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少數(shù)幸運兒來說,商場早已是他們成功征服的領域。與其無所事事,這些人接受全新挑戰(zhàn),走遍全球尋找現(xiàn)代歷史上的寶物作為自身價值百萬的收藏品之一。從經(jīng)典的運動物品、曾經(jīng)叱吒賽車界的車子到震撼世界的吉他,這些物品無疑是當代最重要的寶物。一同欣賞世界最珍貴的私人收藏,瞭解它們被取得的方式和受人收藏的理由。《百萬名家收藏》由What’s My Car Worth節(jié)目的奇斯馬丁主持,他將帶觀眾見識世界最壯觀的私人收藏。對于這些商業(yè)鉅子,成功縱橫商場只是開端而已,他們要走遍全球尋找現(xiàn)代歷史
好好好好好題材頹廢午安哦舞臺踢被子哭咯誒哦,圖,偷狗追了幾句出故障,哇嗚哭就行哦踢開圖互相咯誒誒腿剔透后咯嚇了一跳聽哦踢他在咯OK迷路呼吸,衛(wèi)隊很微妙可以寫信給哦一美妞你哦中哪一種腿捏你退哦婆個不踢出哦,第一張晉可以買退哦咯我來我這小朋友們冷稀土股咯我聯(lián)系越來越咯了你一下咯OK逆襲啦頗多,佛教也咯請無視我說句話模式原諒我這破耳帝劉敏兒您一直在
家具收藏 (10講)
1
2 胡床:古書中指的交椅,
3 床:從坐具隨椅具出現(xiàn)而漸變臥具,有4種1塌:矮平四周無欄圍,矮的是放炕上的防炕太燙,山西家具留了古代的風格,下榻:東漢名臣陳藩 塌掛墻上遇喜歡的人來才拿下讓人坐所以 叫 下榻。明代室外納涼用。2羅漢床:三面圍,從彌勒塌演變來,明清時待客用像雙人沙發(fā)。中國人最高禮儀是拉人上床。實用,西方喜歡,經(jīng)濟最高。東床快婿(在東床)衣冠不整的成女婿了。3架子床單面上下有尊卑,男在外主位,女起夜男坐起女從后背走,西方雙面上下有的上方也有架4拔步床,拔腿上,有地平,床中床。床是最貴家產(chǎn)顯身價
4 椅:皇寶座因古代床是家具等級最高做成床樣,尊嚴第1舒適第2,椅是倚,帶圈靠背能倚的,椅是樹種楸木,太師椅是圈椅初始簡單,秦檜是虛職太師后仰頭巾掉,有人給做個荷葉托手,頭后仰可靠上,叫太師樣以后叫太師椅,清代變方靠背。2 官帽椅,宋代。兩頭伸出叫搭腦,俗名四出頭,搭腦加扶手2出頭,后不出頭了叫 南官帽椅(可能南方先流行)3玫瑰椅靠背矮不超過窗,南方管小東西叫鬼子是昵稱,到北方把鬼子椅叫成玫瑰椅。4后變不帶扶手有種叫燈掛椅,禪椅坐面大能盤腿,褒貶是買主,喝彩是閑人。挑毛病的才是想買的5鹿角椅,皇打獵后讓做成椅6鼓凳 臨時的,圓的,初衷是看的。明代凳長方多,清代方形多,梅花凳。春凳(2人凳),滾凳按摩腳
5 案:東漢男 梁鴻,女 孟光 丑想嫁梁 舉案齊眉,案是托盤帶足且足是縮進去的,重案輕桌,腿頂4腳叫桌,腿縮進為案。拍案驚奇,方案 都是高等級衍生詞2 供案(翹頭案腿是曲的)。翹頭為看長軸畫能攔住不掉下撕畫。3翹頭有用一塊木頭連體挖的,癭(影)木芯,滿架葡萄4 平頭案5卷書案,往下卷的一種卷書案是炕案6 怕搬動轉不過來來又形成 架幾案,兩個墩一塊板7桌原來是 卓,指高的東西。精神層面等級低,即使酒桌是案形也叫桌,也不叫酒案,也無飯案8嘉靖崇道教-八仙桌-南方 叫 方臺(須彌座 影響)--再到北方 叫寫字臺。古代有寫字臺樣的,南方 叫 馬鞍桌,北方叫褡褳桌。方桌 對門是主位,后來圓桌(南方 百靈臺)無主次。9 畫桌 少 寬,
6 箱柜:1最高5米多在坤寧宮乾隆仿明原物又造的黑柜2 庋 (鬼)具包括柜(南方叫 櫥 從廚房放東西的演變來)和箱3故宮旁皇史宬(成)藏書和檔案的用磚石造內有金匱3 亮格柜上面1格或2格前后空的,放古董的叫萬歷柜,廟里常出大家具4多寶格裝古董的柜,后有頂箱柜再80年代組合柜5 天津柜一種躺柜,連三柜3抽屜案形柜,悶戶櫥(連2),細軟藏悶倉里
7 1屏風后演化成羅漢床3面有擋板,屏風1象征權力,天子背后都有,2擋風3玻璃康熙傳入3 圍屏,地屏(2邊有提手便于常搬運,高2米多因古代采光不好聚會都在戶外時用),折屏,枕屏(貘 是熊貓,能吸噩夢),硯屏(桌上防墨干,宋朝有說是東坡黃庭堅弄的)后變成桌屏后叫插屏(活的)后變掛屏(鈞瓷),7千年前就用漆了。云母,螺鈿(店),4憑幾(春秋戰(zhàn)國時在地上睡覺靠的),香幾(放佛香,上香的在屋中間,也可搬到外面),花幾(圓的多,方的少),琴幾,茶幾
8 硬木:紫(清愛皇愛,性小,應力小不變形,橫紋好雕,擅雕,明隆慶開關進來,有金屬光,沒大料十檀九空,藥用止血,疼,治刀傷,),黃(文人愛,明愛,鬼臉平,其他木癤子空,應力小,任意切纖維不斷裂能鏤空幾百年不斷,有大料),雞翅(按 紋理命名,小料裝飾多用 溪鳥 敕鳥,),鐵力(前4大),紅(酸枝,替代紫,黃引領百年,乾隆時就有,接替紫,黃。性大,雕刻不如紫不能雕太細,)烏(做筷子),銅糙,均文學名。
軟(柴木) 均科學名:楠(溫,冬天皇睡楠木床,耐腐,陰天有香,承德店以無漆著稱),櫸,柏,樟,核桃(櫸,銀杏是南方,核桃:細膩,榆是北方的),柞榛木(江蘇,馬讀 榨汁木)
癭木(瘤,影木,陰木,接近樹根,黃花梨癭,樺木癭,什么都有癭,一般多用樺木癭,楠木癭,因為大,樹多)。按形象(葡萄癭,龜背,花椒癭,虎皮癭),常用各種面上
長物志(馬 讀 帳物)
陶瓷收藏 (23講) 1 陶戰(zhàn)國時就有缺點吸水慢慢被棄現(xiàn)只做花盆,馬家窯,甘肅青海多陶,戰(zhàn)國時就可做超1米空心磚踩不碎,秦磚漢瓦實在秦漢前就很好。秦馬戰(zhàn)是騎馬沖過去下馬打,因沒有鞍鐙可見兵馬俑(灰陶較硬,同北京四合院灰磚瓦,灰磚比紅磚貴,多了層潑水燜制的工藝變硬),唐三彩有鞍鐙(三國時有鞍),孔子恨用兵馬俑代人(始作俑者,其無后乎)。漢代上釉防吸水,含鐵變黃,含銅變綠即漢綠釉由來。出土后有銀色云母光澤叫返鉛(實并不能辨真?zhèn)?,很多真的不返)。唐三彩?100度燒出的釉陶,有多種顏色,是明器(下葬用)
2 1 陶瓷區(qū)別:1原料:陶 黏土,瓷 瓷土(高嶺土),2溫度:陶 千度以下(唐三彩 1100),瓷(1200以上)3 陶吸水瓷不4 陶不透光瓷有 2商代青瓷出現(xiàn),科學上東漢開始,強度大,原料便宜分布廣3 早期都青瓷,因含鐵去不掉。含鐵越高越黑。4 三國時經(jīng)濟不發(fā)達更強調內在心理,魏晉坐牛車放緩生活節(jié)奏追求動物造型,雞頭壺之類的要追求自我。5 南青北白,南 越窯(余姚附近,早期綠發(fā)黃),北 邢窯。執(zhí)壺(注子):偏把的。一邊把手。從雞頭壺隨經(jīng)濟發(fā)展為了效率不做那么復雜了就 壺嘴變簡單。長流(長壺嘴),宋代開始,唐代之前只有短流,因為做不出來,一燒壺嘴就塌。6現(xiàn)代喝茶方式是明后確立7 邢窯 盈字款的,大盈庫(皇的私庫 賞人用的)8法門寺 秘色瓷 艷綠,越窯改進的9 長沙窯 寫 字,詩,具象畫,魯山花瓷都是抽象大色塊
3 宋:5官窯:汝官哥鈞定,8民窯。除官哥外均地名命名 1汝:河南寶豐清涼寺,只燒20年多年,最好最少雍正時只31件。明 王世懋《二委酉譚》,周輝《清波雜志》,臺北故宮21件,全世界67件。大奩在英大維德基金會23公分,小的在故宮18公分直徑,南宋記兩件進貢的就這2。放瑪瑙末致釉色不同。汝州產(chǎn)瑪瑙。80年代唯一美國賣過1殘次品小盤154萬美金,元青花,清代 粉彩,永宣青花都特名貴,現(xiàn)上億琺瑯彩當時就賣 20-30萬美金。蟹爪紋,魚鱗(斜著紋)開片,香灰胎,胎薄(胎底同厚,一般其他瓷是胎薄底厚。裹足燒,別的瓷底沒釉,它是裹過來有釉,支芝麻釘,支空中燒),天青色。釉厚,素器,不能刻畫。有時寫奉華(南宋德壽宮的配殿的名。該宮是宋高宗趙構寵妃劉貴妃。臺北故宮有乾隆弄的銅鎖瓶口的瓶)。歐洲貴族都有古董柜,奇物柜看是否有文化,以為瓷硬是寶石展示在柜。乾隆管水仙盆叫貓食盆:汝窯偏藍,官窯偏灰。比汝窯還前還名貴的 柴窯(后周柴榮在位只6年,他那時的),沒人見過
4 1 官窯:瀚海拍賣會,琮式瓶,方形全世界3件(東京博物館,英 大維德基金會,揚州博物館)。琮(從):禮器,壁禮天(外圓內圓),琮禮地(外方內圓)。北宋后可燒內方外方的。燒瓷 拉圓形易做方的難,紫口鐵足(口釉少露出紫色),北宋胎厚南宋輕薄,2 哥窯 特像官窯,但偏棕色,窯址不明。有人認為是在浙江龍泉,兄弟2各一窯,哥燒的叫哥窯,弟的叫龍泉。金絲鐵線,開片黃色和黑色(文武片。金小鐵大),實是缺陷,因胎和釉膨脹系數(shù)不同,釉開裂,能炸2年。大開片黑的是因為出窯放炭黑水里,時間長了氣體進去氧化成黃。有人認為 南方人說話 官哥不分。這兩種窯實際就是1種。還有人認為哥窯是元代人仿宋造的而非宋。但馬覺哥仍宋,因元人不喜青瓷,喜白藍 。存世量多,大多清代仿制。均為透明釉叫 玻璃釉
5 五彩: 1 鈞窯(屬于青瓷,紅,藍著稱,有玫瑰紫,鈞紅,有天藍,月白):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片。宋金元時期(北宋宋徽宗開始),有官窯,民窯之分,不像汝只有官窯。鈞臺窯,金大定24年 鈞州燒。后避諱 萬歷 朱翊鈞 改為禹州(河南)。最早記在明初。明初 曹昭《格古要論》沒提鈞窯?!短昭拧?,晚清被人文推崇變地位超高。民國窯址才被發(fā)現(xiàn)。汝停鈞代(燒地址和工藝都接近)。乳濁釉,釉厚,好處遮蓋力強遮胎骨。以銅為呈色劑,高溫一次呈紅(前面青瓷是以鐵為 呈色劑才發(fā)青)。因鈞州神垕(后)鎮(zhèn)出孔雀石含銅。但銅高溫愛揮發(fā)致紅色啥樣難控制(窯變),入窯一色,出窯萬彩,后會控制用筆觸。有個著名的作品盤子,筆觸掉了個點(三潭映月),彌漫裝看不清邊緣(宋),金元時變色斑,成物型。民代前鑒定鈞窯 蚯蚓走泥紋(釉在開片與不開片之間)。鈞瓷也有底刻數(shù)字但是迷。鈞窯掛紅,價值連城。2 定窯(北宋早起,其他都是北宋晚期)河北定州白瓷(有芒:碗口澀圈,有光刺眼--南宋葉宥 坦齋筆衡),與其他4瓷不同,有雕工,釉薄所以只有它可用紋路表現(xiàn)。乾隆愛。要去鐵里雜質才能白,采用覆燒(扣著燒)足部滿釉 口澀圈(為鑲口,如鑲銅口,金口),節(jié)省空間提高產(chǎn)量,但口刷洗不凈后漸退出。定窯有不同色,紅,黑,綠。景德鎮(zhèn) 影青學其澀口。瓷器可用大蒜汁粘度高來修復。
五大名窯始見明代,柴窯(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無實物無窯址,官哥有實物無窯址
6 民窯:北:磁州,耀州,鈞,定 南:饒州,龍泉,建窯,吉州。1 磁州:1918巨鹿旱挖出后霍布遜命名,文字裝飾(和唐代 長沙窯類似),忍字,白底黑花是較典型。瓷枕有畫有字,西游記故事始于南宋。宋典型 梅瓶(裝酒)。2 耀州窯(青瓷):橄欖綠,上有刀削花紋(陜西刀削面學來的削發(fā)),較重的綠,陜西銅川,最高的梅瓶(上海博物館)。逐漸衰落簡化。5代 凸雕,北宋 陰刻,金代 線刻或素器 (所有陶瓷均此趨勢,簡化提高產(chǎn)量,除非宮廷單用)。國寶 倒流壺(水從底座灌入用時 正過來)70年代發(fā)現(xiàn)。3 鈞窯民窯:簡潔,各地(南到浙江,北到內蒙東北)各地胎質不同(鐵黑,深灰,褐黃,咖啡,白),民窯大量燒碗盤。宮廷是陳設用,花盆花觚(姑)。民國時受推崇,鈞瓷窯被發(fā)現(xiàn)后瓷片被哄搶放衣帶上。4 定窯民窯:唐 只宮廷才能用上白瓷。定窯著名 孩兒枕。到金代 印花(更簡單)。后來大量仿但進博物館多看真的能體會出仿的不自然的樣。
有名的彩瓷里 紫定,紅耀州。
7 南4民窯 1 饒州(景德鎮(zhèn)),漢朝開始,宋真宗景德年(1004-1007)建鎮(zhèn),高嶺(地名)廢棄的土都白的。有 饒玉 之稱。給的例子:影青(古書叫 青白瓷,也叫 映青,隱青) 天工開物說其 素肌玉骨。更像柴窯的被夸的特征。像玉和玻璃,透明。最薄,有金屬感,韌性好,可仿金屬器,化妝粉盒多,仿的有的甚至和藤編出來的。在戰(zhàn)國,漢唐就已有玻璃。宋后幾乎無玻璃器是因 有影青。因 瓷生產(chǎn)成本比玻璃低,又好又堅硬所以宋后就不生產(chǎn)玻璃器了。景德鎮(zhèn)挨著 昌江,又叫 昌南鎮(zhèn)。釀造酒米酒,白酒是蒸餾酒都度數(shù)高。宋代執(zhí)壺(注子),用作茶道,和唐不同,宋代點茶,需要壺嘴細(出水有速度)。渦瓶(梅瓶,用來裝酒很大)。影青出土很多,宋有專門賣影青的店。2 龍泉(青瓷):哥叫章生一創(chuàng)立哥窯,弟是章生二創(chuàng)龍泉(弟窯)。西方叫塞拉同(法語),有出戲劇《牧羊女》,男主人公塞拉同穿青衫,外國人說不出該色,就把其叫這個celadon。北宋的胎厚,釉薄,開片,豆綠,南宋的好,胎薄,釉厚,不開片,色均勻,粉青,梅子青。戰(zhàn)亂時有四川遂寧發(fā)現(xiàn)埋的坑里1005件中340多件龍泉。3 建窯(建陽窯,黑盞也叫污泥窯),主要做茶盞,黑色,鷓鴣斑。兔毫盞。日本叫 曜變(開窯時童男童女活血放上)還叫 天目(日僧從天目山帶回),引申成黑色瓷器都叫天目瓷。唐人煎茶(茶餅烤熱碾成細末后過籮再煮,三沸,加鹽,姜),像菜粥(吃茶)。宋熱水沏茶(也是茶末),調膏后注水(不放調料了),連茶帶水一起喝,不像現(xiàn)在只喝水。用建盞是保溫。黑瓷導熱慢?,F(xiàn)代喝茶法是朱元璋17子朱權發(fā)明, 瀹 (月)飲,篦去茶葉,出汁。朱元璋下令,去團改散(經(jīng)濟原因)。宋 建盞用來 斗茶,青白勝黃白??床璞K邊掛的水痕的快慢斗茶。越早越不好。水痕久不散 咬盞。像啤酒也是掛杯的好。宋 蔡襄《茶錄》,以前喝茶要熱杯,黑盞保溫好。上貢的會寫 貢御,進琖(展),典型的上貢的都是 兔毫,其次 油滴,玳瑁,鷓鴣斑。4 吉州窯(和北方 磁州像),宋南遷把北方磁州窯工匠帶去,但畫的細致(有南方特點)。
8 元青花:浮梁(景德鎮(zhèn)),大罐 鬼谷下山 拍下2億3,青花有說宋創(chuàng)立,有說唐創(chuàng)。但地點都不是景德鎮(zhèn),唐,宋的青花沒有完整器,殘片的胎質也非景德。元青花受波斯影響 藍,蒙古人尚 藍 白,波斯愛繁縟。把杯(蒙古馬上民族),多畫牡丹,有故事情節(jié)的巨貴也少,一般都大罐。開年初期都特愛戰(zhàn)爭題材,源于朱元璋愛。多層裝飾,從1-9層都有,唯獨沒7,蒙古重9惡7,刑法寬容,打人50板一般都47(天饒1下,地饒1下,皇帝饒1下),所以元人覺得不吉利,至正型(元順帝 元末代皇)共28年,第1個研究元青花的是美國人波普,研究的是一對大瓶有年代目的記載。缺和這對瓶配套的香爐?,F(xiàn)在在英大維德基金會。以它為準把層次多的都叫 至正型。少數(shù)民族遼,西夏等心胸大,愛大花,都愛牡丹。以前都認為是明永宣的。元青花確立了青花的霸主地位,景德鎮(zhèn)瓷都的地位,是漢,波斯,蒙古結合。藍色接受度高,成品率高,穩(wěn)定,質地好。反宋的含蓄,奔放,人工的美。只有清末粉彩和他較量。
9 永宣青花:朱棣5年到18年建故宮,總建13年,永樂大典 22937卷。 為父親立碑3萬多噸太沉現(xiàn)沒立起來。還建 報恩寺(報恩塔,現(xiàn)已沒)特點:大,形特殊,受鄭和(馬三保)波斯影響(如臥壺,扁瓶),龍紋兇。著名的 壓手杯(虎口處,較重,有確切記年 永樂年制 的全世界3件)。/還受 蘇麻離青(染色劑)影響,藍中發(fā)黑,有錫光斑(高鐵低錳),濃重,暈散(是燒造中有缺陷美,坑洼的)。說是鄭和帶回。傳名是因蘇泥和柏青合成,還有說是外國smalt(藍玻璃)音譯,還有說是索馬里來的,叫索馬里青。永樂后是明仁宗在位10個月死。再后 宣德共10年,38歲死,明朝盛世,愛藝術,愛斗蟋蟀,駿馬換蟲。養(yǎng)蟲從唐開始。大奸臣賈似道愛蟲。宣德爐最有名。宣德蟋蟀罐很少,因其死后張?zhí)笞屧?。臺北故宮最多1千多宣德瓷器沒1個蟋蟀罐,后93年出土景德鎮(zhèn)殘片拼起有21件蟋蟀罐。宣德胎底細砂底,光滑。青花有蘇泥勃青深入胎骨不平。最常見 一束蓮 盤子。永樂 讓為官清廉,所以燒蓮花畫的青花盤。取諧音 清廉。
10 成弘青花
三個皇帝沒出息,都40歲前死,短暫一生都被后妃,母親宦官,大臣控制。都18歲成年前登基,成化(朱見深 娶大17的萬氏,經(jīng)過土木堡,奪門之變,從太子變親王又變太子,口吃,遲鈍,萬害其他妃致懷的孩都死,紀妃,瑤族人,生孩藏后宮6歲,成華才被太監(jiān)告有孩。成化認孩后,紀妃被毒死,通信的宦官也被萬逼自殺)。成化青花淡雅柔弱和成化一樣,用我國自產(chǎn)的平等青(坡塘青,在江西),而非蘇麻離青。平等青很淡。強調平涂,線條“成化一件衣”。騎馬不放鞍 叫 驏(產(chǎn))騎。光膀子穿衣叫 刬(產(chǎn))穿。成化青花有大量 嬰戲碗(實是 宣德 首創(chuàng)),和成化求子心切有關。成化無大器(沒有大的瓷器)。成化的東西有 膩的感覺像臉上油擦多了。
天津沈陽道有地攤
弘治(朱佑樘 撐,5歲沒見過爹,和爹一樣17繼位,沒納妾,唯一一夫一妻,生了3男2女),官窯很少,因為其節(jié)儉。最著名 弘治黃釉(單色釉)。青花愛 留白。成弘不分家。
正德(朱厚照 封己為將軍,悄悄親自出征),14繼位,30死。命理最好,按 時,日月年排列是連著的,叫貫如連珠。申酉戌亥。只有朱元璋有這樣命理。沒孩子,有少數(shù)民族血統(tǒng)被中斷。嘉靖是其堂弟。愛女色,愛武,西華門外 造 豹房。在宣化 搞 宣府。喜 劉妃(民間歌女),后猜是回族人。正德年間瓷器最大特點是 伊斯蘭文直接刻在瓷器上。正德后釣魚掉水里著涼死(嗝屁著涼大海棠)。親征打蒙古 應州大捷(整個16世界就打贏過這一仗)。正德有很多方形東西,方瓶。
永樂是親征6次打北元,死在回來路上。正統(tǒng),景泰,天順三朝。中期成弘,正德,晚明嘉靖,隆慶,萬歷3朝
11 嘉萬青花:嘉靖武當山長大,因被宮女楊金英險勒死后更迷道教瓷器有葫蘆道教等符號和形,畫八仙等,八仙用的道具是暗八仙。從淡雅到濃烈且和永宣時的官崇尚濃烈轉到官民均濃烈。隆慶時 顏色藍發(fā)紫,人物長腰,半蹲坐的樣,一般底下款 大明隆慶年造。不寫年制。隆慶只6年從30歲登基36死。萬歷被逼學習,裝飾繁縟,畫的滿沒有空白,沒有主題,受西方影響克拉克船上有瓷器被叫成克拉克瓷,雕鏤空,貼塑,開光的定制的外銷瓷(用無主題的開多個框每框內畫有主題的圖),瓷器成出口商品,過去以為萬歷時的都粗糙,實是有粗有精致的。光緒年間都仿萬歷,實是日本人喜歡萬歷風格瓷器。模仿成“祥瑞手”。
12 崇禎青花:不是常說的粗大明,從滿身畫的嘉萬青花變清朗,秀麗了。宋代文房用具幾乎全了(筆架,硯滴,墨床),筆筒是最晚(晚明)出現(xiàn)的一種文房用具。筆筒是不放毛筆的?!段木哐啪帯?,崇禎愛標注 干支款,所以常被誤是60年后的康熙時代的青花。順治時飛龍 一身三現(xiàn)。龍頭,身尾三段被云彩遮住,還有1身7現(xiàn),9現(xiàn)的。筒瓶,明朝有但到清有一統(tǒng)天下,變流行,但上面有收口,不是上下一邊粗,上面畫 刀馬人。上下一邊粗是帽筒
13 雍乾青花:綬帶鳥紋盤不是永樂的,是雍正乾隆時期的,因為鳥是倒掛追蟲的,明代花鳥均靜態(tài)或常態(tài),最著名畫家 呂紀 都是常態(tài),這個感覺是清代是因為畫家 華新羅(華巖)畫的都是動態(tài)的。且 元到明初有很多大盤子最多70多公分,但常變形,但該盤周正。2雍正青花還有淡描 這個特色直追成化,學萬歷鐵線描。但萬歷時是因顏料少,不平涂畫成一道一道。賞瓶(玉堂春瓶),專門獎勵大臣但后來太監(jiān)懶了不說玉堂春了,直接說賞瓶一對。畫纏枝蓮,用青花,蓮花警示清廉。釉面也不平,但有特征,橘皮皺
14 清末青花:嘉道青花,龍紋從康熙時張牙舞爪有侵略性到乾隆時標準到嘉慶時嫵媚干凈軟,討好世人,纏枝蓮變鉤子蓮(勾蓮),由于質量下降成波浪釉(浪蕩釉),釉面不平,清朝每逢辛丑都有大事,康熙登基后坐滿60年特親寫一款,又辛丑年制。第3個辛丑是四庫全書首發(fā),第4個辛丑年1841《廣州條約》割讓香港,第5個1901年辛丑條約,咸豐(奕苧)軟弱,咸豐打獵一箭未發(fā),說春天鳥獸繁育要讓其養(yǎng)生,被老師 杜受田告訴的,因此被立太子。另一說,道光老了要見恭親王和咸豐談,恭親王老師卓秉恬,讓6爺坦誠和爹道光說,咸豐老師讓其聽道光說老了就爬地上哭,被道光覺孝立為太子。咸豐年間太平天國貫穿始終,又簽了璦琿,北京,廣州等各條約,31歲死,景德鎮(zhèn)停燒,咸豐瓷器極少,所有瓷器上的都弱像張紙,清瘦,蔫,大量仿雍正并落雍正款,同光中興(慈禧)慈禧和恭親王政變殺肅順。此時無藝術性都定制生產(chǎn)了。不像以前藝術瓷和日用瓷是區(qū)分的。粉彩出現(xiàn),市場上是唯一能撼動青花地位的。同治等大婚要定制瓷器都是粉彩,景德鎮(zhèn)還燒祭器為東西兩陵陪葬用。體和殿是慈禧用膳地,這時也引入有立體的圖案,在每10年大壽燒賞賜瓷。同光到民國是歷史上第4次收藏熱與以往不同是外需,流向歐美,這次景德鎮(zhèn)的仿古不像以前是為證明技術牛,這次純欺世為賺錢。刀馬旦仿的不像清初,像戲曲。宣統(tǒng)只3年,相聲說,懸著,一捅就掉下來。珠山八友大部分畫彩瓷,只有王步是青花領軍人物,受西畫影響和以往都不同。
青花700年來就是景德鎮(zhèn)的發(fā)展歷史,元,永宣,康熙是3次高峰
15 釉里紅:朱元璋愛,少,廢品率高,溫度要求高,高了顏色飛掉,低了顏色太暗,區(qū)間在10度。以前都靠人眼看1300度中10度的溫差。內蒙集寧路古城出土 元 釉里紅,7千件,除了吉州窯沒發(fā)現(xiàn)外,北方鈞,定(紫定),耀州(紅耀州),磁州窯,南方龍泉,建窯都有發(fā)現(xiàn)。玉壺春瓶570萬美元,浮梁磁局,釉里紅價格是青花的10倍。洪武尚紅,因為發(fā)家在南方,南方是朱雀,又姓朱,明初期 仁宣盛世。宣德 三魚碗,三果盤常見品種,一般認為宣德是釉里紅高峰,但更前面永樂時就很好了。宣德后停產(chǎn)200年康熙時又恢復,乾隆三希堂 都是掛瓶,乾隆后期就沒有突破,釉里紅黃金時代也結束。熱烈不如其他彩瓷,比如五彩,斗彩,粉彩,琺瑯彩,康熙時的紅釉不僅有釉里紅,還有郎窯紅,豇(江)豆紅,雍正時的 祭紅,乾隆時的珊瑚紅,礬紅。后演變?yōu)榍嗷ㄓ岳锛t(青花加紫),開始是對半,后來是青花的中心包一塊紅。大器不落款,因為在入窯前很軟,翻不過來,搖鈴尊。活拿的,意思不給錢從人家里拿出來賣,賣不出再還回去。開始是色塊,后來清朝是明確的畫了,不強調具體內容的有,宣德的寶石紅,雍正的祭紅。其他的顏色也有 永樂的甜白,宣德的青金藍,弘治的雞油黃,康熙的蘋果綠,雍正的胭脂紅都是單色,
16 顏色釉:玻璃外衣叫釉,原是透明后加不同金屬在不同溫度燒就成不同色,前窯難得一寶,十窯九不成,里面甚至放珍珠,寶石,瑪瑙,黃金,紅黃藍白最后打敗其他成主色調。祭祀 天壇藍色(祭祀臺主建筑是圓的,藍是天的顏色),地壇黃色(方,黃是土的色),日壇紅(太陽紅),月壇白,都燒過各色瓷器。八旗分小隊,10人一隊,小隊叫 牛錄(大箭的意思),隊長叫牛錄額真。努爾哈赤起兵初只有1200人,分4個小隊,選的衣服顏色就這4個。后來漢族軍隊也進來,變8隊,在4色上鑲邊變8旗。紅旗鑲白邊,其他三色都鑲紅邊?;侍珮O又增加蒙古八旗,漢族八旗,2 元朝白釉出現(xiàn)使景德鎮(zhèn)和青花坐上霸主地位,如果沒有白釉,不可能出現(xiàn)上面畫青花。元人尚白,因為蒙古人以奶食所以愛白,成吉思汗騎白馬,元朝還燒過白琉璃瓦,有記載但目前仍無實物,琉璃瓦多是綠,藍,黃,偶爾有黑,北京最有名建筑是白塔寺,
元代白釉(也叫 樞府釉),是樞密院簡稱,掌管軍事,樞府是盤子中對應寫樞府2字。有龍紋,少量鳳紋,大量花卉紋,明初 曹昭《格古要論》,被起名甜白釉,是因為白糖16世紀出現(xiàn),之前都是黑糖,永樂甜白是白瓷最高峰,很細膩的白,后來都燒白瓷都趕不上永樂。康熙時白瓷有閃青,有刻畫,雍正后白度高,是純白,白釉僧帽壺,郎口金(讀 吟,是)閣是雍正繼位之前自己的私邸,
雍正郎窯紅跟郎廷極(督窯官)有關,他反復試驗造出有玻璃感的濃重鮮紅這款,脫口垂足郎不流,釉不會留到底部的圈足,還有紅色泛白邊的,藍釉里有揚州博物館國寶藍底白龍紋梅瓶,雪花蘭(灑藍,吹青,用管子吹出來的),黃釉:弘治時期雞油黃最有名,說可以看到帶血絲(實是訛傳),皇后及往后的皇貴妃,貴妃,妃,嬪5個等級都有自己轉有的瓷器。常在,答應等是一個級別。一共6級。皇后的碗是里外都是黃,皇貴妃等是外面黃里面白,貴妃是外黃內綠,妃嬪等是外黃帶其他色塊,不純黃。
17 顏色釉(下):其他顏色:茶葉末色,孔雀藍(古人認為綠之極是藍,比如青出于藍,春來江水綠如藍),法華器(琉璃)法國人愛都被弄走,國人不認,康熙蘋果綠,雍正湖水綠,乾隆蔥心綠,龍泉青釉最早的有顏色的釉,但明宣德后停燒,因為處州燒龍泉的地方停供了,因為品種單一,胎厚。景德鎮(zhèn)胎薄樣式多,一起就運過來了,粉青,冬青(東青),豆青,由淺到深,青代青釉有堆粉,刻花等裝飾。乾隆時圓潤后越來越稀薄。
黑釉 很罕見在康熙年最好,后改名烏金釉(煤就叫 烏金),茶葉末釉,青里發(fā)黃,有星星點點,又叫廠官釉?!短粘捎浭卤分杏?鱔魚黃,蛇皮綠,黃斑點。茶葉末釉里有一種叫 蟹甲青。鼻涕藍(驢肝馬肺),花搭的亂色(比如 爐鈞,流淌色,藍紅相間)紅多藍少是雍正的(雍正時有 高粱紅之稱),藍多紅少是乾隆時,不很絕對,乾隆后不流行沒了。乾隆時有 仿玉石釉,仿木紋釉,仿青銅釉,仿漆器釉,仿金銀釉,仿干鮮果品都以假亂真,雍乾時愛仿宋官窯,但仿的是意境還美化了,盛世大國心態(tài)追求美不為賺錢,乾隆時還仿螃蟹,很真的一樣。雍正時年希堯(年羹堯哥)被饒,后以年窯著稱。以人的姓氏定名的只有郎窯,年窯,唐窯,臧窯(臧應選)
顏色釉是含蓄的,初期不是追求的,是偶然的
18 彩瓷:五彩,斗彩(清代才用這詞,之前都叫五彩),琺瑯彩,粉彩。唐的長沙窯開彩瓷先河,宋的宋加彩 等不構成主流。元代后期開始,明清開始規(guī)模大。青花算彩瓷一種, 五彩和青花同時誕生但沒青花有名,
青花是釉下彩,一次成型。五彩要二次入窯,先燒素器出來后畫,再用低于第一次的溫度燒,成本高。以前被文人覺俗氣。曹昭《格古要論》。元從西域帶來 掐絲琺瑯文化,就是景泰藍的影響。
五彩另一類叫瀝粉堆花(元代),被上海博物館收,
明初5彩后人認為不生產(chǎn),但西藏薩迦寺宣德5彩第1次被發(fā)現(xiàn)擺了6百年沒動過。
用紋飾,康熙時五彩流行,雍正時衰落,五彩和斗彩區(qū)別:5彩熱烈,平涂,斗彩柔和,勾勒的。成化斗彩(當時就叫5彩),斗彩這詞是清晚期出現(xiàn)。經(jīng)濟發(fā)展市場就會媚俗,明初5彩叫 青花五彩。先燒青花2次拿出2次掛彩描邊后再進窯。隔幾百年后再描邊掛彩再重燒。因晚晴時五彩比青花貴,所以有作偽嫌。晚明5彩主要紅綠2色,日本管這風格叫 大明赤繪,以綠為主也可以叫大明赤繪。文化排列,唐 秘色瓷,宋瓷,元青花,明五彩,和唐詩到小說一樣:含蓄-委婉-通俗-直白??滴鯐r4大彩瓷云集,富足不計較2次入窯的成本??滴跷宀侍攸c:色多顯得亂,用釉上藍代替青花(技術革新,第一次就燒白罐子,第2次全部畫好入窯,不再先燒青花再畫彩,以釉上藍代替釉下藍,也降低了成本),此時青花是最成熟時期。畫工生動不再像晚明只重視色彩不重視線條。古玩界管明朝五彩叫 粗大明??滴鯐r鳥毛都真實。色澤強烈。沒有淺紅到深紅等過度。叫硬彩,康熙晚期出現(xiàn)的粉彩 叫 軟彩??滴跷宀室步?古彩。
明朝開始生產(chǎn) 將軍罐(陳設瓷),康熙時特流行,大小都有,大的能蹲一個人。帶蓋的瓷器就易失手。法國買的題材:4妃16子。也有畫少的。清60萬拿下1億愛多子題材??滴鯐r特點硬,胎硬,釉硬,造型硬(直肩,不溜肩,沒有曲線過度),彩硬。雍正文化素養(yǎng)高,不怎么弄5彩了,審美要休息一陣。線條變柔和比如曲線肩
19 柔和文雅的斗(四聲)彩:逗彩,豆彩?!赌细G筆記》里也叫 填彩,點彩(從工藝上說),先青花畫邊,后在里面填彩。
成化斗彩:雞缸杯。天字罐。底下有個天字。一般瓶值錢,罐次之。古玩行說 站著的(瓶)。趴著的(碗,盤),不值錢。蹲著的(罐)。天字罐卻特值錢。按《千字文》天字拍第一。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張。所以有 天字第一號 這種說法。天字的 天 無欄無框。一般落款有雙藍圈或框,或者 篆字字形形成方框。全世界只有10余件。至今不知干啥用的,有人猜是酒具,因為成化斗彩除了很多酒杯但沒儲酒的,還有人說是祭天的。有海馬紋,花草紋,唯獨沒有人物。剃頭的,口破損后被磨平的。75萬英鎊買的1千英鎊的
雞缸杯:沒把,缸型,很小。萬貴妃大成化17歲特喜歡成化斗彩,成化為討她高興弄的。成化元年是雞年。官上加官,畫雞冠花底下有公雞,寓意。只有這朝,后面乾隆等都仿他。成化性格弱,愛柔和的東西。500多萬買的杯給馬上茶。
成化斗彩唯一幸存的沒被攻破的特點:姹紫。有點黑可能沒燒好,暗淡。中國審美到最高境界都是病態(tài)的。病梅,這個也是。成化斗彩沒大件,最大23公分,都是小的?!短照f》:成窯以五彩最貴,酒杯以雞缸為最。后來沒了,康熙時 復燒,康熙把歷史上出現(xiàn)過的瓷器全部 復燒。到康熙時都是青花和五彩斗,彩里不加粉,因當時粉彩沒有誕生。康熙斗彩比較熱烈。最大的87.4公分1個大罐。說明斗彩也可有大器,但非成化時的。雍正后變細致入微,像刺繡。
乾隆時不創(chuàng)新,規(guī)范化,一旦社會富足就追求四平八穩(wěn)不創(chuàng)新了。
斗彩成本比五彩還高,因填色不能超過輪廓線,所以慢。乾隆后加金,加粉。青花和粉彩斗。嘉慶后國力衰,不做斗彩了。
80年代中期 北京公家的收購部。
僅比琺瑯彩多點。燒著麻煩??涤呵?朝
20 西方?jīng)_擊來的琺瑯彩(別名 古月軒)。唯一在紫禁城燒的。一只碗1億5千萬?;始覍S么?,康熙愛而引進開始燒。顏料是外國引進的。未走出故宮一步,沒進民間。初時是金屬胎。我們這里專指瓷器,實際琺瑯彩有多種,比如銅胎畫琺瑯,玻璃胎畫琺瑯,瓷胎畫琺瑯。法語來的。黃底的或黃紅的多,紅的叫 紫地琺瑯彩。也有白底的(雍正,乾隆時)。用油來調顏料。細膩的畫法。琺瑯類似搪瓷盆。搪瓷就是一種燒藍,鐵皮做胎燒上琺瑯,瓷胎畫琺瑯達到巔峰,所以比其他胎的貴。景德鎮(zhèn)康乾時供胎質量最好。
紫禁城,頤和園,怡親王府3處燒。為啥在宮內燒,會畫的人少,顏料珍貴好控制,康熙酷愛,享受過程,
張大千(大風堂),紀曉嵐(閱微草堂),中山公園(來今雨軒),有窗或長廊的屋。古月軒有人猜是乾隆某居所,但不在故宮。還有猜畫琺瑯的2個人 金成,旭映,但也沒找到這兩個人。有人猜 胡大有 做玻璃畫琺瑯的工匠,吹釉人。簡單是 蘸釉。還有人猜是宮廷倉庫專放琺瑯彩的。是不是從胡人來的。都無根據(jù)?,m瑯彩原藏 端凝殿 左右屋內,八國聯(lián)軍后流出,被富人典當。1914年第一次在 古物陳列所(故宮前身) 展出。仿造販子都去看后憑記憶畫,所以民國時的贗品很好認
底下 康熙御制 款,左右對稱,呆板,仿銅胎畫琺瑯全涂滿顏色,看出不出是瓷的。都是色底,如黃,紫紅。雍正時白底變多,清雅有 詩書畫 畫法。上面題字題詩。四字方章款,雍正年制,也有個別 雍正御制 款。粉彩不寫 四字方章款。這也是區(qū)別。說明皇對此的控制變弱了。乾隆時繁縟,有全色的上面畫洋人,有白底的但花比較滿。幾乎沒有 乾隆御制了,都是乾隆年制款。
杏林春燕 一個碗 1億5千多萬
數(shù)量少,世界大概400多件,但實際遠不止。少有重復。畫師自行選畫稿。經(jīng)典圖案,不做實驗。如 雉雞牡丹(天津博物館),這種圖案在其他彩瓷中都沒看到過。并無古月軒 署名。
21 粉彩 青花 霸主 對手,最沖擊青花。康熙年始。瓶子4,5千萬,碗 900多萬。1 雍正粉彩福壽桃紋橄欖瓶,在美國駐以色列大使家當臺燈幾十年,用1969年灌半瓶沙子怕碰翻了做個臺燈電線還耷在外面。全世界就1個。捐給上海博物館。
所有彩瓷中粉彩表現(xiàn)力第一。雍正時都畫 8桃,乾隆時都畫9桃。古玩界 雍8乾9,追求琺瑯彩的效果在民間普及。雍正彩軟,淡紅淡綠,有了過渡。在五彩的顏料里加了 玻璃白 的物質。康熙晚期5彩衰,粉彩生。有沒款的 叫 氣死官窯,雍正特愛粉彩, 畫 長治久安(9個鵪鶉和花卉)。破塵居士(雍親王時)有12美人圖(不是妃,沒記載名)。乾隆后期成己風格,百花不露地(沒露白),滿瓶子都是花朵,繁縟,成本非常高。雍正的百花不露地是攔腰一圈。
包袱皮:雍正時有,乾隆流行,嘉慶時衰。好像圍了透明絲巾,用硬的表現(xiàn)軟的質感。
道光節(jié)儉,套褲打掌,內務府幫他打個補?。ㄕ疲┮?兩銀,能買多少套褲,他問大臣,大臣也知內務府貪,努力說3錢銀子,還是說少了。乾隆時期衣服不下水,穿完就扔,因絲綢的那時下水容易染色。道光要洗3遍才扔。此時粉彩衰,因成本高于青花。每個時期顏色細微不一樣,或多了某種顏色或少了某色。同樣紅,道光時就沒乾隆時飽和
同治光緒大婚時燒了一批 粉彩 萬壽無疆(黃色盤),喜鵲等。后重整瓷業(yè)純?yōu)橘u國外牟利。晚期 官窯不放 大清 乾隆年制 等款了,在表面上 印 天地一家春(圓明園一處建筑名) 等字,是慈禧燒的 大雅齋的瓷器,落款就是 天地一家春 指咸豐和己2人一家春。大雅齋的瓷器 另外一個款 常用 長春永慶。粉彩也有 淡藍底的,也是粉彩。
粉彩 柔和,受西方油畫影響,不寫意,細致,有陰陽向背,羽毛,人物神態(tài),都有。改寫意為寫實。5彩是我們自己創(chuàng)的。后來粉彩主要外銷
22 外銷瓷:雍正時就2500萬件出口歐洲,有白色金子之稱,一兩瓷一兩金,瑞典東印度公司哥德堡號,養(yǎng)牛雞鴨等。后沉船,千噸大船,乾隆8年(1743年)開出,到廣州口岸,乾隆10年回程到家門口還有900米時眾眼見沉的蹊蹺,未解之謎。100多人來回一次1年半,很多開船時還藏人偷渡。有人說是船長在公海賣了一批貨怕對不上只好沉,如果一船貨賣掉等于瑞典一年GDP。打撈出8%就平了沉船虧空,股東還分了14.5%的利潤。
有中國題材,外國式樣的,滿大人(滿族衣裝的人物圖案)特受外國人喜歡,現(xiàn)好多外國博物館都有。國人開始從直線往外國人愛的曲線風格過渡。
外國題材,中國式樣的,很多青花上畫圣經(jīng) 都是中國造的。給外國家族造的 徽章瓷,還有盤子缺個月牙邊的是男的剃須用的。外銷瓷餐具 溫盤,中空,兩邊有孔注熱水,長達1個多小時不涼,放奶酪不會硬。
外國題材外國式樣的馬克杯,有把, mug。以前歐洲人產(chǎn)的釉陶強度非常低,端著端著把就掉了。后用金屬把,不是奢華是無奈端不住想的法。后到中國 高嶺土造的硬能端住就到中國特制。有把的就叫 馬克杯。中國的杯都沒把,以前就固守,不用把。后來出來大茶缸,
中國人畫猴都和官相關。畫 馬上封侯(猴子在 馬上)。封侯掛印(猴子捅馬蜂窩)。外銷的 猴子 打開鳥籠(女子貞潔)
22 總結:唐 張揚,宋含蓄,元 粗放,明 熱烈 清 華麗。
玉器收藏 ( 8講)
1 童年:1 童年 新時期時代,少年 夏商周 少年 秦漢,完全系統(tǒng)的了 壯年:漢唐后走下神壇全民普及,共8千年沒斷。早年等級高只王公貴族有。
新石器時代:玉磨制了,變圓潤,舊石器沒磨。北:紅山(內蒙赤峰1908年 日本人 鳥居龍藏 發(fā)現(xiàn),1951年定名),主要動物 鳥獸形裝飾品,C型玉龍稱天下第一龍(華夏銀行標志),玉鸮(消),鷹。有豬。C型龍 有 鬣(列)毛,長嘴長鬣,有人覺得像馬的形象。還有說來自鱷魚但紅山附近沒揚子鱷。一般都有孔,應該是放身上。C型龍很大有人說是懸掛祭祀用的。大的曲長60公分。一個捐給國家博物館,另一個小的賣了。還有一種 叫 玉豬龍。家 的下部 豕(使)是豬。以前是重要財產(chǎn)。漢代尸手里握的 漢握 都是 豬。玉豬 玦(覺)。有點土黃色 上面帶紅絲紅塊。箍形器(像 筆筒那么大的大扳指)紅山文化中很多,可能是通靈的,目前還不知干啥用的。
南:良渚(儲) 1936年發(fā)現(xiàn),禮器多。禮天用璧,禮地用琮。主要有 琮(從,裝酒的,外方內圓中空,外方多少帶點曲線),璧(內外都是圓的。朋友奶奶曾用來做腌咸菜的)。內圓有臺階錯位,是其特點,因里面打圓一次不行從2個方向打就錯位了。乾隆不認識 琮,用景泰藍給做個芯后插筆當筆筒。大量都有 像2眼睛一個鼻子的 神徽紋(中國 基本美學原則 對稱)。有人說是人獸合一,底下有爪子,還有人說是整體是個面具,還有人說巫師騎在獸上。而且 陰刻線 非常細,石器,銅器,鐵器時代。這個迷就是這細線是怎么刻的。后發(fā)現(xiàn)墓里有鯊魚牙。還有人說是瑪瑙(是硬玉)可刻在 良渚的軟玉上。說火燒后降了硬度后用瑪瑙刻的。這就是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良渚玉 是白的,不透亮,叫 雞骨白,有說這是因為燒了之后變白。
古人對自然不了解,覺 手抓圓滑石頭可以讓己安定。早時玉是被巫用來通靈。
2 少年期:小篆 玉字 就是王 字,三橫等寬 念 玉,上兩橫窄,最下行離得遠 念 王。所以 王字旁表示玉器時不叫 王字旁,叫 斜玉旁。用在下面 玉 才 點那個點。旁邊不點點。玖(九):僅次玉的黑的美石,詩經(jīng)里有。投桃報玖。理:治玉,延伸成 治理。瑞:玉的信物。國家信譽用玉表示,叫 玉璽。球:美玉的名字。以前踢的球是 寫作 毬
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 七孔玉刀(夏代 最重要玉器),真的古代7孔刀,打眼都不均勻,也不等距。
商代:主要是 玉器和青銅,1976年出土河南小屯 殷商大墓:婦好墓(商代第23代王 武丁的 妻之一,也是個女將軍)。出土的都有 婦好 2個字。750多玉,500多大是有孔的佩玉。商時 玉的功能已清晰:祭祀,禮儀,佩戴,陳設,生產(chǎn),殉葬。商時 絲織品發(fā)達。跪坐的人,專業(yè)叫 跽(記)坐,圓雕(立體雕,東西轉圈上下都能看)。
雕的種類分:圓雕,浮雕(一個平面),透雕
《周禮》說 管理 做玉的作坊的人叫 玉人。手工業(yè)分工了。婦好跪玉人背后有個柄,有人說是禮儀時佩戴,還有說是巫師,是法器。
晉國大墓(西周墓)也出現(xiàn) 龍頭柄
以往認為用 玉天然顏色的時候 如 黃的部分做個雞冠(俏色,巧色)是明清才出現(xiàn),但現(xiàn)發(fā)現(xiàn)商朝就有,用白玉做烏龜頭。
圭(東方),璋(南方 上方兩個尖的叫 璋),白虎 禮 西方,玄璜 禮 北方(玉 璜,像個半個璧,上面有紋飾)。詩經(jīng):乃生男子,載弄之璋。所以叫 弄璋之喜。6個禮器在埋時有腹(琮),背(璧),足(璜),頭(璋),左(圭),右(琥)等方位。還有玉塞,把人鼻孔,耳孔等塞住防靈 魂出 竅。還有 玉覆面,把玉縫在織物上,最多有79塊玉。后來遼代人用金屬蓋臉。 組佩(一串玉用線連一起掛身上),組佩中間要依賴 璜(和 平衡 的衡 音近)進行平衡。從鬼玉文化到神玉文化又到 禮玉文化。從紅山時關注自然動物開始關注人自身。
3 春秋戰(zhàn)國:收藏界叫 戰(zhàn)漢。但其實變化挺大。孔子覺是德玉,玉有11德。到漢朝《說文》說有5德 仁義智勇潔。重玉輕珉(一種次于玉的美石)。琢磨,雕琢以前說人。識玉高手:卞和。3代后雕了和氏璧(用其名)。漢以前 璧 邊緣都是 清晰,鋒利的。后來才圓潤。良渚 素璧,春秋出 谷紋壁(一個點一個點的,像谷子)。五谷:稻黍(黃米)稷(高粱)麥菽(叔,豆),沒有玉米(16世紀從墨西哥引進)
觽(西),解繩器,也叫 充牙(用虎或豬的牙做的),后也指治國。
曾(國名)侯(爵位)乙(名字)墓 1978年發(fā)掘 共1萬5千件文物,黃金8430克,出土青銅最多10噸半,600件玉(不是很多):南方小國曾國 國君。湖北隨州境內(很多人)隨候之珠,與 和氏璧共被 李斯稱為 隨和之寶。隨國君打獵救蛇。多年后回國過河有蛇叼大珠放船頭 就是夜明珠。曾侯乙墓出土很多琉璃珠,做成眼狀(蜻蜓眼)。夜明珠不新鮮,是熒石,不是很貴重。工藝最精的青銅盤,容積最大的青銅酒器,先秦最大的金制器,最早的28星宿天文圖像,在其頭骨中找到21件玉器叫 唅(漢)。牛6個,羊4個,豬3個,狗2個,鴨3個,魚3個。放尸嘴里望防腐不朽。漢代以后就放1個,玉蟬。還帶了16節(jié)龍鳳玉掛飾,可折疊。突破一胚一器,用5塊玉料做16節(jié),可分割拆解組合,刻了37個龍,7個鳳,10蛇,共50多個動物,先秦時代極品。因在頭部附近出土被認為是帽子上的裝飾。
大臣帶組佩是皇怕刺客,限制大臣過激的動作
西周 就有 劍飾,用玉。劍璏(位),劍珌(必)都是玉的。春秋戰(zhàn)國進到德玉文化。后來全部限定在德玉文化下
4 玉鼎盛漢代:秦代很少在玉收藏中被提。時間太短。范增讓項羽殺劉邦時舉的是 玦(覺),像璧缺個口。一般猜因在頭骨附近出土且很小,認為是耳環(huán),但后來逐漸變大。
有時皇發(fā)配臣會給個玦,表決裂。還有的寵臣離開,皇會把那缺口填上(成 環(huán)了)說讓回來。如圖案不一樣可能是碰掉一塊后來補上的
蟬蛻(中藥,蟬蛻下來的殼),都是以蟬型做 玉唅(漢)放尸嘴里防腐覺能轉生。季鳥猴(蟬的幼蟲),古人覺 蟬是高潔的,說其只引露水,古人不知其從地上鉆出來之前吃了多少。古人認為蟬能從地下鉆出代表重生。漢握,尸左右手握著的,一般是一對豬。有錢的用玉豬。
漢八刀。蟬和豬的雕刻手法簡單,走向像 八 字。這種簡潔風格漢代后不怎么見。是漢代獨一的。漢代葬玉制度。有9塞制,賽住人的9孔。生只器,剛門加上臉上幾孔。金縷玉衣,銀縷玉衣,絲縷玉衣幾等。只有王才能享受這等級。1968年河北滿城漢墓,當兵炸洞炸出的,長信宮燈就是這里的。出了2套完整的男女各一件的金縷玉衣。中山靖王 劉勝(漢景帝 庶子,漢武帝同父異母 兄)用2498片,金縷 1100克黃金,女的叫 竇綰(晚)2160片,700克黃金。玉片最多的是江蘇徐州獅子山楚王陵,西漢第2代楚王劉郢客,4千多片玉,1576克黃金。最特殊的是廣州南越王墓,蓋樓挖樓房挖的,絲縷玉衣,小玉片是啥,是拆散了的玉衣的一部分。曹丕下令禁用玉衣,三國后該葬式就沒了。
最有名的漢玉馬(西漢),馬踏飛燕(旅游標志,東漢)和這個馬都是張口露牙,鼻頭翹起(吹氣狀),先單出右腿,尾巴上翹奔跑狀。不是中國蒙古馬(左右交替4條腿)
戰(zhàn)國時有晶瑩剔透的薄的玉杯,已像玻璃杯,漢代也有。
5 唐:比以往多了 帶,李淵時玉帶制度出現(xiàn),三品以上用玉帶。隋朝是 蹀躞(小步走)帶 比正常帶多了各種郎當下來的裝飾。比帶 多了環(huán),可以放 火箭,觽(西)等 七方六刓(玩,無棱角的東西)東西。帶 就是玉鑲到一層皮帶上,底下那層布,紫色最高等,玉為高,次而才是金銀,按等級玉塊的數(shù)量也不等。唐把隋的蹀躞帶簡化。玉帶銙(垮,帶板)何家村出土了9個玉帶。
帶的最后一塊 叫 塔尾(鉈),上面浮雕 有畫 歌舞伎的,梨園 這詞來源于唐,瑪瑙一詞有說來源于佛經(jīng),羚羊首瑪瑙杯 受波斯薩珊文化影響。半透明狀,比玉硬,追求 千樣瑪瑙,不追求單色。早期多是紅色有 瓊玉,赤玉的叫法。希臘人管這造型 叫 來通。
楊玉環(huán)傳手腕天生有白胎記起這個名,璧是孔肉多,孔和肉(外面的那圈)差不多叫 瑗,環(huán)是 孔大肉少
瓦狀的有弧度的玉是臂鞲(勾), 遼人訓鷹時站胳膊上的防護,金代 是春水玉 秋山玉。春水是 雕刻打天鵝的情景,在水邊。秋山是描述獵鹿的情景,一般用黃色皮子和玉結合,有橘黃的色彩
揚州開運河后鑒真從這去日本帶走85位工匠,其中就有做玉的
6 宋到明低潮期:出現(xiàn) 玉墜(疙瘩件),玉佩,一般宋到明不做明確判斷。這幾個時代,變化不大。一般用 籽玉來雕。好玉不用來做玉墜。還有用玉做 按摩件。墜 一般是圓的。是 拿在手中的把玩件,或者別在腰上或在腰里側。佩是輕的薄的,才適合佩戴在胸前,戰(zhàn)國時就有組佩了,宋代開始流行單個的佩。掌一眼就是 拿出來給人看。唐代的 務虛,所以常是 飛天。宋代 務實,收斂,做的鴨子都跟真的一樣。這幾年才流行 有 皮色的 玉,以前覺得這種不值錢,白的,通透的才值錢。寫實。
宋代有世俗傾向,比較多的 執(zhí)蓮童子(比喻 蓮生貴子)。用玩蓮花的形象。 摩候羅(佛子的意思,靈巧小兒),所以宋代七夕 都讓孩子裝成 摩睺羅的形象,這個形象不僅玉里多,瓷和其他的工藝品也很多,但玉比較容易保存,所以現(xiàn)存的玉的小人比較多。銅的還有做成2頭2腳。轉圈怎么看都是4個小人。
宋代開始第一次摹古,仿商州和漢?;噬蠍?,開始了學者的文物研究,呂大臨《考古圖》第一部關于文物研究的著作。
元 成吉思汗做個玉大甕估計戰(zhàn)前喝酒儲酒的,原在北海公園的某殿內后 被乾隆買回又放北海公園,特建大甕亭,但底座沒拿回,底座現(xiàn)在法源寺。
明時西邊版圖減少,玉料來源少了,質量不好,叫 粗大明。但民間私販玉,私玉質量高于貢玉。明代 帶勾流行。
明朝 陸子岡(蘇州人) 制玉第一人,但沒有一塊能證明是他本人造的。有 子岡款的現(xiàn)在都是擺件,都和書上記得他造的(玉簪)不同。制玉中心北京,南京,蘇州,揚州。
青玉英雄和巹(錦)杯,陸子岡的,上面一個鷹--英(花),下面一個熊--代表男的,2個杯抱在一起。鷹還踩在熊頭上。
小的杯 是 盞。以前常說 金壺玉盞。金壺很難碰,一個3600萬。宋明時 玉的禮的功能變少,世俗化變多,融入生活,變把玩,追求寓意吉祥。商周宏大,清朝精美。
7 清 玉的 巔峰時代:玉如意。養(yǎng)心殿門口 大玉璧。乾隆每天看這個璧叫 面壁。清玉都來源于和田,蔥嶺(昆侖山的一部分),1759年清平定準格爾后 春秋2次運回內地。瓊瑤 就指 玉,乾隆詩里有。于闐(田),今 和田。乾隆讓人做了 于闐采玉圖。乾隆愛玉最出名,共寫800多篇詩文,皇子名 全是 和玉相關的。此時是高不可及的高峰,一說清代玉,就說 乾隆玉,一說乾隆玉,就說 乾隆工(精雕細刻,工巧不能企及)。養(yǎng)心殿設造辦處有玉作(作坊)。
送 如意:是 祈福。最普遍是說是楊貴妃的癢癢撓。桐蔭仕女圖(國寶,用玉的廢料做的),是玉籽料中間挖了個玉碗后 剩了這個空殼,用這個做的。乾隆在上面即題詩又寫序,原型來自于康熙時第一個油畫屏風 桐蔭仕女圖屏風
玉有山料(山上),有 籽料,在河床里,俗話說石頭子,一般很小,也有很大的也叫 籽料。其實就是山料由于地殼運動落到河床上經(jīng)億萬年沖刷變小的,故宮珍寶館 乾隆時的 最大一塊 玉山 大禹治水圖(原在 樂壽堂),這塊料5300多公斤,5噸多,從山上到山下就3年,又從和田運到北京再運揚州,總共花10年時間做成。玉山子 在清中期流行,隨 玉的山 形狀 雕刻。鐘型佩--終生有福。竹節(jié)佩--君子長佩。俏色擺件(一半是白色,一半是青色),宗教中的青獅白象---文殊普賢。
扳指是 射箭用的,清代 流行是因為 習武,提醒自己不忘拿江山。為什么晚晴做翡翠扳指,因為翡翠料貴,為了炫耀了。1799年嘉慶4年盛世結束,這一年停止進和田玉料,和田玉再也沒進過紫禁城。
乾隆以前翡翠不受重視,因慈禧喜歡才開始。翡翠白菜說是光緒的瑾妃的陪嫁,還有說就是慈禧愛的。
8 真假美玉: 白玉,人都用黑絨做襯,顯得玉白。碧玉的代表 瀆山大玉海 是和田玉。和田玉(昆侖山以北)里最高等級的 是 羊脂玉(羊油),油潤。羊脂玉中的白度也不同,也有比較青的。第2大類 是 昆侖玉也叫青海玉(昆侖山主峰進入青海部分,在昆侖山以東)。很多學者不愿承認,說學名 叫 透閃石,陽起石。昆侖玉比和田玉 靈,通透。第3大產(chǎn)地 岫(秀)巖玉,在遼寧。軟,顏色多,透光率低。紅山文化基本都是 岫巖玉。第4類:俄羅斯玉(昆侖山再往北到俄羅斯)。但過 靈。像玻璃仿的。歷史上玉不足的時候曾用玻璃替代過玉,叫 琉璃。琉璃與玻璃在科學上是一種東西,只是叫法不同。漢墓里出土過很多玻璃璧。財富用玉表達,漢代大墓里一定有玉璧。
玻璃 古書上也叫 罐子玉(玻璃在罐子里燒成,模仿玉),脆
寫玉的書(帶圖的) 總共4部:《考古圖》(共10卷,有1卷是談 玉的)、《古玉圖》元代的手卷長軸 在明代被刊印成書,第3部 乾隆時出的《古玉圖譜》,說是100卷,說收藏的都是宋代藏品,但是本公認的假書,第4部 吳大澂(成)在光緒年間出的。
宋代開始做偽玉,周密《云煙過眼錄》,為啥成本便宜,有可能是做的多,前面的把后面的已經(jīng)賺回來,還有是因為自己做工不算成本,
做假玉1 做殘,做好后敲掉一塊,讓人以為是古代幸存下來的,2 做沁(寢 四聲),凡自然能形成的都能人工作出,如做舊。石頭風化都可以,噴砂機器噴。血沁,尸沁,土沁,古人認為玉挨著人吸了血氣。羊玉,狗玉,把動物后腿弄個口把玉放入1,2年后再拿出,殘忍,就變血沁了。雞骨白 做偽最多,就是燒。風玉,高溫煮,過油后冬天放雪地里風一吹 有吸入毛發(fā)的裂痕。油炸鬼,下油鍋炸,還有扔糞坑里。3 改造:大改小,看紋飾是否變化能看出。第2種,添字,帶字的值錢,對書法了解能看出來。第3種 增加紋飾,素的,西番蓮是清朝以后的事了,應該磨上 谷紋壁,臥蠶紋。素器不如有紋飾的值錢。第4種 加深紋飾。
化學作偽,高壓下顏色可以很快的沁進去。提油,只要上面帶皮子的,有可能是提油。玉皮色的追求是一段一段的,如乾隆早期不追求玉皮色。晚期開始追皮色(黑,褐,黃)。有的玉就一小塊有顏色,作偽的把其增大,叫 提油。
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
乾隆時 獅子繡球的碗,獅子繡球是盛世繁榮時的圖案。工藝是軋道。庫出,更新。銅佩,明朝的,是2色銅,邊是黃銅,面是白銅,白銅和明代紫檀等家具上帶的銅活的顏色一致。暗刻花和明代的版畫的是一樣的。
漆器收藏 ( 3講)
1 漆是漆樹汁是受傷了用來保護己,可代替膠但膠可逆,熱后即開,漆是不能再軟化的。漆是深棕色越刷越黑所以有漆黑。早期只有黑,紅兩色。
第1個漆器浙江河姆渡遺址,漆樹在南方。曾侯乙墓 大量漆器。老山漢墓。漆器春秋時很好了,菜刀狀的扇子是給別人扇。戰(zhàn)國時繁榮一直到漢代,后來代替青銅器變成人民使用的。
曾侯乙出土的鴛鴦漆盒 不大,大的都是仿造的。這里出土的最大的是內外棺。3米2
耳杯(羽觴 商),酒具。馬王堆漢墓里有很多,中間有“君幸酒”,修 禊 ( 戲)日 ,3月3,要在水邊祭祀,玩。羽觴杯有銅的,銀的。乾隆故宮里 有 流觴亭。
戰(zhàn)國時 車馬出行圖奩(連)上是五彩的,但不是漆,是油調出來的。油的溶解率高,干的慢。俗語 蜜里調油。用漆來調各種顏色有困難,馬王堆還出過 漆器的 骰子,十好幾面。不像現(xiàn)在只有6面
漆器在水里泡怎么脫水。瑟,一種樂器,25根弦,琴是7根弦?,F(xiàn)在可以 通過 真空排水。
大同 出土北魏 司馬金龍墓: 彩繪人物故事漆屏,紅的,列女傳的故事
工藝上有 夾纻(?。┘?脫胎:用麻布的張力和漆的粘性,用泥做模型,在泥的外面刷漆,再貼苧麻做的布再刷一層漆,貼布刷漆不斷反復,干后把里面的泥用水融化,脫出。就剩輕的漆器了。
平脫,
2 唐宋明清漆器:唐朝 夾纻佛(脫胎像),古琴。大圣遺音琴(王世襄的 藏品,891萬)。夾纻胎為啥都多做佛呢,因為輕。要上街做佛事。最大的佛 被薛懷義吃醋燒了。為啥現(xiàn)在很少看到,因為太方便移動,清末都流向國外。唐琴基本都有名字:九霄環(huán)佩琴,飛泉(紅色),玉玲瓏琴。
琴的制式:仲尼式,蕉葉式,連括式。可依據(jù)制式看早晚。第2個判斷是 斷紋(漆裂了):蛇腹斷,梅花斷,牛毛斷,冰裂斷。中國極致愿意病態(tài),本來斷紋是不好的,結果成眾追求的了,說沒斷紋不好看。最好的 蛇腹斷每個斷的距離是均勻的。修琴不能把斷紋修沒,文物一定要保留原始樣子最好。
唐代漆器我國少,日本 正倉院 收藏 很多唐代漆器。
宋代漆器沒凋落反而發(fā)達,主要因貴族用?;谕搿W隙?,紅耀州 瓷器都是褐色的,是受漆器影響。宋代 漆器開始動刀,戧金,用針畫出線條的圖案再涂金粉。圖很世俗化?;B,沽酒圖等。
明代 有 漆園,做漆器的作坊。明代 雕刻的漆器開始了,有名的 永樂的 剔紅漆器。厚漆層上雕刻。
清: 千文萬華。黃成《髹(休)飾錄》是唯一一部寫 漆的書。隆慶年間的 漆工。漆的寶座和紫檀差不多價,1300萬港幣(2004)年。雍正讓做 內瓷外漆的碗。黑漆螺鈿(店)的瓷器,剔犀的瓷器,以前都是紅,黑漆,雍正愛 新品種描金漆,實是戰(zhàn)國時就有后唐傳入日本,變 蒔(時)繪,后又傳回清代,結果以為是外國來的就叫洋漆。識(治)文描金,款識,低于平面的為款,凸起的為 識,識文描金 即 凸起的文字上描金。
3 雕刻的漆器:動刀的,成本高,貴族常用,2類,剔犀和剔彩。剔彩里又分 剔紅,剔黑,剔黃等。和其相對的是動筆的如描繪和素漆,比較平民化。
雕和剔的區(qū)別。雕是硬碰硬,硬碰軟叫剔,用刀在軟的漆膜上弄。犀來源于 犀皮漆,7種來歷傳說。有認為是從西方馬鞍子上獲靈感來的,所以有人說是叫 西皮漆。還有說是 犀毗(犀牛 肚皮旁邊的紋飾),犀皮漆別名,北方叫 虎皮漆,南方叫 菠蘿漆,還有人叫 笸(頗)籮漆。是一層層有變化的。明代流行,在三國吳時期的 朱然墓里出土 黑紅黃耳杯,有初級紋樣的犀皮漆。但 朱然耳杯是孤證,1千年后明才開始流行。
當少見的東西連續(xù)出現(xiàn)可能就是出了假的。
剔犀:朱間烏線。黑紅一層層相間。和犀皮漆很像。但犀皮漆是水波紋狀,剔犀的線非常清晰。刷一道黑,刷一道紅,還可能刷一道黃,交替著。剔紅是 刷一道紅,半干再刷一道紅,刷幾十道后很厚像牛皮糖時,開始動刀剔紋樣。很難, 必須在即不沾刀又不干的太脆的時候剔。明清后比宋元時紋樣深。有個盒子最高拍賣到1千3百多萬。
明代剔紅重打磨。當時沒有砂紙,用銼草磨。沾水后很扎手,用縱向豎著去剁它。清代不太愛磨,不喜歡溫潤的,喜歡清晰的。驩(歡)這個字一般不用只在康乾時用過,所以有這個字很可能是乾隆時的真品。獾朝天上看,喜鵲往地上看,表示 歡天喜地。后來含蓄了,畫蝴蝶紛飛。
剔紅有 偷手,偷工減料,用 堆紅。是用灰堆出圖案后上一遍紅漆,日本叫 堆朱。所以價低,但視覺上很接近。但沒有一層一層的漆紋。還有更假的,日本人用木頭雕完刷紅,叫 鐮倉雕。還有更假的 根來涂。
款彩:款彩屏風好的都在歐美,被東印度公司賣出,西方叫 coromandel??屏_曼多。印度一個海岸的名字。從中國到印度那段是走 私的,結果問從哪來的,就成這名了。雕填:這種工藝是雕后用個另外一種漆填進后 磨平??畈适遣荒テ降?,北方叫 大刻灰,是木頭上灰找平了再刻,不填。南方叫 雕填。揚州的木器,蘇州的竹器,冠絕天下。以前屏風畫 洛陽八景等,大富貴亦壽考 等。
雕刻的是貴族用的看的工藝品,不太好用。
收藏雜項 ( 7講)
1 鑲嵌:剔紅等是做減法,鑲嵌是加法。二里頭文化出土鑲松石的,周代有嵌螺鈿的畾(磊),還有錯金銀的。螺鈿(店):手工藝品,用螺螄殼或貝殼鑲嵌器物表面,做成花紋。硨磲(車渠)就是貝殼。是古代七寶之一。日本 七寶燒類似景泰藍---掐絲琺瑯。景泰藍填的料是不透明的,七寶燒是透明的,這是區(qū)別。
日本正倉院:皇家倉庫,有南,中,北三個倉,藏了很多唐代過去的文物。比如 阮咸(一種像琵琶但是底下是圓型的一種樂器),。五弦琵琶。公元278年圣物天皇(和李白,李隆基相當)造的。756年皇死,光明皇后把東西入庫保管。東大寺有獻物賬。和法門寺的衣物賬類似。
邢窯:唐代 百寶大盈庫 皇上的私庫。
他山之石,可以為錯。別地方的石頭可以琢磨玉器。有厚螺鈿(嵌入的,木頭上,也有嵌漆器上等,且一定是貝殼),薄螺鈿 絕大部分都在漆器上,不是嵌的,是粘的,叫 點螺,且不一定是貝殼是彩螺。
《髹(修)飾錄》楊明。
山西特有的家具 黑漆,白貝殼。
嵌螺鈿的最頂級人:江千里,浙江嘉興人,字 秋水。千里成螺鈿的品牌。査士標的畫也很有明。張鳴歧的銅器,時大彬的紫砂,陸子岡的治玉,周翥(柱)的嵌百寶。也有叫 周治(周制)的。由于其名氣太大,這種工藝被稱為 周制。百寶嵌一般比較滿。
拜匣:古人送信仆人不能直接拿著信,得把信放盒子里。叫拜匣。飛鳴食宿4種形態(tài)。,這個圖案是4個鸕雁4種形態(tài),
嵌象牙,嵌骨,嵌銅。
商周 嵌松石,戰(zhàn)國 錯金銀,唐宋元明清 嵌螺鈿,明清 百寶嵌。
2 竹雕:馬王堆出土竹勺,以前不多,明之后才多起來。圖案中常有 竹梅雙喜。鄭板橋 六分半書,被文人稱贊為 亂石鋪街。竹子是空心的,和 虛心 相應。竹雕大師 朱松鄰 最有名的 松鶴筆筒(竹根雕),朱小松 好酒。孫子 朱三松。一般竹雕要強調竹子特性和表現(xiàn),但竹根雕不太重視竹的特性,主要表現(xiàn)節(jié)。明代晚期才發(fā)明筆筒,最早從竹開始。和朱家并列的 金陵派 濮橙(濮仲謙)重視寫意。
張希黃 留青雕,就留一層青皮,極淺的淺浮雕。日子久了就變黃了。
清初嘉定第一高手 吳之璠(翻),行草秘閣,就是 臂擱。竹器另一種文房用具,把竹子豎著分三份,有凹型,防止前面行的字沒干蹭臟衣服。寫一行挪一行。上面寫警句。封氏三兄弟 封錫爵,封錫祿被康熙看中,老三封錫璋也進了故宮,老大一人在外。白菜是我們原產(chǎn)的,蔬菜之王。有一清二白的品格。白菜古代叫 菘(松),春天白菜叫 春菜,秋天的叫 秋菘。封錫爵在外雕白菜。
另與封氏齊名的還有 周顥(號)周芷巖。顧玨(覺)字 宗玉。的筆筒拍到1千多萬。
仿青銅器的沒出過故宮,還有貼黃 這種技藝是把竹 片下來反貼到
3 貴重材料雕刻:象牙,可弄軟了,薄了可以進行編織,編涼席,編籃子。犀牛角,素犀角杯,明代晚期 周天球 給 陸治(陸包山)80大壽的禮物。兩個畫家 。
象牙笏(護)板 明代5品以上 拿。象牙的 開裂 叫 笑。廣東講技巧,象牙船,象牙球。
黃楊木長的慢還總長的曲曲歪歪的。所以常雕小件。
4 宣德爐:明 從青銅改用黃銅。青銅愛繡。留下的青銅藝術品少是因為銅化成錢了。中央允許分鑄,后來私鑄猖狂。宋 鑄鐵錢,凡和遼接壤,錢到遼了被化成銅造銅碗之類的,錢就流通不回來,被迫做鐵錢。大觀通寶就這樣。明代崇禎時歷代銅器都去鑄錢。永樂,宣德時期藝術品發(fā)展特別快,如永宣青花,
香爐:祭祀,?
集大成者,往往厚積薄發(fā)。
“馬未都先生用52集的篇幅為大家講述關于中國古代家具、陶瓷、玉器、漆器、雜項等等文物收藏的故事,為大家展現(xiàn)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瑰寶?!被乜赐犟R先生十多年前在《百家講壇》上的風采,也算了卻一樁小小的心愿!
感慨馬爺深厚的文化功底,對收藏真的是專家級人物,學到了不少,值得一聽。
我來考古了……哈,十幾年前的馬老師
非常棒
好看
2010年初中買書lsz(220611,220617中通客車滿倉滿融漲停)
馬未都說家具收藏 (10講)馬未都說陶瓷收藏 (23講)馬未都說玉器收藏 ( 8講)馬未都說漆器收藏 ( 3講)馬未都說收藏雜項 ( 7講)薪火相傳說收藏 (結局1講)
很好 相見恨晚
講的很有意思很好
補標,大學暑假看的。當年馬未都還沒有這么火。
聽馬爺站在講臺上那么講是種享受,在他身上能感受到那種知天命而后從心所欲的輕松。
7015陶瓷玉器雜項家具
跟隨馬爺漲姿勢。
內容全面,重點突出,言簡意賅,幽默風趣,非常喜歡!
觀復再去一次
永遠愛馬爺!馬爺口里的過去正是我所心向往之不能至之的美好……
常聽常新
10周年了…
補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