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戲劇人生活生產(chǎn)真人秀。節(jié)目將以先鋒潮流的戲劇創(chuàng)作與演出為切入,匯聚8位頂級戲劇人和眾多明星嘉賓齊聚烏鎮(zhèn)劇場,呈現(xiàn)出一場場“戲劇的狂歡”;花式真人秀玩法、頂級創(chuàng)新表演,聚焦年輕用戶群,引領(lǐng)最新時尚消費觀;同時有國際頂尖拍攝團隊助力,新手段新方式產(chǎn)出優(yōu)秀原創(chuàng)戲劇。
《戲劇新生活》是我前段時間迷上的一個綜藝,在我們國家,戲劇一直是一個小眾愛好,這個綜藝節(jié)目播出之后,戲劇雖然仍是一個小眾愛好,但去劇院里看戲的人明顯多了,對戲劇的關(guān)注程度也“蹭蹭”往上漲了。
一檔綜藝播出之后,還能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得到這樣的反饋,某種程度上,這個綜藝成功了。
真實且真誠,搞笑也感動,且具有一定的思想內(nèi)核,這是綜藝的三大法寶。這些,在《戲劇新生活》里全都體現(xiàn)出來了。
導演嚴敏,節(jié)目發(fā)起人黃磊、賴聲川,他們號召了八位戲劇人,齊聚烏鎮(zhèn)。
大佬級別的人物,劉曉曄,大學老師,學術(shù)氣息濃厚,身上有點知識分子架子。
吳彼,話劇演員,功底深厚,演技精湛,跟這里面大部分人都有交情,還是“團欺”擔當。
趙曉蘇,話劇演員,演藝經(jīng)驗豐富,人如其名,輕聲細語,會關(guān)心人。
劉曉邑老師,玩木偶的,他導演的《戰(zhàn)馬》在國際上演出過,并且拿過大獎。
丁一騰,歐丁劇團唯一的中國成員,高知家庭,博士生,對戲劇非常有想法,新銳導演。
劉添祺,算是野路子導演,性格內(nèi)向,但一到他開始導戲,你會看見另一個劉添琪,專注、認真、才華橫溢,他的精神頭全在戲里頭。
吳昊宸,演員。他演過《歡樂頌》里面的應(yīng)勤,也很喜歡戲劇,自己跟幾個朋友創(chuàng)立了“大不了劇團”。其實他是一個有野心,也很勤奮,同時極具爭議的一個人,特別是在一群話劇演員面前,他顯得格格不入。
修睿,喜劇人,以前跟喬杉一起演喜劇。對于戲劇,他是陌生的;但對于演戲,他又有點經(jīng)驗,他可以看做是觀眾的眼睛,是觀眾通向話劇的一個橋梁。
這八個男人,老中青,老派演員、新派導演,經(jīng)驗豐富、經(jīng)驗不豐富全齊了,然而又各有各的特點,他們湊一起不容易,一起住了兩個月的宿舍,排了十出戲劇更不簡單。
這個綜藝的游戲規(guī)則是,兩個月排十出戲,排一個審核一個,審核蓋章之后,就能演,用戲票掙生活費、場地費、創(chuàng)作經(jīng)費。簡單來說,就是以戲養(yǎng)戲,自生自滅。
節(jié)目一開始,黃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做戲到底是賺錢還是不賺錢?
很多人都說不賺錢。劉曉曄說他身上現(xiàn)在就兩萬存款,再多一分都沒有了;劉添琪2016年的時候辦了一個機構(gòu),就招到一個學生,那一年,他認識了一個女孩子,帶著新朋友去醫(yī)院做孕檢,他拿著孕檢報告在廁所里哭了很久,出來之后,對女朋友說,“明天去面試其他的工作”;吳彼賣火車票、賣飛機票,好圍魏救趙,解生活的圍……
賺錢還是不賺錢?要戲劇還是要生活?這個問題從節(jié)目的開始一直到節(jié)目的最后,時時刻刻,每分每秒都在叩問他們的心門,時刻體現(xiàn)在他們的談話里、戲劇里。
到底要月亮還是要六便士?其實這個問題已經(jīng)困擾我們千百年了。且不說我們,單單說我自己吧。某個特殊的時刻,這個問題就會從腦袋里跳出來,“你到底是要六便士還是要月亮啊?你說話???你不能這樣猶豫不決,你這樣是在耽擱你自己……”
想法有時候很瘋狂,它逼著人做決定,你越猶豫,它越瘋狂。
然而生活對小有才華的人是殘酷的。圣經(jīng)里有一句話叫,“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然而,一個不那么有才華的人到底可不可以堅持自我?
這個節(jié)目給了我答案。
一個不那么有才華的人也可以堅持自我。
看《戲劇新生活》,我哭了很多次,幾乎每看一場戲,就掉一次眼淚。
第一場戲叫《養(yǎng)雞場的故事》,創(chuàng)作來源于劉添琪給他女兒讀的一個童話故事,一個叫卡梅拉的小雞不想下蛋,想去看大海,為了看大海,她逃出雞舍,離開爸爸媽媽,千辛萬苦,最后終于見到了大海。
其實,這是個為理想拼搏的故事。
我們都是雞舍里的雞,我們都想看大海。
我有個親戚,按輩分,我得管他喊小舅,他比我小五歲。上高中之前,他一直是個混小子,小學就開始留級,光三年級就念了兩年,他喜歡在田野里晃蕩,喜歡玩,摸魚摸蝦、滾鐵環(huán)、拿竹子削寶劍、看動畫片,一個人爬山。什么都愛,就是不愛讀書。
初中畢業(yè)后,家里花錢幫他買進了一所私立高中,讀了半年,到了分文理科的時候,他想學文科美術(shù)。美術(shù)是個耗錢的行當,除了耗錢,還得看天分,大家都說他畫一只雞都歪歪扭扭的,還想去學美術(shù)。要知道,大多數(shù)中國的家庭就是這樣,用冷言冷語來顯示對你命運的關(guān)心,好讓你知難而退。
不管別人怎么說,他打定主意就是要學,后來實在拗不過,讓他去學了。誰能想到,他一下子像變了一個人,整個人像是鉆到畫里頭了,逢年過節(jié),不瞎串門了,一個人躲在房間里畫畫。
那時候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來找我聊天,問問我的近況,說說他在學校里發(fā)生的事,講講他的畫,有時候講著講著就手舞足蹈起來。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玲伢,我一定要去美院讀書,大學考不上,研究生也要去,一定得去。”
他第一次高考失敗了,文化科目沒有達到分數(shù)線,美術(shù)選考也沒有取得好成績。家里人想著讓他讀個大專算了,要知道,他們根本沒想過他會考上大學,大專對他們而言,已經(jīng)是喜從天降了。
但是,他不答應(yīng),吵翻天也要去復讀。他的執(zhí)拗引來了更多的閑言閑語,但恰恰是他的堅定,擊碎了一切的障礙。
他背著書包去復讀了。復讀的那一年,我們很少聯(lián)系,但從母親口中,我知道他比以前更努力,母親說他簡直拼上了一條命。為了畫畫,趕不上食堂的飯點,于是經(jīng)常吃冷飯冷菜,晚上熬夜畫畫到兩三點,餓了就泡方便面,結(jié)果胃給吃壞了。本來精瘦,現(xiàn)在簡直成了皮包骨頭,畫畫成了支撐他立著的支柱。
去年,他考上了,雖然不是美院。
但我知道,他一定會去美院的,那是他的大海。
其實你有什么樣的煩惱,你就能在這個故事里看見什么樣的自己。
也許,你想做音樂,家里人笑你太理想;你想當作家,想寫小說,他說“中國從來不缺作家”;你不想結(jié)婚,但他們催你,到年紀了就應(yīng)該踏踏實實過日子,是雞就該在雞舍里下蛋。
從來沒有人會對一只想去看大海的雞說,“好吧,我?guī)椭闳タ创蠛?。?/p>
一只雞要想去看大海,只能自己去,歷盡千難萬險也要去。
理想是一艘大船,載著哥倫布,先天不足的賽馬,還有想去看大海的小蘭。
第二出戲是《雞兔同籠》。導演劉添琪,添琪其實是屬于祖師爺賞飯吃的那種人,雖然性格內(nèi)向,但是他有蓬勃的表達欲,內(nèi)心敏感細膩,眼睛時刻在觀察世界,他對各種情感的理解跟感觸也非常到位。
《雞兔同籠》拿了第八屆烏鎮(zhèn)戲劇節(jié)的一等獎,其實這是個半命題作文,戲劇講了父親跟女兒的故事。被關(guān)在監(jiān)獄的父親只能通過講題來表達他對女兒的愛,一開始對話很混亂,從女兒的試題講到媽媽的新男朋友,女兒的男朋友,最后回到雞兔同籠的數(shù)學題上。
我是到后半段才明白這個戲想要表達的是什么。前面一直都在鋪墊,一直到之后,探監(jiān)結(jié)束前的最后一分鐘,女兒說自己以后再也不能來了,媽媽的新男朋友要帶她跟媽媽去美國了……
最后一分鐘,劇院里的人都哭了,也許大家都想到了自己的父親。
關(guān)于父親,我最近在不同的書里都看到了對父親這個形象的描寫。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馬佐夫兄弟》的老卡拉馬佐夫是一個荒淫無道、下賤、且毫無責任感的小丑父親,他對于自己的孩子從來不管不顧,書里講,
生了兒女的算不得父愛,生了兒女而又盡到責任的才算是父親。
這兩天看葉廣岑的自傳體兒童小說,非常羨慕她擁有那樣一個父親。溫潤、有學識,教育她的時候耐心且有理有據(jù)。她以為真正的寶貝都是光彩奪目,父親告訴她,寶貝都是低沉內(nèi)斂的,乍眼一看亮晶晶的有可能是媽媽頭上不值錢的發(fā)片,所以得慢慢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寶貝。她批評同學亂摘花,大聲喊著同學道歉,同學一氣之下把她的鼻子打出血了?;丶液?,媽媽一邊安慰她,一邊說同學太壞了,要去找家長算賬,但是爸爸說她批評人的方式太直接,這樣叫人不好接受……
中國人大都傳統(tǒng)且內(nèi)斂,父親尤其如此。沉默的父親、發(fā)怒的父親、心疼孩子暗自紅了眼眶的父親、怒吼著讓孩子滾出家門的父親、默默扛起一個家的父親……
你看完這出戲的時候,一定能想起自己的父親,甚至在腦海里回憶起好多跟他有關(guān)的細節(jié)。
第三場戲,《邂逅 似水》。這出戲的靈感來源于《命運的撥弄》跟契訶夫的《三姐妹》。
烏鎮(zhèn)有個酒吧叫似水年華,這場戲就是在似水年華酒吧里演出的,沉浸式戲劇,觀眾除了能夠近距離觀看演員的表演之外,還能更加清晰的感受戲劇的魅力。
即將結(jié)婚的男人在新婚之夜的前一天喝多了,陰差陽錯,把船票給了另外一個人。而他第二天醒來,竟然發(fā)現(xiàn)自己在另一個陌生女人的家中,閑聊之中得知了這個女人的故事。這是兩個注定要錯過的人,命運撥弄了他們,但生活不會因為你錯過了,就停下來。
看這出戲的時候,我一直在想某個人。想我們從前的點點滴滴,我把那些甜蜜的、曖昧的、青澀的回憶在腦袋里一遍遍放映,但放映到最后,突然想起了,我們已經(jīng)結(jié)束了,而且永遠回不到過去。
大家都要往前走,生活一直繼續(xù),且永不停歇。
也許被生活推著走的過程就是長大的過程,就是跟過去稚嫩的自己告別的過程。
秋水帶走落葉 冬陽照進春泥 你我一別 終不會再見
第四出戲,《出山》,改編自吳彼的《靜止》。
這出戲我一開始沒看懂,后來看了第二遍,又上網(wǎng)搜了一些資料才讀懂。
這個題材非常特殊,且具有意義,它關(guān)于生命的本源。
山上的廟里有一個叫靜止的小和尚,他的師父告訴他,只有找到小蘭,才能學成出道,才算成人。其實靜止是“精子”,小蘭是“卵子”,“精子”只有一路過關(guān)斬將,最后才能找到“卵子”,它找到了,但是它要怎么辦呢?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不容易,在不為人知曉的地方過五關(guān)斬六將,終于來到這個世界了,沒想到還得繼續(xù)過五關(guān)斬六將。降不完的妖,除不完的怪……
“成人不易,珍惜!”
第五出戲,丁一騰導演的《倒影》,作品靈感來源于《道林格雷的畫像》。
其實這個故事很簡單。一個窮困潦倒、備受欺負的人無意中得到了一次奇遇,他每做一次壞事,現(xiàn)實里的他就年輕一分,然而倒影里的他就衰老十分。為了報仇、出氣,他選擇做壞事。
然而,現(xiàn)實里的他跟倒影里的他也進行了一次次的博弈,一次次的爭論。
善惡在一念之間,怎么樣才能做出一個好的選擇呢?
好久之前,有朋友問過我一個問題?!叭绻o你一顆藥丸,你吞下之后,可以讓你擁有某個技能,但是壽命也得因此減少二十年,你愿不愿意吞下那顆藥丸?”
我也經(jīng)常問我自己,我到底愿不愿意呢?我想不好。
其實,與其沉溺在這樣的幻想里,不如踏實活著。
活著,把你寶貴的內(nèi)在生命活出來,什么都別錯過。
第六出戲,《一個絕望的人》,導演是劉曉曄老師,這場戲改編自法國迪莫瑞的《一個絕望的人》。
其實這是一個很荒誕的故事,期間反轉(zhuǎn)也很多。一個年輕的戲劇騙子不斷在名作家、劇作家面前表演自殺,好博得同情,從而撈到錢。在緊接著的兩次騙局中,第一次成功了,第二次失敗了,被戲耍了。
沒想到,卻意外交了好運,打開了人生的新大門。
這場戲臺詞特別多,聚集了老中青三代演員,扮演劇作家的劉曉曄老師表演最為放松,整場戲收放自如;扮演幽默作家的劉曉邑老師,之前一直做導演,但這次當了演員,戲份不少,大段大段拗口的臺詞也背下來了,很不容易;吳昊宸飾演的戲劇騙子,是整場戲最重要的角色,有驚喜的部分,但也有用力過度的部分,但他飾演的多爾比亞克真真切切是無數(shù)年輕人的真實寫照。
“我來巴黎只為尋找一樣東西——名氣。為這個,我白天黑夜的工作;為了這個,我和我的家庭都決裂了;為了這個,我忍受了最令人難堪的侮辱,可即便是這樣,名氣還是沒有降臨到我頭上?!薄酄柋葋喛?/p>
“一個人,無論他是好運,還是壞運氣,總會結(jié)束的。”
第七場戲《巴西》,也是添琪導的,這應(yīng)該是我最喜歡的戲劇之一。
劉添琪講故事,永遠是淡淡的,他坐在小板凳上,低著頭,不看你,兩只手夾在合攏的膝蓋之間。他沒有夸張的動作,沒有手舞足蹈,不用一雙眼去引誘你露出驚喜或者悲傷的眼神。他沉浸在他的故事里,因為他的不張揚,所以你跟著他的語句走,那些淡淡的話語從他嘴里慢慢吐露出來,在你的腦袋里拼成一個不大不小的故事。
你想著那個故事,鼻子有點發(fā)酸,眼角有點濕潤,正準備流下淚來呢,他的故事講完了。講完之后,他也不管你,不發(fā)散你的情緒,不幫著延伸或者宣泄你的情感,這些都留給你自己,等著你默默的消化那個故事。
《巴西》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機器人跟植物人的故事。植物人在床上躺了八年,機器人照顧了他八年,沒想到植物人突然有知覺了,機器人驚喜萬分,想要告訴植物人的母親,但沒想到聯(lián)系不上。
植物人執(zhí)意尋死,因為他的母親曾經(jīng)坐在他的床邊,問他“你怎么不死呢?”,也許是為了了卻母親的心愿,也許是出于報復的心理,他想讓機器人殺了他,但是機器人不愿意,機器人不明白他為什么要放棄生命。
我實在計算不出來,你為什么還要死呢?
最后,他為了死去,不得已逼死了機器人。
戲劇快要結(jié)束的時候,《送別》的歌聲響起,機器人報廢的煙霧緩緩升起、昏黃的陽光從窗戶外射進來,手電筒的一束光打在植物人的身上,一滴淚從他的眼角滑落……
這個故事有關(guān)于生命,親情,一個非生命體跟生命體之間產(chǎn)生情感維系。一個絕望的人,尋不到愛,沒想到最后得到了機器人的愛。
我們要到哪里去尋找愛呢?
實在找不到的時候,就推開窗看看陽光吧,外面陽光真好?。?/p>
第八個戲,《心臟》,改編自布爾加科夫的《狗心》。
其實我不太喜歡這個戲,雖然特意去讀了原著。故事就是講了一只狗被醫(yī)生換了人的心臟,但卻做了很多壞事,極盡諷刺,諷刺了當時蘇聯(lián)的社會境況,有興趣的可以讀讀。
第九個戲,《一座劇院》,吳彼導演的。
吳彼,雖然大家都叫他皮皮,講話也油腔滑調(diào),但一談到戲,他極度認真,近乎虔誠。他把他整個人獻給了戲劇,戲劇不是工作,是理想,是熱愛,是最干凈的地方,他不容許那個地方有一丁點臟。
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戲劇夢想,他想要建造一座劇院,在追求精神的時候,他深受物質(zhì)財務(wù)的困擾,“沒有錢,就沒有精神食糧”。但是他不肯放棄,不肯向資本妥協(xié)、低頭,不肯卑躬屈膝,不愿附和,他只好暗暗隱藏著自己的夢。
終于,他八十歲了,他得到了一座劇院。
然而,我們呢?我們會低頭嗎,我們會妥協(xié)嗎,會被資本裹挾著往前走嗎?
如果我們在八十歲,得到了自己的劇院,會不會太晚?我們那時候還能在夢想中的劇院中輕盈的起舞嗎?
“生活欠我的 戲劇能還給我嗎?
生活欠我的 理想能還給我嗎
終于到了八十歲的那一年
他擁有了自己的一座劇院
痛苦是短暫的
未來一片光明”
吳彼的眼神太純粹,你看著鏡頭前的他,能想到很久以前,同樣熱忱的自己。然后,你會哭,落下一連串的淚,這些淚消融了現(xiàn)在的你跟從前的你之間的隔閡,你仿佛覺到身體又輕盈了一點,擋在你眼前的陰影被陽光消滅了一點,你看見的地方又多了一點。
第十個戲,《關(guān)于二十三號星球》,也是壓軸戲,是八個戲劇人交出來的答卷,同時也在向我們提問。
這是一部偶戲,用曲折離奇的劇情講述了一個屬于成人的童話故事。
當孩子長大成人之后,當童年的夢想被生活、家庭、工作、不斷擠壓,那一顆童心還剩多少?
是選擇永葆童心,還是隨波逐流?
被當做時光隧道的床不斷旋轉(zhuǎn)移動的時候,當身處時光隧道中的人不斷掙扎搖晃時,好像所有人都長大了。你必須穿上成年人的衣服,要么隨波逐流,要么一去不復返。
“閃閃”是夢境
“閃閃”是想象力。
“閃閃”是理想主義。
“閃閃”是我們曾經(jīng)無比向往的生活。
然而過去的時光就是一去不復返了,我們甚至連過去的夢都很少做了。
不要放棄,從沒放棄。
以上就是我眼里的這十場戲。
中島嘉在《山月記》里講,“我生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雕琢,卻又半信自己是塊美玉,故而不肯庸庸碌碌,與瓦礫為伍?!?/p>
我不能完全用語言來描述我從這些戲里得到的收獲,但我確確實實摸到了一些邊際,我在我一片混沌的內(nèi)心世界里短暫、小范圍的開辟出了一條小徑,我在嘗試著往前,最重要的是,我不那么害怕了。
因為有人跟我同行,他們跟我同行。無數(shù)人同行。
尊嚴的矮墻阻擋不了現(xiàn)實的寒意,我迷戀在角落里探尋浪漫主義。
看《戲劇新生活》的時候,我總是想起電影《死亡詩社》最后一幕戲,同學們站在課桌上,高喊著“我的船長,我的船”。
作為一檔真人秀,我覺得十分ok。 同時,看到長評論有些負面評價,我想這些人無外乎以下幾種人: 1. 自私,深深的自私。不希望小眾的戲劇變得大眾,好似自己的寶藏不希望被別人發(fā)現(xiàn)。 2. 壞,單純的壞。不希望別的戲劇人過得比自己好。 3. 妒忌,狠狠的妒忌。 他們?yōu)楹稳绱顺錾?4. 無腦噴。你越火我越想噴你,出名是原罪。
我奉勸有些人,你們想把戲劇圈在小資、文青的院子里,那你們就給足夠的資金支持,否則滾蛋。
這個綜藝給我的觀感就好像吳演員在景區(qū)里拉著人賣票的過程一樣,只展示了一部分本身就已經(jīng)有些知名度的演員拉著路人哭訴他們很窮,需要大家的資金支持,卻沒有說明白他們在做什么戲,這個戲到底哪里值得我花這100塊錢去看。同時,拍攝又營造出一種假象,仿佛戲劇人拼了命的努力根本得不到觀眾的珍惜,可是節(jié)目里的路人游客本就不是戲劇的受眾,光告訴我做這個戲的兄弟為此付出了很多,但誰愿意為了一個不知道是什么的東西花錢呢?這不是在逼人做慈善嗎?
戲劇藝術(shù)究竟是什么?節(jié)目給出的答案似乎只有片頭黃磊那一句模棱兩可的“扮演真實”(之類的,記不大清了)。當然,這個問題確實過于抽象,節(jié)目組也選擇通過“人”這個具象的實踐主體來作為切入點??墒?,一個戲劇事件的完成并不僅僅依賴主創(chuàng)、演員,還有數(shù)不清的幕后人員,劇場的工作人員,這些人暫且統(tǒng)稱為從業(yè)者,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戲劇的觀眾——這里指的是那些真正意義上的theater-goer。
接下來就是另一個讓人很難受的地方。興許是為了綜藝效果,節(jié)目制造了兩個矛盾,并且我非常堅定地認為這是一種誤導:一是在從業(yè)者內(nèi)部撕扯出了一個矛盾,即劇團和劇場之間的矛盾;另一個則是劇團和觀眾之間的矛盾。
乍一看,似乎是這兩者掌握著資金命脈,與缺少資金的劇團一方過不去。而事實上,真正的行業(yè)怪象一方面如節(jié)目所說,創(chuàng)作者和演員很難賺到錢,可是,劇場及其工作人員難道就躺著數(shù)錢嗎?而對于被節(jié)目忽略的另一個主體——觀眾來說,他們也有自己難處:很多真正想看戲的觀眾根本搶不到票,或者直接被炒高的天價票勸退了??此泼艿娜齻€集體,事實上根本就是被資本收割的共同體。
當然,不可否認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戲劇行業(yè)本身的資源分配是極其不均勻的。這個問題更為復雜,就不展開贅述了。但總的來說,“戲劇新生活”可以說是一個偽標題?!皯騽 焙汀靶律睢备揪褪莾纱a事,不管從語義層面還是從事實層面來說,都完全不挨著——節(jié)目直接忽略了“戲劇”的本質(zhì)和價值,其所謂“戲劇”目前也只是關(guān)照到了部分“戲劇明星”而已。本身國內(nèi)的演出市場已經(jīng)被演員的明星效應(yīng)扭曲得夠畸形了,也許發(fā)起人是發(fā)自內(nèi)心地希望戲劇得到更多人的關(guān)注,但這種方式和導向最終呈現(xiàn)出來卻是打著“戲劇”的幌子,助長著資本市場“造星——割韭菜”的行為。
最后,沒舍得打太低的分,一部分是因為自己也算個廣義上的圈內(nèi)人,一部分是因為節(jié)目里呈現(xiàn)出來的作品,另一部分也是因為節(jié)目還在進行,一切不能太早做定論。我只是希望節(jié)目能夠更多地關(guān)照戲劇創(chuàng)作和作品本身,并且用一種更妥當?shù)姆绞饺ヅ囵B(yǎng)“圈外”的觀眾。另外,如果蚌灣或者任何一個劇場與劇組達成協(xié)議在線上直播這些演出,我愿意花這個票錢去看一場戲劇直播,就像這一年劇場關(guān)門以來,為ITA或是巴黎歌劇院的直播花錢一樣。
第一幕:序幕
《一封陌生人的信》
“我第三次來到這里,我走過了我來時的路,我走過我們未能到達過的地方,還記得我們一路狂奔向機場那轟轟烈烈的場景。
你離開后我的生活不在熱烈,也不再有太多的顏色,生活變成平淡無奇,沉浮的雜質(zhì),沉浮的感情。
我去過了,住過了,一次次,兩次次,三次次,累了就停下來,大雨的夜,我的思念漫過太古。
我一無所有,卻又一次次的傾盡我所有;我太執(zhí)著,我用十年種荒野,用十年去學長大,長大后我還是我,以后的路我還是有酒。
烏鎮(zhèn),這是我最后一次與你的故事,也就埋在這里吧。我的最愛,萬萬千千就停在這里。秋水帶走落葉,冬陽照進春泥,你我一別,終不會再見。
——2018年于烏鎮(zhèn)似水年華紅酒坊”
在賴聲川導演評價完《邂逅·似水》彩排之后,黃磊讀了這封信,瞬間將我?guī)Щ亓四悄隇蹑?zhèn)。
不像信的主人那樣傷感,我的旅行應(yīng)該成為“烏鎮(zhèn)驚魂”。
第二幕:開端和發(fā)展
《酒醉的船票》
演員栩栩入場,推杯換盞之間我們知道這是“他”的一場婚前單身派對,明天“他”要乘船趕去自己的婚禮,而此時此刻的他,卻在買醉。
“因為世俗的生活,她嫁給了我。”
“我做了一個夢,我夢到一個黑色的漩渦,它把我卷進去了,他裹挾了我的生活,我無力改變。我渺小,我無助,它就把我鎖到了一個船上,這個船就漂在了這個蜿蜒的小河道中,它讓我喘不過氣來了?!?/p>
吳彼的表演非常有層次,從開始的放縱喝酒自我麻痹,到被問及未婚妻慢慢安靜,再到“喘不過氣來”的無奈,最后沉默的背影,將一個“窩囊廢”內(nèi)心的復雜步步推開。
此時,邂逅的另一條線索“那艘船”已然浮現(xiàn)。
沒錯,胖子拿著“他”的船票離開,“他”被落在了烏鎮(zhèn)。
第三幕:高潮
《邂逅:他與她的靈魂》
被困在烏鎮(zhèn)“他”又回到了似水酒吧,邂逅了正在等著男朋友的有故事的女人“她”。高潮部分有幾個亮點:
【反差】
“她”和“她的靈魂”一黑一白,一靜一動的反差。“她”一直處在很平靜的狀態(tài),而靈魂在不停的來回移動,表現(xiàn)出這個女人內(nèi)心的復雜情緒。時而思考,時而指責,時而怯懦,時而又弱弱的試圖反駁。而“她”只說了為數(shù)不多的幾句關(guān)鍵臺詞:“你不愛她”。
可以看到一個細節(jié),所有和“他”的接觸,酒杯、盤子的傳遞,都是通過靈魂遞給“她”來完成。
【危險】
“她”的男朋友出場,氣勢洶洶的指責“她”的不忠,靈魂驚恐怯懦的姿態(tài)反應(yīng)瞬間表明了這兩個人的關(guān)系,主被動一眼分明。
這部分糾纏是由身體“她”來表達,完成了與靈魂的不同分工。身體體現(xiàn)暴力的壓迫的現(xiàn)實,靈魂體現(xiàn)情感的裹挾和恐懼的桎梏,這個女人怕男友卻離不開他。
閃爍的綠色燈光表現(xiàn)了兩個人不倫的關(guān)系,原來“她”已經(jīng)過了細數(shù)十年、每周只能見男友一次的小三生活。
【那艘船】
“她”有困住她十年的那艘船,“他”有和不愛的人結(jié)婚的那艘船,兩個困在船上的人暫時找到了依靠。
“他”:
“我忽然做了一個夢,我夢到了一個黑色的大船,她把我拽到了船的上面,我什么也看不見;我的一切都被吞噬了,我什么都找不著。
那里還有很多人,他們叫嚷著奇奇怪怪的聲音,我什么也聽不見。他們都被捆著他們很不開心,他們都過不了他們自己想過的生活”
“她”的靈魂:
“為什么我們不彼此幫助,然后跳下船呢?我們要勇敢。聽啊,多么悅耳的音樂呀,多么叫人渴望跳下那只船啊。”
我注意到一個細節(jié),當“她”的靈魂在說要勇敢的時候,身軀卻顯示出害怕,丁一滕的這個反差處理很有張力。
主題在這里升華,每個人都因自己各種各樣的原因被困在自己的那艘船上,慢慢被自己討厭的東西無奈的吞噬。我們還有沒有機會跳下船像小蘭(《戲劇新生活》第一期《養(yǎng)雞場的故事》一樣去看大海呢?
困住我們的那艘船是什么?
我們心中大海又是什么?
才發(fā)現(xiàn)戲劇新生活也是部連續(xù)劇啊。
短暫的邂逅之后,“他”和“她”要繼續(xù)回歸生活,“請別忘了我”來標刻這段暫時得以喘息的緣分。
第四幕:尾聲
《酒吧對面樹上的信》
似水年華的一群人討論著他們的故事,聽說,“他”后來回到了似水年華,“浮沉的雜質(zhì),浮沉的感情”回應(yīng)黃磊故事中的那封信,足以。
故事中的人歸于人海,不知道命運和時間會把我們帶到什么地方,臺下你我皆是戲中人。
第五幕 感想
《我的那艘船》
這部作品很完整,層次有很分明,通過剪輯的處理具有電影的質(zhì)感,高級!
不像前幾部作品邊看邊哭,《邂逅·似水》似乎一直在吊著我的情緒,最后看著那個故事歸于人海,情緒涌起。這樣的結(jié)尾更深刻的呼應(yīng)了“臺下皆是戲中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刻骨銘心的故事,
每個人都有困住自己的那艘船,
而每個人也將融于人海,
你獨特的故事融于平凡。
現(xiàn)在很少有個節(jié)目是我每周掐著點等更新的,就像是小時候周末眼巴巴等著的那塊奶油蛋糕,帶來放松的愜意和滿足感。
終于找到時間,看了《戲劇新生活》收官一集。
其實我一直對節(jié)目開篇,關(guān)于“戲劇賺不賺錢這個命題”不喜歡,包括節(jié)目中在這上面揮灑情懷的部分,也頗為不適。特別是最后節(jié)目演出結(jié)束時,有觀眾激動的大喊“戲劇一定會有流量、有觀眾,一定要堅持”,也是全身不得勁。
怎么說呢,曲高必然和寡,有智慧挑戰(zhàn)度、有思考深度的東西(此節(jié)目呈現(xiàn)的大部分均為此類劇目),受眾必然少,除非你變成所謂的“白領(lǐng)戲劇”,但那已經(jīng)不是戲劇,而是“實體通俗故事會“。但這個節(jié)目的價值還是非常大的,一個是把此類戲劇,讓沒接觸的人接觸,從而培育出潛在觀眾,一個是借助網(wǎng)絡(luò),把同好炸出,讓這個小比例人群,抱團取暖,他們湊在一起,是可以養(yǎng)活一批優(yōu)秀戲劇人的。
最喜歡做偶的那個戲劇人說的話“戲劇是可以改變世界的,原來覺得出國演出牛逼,現(xiàn)在覺得把自己的戲巡回演出到不曾去過的國內(nèi)小地方,才是對的?!鄙钜詾槿?。
由黃磊發(fā)起、嚴敏團隊合作的真人秀《戲劇新生活》昨晚在愛奇藝首播,為觀眾展現(xiàn)中國戲劇人的生存現(xiàn)狀。去年從小廚FM中聽到黃老師的動態(tài),除了在家做飯帶孩子之外,就是在籌備這檔節(jié)目。所以對節(jié)目早有期待,也想象過關(guān)于戲劇的綜藝究竟會以一種怎樣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在看過首播后我給8分。
黃老師一直致力于戲劇的傳播和推廣,不管是每年《暗戀桃花源》的巡演,還是烏鎮(zhèn)戲劇節(jié)的舉辦,都身當表率為年輕戲劇人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臺,可見戲劇在他心中的地位。此次《戲劇新生活》他想完成一次試驗,讓戲劇人扮演一次無限接近真實的現(xiàn)實。他說,如果說生活常常會出現(xiàn)一堵高墻,那戲劇就是那墻上的一道裂縫,光可以從那里照進來!
《戲劇新生活》節(jié)目組請到7位戲劇人在烏鎮(zhèn)成立戲劇公社,平時他們在戲劇舞臺上做導演、做演員,但很少出現(xiàn)在電視、電影的屏幕上,以至于何老師都打趣說修睿成了節(jié)目的流量擔當^^,是修睿喬杉那個修睿嗎?沒錯,就是那個修睿。那么,這樣一個毫無流量起點的節(jié)目究竟靠什么吸引觀眾?
我想得靠自來水們的口口相傳吧。我是戲劇的門外漢,對它知之甚少,可是喜歡看,也喜歡聽戲劇人講幕后的故事。在北京工作的多年里看過不少話劇,比如《兩只狗的生活意見》、《空中花園謀殺案》《戀愛的犀?!贰栋祽偬一ㄔ础贰度鐗糁畨簟贰稙觚埳讲簟贰洞笳T》等等,每次不管是和朋友一起,還是自己前往,都是非常愉快的體驗。何冰說:“電影、電視是請你來看我的夢,而話劇是我們一起來做夢,話劇演員有點更像牧師、布道者?!痹谟^看話劇的幾個小時中,好像赴往另一個維度的平行時空,演員和觀眾之間聚起一團無形的迷霧,將劇場籠罩起來,像身處一只水晶球里的世界。
戲劇里的臺詞像摩斯密碼一樣,在接收訊號時,有的人立刻互相理解找到同道中人,有的人好像被擋在外圍云里霧里。之前偶然看過組合ONER去逛動物園的Vlog,在犀牛面前,木子洋脫口而出“你是我溫暖的手套,冰冷的啤酒,帶著陽光味道的襯衫,日復一日的夢想?!蔽业睦走_好像瞬間被打開,天然的好感,想把他歸入到我的范圍之內(nèi)。
我們讀過的書、看過的戲都會化為一種養(yǎng)分流淌在血液里,積累到某天就會變成靈感迸發(fā)出來。做選擇題是真人秀劇本的傳統(tǒng)要素,節(jié)目以《十二公民》的形式讓7位戲劇人探討出靠戲劇是否能掙到錢的結(jié)果,通過探討的形來描述各自的生存現(xiàn)狀,也是相對比較自然的展現(xiàn)形式。時間限制則是真人秀制造緊張感的方式。第一期的命題為'養(yǎng)雞場的年會',3天排一部完整的兒童劇,是節(jié)目組的任務(wù)。
劉曉曄老師經(jīng)驗最豐富,在一籌莫展時開始了第一次嘗試,布爾加科夫筆下《不祥的蛋》的臺詞脫口而出,“雞是什么,雞是一種有肉冠的家禽......”,就這樣一個養(yǎng)雞場管理員的角色立住了。第二個嘗試的是劉添祺,從女兒喜歡的故事中想到了卡梅拉,卡梅拉是一只小雞,當別的雞都學著下蛋的時候,她想去看大海,就此誕生了此次任務(wù)的故事主線。丁一滕的即興創(chuàng)作、劉曉邑的道具制作、吳彼的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趙曉蘇的插科打諢、修睿的自我挑戰(zhàn),每個人都找到了自己不可替代的一面,形成一個新的團隊,按黃老師起的團名就是‘灰頭土臉的哥哥們’^^。最終呈現(xiàn)的作品雖然充滿粗糙感,但卻是一個完整的展示,在舞臺上,他們就是最單純的、最有信念感的演員,他們就是小蘭。
8分不是給綜藝節(jié)目本身,而是給這些戲劇人,給這些在人人追求流量變現(xiàn)的年代還能堅持藝術(shù)和夢想的人。話劇不是互聯(lián)網(wǎng)生態(tài)下的藝術(shù)形式,是需要沉浸在劇場里,是需要沒收觀眾手中拉動進度條資格的。然而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了,他們又必須要擁抱互聯(lián)網(wǎng),以這樣一種不得已的方式宣傳戲劇,吸引觀眾花錢走進劇場。做戲劇、做舞臺能否掙到錢是應(yīng)然和實然的問題,戲劇人將自己一生所學投入到戲劇創(chuàng)作中,他們應(yīng)該掙錢,但現(xiàn)實卻不然。他們曲線救國,干點掙錢的,再回去補貼戲劇,也許生活是苦的,但戲劇給了他們精神上的甜。
希望今年我們的生活能恢復常態(tài),讓愛戲劇的人能在烏鎮(zhèn)戲劇節(jié)見面、能在更多的劇場中見面。
3.28看完了,哭慘了,攝像機掃過道具、海報和喜劇人的臉,感動,感激涕零---------------------------------------------------------------------看完了第一集,真的太好看了,討論戲劇人的生存困境、講戲劇的討論籌備過程、討論這個綜藝節(jié)目的定位。準備道具的部分好有意思,這是我們戲劇觀眾看不到的角落。太棒了,就憑它能放出完整版的舞臺演出,就知道這不是一個為了綜藝而犧牲戲劇的節(jié)目。不是一個炒概念提升逼格的節(jié)目。是真的言之有物??匆妱隼锏暮⒆觽冄劾锓殴?,這大概就是戲劇的一種意義吧。
熱度不會特別高,挑觀眾。我還挺喜歡這幾個大老爺們兒的。
那位十塊買票還要合照的大姐!真想抽你!
除了給五星,我還能為戲劇推廣做什么別的貢獻呢?
你看這些男人長的沒一個帥的,可是卻渾身上下都散發(fā)著魅力
“你們不要怕深度,小孩是有深度的?!?/p>
艸真他媽的藝術(shù)真他媽的浪漫 在混亂的生活里還能浪漫這是什么藝術(shù)家!
看完了第二期,很殘忍。它揭開了戲劇人其實不太愿意提及卻又真切不可避免的困境,并且逼迫他們直面之。賣票的工作不再是間接通過平臺和觀眾交接,而是由戲劇人們自己去街上一個個地拉客。幾個演員奔走在街上打著荒誕的折扣也拉不來幾個愿意掏錢看戲的人,吳彼對著劇場里零星的幾位觀眾一輪又一輪地喝了一肚子涼水,昊宸一開始說“我不能讓他們對著空凳子演戲”,后來遇到連10塊錢都出得不情不愿的觀眾,他又幾乎是咬著牙說出“我不能讓我兄弟演10塊錢的戲”。空凳子,還是10塊錢,分不清哪一個更加令人沮喪。
《極限挑戰(zhàn)》改變了國產(chǎn)綜藝真人秀基本范式,將商業(yè)、人文和對社會的思考融入得恰到好處;《德云斗笑社》對通俗文化流動性的觀察極其敏銳,探索出日韓以外,中國獨有的選秀模式;《說唱新世代》在一片紅海中突出重圍,在如此高頻率的新世界里依然保有一絲絲對真實價值的渴望,事情本應(yīng)該就是最初的樣子;而今天,當我看到《戲劇新生活》,又一次被無上的理想主義感動得稀里嘩啦,那片大海真的存在嗎?嚴敏在我心中已然封神。
演員列表下拉看到了歐陽娜娜整個人都不好了......
嚴敏get到了真人秀最偉大的力量,不是逗樂子,不是選偶像,而是將一小部分人的生活用最自然的方式讓大眾看到,說唱新世代、戲劇新生活,無外如是。如果大眾真的能聽到,那是所有人的幸運。
從第一期來看,嚴敏做對了一件事:相比直接丟幾個明星出演的戲給觀眾看,確實是能把戲劇創(chuàng)作者們一起群策群力、把戲玩出來這個有快樂有痛苦的過程展現(xiàn)出來真的更為重要。唯有這樣才能讓大家真正去了解戲劇、愛上戲劇。找的幾個老師之間的化學反應(yīng)好過預期,也順利進入各自領(lǐng)域擔當?shù)奈恢?。可以帶著期待的繼續(xù)觀望了!P.S.第一期這個戲蕩漾著曉邑老師的形和曉曄老師的魂兒,我覺得該讓中國觀眾們看看這樣的戲了! | 全季刷完,《巴西》最佳,其次養(yǎng)雞場/雞兔同籠/一座劇院/23號星球。相信每個人的初心,愿烏鎮(zhèn)越來越好。
一秒也舍不得倍速的寶藏綜藝,完全印證了“最好的劇情片是紀錄片,最好的紀錄片也是劇情片”。樸素真切又才華橫溢的戲劇人,以天為被以地為床,帶著理想主義的敏感內(nèi)心與現(xiàn)實摩擦,在堅持與妥協(xié)、封閉與開放之間來回踱步,看懂了每個人的戲劇觀,也就同時看懂了他們的人生觀。
暖暖小朋友,你喜歡這個機器人嗎
【10】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熱愛話劇的臨近畢業(yè)的大四學生,感觸真的太深了。初中到大學,從演員干到導演,從編劇做到燈光,我曾經(jīng)想撲在戲劇上為之瘋狂,卻無奈自己資質(zhì)平庸且現(xiàn)實殘酷。賴聲川說的真好,如果你做戲的目的是賺錢,就可能永遠也賺不了錢,可作為凡夫俗子的我,只有靜靜在屏幕前看這群才華橫溢、可愛勇敢的戲劇人用盡自己全力為中國戲劇釋放力量而自己默默流淚的份。希望在不遠的未來,我能像那只小雞小蘭一樣,跨出雞圈,走向大海,哪怕我余生都在沙漠,也要有奔赴大海和鯊魚一起看電視的勇氣。
戲劇愛好者五分預定,2020年戲劇太難了,太難了,加油內(nèi)容產(chǎn)出者們
丁一滕說做話劇能掙錢但還沒掙到錢,我想說掙不到錢只因為你的戲太差了!
也該輪到話劇出圈了,就想黃磊在節(jié)目開始時說的,話劇就像高墻上的一道裂縫,能照進陽光。一直很喜歡看話劇,沉浸在舞臺表演的兩個或三個小時里,仿佛世俗都不存在,除了欣賞演員們的表演,感受臺上的悲歡離合,想任何其他事情都是褻瀆?!稇騽⌒律睢返谝黄诰腿绱烁吖?,小蘭這個故事真的太好了,我們每個人都是小蘭,都有心里的那片海,在日復一日忙著茍且的時候,希望我們不要忘記找尋屬于自己的大海。雖安于茍且,也不要忘記詩和遠方。
我一直覺得這類小眾的藝術(shù)綜藝的最終目的,是讓一般民眾可以更直接了解這種藝術(shù)形式的魅力,所以節(jié)目前半段黃老師說展示戲劇人的生活狀況和一些理想和面包的問題有些疑惑的,覺得沒找對“點”,直到第一期后半段隨著賴老師出現(xiàn),第一次彩排,正式舞臺。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點”根本不需要刻意找,戲劇舞臺有一種很直面的力量,看一次就能體會到。這節(jié)目雖然礙于題材模式經(jīng)費不太可能大火,但希望能被更多人看到吧。
對導演組巨失望,“缺錢/沒經(jīng)費”這些梗,不是在哪都能用出花來的。大篇幅拿去拍談場地賣票,反而戲劇排練本身的時間被壓縮了。每場戲都倉促得不得了,《雞兔同籠》演員氣口都對不上,修睿跟劉添祺明明可以合作得更好。似水臨了加女演員進來,冷跟丁根本就兩套表演體系,合不上,吳彼一個活人對著倆符號演,有必要嗎,想好好排戲早把女演員請過來不行嗎。當街拉觀眾更可笑,不是每種藝術(shù)都沒有門檻的,十塊錢一張票還得帶合影,這么埋汰人家的意義在哪呢,你追求的戲劇理想難道是當街拉個根本看不懂的人十塊錢演給她看嗎。只顧著玩窮酸爛梗都已經(jīng)影響到最后出戲的質(zhì)量了,排戲時長不夠,劇本打磨不夠,錄這個綜藝的意義難道不是『因為戲劇很有魅力所以請你了解它』而不是『因為戲劇人賺不到錢所以請來為我的夢想買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