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赤膽忠心鑄警魂
文/葉小凱
在熒幕上看膩了清宮穿越戲與諜戰(zhàn)抗日戲以及情愛偶像劇,沒有什么比看看公安題材的警匪劇更讓人血脈噴張了。導演張多福執(zhí)導,賈乃亮,董維嘉,于詠琳等人主演的《便衣支隊》現(xiàn)在正在央視熱播,該劇講述了新時代一群青年便衣警察的故事。所以,《便衣支隊》比起早些年的兩版《便衣警察》都更具時代性,但重要的是展現(xiàn)我國人民警察特別是便衣警察的那種敢作敢為、有膽有識與伸張正義的精神。
《便衣支隊》以廣州市公安局便衣偵查支隊的工作生活為創(chuàng)作原型,圍繞剛從警官學院畢業(yè)的新警察麥小龍(賈乃亮飾演)進入便衣偵查支隊后的工作生活展開,藝術地再現(xiàn)了便衣警察在打擊“兩搶一盜”中發(fā)生的真實故事。片中王建國飾演的“反扒高手”便衣民警陳瑋豪就是以原廣州越秀區(qū)公安分局便衣大隊民警陳世豪為原型設置的一個人物。
這種真人真事為原型改編創(chuàng)作的電視劇,一方面具有群眾基礎,一方面又能讓劇中的人物性格更豐滿,用一個俗套的形容詞來說就是“接地氣”,比一些虛構的影視作品更生動真實,有血有肉。
據(jù)說本劇劇本醞釀了兩年多的時間,編劇深入便衣支隊體驗生活,收集了非常多的素材,難怪《便衣支隊》可以將便衣警察們的故事展現(xiàn)的那么詳盡。正如所有的男人們都有個英雄夢,而成為警察也是很多男人的英雄夢之一,能穿上帥氣貼身的警察制服英勇的與歹徒做斗爭保護人民的安全可是一件讓男人想的自豪的事情。
但看看香港警匪片里面那些警察不顧性命的抓匪徒就知道做警察其實并不容易,而便衣警察因為其警種的需求卻不可能像電影里那種瀟灑。他們不會身穿帥氣的警服也不會開車警車與匪徒上演飛車大戲,更多時候他們是要面對一個一個的扒手,他們可能是各種裝扮也許是學生模樣,也許是時髦青年,他們混雜在街頭的人群中或者擠在公車、地鐵的車廂中,他們不會舉著槍對歹徒說“你有權保持沉默,但你所說的一切都將成為呈堂證供?!钡麄儠年P注著市民們的人身財產(chǎn)安全,這樣的警察工作,說起來有些枯燥但又充滿了各種難以預估的風險,沒有敏銳的洞察力與超強的反應能力與判斷力是非常難以勝任的。
一部好的影視作品,不僅展現(xiàn)是要展現(xiàn)各種場面上的戲份,肉搏、格斗、飛車、追逐帶給人的都是感官上的刺激,但更為重要的是讓人記住并了解與理解這些默默卻赤膽忠心的便衣警察為了保護人民所面對的危險,他們雖然也是我們普通人中的一份子,但他們也是值得我們尊重的最可愛的人。如同《便衣支隊》中賈乃亮的角色也是一步一步從一個普通的80后的學生成長為一個英雄的便衣警察,他身邊的每一個老警察都是他的師父,讓他的得到歷練,性格發(fā)生了改變,為人處事更成熟冷靜,同時也學會了一個男人必須有的擔當和情懷,這同樣適合于每個男人。
2 ) 混搭青春,回流再創(chuàng)收視新高
25年前,《便衣警察》以當時還算頗前衛(wèi)的青春偶像范兒,以及正得勢的當代題材間諜案為突破口,一舉成為八十年代末,中國電視劇史上不可逾越的一座豐碑。之后,公安劇集一度泛濫,并且淪落到追求獵奇血腥,暴力呈現(xiàn)的結果,更一度泛濫,進而造成廣大觀眾的方案,更導致在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電視熒屏上不曾出現(xiàn)過純粹的警匪題材劇集。時隔25年之后的2012年,一部名為《便衣支隊》的公安題材劇重新回到央視一套黃金檔,強勢回歸,并迅速創(chuàng)造首播2.242%,全國第一的收視率奇跡。
從形式感而言,《便衣支隊》與25年前的《便衣警察》一脈相承,雖然從國際間諜的涉外案件,轉變成與帶有黑社會性質團伙斗爭的刑事案件,但是青年警察,熱血激昂,勵志青春的成長經(jīng)歷卻是始終不變的。在這里似乎不能不提到一個偶然,《便衣支隊》最初定下的片名正是《便衣警察》,之后大概是怕被人錯以為有沾光之嫌疑,才改了過來。但是就個人淺見,從警察勵志成長的主題方向而言,其實兩部劇集完全有異曲同工之妙,即便同名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便衣支隊》根據(jù)真人真事改編,取材于廣東省便衣偵查支隊真實的案例。劇集開篇就是一場精彩的警察勇斗飛車搶奪歹徒的戲碼,故事貼切當下社會現(xiàn)實,同時也從正面樹立起新時代警察的形象。尤其是麥小龍這樣一位沖動、莽撞的熱血青年干警的形象,在整個劇集里,有一個完整,而且循序漸進的成長過程,勵志而且充滿偶像感,觀眾覆蓋面廣,劇情又緊湊扎實,取得如此高的收視率也屬正?,F(xiàn)象。
近兩年的中國電視劇市場,長期充斥著軟玉溫香,卻心機深沉的宮斗、家斗戲,要不就是逐漸開始泛濫,令人生厭的拙劣諜戰(zhàn)故事,雖然其中偶爾也有精品出現(xiàn),但是長期脫離現(xiàn)實生活,或許也正是《便衣支隊》剛一播出,立刻受到廣大觀眾追捧,一炮而紅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混搭多種劇集類型,也是《便衣支隊》緊跟當下中國電視劇潮流,并且有重要突破的一個成功因素。公安卻不流于低俗,不突出暴力血腥,社會的陰暗面,反而用一個個案件層層遞進,以一個青年警察的成長為題,起的卻是弘揚人性光輝,倡導社會主旋律的調子。而劇中主角麥小龍的成長過程,又頗具青春偶像范兒,兩種類型劇集混搭得恰到好處,完全不會令人反感,相得益彰。
中國當下電視劇市場,確實需要更多象《便衣支隊》這樣,充滿青春激情,又不乏現(xiàn)實主義色彩,符合當下電視觀眾需求,快節(jié)奏,信息含量大,同時還能傳達正面能量的劇集。而《便衣支隊》取得如此好的收視成績,也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這一點。
3 ) 透過麥小龍的成長看自己
第一集:
中午吃飯的功夫看了第一集。開始的時候廣州美景自不必說。如果說張導在《我叫王土地》里展現(xiàn)的是原生態(tài)的內蒙景觀的話,那么這部劇里則是純粹的南方城市的景觀了。這個繁華的城市也會有一些不安定因素,接下來是麥小龍和果叔執(zhí)勤的場面,這場打斗里果叔犧牲,讓人心里非常難過。伴隨著便衣支隊成立的就是感情戲了,看得我眼淚一滴滴往飯里掉。第一集很抓人心,節(jié)奏很緊湊。期待下面的劇集。ps:張山羊在王土地里和在這部劇里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了,說話利索了,人變壞了
第二集:
大柱、段福源、金生水都陸續(xù)出場了,給人的感覺卻和《我叫王土地》里完全不一樣。梁支對麥小龍說的那番打擊話我導師跟我說了三年。不過人家麥小龍繼續(xù)努力,朝著自己的目標奮斗,而我,聽這話不到一年就完全相信并開始放棄自己的夢想了。慚愧死。我不適合激將法,以后當老師了也不用這種辦法。否則學生是“麥小龍”還好,是“我”的話個個都得蔫兒。
第三集:
陳瑋豪隊長完全顛覆了我心中對“金生水”的印象,太可愛了。麥小龍有點傻乎乎的感覺,他勤奮好學的精神以及每天寫工作總結讓我驀然想起了高中生活,這樣的生活雖然很辛苦但充實快樂(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年歲漸增的緣故,很向往這樣的充實,但現(xiàn)實中卻找不到這樣的感覺)他跟在陳隊長身后偷師學藝讓我覺得接下來陳隊長會成為他第二個師父,看了劇透說他第二個師父也會犧牲,我覺得很糾結……此外,笑冰這樣的好友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一個的,是吧,這種友誼真的很美好。
4 ) 青春激情與差異化敘事——談《便衣支隊》的收視
4月26日,由張多福導演的青春題材電視劇《便衣支隊》在央視一套黃金檔開始播出,首周時盡管遭遇進入結局篇的話題性對手《后宮甄嬛傳》,依然在各大衛(wèi)視的收視率大戰(zhàn)中取得僅次于《后宮甄嬛傳》的成績,甚至是央視八套的《老爹的非“城”勿擾》、湖南衛(wèi)視的《小夫妻時代》的約兩倍,而在百度指數(shù)上,也是名列前茅。
可以說,《便衣支隊》從一開始播出便已經(jīng)取得了不俗的反響及收視,這背后的因素也值得探討。
青春化色彩:
隨著時間的流逝,80后、90后逐漸成為當今的社會棟梁,肩負起建設美好明天的重任,而《便衣支隊》便主要是通過80后警察麥小龍(賈乃亮)與佟樂(藏晉)等人物的生活、事業(yè),而展示出80后群體的積極、樂觀、不畏艱難、勇于承擔的精神面貌,便由此不僅是吸引到80后觀眾的注意,甚至還贏得了不少中老年觀眾的關注。
是什么讓電視劇里的麥小龍他們顯得那么的有魅力那么的讓人共鳴呢?這則是屬于80后一代人的情懷:成長于和平化的新時代的理想主義、愛國主義及英雄主義情懷,及將這些情懷深深的烙印在內心深處的堅持的精神。相對于戰(zhàn)爭時代的抵抗外敵的槍火,和平時代的警察則是肩負著維護城市秩序、保護人民的財產(chǎn)、安全的重任,本劇《便衣支隊》便是根據(jù)廣州市公安局便衣偵察支隊的英雄事跡和真人真事為原型改編創(chuàng)作,這本身的真人真事就已經(jīng)經(jīng)過媒體的報道而有不少的群眾基礎,何況人身、財產(chǎn)安全問題是不少人所面臨的問題。
劇集里的主人公麥小龍也并非是“高大全”式的人物,反而是通過他的一次次,如何從失敗中崛起,來細膩的表現(xiàn)出他從一個較普通的警察成長為城市里的英雄,再加上他與女友之間的情感故事,而細膩又動人,這些也都強化了人物的真實可信感;再加上劇集注重于青春化色彩,讓年輕觀眾共鳴。
差異化敘事:
與同期節(jié)目的差異化,則是《便衣支隊》收視不俗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國產(chǎn)影視圈里有跟風的習慣,但真正一部劇集大熱后再跟風之作,是難保下一部作品還會有那么好的收視與反響的,因為潮流難免會退潮;與此同時,假如同期播出的電視劇,故事、風格相差不大,又難免相互的分流觀眾,差異化,特別是帶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差異化,則更易于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就以同期播出的各大衛(wèi)視的作品來看,安徽衛(wèi)視、東方衛(wèi)視是《后宮甄嬛傳》,走的是后宮宮斗路線;湖南衛(wèi)視的《小夫妻時代》是延續(xù)著《裸婚時代》的路線,浙江衛(wèi)視的《攻心》與北京衛(wèi)視的《獨刺》則都是上世紀四十年代為背景的年代劇或諜戰(zhàn)戲,恰恰這幾種類型相比之前時已經(jīng)有所退潮,而《老爹的非“城”勿擾》又偏向于老年一些,《喜事連連剩男相親記》則過了“相親”最火的時候……
《便衣支隊》,盡管十多年前有過話題性很強的《便衣警察》,但近幾年里較為缺乏這種題材、故事的作品,而播出后,加上央視一套的助推,則贏得了好的口碑與不俗的收視率。
5 ) 改觀了我對警察的印象
沒想到賈乃亮如今都升級為奶爸了,題外話:我真的很喜歡小甜馨啊~~我是她的小粉絲呢,呵呵。
當然追這部劇跟小甜馨沒有關系。本人平時是不愛看警匪片的,可是自從電視上看了一集后覺得劇情很吸引人,想繼續(xù)追下去。
一點都不夸張的說,我覺得是難得的好片,情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扣人心弦,非常值得一看!
演員的演技 劇情都是杠杠的,我們全家都愛看哦!
第一次寫評價,支持個~
6 ) 《便衣支隊》:萬變不離便衣精神
文/滿囤兒
作為新一代描述便衣警察的作品,與經(jīng)典的《便衣警察》相比,《便衣支隊》在故事上、角色上、拍攝方法上都完成了與時俱進。賈乃亮飾演的新一代便衣警察身上,有80后的優(yōu)勢與不足,因此便可在前輩的幫助和提攜下,實現(xiàn)成長與成熟。盡管電視劇在很多環(huán)節(jié)上都發(fā)生了改變,但不變的始終是便衣警察所特有的工作性質,以及這份特別的工作形式需要的堅毅、隱忍等優(yōu)秀品質。
其實,對于我來說,看到新版的《便衣支隊》,會比一般的觀眾多兩層情緒。其一,是在三四年前,當這部戲還只是廣州市公安局的一個意向的時候,我就曾為這個意向寫過一個初版的策劃文案。不過由于我是常年關注電影,文案被我給寫偏了。我的文案因為過于注重單個反派與主角間的斗智斗勇,而未能突出便衣警察工作形式上的特殊性,變得形式大于了精神。當我看到如今的《便衣支隊》把核心更多地放在了“便衣”上之后,我也明白了為啥當初我的文案沒被采納了。呵呵~~
其二,老版的《便衣警察》是我父親當年最喜歡的電視劇。當年我還比較小,對電視劇的欣賞能力幾乎為零??梢哉f,這部老版我是在父親的指導下看完的。我對《便衣警察》的理解和感受,并不能完全稱之為自己的感受。因為其融合了太多父親對我的灌輸。到了這部新的《便衣支隊》,80后觀眾們才有了機會用自己的視角去觀察便衣警察們的生活,用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來理解便衣警察們內心的酸甜苦辣。新版的《便衣支隊》所有故事都取材于真實發(fā)生過的案例,更是對當下觀眾防范“兩搶一盜”,配合公安工作等生活經(jīng)驗起到了指導作用。
作為新時代的警察題材電視劇,《便衣支隊》里有當紅的青春偶像賈乃亮,有依靠碎剪輯而提速的追逐戲,更有緊張刺激的槍戰(zhàn)、追車和爆破。從外在形式上看,《便衣支隊》完全符合當下主流的視覺審美。而在精神層面上,《便衣支隊》更是實現(xiàn)了對老一代的經(jīng)典傳承。賈乃亮飾演的主角麥小龍,在劇中先后有三位師傅。這三位老前輩影響著年輕的后輩,一步步得以歷練,使得新人不僅掌握最新的偵破科技,更在決心、信念等內在品質上擔起了“人民警察”的重擔。賈乃亮對該角色的層層成長,把握頗為精準,幾段坎坷均可令觀眾動容。
從《便衣支隊》中,我們看到了時代的“變”與“不變”。演員可以變、具體的故事可以便,但不變的是依舊蕩氣回腸激動人心的觀賞體驗;警服可以變,破案工具可以變,但不變的是便衣警察們堅定的信念和對打擊犯罪的執(zhí)著。變的只是形式,而不變的是精神。
最近在看《便衣支隊》自從看到預告,我就覺得是我喜歡的類型之一,其實,我就是想說,大部分警察是值得尊重的。至少這個片比什么偶像劇、韓劇實在多了……
看到在廣州拍的我才看的,偏偏把廣州改成了粵海,佛山改成了佛州,還無影腳
這案情太腦殘了吧,賈乃亮的演技不想說
非常的假,賈乃亮沒什么演技
小時候看,炒雞喜歡麥小龍啊!
大愛亮大!??!
好假 一個鐵血劇活活演成了韓劇 假奶亮是不是有點用力過猛了...
當年第一次出差 在大唐的時候 去山西太原 在如家酒店里 看了好幾集 李宇春的片尾曲 懷念 12年的事情了
除了最后結尾小龍受傷那有點太扯之外,整部劇是非常好看的,我覺得是最好看的警察類的電視劇了!強烈推薦!
好看!不解釋!
做作無比
這《便衣支隊》第一集看了十分鐘不到我就讓它歇了,劇情啊劇情!
制作還行,感覺劇本有問題,各種假和空之感……
還尼瑪無影腳,看了一眼立馬換臺!
我靠,一部電視劇而已,有必要請這么多托么?
槽點太多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劇本大爛 故事無腦 演員尚可 稍有同感 但還是掩蓋不了 這部電視劇失敗啊
這尼瑪是有多矯情才能寫出這樣的角色
片花眼神犀利
回家那些天,每晚都追這個電視,電視劇的故事是美好的,但這卻恰恰和現(xiàn)實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冷冰冰的面孔、大官僚主義、一切向錢看、唯利是圖。。。。。當然不排除有為民除害的好警官,希望這部片也能讓那些霸氣的警察有所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