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應醒!放眼觀之,國粹之鄙棄,古不復今,二十三載,竟無超越此片的作品,所謂的藝術家,你們在流連金嬌玉饌的同時可否審視下自己蒼白的生命,你們懷里也許擁著年輕的少女手里也許端著美酒,然而你們拿慣I4的手,你們泡在會所夜店里的身體是否還能創(chuàng)作出這樣優(yōu)美的樂章。。。。請不要讓這些藝術失去自己的生命,感慨了幾句,嫌自己啰嗦了。。。再次向老一輩的藝術家致敬?。?/div>
2 ) 山水不復情猶在
老師推薦之下,看了這部動畫。不由驚嘆,太美了。
素衾透寒,攬琴且立。未見輕舟,笛聲卻近。不堪舟車,就岸即撲。鳥雀驚夢,顧而尋琴。忽聞悠笛,施然和之。少年欣喜,立而復坐。示以挑撮,徵音錚鏘。楓紅竹翠,勤習不輟。雪融冰消,技藝愈精。似回斷雁,又轉飛蓬。餌盡不知,魚戲鷹嘯。既成欲歸,水湍浪急,心猶甚之。有山崇崇,溪泉淙淙。贈琴作別,坐而撫弦,離情留意,動而復返。扁舟再發(fā),琴音未止。
3 ) 山水情 中國水墨動畫的絕響
在我看到的有關《山水情》的評論中,無一例外地出現(xiàn)了“分水嶺”這個標志意義明顯的詞。一部只有十九分鐘的動畫短片,放到今日不過是龐大信息洪流中的一卷細浪,它究竟包含著什么樣的能量,能在中國動畫最輝煌的時期留下如此濃墨重彩的一筆?更為關鍵甚至致命的是,在它的身后,中國動畫變得虛浮腫胖,骨子里卻日漸羸弱,明眼人是不是早已從這部動畫中看到了自此中國動畫一路蕭索的命運?
《山水情》誕生于1988年,由中國動畫的龍頭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制作。這一年,似乎是上海美影廠成績斐然的一年,有21部作品面世,比1986年多出了十余部,其中不乏《阿凡提的故事》、《不射之射》、《山水情》等高質量的優(yōu)秀作品。而且,88年之后的幾年間出產的動畫數(shù)量飆升。貌似中國動畫在輝煌期又風生水起,進入了更加輝煌期。
可1988年又是尷尬的一年,經濟大潮洶涌澎湃,人心愈加浮躁,商業(yè)化成為社會主流。是堅守動畫的藝術情操,還是轉而迎合大眾口味,迎合這個喧囂的時代?這個抉擇,恐怕不是從事動畫幾十年的大師們自己所能選擇的??v使心有蓮花,擋不住鋪天蓋地泥沙俱下。
所以我妄加揣測,《山水情》中寄托了美影廠特偉那一代老藝術家們對逝去時代的留戀和薪火難傳的寂寥。
作品采用的是水墨動畫的技法,典型的中國風骨。與《山水情》這個題旨相應,整部動畫如同一幅淡然蕭遠的水墨山水。清拔孤郁的琴師,靈動清秀的少年,淡妝濃墨的山水,一個場景就是宣紙上的一幅中國畫,這些畫都經過李可染、程十發(fā)等名家的指點。與之前幾部(比如還有《牧笛》和《鹿鈴》)的傳統(tǒng)逐格拍攝手法不同,《山水情》是對準原幅背景進行拍攝,再與逐格拍攝的動畫鏡頭相合成。而在“惜別”的高潮段落,更是采用畫家現(xiàn)場作畫,攝影師現(xiàn)場拍攝的手法,再與動畫鏡頭合成,使動畫充分顯示出藝術家們筆情墨意帶來的層次感和節(jié)奏感。
試問這份嘔心瀝血的耐心,還能到何處尋找?
而這份耐心,卻是導致水墨動畫成為絕唱的主因之一。八十年代之前的動畫還處于舉國體制之下,上海美影廠作為動畫核心部門,沒有理由為人力、財力不足而擔憂。但改革開放后,這種體制的弊端暴露無遺,不計成本式的制作方式導致人心開始渙散,人才逐漸凋零。此時特偉等人的心情,恐怕要像那位老琴師,琴聲響遏行云,卻只能對高山流水以自撫。連一個可以繼承衣缽徒弟,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如同動畫的最后,琴師留下自己的琴給童子,自己飄然遠去,江天一色間的蕭索背影,竟流露出幾分瀟灑。大概創(chuàng)作者們也渴望以這樣的完美的符號結束自己的藝術生涯??杉词故钦婺苷业揭吕弬魅耍巴疽黄n茫,琴聲所對的,可能還只是山高水長。
果不其然,一曲《山水情》,成了絕唱。
4 ) 我們當年的耐心哪兒去了?
“1988年,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拍攝的《山水情》成了中國水墨動畫片的絕唱,也成了中國動畫徹底商業(yè)化之前的最后一部藝術精品。從此,中國動畫在低齡化繼而商業(yè)化的定位道路上越走越遠?!碑斘铱吹竭@句話的時候,我決定用筆來紀念一下這部劃時代的動畫短片。
在我的腦海里,兒時的記憶碎片中并沒有關于它的任何印象。我之所以知道有這么一部動畫片,是因為它是2006年6月在Annecy國際動畫電影節(jié)上評選出的“動畫的世紀·100部作品”(100 FILMS FOR A CENTURY OF ANIMATION)名單(
http://www.annecy.org/home/index.php?Page_ID=1580)中的唯一一部中國作品。“讓人在欣慰之余也有著頗多的遺憾。”國內的報道都會提到這么一句。
中國曾經在動畫長片上的水平是世界矚目的,這不容置疑。但動畫片這個電影類型,較之于情節(jié)性和敘事性,它更關注的是技術上和藝術上的創(chuàng)新,正如實驗電影篇幅一般不會很長一樣,動畫短片也因此才成為了動畫領域的重要角色。而講到動畫的開創(chuàng)性或代表性,加拿大有沙子動畫、美國有3D動畫、英國有黏土動畫、法國有針幕動畫、捷克有木偶動畫……咱們中國有什么?那就是水墨動畫。至于說折紙動畫,當然可以說是中國首創(chuàng)的,但并沒有產生過很大的影響。其實折紙也好,剪紙也罷,以紙這種介質作為表現(xiàn)形式的動畫各國都不鮮見,不過是咱們的紙帶上了如皮影這樣的民族特色罷了。而唯有水墨動畫,是獨一無二的,咱們中國人當年的耐心,也是獨一無二的!
那么為什么入選的不是同樣被奉為經典且在當年的Annecy捧回特別獎的第一部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呢?這就要說到《山水情》的妙著了。與之前幾部(比如還有《牧笛》和《鹿鈴》)的傳統(tǒng)逐格拍攝手法不同,《山水情》是對準原幅背景進行拍攝,再與逐格拍攝的動畫鏡頭相合成。而在“惜別”的高潮段落,更是采用畫家現(xiàn)場作畫,攝影師現(xiàn)場拍攝的手法,再與動畫鏡頭合成,使短片充分顯示出藝術家們筆情墨意帶來的層次感和節(jié)奏感。這就是所謂的創(chuàng)新之處,當觀眾看到的動畫不只是幾張事先精制出的賽璐璐的重合,還融入了畫家即時創(chuàng)作中的靈感以達到水墨畫那種寫意效果時,這或許才是真正的“動”畫啊!這樣的一部水墨動畫,在時間、財力和物力上的花費遠非一般動畫所能企及。
這部短片沒有一句臺詞,其實被奉為世界經典的動畫大多沒有臺詞。但它所表現(xiàn)的內容決不因此而失色。那濃濃的師徒情深通過名家的古琴獨奏已傳達得無以復加,古樸又不失情趣的民族音樂的運用正是全片的亮點之一。這部短片也沒有任何說教,其實被奉為世界經典的動畫大多不會說教。甚至表現(xiàn)師徒的惜別也是通過師父瞧見雛鷹離開母鷹獨自展翅翱翔的情景而引出的,這何嘗不是一種隱喻和含蓄美?
在山水、人物、動物以及植物的造型上,可以說它是前面幾部作品的集大成,同時造型也不再拘泥于形似,山的靜與水的動相映成趣,因而愈加寫意。如果說《小蝌蚪找媽媽》完美的用水墨表現(xiàn)了動物惟妙惟肖的動作,賦予了水墨動畫生命的話,那么《山水情》則賦予了水墨動畫中國詩畫般的心靈和人文關懷。
這部短片就那么靜靜的放在我面前,中國味十足的畫面,中國味十足的音樂,一遍又一遍地品味其中的意境,越品越香,淡淡的幽香。讓在世界各國經典動畫短片的狂轟濫炸面前早已目瞪口呆的我,終于可以自豪地在祖國動畫里嘆為觀止一回。
不過話說回來,也許咱們的動畫還有可以入選的,正如開頭所言,那個沒有低齡化和商業(yè)化的時代就是一個能夠涌現(xiàn)精品的時代。但由于這個名單中的作品我看過的不到五分之一,實在難以界定其評判水準。倒是我覺得《山水情》不該排第80名這么靠后,至少比我看過的第57名Le Paysagiste(NFB)要好吧。當然了,其實“排名”從來就不是個什么經得起推敲的玩意,就算沒有中國動畫上榜又如何?不過比起Luxo Jr.(Pixar)、Creature Comforts(Aardman)和Steamboat Willie(Disney)等開創(chuàng)了一個時代的動畫而言,《山水情》卻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終結,但愿這不要是最后的終結吧。
當了解到這個名單的最大贏家、也是各國動畫人向往的圣地——加拿大國家電影局(NFB)是一個每年虧損上億加幣的官方機構時,我們憑什么還要給國產動畫片的產業(yè)化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說所有的動畫片都不能產業(yè)化當然是胡言,但確實有那么一塊凈土是不該產業(yè)化的,那里,有屬于我們自己的根。我們當年的獨一無二的耐心哪兒去了?
1956年,當中國首部彩色動畫《烏鴉為什么是黑的》在威尼斯國際兒童電影節(jié)獲獎時,卻差點被當成了蘇聯(lián)動畫。一年之后,時任美影廠廠長的特偉先生提出“探民族風格之路”的口號,一種“中國學派”的民族風格誕生了。而40年后的這個8月,當一部被當成美國動畫的國產大片《魔比斯環(huán)》正在熱映時,另一部流淌著工筆、水墨、剪紙、皮影等傳統(tǒng)藝術符號的中國動畫短片《桃花源記》從日本捧回了TBS DigiCon6+2數(shù)字作品大賽最優(yōu)秀獎。歷史就是如此巧合和默契。再過兩天,8月22日,是《山水情》的總導演特偉先生92歲的生日,謹以此文祝他老生日快樂。
5 ) 思在山水間
1988年,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出品的《山水情》真真淋漓盡致展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意境。本片由水墨山水畫組成,沒有臺詞,只用傳統(tǒng)樂器(古琴/笛聲)作配樂,全長不到19分鐘。正如某位豆瓣豆友所說:“此片只應天上有?!币灿腥嗽u價“《山水情》是中國水墨動畫片的絕唱?!?/p>
雖然我沒有學過水墨畫,但是我小時候學過很長時間的工筆畫,有一定相通之處??傮w來說,中國畫講究布局、留白、意境。作為一部典型的中國水墨畫動畫,它利用技術結合故事性,把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的“意境”表現(xiàn)到極致。琴師乘小舟離去的片段自然而然讓人聯(lián)想到“輕舟已過萬重山。”
片子雖短,但卻精煉。它的內容可以簡練概括,但在思想上,它是典型的具有中國式哲思的故事片,貫穿著一種中國傳統(tǒng)文化含有的獨特的世界觀??催@個短片時,我腦海里從始至終都浮現(xiàn)著《湖心亭看雪》里的畫面:“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眰€中滋味,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但又不得不感嘆當今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相關文化產業(yè)的尷尬及慘淡處境。這些年不管是人還是物,都處在一個大背景之下,鮮有如此片般具有高中國藝術價值的好作品產出。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各有千秋,可是如今中國人自己的文化卻不能在國人生活里處在舉足輕重的地位。
作為英專生,在親眼見證傳統(tǒng)文化窘境的同時,本人的身份也很尷尬。只希望現(xiàn)在和以后不忘多讀點書,多行些路,日后若稍有些長進,希望能拿出來點有用的東西,盡一份也許微不足道的力量,為傳統(tǒng)文化做點貢獻吧。
6 ) 賞析《山水情》
《山水情》是1988年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拍攝的,是中國水墨畫的絕唱,是中國動畫片低齡化和商業(yè)化之前的最后一步精品藝術動畫。
《山水情》雖然是水墨畫,雖然只有黑白兩種顏色,但它利用水墨的搭配充分表現(xiàn)出了水墨畫的意境美。片中的風景描寫引人入勝,仿佛真的一般,但又有了人的靈動,把風景的描寫和內容的表現(xiàn)融為一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美不勝收。山水配上笛聲,《山水情》仿佛是用一幅幅絕美的藝術畫拼接而成,而且每一幅都是完美的描寫,每一幅的細節(jié)和內容都符合整部影片的已經?!渡剿椤穼τ谏胶退拿鑼懞苁俏溃绕涫巧?、水和天的交界處,每一個畫面由簡而繁、由淺入深的過程也表現(xiàn)出了這樣的一種美感。
整部影片沒有一個對話,都是管弦配樂,但人物內心的活動都透過畫面展現(xiàn)出來,人物內心的心情也不難理解,管弦配樂的背景讓人感覺到猶如一泓清泉,沒有一點浮躁的做作的感覺,讓觀眾感覺很清新、淡雅。人物之間的對話也通過山水以及山水之間的變化看得出來,人物的表情也很形象,通過他們的表情也能讓觀眾理解他們的心情,整部影片給人一種無以表達的美感。人物之間的感情真摯而又淳樸,沒有一句對話,卻時時都在表達感情,人物之間的感情讓整部影片充滿濃濃的情誼。
中國的藝術作品一向擅長借助外界景物來表達作者的心情,《山水情》中人物心理活動的表達方式很多樣,當師傅意識到徒弟需要更為廣闊的天空的時候,借助老鷹拋棄小鷹的一幕來點撥以及表達師傅的心情,影片也多次借助水中的魚兒和飄落的雪花表現(xiàn)主人公的心情。當師傅和徒弟要分手之前,他們乘坐小舟,河水洶涌磅礴,山石錯亂不堪,流水嘩啦,表達出師傅不舍得徒弟的復雜心情。師傅離開后,徒弟在山水的懷抱下繼續(xù)努力的學習樂器,山石層巒疊嶂,流水靜謐,迷霧皚皚,細雨紛紛,這一切都表現(xiàn)出徒弟彈琴的一種心境,表現(xiàn)出徒弟的琴技在不斷的提高,能夠和山水融為一體,琴聲中體現(xiàn)人和自然合而為一的胸懷。
我很喜歡這部《山水情》。在商業(yè)利益的沖擊下,這樣的作品或許以后都不會見得到了,它是藝術品的經典。這部動畫片可謂中國水墨動畫片的顛峰之作,其畫面之精美已經遠遠超越故事內涵的哲理,把中國繪畫的水墨技巧發(fā)揮到了極至!因此,本片也可謂滿譽滿榮。
盛特偉,吳山明,龔一,絕對是難得的強大組合,果然琴有遠思,墨分五彩。故事特別像是高山流水的一個歡喜的結局,有知音有傳承,無奈《山水情》卻成了人們心中的天鵝絕唱。
此片只應天上有!
在國際上獲獎的國產水墨動畫。本片也是中國動畫衰落時期的佳作,全片沒有一句臺詞,甚至沒有實際劇情,但此時無聲勝有聲,優(yōu)美的畫卷,給人一種視覺上的享受。
仔細看,指法竟然都對,那時動畫人的一絲不茍啊,巔峰之作。
絕響
水墨與古箏,古樸與悠然,誠摯與憂傷。
特偉絕對是建國后中國最偉大的動畫導演,沒有之一?!缎◎蝌秸覌寢尅贰ⅰ赌恋选愤€有這部《山水情》,都是水墨動畫的巔峰之作,《輝夜姬物語》的致敬也不過得其皮毛。這個短片的意境和情懷,不輸史上的國畫名作。
神作。做capstone偷閑看,卻淚目不已。這不知發(fā)生了多少次:天地蒼茫,得知己一人,傾心相交,杳然而去。可我得到了,從此見山水如見你,歷世界如見你(寫到這又淚崩了)。水聚云散,生命之河。
1988年,中國水墨動畫的絕唱!一秒一幅上百萬的國畫大師的水墨畫,對準原幅背景進行拍攝,再與逐格拍攝的動畫鏡頭相合成。留白處處頗得國畫韻味,意境清遠悠然,淡而雅,而在“惜別”的高潮段落,更是采用國畫大師現(xiàn)場作畫,攝影師現(xiàn)場拍攝的手法,再與動畫鏡頭合成,使短片充分顯示出藝術家們筆情墨意帶來的層次感和節(jié)奏感,加之古琴配樂清雅深遠,師徒琴技,悵然離別,冷靈萬山雪,清泉石上流,曲徑通幽,高山流水、此中有真意,實在萬言不及,妙極,妙極!9.5
恬淡悠遠將道家思想融入,賦予了電影哲學思辨的色彩,再輔以古琴的樂音,中國山水繪畫的高遠清幽意境達到極致。只可惜也成為中國最后一部水墨動畫片,2006年法國安錫動畫節(jié)評出一個世紀以來一百部動畫代表作,本片是唯一入圍的中國動畫。
老琴家關于衰老的憂郁、少年尋師不見時的恐慌,在傳統(tǒng)敘事中“知遇”主題的故事里都是很少看到的,這使《山水情》有了一絲長大成人的現(xiàn)代寓言意味。末段音樂一段激烈的撥弦,不知道是不是虛寫對弒父恐懼的克服。
一秒一幅上百萬的大師級別的水墨畫,總共是19分鐘,折算下來就是1140幅,每幅就只算一百萬的話,就是11億4千萬,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斥巨資”!好萊塢,你們都弱爆了?。?!
中國水墨動畫學派最高成就
絕贊!這才是中國的動畫。山水畫的筆底,古箏的音奏一曲山水情!一顰一皺,捋須,指撥琴。高山流水雪消融,一葉扁舟,魚戲水,還有那鷹擊長空。都如此傳神逼真。長鏡頭和空鏡頭下的含蓄和意蘊,飄渺而無常。禪的味道。滿分推薦!
1988年的動畫已經到了這個水平,讓什么喜羊羊熊出沒情何以堪!
感謝全大師的豪華制作班底,為國人留下了這部水墨動畫的廣陵絕唱,每每重溫,不覺熱淚盈眶,感極涕零。中華古典文化審美之境界二字,非朝夕可識之,然其內涵所賦予人之共鳴,普遍地存在于國人精神之中。我已不愿用過多言語來贊美這部動畫的偉大之處,就像片子本身內容所表達出的那樣,一切盡在不言中。
中國水墨動畫巔峰和代表作,寫意之極
水墨動畫巔峰之作
一次邂逅、一段情,免不了的卻又是離別……上美的經典!技術、藝術、意境的集大成,水墨動畫的巔峰之作?。?!彈琴的指法,對水的描繪都太兇殘了,幀數(shù)對于普通的動畫都已經算得上奢華了!再加上那沒法形容的配樂!我們也有過好東西啊……
咱們自己的動畫那么有味道,為什么要讓它成為絕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