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到必除》是一部講述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公安機關,眾志成城、強強聯(lián)合打擊違法犯罪活動、伸張社會正義的警匪動作影片。 上世紀90年代的南方一座名為濱海的小城市連續(xù)發(fā)生多起令人發(fā)指的兇殘劫案,為人剛正不阿的北方公安徐正陽來到來到濱海支援本地刑偵隊長宋海偵破案件,面對具備高超反偵察能力以及兇殘屬性的囂張的莊志強劫匪集團,兩人各自發(fā)揮所長,經(jīng)歷一番斗智斗勇的對決后,最終一舉殲滅以莊志強為首的悍匪集團。
那咋新來的警察跟大隊長楚絕橫喪的
完了那槍一點后坐力沒有
最硬的是當?shù)艿芩懒?他哥哥從后屁股兜里掏了個帶音樂的骨灰盒 ???????????????????????????????????????????????????????????????
??????????????????????????????????????????
其實在內地警匪片電影這個方向來說,拍得還算不錯。攝影、爆頭、飆血、搶劫這些很有香港電影風格。就差追車飛車大破壞環(huán)節(jié)了,畢竟網(wǎng)大成本有限,這個我們理解。但是情節(jié)的bug太多。下面我從三個方面舉例來說:第一,匪徒弟弟仇殺胖老板之后,劫匪團伙不處理尸體?搶劫完都知道把面包車海邊燒掉,毀尸滅跡整不會了?作為專業(yè)匪徒腦袋短路了?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這點業(yè)務能力都沒有了?第二,現(xiàn)實生活中,特別是90年代末,銀行年輕漂亮女職員的男朋友是無業(yè)游民?還是刑滿釋放人員?不應該是公務員等體制內人員?怎么地也得找個富二代吧!城市里優(yōu)質男死光了?第三,刑警男主演技不咋地,只會苦大仇深的表情臉,麻煩多看看劉青云梁朝偉王志文!聰明人琢磨琢磨演技,也不至于演成工具人。導演及格可以放學回家找媽媽,刑警男主和編劇留下罰抄《演員的自我修養(yǎng)》一百遍。
提到警匪片,仿佛 “警”與“匪”的極致對抗、“鼠”藏“貓”追的經(jīng)典情節(jié)、邪不壓正的完美結局、精彩絕倫的槍戰(zhàn)早已深入內心。當然,這些情節(jié)的確都是警匪片的常見“套路”,但一部片子如何在正邪對峙的框架上玩出新花樣,我想或許這部《惡到必除》會給你答案。
首先,吸引我看這部片子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它的背景和題材。上世紀九十年代,社會快速變遷下發(fā)展和矛盾相交織的獨特氛圍感,正是《惡到必除》大背景的由來。值得一提的是,我能看出來制作團隊在服化道等細節(jié)上下了不少功夫,盡力還原了九零年代的風貌,尤其是一些街巷場景更是展示出了貼近現(xiàn)實的煙火氣。
其次,片名成功點題影片最希望表達的內核——惡到必除,這四個字一出場就給人一種撲面而來的正義感。更令我在意的是,《惡到必除》在警匪片既定的“雙雄模式”基礎上,進行了一些“反向”操作。使得原本正邪對抗的老派套路,有了更多的新意。
影片中男主宋海不再是“單打獨斗”,而是與徒弟徐正陽組成了刑警師徒,摒棄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雙雄”模式,緝拿罪犯不再是隊長一人沖鋒陷陣的“英雄主義”表演。在影片最后的“決戰(zhàn)”中,警察們分頭出擊,拼盡全力將兵分兩路的匪徒各個抓獲。兩方的激烈交戰(zhàn)都很有看頭,并非宋海一人制匪的獨角戲。
《惡到必除》可以說是,突破了傳統(tǒng)“雙雄”警匪片正反兩方必有恩怨糾葛的設定。在我看來,宋海和莊志強兩人就是完完全全的正邪兩派。一個想著“破案抓賊”一個想著“狡猾逃脫 ”,絕不會有任何惺惺相惜的成分存在。就像我的一個老同學,作為一名新人警察,他說無論任務大小,他的信念感就來源于想要拼盡全力去保護群眾,怎么可能像一些警匪片演的那樣去“體恤”犯人的苦楚。褪去對所謂反派也可能有苦衷的幻想,正就是正,邪就是邪,這才是警匪之間該有的狀態(tài),也是這部影片給了我很多爽感的緣由。
對于一部片子來說,鏡頭是除劇情外另一個重要的部分。
影片直接以濱海銀行的一起暴力搶劫案開頭。導演以蒙太奇的手法,將倒計時和莊志強帶領劫匪團伙闖入銀行的畫面拼接剪輯,直接渲染出刺激緊張的基調。開篇即高能,宋海以一人之力闖入劫匪車中,上演“貼身肉搏”的戲碼,瞬間就把我?guī)氲骄o張的劇情之中。
此外,該片頗有煙火氣的場面,更為影片增添了不少真實感。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莊志強帶領眾人穿越小巷回家的場景,他脫下面具,自如地街坊鄰居打招呼,親和力十足,仿佛不再是那個窮兇極惡的匪徒。
影片中第一個高潮當屬警匪間的第一次對抗,在這個部分對峙、追車、槍戰(zhàn)元素大集結。先是以警察的視角進行鏡頭敘事,把人帶入到一種捉拿劫匪的緊張之中,而后鏡頭來到老警察英勇犧牲的場面,對眾人悲痛表情的特寫刻畫,更是把警匪之間的矛盾激化體現(xiàn)到極致,借此點明此片“惡到必除”的信念感。
自古正邪兩分,但正義的人也會暴躁失態(tài),邪惡之人也有幾分人情冷暖。不同以往的是,在這部片子里,我們可以看到宋海有著身為人民警察的使命感,但在追查線索、審訊犯人之時,也有“匪氣”的一面,并不是完美人設。
反派莊志強也并非單純窮兇極惡的匪徒,兄弟慘死他傷心難過,親人相見他難掩激動,并非是一個為了襯托出主角正義善良的工具人。他無惡不作,但他是一個好哥哥,卻也是最終選擇拋棄愛人、拋棄兄弟的渣男。在看《九品芝麻官》時,常威就給我留下了惡人的陰影,現(xiàn)在《惡到必除》演完后鄒兆龍在惡人排行榜上夯實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令我感到些許惋惜的是莊志強的弟弟莊志浩。本可以金盆洗手重新來過,卻因為重遇自己的仇人,激發(fā)了心中最深處的“惡”,從而大開殺戒、錯上加錯。但這也是他們露出馬腳,進而被繩之以法的重要原因。
對于一部網(wǎng)大而言,《惡到必除》的質量屬實令我感到驚喜,總而言之,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影片。
3.5顆星,不能再多了!
//%252Fdata%252Flandingpage%253Fs_type%253Dnews%2526dsp%253Dwise%2526context%253D%25257B%252522nid%252522%25253A%252522news_9657641845066830767%252522%25257D%2526pageType%253D1%2526n_type%253D1%2526p_from%253D-1%2526innerIframe%253D1%2522%252C%2522title%2522%253Anull%257D%257D(@來自豆瓣影評)
電影本身的質感較好,幾乎沒有網(wǎng)大的氣質,更像是《除暴》的院線姊妹篇。尤其是光和色的運用以及運鏡方面,都有著較好地表現(xiàn)。
在時代感方面,電影所展現(xiàn)的環(huán)境、人物對話以及背景都沒有脫離時代本身,因而從頭至尾都可以感受到濃濃的時代特色。尤其是幾個主角沒有磨皮臉、發(fā)膠頭這一點來說,真的是謝天謝地了。
影片所講述的故事很簡單,整體邏輯和《除暴》幾乎是一模一樣的,從一個搶劫案,到全市、跨市搶劫,到最終被逮捕,看似是找著《除暴》的作業(yè)本抄的,但也依然講出了自己的故事,雖然沒有那么好,但作為網(wǎng)大,能夠有著這種院線片的表現(xiàn),著實難得。
電影的缺點也很明顯,一是臺詞的問題,尤其是那句“只有閻王爺能夠把我們分開”,如果用潮汕話來講的話,應該是很有味道的,但不知道是考慮受眾還是其他的原因,都是用普通話來講的,這就很尷尬了。與之對應的還有莊志強和莊志浩兩兄弟講話的時候,尤其是在給父母燒錢的時候,如果講潮汕話理應效果是好于普通話的。至于為什么非要講潮汕話呢?主要是刻板印象吧,沿海地區(qū)、關二爺、槍戰(zhàn)、不標準的普通話,很容易就會想起《追龍》、《樹大招風》啊。
電影的第二大缺點是槍戰(zhàn)打斗場面極為難受,一是強行給主角開光環(huán),防爆盾擋炸彈眩暈幾秒鐘后迅速情緒,一腦袋撞開了擋風玻璃屁事沒有,在天臺跑酷跑贏了汽車... 這要是換一個人,一個連都死不夠啊。
其次是槍戰(zhàn)場面不合理,這應該和導演自身的能力有著密切的關系,也是網(wǎng)大的通病了,為了體現(xiàn)大場面總想在鏡頭里面多塞一些人,而犧牲了合理性。但是在槍戰(zhàn)中,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子彈的數(shù)量和人員的走位。然后你就會在這部電影里面驚喜的看到射了二十幾發(fā)都不用換彈的54手槍,
但即使是這樣子,這部電影依然是水平線上的電影,雖然導演展現(xiàn)得很刻意,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它依然表達出了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不討人嫌,總歸是好的。
電影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情節(jié),是莊志浩出獄時的鏡頭,他在剛剛出獄時,向警察鞠了個躬,警察也回了一個禮,這里表現(xiàn)出他在監(jiān)獄中已經(jīng)改造了,打算重新做人,再結合這邊牌子上的文字,很容易讓人感受到他此時的想法。
之后鏡頭回到他的哥哥莊志強這邊,這里也有一個牌子“浪子回頭金不換,棄舊圖新責在行”,莊志浩在這里是既看到了他的哥哥,也看到了這個牌子,他的表情有一些不自然。此時,他在光明中,他哥哥在黑暗中,隨著他哥哥靠近他的時候,他不由自主的往后退,但還是被他哥哥抱住了。在這一個過程中,莊志浩從最開始的茫然,到退縮,不自然,然后欣喜,再到最后面接過車鑰匙的嚴肅,陽光也從一開始的正面變?yōu)榱吮趁?,講述著莊志浩在出獄后這短短的一段時間內的心態(tài)變化,從最開始的想要重新開始,到最后拿著車鑰匙堅硬的神態(tài),無不訴說著他的決定。
這又讓我想起了最近石家莊監(jiān)獄的事情,一個因故意傷害罪被判無期徒刑的罪犯在服刑20年釋放兩年后,回到了兩年前釋放的監(jiān)獄門口,持刀傷人,殺害了一名警察和一名外協(xié)人員。然而更讓人驚訝的是,在網(wǎng)上所看到的一些評論,他們不與受害者共情,反而與罪犯共情,認為是受害者做了什么、做錯了什么,而導致這樣的后果。
這不過是“受害者有罪論”的另一種展現(xiàn)形式罷了,而這背后的緣由是什么呢?或許是疫情三年來積淀下來的怨氣,或許是經(jīng)濟發(fā)展遲滯導致當壓下來的社會矛盾的暴發(fā),又或許是為了尋求心中一點點的安全感認為冤有頭債有主...
但是,罪犯就是罪犯。罪犯是什么?罪犯是和普通人完全不一樣的人,他看起來和我們差不多,講話似乎也差不多,但是在某個時刻到來的時候,他便成了罪犯。這種時刻,有時候是情緒無法控制的故意傷害,有時是無本萬利的詐騙,有時是無知無畏的走私毒品,但是當他犯罪的時候,他便不再是普通人,而是一名罪犯。
普通人和罪犯的最大的區(qū)別,是心中的枷鎖?;蛟S是道德,或許是法律,但只要心中有這么一把鎖,人的行為便有了尺度;而當這把鎖被打破的時候,一切都回不去了,或者說,見了血、吃了肉的狼,看誰都像羊。
在知乎上看到過一個有趣的問題,大意是為什么ktv、酒吧里面的女孩子賺了快錢之后,上了岸之后,為什么還會回到老路上?里面有一個回答是這樣的,正是因為經(jīng)歷了一個晚上把一個月、幾個月、半年、一年、幾年的錢都賺到了的經(jīng)歷,以至于回到了日常的工作中后,再難以忍受著煎熬的、慢吞吞的、一個月發(fā)一個月的工資的生活。同樣,對于罪犯而言也是如此,搶劫可以一次性搶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不用太過努力,詐騙成功一次可以吃好幾年,盜竊無本萬利判得還不久,幫別人走私一點自己裝作不知道其實知道是毒品的東西一趟就可以賺好多,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只有去偷、去騙、去搶才是錢途。
而這,也注定了,罪犯就是罪犯。
那么罪犯什么時候變成人呢?在他出了監(jiān)獄之時,他就是一個普通人了。倘若他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兢兢業(yè)業(yè)也好,混吃等死也罷,只要不去傷害他人、損害社會,他自然是一個普通人。但如果他重操舊業(yè)、重新犯罪,那么他就不再是人,而是罪犯,他——要吃肉了。
石家莊監(jiān)獄的事件也是如此,釋放的兩年里,他作為一個普通人工作、生活,那時他是人。在8月5日上午,他是一個罪犯。作為一個人,我不知道他在做人的時候有怎樣的困難,也不知道他在釋放之后就業(yè)有多么困難,在這疫情形勢下、在這經(jīng)濟衰退中,每個人都不容易。同樣,作為一個人,我不知道他去犯罪的時候作何想法,但也不必知道,萬一他是個瘋的,不止要殺警察,還要殺路人,那這同情心大抵還是太廉價了罷。
夜深了,喝茶去~
爛的一塌糊涂,刑警隊長為啥能這么憤怒敢于拼命,就為了kpi嗎?最后怎么也打不死,他是超人?
刑警新人還是從省廳要下來的,要他何用?沒看到有幾把刷子,比較虎算一個。公交車上,劫匪把他叫上來干嘛,搞不懂?
搞不清劫匪的真實目的,錢完全夠花了,為了搶而搶,還是精神失常了?全程并沒做任何交代。
看完之后就是個問號臉
能不能,不要這么港片化呢?港影模式早就過時了
和《除暴》差不多的劇情和年代,遜色于《除暴》,不過作為網(wǎng)大也是值得鼓勵,要是這部比《除暴》先出的話觀感就會更好
常威講普通話都開始說兒化音了,這……
今年看過的最爽的一部國產(chǎn)動作片,雖然是網(wǎng)劇,但是惡到必除絕對吊打相比影院的一些上映所謂的動作片。
作為一部網(wǎng)大還是合格的。鄒兆龍的惡狠有常威加持還是非常耀眼。網(wǎng)大嘛,動機啥的就別太計較了。一群悍匪搶了N次,賺了無數(shù),也不知道為了啥,也沒地方花,還搶個沒夠。最煩的是那個小刑警徐什么的奶狗,演得賊不走心,裝酷充楞2B呵呵,極討厭。人物沒底色沒成色,硬拔高。本片對反派給予了極大的筆力渲染,他們的兄弟情,心狠手辣但很講義氣,連大嫂都英姿颯爽地拿起沖鋒槍就一陣突突,變態(tài)的小兄弟,也戰(zhàn)斗到最后且沒有一點含糊動搖,片子雖沒有什么深度,不過對老國產(chǎn)警察團體戰(zhàn)斗力這塊倒還算是港片級別的,對戰(zhàn)的時候也撈不著啥便宜,沒有那么謳歌。人物都是標簽,劇情一塌糊涂,優(yōu)點大概就是對反派還挺友好的吧,兄弟情這里也有些正面鋪墊。別當電影看,就看個熱鬧還好吧。為了常威大反派的賽亞人憤怒,這電影也還過得去。估計豆瓣能給6分左右
復古的畫面和顆粒感,劇情設計總體出彩,鄒兆龍明顯技高一籌,整體超出網(wǎng)大的水準。
真希望不會武功的鄒兆龍順利逃走。
二十五分鐘無感
常威,你還說你不會武功?!
反派更有魅力,但是過于猖狂。
山寨版《除暴》,其實原版也馬馬虎虎,幾場戲和某些細節(jié)基本就是照抄,說是翻拍都可以,但居然不是低配般,不知道涉不涉及版權問題,其實拍的確實還湊合,在網(wǎng)大里算制作精良了
除暴
3.5,鄒兆龍人間狠人,辛苦趙達了
片頭看幾分鐘就知道在抄除暴,還抄的極其離譜,本來除暴就比較一般,這電影更奇怪,節(jié)奏和剪輯特別亂的,時間線混亂,這電影背景音好吵人都吵煩了
這片子似乎是專為鄒兆龍量身定制的,主角的戲基本上都被他搶去了。幾個反派的戲也比較有特色,比正面人物好多了。影片對90年代的還原還算不錯,當時的公安確實比較寒酸,要啥沒啥。片中的打斗不好看,但很真實、自然。
窮版《除爆》看著像兩部電影,一部港片,一部內地片,格格不入。
和爸媽一起看的,最后一場戲我爸都看出了導演的設計:在舞臺上打起來了。我對港片的情意已經(jīng)延伸到鄒兆龍彭敬慈身上了
把《英雄本色》2017年大陸重映版海報貼在1997年的電影院,還特意給了個鏡頭,道具簡直稀里糊涂。
男主低配版張涵予
網(wǎng)絡版的《除暴》,從年代風格到故事模式非常像,唯獨人設有變,也是港片那種痞子警察和兄弟劫匪的設置。劇情簡單且濃縮,過場很倉促,不過80多分鐘內四場大戲都比較給力,打斗+槍戰(zhàn)都直來直去,突出慘烈, 能看出成本不大,但幾場動作戲效果還是有的。內地拍這種警匪劇,考慮到審查因素,對我方人員塑造都放不開手腳,相對臉譜化,本片和《除暴》等片都是一樣,反而反派倒是有血有肉,這就離譜了,對比《犯罪都市》就知道咱們片子問題出在哪里了,國內影視劇在這方面需要改變啊。鄒兆龍老了很多啊,叔味兒十足,彭敬慈依然很帥但演技還是那樣。開場仿90年代刑偵劇的片頭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