性別,只關(guān)于心底最美好的悸動。
-END-
我有時候就在想,會不會有一天,我會成為這些陌生人其中的一員。
會不會有一天,我也會面臨同樣的岔路,做下可能會改變我一生的抉擇。
會不會有一天,我也會遭遇網(wǎng)絡暴力,我也會急需用錢卻無處可覓,我也會抑郁到想自殺,我也會孤獨難耐到處相親,我也會把自己的孩子搞丟了,我也會遇到一群讓我甘愿付出所有去幫助的孩子們……相同的或類似的境遇,如果是我,我會怎樣選擇?
或許這就是這個節(jié)目帶給我的最大意義,它讓我提前開始思考人生中的那些可能的轉(zhuǎn)折,并給我提供了一份這些陌生人的答案作參考。或許這些答案不夠完美甚至有些是錯誤的,但至少給我以警示。這也是我希望所有看過這檔節(jié)目的人至少應該有的收獲。
“人間戲,永不散場”。
剛想找出來看看 結(jié)果發(fā)已經(jīng)被下架禁播了
突然停播下架了,雇傭兵是對生活選擇的思考,pua是兩性關(guān)系的毒品,幣圈里是財富當前人的瘋狂,菖蒲河情人最是刺痛,衰老,性需要,情感需要,孤獨感,愿天壇公園的歪脖松樹下少一些淚水。
幣圈,PUA,黃昏戀,合唱團,換子風波,校園暴力,百人籌款,
沖『我不是“神女”』這期來的,講精神暴力和集體的惡,校園暴力和網(wǎng)絡暴力互相助長,人人自我催眠,淹死她的水池,我只是其中一滴水罷了。事件從百度貼吧發(fā)酵,而如今百度貼吧和人人網(wǎng)殊途同歸,百度已經(jīng)放棄這個產(chǎn)品,無人打理,放任匿名者狂歡。脫口秀后我對她最后的印象是她結(jié)婚生子,好像漸漸釋懷了。今天竟然在抖音刷到了她,她選擇了去性別化。一個始于青春期的水杯的造謠毀掉了她整個人生,我好恨,替她恨,恨我恨。痛恨滯留在青春期的軟弱少女人格,為什么沒有人來拯救她。
可以拓寬你對中國的認知,停播本身就挺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
看了幣圈 pua 黃昏戀三個主題的一部分 太好看了 這才是國內(nèi)最有意義的節(jié)目 人生百態(tài) 可惜越真實的東西越要被禁
止步于E04被下架。能說什么呢?……這是個特別好的節(jié)目。
不深不淺的交談,比第一季更成熟,比不可說更敏銳。
這一季的主題更深刻
前三集:發(fā)財夢(幣圈)、pua、菖蒲河老情人(老年相親),選題個個穩(wěn)準狠,抓住了激流中的要點。選題看起來獵奇,但展開方式并不是獵奇的,而是帶溫度的,寬容且平靜。陳曉楠真不錯,導演選取的訪談對象也恰到好處(有表達的熱情,又有一層難言的情感復調(diào))。期待看到復播之后的節(jié)目。
幣圈、PUA、老人婚戀市場、聾啞合唱團、偷子置換人生、校園暴力、器官捐獻、百人籌款、愛子輕生變?yōu)閯裆?。主題選得好。
越是底層的人越相信一夜暴富的騙局,越痛恨與不甘自己的來處,把人生當成一場投機的賭博,把戀愛當成一場輸贏的游戲,可悲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真實的壓抑。感覺主持人,訪談者,有點疏離看了是真的難受系列良心。雖然明明某三邀的主持人也一樣,愛人,愛世界,態(tài)度,吃了“油膩”的虧?下架,絕望。這個國,我還能期望什么呢。真實的,是要被封鎖的。給我看的,都是你精心營造的。這個國,真的,能好嗎。胖哥,拜。感想,腦子可能是打階級翻身仗的唯一資本。介于看了是真難受,可能我境界還不夠?又心痛又無力。只能四星了如果痛苦不是為了看清之后彌補,就沒有意義。所以痛苦,也催生,“憤青”。因為真的貧窮的人,根本不知道金錢的運作,社會的運作,他只知道,有錢,才有飯吃。也許我們,是時候停止詢問“為何貧窮”了。難道人類的理想不就是繁榮共生嗎。難道我們不該記得我們最初出發(fā)的原因嗎。難道我們應該自私嗎
人們寧愿去關(guān)心一個蹩腳電影演員的吃喝拉撒和雞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個普通人波濤洶涌的內(nèi)心世界。-《平凡的世界》被整改節(jié)目還是挺可惜的,還是不能直面社會的背面嗎?太少人想去真正了解一個孤獨的人的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愛恨情仇。我們都覺得自己生活在光鮮亮麗的世界里面,不愿意剝開自己看到腐爛的內(nèi)臟。
當代中國魔幻現(xiàn)實主義
是因為在中國禁了所以油管上才有的嗎?因為4集都是在同一天17.01.2019上傳的。其實很棒的節(jié)目,剖析一個社會熱點的采訪對象基本上角度都不同。我個人僅是主觀上不喜歡主持人,覺得在第一集里沒有給予第一個受訪者足夠的尊重。最喜歡的是E4,中國難道沒有給老年人的相親節(jié)目或者相親平臺嗎?
其實這一季挺棒的,幾個話題都是完全超出認知范圍之外的人物。不知道觸了誰的眉頭,這么快就被封了。
PUA、幣圈 看上去離生活很遠 其實揭示的都是最底層 最普遍的人性的欲望與掙扎 看完思緒良多……
沒看第一季,但是看了第一季的采訪對象,對比了一下,第二季勇敢和尖銳了很多。老年人無處安放的性與愛,這一集的爭議也頗多,說明大家本質(zhì)上其實還是寶玉的想法,看得慣年輕的胡來,對于年老的顯然連多看一眼也不想,就更別提還讓我們?nèi)ハ胨麄兊那榘⌒园×恕S羞@樣一集關(guān)照到他們讓我們了解他們,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