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的故事靈感來自導演鐘孟宏友人發(fā)生的真實故事,以電影《瀑布》中層層暗喻與不停撞擊兩個女主角的故事為設計概念主軸,就有如海報中的草叢,緩緩持續(xù)著圍繞這著母女,像是保護他們又像是被團團困住。而她們背后的藍色幃幕象征未完工且令人期待的未來,藍色的基底又像是層層水幕,大量的水花如瀑布般向下墜落。
Q:是什么吸引您去創(chuàng)作關于家庭的故事?
A:事實上我在拍完《陽光普照》后就對家庭電影有點反胃了。去年我聽一個從哥斯達黎加回來的朋友講他女兒的故事,講他女兒生病,他照顧她,最后女兒因為去hiking被水沖走。他的故事非常感人,他在我面前講了三個小時完全沒有停下來。但是這不會讓我想拍這個電影,只是覺得它是一個非常感動、非常哀傷的故事。直到我看到了藍色的房子,那個房子讓我非常震驚,我覺得在2020年virus開始起來的時候,mask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隔絕出來。所以對我來講,《瀑布》已經(jīng)不再是一個家庭電影了,它關系到去年的生活里面被隔離,被壓抑,人與人之間被推開的一種非常強烈的距離感。
Q:劇本的創(chuàng)作過程是先寫一個母女之間的故事,然后把這個故事放在疫情期間,還是開始的創(chuàng)作意圖是就是想寫一個與疫情相關的故事?
A:我這個腳本寫到一半的時候就已經(jīng)要放棄了,因為剛開始的劇本是媽媽照顧小孩子,小孩子一直生病到底,寫到后來的時候我想干嘛要寫一個媽媽照顧小孩的故事。很原始的想法是,我們把整個故事放在疫情下的臺灣,想用一個最親密的家庭關系來反映整個時代里疫情的問題還有人際關系。后來我寫到一半還是沒辦法接受講一個family的故事,是媽媽在照顧女兒,我覺得這樣下去我會預期到故事會怎樣走向。直到我去做田調,要research,去一個醫(yī)院的時候看到了竇加那幅畫,我才發(fā)現(xiàn)說,應該不是女兒生病,應該是媽媽生病才對。所以中間我突然有一個轉折,變成前面是媽媽的幻想,事實上是媽媽生病,最后是女兒照顧媽媽。有這個想法的時候我真的蠻開心的,而且我很快就把劇本寫完了。
Q:您是出于什么緣故想以女性視角寫一個故事?
A:我在拍完《陽光普照》的時候我太太曾經(jīng)告訴我,“你會拍一部電影嗎?沒有幫派的,沒有黑社會的,沒有人死掉的也沒有人流血的,沒有人被砍頭或是手不見的,而且是以女性的角色來拍的?!边@當然這是一個笑話,她覺得我只會拍一些男性電影,gangster movie,很暴力啊,但是我后來想一想,當時聽到我那個朋友講完故事以后,我真的決定要拍這個電影的時候,我從來都沒想過要用男性的角度來講這個故事,而且我需要這個片子里面男性的戲是非常少的,純粹用女性的角度,母親跟女兒之間。因為在過去,臺灣男人都在外面,真正看到小孩子成長的是媽媽,小孩從學校到出社會,都是以媽媽的角度來看待。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自己也有小孩,我的小孩也是女兒,我發(fā)現(xiàn)女孩子的心思,她們那種堅強,是我們男生非常難想象的。我覺得用兩個女性來表達親子關系,力量應該會更強。
Q:您通常是自己做攝影,但會用中島長雄的名字,為什么這次決定用真實的名字?
A:曾經(jīng)有人問過我這個問題,我都告訴他們:“中島長雄因為疫情的關系,在日本不會再回來了?!钡艺娴南敕ㄊ?,我在拍完《陽光普照》的時候,我就覺得我要改變,我覺得改變不是說內容要改變,我覺得整個拍攝形式完全要變得不一樣。所以我這次的變化是在攝影上完完全全跟以前不一樣,整個拍攝方式,鏡頭運用,甚至那種不安定感都做了很大的改變。在鏡頭上會使用一種很固定的,一個鏡頭一個鏡頭慢慢拍慢慢拍,不斷地很有耐心地一場戲一場戲很多鏡位很多鏡位一直拍一直拍。我希望這個片子剪出來后不是一個非常slow pace的文藝電影,我是希望它是節(jié)奏非??斓?,而且有一些影像上的不同變化。
農(nóng)歷年的最后一個工作日,因為沒什么事,利用午飯和午休的時間看完了瀑布。從監(jiān)制的大佛普拉斯,同學麥娜絲再到執(zhí)導的陽光普照,我覺得鐘導的風格是我所偏愛和欣賞的。大概因為個人經(jīng)歷的緣故,所以他的電影總能觸動我的神經(jīng)。因為讀書的緣故在澳門生活過一年半,大概整個港澳臺地區(qū)的日常有點類似,所以我更能代入到其中。
2021年對我來說也是最難受的一年,父親因為抑郁癥選擇離開了我們他從疫情開始時確診,到他闖禍離去,仿佛這一切都在昨天。在看的過程中兩個畫面讓我潸然淚下,一個是女兒小靜開始理解母親品文,當母親因為思覺失調,覺得門口有士兵,女兒陪著一起追趕士兵,還有一個是在超市母親因為受不了前面老大爺?shù)哪\動手打了他 ,女兒為了保護母親也效仿與其起了爭執(zhí)。
我知道這部電影可以從很多角度來解讀,可以從女性主義的角度來探討職場對女性的不友好,抨擊失職的前夫---一個只是提供 精子的男人,小靜知道看到同父異母的弟弟才明白父親是婚內出軌,而離婚也讓母親走不出來,總覺得有什么嗡嗡聲在耳邊作響。也可以讓人看到疫情對生活的帶來的影響,電影最初的公司不景氣全員自動降薪仿佛也是疫情盛行時候很多企業(yè)的做法。而我只想從母女關系的角度來說說這部電影。
女主品文也算一個標準的現(xiàn)代職業(yè)女性,只是婚姻的結束給她帶來了太大的打擊,她留著前夫的一切,覺得前夫還會回來,久而久之慢慢換上了思覺失調癥,財務的壓力,工作的壓力,人際關系的壓力都成為了逐漸壓垮她的力量,意外的隔離成了最后的稻草,她慢慢沉湎于自己的世界,在一個夜晚看到了他自己世界里的被雨水浸濕的房間跑出了家門,被路人報警送到醫(yī)院。隨著病情加重,公司也讓她離職,可是和離婚一樣,她走不出來,甚至會坐在公司的接待臺一坐就是一整天。拖欠的房貸、物業(yè)費、保潔費接踵而至,孤獨的她不愿意將壓力傳導給女兒,故作堅強,最后為了燒飯給女兒導致火災。
從電影中我們不難看出,最初小靜和母親的關系也并不和諧,而且小靜可能甚至會在父母失敗婚姻的天平上向父親傾斜。小靜在電影伊始也不知道如何去表達對母親的關心,明明是因為同學確診隔離,擔心自己確診傳染給母親,也只能通過閉門不見,減少溝通來表達。因為擔心母親,和同學說母親住院,同學來家里聚會也并未起到小靜想要的效果。大概從母親確診思覺失調開始,醫(yī)生說不能總是否定母親,小靜不得不長大,與母親的關系也慢慢改善,更多地理解了母親。尤其當她看到同父異母弟弟的年齡,她的天平瞬間徹底倒向了母親,她明白了父親不再是她的依靠,這一點從她在醫(yī)院里質問父親可以看出,從小到大她得承受父母的爭吵,父親總是以大人的事小孩不懂來搪塞他。小靜得休學,找中介,鼓勵母親不斷走出去,逼著母親意識到父親已經(jīng)不屬于這個家的事實。
那母親呢?她也在不斷地尋找自我救贖,她也想走出去,可是腦袋里的嗡嗡聲越來越頻繁,她說服自己去超市做一名普通的理貨員,她也想鼓足勇氣和新同事熟絡,尤其是在飯?zhí)贸燥埖哪且荒唬赡苄⌒〉嘏e動對于她來說需要很大的勇氣。說到我自己,父親去世的這八個月,我后悔最多的就是沒有傾聽他的聲音,他的一生因為不能和自己的父親和解,總是帶著悲傷和隱忍在生活。就像電影里所展現(xiàn)的那樣,抑郁癥的病人也是一樣,他們沉醉在自己的恐懼和想象里,作為身邊的人我們總不能給與足夠的寬容和關心??赐觌娪埃疑踔猎谙?,如果我能多一點理解,少一點抱怨,是否他也會舒服一點?是否我也可以像小靜一樣去相信他說的一切,陪著他追逐士兵,驅趕未知的蛇呢?
當然,電影里很多細節(jié)值得我們去探討,品文的沒有人情味的公司像極了如今的大廠,所以小靜憤怒地扔掉了那一束花;銀行人員在小靜想查詢母親財務狀況時候冷冰冰的態(tài)度……這些都像極了你我日常生活中的無奈,好在還有念及舊情的保潔大姐,因為做了十多年,即使被拖欠幾個月工資也,聽說房屋失火以后已然主動前來幫忙,大概人世間還是有些許溫暖的。魏如萱扮演的品文住院時候的病友對著品文聊起Edgar Degas的賽馬,每晚上會唱歌,我覺得她很酷,尤其是那句我唱歌是唱給想念的朋友,所以她真的有病嗎還是她只想做自己呢?也許她的舉動讓品文在超市不愿意再像過去那樣忍氣吞聲。不過她的歌聲我還是愛了愛了。
至于結尾,雖然陸續(xù)獲救走近電視畫面里出現(xiàn)了小靜的身影,但是這是品文的視角,結合導演多倫多電影節(jié)采訪時候說的故事“去年我聽一個從哥斯達黎加回來的朋友講他女兒的故事,講他女兒生病,他照顧她,最后女兒因為去hiking被水沖走 ”。當然我還是希望結局是甜的,畢竟生活已經(jīng)太苦了。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愿意揭開自己的傷疤,可是就像電影里說的
“每個人都有難堪的過去,只是大小不同而已。而且,未來會怎樣,也沒有人會知道”
祝父親在天堂安好
在《危險的個體》這篇文章中,福柯寫下過這樣的案例,一個人沒有任何征兆,從最正常不過的生活中突然“變異”,成了被主流放逐的“危險個體”。“存在這一類型的瘋狂它只通過殘暴的罪行而不是其他形式呈現(xiàn)自身”。它就那么發(fā)生了,幾乎找不出溯源與歸因。
《瀑布》便是講述了這么一個故事。如果用一句歌詞加以概括,那一定是“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廈崩塌”。
羅品文是一家外商公司女高管,她離婚獨自撫養(yǎng)一女,女兒18歲上中學,與她的關系若即若離。她感受到從生活四面八方壓迫而來的惡意——事實上惡意全來自于她的想象,最后她被查出是自己神經(jīng)出了些問題……
當口罩、居家隔離等經(jīng)典時代元素出現(xiàn)的時候,會立馬收到此刻仍在被這段歷史裹挾的我們投來的親切感。羅品文公司效益不行,甚至要求員工帶頭提出減薪,這都是我們正在經(jīng)歷的荒謬。然而拋卻這些獨屬于時代的元素,其實倆人的關系所帶出的問題是共通于歷史的。
影片主角是兩位女性,比起女性主義的話題,我想影片更多是提供了一個精神病學方面的典型,也提出了一個很有意義的問題:現(xiàn)代都市中產(chǎn)為什么更容易走向“瘋癲”?
實際上從有現(xiàn)代精神病學以來,人們一直在做的,就是將“瘋癲”的、“逾矩”的行為給整合進個體生活的其他部分,并從中找出可以闡釋的發(fā)展脈絡,為他們認為的那群“危險者”畫一張有跡可循的臉譜圖。然而實際上普通人也會走向“瘋癲”。我們甚至都不需要那么多歇斯底里,只潛藏在靜水流深的生活中,在許多次平靜地忍氣吞聲后,在可怕的細水流長卻一眼望不到頭的人生里,個人的毀滅就悄然降臨了。我們想知道“聲名狼藉者”的生活到底從哪開始與“主流者”、“正常者”的生活產(chǎn)生了些微的裂縫,導致他們變成了這樣或那樣;但人生總不過那些事,細細扒開來里面才會發(fā)現(xiàn)每個人的人生幾乎每件事都是令人難以忍受的,但自己也就這么忍下來了——只是有的人忍不了。
所以回到羅品文身上:她為什么會走向瘋癲?我想,是因為她“活著”。只要我們每個人都還在這個充滿“積極者”、“成功者”說教的世界里尋找棲身的角落,只要我們可以罔顧滿目瘡痍的身心去面對每天的太陽,只要我們有那么哪怕微小的一刻感覺到格格不入,那么我們每個人就都是潛在的患者、危險的幫兇。
現(xiàn)代生活的規(guī)訓讓我們很多時候并不能“做自己”,并且我們無法意識到這種壓抑正在悄悄吞噬我們。我們的乖巧、懂事、兢兢業(yè)業(yè),終有一天會反噬我們,就像背負了所有人期待的司馬光有一天砸開了缸,發(fā)現(xiàn)坐在缸中的就是他自己。
影片中的羅品文,職場里是叱咤風云的女高管,現(xiàn)實生活里和丈夫離婚,與小孩關系總有層隔閡在。身份上的撕裂感必然會將她引向自我懷疑,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她是《陽光普照》里阿豪(許光漢飾)這角色的另一種延續(xù)。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在別人身上花的精力太多,以至于很少問問自己:“我過的好嗎?”“我想要什么?”
她的女兒小靜也不得不比其他人早點成熟起來。影片只有一次她幾欲爆發(fā)出來,那是她對父親說的:“為什么我要去承受你們的爛婚姻?為什么我要承受這樣的人生?為什么是我?”然而這短暫的幾秒鐘并沒有帶來什么改變,死氣沉沉的生活仍是泛不起一點漣漪?,F(xiàn)在的小靜,高中還沒畢業(yè)就要獨立起來,替媽媽做決定,照顧媽媽,以后的小靜只會更懂事,懂事得討人喜歡,直到有天她做出讓人“意外”的事情而被評頭論足:“怎么好好的人會變成這樣子呢?”
然而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都是如何去順從,做別人眼里那個懂事聽話的孩子,卻從沒教過我們如何去反抗本不愿去接受的命運。從很小開始,我們就已習慣巨石壓胸口的感覺,卻從不去想有天這石頭會壓垮我們。更有時候,我們還挺會自我安慰的,“哎呀,人生不就這么過嘛,大家都這么過來的呀”。于是覺得,好像怎樣都去接受吧。于是習慣了隱忍而痛苦,習慣在歷史的光圈里渺小如螻蟻的我們,再多蜷縮一點。
“瀑布”這個意象只在影片快結束的時候,羅品文才向女兒提起,之前一直在她耳邊轟鳴的聲音,變成了溪水潺潺的聲音,那時她才知道,原來那就是瀑布的聲音。就像是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越深陷其中,越能感受到生命有一種潛移默化腐蝕人的力量,在巨大的靜默中,你感受到的都是無能為力——當你站在瀑布底下的時候,你被水流猛烈地沖刷猶如刀刮在身上,轟鳴的聲音在你耳邊爆裂開來,你是受不了的。但是當你遠遠地觀賞瀑布,你才能咂摸出它自然的美來。對待生活太過認真的人,總沒玩世不恭者過得舒服。
其實影片里還有一處“瀑布”,那便是遮蓋大樓的巨型藍布。它隔絕了陽光,也隔絕了人內心的陰暗面,而這條靜止的“瀑布”讓這棟大樓像一塊碩大的墓碑,墓主便是所有現(xiàn)代人。實際上,現(xiàn)代人所有可能給生活的熱忱,都在規(guī)律與規(guī)劃中被消殺干凈,只有“傍晚六點下班,換掉藥廠的衣裳”;只有“一萬匹脫韁的馬,在他腦海中奔跑”。
個人公眾號:Imagine Heaven。
前天剛剛看完《瀑布》,心情壓抑得難受。
昨天下午,屏幕就彈出來新聞,一架搭乘133人的客機在廣西滕縣發(fā)生事故!
整個人呆住,不相信是真的。直到朋友在微信上跟我說,飛機失事爆炸了,天啊,又一個負面新聞!
2020-2022,這魔幻的幾年,疫情反反復復,世界像按下暫停鍵,又像一個內在燃燒的火球,痛苦地掙扎,蛻變,似乎想沖破舊有的束縛,中間不斷發(fā)出撕裂的聲音。災難一個接一個接踵而來。
而我們人類,只是其中一只只螞蟻而已??此旗o水流動,猛地像個瀑布撲面而來,措手不及。就和《瀑布》里面演繹的一模一樣。
賈靜雯飾演的女主角羅品文是一家外商公司的高管,已離婚三年,和18歲的女兒一起生活,關系若即若離。一天電話得知女兒所在班上一位同學得了新冠,女兒不得不在家隔離,她也被公司要求在家隔離。兩母女的關系由此變得更加緊張,有一天夜里,她被狂風暴雨驚醒,起來發(fā)現(xiàn)女兒也不見了,于是走到大街上尋找女兒。
直到第二天早上女兒接到警局的電話,才知道媽媽被警察送進了醫(yī)院。由此,我們才明白,前面所有一切是女主的幻覺。她患了思覺失調癥。
影片幾乎沒有過多的音樂渲染,用近似白描的手法,女主上班、煮飯、搞衛(wèi)生、隔離,像極了我們身邊的日復一日的生活,甚至和我們當下困在疫情中的情景一模一樣。所以,當女主患上思覺失調,狼狽地走在大街上尋找丟失的女兒,我們猛然驚醒,我們一向平靜的生活已不知不覺地發(fā)生了改變,而我們卻渾然不知。維持原世界秩序的那一根線,早已斷掉了,一切已經(jīng)回不去疫情前的世界。
想起,疫情之前曾經(jīng)看過一句話:2019 年可能是過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但卻是未來十年最好的一年?,F(xiàn)在重新看這句話,感覺充滿預言的神秘色彩。
大環(huán)境的蕭條,從電影里溢出屏幕外。環(huán)顧身邊那些失業(yè)的朋友,有的開起了滴滴,有的去送外賣,有的蹲在家里幾個月不見天日。每個人在時代的塵埃里,步履艱難。就像女主從外商公司高管到超市理貨員,蕭殺的大環(huán)境之下,人的落差如此之巨大,沒有什么是永恒的,這個時代,到處都是不確定性,再沒有安全感可言。
“不確定性”當然不是影片要探討的主題,我們日常的“瘋癲”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察覺。當我們日復一日擠上地鐵、當我們在“996”文化壓榨下不吭一聲,當我們對各種工作群習慣說“好的”,當疫情籠罩下,我們不得不隔離,失去我們的工作,頂著父輩的病痛、嗷嗷待哺的孩子、每月的房貸,我們在這可怕的一眼望不到頭的人生里,深感未來的蒼白和無力,這時再鮮美的雞湯也拯救不了轟然倒塌的內心。
整篇影片前半大部分沒有一點有關“瀑布”的映像,它甚至是平靜的。在這不得不點贊賈靜雯的演技,她的每一個神情、每一個動作,讓我們感受到女主巨大的精神坍塌。
“瀑布”這個意象只在影片快結束的時候,羅品文才向女兒提起,之前一直出現(xiàn)在她腦海里的聲音,很吵,原來是瀑布的聲音,后來她可以控制住了,變成了潺潺溪水的聲音。電影終究不要教人絕望。她表示,她會好好活下去,和女兒生活在一起。
直到最后,電影再來一個小高潮,女兒的班里組織去河邊燒烤,突然碰到河水決堤,她和許多同學都沖到了河里。此時,另一邊,媽媽正用煤氣煲的粥也溢出發(fā)出警報,最終煤氣自動熄火。我們跟隨著女主看新聞救援員搶救落水學生,心眼也吊到了脖子眼。生活從來不會給我們一勞永逸的事情,它就在你以為挑戰(zhàn)一道坎過后,可以悠然享受半刻的時候,它會再次展示血淋淋的現(xiàn)實。
這就是生活,平靜的水面下是永遠是驚濤駭浪。
影片最終版給了我們活下去的希望,那個貌似她的女兒被救援員攙扶著出現(xiàn)在屏幕里。但生活不是電影,我們要隨時接受生活的不確定性,巨大的瀑布。
寫到這里,情緒依然down到極點,直到現(xiàn)在,新聞里說尚未發(fā)現(xiàn)東航MU5735幸存人員,搜救工作仍在進行。人生無常,我們照耀到的每一片陽光、每一縷空氣,其實都是無數(shù)隨機選擇下的幸運。
好好活下去!
疫情不知覺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3個年頭,席卷全球后又再一次殺了個回馬槍,然而這一次的奧秘克隆,相比2019年末的新冠病毒,帶來身體傷害降低了,但給人們心理的創(chuàng)傷可怕到了極致。看過太多新聞,搶購,打架斗毆,跳樓,上吊,撒錢,殺人,一個個活鮮的生命被這次疫情逼到生活的角落里崩潰發(fā)瘋。直視人心的時候,道德顯得尤為無力!
《瀑布》相比《穿過寒冬擁抱你》顯然故事架構是要完整的,寓意也更加深刻,他在講述的是疫情背景下的人和故事,與疫情相關,又和疫情毫無瓜葛,疫情只是揭開人性面具真相的導火索。
遭受婚姻背叛的賈靜雯獨自帶著叛逆青春期的女兒王靜一起生活,疫情沖擊下她業(yè)績下滑,被迫失業(yè),房貸、車貸、殘破的家庭、支離破碎的人生給她帶來巨大壓力,疲憊不堪最終患上了思覺失調。電影前半段用極其陰沉詭異的畫風營造一種抑郁,壓迫,窒息,絕望的氛圍,講訴一段悲苦母女的命運顛沛流離。這或許就是要讓你也有一種被生活按壓在地上摩擦的感覺,告訴你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自己的愿望存在或現(xiàn)實。告訴你生活到處都是真苦難,假歡喜??嚯y和折磨一點一滴的堆積在你的身上,然后在某個瞬間,你扛不住了,想要逃離,想要放棄甚至結束自己的生命!
導演終究是想要傳達點積極向上的東西。電影下半段用了略顯輕快幽默的情節(jié)給生活上了一點顏色,他借著角色的話,傳達了他自己對生活的態(tài)度。每個人都會有難堪的過去,只是大小不同而已而且未來會怎樣,也沒人知道。母女的生活終究是否極泰來,守得云開見月明,這一路的磕磕盼盼,在人生跌入谷底之后日子一路開掛,病友彼此間的撫慰,中介經(jīng)理的良心助力,工作經(jīng)理的生活協(xié)持,以及女兒的絕境重生也似乎在告訴我們,那些經(jīng)歷過的苦難,都將完整你的人生,絕境必逢生。
生活有時候猶如瀑布,耳畔轟隆作響,墜入深淵,有時猶如泉邊小溪,靜謐沁人。我們無法擺脫勝過對我們的惡意,請也不要拒絕生活給我們的溫柔。
如果說《美國女孩》是SARS背景下的母女沖突及和解的故事,那么《瀑布》就是新冠背景下的母女互相扶持守望相助的故事。兩個女兒,一個稍顯自我太過叛逆,一個成熟到讓人心疼;兩個家庭,都是學業(yè),房貸,工作等一地雞毛的問題。
可能最近發(fā)生了太多事情,愈見得百轉柔腸了起來,個人更喜《瀑布》多一些。感覺母女關系大轉變太過理想化了些,在最后心也跟著揪起來,但想想母女倆就是唇齒相依的關系,為了自己和為了對方,都會努力變得更好的,一起好好地過下去!
瀑布,如果不是被裹挾其中,忍受沖刷,眼看著被巨大的水流沖走一切,其實是一個療愈的意象,所有的事情都會被沖淡,快樂如此,悲傷亦然。
流水的身份不過送運,沖走的自然會有新的來填補,但是經(jīng)歷過,就好好地珍惜對待。
山中的激流,溢出的鍋爐,平靜而無望的注視下躲藏著哭泣的雙眼。她在腦中臆想,在暴風雨中呼喚,她的她所擁有的名字。孤立的人伸出歉意的手,站在被破壞殆盡的城堡面前,她的眼淚是被陽光照耀的。她們的雙耳不會被嘈雜的水聲侵蝕,她們的瞳孔不會被刺眼的光線灼傷,她們之間的距離不會被一朵朵的玫瑰阻擋。當通向彼此的房門在漸漸打開之時,一切的言語會忘記它們中傷的身份走向擁抱。
瀑布應該是疫情題材環(huán)境下最好的影片了
觀感很復雜,確實沒有和疫情非綁在一起不可的關聯(lián),但卻又像是不得不在疫情時才能get到的電影。很多東西都不斷把人與人之間的界限模糊消去,但卻也鮮有人真正去認識一個人,而在這種危險的親密關系里,盼望“雨”將對方打醒的同時,卻又不再盼望“雨”消散,于是“雨”積壓泄落,結局亦未必是天晴。場置美術某種意義上彌補了本子里不夠細膩的東西,每個場景的細節(jié)都做得又足又厲害。王凈表現(xiàn)得挺好,雖然也有角色本身的加成吧。3.5歸4,個人而言比《陽普》更加喜歡這部。
其實這個故事不需要疫情,后半段說的那些才是它要打動你的東西。這里的瀑布就是陽光普照里的陽光,你不知道哪個瞬間突然就明白了。
先看的《美國女孩》,覺得很好呀,再看《瀑布》,才明白角逐金馬獎為什么《瀑布》能更勝一籌。印象最深的一句臺詞是精神科醫(yī)生告誡小靜的那句“不要再否定你媽媽了”,這幾乎也是對賈靜雯為什么會得病的官方注釋。先是丈夫背叛,然后女兒叛逆,最后工作瀕危,愛情、親情、職場,人生最重要的幾段關系幾乎全部毀滅。好在導演給了我們希望和出口,只是諷刺的是,自從賈靜雯病后,他們遇見的每一個人幾乎全都是好人。真實的世界是這樣的嗎?
幸好還有臺北的電影
可以不要問我“你還好嗎?” 我們一起好好地走下去/最后的落水看得我要心梗了?。。。。。。。。。。。。。。。。。。。。。。。。。?!2022看的第二部好片
臺灣能有鐘孟宏這樣的導演是一大幸事,華語電影能有鐘孟宏導演亦是如此。影片結尾媽媽喊出小靜的時候,淚水也從我眼中無預警泄洪出來。
如果沒有結尾部分賈靜雯說她聽到瀑布的聲音這段強行意象植入的戲,我覺得這是去年最佳華語片。深深地感覺到主創(chuàng)者以極大的溫柔與誠摯去構建一個妄想癥精神病人往下墜落的過程中懵懂抵抗的過程——無法不被賈靜雯的面容所打動,幾乎落淚,呆滯、恍惚、低沉、落寞、驚恐的狀態(tài)中蘊蓄著回歸常態(tài)的沖動,同時又帶有過去美好時光的一縷明媚。華語片里再沒有見過比這更真實豐富動人的精神病人角色。賈靜雯那位病友演不好,沒有病人樣。3.5
水流朝她們沖擊而去,而她們都活了下來
幾乎是華語到目前最有代表性的疫情電影,又與中產(chǎn)家庭的疏離關系聯(lián)系起來,既是特殊性又是普遍性,很能讓人產(chǎn)生共鳴。日常的恐怖化,加上大量緩慢推拉鏡頭和特殊的構圖,應該偷師不少黑澤清。不過仍然是很差的楊德昌模仿者,雖有文學性,但對話時而過于矯情做作;劇作算圓但太簡單,不再有楊那樣復雜和精密敘事的野心,也就少了對臺灣當代社會鞭辟入里的理解。至于最后洪水的來臨,與其說是一個有某種必然性的突發(fā)新聞,不如說是一個編排潦草、為瀑布而瀑布的可笑事件。
還是《陽光普照》的路子,后面再拍一部,可以搞個家庭三部曲了,雖然這次的配樂換人了,但還是一股林生祥的味道。導演的朋友圈幾乎都用上了吧,熟人們都來了,疫情期間拍的電影,疫情只是導演靈感的開始,其實是借疫情和隔離去講人的狀態(tài),家人之間的關系,這對母女的關系其實早就隔離了很多年,只是借著疫情和心理疾病的殼子對面對問題。瀑布是老媽內心積壓的情緒,最后釋放成了洪水,把女兒直接卷走。用文藝的對白解釋瀑布,像《陽光普照》的結尾那樣,配上優(yōu)美的配樂,太愛鐘孟宏的這種感覺了。
拍拍所有下墜中的人們和自己,會過去的,都過去了。
《紅樓夢》里賈家家道中落,以秦可卿托夢鳳姐作為轉折,鳳姐生病,傾力維持仍無法阻擋大家族走向滅亡?!镀俨肌防锏募业乐新?,用fall這個詞和腦內瀑布的聲音關聯(lián),母親生病,做出的正確判斷(中介、蛇、洪水),也被視為異常,洪水沖擊一貫堅強的女兒,母女終究要離開中產(chǎn)生活,瀑布般無可挽回。鐘孟宏用賈靜雯和王凈以往經(jīng)典角色形象代入到新片中做出反差張力,本身也可以理解為疫情背景創(chuàng)作中對異常的描寫。
4.5喜歡瀑布勝過陽光普照,瀑布拍得很笨拙,陽光太精巧了,以至于看不出他要干什么,陽光的說教性更強,有一種宣揚。瀑布很長,大量的日常戲,和一些日常對話,拍得笨拙還有尷尬之處,甚至看出點李紅旗…然后再配上《陽光普照》的方法 我就能get他努力的方向了…聲音很好?!芭_北精神失常記”
賈靜雯演技好好哦,這么熟悉的演員在新角色里還能讓我感到很陌生,真的很神奇,以及怎么回事,竟然還能跟火神的眼淚和陽光普照夢幻聯(lián)動,好幾個地方真是,會心一笑,誰懂……
這幾年,每逢春節(jié)都會看一部臺灣電影,從2020年《陽光普照》、2021年《孤味》到今年的《瀑布》,依然靜水流深,溫暖治愈,臺灣家庭片的藝術水準已絲毫不輸于日本。疫情如同突然洶涌而至的瀑布激流,重創(chuàng)著每個人的身體和精神,也改變了許多人的家庭關系,母親會慢慢走出精神失常的陰影,孩子也會漸漸理解大人成長起來,瀑布急流終會變成涓涓細流,奔向自由廣闊有愛的心世界。片尾,母親在電視新聞上焦急搜尋女兒獲救的身影,那淚光盈盈的注視,是對基耶斯洛夫斯基《藍白紅三部曲之紅》的深情致敬。賈靜雯、王凈的演技真好,攝影真好,音樂真好,溫柔敦厚的臺灣國語真好。過低的豆瓣評分配不上她的好。
開頭非常巧妙的小反轉,叛逆的變成乖順的,而框架內的變成了不安定的,照護與被照護的變化讓生活這個罐子被晃動了一下,渣子、凝固也隱匿在罐底的東西都浮現(xiàn)出來。瀑布出現(xiàn)時的聲效完美,像粗重呼吸,像瘋癲前兆。到后半段,從搬家后飯桌那場戲開始有點雞湯,算是遺憾。前面的部分都可圈可點。口罩遮面,藍布遮窗,阻隔、遮擋用得真妙,疫情之下,封閉之心被砸開,如冰封碎裂成瀑布,瀑布又緩成溪流。幾個人的演技都值得贊嘆。
還好最后小靜得救了,不然我真的想飛起給編劇一腳。
牛奶有葉簾幫助隔絕溫度,高樓有藍布幫助隔絕墜落,嘴巴有口罩幫助隔絕病毒,可是什么能幫我們隔絕孤獨?房間里擺著前夫的舊物希望愛情能回家,腦海里滯留溫柔的男聲希望寂寞能趕走。我們變成竇加畫里不知去哪的騎師,變成鷹架拆掉不知鉆哪的長蛇,變成無預警泄洪的水壩,溪流變成瀑布,沉溺無法獲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