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比爾·奈伊扮演的主人公的一個兒子抱怨他不關(guān)心兄弟的失蹤,而故事將圍繞他和兒子、孫子的關(guān)系展開……
圣經(jīng)中有一個“浪子回頭”的比喻:
耶穌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小兒子要求父親把歸他的那一分家產(chǎn)給他,然后起身往遠方去,在那里將分給他的財產(chǎn)揮霍一空,只能屈辱地去為人放豬為生。這時他決定回家,請求父親的原諒。但是當(dāng)他回家時,他的父親在遠處看見,就動了慈心,幾乎不給他機會來表示悔改,就跑去抱著他的頸項,熱切的與他親嘴,并宰了肥牛犢慶祝小兒子的回來,又把上好的袍子給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手上,把鞋穿在他腳上。大兒子聽見,對無恥的小兒子受到這樣的優(yōu)待,而自己一直忠誠卻未受過獎賞,感到生氣嫉妒。他父親就出來勸他: “孩子,你始終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fù)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dāng)歡喜快樂?!卑俣劝倏?/blockquote>艾倫大叔也有兩個兒子,邁克爾和彼得。
很多年前艾倫的妻子去世了,邁克爾離家出走,從此杳無音訊,一如比喻中的小兒子。
艾倫從未放棄過尋找邁克爾,他一次又一次等待著認(rèn)領(lǐng)無名男尸,留傳單給陌生人詢問是否見過邁克爾,常常提起對邁克爾的思念。
彼得作為被剩下的那個兒子,和父親艾倫的關(guān)系越走越遠,也對父親的態(tài)度心有不滿,一如比喻中的大兒子。
電影《有時候,永遠不》講述了失去兒子的父親艾倫和留下的兒子彼得之間的故事。
艾倫是個裁縫,永遠隨身攜帶體面的西裝。
電影的題目,來自西服有時、總是、從不解開的三顆扣子,是扣子,也是艾倫和兒子們的關(guān)系。
彼得從未離開過,但艾倫也從不懂他。
艾倫孤獨而倔強,永遠獨自一人生活,總是在尋找邁克爾,而彼得似乎只有在被警察通知去認(rèn)領(lǐng)尸體的時候,才會被艾倫想起。
在這段父子關(guān)系中,彼得其實也并沒有讀懂過艾倫。
他不滿父親永遠圍著邁克爾和他喜歡的拼字游戲打轉(zhuǎn),也不滿父親永遠不曾嘗試與自己和自己的家庭相處。
他們都在這段殘破的父子關(guān)系中不斷尋找自己的定位,最終會因為發(fā)生了什么樣的事情才能走向和解?
影片中發(fā)生的事件很小,從父子倆去認(rèn)領(lǐng)尸體,然后認(rèn)識了另一對來認(rèn)領(lǐng)兒子尸體的老夫妻開始講起。
而后艾倫突然拜訪了彼得一家,又突然再次消失。不斷尋找與相處的試探中,祖孫三代最終找到一種和解的希望。
但這個小品中,探討了父子,夫妻,親情,愛情,尋找與不甘,釋懷與和解。
話題很沉重,講述的方式卻舉重若輕。
通過拼字游戲和詞典的思路,影片被劃分成了幾個部分:
旅行計劃;不便的、打擾的;希望。
鏡頭的構(gòu)建充滿巧思,臺詞的安排也兼具隱喻與詼諧。
沉痛不一定要用痛苦的方式表達,細(xì)膩的溫柔和愉快的談話也可以撐起繁重的悲傷。
無聊又有趣,瑣碎又工整。
如果你也有一個永遠讀不懂的父親,或者總是被忽視的孩子,有時候,也可以試著一起越過不便,在“旅行”中尋找和解的希望。
-END-
原創(chuàng):藝小萌
首發(fā)于公眾號:會點兒電影
你在找什么?找到了嗎?找到了就不找了嗎?失去與得到究竟哪一個更有意義,這個沒有誰知道,回答也是五花八門的。但是尋找的意義卻可以肯定,為什么尋找?那是為了給自己一個意義,給自己一個信念,給自己一個追求。而尋找的意義不在于找到這個結(jié)果,而在于尋找的過程中經(jīng)歷的心理變遷。正因為尋找,可能之前沒有想到的就會想到,之前忽略了的,就會重新在乎等等。這一切的意義只有親歷者才能知道。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電影,是一部以尋找為主題的英國電影。片名叫做《有時候,永遠不》,全篇用幾個單詞連接起來故事,而整個故事也有著淡淡的浪漫主義風(fēng)情在里面,以至于會讓你覺得這是一部法國電影。
《有時候,永遠不》講了一個尋找的故事,一個退休的單身父親,一直以來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尋找自己的小兒子,小兒子在母親離世后離家出走,爾后再也沒有消息了。家里只剩下大兒子,但是他與父親的關(guān)系并不很好。父親多年以來一直過著單調(diào)的生活,而這種生活的重心只有兩件事情,一件事情是填字游戲,另一件事情則是不斷地尋找。
因為這兩件事情已經(jīng)分出去了父親生活的全部時間,因此,在與自己的家人相處上,父親的態(tài)度在大兒子看來是冷淡的。某一次,父親繼續(xù)踏上了尋找的旅程,而這次旅程只有大兒子相伴。他們遇見了一位老夫婦,兩個人也是同樣的目的。故事從遇見這兩位開始,大兒子是否能與父親解開隔閡呢?
為什么說乍一看,這是一部法國電影?原因就在于本片色彩鮮明的畫面以及線條流暢的構(gòu)圖。法國的很多影片都會用顏色來承托出主旨,而且在構(gòu)圖上會煞費苦心。本片不僅僅在顏色和構(gòu)圖上看著很驚艷,同時本片還能給人一種感覺,一種老電影重新上色的感覺。
在這樣的外部條件襯托下,這個故事就顯得誘人了。否則的話,即使是一個半小時,很多人也很難耐心看下去,因為這確實是一個略顯枯燥的故事,不過本片在細(xì)節(jié)上還是有所作為的,因此,如果注意細(xì)節(jié)的話,那么每一個部分你都不會錯過的。當(dāng)然,最終你還是會收獲本片的核心的。
父親一直在尋找,從開始到結(jié)束。不論是哪一步停了,尋找始終都在。這是本片的核心也是基本立意的點。一直以來這位父親用行動來彌補自己當(dāng)年犯下的過失。其實這也不算是一種過失,兒子離家出走,此后音信全無。這對于每一個父母來說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而應(yīng)對這種打擊的方式就是不斷地付出。當(dāng)然,尋找算是其中的一種。
父親之所以在尋找,究其原因其實在安放自己內(nèi)心之中的不安感。只要是自己一直在尋找下去,那么今后自己內(nèi)心之中的愧疚就會逐漸的減少。反之,父親會一直處于一種不安的情緒中無法自拔。當(dāng)然,這一點是大兒子后來與父親的接觸中才慢慢地感受到的。當(dāng)父親疏忽了自己與家人之間的聯(lián)系,當(dāng)自己的孩子不理解自己曾經(jīng)的所作所為,那么溫馨和睦的家庭也就無從談起。
這也是為什么剛開始的時候,大兒子對于和父親獨處是那么的排斥。不過后來的一個故事漸漸地為我們打開了父親的心房。當(dāng)小兒子離家出走,之后回來了,父親給了這個小兒子最大限度地物質(zhì)財富,但唯獨忽略了大兒子。此時的大兒子鳳鳳不平,但是他卻不知道,對于小兒子來說,這段時間內(nèi),沒有親人在身旁,這是任何財富都無法消弭的,但是對于大兒子來說,父親一直都在。
這個小故事已經(jīng)說明了全片的整個內(nèi)核基調(diào)。父親不善于表達對于自家人愛,他跟所有的父母親是一樣的,他們更在乎家庭的美滿,一旦有了不美滿,那么他們愿意究其一生去追求美滿的再次團圓。而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忽視對于其他家庭成員的愛。但是這種愛即使是被忽視了,但依舊存在,即使大兒子覺得自己跟父親溝通困難,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卻沒有這種感覺。
一直到后來自己跟父親和解,再到海邊中空出來的椅子,即使父親之后依舊是沉浸在尋找自己小兒子的路途中,大兒子一家人也會理解。人總是要找個方式繼續(xù)自己的生活的,即使這種方式看來是徒勞無功的也無所謂,因為這對于別人來說就是生活的意義。
相比較而言,接受自己孩子已經(jīng)不再的事實,對于這位父親來說可能是更加深的打擊,因此,尋找的意義對于他來說更像是生命的延續(xù)。
……
你好,再見
!!!!! 實在是太可愛了吧,沒想到一個講scrabble的電影那么動人,可能是我這些年來看過最喜歡的family drama了。簡簡單單,也不用動腦,但輕輕松松打動人,博人一笑。
我感覺我像一個文盲一樣遭到了嘲弄~連劇情都不在意了~
以「拼字遊戲」入手,卻是極其平淡表面下極「喪」的人生,令人印象深刻;即使怪咖一樣的視角與處事態(tài)度,卻也有對世界、自我和他人有距離的尊嚴(yán)感,這就是「喪卻不哀」的人生。
好有意思,高級
「Hope is a great friend.」
邁克在一場填字游戲的中途離開了,然后大家就再也沒有見過他,多年之后他的尸體被從海里打撈了出來。能看出導(dǎo)演不論是在鏡頭上還是在敘事上都想搞一些結(jié)構(gòu)上的東西,但又讓我有莫名不精致感。又是這種在命運面前聳聳肩的電影。男孩很像我弟弟的性格人們總是那么緊張,拼字游戲也是權(quán)力的爭執(zhí),講起事端也會突然陷入到底是誰的錯。重大轉(zhuǎn)折前依然有稀碎的生活,停尸處的管理員為了陪孩子提前下班了。把賭博游戲看做是命運的象征,多么害怕啊。夫妻的對話也有趣,在和第三人說話時才紛紛知道對方的真相,揭露邁克死了的那段也有趣。老人反而是喜歡玩手機的那一個。在一切上面貼標(biāo)簽。拼字游戲連起來的故事。盜版玩具題目不該是Sometimes, Always, Never?
真的是邊喝著熱雞湯邊看,暖暖的,風(fēng)景很美,森林與海,小車與音樂
十分溫柔,過多運用廣角,三星半。學(xué)會了一個漂亮的詞,lissom
頭15分鐘有點悶熬過去就好了
編劇肯定很擅長crossword puzzle games 鏡頭感 臺詞 演技都有感覺。標(biāo)題pun有韻味 Sometimes always and never...最后圍爐夜話一同彈唱時竟也濕了眼眶 發(fā)現(xiàn)我也喜歡發(fā)出啵音 好一碗心靈soup 笑中帶淚的故事
迷人的英式氣質(zhì)
“如夢幻Pao影” — Take in. Breathe out. Let go.
3.5 “He’s not coming back.” “Give him a minute. Traffic is terrible.”
色彩構(gòu)圖都很好,但我真的不知道在講什么
挺有風(fēng)格也蠻英國味兒的小片,講述父子關(guān)系的。英國人的冷幽默及對人生的態(tài)度很有趣。
如果是美術(shù)片 為什么不看西安?
魚眼鏡頭感
平淡溫柔的生活小品,卻又帶著一絲古怪和天真的想象。充滿單一色彩的房子,沉靜的海岸線,汽車?yán)锓蚱拮哒{(diào)的吟唱還有對話間過時的文化記憶,串起英格蘭北部日常的疏離與單調(diào)。找尋失蹤兒子的鰥夫,漸漸學(xué)會向前與和解。想起了Wes、Aki等多個名聲更夯的名字,有不少趣味。
色彩很舒服,我還以為看了一部韋斯安德森的電影呢。整體來說是一部輕快和抑郁并存的電影。知道片名的來源嗎?認(rèn)真聽對話就知道啦~“他不會回來的”“路上太堵了,給他點時間”
@ Ultimate Picture Palace 英式親情小品 色彩運鏡詼諧 Bill Nighy適合演所有英國男青年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