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俊朗30歲的郵差(佐藤健 飾)被診斷腦部長有惡性腫瘤,僅剩下半年左右的生命了。在無助的時刻,自稱魔鬼且和郵差長得一模一樣的阿羅哈(佐藤健 飾)出現(xiàn)在郵差面前。他聲稱為郵差準備了一個延長生命的機會,只不過在魔鬼的法則中,有得必有失。假設(shè)郵差的生命延長一天,則世界上就會有某樣東西消失。半信半疑的郵差接受了阿羅哈的建議,他先后消除了電話、電影和鐘表。如電話的消失,讓低頭族從虛擬的世界中解放出來,使郵差有了隱隱的成就感。然而看似無關(guān)緊要的消失,卻也帶走了他最為看重的人和事。比如他的初戀女友(宮崎葵 飾)以及因電影而結(jié)緣的好友百視達(濱田岳 飾)。
最終,連郵差的愛貓高麗菜也面臨消失的命運……
假如貓從世界上消失了。。。 看片名以為是講和貓咪之間的故事,看了才發(fā)現(xiàn)不止于此。 我不太喜歡看悲傷的電影,可是這部電影一開始的基調(diào)就不愉快。砂糖一個人騎著車,車筐里是他的貓,畫面寂寞又有點小溫馨。 “如果世上不再有貓,這個世界會有怎樣的變化?!? “如果世上不再有我,究竟會有誰為我悲傷?” “也許你不會相信,這是真實發(fā)生在我身上的故事,以及,過不了多久,我就要死了,這封信,是我寫給你的第一封也是最后一封信。也就是說,這封信是我的遺書?!? 這一幕是電影的開始卻是故事的結(jié)束。 一個普通的青年在他的人生中一個平平無奇的日子里,從自行車上摔下,然后醫(yī)生告訴他——腦瘤晚期,時日無多。 惡魔出現(xiàn)了,一個長得和他一模一樣的男人。 你明天就會死,只要讓一個東西從世上消失,你就可以多活一天。 “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也無妨的東西,要多少有多少,這個世界難道不是充斥著無用之物嗎?” 于是我也開始思考,如果一定要消失一些東西,我會選什么? 男主選了歐芹。 惡魔笑了:“你可能搞錯了,消失什么是由我來決定的?!? 第一個消失的是電話,惡魔輕蔑戲謔地看他,你不趕緊打個電話嗎?手機就要消失了哎! 他張皇無措,“我現(xiàn)在就打!”可是翻遍通訊錄他卻不知道打給誰? “你存了這么多電話號碼卻不知道打給誰?” 像不像我們,存了相干的不相干的多少人的電話,遇事卻依然不知道到底可以找誰。 他最終打給了因一通打錯的電話而相識的前女友。他問她,假如明天電話就要消失了,你會打電話給誰?她說,我不希望電話消失,因為那樣我就不會遇見你。 分開前,他說出就要死的事實,兩個人相視駐足良久。 沒有電話我們就不會相見,電話消失了,所有跟電話相關(guān)的過往也都消失了,他失去了愛情。 記憶只屬于他了,他想起兩人直面友人的死去后,她哭著大喊:“活下去!” 那個死于異國他鄉(xiāng)的友人,也曾大喊:“活下去!”那時他們都以為時光久遠,和世界的告別是多么遙遠的事情,可是轉(zhuǎn)身他便死于車輪之下。 第二天消失的是電影。 他和好友辰也因電影而相識,辰也熱愛電影,會因曾經(jīng)闌尾炎錯過在電影院看一部經(jīng)典電影而懊惱多年。他看的電影大多來自辰也的推薦,包括讓前女友在撥錯的電話中和他開始攀談的《大都會》。 “真慶幸我喜歡看電影,因為電影賜予了我知音。” 他讓辰也給他推薦最后一部電影,辰也很生氣,他認為電影永遠不會有最后一部,因為他們的友情是基于電影的基礎(chǔ)上,只要還有電影,他們就永遠是朋友。 可是他就快死了,辰也在店里找要給他推薦的電影,那些他珍愛的電影散落一地,辰也哭了,“找不到!” 第三天消失的是鐘表。 他一直感情不睦的父親是一個鐘表匠,在母親去世時父親也沒有及時來看母親,姍姍來遲的父親帶來了母親的懷表,放在枕上:“我把它修好了?!? 他常常騎著車在一個斜坡上停留,坡下是海鷗鐘表鋪,是他的家,是他父親所在的地方,可是知道鐘表消失前他也始終沒有下去過這個斜坡。 他的存在被一點點抹殺,因為這些物件的消失,他存在的證明一點點不見,和他有交集的人都在忘記他,他活著,但卻和不存在一樣,沒有人記得他的存在。 第四天,即將消失的是貓。 貓對他來說才是親情最后的寄托,關(guān)于母親的記憶繞不開貓,那是他最大的溫暖。 回到家看不到“卷心菜”,他在大雨中找它,這場大雨和母親住院時的那場大雨重疊了,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一天,他冒著大雨跑到醫(yī)院,一向溫柔的母親在病床上掙扎,醫(yī)生和護士按不住她只能準備給她打鎮(zhèn)定劑,他站在門口看著自己的母親,手足無措。 回到家,卷心菜正坐在信箱上等他,他抱住卷心菜,裹在自己的衣服里,緊貼自己最后的溫暖。信箱里有一封信,是手機消失前前女友寄給他的母親的遺書,他曾經(jīng)拒絕這樣一封代表告別的信,現(xiàn)在前女友替母親在他最困難的時候把信寄給了他。 故事的結(jié)束,他最終放棄了繼續(xù)活下去,他不能讓貓消失。 其實我覺得整個電影有點像我們常見的一個問題:“如果親情、友情、愛情一定要舍棄,你可以放棄什么?” 我想我一個都不會放棄,每放棄一樣都是在抹殺我的存在,用全盤抹殺自己的過去來維持一天的生命實在是太痛苦了,如果我所有曾經(jīng)的存在都沒有了,那么我還活著又有什么意義呢?我愛的愛我的都消失了,我的存在還有價值嗎?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消失也沒有關(guān)系的東西,因為每一個事物的存在都在證明我曾經(jīng)存在過。
結(jié)論:一部不錯的生命教育片
適合平靜地、認真地看
——事——先——說——明——
非嚴格的影評,在班上帶著同學們看完電影后,從劇本故事的角度所得到的淺顯感受。
表述習慣問題,文中提到的“我”,有時候是筆者作為觀眾的感受,有時候是直接代入電影主角的視角。
前半段主述電影講述方式,后半段主述電影故事內(nèi)容。
———正——文——分——割——
與其說「假如貓從世界中消失」 不如說這是「假如我從這個世界中消失」
總體而言,風格可以說是經(jīng)典的日式電影,略帶物哀之美。劇本寫得還是可圈可點,be的故事卻有積極感。就像羅曼羅蘭那句話,認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才是真正的英雄主義。雖然主人公不一定認清生活,也不一定是英雄,甚至不一定熱愛,但至少結(jié)尾處可以看到他對熱愛的努力。
故事矛盾集中于自我,人的自處,因為是面向自我、審視自我的故事,因此故事的情感節(jié)奏相對穩(wěn)定,如輕風,如微波,細小處依舊輕泛波瀾。
鏡頭語言有種散文式的哀婉,通過物象承載人際關(guān)系中的不同面向與不同的情感,整體結(jié)構(gòu)嚴謹,甚至有點輕微死板——幸好中間數(shù)秒的黑幕后轉(zhuǎn)化了敘事節(jié)奏(大概是第三段的阿根廷之旅),形成輕微變奏。
敘事主線還是比較清楚,用電話、電影、鐘表、貓四個具有象征與隱喻意味的物象串聯(lián)起整條故事脈絡(luò),討論了類似于一個人在面對“假如只剩三天生命”的內(nèi)容時所可能持有的態(tài)度與反應(yīng)。
比較難得的是,電影里出現(xiàn)的物象基本都較深度地得到挖掘與呼應(yīng),沒有落空的伏筆和無用的閑筆。
圍繞主線,夾雜了很多插敘,時而顛倒時間,打斷了時間順流的感覺,也為最終似夢似幻的結(jié)局及開頭那“惡魔”式的奇幻設(shè)定找到收束點。正是這一點,讓電影所探討的生命不再與所謂異世界或者魔法掛鉤,而是回歸現(xiàn)實,充分直面死亡。(所謂異世界/轉(zhuǎn)生/魔法里的死亡都不是真正意義的死亡,因此很難嚴肅探討這個問題。)
第一段失去的電話對應(yīng)著初戀——或者說,是獨屬于青春的回憶。如同大多數(shù)天然社交恐懼的文青,主人公因恐懼face to face的交流,電話反而成了認識與交往的主要媒介。第一次失去電話,也就意味著首先失去一段美好的戀愛。
第二段失去的電影對應(yīng)著友情——準確點說,是融入生活的友情與愛好。因電影結(jié)緣的摯友,在失去電影后,也意味著摯友的消失。
其中有一段令我印象極深的片段,具體記不清了,大意是:
電影是無盡的,所以我們才有無盡的話題,可以不斷地見面。
我的任務(wù)是為你推薦電影。
如果非要在你生命的最后推薦一部電影,或者是挑一部能看的電影,那我無法做出選擇。甚至在我做好選擇之前,你說不定就死了。
第三段鐘表的消失對應(yīng)時間感的模糊。這也是最有意思,但又沒有討論得特別清楚的點——也可能是我沒注意。
借用伯格森的理論,生命本身就是「綿延」不絕的,因此生命的時間本就不可計量。我們之所以發(fā)明鐘表,之所以把不可計量的時間刻在表盤上,放到坐標系中,說白了就是現(xiàn)實生活的需要——我們需要一個儲存記憶與感受的節(jié)點和標記。
人創(chuàng)造了鐘表,又被鐘表所規(guī)訓??潭然娜松?,其實就是刻度化的現(xiàn)實。鐘表的消失,意味著現(xiàn)實時間坐標的崩塌——這同時也是生病到后期會有的感受——回憶與經(jīng)歷,甚至包括其他人生命的記憶,都將模糊。記憶飄到那些有關(guān)于其他死亡事件的地方,有關(guān)其他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地方。
這時候,人所面對的,其實就只有自己。
而最終消失的貓——其實意味著自己。
對我/主人公來說,是貓。
對父母來說,是孩子/我。
對我來說,是世界。
貓毛過敏的母親在遇到貓貓以后,這種特別的癥狀也會消失。就像主角小時候在撿到用生菜盒子裝著的小貓時,用自己最討厭的蔬菜給了它命名。 又像身為鐘表匠的父親,本應(yīng)以嚴謹求實為終生目標,足夠理性,克制情緒。但就是這樣一個和精密零件打交道的人,一個理應(yīng)手穩(wěn)的人,卻拍不好妻子、孩子與貓的那張最后的合照。
父親永遠都匍匐在修鐘表的座位上,我所看到的永遠也只是父親的背影,并不知道父親具體在做什么——也許父親眼中的我也是如此。當父親將母親的懷表修好后,懷表繼續(xù)走了,但母親的時間卻停了。
現(xiàn)在,我的時間到了。就像母親把遺書交給我一樣,我也要把遺書交給父親。與其說是遺書,不如說,這是一段留給活著的人一個自我存在的證明。
因此,當我?guī)е约杭磳㈦x開的消息,告別了青春,告別了摯友與愛好,告別了回憶,最終騎著單車沖向那個刻意回避的鐘表店時,意味著我接受了我的存在。
那封提前寫好的信,并不是遺言,而是我曾經(jīng)存在過的證明。
我的存在,究竟會給世界帶來什么變化?
我的消失,是否又會影響這個世界?
世界不缺我一個。離開我,或我離開,世界都照樣運轉(zhuǎn)。
即使如此,即使渺小,但這也依舊是我曾經(jīng)存在過的證明。
假如電話從世界上消失了, 距離能夠肆意將我的聲音掩埋。 假如電影從世界上消失了, 我的喜怒哀樂會隨著枯燥的歲月日漸蒼白。 假如鐘表從世界上消失了, 時間會像玩弄傻子一樣讓我等待朝去夕來。 假如貓從世界上消失了, 那些泛濫的寵愛只能擁抱自己入懷。 假如我從世界上消失了, 世界只會冷眼旁觀我一路走過的生之告白。
最喜歡基友那一段 可見有人愿意吃我安利對我來說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劇情三星,配樂6星,takeru旁白6星,畫面4星,喵星人演技6星,主題曲5星。一個“如果”的世界,一物換一物最后發(fā)現(xiàn)所有的事物都有著自己的存在意義?!敖o我活下去!”「あなたの素敵なところは、ずっとありのままでいられますように?!谷绻阆?,至少我會為你哭。PS:原來takeru自攻自受也可以有!
全片最喜歡的是一開頭那句“假如我從世界上消失了”的念白?;褟呢浖苌掀疵译娪暗哪且荒灰埠躷ouch。 用一件東西的消失換一天的生命這個設(shè)定也很新奇。但是影片節(jié)奏有點拖沓,適合平靜的時候看,不然會嫌它冗長。 大概是對它的期待太強了,所以有點失望,減一星。
如果你的生命就要終結(jié),你可以選擇讓世界上消失一件東西來延長你的壽命,你會選擇什么?男主選擇了手機,電影,時鐘和貓。可是他發(fā)現(xiàn)手機是他和女友在一起的契機,電影是他和摯友相遇相知的理由,時鐘是父母的默契,貓是一家人相愛的證據(jù)。所以最終他選擇不消失任何東西...
這部電影講了親情、友情和愛情,感觸最深的是親情,因為父母才是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在海邊,爸爸給媽媽和男主照相,雙手顫抖,拍下模糊的合影。配樂很贊,色調(diào)很美。
特意在首映日來看,完全不符合之前的期待:進展緩慢,冗長無聊,莫名其妙的劇情和設(shè)定。用貓來做標題,實際上80%的內(nèi)容都跟貓沒關(guān)系。這個片就應(yīng)該叫做:一個腦腫瘤晚期患者的腦洞。
阿根廷的瀑布下奔騰迸濺的水氣和巨大的生命流動聲響,沾溼的發(fā)梢同噙著熱淚的吶喊。海邊耀眼的光照下因為父親忍不住哭泣到顫抖而模糊的一張寫真。體驗過「失去」才察覺「重要性」的母題玩弄得很淺顯,強行煽情設(shè)定的劇情過多令人嫌惡。"並不是人類在飼養(yǎng)著貓,而是貓陪伴著人。"小林武史的配樂讚。
假如電話從世界上消失了,距離能夠肆意將我聲音掩埋。假如電影從世界上消失了,我的喜怒哀樂會隨著枯燥的歲月日漸蒼白。假如鐘表從世界上消失了,時間會像玩弄傻子一樣讓我等待朝去夕來。假如貓從世界上消失了,泛濫的寵愛只能擁抱自己入懷。假如我從世界上消失,世界只會冷眼旁觀我一路走過的生之告白
和設(shè)想中的展開方式完全不同,以為會講事物逐一消失后的世界,結(jié)果卻是一條回溯之路:愛情,友情,親情,與此相關(guān)的三段戀物回憶,滿載懷舊的溫柔和失去的痛楚。迷影段落尤其感人。
因為小說很期待電影,但改編得有些令人失望……感覺不到阿根廷那段有加的必要,為了給小葵加戲?qū)а菀彩切U拼的……男主和貓之間的羈絆也被其他支線沖淡不少……讓人覺得把題目改成假如手機消失、假如電影消失都OK啊……并不是非貓不可啊……
文藝有余,內(nèi)涵不足。從電話、電影、手表再到貓,追溯愛情、友情、親情再到自身,萬事萬物,存在即合理。題材和構(gòu)思不錯,可惜敘事剪輯節(jié)奏太亂,典型的日式小清新雞湯片。
剛想說電影比原著好看呀,就發(fā)現(xiàn)編劇署名是岡田惠和。。。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可以沒有手機,可以沒有電影,可以沒有妹子,可以沒有朋友,就是不能沒有貓,死也要留下貓。貓最好,貓最棒。
時間線亂到不行,女主在阿根廷瀑布底下哭那么慘不明所以,又不是男朋友死了,強行煽情強行騙哭,我全篇沒有哭出來。只有基友得知男主快死了,翻遍整個架子找不到一個合適的電影給他那一段真是心酸死了,基友說你每天吃我一份安利就是我存在的意義,你以后不在了我把安利買給誰那段我心酸死了【并不
這是一部從佐藤健的呻吟聲中開始的超長豪華版mv 適合截圖做壁紙 可不刺激也不催淚 不過也許比較戳一部分日本年輕人?右邊一對情侶中的男生后來一直哭 我又看了看左邊 一個老太太正巧掏出手絹 然后淡定的狠狠地擤了把鼻涕 tsutaya的梗我喜歡
影片名字挺有意思的
電話電影時鐘與貓,任何東西的存在除了它本身的使用價值,更重要的意義在于締結(jié)了人與人之間的羈絆,承載了回憶與陪伴。如果這些物品從世界上消失,與之相關(guān)的一切情感回憶都將不復存在。消滅了與我有關(guān)的一切,我的存在便無限接近于不存在。
親情 友情 愛情 的意義 在一個人臨死之前 被詮釋得淋漓盡致 很感人的影片 也很治愈
假如有關(guān)貓的情節(jié)和鏡頭從這部電影里消失了,這也不過就是又一部陳詞濫調(diào)七拼八湊感悟親情愛情友情外帶小清新慢鏡頭的典型日式電影。。。
其實是,我得了腦瘤,我開始忘記愛情,忘記友情,漸漸開始忘記親情。生活中習以為常的東西,一件件消失,要是從來沒存在過,人們也能安然的生活,少了我的存在,世界或許完全不會改變一點點。但是那一點點羈絆,和回憶,就是我們來到世界上的小小痕跡。感謝每一個平凡的自己到來,組成這個世界。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