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來了研究生的第一個漫長寒假(感謝導師不留我們 “打工”),也可能是最后一個。心情從準備考試的忙碌中轉(zhuǎn)瞬變得空蕩,又習慣了匆忙,是不是不能適應閑淡?住了半年的18棟發(fā)覺也不是當初的夢魘,回到家還對它的BT下載速度念念不忘。感謝蝸牛般行進的BT下載速度(催生了這篇文章),打算看的幾部電影都懸在九霄云外,只能把以前看過的BBC的《The Truth About Killer Dinosaurs》拿出來舊谷新嚼,對比一下央視10套所播的《探索發(fā)現(xiàn)》系列,感慨萬千,兩者的截然不同,不僅在于投資成本的不同,更多的還是在于東西方根生蒂固的文化差異。
中國的記錄片更多的是在說理求道,拋出幾個場景兜出懸念,就開始請幾位頂著某某頭銜的學究們馬齒浩長的侃侃而談,感興趣的還能耐著性子看下去權當科普教育了,一些索然無味的直截了當關掉電視成了不二選。而BBC和Discovery channel的片子在光影圖像上就很下功夫,即便不是饒有情趣,也能吸引你接受一堂美學教育。給出懸念后,并非請幾個權威不管你是懵懵懂懂還是一知半解就開始灌輸知識,昏昏欲睡。而是順著常人的思維解答“ why ”,聽講解太抽象那就來做試驗吧,讓結(jié)果告訴我們答案,生動具體了不少,觀眾也更容易接受這樣的逐層推進,畢竟眼見為實還是具有一定說服力的。于是各種匪夷所思的實驗也就應運而生,像《The Truth About Killer Dinosaurs》中各種千奇百怪的機械也才有機會展現(xiàn)在眼前。全鋼架結(jié)構的仿暴龍頭骨和三角龍頭骨,液壓裝置構成的仿迅猛龍的長勾和甲龍的尾部,所有的這一切都經(jīng)過古生物學家根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提出構想,再由工程師精確的計算和測量制造出相應的仿制結(jié)構,讓一切都盡量接近于真實,也讓結(jié)果一目了然。
還可以,BCC這次并沒有做得很好
暴龍,三角龍,迅猛龍,甲龍,特暴龍
恐龍兇面目
看下來感覺還是稍微淺顯一些的科普記錄片吧,沒有那么的印象深刻
展現(xiàn)了恐龍研究中從未研究過的領域。
和小朋友一起看的,真不錯。實際上在愛奇藝上是有的,分為了上下部,翻譯為《致命恐龍的真相》。
我為什么會看過這個?還整理出了大綱?
2023.03.19晴 每周觀影計劃-紀錄片。元寶:恐龍打斗很精彩,仿真機械器官都很逼真。23-4
不好看,機械的鏡頭比恐龍多
BBC這個鋼鐵爪牙力量系列...太傻逼了。冷凍廠下次不要借他們半片豬肉了
挺新穎的嘗試。
捕食者被獵物反殺的幾率很小,三角龍反殺霸王龍就等于野豬反殺老虎一樣……
現(xiàn)在看來覺得很離譜,研究了一通得出的結(jié)論是被捕食者反殺捕食者??
低成本紀錄片
科學的鉆研精神很值得學習。
對速龍實際樣子接受無能??
有點像推算兩種動物打架的一個紀錄片,通過現(xiàn)在動物測算恐龍戰(zhàn)斗力
(我的中二期)
這是小時候從電視上看的,過去了這么多年還是記得那一口大鋼牙,對自然永遠懷著好奇和探索精神是科學家最像小朋友的可愛的地方。
當年看起來很震撼,到如今已經(jīng)落伍,無論甲龍還是三角龍都無法和有史以來最兇暴的肉食恐龍霸王龍正面對抗,尤其在后者還擁有體型優(yōu)勢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