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國電視劇領域中少有的好片,這是現(xiàn)實主義偉大的杰作,這是一部關于民工的血淚史。在我看來沒有哪一部電視劇能有如此的真實,如此的深刻,又如此的悲憫。劇中任何幾集裁剪下來弄成電視電影都能成為堪比《偷自行車的人》這類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力作的作品。暴力,犯罪,欲望,人性的善與惡在這部影片中都有著深刻詮釋。在那些深邃的鏡頭后面,民工的生存狀況讓人堪憂,他們的經(jīng)歷更是讓人觸目驚心。這已經(jīng)是10年前的電視劇了,而我最近才有幸將它看完。在黑夜中流干了淚水,那一張張呆滯的面孔,那一雙雙焦灼的眼神,那些失落無助的背影,觀看的過程中幾度哽咽,不知為他們留過多少眼淚,有時候在夢中見到他們渾身都會戰(zhàn)栗不已。這就是你所生活的國家,這就是生活在我們身邊最平常不過的農(nóng)民工。這就是底層人民最真實,最卑微的寫照。他們像狗一樣的活著,沒有平等,沒有尊嚴,他們做著最重最累的體力活,吃著最差的飯菜,住著最臟最亂的工棚。對于這些他們沒有任何怨言,然而就算這樣他們辛辛苦苦賺來的血汗錢卻還是被一些黑心的老板拖欠著,要知道這真的是他們用血換來的,這些錢是他們的命,全家人的指望都在這里了,老婆孩子父母。。。。。。
在這里我向管虎導演以及這部電視劇的所有工作人員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他們在當今這個浮躁的社會,在這個處處“鶯歌燕舞,國泰民安”,歌頌遠遠超過批判的時代里敢于著眼于這樣一群特殊的群體,表明了管虎導演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對于底層人民最為深切的關懷體現(xiàn)了一個導演的良心。這部戲中未經(jīng)打磨粗糲的質(zhì)感,猶如紀錄片般的真實感給觀者帶來了極大的震撼。這種震撼不單單是視覺上的,更多的是心靈上的。那些鮮活的人物,謝老大,老陸,王家才,楊志剛,栓兒,薛五,薛六。。。。。。他們就如同我們身邊見到的那些樸實的農(nóng)民工兄弟一樣,帶給了我們太多的辛酸和感動。
這部電視劇展現(xiàn)了生存在社會最底層的農(nóng)民工兄弟的掙扎與無奈,他們的希望與絕望。他們在社會的最底層苦苦的掙扎,飽經(jīng)滄桑。人間冷暖,世態(tài)炎涼,饑寒交迫,生離死別他們都體驗過,人世間的善和惡都在這里了。在他們身上我們仿佛看到了自己父輩的一些影子,他們吃苦耐勞,忠厚老實,樸實無華,然而他們也因為沒有知識文化,封建落后,善良單純而屢屢被人欺騙利用,每次看到這些心中便會悲憤不已。我有時候在想,倒退50年,工農(nóng)階級是我們這個國家最引以為豪的階級,他們是這個國家的主力軍,真正的主人,資產(chǎn)階級在當時被人們所不齒。50年后的今天一個階級轟然倒塌,同樣是占這個國家最多人口的工農(nóng)階級,作為這個國家真正生產(chǎn)力的工農(nóng)階級待遇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已然不是這個國家的真正主人,城市人異樣鄙視的目光,似乎他們正在被整個社會所不齒。不知這個國家到底是怎么了?也不知道我們到底是進步還是落后了?
我喜歡沈從文先生的文章,我也贊同他的看法,我同樣認為人類真正的精神家園應該是在鄉(xiāng)村而不是城市,人類社會的精神文明應該是扎根于鄉(xiāng)村的,鄉(xiāng)村才是人類精神真正的歸宿。原始、淳樸、自然的人性和人生,才是民族理想的精神和人生狀態(tài)。而城市自私,浮華,虛榮,偽善是人性墮落的表現(xiàn)。
在這里我努力的克制著自己的情感,為大家簡單的剖析一下劇中的主要角色:
謝老大:
謝老大無疑是整部電視劇中最讓人揪心的幾個角色之一,馬少驊的表演非常生活化,完全不露痕跡,幾乎和局中人合二為一。我想這樣強悍的演技,即使是阿爾帕西諾,丹尼爾戴劉易斯也不過如此了。他在整部戲中的演出可謂是張弛有度,總體上是顯得得比較內(nèi)斂的,但是某些時刻也能有著驚人的爆發(fā)力和表演張力。最初我本人是不太喜歡謝老大這個角色的,因為我認為這個人比較圓滑,比較事故,還比較小氣。但是隨著故事的發(fā)展,我才真正了解到這個角色的內(nèi)心世界,我才真正感受到這個角色的悲慟。在后來我準備把覺得極其震撼的一些情節(jié)都剪輯在一起的時候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原來都和謝老大有關。謝老大的兒子狗蛋得了大病,需要透析,需要換腎,他自己省吃省喝,小氣摳門甚至是賣血無非是想為自己的兒子多省點錢看病。想到這里他前面所做的一切也就無可厚非,可憐天下父母心。這部戲中謝老大對我的震撼是最大的,他經(jīng)歷的那些觸目驚心的場面我現(xiàn)在想起仍然有種想哭的沖動。
第5集向張彪要工錢,他卑躬屈膝,低三下四,只希望張彪能夠給大家工錢,人心都是肉長的,有點良心的人怎會不為所動?但張彪?yún)s顯得極其不耐煩。謝老大無奈的蹲在角落,臉上寫滿了失落。第14集,兒子病危,再次找到張彪要工錢,他懇求張彪給他工錢,那語氣似乎要哭出來了一樣。張彪依舊無動于衷,駕車離去,只留謝老大一個卑微單薄的背影不知所措。第15集謝老大在石灰水里泡皮子,當他雙腿第一次伸進去的時候,因為灼熱的石灰水腐蝕雙腿,謝老大痛苦的喊了聲“呀,媽呀!”臉上因為疼痛而變得扭曲,但是最后卻還是不得不忍受這種劇烈的灼燒將皮子泡完。將雙腳泡在石灰水里面是什么滋味我沒有試過,但是我敢肯定那種滋味一定不好受,常人絕對也難以忍受那種灼燒,但是謝老大卻只是為了那20元,為了生活,為了自己的兒子,甘于忍受這樣的疼痛,叫人無比辛酸。謝老大在影片中最打動人心的片段還是喝完酒后的那段內(nèi)心獨白,我相信看過這個片段的人無不為之觸動。俗話說,酒后吐真言,此話不假。謝老大平時是個挺內(nèi)斂的人,兒子的病他并沒有跟常人提起過,只是在他一次次討工錢都失敗之后,他真的絕望了,他想逃避,他像大多數(shù)人那樣借酒澆愁,那些平時沒有說出口的苦悶,那些苦衷,那些不滿都在酒后一一道出。他發(fā)泄著心中的憤懣,他訴說著兒子的病情,工錢的難求,生活的艱辛,大家在他歇斯底的訴說和吶喊聲中早已淚眼模糊。關于謝老大的情節(jié)還有很多,因為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舉了。
老陸:
老陸同樣是這部戲中導演著力刻畫的人物之一,陶澤如的表演同馬少驊一樣出色。因為管虎最后向?qū)彶椴块T的低頭,所以結局終究不能夠那么慘烈。但是在大家似乎都越來越好的時候,只有老陸一人成了流浪漢,他的結局應該是最為慘烈的。初次見到老陸這個人的印象就像楊志剛說的那樣:典型的南方人,花花腸子比較多,同樣世故圓滑。但是對于自己的家,作為一個父親,作為一個丈夫他是稱職的。然而隨著劇情的發(fā)展,老陸卻成為了全劇中命運最為悲慘的人。他多次無故被保安人員毆打,給人干活卻沒有給足工錢,最讓他絕望的是自己的妻子也成為了城里人的二奶,猶記得在老杜家那一幕,發(fā)現(xiàn)自己的妻子成為了別人的二奶時,他的憤怒,無奈和絕望??上遣粻帤獾膬鹤樱粌H不明白自己的艱辛,反而變本加厲的問自己要錢。這種情形在大學并不少見,特別是那些來到大城市上學的學生,在燈紅酒綠的城市中迷失了自己,失去了自己身上原有的淳樸,單純,變得貪慕虛榮,拼命榨取父母身上的血汗錢。不知道他們能不能了解自己父母賺錢的艱辛,不知道他們在大手大腳的花費著自己父母血汗錢的同時會不會有一絲愧疚。有個鏡頭我記的特別深:老陸獨自一人坐在花臺下,一個大的仰拍景深鏡頭將他失落的情緒和一幢矗立的大廈放在一起極富象征意義:城市的繁華喧囂,燈火通明,路上的華燈初上卻沒有一盞是為他而亮。全劇的最后已然變成流浪漢的老陸站在鐵軌上,望著呼嘯而過的火車,怒吼著帶我回家!家?他哪里還有家!
王家才:
王家才是典型的老實人,忠厚本分,膽小怕事,重感情,特別是對自己的親人關懷備至。劇中他的遭遇也頗為悲慘,他有個不爭氣的妹妹,他家中還有個瞎眼的老母親??梢哉f他的境況不比謝老大好多少,他對于自己妹妹的關愛讓人感動。他也因為老實膽小被人陷害入獄,被黑煤窯老板毆打。最后被逼上梁山,在沉默中爆發(fā),造成了全劇中最為慘烈的一幕:用刀捅傷陳佑良而入獄。
楊志剛:
講義氣,重情義,不過年輕氣盛,做事情也頗為沖動,在劇中他和栓兒應該屬于新型民工的代表,對于他,遭遇顯然沒有前幾位那么悲慘。他孑然一身,一直在找尋著自己的母親,他在劇中多半時刻是處在董飛和宋娟娟的糾葛當中。他有屬于他自己的一段甜蜜的愛情,不過他卻無力掌控這來之不易的愛情,因為他卑微的身份,他連自己的生活都顧不了,何談愛情,愛情對于他這種人來說似乎就是一種奢侈品。
栓兒:
劇中他是一個流浪兒,被謝老大收養(yǎng),作為一個男孩,他是單純,樸實卻又無奈的,對于生活他更加無力掌控。作為新型民工的代表,他和楊志剛一樣被導演管虎給予希望:希望他們能夠多學本領,多學知識,只有這樣才能立足于這個社會,不被人所瞧不起,同樣,君子以自強不息,不管遇到什么,都要堅強的去面對,活著就有希望,再大的困難總能扛過去,生活也總會好起來。
王家慧:
導演對于這個角色的設定我想應該是代表了社會上的一類人:她們生長在農(nóng)村,在忍受了那里的貧窮落后之后艷羨著城市的繁華,沒有一技之長的她們?yōu)榱顺蔀橐粋€城里人,什么樣的代價似乎都愿意付出。因為沒有一技之長,又不愿意做那些又苦又累的體力活,所以她們沒有生活來源,只得寄希望于身邊的男人,將自己的身體與靈魂都付給了那個男人,天真的認為那個男人會娶她,那個男人真的會娶她么?顯然不會,他在占有了她的身體之后便會將她掃地出門。失去生活來源的她們對這個城市還抱有一絲幻想,靠著做皮肉生意賴以存活。對于自己生活的無力,麻木,對于自己靈魂的墮落,她們在這個城市越陷越深,最終迷失了自我。導演通過這個角色告誡那些對于城市有著美好向往的女性,這里的生存是殘酷的,如果你們沒有一技之長,又沒有吃苦耐勞的品質(zhì),只是想要依附他人在這里生存下來是不切實際的,下場會是慘痛的。你們同樣應該學會自強自立。
薛五:
典型的北方大漢,憨厚耿直,頂天立地。對于自己的家庭有著一個男子漢的擔當,對于自己的弟弟更是關懷備至,一些細節(jié)之處對于薛六的關愛令人感動。
薛六:
那時候的黃渤還沒有火,那時的他還只是一個北漂的小歌手。管虎對他有知遇之恩,而后更是一步步將他捧上影帝的寶座。黃渤長著一張諧星的臉,也是一張極其大眾化的臉,把他放到民工中去活脫脫的一個民工形象。他飾演的薛六這個角色非常傳神,本身又比較喜感,他的每次出場多多少少能緩解劇中壓抑深沉的氣氛。薛六這個人真誠,有同情心,樂觀豁達,由于年輕氣盛有時候又顯得特別強勢,富有攻擊性。他對于王家慧的愛讓人動容,默默的為她付出自己的一切,他什么也沒有,只有一顆真心可昭日月。我想王家慧在心底是喜歡薛六的,但是她又不能夠去喜歡他,因為她想要的他給予不了她。
李海平:
對于民工這類弱勢群體有著真切的關懷和同情,并為之付出了許多努力,對他們是又愛又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梢哉f這個角色有著管虎導演自己的精神寄托在里面。
吳英:
這個角色是個很典型的東北婦女形象,對自己的丈夫潑辣,強勢,卻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做事干練,作為一個妻子,一個母親,無可挑剔。而且她身上有著中國傳統(tǒng)女性吃苦耐勞,勤儉持家的美德,她是蕓蕓眾生中善良的普通百姓的代表。
老周:
作為工棚的廚師,他親眼目睹了這群民工生活的悲慘,他也盡了自己最大的能力給予他們幫助和關愛,他把栓兒和志剛當做自己的兒子對待,將老陸,謝老大,家才當做自己的兄弟對待。即使親眼目睹了這些慘狀,作為一個卑微的廚師,他又能改變什么呢?他無力去改變這一切。他有一顆菩薩般的善心,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他每天虔誠的拜佛,希望能夠洗脫身上的罪孽。同時希望能夠保佑這些悲慘的人們能夠活得好些。觀音菩薩,如果你真的在天有靈就保佑保佑那些受苦受難善良的人們吧!保佑他們能夠早日脫離苦海。
艷紅:
這個角色與王家慧形成鮮明的對比,她雖然在風塵場所工作,卻能夠出淤泥而不染,始終堅守著自己的節(jié)操和道德底線,保持著一顆純潔的心靈。她也有自己的苦衷,卻從未向他人吐露過:自己的父親早亡,母親身患重病,臥床不起。即使這樣,她也從未放棄生活的希望。我很喜歡她說過的那句話:“什么農(nóng)村城市的,誰想吃苦?。可畈痪褪沁@樣?!焙喓唵螁蔚膬删湓捊沂境隽松畹恼嬷B。對于她,我從心底表示由衷的敬佩。
董飛:
對于這個角色我想多說一點。我覺得這個角色是整部戲中最豐滿,最有血有肉的形象。應該說他本性并不壞。他從小出身于農(nóng)村,可能在暴力和貧窮的夾縫中生存滋生了他日后對于自己出生的極端仇視。他渴望財富擺脫自己窘迫的出生,他仇視那些民工就如同仇視自己的出生一般。劇中他是張彪手下的一個打手,一個無賴。但是在受到愛情的沉重打擊之后,他發(fā)生了蛻變,他人性善的一面開始閃光,他不僅和楊志剛成了好朋友,還幫助志剛救出了謝老大,也算一個頂天立地,有情有義的男子漢了。
杜建中:
對于這個角色,平心而論,他并不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大惡人。從某些方面來看,他還是一個不錯的人。他雖然家財萬貫,但是并不驕奢淫逸。他白手起家,所以擁有吃苦耐勞的品質(zhì),他從未將自己看的高高在上,目中無人,對于自己的母親也十分孝順。在男女感情方面也絕對專一,對于秋月的愛也是真心實意的。對于自己的弟弟更是關懷倍加,危急關頭,寧愿自己扛下責任也不愿連累自己的兄弟,是一個非常有擔當?shù)哪腥?。對于拖欠民工的工資他確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不過他也的的確確有著自己的苦衷,公司的資金周轉確實是遇到了一點困難,他并不是打算不給民工工資,他并不像張彪那樣冷血無情。對于老陸他是有所愧疚的,老陸落到那副田地確實也是由他一手造成的。
秋月:
其實我十分理解她做出這樣選擇的不易,她也有自己的苦衷。光憑老陸那點工資根本無法養(yǎng)活一家人,她這樣做也是為了這個家,為了孩子,為了生活,無可厚非。不過她對于老陸,對于孩子,對于這個家始終是有所愧疚的,在她心中,中國傳統(tǒng)婦女的倫理觀念還尚存,所以最后她還是選擇了默默離開,沒有和杜建中在一起。
管虎的這部戲,從人物上來說都非常豐滿,立體。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無瑕的,也都并不是十惡不赦的,人性本身就是復雜矛盾的,人性就是善與惡的綜合體。沒有絕對的善,也沒有絕對的惡,每個人都是在這種善與惡的不斷沖突中生存著的。即使惡如張彪般冷血無情的人對于自己的女兒也關懷備至,疼愛有加。即使善如家才這樣的老實厚道人,在自己的生存經(jīng)受了巨大威脅時,面對不屬于自己的皮包,他也不得不選擇接受。每個人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不作出一些迫不得已的抉擇,這既是生活的無奈,也是做人的無奈。復雜矛盾的人性在這部戲中有著極其深刻的展示。
劇中的結尾是民工們都拿到了工錢,而且生活也越來越好。真實的情形真的是這樣嗎?但愿如此吧!10年過去了,不知道現(xiàn)在的農(nóng)民工兄弟你們過得還好嗎?
其他方面吵的最兇的是都在吐槽看的是閹割版,看不到原版,又說什么怕被人看到原版,大量鍵盤俠和陰謀論者,但凡想看原版,網(wǎng)上隨便搜都是。現(xiàn)實類題材影視劇反應的都是當下社會中一些非常矛盾、突出的社會問題,是一個社會進步,法制健全所走的必經(jīng)之路,有了前輩們的付出,才有了我們現(xiàn)在幸福的生活。每個人在家庭、社會中承擔是角色不同,未經(jīng)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人并非非黑即白,我們?nèi)恰疑?,只是責任與擔當不同,人人都有可取之處,老杜感情專一,彪子慈父,董飛重情
1、王家才傷了佑良,但具體什么程度未講,家才坐牢;
2、六子和家慧普通朋友,六子賺錢養(yǎng)哥,家慧在吳英那買衣服,工資可觀;
3、陸長友瘋了,秋月離開了老杜,沒有結局;
4、志剛去了草原修車,聽說可以找到母親,估計到頭來也是一場夢;
5、謝老大兒子病危,媳婦躲債走失,撕了車票重新帶著工人找活;
6、彪子攜款帶著女兒跑了,沒有交代,應該是沒有抓??;
7、聯(lián)名上訴已開庭,無結果,工資是否要到,薛五工傷賠款是否賠償都不可知,但是工棚荒廢,應該也預視了結果。
弱肉強食,利益導向。不管你吃是屎,還是人,你都是食物,消化完了都變成屎。時代的洪流裹著這些屎們,奔流向前不復回。你一翻史書,發(fā)現(xiàn)果然進步了,等你放大每個時代的個人,發(fā)現(xiàn)什么他媽也沒改變,就跟屎一樣。怎么破。
人是有自身的局限的,軟弱注定了悲劇,你能自由到哪去?暴力是低等的,是直接的,虛偽和欺騙是高等的,間接的。可罪惡的程度卻未分得清孰高孰低。
2023年看這個劇,實在是很久遠了,農(nóng)業(yè)稅、合法賣血甚至都沒有在我的成長記憶中。我是完全不了解農(nóng)民的有些農(nóng)村戶口卻在三十八線南方小城市長大的95后,由于落后,小時候我這里也沒什么外地民工過來建設,長大后故鄉(xiāng)高樓四起但是一面「安全第一」的鐵皮也隔絕了我和民工的接觸,對于民工這個群體,我只能說通過媒體或者影視或者文學作品去貼上定義。所以在看這部沒有我太多參與的近代劇,其實是沒有太多時代的感同身受的,而是注定會帶著2023年被侵泡得已經(jīng)冷漠的心去懷疑地看那個時代的民工這個群體,以下的影評非常主觀,且討論的只是刪減版的劇情(沒有找到未刪減資源)。
首先,我真的要說這個電視劇拍得太真實了,我可以說隔壁臺灣《做工的人》的底層打工人演的好,但是這個劇給我的感覺就已經(jīng)是想在看某個博主跟拍的爛尾樓vlog,某個真實記錄的紀錄片,甚至覺得梁朝偉來了也演不出這東北的民工味。
在色彩學里,混合色會更有層次更耐看,而飽和度高的單色系雖然顯眼卻經(jīng)不起品味。劇情也是這么一個理,這個劇的劇情也是如此,總是給你看一個硬幣有兩個面。它給你顯示底層民工的慘,沒有最慘只有更慘:王家才兄妹就不用說了,我愿稱之為悲慘之王。王家才,工錢討不到,替人看貨反被敲詐,在路上被誣陷搶劫,最在乎的妹妹被騙成了單親媽媽還為了生活淪為妓女,氣不過去殺了騙妹妹的男人導致結局坐牢了。王家才是最讓我想哭的,他對妹妹的愛實實在在是“長兄如父”般的父愛,讓我很多時候看到我爸爸的影子。還有,他其實在工地里是那種慫包懂得躲事的,卻會為了妹妹一次次出頭,不求回報地暗中幫助陪酒女郎。
沒錢買魚只能免費幫老板殺魚以求得一條魚回報給妹妹熬湯
惠王家才兄妹的感情很好,我被王家才感動,但是王家惠也讓我敬佩。一開始,我為她被男人騙而生氣??,但是王家惠并不是我,她不具備我有的條件去有的選,一個農(nóng)村的女孩想在城市留下來,被灌輸?shù)穆肪褪强磕腥恕H绻阍?jīng)聽過這句話卻沒有反駁:“女人不用太辛苦,找個男人嫁了就行了?!蹦敲淳蜎]有資格批評當真了的王家惠們。但是,這條路的風險之大,編劇也借助兩個男人的嘴告訴了我們:
王家惠也為自己的錯誤識人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王家惠其實是很有自己的主見的,她不想要回農(nóng)村。其實,出來城市的女孩很少再愿意回農(nóng)村,就像出國的人很多留在國外不愿意回來,為什么呢?城市的月亮不比農(nóng)村的圓,但是城市對女孩的規(guī)訓和要求卻一定是遠遠少于農(nóng)村,給女人發(fā)揮價值的空間也是更大的。2023年,我鼓勵農(nóng)村女孩們走出農(nóng)村,到城市去。
回到劇情,讓我喜歡王家惠的還有她身上提現(xiàn)的“反母職性”,社會規(guī)訓女人只要做了母親就要理所當然愛自己的孩子,甚至說什么都要帶著孩子。王家惠比起哥哥認定的“血緣”論更看重孩子和誰在一起生活會更好;她愛哥哥,卻不會因為哥哥放棄留在城市的夢想。她的脾氣不好惹,總有一種刺,我喜歡有刺的女孩生活被規(guī)訓磨平棱角的溫良恭儉讓。
我當時好擔心她沒力氣解開背帶褲導致孩子生不出來??
從硬件來說,口吃還丑陋的薛6其實是配不上美麗的王家惠的,就算王家惠生過孩子也做過妓女,我也覺得她很優(yōu)秀。被生活所迫而做妓女,和不被生活所迫卻去欺負底層人的流氓飛子,不被生活所迫就去??甚至有老婆還去??的男人比起來,王家惠配入太廟。
當然,薛6走的是品質(zhì)路線,他其實和王家才很類似,有對弱者的憐憫的品質(zhì)。他們不是人群中聚焦的存在,甚至是不起眼的被保護的弱者出現(xiàn),卻對更弱者體現(xiàn)不求回報的善意。他聽到王家惠身上有鈍器擊打的傷,表現(xiàn)出的是憤怒。他對王家惠,是一種對王家惠身上經(jīng)歷的生活殘忍的“體諒”,所以王家惠一身的刺,會在他說“我覺得你挺不容易的”的共情里柔軟下來。他會糾正哥哥叫王家惠“狐貍精”,即使王家惠已經(jīng)拒絕了他的愛意。說實話,這點比很多追不到就詆毀的群體好多了。但是,薛6能給的也只有他的好了,后來薛6還成為家里經(jīng)濟的頂梁柱,也就是他的經(jīng)濟很差,結局王家惠和薛6在一起的安排是讓我挺唏噓的。
當然,除了王家才兄妹的慘,謝老大也很慘。他喝醉酒那段,真是明場面,打工人狠狠共情了!好消息:你工人爺爺來了。壞消息:做牛馬來了。
這個劇不僅提現(xiàn)了農(nóng)民的善,不管是籌錢救王家惠,還是賣血救薛5,都提現(xiàn)了底層人由于共情生活的苦而體諒對方的苦的善。但是,這個劇也體現(xiàn)了農(nóng)民的惡。最令我傷心的是看到后面我覺得,欺負底層人民的往往是底層人民,弱者揮拳打向更弱者,體現(xiàn)在重男輕女,家暴,人口販賣。還有迷信,法盲,不重視家庭教育。這些,都是農(nóng)民在干的事,在農(nóng)村是“正?!钡氖?,這難道不是赤裸裸的《我們與惡的距離的距離》?
首先是重男輕女的落后香火觀念。本劇有2個重男輕女的受害者兒童,一個是被城市爺爺收養(yǎng)的女孩小玲,一個是被謝老大農(nóng)民收養(yǎng)的16歲的男孩栓兒。小玲可以上學接受教育佩戴團章,而栓兒在工地打工甚至被謝老六騙去賣血,謝老六給我的感覺是「功利性」很重,他養(yǎng)這個男孩就是為了讓他能回報他,而不是去關心這個孩子。
為什么這個孩子10歲就成了流浪漢?因為養(yǎng)父母有“親生兒子”了,所以他就淪為“第二性”了,他的任務變成照顧弟弟,一個給了一碗飯就認為應當?shù)拿赓M的家庭勞動力,他的處境是不是很像那些不能讀書而要照顧弟弟和做家務的“姐姐”們?
那個年代,女人和小孩都是農(nóng)村的“硬通貨”。有一群人的人生,是作為商品為起點的。罪惡的“三角貿(mào)易”,和這種農(nóng)村為了香火流通的罪惡,誰比誰低?那些弱者的人生,都無法改變。
勞動力過剩,10塊錢一頓飯的物價了,一天干活才20塊工錢!
家暴受害者:楊志剛
楊志剛15歲就出來工作,因為自尊心像茶壺一樣稀碎的父親常常家暴母親,導致他失去了媽媽的庇護。楊志剛懷念并尋找母親,很少提及父親,可想而知他爹在這個家庭是多么爛。
??受害者:賢妻良母們
薛5白天工地干活那么累,晚上還能有力氣翻鐵門出去??,看來還是不夠累。若說是本能,上至杜建忠下至王家才薛6就沒這癖好,自己拉不出屎就怪地球沒引力,自己沒有道德就怪本能。不知道他能不能接受薛5嫂子照顧家庭累了出去和別的男人釋放“本能?”
這樣的人,還好意思覺得王家惠做妓女“臟”。我呸。
到我最討厭的一個角色了,這位小學文化的混混,完全就是“光天化日之下朗朗乾坤強搶民女”的惡霸。他本身也是底層,抱了包工頭的大腿就肆意欺凌弱小,看到美女就上去調(diào)戲并自顧自的宣布所有權。有的人沒文化也懂什么是尊重,有的人沒文化又不懂什么叫尊重而且還好面子是最恐怖的。
他去搭訕娟子被拒絕就惱羞成怒,讓我想到唐山燒烤店里的那種男人:搭訕不成就詆毀就惱羞成怒使用暴力。唐山燒烤店沒有楊志剛挺身而出,只有女孩們努力對抗黑勢力。
娟子根本和他說話不超過十句就自顧自宣布對方是他的所有物
外地人的心酸,在這種時候體現(xiàn)出來,欺負外地人的,不是本地的富人,更多的人本地的底層,甚至外地的底層欺負外人人。
這種自戀霸道男的2次求愛體現(xiàn)了女性在話語中的處境:即使她明確說了拒絕,男性也能自戀地不聽,偏執(zhí)的執(zhí)著自己的自以為是。
翻譯:我是垃圾但我真心喜歡你,并且絕對不會尊重你的想法喲
這個畫面我真的心疼娟子,這種折磨不亞于《相愛十年》里丑男三被校花拒絕求愛后強吻她并下定義覺得她是因為沒錢才不喜歡他
就算最后洗白他和楊志剛一笑泯恩仇,我也覺得這個飛子就是一個社會渣仔,楊志剛就應該讓這種混混出車禍死掉,也算為民除害了。如果不是因為娟子走了楊志剛也無法和娟子在一起了,這種自私的混混根本不會讓楊志剛好過的,也會毀了娟子。
說到楊志剛,他長得好像胡兵喔,本劇最帥小伙子。楊志剛應該是本劇相對“最正”的男性角色了,他沒有太多個人的欲望,也沒有家庭負擔,他是相對自由的。他淋過雨,卻為別人撐起傘。的身上有一種固執(zhí)的正直,每次他都會替工友出頭,不會圓滑的趨炎附勢,會保護弱者,替別人著想,不計較得失,保持邊界感,誰會不愛上這樣的人呢。“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他這樣的人,像一粒生命力很強的種子,無論飄向何處都會生長得很好。
作為一個女性,我的視角毫不猶豫會飄向劇中女性角色,除了王家惠,蘇秋月也是我很喜歡的角色。如果說王家惠對生活的堅強是外露的,那么蘇秋月對命運的苦是隱忍而深層的。
她和陸長風的婚姻并沒有交代是如何開始的,是自由戀愛還是媒約之言?但是,結果也是可以看到的,這是一段讓她想自殺的婚姻。
陸長風和大多數(shù)農(nóng)村家庭甚至是中國家庭一樣,是缺失孩子的教育和成長的,俗稱喪偶式育兒。他只懂得賺錢給錢,就覺得自己的“責任”已經(jīng)盡到了,對孩子的近況妻子的心情一概不知,認為說情愛是可恥的(這一點存疑,畢竟看了很多老男人聊騷的帖子還是的很會談情說愛的),兩夫妻唯一的話題只有孩子和錢了。
他們的孩子讀大學談戀愛,打電話和父母要錢還敢說“現(xiàn)在是兩個人了,要錢會多”……天吶,教出了一個什么吸血鬼阿,這個戀愛非談不可嗎?導致女朋友未婚先孕(未婚先孕一律打為男人不用套套導致,如果不備孕請一定戴套),還得父母過來付打胎費。父母已經(jīng)窮到住賓館都不舍得了,兒子還做出這種事,可見兒子的消費觀完全沒有節(jié)約,和工地打工的懂事節(jié)約栓兒成對比。
就是這種覺得父母賣血也應該的價值觀才養(yǎng)出吸血鬼子女吧
蘇秋月因為兒子急需用錢去給女朋友打胎而不得不求助于杜建忠,給了杜建忠參與她的生活的機會,請看松江第一大老板杜建忠是如何打動她的:
擱我都看心動了??因為他“松江第一富豪”的人設加持,我覺得杜建忠是本劇第二帥,溫潤謙和,關鍵能夠感受到不強迫的尊重。一個人愛不愛你,不是看他嘴上說你有多重要,而且他是否真的會從你的角度出發(fā)去考慮你,認可你是作為人對他的意義。杜建忠并不是迷戀蘇秋月的外貌,而是蘇秋月彌補了他精神需求的空缺
陸長風這時候有一句話說對了,杜建忠拿出來希望陸離開的錢,應該屬于蘇秋月。
其實陸已經(jīng)答應離婚了,杜建忠這么做是沒有必要的,蘇秋月最終也因為這一點的三觀不合,而離開了杜建忠。蘇秋月一直是有自己想法的女人,她有自己的原則,選擇了就坦坦蕩蕩。一開始,她沒有出軌,陸卻冤枉她并打了她,她才下決心離婚;她接受了杜建忠,就已經(jīng)沒打算再和陸來往,到杜建忠的不信任,她毅然離開。如果不是有國強這個兒子給她加的母職要求,也許她有更大的世界。
說到杜建忠,他也挺慘的:坐牢十年,事業(yè)剛剛迎來高峰,又因為民工事件得蹲局子;本以為愛情來了,卻像一陣風又走了。但是,比他還慘的,是在丈夫蹲牢的十年里操心內(nèi)外直接累成植物人的妻子草兒。
蘇秋月不是杜建忠和妻子感情的第三者,杜建忠也不是蘇秋月和陸的感情的第三者,因為在沒有感情后出現(xiàn)的人,并沒有破壞什么。只是,誰愿意去做草兒這樣付出卻這樣下場的女人?
愿城市文明的春風,刮走重男輕女、以香火為人生價值、人口買賣的農(nóng)村陰霾。
6 ) 生存!生存!
在這一段被宣講筆試面試找工作和偶爾無所事事套牢的時間里,我抽空找到一部電視劇《生存之民工》,然后斷斷續(xù)續(xù)地花了幾天時間把32集全部看完,內(nèi)心里并沒有什么浪費時間之類的負罪感。在這個爛俗電視劇充斥的國度,在這個不知是不是因為爛俗電視劇充斥而使得諸多文藝偽文藝青年無限鄙視電視劇并一個個全全奔向電影時,我覺得,《生存之民工》是一部值得推薦的好劇。
這段時間里,整天一味為找工作奔忙,腦子里就是“工作工作工作”,然后由此而現(xiàn)的問題是“生存生存生存”,無數(shù)次以生存為理由陳述自己現(xiàn)在的狀態(tài),但一個還花著父母薪水的人是不是真的理解生存的含義呢?與社會生存的距離其實在空間上沒有半點拉近,只是在時間上愈加迫近的時候,生存不過是一種緊迫感的焦慮而已。它在我的腦海中所有印象,可能只是不能再有大把的時間泡網(wǎng),不能再頻繁的更新博客,不能再一覺睡到自然醒、天天晚上侃大山,每天擠公交擠地鐵體會偉大祖國人口最多真實到是怎樣的一種概念,然后拿著起早貪黑換來的工資勉強供供吃穿住行月月做光族……
但是,你知道嗎,還有另一種生存!他們的生存是這樣的:擠在百來號人的工棚內(nèi)聞著大家的汗腥味兒各自打呼嚕,天天吃的大鍋飯倒不出半點兒油水摳不出幾塊瘦肉,口袋里經(jīng)常裝著的找不到一張是百元鈔票,抽著旱煙從白天一直忙到晚上,最后該拿那點可憐的工錢以便給兒子治病供孩子上學或者買些種子化肥期待來年田里的收成時,結果,那錢還要不到了。這就是他們的生存。太他媽真實了!
是的,真實,真實就是這部電視劇最打動我的地方。它沒有大場面,沒有高科技,沒有紅得發(fā)紫帥(靚)得要死的男女主角,但幾個不管著名不著名但絕對實力派的演員把這部小人物的電視劇演繹的足夠獨特。這個文藝附庸于政治的國度,每天地方衛(wèi)視和天朝電視臺播放的電視劇無非這幾類:要么是從來不講歷史只講政治的愛國主義紅色劇,要么是把無數(shù)少男少女迷到團團轉的青春偶像劇,要么是絞盡腦汁翻不出新花樣的惡搞劇,還有處處悖于史實的帝王劇、拖沓到要死的家族劇和找不出一絲技術含量的搞笑喜劇。偶爾拍幾部底層群眾的鄉(xiāng)土劇,還被和諧、富裕、生活大變樣這些政治宣傳所需元素綁架了。但是《生存之民工》沒有,它幾乎完全真實地擺出民工的現(xiàn)實生活圖景,除了上面提到的那艱苦到很多人無法想象的生存狀態(tài)之外,還有愛情、親情、惡毒、卑鄙、膽小、自私、正直、美好、善良等等一系列復雜人性的元素糾結在一起。每一個人物形象都不是一種元素的固定,每一個人物形象也因此鮮明而貼近真實。
這部片子也并非完美,犯不著用32集那么長的時間講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劇情不夠凝練就容易讓人感覺拖沓。另外在細節(jié)處理上也有瑕疵,比如能不能不要老讓一個人挨打受傷,能不能不一受傷就是腦袋流血?我就簡單舉一個例子,還有一些細節(jié)的處理上有些粗糙。不過這些都不能過多影響這部片子,它是爛俗電視劇充斥國度中少有的一部向底層現(xiàn)實伸手的低投入力作,它做到了導演管虎在每集劇后說的那句“我他媽就是要和別人不一樣”。
這劇不敢再播吧= =黃渤在里面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馬少驊的演技真心不是蓋的
絕對是國產(chǎn)電視劇中最為寫實的一部作品,其現(xiàn)實主義的力度在國產(chǎn)電視劇史上絕無僅有。劇中那些觸目驚心的場面無不讓人悲慟。那些鮮活的面孔,真實的影像,即使是在夢中見到也會渾身戰(zhàn)栗不已。每一集都像刺刀一樣扎在我的心上,難受,壓抑,悲傷,悲憤。這是一部撰寫民工悲慘遭遇的血淚史。
在瘋狂的石頭之前之前之前,黃渤的口音就已經(jīng)吸引到人了。
充滿誠意和良知的作品,真實的反映了中國人卑微的生存狀態(tài)。其實不光是民工,在中國所有人都很卑微,只是程度的區(qū)別。幾位主演的演技沒得挑,群演也不太出戲??磥硎窍奶炫牡模總€人都一直汗如雨下,衣領永遠是濕的。
真正悲天憫人、震撼人心的現(xiàn)實主義杰作!真正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真正是在關照現(xiàn)實、關照社會、關照時代、關照底層人民命運!真實有力、直指人心!這才叫良心制作,這才叫戲骨云集!太多場戲看的直教人想放聲痛哭一場,為世間所有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們,為世間所有正直善良勤勞仗義的人們!
很寫實,陶澤如、黃渤、孫淞幾位演員的表演尤為稱道!
大陸電視劇中的現(xiàn)實主義杰作
農(nóng)民工,和三農(nóng)問題一樣,一直牽動著天朝的神經(jīng),喜歡這部電視劇有三個方面,一是主題;二是結局不落俗套,折騰了32集,民工還是民工,老板還是老板,群體性面譜還在上演;三是希望,老一輩農(nóng)民工忍字為先,安全第一,新生力量血氣方剛,敢于打破禁錮,相信隨著信息流及新一代的崛起,會好起來的
我們是生活在最底層的民工子弟,我不仰視高高在上的有錢人,我們只是為了生存
人活著,咋就這么難呢?
一不小心曾經(jīng)看過中國最好的電視劇
當年看這個時候,我媽說“薛六”演得最好。
馬少驊,神了。
看完后,我不敢再看第二遍。生存之悲痛展現(xiàn)的太真實,真實到刺痛你的眼。
我第一次看見黃渤,他叫薛六耶
那時候就對黃渤印象深刻,后來這家伙火了!
最大的感受不是同情誰,而是意識到自己的卑微。馬少驊演民工比演孫中山神多了,陶澤如和黃渤也很牛。
管虎這導演有了這部電視劇,就可以像陳導的霸王別姬一樣笑傲多年了。沒怎么見過更高分的電視劇了,可只有200多人評。 哎。
演技大爆發(fā),什么德尼羅、帕西諾也就這水平
已經(jīng)是經(jīng)典不需要過多解釋了,神作。05年我19歲還是個什么都不懂的毛頭小青年,16年30歲看完,11年我真的是浪費了我的青春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