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喜劇人·老友季》喜劇老友虎年重聚,高手過招笑料不斷,最響的包袱都在這!陪你一起喜笑迎春。
沈騰一開場就煽情,太垃圾了!
以前喜劇人是前半部分搞笑,到后面強行煽情,這我也就忍了。
這次從第一分鐘就開始擺爛?。?/p>
岳云鵬第一個節(jié)目什么鬼?感覺壓根都沒排練過,整個一公司年會的水平!
節(jié)目編創(chuàng)能力不能說沒有,只能說是負數(shù)!
不好好打磨作品,就靠一群熟人互相插科打諢,就想騙流量!
難看死了不接受反駁!
跟隔壁馬東好好學學!人家才叫認真打磨作品,不把觀眾當傻子!
2星是給新春那一期的。說說第一期-差。我沒有看出好笑,只看到了傲慢。 感官最差的是本山傳媒的,小品的內(nèi)核完全是抄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還沒人好笑。而且還是強行煽情,靠嘲諷女演員來造笑點。 開心麻花團隊,真的是不重視,小品也是匆匆結(jié)尾,底不夠扎實。而且你的舞美呢!就不說第一季沈騰的演技和編劇了,就舞美簡直差了好幾個檔次! 大碗團隊,這故事編得,毫無邏輯,沒有笑點。嗯~除了掐表的小細節(jié)。但是麻煩本子上用點心呀,看的時候除了尬,沒有其他感覺了。 相聲~就那樣吧。比不上他們以前的表演。 主持~沒有功底,互動的時候可太尬了。而且全程低頭看臺本。
感覺喜劇人們真的不夠用心來做了,可能名氣漸大,公司也不重視了。而上臺的幾位也是能力不夠。所以就是這樣的舞臺效果。
有一檔國產(chǎn)綜藝,曾給無數(shù)人帶來了歡樂記憶。
名字你肯定熟,《歡樂喜劇人》。
七年七季,越來越爛,核心原因:從力捧新人到硬捧外行。
口號從“搞笑,我們是認真的”變成了“認真,我們是搞笑的”。
但,最近,它似乎有了死灰復燃的跡象。
名字改了,加了后綴:《歡樂喜劇人·老友季》。
陣容更是逆天:沈騰、賈玲、馬麗、岳云鵬、孫越、賈冰、許君聰、文松、郭陽、郭亮、宋曉峰 、艾倫、常遠……
一次笑個夠?
很抱歉,這節(jié)目太難看了!
那,七季主力、喜劇界半壁江山都來了,為什么還是會糊?
《歡樂喜劇人·老友季》
開場舞就透露著不詳?shù)臍庀?/span>。
賈玲尚可以用眼神挑逗攝影機和觀眾。
可岳云鵬的舞姿,別說氛圍和魅力了,這律動和節(jié)奏感,想合跳廣場舞估計都被嫌棄。
至于節(jié)目內(nèi)容,沈騰給定了調(diào)。
七季的主力合作,為觀眾帶來歡樂。
但派爺看了兩期,感覺自己被騙了,這分明是“掛著羊頭賣狗肉”嘛!
ok,《歡樂喜劇人·老友季》(下簡稱《老友季》)的問題,到底在哪?
01
老將偷懶
事實上,在這個節(jié)目里,最強的喜劇人們根本就沒有發(fā)力,甚至,很多人沒有獨立的作品。
更新的前兩期,只有第一期岳云鵬和孫越的《論捧逗》稍有笑果。
不過,但凡看過他們相聲的,大概還是會失望。
很套路。
人物介紹環(huán)節(jié),岳云鵬故意漏掉搭檔孫越。
給大家說一段單口相聲
接著是賣萌、耍賤。
至于主體內(nèi)容與核心包袱,竟然是全程猜燈謎。
比如,謎面:看不清你有幾個父親,打一電影名。
謎底:《諜(爹)影重重》。
隨后是“換搭檔”,也是相聲里的慣用套路。
先是沈騰上場,代替孫越。
然后,繼續(xù)猜燈謎。
謎面:有一個人,捅了你一刀,然后在你旁邊點了個爐子。打一電影名。
派爺不搞懸念。
謎底:《這個殺手不太冷》。
鑒于第一期上線日期是1月30日,不排除電影宣傳嫌疑。
隨后,賈玲代替岳云鵬的逗哏,內(nèi)容還是猜燈謎。
兄長沒了 打一電影名
很明顯,這個節(jié)目過于簡單。
一方面是為了保證雙人相聲變?nèi)嚎谙嗦暤男Ч?,另一方面是顧及不怎么說相聲的沈騰和賈玲,降低了難度。
好在,他們四個人都是舞臺經(jīng)驗非常豐富的實力派演員,高手過家家,氛圍還是有,起碼撐住了場子。
派爺一直期待,沈騰、馬麗、艾倫能來一個正宗的開心麻花式的小品。
很可惜,沒有。
《論捧逗》之后,他們就成了臺下觀戰(zhàn)的“嘉賓”了。
只有宋曉峰和文松,還在努力出演。
我們曾經(jīng)為何那么愛《歡樂喜劇人》?
因為全國最厲害的喜劇人聚在了一起,為了寫出好作品,絞盡腦汁,夜以繼日排練。
他們身在舞臺猶如戰(zhàn)場,劍拔弩張,切磋喜劇技法,既爭輸贏,也給觀眾貢獻了一個又一個優(yōu)秀作品。
派爺忘不了開心麻花層出不窮的想法和創(chuàng)意。
《熱帶驚雷》是嚴肅喜劇,討論戰(zhàn)爭下的人性。
《賞金獵人》系列,融合了西部片元素、“黑幕喜劇”手法。
沈騰還用了默片的形式,致敬了喜劇大師卓別林。
派爺也忘不了賈玲的真誠和拼命。
忘不了遼寧民間藝術團的宋小寶、小沈陽、文松、楊樹林為了逗觀眾開心,而使出渾身解數(shù)。
如今看來,前浪已經(jīng)沒了洶涌澎湃的心氣,那后浪呢?
02
新人乏力
有個跡象,沈騰、賈玲、岳云鵬退居觀眾席,其實就是想將舞臺讓給新人。
可他們的表現(xiàn),實在令人失望。
比如開心麻花的作品《若》,改編自他們的舞臺劇《動物世界》。
設定很有意思:一群動物過生日會,大吃大喝。
人類被關在籠子里,他們被訓練出了巴甫洛夫條件反射,聞“鈴”起舞。
小品的主體內(nèi)容是,人類想方設法,企圖瞞天過海,逃出動物們的掌控。
搞笑方式并不特別,甚至有些低幼。
不過,在艾倫與常遠的助力下,觀眾總能看得下去。
問題出在最后的反轉(zhuǎn)。
動物即將出逃成功,突然一個黑幕,設定變了——
“大聰明”從動物變成了人類,說著之前動物同樣的臺詞。
看得出來,主創(chuàng)是想制造一種戛然而止的效果,留給觀眾回味。
但,反轉(zhuǎn),應該要有扎實的鋪墊,才能讓故事順滑,讓意義明確,最終擊中人心。
《若》的處理太突兀了,純屬車禍。
賈玲懵了。
高手如沈騰,含蓄地點出了問題。
比如,大碗娛樂有個關于咸魚治療的小品。
設定就很離奇,人如果沒有夢想,就會變成咸魚。
不是說說而已。
是真的變。
故事離了地,笑料也很虛浮。
有的臺詞,想抖機靈,但導致設定前后矛盾。
有的臺詞,拿爛大街的流行語當笑料。
最后,在許君聰費力的演出下,才算將氣氛帶活了一點。
再比如,遼寧民間藝術團的作品《陪伴》。
前一半還不錯,男主是情感陪護員,女主一直下他的單。
后來,男主又接了隔壁大爺?shù)膯巍?/p>
陰差陽錯下,他需要找個女人扮演自己的老婆。
這個小品用的手法是,通過不斷的誤會制造笑料。
效果挺不錯。
可隨后,又有反轉(zhuǎn)——
男主因為大爺出了車禍,腦子壞了,失憶,女主每天陪伴他做情感醫(yī)療的游戲,不離不棄。
孩子 我早把他當我親兒子了
爸
得,典型的喜頭悲尾。
講真,這種套路派爺實在是免疫了,甚至有些厭煩。
用陳佩斯的話說就是:“這是喜劇技術不夠好才使的招。”
從《老友季》,能看出當下喜劇人的某些困境——
老將不想再頻繁走上舞臺,新人又無力扛起大旗。
那,出路在哪?
03
喜劇人的未來
新人該怎么出頭?
曾經(jīng)的《歡樂喜劇人》給過正確的示范,比如開心麻花的策略,讓最有人氣的沈騰帶艾倫、魏翔。
在《歡樂喜劇人》里,艾倫的戲路絲毫不弱于沈騰,他不止會演傻子,還有小學生、正直官員、藝考生沈騰的監(jiān)考父親……
都演繹得相當生動。
再比如魏翔,塑造的角色更加出圈,有面目猙獰的大兵,有婀娜多姿的小青。
像艾倫與魏翔,他們都有了不凡的表演實力,缺的是舞臺和表現(xiàn)的機會。
他們能在喜劇方面占據(jù)一席之地,是水到渠成的事。
而有前輩帶領,自然事半功倍。
另一種方式,則要全憑能力廝殺。
舉個例子。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
對大眾來說,其中的選手大都是徹徹底底的、名不見經(jīng)傳的新人。
怎么辦?
用作品說話。
來看派爺最喜歡的組合,“大宇治水”。
他們擅長用擬人化的方式,寫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眾生百態(tài)。
比如《時間都去哪兒了》。
孫天宇實力cos抖音掀起風潮的“藍色戰(zhàn)衣”熱舞
他們用錯位的喜劇技巧,嘲謔娛樂圈怪現(xiàn)象,全程歡樂爆棚。
比如《偶像服務生》。
比如,《先生請出山》。
陳天明、蔣易、李棟用“三顧茅廬”的故事,剖析當代職場中的溝通難題。
其舞蹈魔性,同時富有邏輯,曾引起過狂熱的模仿熱潮。
再比如,“皓史成雙”,非常細膩地演繹出了都市男女的情感脈絡與困境。
入情境,懂人心。
他們用經(jīng)典的喜劇技巧,講述年輕人的故事,靈巧、清新、生動。
相比于《一年一度喜劇大賽》,更能看出《歡樂喜劇人》的瓶頸——
他們請來的,是曾經(jīng)喜劇界的中流砥柱。
相應的,他們的套路也有些老舊了。
更恐怖的地方是態(tài)度。
喜劇人漫不經(jīng)心。
節(jié)目組不思進取。
真的不敢想象,他們居然在節(jié)目中玩了很多游戲。
這是《歡樂喜劇人》?
不。
這是《王牌對王牌》。
能不能這么玩?
能。
但請先把本職工作做好。
派爺覺得,《老友季》在喜劇方面幾乎沒有任何建樹。
它只是把情懷又消費了一回,把招牌又砸了一次。
在節(jié)目中,最辛苦的人是賈玲。
別人在表演時,她非常努力地搭話,發(fā)出配合的笑聲。
就是這種笑聲,讓《老友季》更顯尷尬。
以前,他們是好好做喜劇,讓觀眾歡樂。
現(xiàn)在,他們只能扮演觀眾,為自己挽尊。
是到此為止了嗎,差不多了也
辦的很好,別再有下一季了
新春的還行,后面就是帶新人了…… 雖然有些新人我還挺眼熟的,但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觀感不太好。
這陣容絕了,大咖都來了,就是本山傳媒的宋小寶沒來,,相聲不錯,小劇本還是有點尬,主持人有點不行,第一集還沒看完,就發(fā)現(xiàn)好尬,那些煩人的游戲和喜劇都很難看,不會再看歡樂喜劇人了,因為太難看了,分也那么低。又搞情懷和帶新人那一套,就開場相聲不錯。我只能用終于要看完了,哈哈
看了一集
沈賈馬岳艾這幾人兒在一塊兒我就想笑,雖然節(jié)目確實不好笑。
創(chuàng)意不錯有情懷,但內(nèi)容越來越差
根本不用期待了
雖然我只看了第一期,但是一看bd百科,好家伙,我想看的就只在第一期了,沒有了麻花大哥大姐少爺傻倫,沒有了大碗的賈玲,沒有了德云社的岳岳孫越,沒有了賈冰,還叫什么喜劇人,嗚嗚嗚,這是因為第七季歡樂喜劇人太差勁,片方想挽回形象嘛?但可不興搞z 騙?。【涂戳说谝黄谝彩钦娴臎]意思,轉(zhuǎn)場太尬了,就是這種搭幾個棚景你看看隔壁街舞初海選怎么轉(zhuǎn)街道好吧,推拉一下鏡頭都比你這個強,還搞什么猜燈謎,表演也是很沒意思,不是不能扶植新人,但是你這個新人跟隔壁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一比…反思一下好吧…在電視上看到大幅沈叔叔麗姐賈玲的海報點進來,看了第一期罵罵咧咧不想等更了,到現(xiàn)在我都不想看第二期
老友相聚,聊家常,講情懷,表演的節(jié)目大多還算行,就是那個光頭主持,沒啥意思,完全沒有調(diào)動氛圍的作用,一見到他就拉了過去。。。
不搞笑了帶來的是尬
老友的這幫人也不演啊,做評委是舒服了,沒人愛看
我只看了“新春特輯”我的評價是:你們喜劇人現(xiàn)在就是搞詐騙
盧鑫玉浩,可以啊
比之前兩季強
看了第一期后看了第二期的節(jié)目,尬到不行,像個詐騙集團,但是沒想到第三期開始越來越好笑了,三星給后面4期
失望。還是帶新人的路子,節(jié)目都不咋用心,這是集體來擺爛了。
從期待到失望……
兩星半,周日晚上和家人坐在電視機前看喜劇人就是每年的寒假。
好像為了過年就拍了一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