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要輸給區(qū)區(qū)十年
再往前倒推十年,2004。上個世紀末的余溫才剛剛消散。那時候我是什么樣的人。
在為將讀哪所大學煩惱,有喜歡的人,朋友很多,同樣不擅運動。課后聊著SHE、周杰倫和實際上不太懂的搖滾樂,崇尚一切和主流思想相背離的人和事。很少打架,偶爾會逃課。
當然不止這些,也或多或少有各種壓力煩惱。但總的來說,那是最自由的年代,非黑即白,一度相信愛沒有保鮮期、未來總會理所當然呈現(xiàn)比現(xiàn)在更好的一面。
倉科在電影里因為一場很難說是"意外"的車禍,失去了整整十年記憶。醒來時內(nèi)心還停留在17歲那年的圣誕前。而這對倉科來說,并不算太糟糕的一件事,她在試圖找回記憶的那段時日里,過著非常率性明快的生活,以高中生的視角來看待已然27歲的自己,卻沒有絲毫被類似“若只如初見”這樣的黯淡情緒所影響,而是充滿好奇地開始一個全新的人生。
洗衣店里,倉科看到一年前被自己扔掉的畫,完全想象不出當時的心情。她還是那個在滿心期待著第一次約會的17歲女生,古靈精怪、不惹塵垢。
母親說,“出事故那天,你說要去見喜歡的人。很久沒見你那么精神的樣子了”
“我平時不精神嗎”倉科一臉詫異。
母親笑著含糊了過去。
之后隨著真相一點點呈現(xiàn)出來,她知道了這十年來自己并沒有像她所以為的那么快樂。所謂的“朋友和戀人”不過是一廂情愿的想法,一年半里兩次“意外”背后都有難以名狀的悲傷。
盡管如此,電影終究是給了一個積極的結(jié)局。消失的記憶,看起來似乎錯失了許多,但其實更多是得到了一次近乎重生的機會。
《神不要投骰子》里亞紀對好友說,“你竟然輸給了區(qū)區(qū)十年!”而人類實際上,就是一種會很輕易就敗給時間的動物。十年前的你,十年后的你,如果真的站在一起,結(jié)果大多判若兩人。
十年真的太長太長。
我一直在想,如果丟失記憶的人換成是我。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27歲的自己掙扎在陌生巨大的城市里,目標還遙不可及,而夢想老早融化在一場場堆疊笑臉的酒席里,愛情變成一段可以在聚會上輪番取笑的談資,深夜時獨自翻遍通訊錄而能敞開心扉的人卻怎么都找不到.... 這一切都同那些十年前在放學歸途中所想象的畫面截然不同,
曾經(jīng)那個無限憧憬著將來的我,看到這些該是多么失望和憤怒啊。
但也正是因為未來無法揣度,人總要一步步走下去,自信也好、懦弱也好、高興也好、悲傷也罷,只是不要停下來。正如影片結(jié)尾時的倉科,她未必真的放下了那份巨大到一再令她不欲生的陰影,不過
這個十年已然如此,下個十年卻才剛剛開始
——只是這樣而已。
何必急著失望憤怒消極放棄。
美術部男孩之死。巖井俊二配樂不錯。
她的悲傷比快樂要多,失憶反而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潛意識。過于寧靜安逸,調(diào)子慢得有點讓人發(fā)麻;本片適合高清畫質(zhì)片源,畫面很美,讓我聯(lián)想起《花瓣舞》的情調(diào)。
沒看懂。倉科還是演碧池比較可信
太長了,找記憶這種故事你拍90分鐘就行了。
如果抽掉你過去十年的記憶,讓十年前的自己面對你現(xiàn)在生活的世界。
意外的好看!最后和前男友沒能再在一起 實在太可惜了
溫暖的藍調(diào)治愈之詩,伽奈真是帥爆了的蕾絲邊啊!
原來是《天國遙遙》的導演~色調(diào)依然美麗。女主的角色相信小葵啦奈奈啦羅莎啦臼田啦都參加過甄選2333…BTW等了半天就給我們看照片?囧 男二在女主心中的分量還敵不過一張照片 囧 其他同學都選擇往事隨風而女主這是要以17歲的心境永遠愛著男主的節(jié)奏啊 囧 主題歌不錯~伽奈的雄性荷爾蒙有點膩害有點帥 囧
賣小清新沒賣成功就變矯情了
郭智博出現(xiàn)在照片里
只要人活著,我們就可以期待著下一個十年
沒有記憶也蠻好的 有一種沒有記憶的自由自在 不過也有需要反復確認的累心。故事接著也演變成了 自己發(fā)掘過往 探求真相的故事「我弄丟的 并不是記憶 而是他」。畫面質(zhì)感很不錯 蠻純愛片的 色彩細膩而飽滿。
某些鏡頭真美,故事的懸念一點也不難猜。伽奈真是日本女生中少有的中性帥氣。
忘記 其實就是幸運呀 性轉(zhuǎn)那位有幾個角度挺帥 搜了下作品也不多 可以補補看
很慢很慢,有點文藝,看的難受
“找回了記憶卻再也見不到那個人”,電影實在一般,但是里面那份逝去的情感卻很真實。
真順,一點兒壓力都米有。
期待巖井俊二的音樂。
車禍、失憶和絕癥,本片算是把「感人電影三要素」給占齊了??炊嗔舜蠹铱赡苡X得這種「人設」很狗血,很套路,很不科學。當然了,再多看幾部,也就見怪不怪,不去追究了。但在「哲學家」眼中,這「三連」則可歸結(jié)為經(jīng)典追問:從哪來?我是誰?到哪去?作者為了拆開一個人的「信息繭房」而將時光快退抑或快進了十年?;蚴且驏|亞社會里有「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文化傳統(tǒng),所以,兩性關系在個人成長語境下的微妙變化成了狗飼恭子處理的母題。這些被貼上「車禍、失憶和絕癥」標簽的電影通常用生理上的失憶來講述心理上的遺忘,以現(xiàn)實的死亡表現(xiàn)幻夢的破滅,將物理狀態(tài)下的永別轉(zhuǎn)化為意識形態(tài)上的再見。以上,這部把《大象席地而坐》解讀成《在遠處永遠守候著你》的作品也都占齊了。自殺者都是被殺的——不管怎樣,一個輕生之人的重生總是令人格外動容。
腦洞堪比乙一。17歲的你如何看27歲的你的生活呢?;钪婧妹??巖井只靠音樂也把我們拉到他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