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歌翻身作!于媽心肌梗了沒?
一直對精良國產(chǎn)抗戰(zhàn)電視劇情有獨鐘,到現(xiàn)在,我能記得下來的經(jīng)典就是《我的團長我的團》《生死線》《懸崖》……悲慘中有些傳奇,傳奇又特別悲慘,最近的片子,精良的不多(倡議于媽滾遠點)《北平無戰(zhàn)事》太燒腦,劉燁的冰塊臉拉低了我的沸點,激動了十集~《紅高粱》的家長里短太多,英雄主義不是精神主線,基本可以忽略它是個抗日大劇。
南京是中國人的痛,它的傷疤其實已經(jīng)烙印在中國人的心里,這么赤裸裸,這么深刻的揭開這段歷史,電視劇是都頭一次??梢韵胂笈臄z的很不容易,劇本也準備的很充分,張嘉譯大叔的笑點,真是讓淚點宣泄的更真實,小宋佳一直都有文清的氣質(zhì),及時進了窯子,也是清心寡欲,獨樹一幟,她的這種超脫,像個菩薩。
胡歌的表現(xiàn)讓我大吃一驚,無聊的時候還是看了《風中奇緣》的,里面的九爺比以往角色沉默了些,成熟了些,難受了些,但還是活在古代里,不現(xiàn)實,他演的姐弟戀,聽聞尺度不小,為了不破壞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我屏蔽了,總之,我的腦海里的他,一直是個劍仙似的美男子,演技從來不是重點,有顏就任性咯~但是在四十九日祭中,一個軍官,悲愴,英雄氣概嚇傻了我,這還是胡歌??雖然多少還有點偶像包袱,不過看得出來,他很用心在演繹國民黨軍官,一個有血有肉的戰(zhàn)神。
早晨微信圈被朋友轟炸,罵于媽傻逼的,恨不得萬刮了他,于媽這么沒情操的人,就編些沒水準的意淫故事給你看,帥哥啊美女啊,齊刷刷閃瞎你的眼,我很奇怪,沒下線的不僅是這個沒節(jié)操的導演,連演員也跟著發(fā)瘋,非常投入到和網(wǎng)友的爭辯中,很義正言辭的說,我們就沒打算創(chuàng)造經(jīng)典,我們本來就這樣啊……(有一種我就是賤,你打我啊即視感)這樣的理直氣壯,無理取鬧,就像他們很高興吃了一坨狗屎,還張開嘴讓你聞,你嫌臭,他們還說,我就是要吃給你看!
湖南衛(wèi)視真是好不容易不在婆婆媽了,不在豪門爭斗了,不在出軌腹黑了~
電視劇多些良心,離不開的是口碑,像于媽這么刷新道德底線的,有一個就足夠了~當然,還是要消滅之~
2 ) 就說配音
僅靠對白堆砌的電視劇一定不是好劇。不過要連對白都講不舒服,無論好壞都很難看的下去了。
所以我一直抵觸看國產(chǎn)配音劇,這類劇要么就是省錢省事的粗制濫造,要么就是演員太差勁,話都說不好。想不到期待許久的《四十九日祭》也成了配音劇,而且嚴重到聲音斷接,口型都對不上。
就第一集來說,如果我沒聽錯,教堂內(nèi)書娟和另一名女學生對話中有幾句是同期,說明室內(nèi)棚景是有現(xiàn)場收音的,也許由于題材敏感,遵照審查意見的需要,后期大量更改了劇本臺詞,導致現(xiàn)在這樣,同期真人聲音夾雜后期本人配音再夾雜后期他人配音。
但不管出于何種原因,作為一名滿心期待欣賞大作的觀眾,不得不表示失望。
尤其法比。原著中法比是一位滿口揚州話的洋人,電視劇版改編成了一位會說流利英語的中國人。能配合劇情,人物背景變化可以無關緊要,關鍵還是聲音出了問題。很明顯劇中法比所有英語對白,在現(xiàn)場拍攝的時候,張嘉譯都在講中文,而后期又讓他人配成了英語。于是就成了,差異巨大的音色,前后不一的口型,配合特寫鏡頭。觀感實在糟糕。
聽聞張黎導演及其團隊,一向要求嚴格各方面都精益求精,想不到打了折。
3 ) 《四十九日·祭》:自信的記憶
文藝作品不能做市場的奴隸,對電視劇來說,就是不能僅以收視率論成敗,有些題材的劇集,無論怎樣都應該拍,譬如南京大屠殺,是很沉重,是很虐心,在普遍娛樂化的熒屏上似乎有點格格不入,但這樣的劇集,我們不能缺少。
當然,也不是說有了情懷追求的劇集就必須“難看”,雖以南京大屠殺為題材,但《四十九日?祭》就是一部“好看”的劇集,改編自嚴歌苓的小說《金陵十三釵》,很多人會拿來跟張藝謀執(zhí)導的同名電影作比,但劇集的編劇由嚴歌苓親自操刀,她也說了,劇集的篇幅更長,比電影更貼近原著。
觀劇的過程中總是不自覺地想起去年那部德國電視迷你劇《我們的父輩》,此劇從德國人的視角展現(xiàn)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血雨腥風,在德國本土乃至全歐洲都引發(fā)了轟動效應,長久以來,我們太缺乏這樣厚重的當代史電視劇作品,特別是當我們自身的苦難記憶深刻的嵌入其中時,習慣了在熒屏上找樂子的觀眾常常會本能的選擇回避。
必須指出的是,《四十九日?祭》并沒有一味的渲染苦難,而是難得的在敘事中體現(xiàn)出幽默感:偷看妓女洗澡的小喬治,喝酒、賭錢的“混混”神父法比,還有在大屠殺間隙難得的角色“碎嘴”,都讓劇集飽蘸著生活趣味。1937年12月的南京,無疑是一個人間地獄,但即使在這樣苦難的環(huán)境里,生命就如同頑強的小草,在每一個縫隙中每一縷陽光里倔強的向上。
歷史有高光,也有暗影,在歷史的暗處,布滿了民族的傷疤,不負責任的扒開傷疤,只是徒勞的增加苦痛,但好了傷疤忘了痛,就是忘記歷史,用列寧的話來說,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面對南京大屠殺這樣的厚重題材,簡單的“控訴式”敘事很難真正打動普通受眾的內(nèi)心,而《四十九日?祭》沿著原著的路徑,把中國妓女、外國神父、抵抗戰(zhàn)士、受難民眾、國民黨高官、殘忍的的日軍指揮官、“軟弱”的日軍小戰(zhàn)士,各色人等都通過一個核心場所——教堂,匯聚糾結(jié)在了一起,在這個教堂內(nèi),我們可以看到人性的種種演出,特別是身份、地位和道德水準發(fā)生劇烈沖突之時。
對于看過電影的觀眾來說,《四十九日?祭》是“缺乏”懸念的,最后的故事走向大家都心知肚明——大而化之的說,所有的嚴肅歷史劇都是這樣的(除非創(chuàng)作者別出心裁的不采用歷史共識)——但在細節(jié)的展現(xiàn)上,《四十九日?祭》足夠讓觀者動容,特別是對史實的尊重。譬如國際安全區(qū)和魏特琳女士的出場,譬如日軍集體屠殺中國戰(zhàn)俘的惡行,譬如唐生智放棄南京時面對蔣介石命令的無奈,日軍中既有滅絕人性的高官,也有良心未泯的新兵;中國軍民既有鐵血剛毅的抵抗,也有怯懦無知的逃避,更有為了救女兒不惜當漢奸的父親。這些歷史細節(jié)一方面有比較翔實的史料佐證(否認南京大屠殺的日本右翼常常以此來刁難我們),另一方面則較為真實的還原了歷史的原貌,不是簡單地臉譜化塑造。
一個自信的民族,才敢于直面自己最苦難的記憶,就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而言,《四十九日?祭》在熒屏上展現(xiàn)出強大的文化自信,相信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未來會有越來越多讓我們痛定思痛的歷史記憶被搬上熒屏。
(刊載于《北京青年報》2014年12月12日)
4 ) 《四十九日祭》將播 張嘉譯宋佳胡歌演繹亂世凄美愛情
2014年10月31日 17:24
四十九日祭原名《金陵十三釵》根據(jù)嚴歌苓的小說《金陵十三釵》改編而來,該劇由著名導演張黎執(zhí)導,原著作家嚴歌苓編劇。張嘉譯,小宋佳,胡歌,黃志忠,張歆怡領銜主演,文章,李倩,黃品沅,張可佳等友情出演。講述了1937年南京被日軍攻占后,在接下來的四十九日內(nèi)發(fā)生的人間慘劇,反映了絕境中的生命意義與人性救贖。劇中胡歌飾演的陸軍少尉戴濤與小宋佳飾演的玉墨之間的凄美愛情故事也是該劇最大的看點之一。
嚴歌苓透露,四十九日祭相比電影《金陵十三釵》在劇情上擴容了很多。人物故事也會進行改編。“總體上,會更接近原著”。劇情不再是兩個女性群體的命運互換,而是多個群體的逃生故事,“是幾個男人為了身后各自的女人一個個犧牲的故事。在大悲劇中挖掘生命的本質(zhì),真實還原人性的選擇和情感力量?!?br>
改編自嚴歌苓小說《金陵十三釵》的電視劇《四十九日·祭》講述了南京被日軍攻占后,49日內(nèi)發(fā)生的人間慘劇,反映了絕境中的生命意義與人性救贖。此外,在尊重原著基礎上,《四十九日》也有所創(chuàng)新:不再是兩個女性群體的命運互換,而是多個群體的逃生故事;外國的神無法救中國的人;亂世佳人情感碰撞;新加入的軍人形象更有熱血等。對此,導演張黎也曾表示說:“我們希望打撈歷史,在大悲劇中挖掘生命的本質(zhì),真實還原人性的選擇和情感力量?!彼渭扬椦莸挠衲趧≈袥]有凋零,而是作為戰(zhàn)后幸存者參與了大屠殺清算;電影版的外國神父角色將由白玉蘭視帝張嘉譯演出;新加入的軍人形象更有熱血,由胡歌飾演的陸軍少尉戴濤將與小宋佳飾演的玉墨展開一段壓抑又凄美的感情故事。
四十九日祭記錄了1937年南京被日軍攻占后,在接下來的四十九日內(nèi)發(fā)生的人間慘劇,為了還原歷史的真相,確保與小說劇情吻合,四十九日祭與《十三釵》在同一影視基地——南京石湫影視基地取景拍攝,但在故事內(nèi)容和角色呈現(xiàn)形式上均注入了新的內(nèi)容。比如小說中的揚州法比會在劇里登場,玉墨不會說英語,她沒有犧牲而是作為戰(zhàn)后幸存者參與了大屠殺清算。“總體上,劇版更接近原著”。張黎還表示,劇情不再是兩個女性群體的命運互換,而是多個群體的逃生故事,“是幾個男人為了身后各自的女人一個個犧牲的故事。我們希望打撈歷史,在大悲劇中挖掘生命的本質(zhì),真實還原人性的選擇和情感力量?!?br>
此外,與電影版不同,劇版中的戴濤既有英勇奮戰(zhàn)的軍人本質(zhì),渾身上下不僅布滿硝煙,甚至傷痕累累,也有細膩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角色刻畫豐滿立體,劇中胡歌飾演的陸軍少尉戴濤,和小宋佳飾演的玉墨之間壓抑又凄美的愛情故事。也讓劇情更加豐滿。
5 ) 絕望和指望!
這部電視劇看了半個月,整體感覺還是非常壓抑、甚至有些絕望的電視劇。當然,本身那個時代就是一個絕望的時代。
絕望體現(xiàn)在,法比挖地道,一次挖到了地基,孟凡明告訴他一定能挖通,結(jié)果他再挖,最后挖到了阿顧的尸體,挖到了萬人坑,對于挖了那么久的地道,傾注了多少希望,最后卻是這樣,太絕望了!
絕望體現(xiàn)在,最后紅菱和喬治好不容易找到了下水道,以為能夠逃出生天,結(jié)果最終因為下水道被骨灰堵塞,最后溺死在下水道里!
所以,再回上去,就算法比挖通了地道,找到了下水道,但是不是所有人的命運,依然還是會和紅菱、喬治一樣,溺亡在下水道?如果真到那一步,那真是更大的絕望??!
最后一集,看著趙玉墨聲嘶力竭的喊著,我們的男人為了讓我們活下去,像父親像兄弟一樣保護我們,我們成了了活著的證據(jù),我們活著才能讓所有人記得那段歷史,見證那些死去的人。看得我淚流滿面!以及最后,孟書娟唱著“桂花……小元宵”,趙玉墨回頭提起了戴教官,相信所有心中積蓄的壓抑都應該會再此時完全爆發(fā)出來了吧!
沒有活著的人,誰能知道那些學生們、那些女人們、法比曾經(jīng)為了生存而奮斗著,誰能知道戴教官、李全友、教導總隊和所有奮戰(zhàn)的官兵們,誰能知道那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呢!
記得戴教官在臨死前,也和法比說過,法比是大家的希望和指望。在那之前,戴教官是所有學生和女人們、甚至法比的希望和指望。當他帶著尊嚴準備赴死時,把希望和指望交給了法比。戴教官犧牲后,一度教堂內(nèi)所有人都自暴自棄失去了繼續(xù)活下的勇氣。而法比,逐漸承擔起了所有重擔和責任,最終成為了所有人的希望和指望,犧牲了自己給學生和女人們一線生機。雖然身處絕望的時代,卻最終帶領學生和女人么走出那間地窖。
全篇閃光的部分很多,但是因為是電視劇,也避免不了一些拖沓的劇情,比如學生和妓女之間多次額沖突,學生之間、妓女之間的一些內(nèi)耗有點太多太冗長了,感覺這部劇如果壓縮至30集以內(nèi),會更緊湊更精彩一些。
6 ) 忘記屠殺,等于第二次屠殺
沖片頭“忘記屠殺,等于第二次屠殺”就可以給3顆星了,加上它非抗戰(zhàn)神劇,編劇智商在線,演員的表演完成度很高,毋庸置疑配得上五顆星。
這部劇把教科書上的描述變成了眼前真實的場景,將那段屈辱的歷史血淋淋地展示在你眼前。比影版更加慘烈,更加直擊人心。
法比南京口音臟話好評 還有書娟實在是太討厭了(也許是演得太好了?)
看到戴濤壯烈赴死時忍不住嚎啕大哭 玉墨和戴濤鐘樓上那段也特別感人
總之,這是一部無論如何都該看看的抗戰(zhàn)劇。直面歷史,痛定思痛,才能走好以后的路,不讓歷史重演。
胡歌 此劇最大的亮點
這部電視劇,看片頭片尾都會心頭一緊。無法想象當年的真實情況是何等悲慘、何等絕望。法比、玉墨、戴濤,不是虛構(gòu)的人物,而是戰(zhàn)亂中不屈的靈魂。勿忘歷史,國人當自強。
如果不是劇情有點拖沓,如果不是編劇塑造了孟書娟這么作的人物形象,這劇完全可以打五星。
天朝就是這樣,好劇沒收視,爛劇大把人追。
非常壓抑的一部片子。。??吹秒y受。。。尤其是最后部分,女主唱起小圓子,我簡直哭成淚人了?。。〔贿^前期劇情有些拖沓了!
開始三集我覺得展開有些慢,但是有種違和的真實感,書娟拍的傷兵,第三集日本人把沒燒死的小姑娘扒出來一邊笑著說都烤熟了一邊施暴,46集啊,難道觀眾也要經(jīng)歷那一次一次夢魘?!
有張嘉譯,就無腦捧
看這部電視,是因為老謀子的金陵十三釵,不過和電影相比,電視劇少了風花雪月,少了曖昧,多了一股正義,慘烈。
胡歌所有角色里面最喜歡這個,一直難忘
南京大屠殺題材果然不能亂碰 看得真是觸目驚心 沖著把孟書娟那矯情勁兒演的如此到位我要給五星??! 而一星扣在了宋佳上 不是她不好 是她韻味不夠。。。倪妮版的墨玉太深入人心了?
張黎導演值得期待是不用多說,嚴歌苓的原著也不用說,宋佳和張嘉譯不說了。電影版的書娟,張歆怡,又是書娟啊~
特別喜歡張黎 又特討厭黃紙中 咋辦?每部戲都有這孫子。and玉墨和淑娟都偏老 書和女學生在一起的效果象小媽
那些圣女瑪麗蘇女學生真心很討厭。相比之下, 秦淮河邊的女人可愛善良多了。希望劇情的發(fā)展不是犧牲妓女保全女學生這樣的偽三觀。戰(zhàn)爭只會帶出人性的最惡, 永遠不會是最善。
忘記屠殺等于第二次屠殺。。其實并不知道這部劇,是成了胡歌粉之后找他的劇來看,才看見這個,以為是很早期的,卻是2014年的,這個時候胡歌歌的演技已經(jīng)不是問題了,不管是古裝小生,還是持槍硬漢,皆可手到擒來。不過好像是姜廣濤配音的,不知什么原因,他一直是自己配音呀。。我跑題了嗎o(?"?)
畫面不錯,但劇情拼湊拖沓甚至刻意,主演尤其是女主不適合這個角色!
沒法比金陵十三釵,但高出神劇們一個宇宙的水平
得回去給金陵十三釵加一顆星。。??戳艘煌恚麛鄺?/p>
胡歌飾演的軍人,很有質(zhì)感,很有味道,而且不是那種又紅又專臉譜化的軍人,第一次被戰(zhàn)爭劇感動到,被里面的軍人感動到
我覺得豆瓣應該開設想看但不敢看這個標簽~為了胡歌我想看看,可南京大屠殺啊~這類題材從來都是繞道走…
很不錯的一部電影,張嘉譯演技一直很好,胡歌換了以前的風格,算是突破,演的也很棒,小宋佳很適合演這種歷史劇。很震撼的一部電視劇,南京大屠殺,作為中國人,永遠不要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