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人眼中頑固、老朽、暴躁、恐同、把愛和好意推開的父親,盡力與他相處的兒子??雌饋硎且粋€糾結、熟悉和讓人鼻酸的故事。
維果也是該片編劇&主演,影片聚焦”一個兒子與老去的父親的關系,是一個私人的故事”:John(莫滕森)與自己的同性伴侶Eric和養(yǎng)女Monica一起生活在南加州,一次,他退休了的農(nóng)民父親Willis(蘭斯·亨利克森)找上門來,要跟兒子住一段時間,父親那更為傳統(tǒng)、家庭化的世界與兒子的世界產(chǎn)生了碰撞。
維果·莫騰森是當今最好的中生代男演員之一。他演過中古時代的英雄(《指環(huán)王》)、俄羅斯黑幫頭子(《東方承諾》),還有老大粗司機(《綠皮書》),都是些粗曠的狠角色。但他一雙藍綠色的眼睛卻透露出他的秘密 --- 這是一個內心非常柔軟的男人。
果然,2020年他根據(jù)自已的親身經(jīng)歷,自編自導自演了電影《隕落》,以一片深情,講述一個關于親情、愛與寬恕的故事。
但就這么一個男人做的這樣一個電影,我是在生著氣的狀態(tài)中看完的。
為什么生氣?只因為片中莫騰森他爸威利斯這老東西太TM混蛋了。
威利斯是個典型的美國小地方的藍領,年輕時就一副大男子主義的臭脾氣。這種人所處的文化,就教給他們要崇尚粗暴強硬的大男人氣,所以此人從來就一直打老婆罵孩子外加搞女人,最后婚姻失敗孤身終老。
這種人所處的文化,也讓他們對世界對他人對異已充滿偏見和仇恨。比如直至今天他們還管黑人叫nigger,即使奧巴馬已差不多選上了總統(tǒng)。而這些極度崇拜男人漢氣的所謂大男人,自然是極度仇視同性戀。在他們的語言里,同性戀者都不能叫Gay,而是叫Faggot。
威利斯年輕時也疼愛過兒子,可是漸漸他就發(fā)現(xiàn)兒子有他所厭惡的娘娘腔,再之后兒子坦然承認自已是同性戀,并與男友(丈夫)生活在一起。這對威利斯來說簡直就是終身不能釋懷的奇恥大辱。
所以在多年之后,孤身一人的他,盡管得到兒子女兒的悉心照顧,卻永遠是成天罵罵咧咧,不惜冒犯所有人;而這個人最混蛋的地方,是每天用各種骯臟刻毒的語言攻擊自已的兒子,原因只有一個:他接受不了自已的兒子是一個Faggot.
盡管他的兒子已決意不再與他爭吵,用一種常人沒有的韌性給他徹底的寬容,但電影到最后,威利斯至死也沒有放下他的成見,真正與兒子和解。
說實話作為觀眾我實在不能接受莫騰森對自已父親毫無原則的寬容,即使出于親情在前,也不至于完全不要犧牲自已的自尊。而他父親這樣的混蛋,除了迎頭痛擊之,又有什么好說?
所以我把《隕落》反而看成了一部社會批判電影。在極度保守的美國某些地區(qū)和人群中,威利斯這樣的人不是十分具有代表性嗎?生活在偏僻的鄉(xiāng)下,被江河日下的工業(yè)所拋棄,于是永遠擺脫不了貧困閉塞,永遠都只能用啤酒和咒罵渡日。這些人在政治上不僅是鐵桿的保守主義者和右派,心里更是對現(xiàn)實世界的一切異已都充滿仇恨,特別是其他種族和其他性向。他們以為自已在捍衛(wèi)美國的傳統(tǒng)和價值觀,實際上只是一群正在被時代淘汰的可悲的弱者而已。
而這些人不就是川普的基盤,不就是國會山里打砸搶的那群嗎?
再回來看威利斯這個可恨又可悲的人物,只能說一點:一個人要是心靈里只充塞著偏見和仇恨,他除了成為一個混蛋之外也沒有其他路可以走了。
這道理倒也不僅僅局限在某一國某一文化,四海之內皆然。
V叔Falling一刷明顯不過癮,不知道是不是年紀大了緣故,換做十年以前可能根本沒法靜下心來回味這種人生遲暮的味道,回憶片段穿插有些碎,但是細節(jié)很多,略分享一二。
之前看到有人說不理解最后是怎么與那個說話不能再難聽和誰關系都很惡劣的爹和解的,這大概就像是美麗國的控槍問題,小Viggo天賦異稟第一次摸槍就打下了一只野鴨,但是長大后在一次絕佳的獵鹿機會中卻自愿放棄了開槍,當時他爹破天荒的表示了理解。
影片設立了兩種坐標:地理橫坐標從東北部的紐約州農(nóng)場橫跨整個北美大陸直到西南加州的陽光海灘;時間縱坐標從古巴導彈危機延綿祖孫三代直到第一位黑人總統(tǒng)走馬上任——每個人在不同的環(huán)境及人生節(jié)點上總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可能是因為19年出行我同時到過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地方,從自由奔放活力四射的西海岸舊金山、硅谷、好萊塢,穿越荒無人煙的內華達州、死亡之谷、大峽谷、紀念碑谷、拱門國家公園,一路北上到達野性而廣袤的黃石公園——雖已入夏,仍有大片覆雪之地。。。。。。
美國北部農(nóng)場文化即意味著象征著男權的強硬、固執(zhí)和堅韌,和高科技概念層出不窮的西海岸截然相反,直至今日這里的生活依然離不開馬匹和獵槍,美劇黃石yellowstone可以感受一下
所以在政治立場(選票)和性取向等問題上兩代人間的矛盾是尖銳而鮮明的,影片最后老爹獨自回到農(nóng)場并以一種帶有強烈個人意識的方式為生命畫上了句號,與此同時在大陸的另一端V叔激情舌吻了我朝猛1(雖然只有非常短的一個鏡頭)
每個人所處的時代不同、年齡閱歷不同,自然會有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和不一樣的選擇,影片無關乎于做出統(tǒng)一的評判,而只是對于我之所以為我的回憶以及各自的堅持——控槍說到底是一種強權,而尊重選擇的權力以及能夠閱讀、理解并且接受普遍存在的差異性才是更終極的人生感悟?
所以回頭想想我居然看了一部步槍協(xié)會的軟廣。。。
秋意漸深,行將落幕,只有到那時才會知道落葉的歸處——直譯Falling必然很難同時包含這層語義。
這一部在我最近看的Viggo系列電影里比較特殊,導演、制片、編劇、作曲都是他,主角出演也是他,他用自己的的經(jīng)歷作藍本,構思很久才寫下這樣的故事。因此我其實報了很高的期待……整體而言是有些失望的。 但這其實是源于我過高的期待?或者是忍不住跟前兩部做對比。 電影講的主題是家庭,很小的視角,但是塑造的Willis父親這個形象真的足夠混蛋,滿屏粗俗用詞,以粗口、暴力、玩弄性欲當作大男子權威的構造方式,給這個家庭里的妻子、孩子實際造成了很多畢生無法修補的傷害。他曾經(jīng)在年輕時候以自己爛透了的個性破壞了一個家庭的美滿,后來老了也以自己給加州的兒子小家庭帶來不安穩(wěn)?;斓袄狭艘廊皇腔斓啊瓪q月不會改變什么。
而Viggo這個兒子角色實際在我看來有點太過容忍了,以一種超乎尋常、近乎saint的那種寬容接納著他的父親,傳統(tǒng)、固執(zhí)、蠻不講理、似乎致力于將一切弄糟的父親。那場沖突戲看得很爽,兒子說出了作為觀眾一直想說的。但是第二天——又是一個安靜、平和甚至令人感動的早晨。
這里可見出的是Viggo Mortensen式的溫柔。這個場景的布景、對話、神態(tài)等,我以為大概是整部電影的關鍵所在。即將永別的父子,一切爭吵、沖突以后的平靜,不是疲憊的或虛偽的,而是真正的家庭才能帶來的那種自在。Viggo無意批判任何人,他想講的是寬恕和愛。一個家庭,作為社會關系中的最小單位,正是由這種愛聯(lián)系起來彼此,我們朝夕相處,是以會看到更多家庭成員的缺陷,甚至令我們無法忍受或倍感屈辱,可我們依然共享一片屋檐,你永遠忘不了在雪地林間打獵沮喪時拍你肩背的手,忘不了湖邊金燦燦的下午,你會無法控制地原諒他,出于你的愛、你善的本能,因為這是一個家庭。 是的,這種強大而寬厚的溫柔很Viggo。接受原生家庭的不可選擇,而后尋找并皈依自我,仍然成為在爛透了的家庭以外那個教養(yǎng)良好、包容一切的人,接納自我的性向,接受兩代人的隔閡,成為自己。這是一種很強大的人,而這種柔軟而堅韌的強大是Viggo的很多角色所共有的。 選角上我沒覺得很特別。柯南伯格客串有些驚喜,看cast發(fā)現(xiàn)Viggo兒子在里面但是沒認出來……話說回來,編劇Viggo其實處理得不太成熟,情緒爆發(fā)點有些突然,回憶部分順序全部打亂,這種穿插有時并不能很好地明白和現(xiàn)實的關系。音樂居然也是Viggo……我并沒想到他的音樂才能orz但是雖然不是很突出,也不會減分,還不錯啦。
最后說布景和拍攝。中間很多的畫面都叫人想起Viggo的攝影集,空鏡雖然顯得并不那么連接緊密,但無疑是好看的,接近靜物地拍攝方式放到電影里其實不那么合適,但是對于整部電影比較慢的基調來說是沒問題的。他拒絕對過去現(xiàn)實兩條時間線做黑白或是暈染處理,以寬鏡和長比例最大限度地保留畫面的質感和整體性,很多拍攝地方還是能看出導演Viggo的美學追求。
但是我沒太明白一個問題:為什么要叫Falling呢?這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自上而下,甚至有加速的含義,但是并沒有完成,而是一直處于進行時,沒有off也沒有down。也許是說一種無法選擇……
(三星當然是低了,但四星實在還沒到,so...)
偶爾會迫不及待希望自己老去,看這部片的時候就是其中之一,希望自己快進到成熟、智慧的年紀,有勇氣面對創(chuàng)傷,從自己都感覺不到了的長久陰影中徹底解脫。
v是幸運的,有機會以這樣的方式治愈自己。得不到的感謝和得不到的道歉這種母題有許多人拍,這么私人的調調如果不是因為v可能根本無緣與大眾見面,甚至無緣被制作和拍攝出來。并不是說片子不夠好,只是說有v的這層光環(huán)更容易脫穎而出。
畢竟大家都在說很有v的風格,那不認識他的人會覺得是什么風格呢?
刨去v的光環(huán),我會說全片的感覺就像一杯涼白開,偶爾被電熱壺加熱一下下,并且在晾了一個半小時之后猛撒了一把生石灰。
如果不是因為他,很多人尤其我自己可能永遠不會看這么一部片子,就算看也堅持不到戲劇高潮。從這個角度而言,這也是影迷的幸運。
片名"falling"在我眼里沒有特別宏大和厚重的意義。有人把它上升到父權的隕落,也有道理;但我的視角是從父親這個角色的內部出發(fā),認為這種falling指的是老頭子卸下防御解開心結撒手離去。這個故事太私人了,并沒有上升到群體高度。又或者說,這個故事太深刻了,它說的是靈魂的事,豈止父權這一點。
封面是一大亮點,一張照片就是一個故事,意味無窮。拒絕是防御的標志,看似越強烈兇悍的攻擊背后,越有可能是千瘡百孔的脆弱?!拔也幌敫銧幊?,不想把自己拉到你這個水平”對解決問題無濟于事,徹底的破壞反而是直面創(chuàng)傷,真正開始重建。v自己八成沒能和父親走到重建這一步,而2017年v爹已經(jīng)去世,也許其中遺憾就是這部電影的動力源吧。他說很意外與母親40多年沒說過話的父親竟然來參加了她的葬禮,也許那時候他突然發(fā)現(xiàn)父親心里也有無人知曉的創(chuàng)傷與愛……不過我又知道什么,都是瞎猜。
最近看到一個說法很喜歡, “長期以來,我都覺得生活——真正的生活似乎即將開始??墒强倳龅侥撤N障礙,如得先完成一些事情。沒做完的工作,要奉獻的時間,該付的債等等,之后生活才會開始。最后我醒悟過來,這些障礙本身就是我的生活?!?( "For a long time it had seemed to me that life was about to begin-real life. But there was always some obstacle in the way, something to be gotten through firest, some unfinished business, time still to be served, a debt to be paid. Then life would begin. At last it dawned on me that these obstacles were my life." --Alfred Souza)想必心傷也不例外。不覺得v臉上總有一種憂郁和內斂氣質嗎?通過這部片,我猜影迷終于能觸碰到使v成為v的那些東西其中一小部分。
雖然之前發(fā)表了一通“愧于解讀”這樣的話,但是二刷之后多少看出了更多的一些東西,不寫下來就會忘記,感覺那樣就會很可惜。所以我寫了。
如題,我傾向于認為片名的Falling指的是父親權力的隕落。影片中的父親威利斯是他所知世界的無冕之王。在他的認知中,一切都應該遵循他的邏輯和規(guī)則。但是隨著他的年老和周圍的世界的變化,他對世界的解釋不再行得通了,而他作為男人,父親所掌握的王權也就此隕落。下面我會從王國和王權兩個方面簡單地說說我的理解及其依據(jù),后面還會聊一點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東西。
父親的房子,父親的王國
作為國王,父親的疆土就是他的房子。在這片土地上他擁有絕對的,不容置疑的權力。在他的領土上,他支配一切。沒有人應該告訴他他該干什么,而極少數(shù)膽敢對他發(fā)號施令的人也絕不會如愿以償。
在威利斯的房子里,格溫告訴威利斯換下靴子,但他從來沒有照做過。于是即使是在孕期格溫也不得不替他撿起靴子上帶進屋里的土。格溫希望他在吃飯時把音樂關小,他直接關閉了收音機,造成了一個與格溫的期望并不相符的結果。因為這是威利斯的房子,威利斯的領地,威利斯的王國,不能順從的人必也不能如愿以償。也正是因為對自己王國的執(zhí)念,在威利斯和人發(fā)生沖突時,“這是我的房子,我在這里想干嘛就干嘛”是他最重要,最無懈可擊的論據(jù)。也是因為這樣的執(zhí)念,威利斯寧愿獨自死在他的疆土上,也不愿意和家人一起生活在陌生的但并不屬于他的加州。
此外,威利斯還時刻忌憚著可能覬覦他的房子的人。他認為約翰和莎拉想要搶走他的房子,免費幫他打理農(nóng)場的人想搶走他的房子,他死去的妻子和他的情人在房子外面游蕩,時刻準備著奪走他的房子……這一切都是因為威利斯認為他的房子是他神圣不可侵犯的領土。
一個可以佐證這一點的反例是,在加州約翰的家里,約翰告訴威利斯,他和埃里克不希望有人在他們的房子里吸煙。雖然威利斯也通過把煙滅在餐盤里作為反抗,但事情最終的結果符合約翰的預期:沒人在房子里抽煙了。他難得的“從善如流”其實是因為他知道自己已不再身處自己的王國,因此也就失去了為所欲為的權利。
打火機和煙——王權的確認和主張
吸煙是父親主張自己王權的最直接的行為。在影片中,使用打火機這個動作是通過聲效強化了的父親掏出打火機,打開翻蓋,點火,合上打火機,每一步都配有非常清晰明確的聲音,即使是在走出電影院之后那個聲音還一直縈繞在我天靈蓋底下。
當威利斯想要強調自己的王權的時候,他就會開始點火,吸煙。這個行為不僅有對外的威懾作用,更是對內的自我激勵。我完全可以想象威利斯在打火機干凈利落的聲音里開始吞云吐霧,獲得尼古丁帶來的快感的同時,用“充滿男子氣概”的理由合理化自己的所作所為,抹掉內心的愧疚、悲傷、糾結。
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個片段是,威利斯和吉爾帶著孩子們吃離家的第一頓早餐時,莎拉因為不適應新生活和想念媽媽而流淚。威利斯用夾著煙的手指著女兒命令她停止哭泣。煙霧繚繞里,威利斯看上去那么自信,那么強大,好像他完全可以,也應該,掌控這個世界上他想要掌控的一切,甚至是他小女兒的眼淚。類似的場景幾乎發(fā)生在我童年每一次與父親的沖突里,所以糟糕的回憶一下子抓住了我。我在電影院里和莎拉一樣掉眼淚了。
但威利斯并不像他看起來這么正義和強大。孩子們的母親去世了,但他卻并沒有告訴孩子們。對此他并非問心無愧,所以他需要點煙,需要那一套儀式來增強自己的信心,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才能繼續(xù)以如此強勢的態(tài)度面對自己的孩子。
也正是因為吸煙在威利斯的精神世界發(fā)揮著如此重要的作用,在約翰十歲生日的時候,格溫試圖打斷威利斯吸煙的才會引起他如此劇烈的反抗:格溫竟敢打斷一位國王在他的國土上主張他的王權。還有之前提到的,威利斯不得不在加州約翰和艾瑞克的家中滅掉自己的煙,其實也是他的王權隕落的跡象之一。
關于falling的分析結束,接下來說點好玩的枝末細節(jié)。
鴨子和馬
電影里其實有三處提及鴨子:約翰第一次打到的鴨子,威利斯和格溫在湖邊做愛時的鴨子叫,還有一處是在墻上的鴨子裝飾。不知為何,我覺得有鴨子的場景里,威利斯和他人的關系總是更和諧。
片子里另一種很重要的動物就是馬。眾所周知Viggo很喜歡馬。結尾的時候布里去碰倒在地上的威利斯我不可避免地幻視了布里戈把阿拉貢親醒那一幕。不知道Viggo有沒有這么想過。
威利斯桌子上放了孫女的照片
其實我有點不太能理解莫妮卡和威利斯之間的友誼。如果我有這樣的祖父,如果我的祖父以這樣惡劣的態(tài)度對待我的父親們,我一定會討厭他。但是從影片中看兩人關系確實不錯。在威利斯農(nóng)場的家里居然還有一個小相框放著莫妮卡的照片。那是他家里唯一的相片。考慮到莫妮卡是威利斯的基佬兒子領養(yǎng)的無血緣的孫女,威利斯對于莫妮卡的喜愛也有些莫名其妙……當然也可能是我太笨太狹隘了。但坦白說我就是沒法想象他們擁有那么好的友誼。
約翰嘴唇上疤的來歷
約翰嘴唇上的疤是他父親把他從馬上拽下,摔到地上磕出來的。那條疤在父子兩人獵鹿的片段得到了更具體的展現(xiàn)。
稍微有點喜歡Viggo的人都會注意到他嘴唇上的疤。我一直覺得那條疤簡直性感至極,所以電影里解釋約翰嘴唇上疤的來歷的橋段搞得我有些混亂,一時不敢揣測這個橋段中Viggo到底放進了幾分自己的人生。再次感嘆Falling實在是他非常私人的表達。
Son I really don't need your help, stop trying to run the show!
這句臺詞其實是這個類型電影的標配了,以至于威利斯說出這句話時我甚至感到有些如釋重負——終于說出來了。這其實很不容易,因為當威利斯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在場的所有人都已經(jīng)知道他輸了。因為真正的掌權者不需要這樣大喊大叫來主張自己的支配地位。所有沖突的來源都在此刻浮出水面,而威利斯看起來又可笑又可憐。沒人再和他計較什么了,也沒必要和他計較什么。因為他就是一個老得腦袋不清醒的老東西,還不愿放下那點早就該作古了的驕傲。
而且這個臺詞對我來說太熟悉,因為我身邊就有這樣的長輩。尤其是,對于像我一樣生長在很傳統(tǒng)的中式家庭里的人來說,一輩子沒見過這樣的長輩才是怪事。這就可以聯(lián)系上另一個我覺得很有趣的細節(jié)——
John的華裔丈夫Eric
我知道現(xiàn)在很多人覺得白人拍的電影里出現(xiàn)華裔就是政治正確,但是Falling絕對不是那樣的。因為——你能想象到任何其他族裔來扮演Eric這樣對自己伴侶的父親這樣逆來順受的角色嗎?反正我是想不出來。
我越想越覺得Eric這個角色設計得好合理,太合理了。他那種息事寧人的順從甚至有些低自尊的意思,但那也被他無可奈何的笑化解了。我喜歡他不停被威利斯要求改口,我喜歡他稱贊威利斯的用語但是被對方大潑冷水,我喜歡他在逐漸變得尷尬的場合帶著孩子逃跑……這些都太,Chinese了。個人認為如果換一個族裔,這一切不會這么合理融洽。不知道Viggo是不是有意為之,可無論如何這也太天才了!
差不多就這些吧。真的很喜歡這部片子。
怎么說呢,感覺是很維果的一部電影,很多鏡頭會讓我想到他的攝影作品,尤其是雪后的農(nóng)場,想到了Winter Songs 電影平靜又藏著沖突,場景間過渡得很巧妙也很美,像大雪后的狩獵場,白茫茫一片,彈殼和血跡安靜地埋在下面 父子兩人最終沖突爆發(fā)的那一段戲非常的絕,猛烈爆發(fā)的憤怒和不甘最終化作眼淚,對比之下第二天早晨,恬靜祥和得像沒有事發(fā)生過,浴缸里漏到樓下的水,碎掉的咖啡杯,父親坐在桌邊玩自己的填字游戲,壞脾氣的他這天早晨一反常態(tài)地寬容又安靜,John幫著他想單詞,眼眶濕潤但還是微笑著 包括John后來回到加州,看到女兒拿著父親給的懷表,出門尋找自己的伴侶,一言不發(fā)先是落淚,其中的感情無言又細膩
Falling有一版宣傳圖是小Vig抱著鴨子,他爸爸帶著他打鴨子的故事在電影上映之前他就有講過,當時只覺得好可愛啊童年趣事這樣,結合這部電影再看這個故事心情復雜,打鴨子是童年與父親有關的為數(shù)不多的美好回憶,那時候父母還沒什么爭吵,一家三口還很溫馨,細品有點感傷有點釋懷
維果說自己是用心寫了這個故事的,電影看完覺得這個故事像是和父親,或者是和過去的自己和解,也可能沒有,有的東西隨著時間推移可能會淡去,但未必能原諒,誰知道呢
看完有點難受,感覺是在維果的故事里咀嚼自己的創(chuàng)傷
My fking god Viggo Mortensen you such a sensitive genius
混蛋老了依舊是混蛋,混蛋得了老年癡呆依舊是混蛋,真正詮釋了什么叫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這種人死了對大家都是解脫。老爺子的表演值得一座奧斯卡。
超出預期。整體的感情基調相當舒緩,卻探討了許多充滿沖突性的主題。通過戲劇化的情節(jié)設置(恐同老爹的同性戀兒子、跨種族戀、母親的死……),將男主父親角色所代表的男性的自私、固執(zhí)、偏見、刻板、欲望等不堪得以放大并展現(xiàn),而影片中的男主如同viggo本人一樣,選擇著眼于情感,退后一步對其原諒。這種態(tài)度同很多細節(jié)(蛇、馬、童年經(jīng)歷等)令人感到本片自傳的痕跡太過明顯,而雖然是viggo導演的處女作,但其畫面的構圖、配色、運鏡、氛圍渲染的手法已經(jīng)相當成熟,能夠極好地通過鏡頭表達極其細膩的情感,大銀幕觀看美到屏息。viggo的音樂和演技是大亮點,柯南伯格客串很驚喜,很好笑。感嘆,viggo真是太溫柔了。
完全由平面意識構成的電影,標準的好萊塢情緒推進程序,人物的神態(tài)表情牽動攝影機完成所有敘事。關于家庭代際矛盾的展現(xiàn)也只是參雜了功利心的老生常談,反復在同一層振幅平均的漩渦中來回打轉。
SIFF打卡。三次掌聲的氛圍拉滿。V摻了許多個人元素在內,mortensen笑死。片尾后面哪個姑娘眼尖看到感謝Peter Jackson。柯南伯格以奇怪的方式出現(xiàn)了。我不愿以同志這種簡單的標簽來描述它,而更愿意將其看作家人的牽絆,矛盾和解周而復始,自我拉扯。配樂,尤其是最后那個片尾曲,我好喜歡。畫面絕美,坐在大海邊看海鷗,片尾的日落,不愧是V。是我喜歡的情感敘述,但非線性敘述還是使節(jié)奏稍顯混亂,作為他的第一部導演作品已經(jīng)很好了。以及,不是只有一部電影中的父親會困在時間里。以及,去年上影節(jié)那天,也下著雨。
私心還是想為Viggo的debut再多加一星,這部電影有一種令人不安的真實,但又奇怪地美麗,的確像是他會拍出來的故事?;斓耙矔涣松罾锏臏厝崴槠涣诵枪夂痛蠛?。到最后總還是覺得動人,想起那些田野、天空、和一個抱著鴨子的小孩。而又寫又導又演又作曲的Viggo讓這尤其像部私人的家庭電影,像一聲緩慢的嘆息。
總覺得,看著會讓有些人犯PTSD…情緒表達上有反復,看到后半程尤顯乏力,加之不斷閃回敘事,觀感不免打了些許折扣。整體還算可以一看,V導有點意思…
成長創(chuàng)傷總與破碎的家庭關系并行,兒子的感情生活、父親的病癥人格在尷尬的重逢相撞;即使時光已悄悄欲蓋彌彰那些時刻,也還是被無情地再次攤開:原諒,憎恨,親情從來不是一道單選題。除去《異形》和《罪惡黑名單》為數(shù)不多的客串,發(fā)現(xiàn)幾乎對Lance Henriksen這個演員呈未知狀態(tài),被他的演繹感到爆炸、憤怒甚至想直接撕碎…看得相當過癮。但比較挑剔的是片中有兩場非常關鍵的戲(戶外餐桌和父子兩人在后段的嘶吼的部分)都長時間在固定空間里醞釀沖突并最終爆發(fā),加之還有Laura Linney阿姨加持,某些時刻會更接近于一部戲??;能看出很出色的調度和演員火花四射的互動,但也禁不住為這種和中心故事的脫節(jié)皺眉?!驹掚m如此,還是期待叔作為導演解鎖更多作品】
配樂竟然也是Viggo一手辦的,他太性感了
Viggo作為導演的debut,敘事缺乏必要的節(jié)奏,劇本編排和人物描寫都有生澀之處。反哺之情與舐犢之恩,典型的父子和解美國式故事,豐滿的表演撐起貧弱的框架,漂亮的攝影和音樂為核心不足的影像賦予詩意。構成舊時代父親形象的陽剛之氣在時代變遷的日落中隕落,父權威壓的童年隱痛翻涌在中年人溫和忍耐的表面之下。一套對女性、少數(shù)族裔與性少數(shù)群體的蔑稱大全武裝起被拋棄之人的脆弱男子氣概,不過是渴望把愛人的余溫圈禁在自己城墻之內的懦夫日暮途窮的回望。象征性過度飽和的老年父親形象造成了閃回片段的表現(xiàn)匱乏,代際差異的群像又因篇幅不足略顯臉譜化。首尾呼應的狩獵畫面是父子關系神話的經(jīng)典模型,但曾經(jīng)分享的男性語言失落于新世界的歧途。結尾的爆發(fā)戲份是悲劇性的必然,悔悟太晚和解太遲,雪地中回光的旖旎,是男性對男性的溫柔。
果然是viggo會選擇做導演的第一部作品,家庭對他的影響滿溢到需要一部電影去反思。他從年輕的時候就是掌鏡者,只不過這次是更寬的銀幕和動態(tài)的影像映出他柔軟的內心。往事到現(xiàn)今,畫面從暖到冷,越是記憶深處越明亮,但童年打鴨子那一段反而讓我看得難受,僅剩的有父母的快樂回憶。v和父親的中間名都是peter,電影里父子的姓為peterson,很難說里面沒有什么聯(lián)系,他越放太多私人的感情在里面,一切就越危險。片尾字幕一點一點往上滾動,viggo thanks過分細膩溫柔。
又是一部越看越喜歡的片 有過極其難搞的家人的 大概都深感共鳴 最深的傷口往往都是很親的人給的 有些感情你深惡痛絕卻又因長在靈魂深處而無法一刀兩斷 只能來來回回地互揭傷疤 能努力保持交流的 都是內心堅定又勇敢的人/V把回憶里的景色拍的真美啊 是生活里也很敏銳的人才有的視角/V和老爺子演技在線 吵架那場戲 真從沒看過V如此爆炸過 當場嚇哭/是個緩慢而深情的故事 留白很多 想尋求故事性快感的人怕是要大失所望 但 如果安安靜靜感受 總會在某些瞬間想起自己曾有的類似體會 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某些感受別人也曾有過 我不是一個人在struggle 感謝VM拍了這部電影 看慣了最后總會給一個大團圓或解決辦法的主流電影 這部留下問題的電影 讓我重新思考電影該有的樣子 而且這部的真實之處就在于有些問題就是沒有答案
綿延一百分鐘的矛盾、齟齬、惡濁、腌臜在片末吵架中由兩位主角的殿堂級表演對抗升抬至巔峰,然而因為懶所以沒找字幕的我腦子里只剩了老爺子字正腔圓的大喊:滾!滾!滾?。。∵@是一部[看之前沒什么預期,看了十分鐘后:yep,這就是V叔會導的片子]的片子。這種感覺隨著鏡頭蔓延不斷更新,在最后雪地星空和愛人哈出的白氣里生長到了極致。他太優(yōu)秀了。但前期家庭戲里,許是由于[臺詞天一拳地一腳宛如人工智障但表演從頭到尾像高處的水會流下來般自然]的老爺子襯托,V的肢體語言總顯得有點突出而刻意。不過他還是太優(yōu)秀啦,處女作能做到形與意兼?zhèn)滠浻布慵?,還要啥自行車呀。PS:反正同樣是華裔,V男朋友(不!是老公?。┑男詣e可以不要卡那么死嘛,我能為了你開始喜歡小孩,真的?(????ω????)?
Viggo這么熱愛小眾文藝片,國內的粉絲真的好難在大銀幕看到他的片。感謝上影節(jié)!全片我都感覺我在看他本人。雖然我知道他并沒有一個妹妹,也不是同性戀,有一個兒子而不是女兒。父親看起來就是個混蛋,不知道為什么竟然娶了兩個好老婆。也許他曾帶給兩任妻子痛苦,但從兒子的視角看來,也不乏溫情的時光。沒有成功的打到鹿那里,父親明顯有點失望,但最終還是安慰了兒子。我其實沒太看明白兒子最終是否真的與父親和解了。但我覺得Viggo寫了這個故事拍了這個片大概是想達成跟自己的和解吧。全片觀影體驗令我感動,結束的時候大家都有鼓掌,并且一直安靜的坐到字幕結束。掌聲總共三次,包括字幕顯示連音樂部分也是V自己負責的。他怎么可以會這么多事情!最后的特別感謝部分,不知道哪個姑娘眼尖叫了一聲“誒Peter Jackson”^ ^
無甚亮點的父子和解戲,角色設定(兒子的同志身份與老年癡呆的父親)以及情節(jié)編排(父親到訪闖入生活)倒讓人聯(lián)想至某些日影,如果維果·莫騰森不是一開始就定好基調,我會認為刪減一些閃回片段而更聚焦當下父親與新生家庭間的關系會更好。
看到柯南伯格我笑死
大概就是你想到的樣子,那些沖突,那些情感鏈接。
Viggo的導演首秀,看得出他的用心。片段式的拼接沒有讓電影顯得生澀,反而能讓觀眾在記憶的回閃之間自己尋味。最難得的是電影沒有流俗的去尋求原諒與和解,畢竟真實的生活就是如此,有些人有些事,直到最后也尋不到答案。
維果·莫騰森自編自導自演的作品,故事有驚喜也有美中不足…這對相處不融洽的父子有時讓我聯(lián)想到《綠皮書》的雙男主,然而父親從始至終頑固暴躁的性格、粗言野語的行為等注定了后續(xù)這對父子沒能像《綠皮書》那般逐漸和解… —— -你男朋友是哪種醫(yī)生?-他是我丈夫,他不是醫(yī)生,他是個護士,你知道的?!?-你是從日本哪個地方來的?…-我不是從日本來的……-他是中國人,他媽媽是夏威夷的。
在《內布拉斯加》《寶貝男孩》之后,這個爹真的不算什么了,特別是希安·拉博夫那個的寶貝老爹,那才叫真句連連,讓人看了都PTSD。這個電影里的閃回部分就是浪費時間,這個老爹一出場,大家就知道男主角為什么是那樣性格了,根本無需在回憶上用一半的力?,F(xiàn)在的結果就是現(xiàn)在和過去兩條線都很倉促,男主角的同志婚姻本來都是戲,現(xiàn)在成了沒時間深挖的符號。倒是很喜歡維果·莫騰森的表演,這個角色被演的好溫柔,肢體和神情的變化可以看到著名的方法派演技。
用連續(xù)不斷的閃回串起來的電影,父子之間各種沖突和相互關心,很溫馨,視聽和表演非常扎實,Viggo Mortensen的品位很不錯??吹揭话隓avid Cronenberg居然出場演了一個直腸科醫(yī)師,也算是身體力行支持加拿大本土新導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