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片頭配樂
是Brahms的String Sextet No. 1 in B-flat major, Op. 18
同樣出現(xiàn)在Zazie dans le métro的00:37:46小販見到Zazie美艷的舅媽時靈魂出竅處。
2 ) 《情人們》:我希望永遠都是夜晚
原文地址: http://www.qh505.com/blog/post/5374.html
毫不掩飾地打開了房門,手牽手走下樓梯,一起坐上了那輛車,當一場私奔變得如此光明正大,似乎所有的道德都被拋在了腦后:沒有了結(jié)婚八年的婚姻,沒有了正在熟睡的寶貝女兒,沒有了令人厭惡的丈夫,也沒有了纏綿的情人——當兩個男人詫異地看著一切發(fā)生,遠去的女人讓他們變成了可憐的背景。
珍妮是大膽的,是放肆的,但是對于她來說,僅僅在于一種態(tài)度,一種過程,甚至一個還沒有被清晨完全驅(qū)散的夜晚。坐在車上,她問伯納德的是:“我們要去哪里。”這是對方向的未知;在汽車的反光鏡中看見了自己憔悴的臉,“不要看我?!边@是對生活的未知;在中途停車吃早飯的地方,她再一次回頭看見墻上的鏡子,伯納德說:“太陽升起來了?!彼麄兩宪?,繼續(xù)在道路上行駛,這是對于自己的未知——當許許多多的未知包圍自己,生活似乎就變成了一場漫長的旅程,“她開始懷疑自己,依舊恐懼,但是卻不后悔?!?/p>
無論是方向、生活還是自我,都呈現(xiàn)在未知狀態(tài)中,這是一種理性的思考,因為理性所以懷疑,因為懷疑所以恐懼,但是在一個轉(zhuǎn)折之后,依舊回到了毫無悔意的感性世界里,她看著正在開車的伯納德,臉上露出微笑,似乎在兩個人的世界里,懷疑和恐懼都已經(jīng)不存在了,方向未知卻總是向前,生活未知卻總會走過,自我未知但一定會找到。但是當珍妮將自己的丈夫、情人、朋友和女兒都拋在了身后,她真的能夠在絕不后悔的狀態(tài)中保持對伯納德的愛?
其實,一種懷疑,一種害怕,都是建立在一種公眾評判標準之上的,而珍妮追求屬于自己的愛,是為了擺脫這一種公眾的評價?!扒槿藗儭笔撬纳顚懻?,復數(shù),是三個男人,他們是丈夫、情人和愛人,對應(yīng)的是婚姻、性和愛情,當三種男人以復數(shù)的方式出現(xiàn)在珍妮的面前,她一定會選擇最后的那一個,選擇能真正帶給她愛的那一個,而與其說是伯納德給了她需要的愛,不如說她找到了自己一直在尋找的自我,這個自我里愛被賦予了意義,而愛也賦予了自我意義。
如果從公眾評判的理性角度來看,珍妮的確在前兩個男人那里沒有找到愛和自我。丈夫亨利是第戎的報紙商人,他的生活和那些印刷品有關(guān),在某種意義上他代表著財富,這是一種社會屬性,所以八年的婚姻最后的結(jié)果是兩個人的冷漠,分居似乎是這種生活的最直接體現(xiàn)。亨利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業(yè),珍妮當然也想找尋屬于自己的生活,她經(jīng)常去往巴黎,和朋友麥姬一起出入社交場合,情人拉歐便是在馬球場認識的,所以拉歐在珍妮的世界里是時尚的代表,他帥氣,馬球技術(shù)高超,從某種意義上,珍妮的確在拉歐的世界里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一些東西:在巴黎,她會精心打扮自己的發(fā)型,她會保持優(yōu)雅的氣質(zhì),即使在游樂場里瘋狂,她也獲得了在第戎壓抑之外的生活。
第戎和巴黎,丈夫和情人,在這兩個世界里游走,其實對于珍妮來說,也并不能構(gòu)成生活的全部。亨利總是嘲諷巴黎的社交圈,嘲諷麥姬這樣的女人,“假冒的發(fā)型,假冒的上流社會,甚至連狗也是假冒的?!闭淠萸巴屠柙谀撤N程度上并不是熱衷于巴黎社交圈的生活,而是以一種離開的方式躲避赤裸的世俗生活。而在巴黎,在拉歐的身邊,麥姬對她的評價是:“愛情伴著你,你還不承認。”拉歐作為情人的身份的確讓她有了棲息地。但是當拉歐對她說:“我想要一輩子和你在一起?!痹谀撤N程度上又像是亨利的翻版,一種明顯的占有欲充斥在所謂的愛情里。
所以丈夫和情人都只是滿足了她某一方面的需要,當亨利問她為什么總是去巴黎的時候,她的回答是:“為了自己?!碑敽嗬埨瓪W和麥姬來家里做客,晚餐是珍妮內(nèi)心的一句話是:“我希望變成另一個人。”為了自己而離開亨利去往巴黎,擁有了巴黎卻想變成另一個人,而在私奔的車上,珍妮對自己說的是:“我不是我自己了?!比N自我狀態(tài),從肯定到否定,從否定到否定的否定,似乎珍妮一直在尋找自己,尋找另一個自己,尋找不是自己的自己,而伯納德的出現(xiàn),真的讓她找到了一直在尋找的自己?
她是從巴黎回來的路上遇到伯納德的,因為自己的車子引擎壞掉了,她無助地停靠在路邊,經(jīng)過的車幾乎沒有停下來幫她,最后是伯納德停車將她帶到了第戎。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幾乎都處在陌生人的狀態(tài)中,伯納德的幫忙只不過是舉手之勞,甚至因為伯納德中途去看望自己的老師,讓珍妮等得有些不耐煩。如果說兩個人有過什么共鳴,那就是在路上珍妮說起了亨利,然后伯納德形容他是一頭棕熊,這個幽默的說法逗樂了珍妮,她幾乎是大笑著回到了家,而早已經(jīng)在家里等候的拉歐聽見她的笑聲說了一句:“從未見你如此大笑過?!?/p>
“從未”暗示了珍妮的第一次,八年的婚姻時間里她一定在亨利面前笑過,在游樂場里,她坐在拉歐的身邊也是大笑,但是笑與笑之間果真是有區(qū)別的,在伯納德這個陌生人面前,她的笑是真實流露的,是毫不掩飾的,甚至是放縱的。正是這種“從未”有過的笑,似乎打開了珍妮的心,在晚餐中,拉歐談起了俄國,亨利說起他們的蜜月,唯有伯納德幾乎一言不發(fā),而對于珍妮來說,這一場晚宴讓她感覺是一場災難,他們聊天的內(nèi)容,他們的話題,都顯得做作,甚至充滿了不真實的謊言。所以在自己一個人泡澡的時候,她想起了可怕的丈夫,想起了幾乎不可理喻的情人,“她的世界開始支離破碎?!币舱怯辛藦奈从羞^的笑,才有了支離破碎的感覺,也正是有了破碎感,才有了尋找真實存在的意念。
大家都安睡了,這個夜晚是寂靜的,也是冷漠的,而在這樣的夜晚,珍妮走出了屋子,碰到了同樣無法入睡的伯納德,他們的相知真正從那一縷月光開始。各自拿著酒杯,在草地上行走,穿行過樹林和水碓,她說:“我喜歡巴黎,這里的人讓我感覺到無聊?!钡遣{德卻說:“月亮在萬里無云的天空里升起,突然沐浴在她銀色的光芒下。這樣的夜晚是屬于女人的?!睂Π屠璧南矚g是一種逃避狀態(tài)的喜歡,它根本沒有觸及內(nèi)心最真實的東西,而伯納德說到月光,卻完全屬于女人,是一種擁有的感覺——就在那一刻,伯納德的手伸向了她,她沒有拒絕,像是被一種從未有過而被解讀的感覺攫住。
珍妮也有過猶豫,甚至拒絕,那是一種理性浮現(xiàn)的表現(xiàn),但是,在這個沒有旁人的夜晚,這個只有寂靜和詩歌的夜晚,理性世界里的道德似乎也不存在,“我們生而享有孤獨的月光,于是所有的羞恥和難堪統(tǒng)統(tǒng)凋零?!彼辉倬芙^,他不再拒絕,他們手拉著手走在月光下,他們在被稱為“亨利設(shè)計的陷阱”的水池旁親吻,他們泛舟在湖上,他們彼此相望,她說:“這里是你所創(chuàng)造的土地,為我設(shè)計讓我迷失。”他說:“夜晚,我希望永遠都是夜晚?!倍鹊交匚?,珍妮還徘徊在理性和感性、道德和愛情之間,他發(fā)現(xiàn)亨利房間的燈亮了,于是和伯納德走另一條路;她答應(yīng)他一起離開,但是想要帶走一些衣服;她看著正在熟睡的女兒凱瑟琳,輕輕地吻向她的臉頰說:“我的小天使。”
但是丈夫、孩子、道德似乎在伯納德面前,在找到的自我面前,都無足輕重了,“你就是我的愛,你也太沒了,我只認得你。”躺在床上,珍妮撫摸著伯納德赤裸的背說;“我們會永遠在一起,我的生命已屬于你?!彼纳眢w在他面前展開的時候,她深情地說;“今晚屬于我們?!碑旔嵉脑鹿鉃⒃跐嵃椎拇采?,當潔白的床上只有潔白的身體,那一刻所有的猶豫、害怕都已經(jīng)不存在了。夜晚屬于夜晚,夜晚永遠是夜晚,就像自我屬于自我,愛情屬于愛情,自我和愛情永遠是它自己本來的模樣。
所以曾經(jīng)想好的在深夜偷偷離開,也變成了對于夜晚本身的享受,當天已亮,當敲門聲響起,似乎他們要面對一個難題:如何繼續(xù)愛著,如何面對生活?在房間里,珍妮看見了鏡子中的自己,她流下了眼淚,鏡子照見了另一個自己,珍妮看見了她,似乎也看見了曾經(jīng)苦悶的自己,看見了為了苦悶而縱情的自己,看見了在第戎的自己,也看見了在巴黎的自己,而伯納德說:“我討厭這里的一切,你的丈夫,你的朋友,你的房子,你的生活?!碧煲呀?jīng)亮了,夜晚過去了,現(xiàn)實正緩緩打開,無論是珍妮的哭泣還是伯納德的討厭,其實他們真的有被拉回到理性世界。
而面對理性和感性的掙扎,面對夜晚和白晝的過渡,面對丈夫、情人和愛人的復數(shù),最終他們決定拋棄這一切,打開門,拉起手,走出家門,車子開出,一切都是如此義無反顧,又是如此令人費解,而對于在夜晚已經(jīng)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的他們來說,決然的離開并不需要解釋,正像面對驚愕的麥姬,珍妮說:“別試著去想明白?!睙o需解釋,它就在那一刻發(fā)生,即使短暫,也是永恒。但是無需解釋只是那一刻的珍妮,只是那一刻的伯納德,未知的方向和生活,懷疑和害怕的舉動,以及“我不是我自己”的疑惑,其實構(gòu)筑了另一種可能:珍妮還會發(fā)現(xiàn)自己想要的東西,伯納德的愛在另一個夜晚會再次消失。
心有靈犀也罷,意亂情迷也好,在奇遇的故事里,在夜晚的契合中,在月色的抒情里,一切都可能發(fā)生,一切也在發(fā)生,但是在那一刻發(fā)生之后何必要所有,在擁有愛的夜晚何必想到天明,“依舊恐懼但不后悔”也許也是最真實的內(nèi)心流露。
3 ) 她感到有些害怕,卻沒有絲毫悔意
一開始以為只是一個講述偷情的片子
沒想到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關(guān)于愛情的故事,純情的讓生活在現(xiàn)代的我們感到羞愧至死。
那個當年被評論界抨擊的床戲,真的是純情、浪漫到死了!尤其是拍讓娜性高潮的那一個鏡頭,和情人緊握的手,溫柔、堅定又有力,唯美致極
路易說:人人都在那個時候把鏡頭轉(zhuǎn)到了窗口,或者切換到了黎明,然而我只是讓鏡頭多停留了30秒而已。
影片中的那段大提琴的配樂也是十分完美,一部經(jīng)典的影片又怎么少的了音樂的相輔。
結(jié)尾的那一句:她感到害怕,但是卻沒有絲毫悔意。
真是令人羨慕到眼淚都要掉下來了。
4 ) [Last Film I Watched] The Lovers (1958)
English Title: The Lovers
Original Title: Les amants
Year: 1958
Country: France
Language: French
Genre: Drama, Romance
Director: Louis Malle
Writer: Louise de Vilmorin
based on the novel POINT DE LENDEMAIN by Dominique Vivant
Music: Johannes Brahms
Cinematography: Henri Deca?
Cast:
Jeanne Moreau
Jean-Marc Bory
Alain Cuny
Judith Magre
José Luis de Vilallonga
Gaston Modot
Michèle Girardon
Rating: 7.5/10
One of Louis Malle’s sterling juvenilia made at the age of 25, his second feature film after ELEVATOR TO THE GALLOWS (also stars Ms. Moreau), released the same year in 1958. THE LOVERS notches up the Special Jury Prize in Venice Film Festival and puts his leading lady’s name on the French cinematic map, who would become a prominent face of the forthcoming NOUVEAU VAGUE.
In THE LOVERS, Moreau plays Jeanne, the trophy wife of Henri Tournier (Cuny), a newspaper owner, they live in a countryside mansion near Dijon with a young daughter. After 8 years, their conjugal bond is strained because Henri habitually neglects her and sinks his teeth into work, to keep herself busy, Jeanne often commutes between home and Paris, where she stays with her childhood friend Maggy (Magre, who plays up the stuck-up Parisienne type), and strikes up an affair with a Spanish aristocrat, the polo-playing Raoul (de Vulallonga), who is smitten with her.
But, that cannot slake Jeanne’s cosmic bourgeois ennui, she has a perfect life but has nothing else to focus on outside her dead-end marriage and genteel fling, domestic discord ratchets up when Henri becomes more and more passive-aggressive in the manner of treating her, carps about her over-frequent excursions to Paris, and demands her to host a dinner party in their home with Maggy and Raoul invited, because the latter, is a man he has yet met, but whom his wife cannot praise enough.
En route from Paris to home on the day of the dinner party, Jeanne’s car breaks down and she hitchhikes with a passing stranger Bernard (Bory), a young and brusque archeologist, who doesn’t like speeding and has an errand to run before driving her to home, by which time, both her guests have already arrived. Out of courtesy, Henri invites Bernard to stay overnight, and the dinner, is as tedious as Jeanne has envisioned, Henri and Raoul’s men’s talk has worn thin quickly (noticeably, Bernard remains entirely silent during the dinner conversation in his formality). But under the magic spell of the moonlight, during an unplanned saunter nearby the mansion with Bernard, Jeanne’s passion has been invigorated, their nocturnal foreplay has been tantalizingly relayed from woods (the touch of hands), to the boat (the kiss) floating on a quaint brook, finally to her bedroom, accompanied by Brahm’s thematic music, Malle majestically hones the romantic atmosphere to consummate the anonymity of eroticism - two strangers, tossed together solely by their physical entanglement and declare “l(fā)ove” against the whole established world, what a cathartic occas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how desperate and entrapped a woman can be, intuits her knight-in-shining-armour like that? A slap on the face of bourgeois ennui, but also, Malle leaves his doubt near the end (through the movie's lucid and consistent third-person voice-over), happily-ever-after may not await this newly-paired lovers, they will face the music, one day but not today, la fin.
Jeanne Moreau proffers a more relatable enactment than Catherine Deneuve in Luis Bu?uel’s BELLE DE JOUR (1967), as a woman lost in her aimlessness borne out of the encroaching contentment in her material lives, and tries to locate an outlet by liberating her sexual prowess, here, Jeanne’s endeavor is comparatively more out-of-the-blue than shocking, and it is very clear, Bernard is just a romantic foil cropping up in the right time, right place (like the intruded bird during their dinner), his individuality never counts in Jeanne’s yearning of running away and starting anew, except that, he can make her laugh, potently testified by her hysterical jag of guffaw (a metaphor of potency which can penetrate her state of normalcy). THE LOVERS, is a handsome black-and-white oldie permeated with Gallo-frame-of-mind and pristine coutures, slightly teeters on na?ve escapism, but enormously engrossing to behold like a dream you don’t want it to end.
referential points: ELEVATOR TO THE GALLOWS (1958) 8.4/10; BELLE DE JOUR (1967) 7.9/10
5 ) 愛你
孤獨的時候想你
寂寞的時候陪你
陰暗的天空不會再有雨
你那雙迷人眼睛
讓我是如此的癡迷
讓我在夢里夢里夢的全是你
刪除從前的記憶
抹去我愛的痕跡
在我的心里裝的全是你
親愛的別再猶豫
接受我對你的情義
揭開這愛情童話童話的神秘
我是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好愛你
請你不要不要不要不要再懷疑
只想把你擁抱在我的懷里
一生一世一生一世的寵著你
我是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好愛你
和你相愛真的真的真的不容易
看著天邊飄過的那片白云
仿佛告訴全世界我有多愛你
孤獨的時候想你
寂寞的時候陪你
陰暗的天空不會再有雨
你那雙迷人眼睛
讓我是如此的癡迷
讓我在夢里夢里夢的全是你
刪除從前的記憶
抹去我愛的痕跡
在我的心里裝的全是你
親愛的別再猶豫
接受我對你的情義
揭開這愛情童話童話的神秘
我是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好愛你
請你不要不要不要不要再懷疑
只想把你擁抱在我的懷里
一生一世一生一世的寵著你
我是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好愛你
和你相愛真的真的真的不容易
看著天邊飄過的那片白云
仿佛告訴全世界我有多愛你
我是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好愛你
和你相愛真的真的真的不容易
看著天邊飄過的那片白云
仿佛告訴全世界我有多愛你
仿佛告訴全世界我有多愛你
6 ) 她也開始懷疑,但她并不后悔
那是個月朗風清的夜晚,皎潔的月光朦朧地剛剛好,更闌人靜,東墻月上移花影...她,身穿著睡裙,披散著長發(fā),柔和的月色把她襯托地更為小巧精致,令人憐惜。
他也來了,他們隨即漫步,泛舟,凝望。他不曾說過一句話,只有深情凝望,而她的眼神里,情欲猶如山洪暴發(fā)般噴涌而出...貴族的家教,道德的禁忌,恩,可我現(xiàn)在只想與你巫山云雨共此時,即使我們認識才不到一天。
她和他緊緊相擁,纏綿交錯,在她的臥室她的床上,兩只手死死地交織在一起,飽滿的欲望吞噬了她的雙眼,在那一刻時間早已停止??墒菑目臻g上出發(fā),她的資本家丈夫睡在樓上,可愛的女兒睡在樓下,隔壁還有個性感的舊情人...
次日清晨,在眾目睽睽之下,她拋棄了家庭和名譽,他們離去,她也開始懷疑,但她并不后悔。此刻他們即將何去何從,她不知道,他們之間算是什么關(guān)系,她不知道,我也不知道...
讓娜莫羅是法國電影史上璀璨明珠,不老神話,水瓶女神。她是路易馬勒的戀人,特呂弗的情人,杜拉斯的閨蜜...馬勒電影里的莫羅,孤獨而典雅,在一秒鐘之內(nèi)即能抓住主角的內(nèi)心世界。馬勒早期凌厲強烈的寫實風格,鏡頭既能直接放大莫羅的臉部特寫,在那一瞬間無法適應(yīng),卻令人無比動容(《通往絞刑架的電梯》);也能捕捉莫羅與生俱來的高貴氣質(zhì),話劇演員出身的她對于電影主基調(diào)的表演感染力十足,卻又能恰如其分(《戀人們》)。可以說馬勒最早成就了莫羅的事業(yè)。
再回到路易馬勒身上來,作為法國新浪潮的開山人物,“電影詩人”在不算長壽的生命長河里為電影奉獻了一生的精力。我最早看馬勒的片子倒是CC出的2D9裝的馬勒紀錄片集,其中1962年的《環(huán)法萬歲》可能是我看過的最有趣的體育紀錄片,比自行車比賽本身好看太多了;1974年的《協(xié)和廣場》導演和助手們拿著手提攝影機直接與路人即興交流,互相溝通,什么亂七八糟的都扯點。
這張CC《戀人們》D9倒是有一套尤其珍貴采訪花絮,1963年30歲的馬勒,1994年晚年的馬勒。年輕的馬勒,熱情真摯,思想活躍,對外界對他褒獎不一的評價都無所謂,他只愿意做自己的,他還有一點小害羞,寧可說自己是年輕的老年人;而晚年的馬勒,是一種冷靜的姿態(tài)在審視自己對生命的回顧與洗禮,;老人回憶起與特呂弗,戈達爾,夏布洛爾的友誼,不禁笑了,這段看得我很感動。 無論是手冊派的作者電影,還是左岸派的作家電影,其實沒有任何必要分出文化修養(yǎng)上的誰高誰低,在塞納河畔搞文學戲劇出身的雷乃,亨利高爾比就一定比特呂弗,戈達爾兩個寫評論出身的激進分子強嗎?也許大家會心地一笑,不都是新浪潮的大藝術(shù)家革新家們,有毛好比的??? 我們這些都是外人中的外人,學習與感悟才是最真的。焦雄屏她也不是曾說過 “做法國這部分斷代史的研究,也給了我一個對照比較的機會。作為一個仍在線上的創(chuàng)作人,至少我知道我永遠可以在法國這個段落中找到電影人應(yīng)有的感情,可以永遠步著他們的典范走這條艱困的路。也許,我希望,這本書也可以提供給年輕人我曾得到的熱情和激勵?!?br>
最后隨便說點音樂,一直以為馬勒喜歡爵士樂,畢竟《通往絞刑架的電梯》里的Miles Davis的小號實在是過于迷人。不過在《戀人們》里,勃拉姆斯的樂曲貫穿其中。我想了很久,眾所周知,勃拉姆斯一生摯愛一個女人,那就是他的師母克拉拉??死绬幔斎恢?!但勃拉姆斯從未捅破這層薄薄的窗戶紙,用最傳統(tǒng)的方式理智地壓抑隔絕,把這份感情與思念融匯于自己的作品里,他的樂曲古典主義色彩濃郁,莊重嚴謹又不失大氣。他曾說過:“我最美好的旋律都來自克拉拉”為了克拉拉,他終身未娶,即使他日有了心頭所愛,也把祝福送予他人... 這恰恰與電影里為了那情欲無處藏身而私奔的男女們形成了鮮明對比。
李漁有云: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
男人也許就是這樣子,得不到的東西才是最好的。
這到底是社會的開化還是悲哀呢... 我也不知道...
戀愛中的讓娜莫羅真美啊。我之前的人生好像白過了。夜晚,我希望永遠都是夜晚。
能否如初夜般幸福仍是未知 害怕但無悔
最美的夜,最亮的光,當你愛上一個人時
法國人那……特別愛別墅外夜游田野那段!
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有展映我沒找票網(wǎng)盤下載高清版本(外掛字幕)21:9畫面也不用投屏了,至于多么好看我倒沒有期待,只是在DVD時代有碟自己都沒有看過,關(guān)于導演的電影我最喜歡的就是那部晚年的代表作《烈火情人》,雖然這部也有『情人』字眼,但是我感覺沒有那部火爆或者大尺度(我倒不奢望)
讓娜·莫羅的臉,那是怎樣的一張臉啊:冷漠、隱忍、堅強、放縱,雕像般的線條簡直能刻蝕所有的膠片。另外,若把此片與《游戲規(guī)則》和《我是愛》三者進行橫向?qū)Ρ?,該多么有趣?/p>
她之所以在路上會懷疑與害怕,是因為對這個世界還抱有期待。只有徹底承認不會被任何人真愛,才能平靜地繼續(xù)活著。
哎呀,魯迅老師已經(jīng)批評過這種情況了,要么墮落,要么回來。你們中產(chǎn)階級的煩惱都是換湯不換藥。
讓娜-莫羅,你是一個迷人的蕩婦……“他們載著許許多多的未知性開始了這漫長的旅程,也不知道是否能夠再次重溫那第一夜的幸福,當背信棄義的清晨悄然來臨,珍妮開始懷疑自己……此刻的她依舊恐懼,但絕不后悔?!?/p>
她開始懷疑但她并不后悔。這到底是社會的開化還是悲哀呢... 我也不知道...ps:moreau的個人魅力撐起整個電影
夏夜迷夢中仙女穿著長長睡袍于月下徜徉花園,繼而泛舟湖上……后半段美極了!那么一位咬文嚼字的報館先生的確夠受、游樂園小飛機上的嬌羞木哈哈、沉湎社交的女友及情人在金風玉露面前惡俗得萎謝掉……婚外戀題材還真是長盛不衰,此片若有新意,在第四者的橫空出世。JM姨樣的女人天生就為姐弟戀。
探討男女關(guān)系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他們“關(guān)到”一起。電影的氣氛在晚宴時逐漸推至高潮,讓娜在三個男人間游走,演員們對于小動作、微表情、潛臺詞的把控都極其精準。黑暗中,她迎來了屬于她的夜晚卻消不去寂寞與厭倦,讓她無法拒絕的是愛情嗎?不,她無法拒絕的是一時的歡愉與火熱,因為黎明會背叛一切。
【北京電影節(jié)展映】資料館糟糕的字幕時間軸玷污了這部好片。婚姻七年之癢厭倦了丈夫的女人為愛拋夫棄女,浪跡天涯奔向自由,很法式的浪漫主義情節(jié)。寬銀幕比例,幾乎全實拍的開車戲等在當時是非常前衛(wèi)的新浪潮拍攝手法,使讓娜莫羅的美顯露無遺。喜劇性的臺詞也讓影片更輕松好看
后半段的夜游真是太美了,不停的親吻擁抱加各種愛情金句真是看的人齁甜。這樣一個婚外戀出軌的故事因為讓娜莫羅的出演不僅僅充滿情欲的張力,還賦予了電影充滿對越界愛情危險性和自責性的多種情感推動。宛如白晝的夜游,游樂場的歡樂,真希望所有的情人們能一直貯留在愛情那短暫歡樂的時光中,永葆甜蜜
她感到害怕,但她并無絲毫悔意,她一向表情從容意志堅定,她典雅冷艷且大膽熱烈,她一旦決定就不容自己后悔,她骨子里厭惡透了庸?,嵥?,天性中暗藏叛逆,這樣的風情萬種遭遇桀驁不馴,無疑金風玉露一相逢,勝過人間風景無數(shù)。
月光下穿睡袍的愛人,走在陽光下,還會繼續(xù)相愛嗎?但是還是很喜歡,那種相愛的纏綿,拍得太美了。本來以為只是中產(chǎn)階級無意義的符號化的你來我往,沒想到會有這樣的轉(zhuǎn)折。第一次領(lǐng)悟到讓娜·莫羅的美。
Did you invent this place so I could lose myself in it? Night is beautiful. Night is a woman.
3.5。就算他們乘舟入密林,月夜飲酒液,破曉時分親昵,鏡前熱切抒白,我還是認為這不會是她最后一次選擇。她不過是從冷漠的厭倦中跳入另一層漩渦,在愧疚的焦慮邊緣處,果敢地再縱身一次罷了。她既能在馬背下對前人說愛,也能在車廂內(nèi)和后人談情,性情的搖擺罷了,哪里有什么真正的愛情呢?
讓·雷諾阿+讓·科克托。影片最后那匹站在路邊的白馬被比作讓娜·莫羅和路易·馬勒分手的象征。
即是浪漫的又是現(xiàn)實的,如同恐怖片帶來有效的生理體驗一樣,如此的情感大戲以自然流暢的走向宛如坐上一匹奔馳的駿馬走向美好又會消亡的激情,好美,人的情感可以被這樣的直接的揭曉,在故事層面一層一層的剝?nèi)ネ庖拢皇O虑楦?,和一個無論如何都要促其呼之欲出的環(huán)境,這已經(jīng)讓我快興致勃勃了。也感謝讓娜莫羅的表演,她不是沉淪,而是一種享受的進行時,她展現(xiàn)了比任何適合都要告訴你我正在經(jīng)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