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不識彼此的青少年,少男終日沉迷電玩,少女則是身懷六甲,孤獨是兩人唯一的共通點;為了金錢,他們鉆律法漏洞,假扮夫妻,好讓嬰孩未來過繼給少男不孕的叔叔。疏離的兩人,盡管共處一室還是少有交集;隨著嬰兒意外早產(chǎn),他們被迫拉近距離,多了懷抱里的嬰孩,生活突然有了溫度。在滿室寂 寞之中,愛的聲音已悄然在耳邊喧嘩。
兩個不識彼此的青少年,少男終日沉迷電玩,少女則是身懷六甲,孤獨是兩人唯一的共通點;為了金錢,他們鉆律法漏洞,假扮夫妻,好讓嬰孩未來過繼給少男不孕的叔叔。疏離的兩人,盡管共處一室還是少有交集;隨著嬰兒意外早產(chǎn),他們被迫拉近距離,多了懷抱里的嬰孩,生活突然有了溫度。在滿室寂 寞之中,愛的聲音已悄然在耳邊喧嘩。
這部電影拍得真的很簡單,一條線講到尾,但正是這種簡單才讓這部電影的特色更加明顯。
整部電影最大的亮點就是色彩??吹臅r候多次感嘆色彩運用的太好了。安靜舒服清新的主色調(diào),與偶爾的一抹亮色形成了強烈對比。
大海電梯的畫面讓人印象深刻,也與整個色調(diào)相互應(yīng)。男主的衣服大多都是冷色調(diào),女主的衣服有時有很亮眼的粉紅色,相互呼應(yīng)整體更加舒服。簡單兩個字,順眼。
鏡頭很美??桃庠O(shè)計的意味很明顯。比如男主為孩子買來了掛件玩具,鏡頭放在沙發(fā)旁邊,一個鏡頭框住了三個人,整個期間男主抱孩子,掛玩具,蓋毯子,坐下看孩子,一直是一個鏡頭。安靜,和諧,緊湊,溫暖。鏡頭感很強,但是不妨礙他傳達給觀眾的感情。
故事簡單,對比強烈。兩對不同年齡的男女態(tài)度的對比,增加了整體的矛盾點。在產(chǎn)房男主一個人坐在門口等待,對面椅子上坐著一個男人和小女孩同樣也在等待產(chǎn)婦生產(chǎn),很明顯,對面家庭即將迎來第二個孩子,而男主坐在那里顯得孤獨又格格不入。這些對比也慢慢鋪墊了男主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 簡單的故事,簡單的矛盾,簡單的鋪墊和對比,但卻都很有用,也很精確,這就很不容易。
男女主演技很好,臺詞不多,但傳達感情很準確。之所以能把感情的變化的過程這么準確的傳遞,另外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電影中留白的設(shè)計,白噪音和安靜的色調(diào),安靜的背景音,克制的矛盾與沖突,將男女主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表達的既隱晦又明顯。
整部電影都很舒服。有獨特風格又簡單的片子,但令人印象深刻。
包容和理解,是這個時代的主題,而且是一個一直被仰望,卻無論如何都無法達到的主題。因為無法達到,所以我們看待這樣的主題的時候,才會在內(nèi)心深處燃起那一點點的向往。
然而真的當我們身處這樣的選擇,包容和理解就有都無從談起了。理論上說怎樣,實際上卻會成為了另一副模樣,這就是某種遺憾造就的悲歡不相通的現(xiàn)狀。
既然理解無從談起,包容也就失去了意義。而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電影,有這樣的主題作基礎(chǔ),然而真正看起來依舊是一種遠離我們?nèi)粘5纳?,這種生活真的有意義嗎?或許在電影中我們看到后,會有所感觸,然而在現(xiàn)實中這樣的感觸卻不會存在太久。原因還是在于理解別人容易,理解自己很難。
《索萊》在平遙國際影展中獲得了觀眾最喜愛的影片獎項。這是榮譽也是壓力,因為這樣的獎項加持下,很容易對于廣大觀影者產(chǎn)生一種先入為主的影響。
這種影響無一例外會左右觀眾的判別能力。但實際上,對于這部影片喜歡或者是討厭都很正常。結(jié)合自己的情感來看看,一部描寫這樣的現(xiàn)實的影片,究竟會讓多少人喜歡。
《索萊》的現(xiàn)實很獨特,它不是正常生活中我們所能看到的現(xiàn)實,而是一種正常人看來畸形的現(xiàn)實,這種現(xiàn)實中,主人公的存在似乎也是畸形的。
一個沉溺于游戲的男青年,一個靠著賣自己孩子的女青年,因為機緣巧合住在了一起。兩個人原本并無交集,然而當孩子誕生后,兩個人之間的距離卻在一點點地拉近。最終,彼此之間的情感維系的紐帶越來越堅固。但是這種堅固卻是一種假象。當孩子被拿走,兩個人又回到了之前的狀態(tài),仿佛一切都沒有發(fā)生過。
現(xiàn)實中并沒有人會告訴你,生活究竟是什么,然而大家總會給你指一個方向,你照著這個方向看過去,看到的是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只是一個方向,卻并不是一個完整的答案。
因此,你會渾渾噩噩地跟著他們繼續(xù)著自己的生活?;蛟S直到死去,你也不能明白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一種什么樣的生活。
然而片中的主人公們好像知道了一些生活的本質(zhì)。比如說藝考,比如說孩子能維系的情感的紐帶等等。當這些生活中的紐帶被發(fā)現(xiàn),且加以利用的時候,即使這種進度條現(xiàn)實的非常緩慢,但是帶來的改變確是實實在在的。然而這種進度條最終會消失,當建立起來美好生活的進度條消失之后,一切就又都不復(fù)存在了。
本片意在討論孤獨和拯救的問題,孤獨是自己造成的嗎?或許片中的兩個人都有自己造成孤獨的原因,但是真正的原因不過是他們選擇了一個少數(shù)人的生活方式而已。
沒有人想要去理解這樣的生活方式,就如同我們在觀看的時候,會被他們的情感波折所打動,然而現(xiàn)實中的這些人并不會有人專門去關(guān)心一樣。生活就是如此,當一部分現(xiàn)實被搬上熒幕的時候,大家覺得這是一種藝術(shù)的行為,然而真正的現(xiàn)實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時候,是沒有人關(guān)注的。
那么這種呈現(xiàn)出來的所謂的生活方式,究竟能不能拯救原本孤獨的心呢?這樣的答案是存疑的。孤獨如果僅僅是一種生活方式,那么換一種方式就會將它趕走,然而當孤獨成為了一種正常的情感,且長久以來會一直伴隨的時候,孤獨或許不會那么容易改變。
而且改變的條件或許會變得苛刻許多。然而孤獨最終還是會被改變的,也是能被改變的。這就是影片中呈現(xiàn)出來的主題。
當這些苛刻的條件集合起來的時候,孤獨的人就會被改變,原本對于孩子沒有任何情感依托的女人會感受到溫暖,原本只是會打游戲的男人也能主動的出去尋找工作來為自己的將來打算。這就是可喜的結(jié)果,也是拯救孤獨的方式。
然而這種方式并不會持久,因為這種苛刻的條件本身就存在著進度條一樣的時間限制,當時間耗盡。原本剛剛?cè)计鹣M娜司蜁匦陆?jīng)歷失望。原本改變了的生活也會重新跌落。這就是遺憾,是電影所展現(xiàn)出來的遺憾,同時也是大家所能感受到的遺憾。
所以全片來看,到底是這件事情拯救了男主和女主的孤獨感,還是說男主和女主的孤獨感使得這件事情看上去充滿了藝術(shù)的氣息,這一點沒有人能說得清楚。
究竟是一些現(xiàn)實中被忽視的人造就了大熒幕上的藝術(shù)呈現(xiàn),還是說大熒幕上的藝術(shù)呈現(xiàn)使得那些被忽視了的人重新走進了我們的視線,這也是很多人所困惑。
在這樣的基礎(chǔ)上,我們再去探究包容和理解,本身就沒有什么意義。當它是一種藝術(shù)的行為的時候,包容和理解會發(fā)生,然而當這種行為下沉到生活當中,我們所能看到的一切就又會重新被人所忽視,沒有人會覺得自己周遭的生活具有藝術(shù)氣息,但創(chuàng)作者不這么認為。
……
你好,再見
當穿著玫紅色Party連衣裙的少女,在Mr Twin Sister迷幻的歌聲中轉(zhuǎn)圈舞動,星空背景下?lián)u擺的軀體與臉上淺的不能再淺的笑容,讓暖在屏幕前蔓延。再孤獨、苦痛、迷惘的人生都在此刻被拋開,我們追憶起年輕時在夜店流連的時光,尋找的不就是這些稍縱即逝的美好瞬間嗎?
處女作里少見的沉穩(wěn)與內(nèi)斂,將敘事的戲劇性隱藏在紀錄片般的鏡頭下,每日無所事事生活看似沒有未來,但老虎機于移民的代孕少女少女已是天堂,她過往生活在小流氓眼中卻是地獄,兩個各自孤獨的心,總不知道如何與世界對話,一如最初共處時的沉默與不知所措。
沉默被孩子的啼哭打破,而他們行動上的漠然、不知所措與青春的任性,即便放在一對真正的少年情侶身上也毫不為過;然而新生命的到來必然會建立新的秩序,你很難分辨出親生母親臉上的木訥與男孩叔叔嬸嬸滿臉的喜悅,哪一個才是世人應(yīng)有的真摯情感?不肯在嬸嬸懷中吮吸奶嘴哭鬧的索萊,最終在面無表情沙發(fā)上母親乳頭的安撫下平靜,沒有任何的吟唱、教誨與宗教符號,卻讓人切實感受到了神性。
拋開代孕的道德批判,也不需對社會現(xiàn)狀的嚴厲批判,只要書寫兩個寂寞靈魂的碰撞與成長,已經(jīng)足夠打動人心,這與同日觀看的《帕皮卡》相比,僅從立意出發(fā),都不知高班了幾多。
在她出現(xiàn)之前,你每天的生活都像復(fù)制粘貼。打游戲機,偶爾和朋友聚會,聊兩句無關(guān)痛癢的天,偷車然后賣掉,再用換來的錢繼續(xù)打游戲機。游戲機不好玩,你只不過沒其他的事可以做罷了。 后來,她出現(xiàn)了。一個波蘭的女孩,懷了不知道是誰的孩子,打算賣給你不育的叔叔。叔叔托你假裝她孩子的父親并照顧她,還有一大筆錢拿,你同意了。一開始你并未把她放在心上,你的生活依然照舊,和朋友閑聊,打游戲機。你對她的一切都不甚在意,只是按著叔叔的要求跟她假扮情侶。盡管你們共處一室,卻還是少有交集。 變化,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是從那天她輕松地贏了你的游戲開始?還是從派對上那支舞開始?縈繞在你們之間的堅冰似乎在融化。她的孩子早產(chǎn)了。你送她去醫(yī)院,沉默地陪了她一整晚。你為這個孩子起名叫Sole,也就是太陽的意思。隨著這個嬰兒的出生,你們被迫拉進距離。你會在她崩潰時不怎么熟練地給嬰兒換紙尿褲,會專門出門給嬰兒買掛飾,會在晚上回家時為她掖上被子,會在深夜開車兜風只為哄嬰兒睡覺?;蛟S是有人陪伴的感覺太過美妙,你漸漸不想放她們離開。你第一次想好好地負起責任來,第一次想成為一個能靠得住的男人,而不再是麻木過活的少年。在那個最后的晚上,你和她一起給孩子洗澡。突如其來的停電,卻燃起了你們之間的火花。你吻了她。你向她保證你會養(yǎng)她們。她同意了??珊⒆舆€是被你叔叔領(lǐng)養(yǎng)了。她說她覺得孩子跟他們生活會好一些,你無言。 她離開了,你的生活卻再也無法回到從前。你甚至求助社工幫忙找她。你回到那個她曾經(jīng)贏過你的游戲機前,卻看到了她。你搶過她手里的錢,她躲進你的懷里哭。
兩個孤獨的人終于能夠相互依偎。
兩個不識彼此的青少年,少男終日沉迷電玩,少女則是身懷六甲,孤獨是兩人唯一的共通點;為了金錢,他們鉆律法漏洞,假扮夫妻,好讓嬰孩未來過繼給少男不孕的叔叔。疏離的兩人,盡管共處一室還是少有交集;隨著嬰兒意外早產(chǎn),他們被迫拉近距離,多了懷抱里的嬰孩,生活突然有了溫度。在滿室寂 寞之中,愛的聲音已悄然在耳邊喧嘩。現(xiàn)實世界對既不負責任又沒有愛的“偽爸媽”的觀察,導(dǎo)演映后說他談?wù)摰氖枪陋毜木唧w性。的確,新生兒把兩個孤獨的靈魂連接在一起,沿著誰也不知道通往哪(但至少是好的)的道路走下去。歸根結(jié)底,為人父母是人類能夠達成共識的唯一話題,單就這一點而言,它是值得肯定的。
本屆平遙最佳。劇本簡明,敘事凝煉,對人物和事件都足夠聚焦,情緒的表達更是大師級的克制。拋開人類的生育焦慮和動物本能不談,一個導(dǎo)演處女作能拍到這樣的程度我就可以給滿分了。/ PYIFF @小城之春
調(diào)色和構(gòu)圖電影就穩(wěn)了50%,非常強大的處女作,有達內(nèi)兄弟《孩子》的味道,新人男主我可以了
達內(nèi)的故事,安德森的畫風,還有無盡綿延的音樂,溫暖的擁抱化平平無奇為熱淚
2019PYIFF:孕育是多么偉大的事啊,兩個無愛可訴的人受制于生活的羈絆,是時間和情感的積累讓他們?nèi)站蒙?、沖破隔閡。結(jié)局二人雖然失去了孩子的撫養(yǎng)權(quán),但卻奔向了極致而美好的內(nèi)在,那是希望的太陽,是無限的愛。獨特的故事,《云端情人》式的氛圍,導(dǎo)演賦予角色溫暖的力量。女主跳舞那段讓人印象深刻。
我們在游戲廳笨拙地玩著碰碰樂,明明中了獎卻不去領(lǐng)。把孩子賣掉的女孩不是蕩婦,賣孩子賺來的錢并非不勞而獲。你在藍色的房間對寶寶說,我們有新房間啦。我在停電的房間對你說,我可以照顧你們。你說寶寶以后一定很丑,因為她有個丑陋的母親。我卻知道索萊是太陽,讓黑暗中孤獨的我們也有幸擁有光明。
希望平遙臥虎組的“少女佳禾”和“日光之下”主創(chuàng)別看婁燁少看深奧大師,小板凳前排看看正常電影一根線到底怎么帶節(jié)奏、角色怎么說人話、電影留白是為了啥、BGM什么時候進。希望大陸年輕導(dǎo)演故事別老想著一語驚人哲思滿屏,先把自己當個普通人,把觀眾當個普通人。
很揪心的故事啊,兩個年輕演員的眼神,表演,讓人覺得那就是我認識的迷途少男少女。是不是只有為人父母,一個人才能真正長大,當然也有人拒絕責任,希望永遠年輕自由。
撲克臉的力量。日常的力度。普通化荒誕。
#Venezia 07三星半。無業(yè)游民青年和為利益出賣小孩的少女,在相處之中、在被迫組成為一個”家庭“的角色扮演中,找到了自身的價值和意義。作為處女作而言真是沉穩(wěn)大氣了,兩個年輕演員的狀態(tài)都十分內(nèi)斂,多一句臺詞、一個動作都不要。這種冷靜使得兩個主角最后的成長和轉(zhuǎn)變分外動人。
#3rd PYIFF# 影展之最單元。2019威尼斯地平線入圍,導(dǎo)演處女作。四星還是可以有,導(dǎo)演應(yīng)該也是帕夫利科夫斯基的粉絲,完全是[修女艾達]/[冷戰(zhàn)]的視聽和表演體系(足見帕夫利科夫斯基的創(chuàng)新性和影響力),拍了半部達內(nèi)的[兒子]。這兩類搭在一起也算是別有一番風味。其實帕式視聽表演體系并不先在地排除達內(nèi)式的強抓馬,真的好想讓導(dǎo)演試一試最后抓馬起來會怎么樣……
#PYIFF#私人年度十佳。處女作就拍得如此簡練、老道,未來大有可為。影片有些達內(nèi)兄弟范兒,就從平靜的生活中提取生命力。兩個連生存都不屑不懂的人,因為一個新生命開始愿意去體味生活。無比動人,看得幾度哽咽。聊電影時說“人性”覺得很虛,說到底還是沒做實做細。而這部電影最精彩之處就在于,它清晰細膩地描繪出了人物從汲汲于利到難以割舍的全過程,他們自己恐怕都難以置信,自己懂得了什么是困境,什么是愛。孩子正如電梯墻上的那片海,他們涉水而過,脫胎換骨,可那海終究是可望不可即。人物向電影,4:3畫幅合適。演員選得也好,經(jīng)得起特寫和凝視,這樣的面孔就是內(nèi)心。
三星半,現(xiàn)實世界對既不負責任又沒有愛的“偽爸媽”的觀察,導(dǎo)演映后說他談?wù)摰氖枪陋毜木唧w性。的確,新生兒把兩個孤獨的靈魂連接在一起,沿著誰也不知道通往哪(但至少是好的)的道路走下去。歸根結(jié)底,為人父母是人類能夠達成共識的唯一話題,單就這一點而言,它是值得肯定的。
沉浸在電子熒光中的現(xiàn)代人不斷重復(fù)著吞錢吐幣的游戲與交易,宛如一臺沒有生命特征的機器。作為一個冷眼旁觀的中介,少年迫不及待的想要告訴你,不要對眼下的生活抱有任何希望與幻想——因為又一個新的《碰瓷者》即將來到這個古老而殘酷的世界。但隨著一位渺小而又微弱的「母親」的提前到來,她體內(nèi)的《索萊》也進入了少男少女、中產(chǎn)家庭以及《小家伙》的體內(nèi)。而他們又將交出什么呢?正如我們感知到的那樣,肅殺的氛圍里終于流露出了暖意。西洛尼這部克制、溫情而又成熟的處女作很好地發(fā)揚了意大利新現(xiàn)實主義風格,同時也繼承了意大利民族文化的優(yōu)良血統(tǒng)。這是一部宗教色彩濃郁的「圣經(jīng)體」電影,但作者卻摒棄掉了所有可供解讀的符號。這樣一個剔除了《同義詞》與政治性,最終只讓人看到孩子們那充滿動力和詩意的身體性的世界,我們究竟《要或不要》呢?
5.9/10 電影果然還是一樣私人的事物,不少觀眾如此贊揚的此片鄙人卻覺得如此無趣。兩位非自身意愿而相遇的青年,各懷目的又各自為生,直接使得影片不少時間上仿似兩部電影強行結(jié)合的產(chǎn)物。而后半段慣例的羅曼史變換讓此片流入俗套,再加上不足的筆墨缺點更為暴露。比較心水的是結(jié)尾,好在能夠直視現(xiàn)實并做出一個風格統(tǒng)一的結(jié)尾。只是只靠結(jié)尾,是不能夠為影片博取很多好感的。
男女主意外相遇,在“賣子”的路程中彼此融入自己作為父母親角色的想象;有幾分識于微時的真情,也有渴望肌膚之親的相愛相惜。而這背后的,是對于代孕政策克制的批判,與家庭關(guān)系的討論。而鮮明的色彩,沉靜的海景,也給這個故事注入了形象的憂郁。 PS 比起隔壁單元眾多“XXX-wannabe”的國產(chǎn)新人作,無論是《某種寂靜》還是《咿嘞嗚》,參賽的外片大多數(shù)都“言之有物”,并猶如顯微鏡僅對一個細小社會問題做出觀察,政策、限制、預(yù)算...從來也不是借口。
成片質(zhì)量很高,很不像處女作;鏡頭語言很不像傳統(tǒng)意大利風格,冷峻的質(zhì)感有點像東歐/北歐;男主和女主的成長很到位也很感人,情感爆發(fā)意料之中,但拍的很不俗氣不討人厭;男主和女主的青澀也很搭電影;女主角臉型和眼神有那么一丟丟像Elle……
像后搖,綿長有勁。
這才是文藝片該有的本色啊。沒有刻意放慢的腳步、抽煙、沉思,一切都在正常生活步調(diào)里孕育著巨大的生命和情感能量,如同片中角色對生命的孕育和人生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
PYIFF22,像是去掉戲劇性之后的達內(nèi)兄弟,女性角色的塑造很出彩,適合平遙給獎的口味。新導(dǎo)演在聲音和色彩的使用上非常出彩,色彩的變化就是兩個主角之間的關(guān)系變化,視聽上非常的出彩!導(dǎo)演盡可能的去掉了對白和戲劇沖突,一個意大利小混混和一個波蘭的代孕移民女孩之間沒有太多的語言交流,孩子逐漸讓兩個人之間產(chǎn)生微妙的關(guān)系,似愛情又像是年輕人之間的動物本能,最后的收尾也處理的很不錯。這種視聽出彩的片子,給那些只懂得看故事的人來看,就有點浪費了。
看到口碑竟然如此驚人,不由好好反思一陣。但還是覺得,不外歐洲文藝片那類筆法,聲光都有老練之處,只是并無新鮮。每每談及要將腹中胎兒轉(zhuǎn)手他人,總要讓事主萌生一些毀約留下的念想,歷經(jīng)前段的蓄力,雖知那與人性、母性、成長都有瓜葛,卻不忍再次落入俗套,所以聽到他說留下孩子,知道該要感動,還是忍不住失望。但當然,好的片段總是難忘,像他帶她跟孩子一起兜風,說起那年的父親。你永遠不知人是什么時候突然敞開了心門,又是什么時候心中一動。那一開一動的瞬間,最妙。@平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