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去見瀑布 18.1.26
1走得慢的人走在最前面,不會有跟不上的情況發(fā)生。
2不要有職業(yè)歧視,你可以不喜歡,但要尊重它。比如美容店員,你可以討厭她身上的味道,但你不能否認她的辛苦工作,大家都是努力工作,只是職業(yè)不同,沒有尊卑之分。
3希望自己將來能做一個會跟妻子聊天,有自己愛好而不是好吃懶做,不讓家人寂寞的丈夫。(以奕迅為榜樣?哈哈)
2 ) 看紅葉吧
看紅葉吧
去見瀑布
79歲的德納敬子是劇組中年齡最大的一位,她高中時代曾有意當一名演員,但是因父母強烈反對而作罷,老人家稱總算在60年后圓了夢。不過她調侃自己演技太差,請觀眾們欣賞紅葉就好了。
我們不能相信這種 “調侃”,我想說的是:
生存下來,才見瀑布!
活著!
3 ) 沒什么好說的小人物其實最難寫
有很長時間,我一直以為,沖田修一和吉田修一是一個人(額……)。
最開始我先在網上買了許多吉田修一的小說,《惡人》、《橫道世之介》、《東京景灣》,他的中篇小說《公園生活》還獲得過芥川文學獎,總之特別好看,《惡人》得到過小說家張大春的盛贊,是很多寫小說的人都想要寫出來的樣子?!稅喝恕泛髞肀患镒约号某闪穗娪?。他的小說《橫道世之介》又被沖田修一改編成了電影。而沖田修一呢,他的代表作是電影《南極料理人》、《橫道世之介》、《彩色日村》。可是假如你們同時看過《橫道世之介》的小說和電影,就會發(fā)現(xiàn)腳本和書非常像,因為沖田請了吉田擔任電影的編劇……
是不是有點繞?(不過也許只有我自己搞錯了,你們從一開始就知道!),所以我一直以為這全部都出自一個人之手,因此還覺得這種風格的變化有點意思。
剛剛結束的上海電影節(jié)里,我看得第一部片子是沖田修一的新電影《去見瀑布》,這一次的編劇是沖田他自己。
------
沒什么好說的小人物其實最難寫
《去見瀑布》的故事內核非常簡單。全劇沒有任何所謂暢銷劇的元素,秋高氣爽的時節(jié),7個中年婦女報團去參觀夢幻瀑布下的秘之溫泉,導游是一個木訥的青年男子。7個人跟著導游在進入沒有信號充滿負離子的森林之后,導游迷路了(從一開始他出現(xiàn)就已經料到了!導演故意的,所以迷路也不算什么懸念),然后7個互相看不慣性格不一樣的中年婦女就在這個森林中嘗試共處并自己依靠自己的力量最終見到了瀑布,找到了回家的路。
嘖嘖,這么一敘述好像是個勵志故事?不是的,導演兼編劇的沖田修一盡可能規(guī)避了一切可能引起跌宕起伏的線索,比如你一開始就猜到導游不靠譜,一開始就知道導游獨自去前方探路之后會與這7個團友失去聯(lián)絡,連最基本的設置,不如她們一開始的小矛盾也都是最最普通的,最后她們走出森林也沒有經過太多的磨難,頂多有一些晚上蓋著樹葉睡覺的笑料而已,一切都在觀眾的可控范圍內——就像我們最最平常的日常生活。
會不會覺得沒什么好看的?事實上,在看電影的過程中,觀眾不時大笑,結束后評價也還不錯。
我一度搞混的作家吉田修一擅長寫的就是這樣的小人物,而沖田修一出道至今,最愛拍的也是這樣的小人物。我想沖田應該是很喜歡吉田的小說吧。所以他拍了吉田的小說《橫道世之介》。
跟《去見瀑布》比起來,《橫道》更加具備故事性,主角本人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美好少年,通過一些日常的描寫讓人覺得溫暖,但最后世之介還是意外去世了,他的死成為眾人重新回憶過往的線索,也成為全劇的煽情點,很多人是笑著流著淚看完這部片子的。而吉田修一根據(jù)自己小說又自己拍成電影的《惡人》,比之又更具備戲劇的沖突,從頭到尾就是一個謀殺案,主線和副線貫穿至底,讀者一路讀一路猜測到底是誰殺了人誰是惡人,盡管作者本人在處理的時候弱化了懸疑,從一開始就鋪下很多線索,明確告訴讀者“惡人”的指代,但這個不淡不濃的懸念,始終是牽引整部小說發(fā)展的線索。
從寫作的角度來說,什么非正常的事情都沒有發(fā)生的日常,才是最難寫的。
最好寫的愛情小說是怎樣?王子愛上灰姑娘——日常生活中這種事情發(fā)生的概率基本為零,但大家都憧憬都愛看,所以假如你什么功力也沒有,只要編一個足夠跌宕起伏的故事,邏輯性可以支撐,大家就會喜歡看。當然,編故事也挺難的,這是另一個話題。換難寫一點,兩個人都是普通人,要重新再把感情寫得好看,就更需要“寫作”的本領。
兩個人的感情寫不下去怎么辦?讓一個人死掉,或者因為什么事情分手,這是寫作者屢試不爽的技巧,死亡或者病,是讓說不下去的故事戛然而止的最好辦法。(所以韓劇里那么多得白血病得?。。?。最難的,是沒有跌宕的感情線,沒有美女沒有帥哥,沒有勵志沒有懸疑,什么暢銷元素都不具備,硬寫,那種細微的感情變化,日常里的微妙內心,卻又有普遍性,每個人看了都有共鳴,覺得這不是就是我!這種看起來沒什么了不起甚至很難向別人敘述的作品,我個人覺得是最難的。從《橫道世之介》到《去見瀑布》,我覺得是沖田對自己的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必須規(guī)避所有投機的設置,將最普通的情感寫得深入。據(jù)說導演在拍這部電影的時候,采用了海選的機制,面試了許多普通的日本婦女,她們沒有任何表演經驗,沒有明星那樣耀眼的顏值,為的就是將一切都恢復到日常中去,是非常勇敢的正面強攻。
事實上,這種嘗試,在看完了電影之后,覺得還是基本上成功了。7個在林中與導游走散的普通中年婦女,各有各的在生活中的小煩惱,這些煩惱(愛人去世了,孤單,找不到伴侶……)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的,沖田甚至沒有怎么在很短的篇幅里詳細交代每個人的背景,只是她們在特定的空間內相遇了,被“迷路”這個設置限定在一個范圍內,必須與另外6個朝夕相處。然而,沒有野獸,沒有受傷,沒有特別驚艷的景色,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場域,連最后終于看到的瀑布,也不過是一個最最普通的瀑布。7個人度過一晚,然后走出森林,后面所能想到的,無非重新回到各自的生活里。在那么短的容量里,每個人的性格都得到了體現(xiàn)(電影的最開始觀眾很難分清這幾個外貌上沒有任何特點的中年婦女的,但結束的時候每個人的特點都記住了),細想其中導演的處理,真的是挺難的。
如果換做中國的導演,一定覺得這片子好無聊??!這么簡單,要怎么拍?沖田修一不僅拍了,還拍得挺好看的,看完之后還覺得心里有些珍貴的小溫暖,平常人看起來覺得普普通通,但有意思,這是百煉鋼化為了繞指柔。
日本人總有一種將平淡的日常拍得溫暖正能量的本事。這跟去日本的感受很一致,看上去普普通通的景色,就是讓人舒服回來還忍不住總想再去。用起來普普通通的物品,沒什么了不起,換成別的來制作,還真就是不順手呢!我想來想去,應該就是他們善于在日常中觀察到細微的不一樣,把握住那種獨一無二性,并且一本正經認認真真得還原出來。
每一個你要描寫的對象,都是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你看到了,忠實地描寫出來,就會變得厲害。
-----
來源于我的公眾微信號“蘇格拉底很閑”。
4 ) 脫力系旅行
其實,其實,看這部電影不是我本意,只是原本想看的《深夜食堂》和《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都沒有搶到票,一氣之下亂買一通的結果,也是我在這屆電影節(jié)買的第一張票。
本片在電影節(jié)中的譯制名叫《去看瀑布》,豆瓣資料叫《去見瀑布》。一字之差,“看”就讓人感覺平淡無奇,“見”則好像“瀑布”被擬人化了,旅行變成了“訪友探親”。
不過不管是“看”還是“見”,都不妨礙通過片名感受到何為“脫力”。丫巴里,劇情簡單到幾乎沒有劇情,人物平平、景色平平、臺詞偶爾引人發(fā)笑又不會笑得很大聲。米娜桑,啥叫脫力系?這就叫脫力系吧!把你的力量脫掉,你甚至可以選擇看著睡覺。
后來的后來才知道導演是拍《橫道世之介》的沖田修一,拍過了一位暖心少年,鏡頭轉向了七位暖心大媽。
“
每一種旅行方式都值得尊重,或者說每一種生活方式。
我記得和碰巧也買了同場次的、鐘愛脫力系的某同事邊聊她在日本旅行的見聞邊踏進新衡山電影院,當時連查劇情都沒有查,只知道很脫力,導演、主演什么的都不知道是誰,就跟著電影、跟著大媽們開始了一場坑媽的跟團周邊游。
曾經的我鄙視極了這種觀影方式和這種旅行方式:看電影,必須先了解了解背景、探探風評,再決定看不看以及帶著哪些問題看;旅行,必須能長途則不短途、能窮游則不奢侈、能自助游則不跟團,否則意義在哪里?之所以說是曾經的我是因為早已轉變觀念,應該也許可能大概是變懶了的結果,但是必須一定肯定絕對也是成熟了。
自從跟隨某牙美其名曰“看看跟團游體驗到底多爛”一起跟團游千島湖之后,寥寥無幾的幾次旅行中清邁、富春山都是跟公司、部門一起跟團游的,這些經歷給我揭開了一個眾多小文藝小清新們不愿意承認的真相:其實體驗并沒有多爛啊,如果同游者有趣則一路開心,如果導游靠譜簡直不要太省心。對現(xiàn)在的我來說,省心的需求遠遠大于開心。
大學時代的每次旅行我都認認真真做攻略、勤勤懇懇存錢去哪兒都買硬座夜車票,這樣做讓處女座的自己充滿了成就感。
工作之后,一周四十小時工作之外真心提不起勁頭研究某個目的地怎么玩,頂多研究下上海的某個小飯館什么好吃。工作之后,希望把“假期”真的用在“度假”上,可以沒有沙灘海岸比基尼,但是可不能讓自己辛辛苦苦,那就只能讓別人代替辛苦了。
所以說如果遇到靠譜的導游或者領隊,盡管 “上車睡覺、停車撒尿、下車拍照”,只要別“回家啥也不知道”,這次旅行就是值得的、休閑的。如果碰到本片中的導游,那可就瞎了。
題外話,大學時代的我還十分鄙視“說走就走的旅行”和“休學辭職去旅行”,批判這些旅行方式的語句我可以寫百八十條微博出來。然而工作之后,我突然發(fā)現(xiàn),我想做卻不敢做這鄙視的事情。
眾生平等,存在即合理。哪怕是不旅行的人,宅家宅得對得起自己的金錢和時間,也不比環(huán)游世界的人低一等?!F(xiàn)在的我這么想,我覺得這想法還挺牛逼的。但是哪怕你表示不理解或者不認同,我也不覺得你低我一等,因為眾生平等、存在即合理啊。
“
旅行中的風景和人物,總有一個是美麗的。
好像正是因為以上各種主客觀原因,我很少去只有自然風景的目的地旅行。我偏愛城市的人文風景,偏愛在大街小巷暴走、狂吃。
久而久之,我仿佛失去了欣賞自然風景的能力??疵餍牌?、看紀錄片看不出到底喀納斯、九寨溝美在哪里,甚至感覺大同小異,但是僅僅是上海的某時某刻某個雕花欄桿的光影都能讓我著迷。我似乎對美景的免疫力和記憶力也有所下降,哪怕對著照片也說不出來美景拍攝于何時何處。但是我會深深記得,諸如“在靜安別墅看到一只大肥老鼠從眼前竄過去”、“在愚園路聞到一股中藥味從厚厚的磚墻縫隙中硬生生鉆出來”的細枝末節(jié)。
我猜想,大媽們這次旅行應該也不是都為了美景。攝影愛好者、植物愛好者,都有各自旅行的目的,其他人充其量也就是休閑而已。我記得大媽們對導游說的瀑布的“負離子”不屑一顧的神情和體態(tài),但是快要結束旅行的時候她們找到了瀑布,有人說,我感受到了!這是負離子!
我再猜想,如果導游靠譜,她們也不會有風餐露宿的一夜、也不會湊到一起唱歌講故事,而是各玩各的了吧!如果各玩各的,誰誰的平凡而不凡的愛情、誰誰的心路歷程都還只是自己心里的苦與甜,她們還能感受到所謂的負離子嗎?
組成她們的“坑媽跟團周邊游”美好回憶的十之八九是人物,是同游者,是她們自己?!@種“坑團”,當然不能沒有這群美好團友,或者不用一群,一個就夠,讓大家哭喪著臉來,笑哈哈地走,集體返老還童。
稀松平常的景點,諸如外灘,已被某上海人吐槽并寫成專題“如果你來上海,才不帶你去外灘”,但是每當有親友來,我還是會帶Ta去。人不同,心情不同,景也不同……這樣的道理好像人人都懂。咔嚓咔嚓,在外灘和N個不同的親友合過影,為了表明我和上海的親密關系我不會獨自前往也不會大力推崇,但是每收集一張合影,我心里的盒子被打開蓋子又關上,這種感覺才奇妙且不可復制。
其實,其實,寫這篇文字也不是我本意,原本是想列出電影節(jié)中我看過的電影的表,供自己回憶也供你參考,但是突然想到自己懶到連豆瓣都不是看過每部電影都記得標記,不如忘記更喜歡的《紙之月》或者《0.5毫米》,不帶湊字數(shù)地專心地回憶其中一部與旅行相關的,寫一篇脫力系影評。
看懂了嗎?還是看睡了呢?
5 ) 不去看下瀑布嗎
說起電影中的瀑布,你會想到《教會》的海報,《飛屋旅行記》的天使瀑布。最經典的當然是王家衛(wèi)的《春光乍泄》,一盞走馬燈,引出一個與伊瓜蘇大瀑布有關的人生承諾。
無論如何,與瀑布有關的電影,大多會讓人聯(lián)系到地理奇觀,再不然也是時間的沖刷和生命的流量無可阻擋,情感厚重。無外乎當觀眾看到沖田修一《去看瀑布》結尾,那小得可憐的瀑布,或許已經只能叫山澗。不過,這并非最夸張的,黑澤清載譽戛納的《岸邊之旅》,里面的瀑布簡直就是一條飛泉。還有一個搞笑的,市川準的《托尼瀑布》,片中并沒有出現(xiàn)瀑布。
但日本電影并不會囿于格局,它們總是能在很小的東西上,講一些貌不起眼但又令人回味的東西。一碗茶泡飯,一家深夜食堂,一項枯燥乏味無人問津的工作,諸如此類。
沖田修一的作品列表里,《去看瀑布》格局見小,更顯平易近人。這部喜劇小品影像平實,主打不太常見的中老年歐巴桑故事。她們一來還七個,確實可以組團打野怪。有的是攝影發(fā)燒友,有的癡迷養(yǎng)生之道,有的滿腹牢騷覺得被坑了三萬日元。
反正,想想一般電影里的歐巴桑,她們幾乎是不太正常的人類,不然就是添堵添麻煩的反面人物,你就知道這個電影有多難搞了?!度タ雌俨肌贩雌涞蓝?,用手繪插畫的群像手法,表現(xiàn)出歐巴桑的可愛與清新。但即便對此,對于瘋狂強調卡司顏值的年輕觀眾,《去看瀑布》依然不好從容面對。
有些觀眾不免還要納悶,這樣的電影,真的會有市場么。
實際上,日本人的中老年觀眾市場,一直強大到中國人無法想象,因為人家有電影傳統(tǒng)。以真名本色出演的《去看瀑布》,必然是主打女性觀眾和中老年市場。
“對女人而言,四十歲以上,年齡就沒有了意義”。
電影這么說道。
《去看瀑布》沒有許鞍華那樣的生命寄語,它只是借一次充滿象征意味的森林迷路,把無意義的旅程,變成了有意義的人生。如果不去追究故事設定的常識硬傷,那么,《去看瀑布》還是成功講解了人生的點點悲喜。說是悲,可能也過了。就是上了年紀的女人被社會疏忽,被子女遺忘,青春不在,生活隨之寡淡。中國大媽興起廣場舞,日本大媽開始了短途游。在本質上,她們是一樣的存在,都在枯燥乏味中,尋找人生的亮色。
《去看瀑布》設置了眾多障眼法,比如迷醉于紅葉,沒有看見的瀑布,神隱般的慫貨導游,還有那些奇怪的標志,手機沒信號。兜兜轉轉,最后冒出來“還想去看瀑布”,確實提升了整部電影的可回味之處,尤其是當我們看到瀑布原來只是那樣的微小,以小見大就做得更加成功。
這部電影基本上是源于生活,經過大量的訪問調查,從素人中提取可供玩味之處。由于缺乏表演經驗,不免會讓人看出有搬弄擺拍之嫌。看的時候趣味無窮,但想要有更強烈的情感沖擊,那《去看瀑布》的制作手法,還是制約了它的更上一層樓。七人團一直往前走,她們的人生過往就不斷被翻出來講。這樣的劇情發(fā)展,其實不存在挑戰(zhàn)觀眾的懸念,甚至于在類型片中常見的恐怖或者驚悚氣氛,影片也完全拋棄了,一路順風順水。暖色調的畫面,多姿多彩,顏色飽和艷麗。有的驚嚇,也只是一些唬人的昆蟲小蛇。至于迷路,大家都知道,絕對是個玩笑。淡淡地濃,濃濃地淡,人情味就在里頭。
人們把城市的冷漠隔閡帶到了森林,又因為大自然的玩笑,被迫重新依靠在一起。唱著歌兒跳著繩,舊時光仿佛依稀可循。這就是《去看瀑布》所在意的。
《橫道世之介》那位身居陋室的表哥,他對世之介說:什么都別管,盡情地起舞吧。自己不管不顧,肆意地扭動起來。
略做作,又好笑。
《去看瀑布》帶給我的感覺,同樣如此。
當你阻擋不了時間,你也可以努力去欣賞它,就像那道瀑布。
【刊發(fā)于《中國新聞周刊》】
6 ) 令人羨慕的經歷~
這部電影太治愈了,讓我無聊的假期有了一絲有趣,看完之后心情也開朗了起來~
電影中第一個讓我觸動的點是久美子說自己還沒有結婚,騙她們是為了跟她們打成一片,感覺她就像我們大多數(shù)人一樣,小心翼翼的融入著這個社會,和她前面跟純子說不喜歡和有自己愛好的人一起做了呼應,最后三個人練起了太極,真的太可愛了,想想自己和朋友也有過這種突然就很奇怪又搞笑的行為??
第二個溫暖我的點是大家晚上生火的時候,管純子叫小純純,大家的感情更近了一步,后來的用葉子當酒杯,喝著小酒講著故事,真的很美好。
還有關本做夢之后醒來,大家真的很溫暖,后面在森林里玩起來了真的要笑死我了,大媽們真的很少女。
這部電影的每一個時刻的故事都那么動人,那么治愈小純純真的是一個很美好的人,平靜可愛有懂得感恩生活,她確實不是普通人。
你們不想爬上去看看嗎?最后看到了瀑布,真的很感動,值得N刷的電影??
大媽們一路小跑終于站在了負離子瀑布前的那一幕,蜜汁感動,希望我四十歲以后,也能夠不被生活所壓垮,仍然懷揣著一顆年輕的心
也就勉強及格吧。雖說企劃真的不錯,素人演員們表現(xiàn)也比較好,題材也非常獨特,但是劇作問題真的很大啊?!爸欣夏陭D女的少女心”確實是拍出來了,然而無論是迷路還是露宿的可信性都很低,各自的性格與技能又是為了展示而十分刻意地去演給觀眾看。保持了沖田修一一貫的尷尬喜劇風格。
愿我四十歲后依舊像純純一樣有顆無處安放的少女心。
6.3 意外
落俗~
沖田修一年近四旬,勾畫了七個中年大媽的兩天一夜,因喜愛《橫道世之介》而來的難免有些失望。顯然這不是為年輕人準備的,正如日漸如一寡淡的中年生活,遲邁者不愿看到身邊也布滿衰落之氣,雖她們可以再無遮攔傾談往事種種。瀑布聲側耳可聞,那時的她們還能否推開重重遮幕,去見或只是心頭一激的水流?
看的時候就感覺有可能是素人,沒職業(yè)演員的油膩感,又大多用了中遠景。腦補了一下中國版,全是寧靜、許晴、呂麗萍什么的,大概是《花兒與少年》大電影吧……
沖田修一,大東亞安德森
有意思,小成本電影的拍攝典范,看似無心似有心,大媽個個少女心,想起荻上直子的《眼鏡》。小感悟,日本大媽就是笨,出門不帶小音箱,煩悶無聊廣場舞,怎么說,隨時隨地解千愁,健身減肥兼豐乳,開到蹦蹦蹦大音量,深山野嶺也不掉隊,不掉隊。
每次看到日本這類型影片,總會為國產影片感到遺憾,不知還得經過多長時間的積淀和等待。沖田修一水準維持不錯。
笑死我了,這7個大媽沒一個好看的,可是,她們真的好可愛啊?!坝捌呐輪T幾乎全部選擇素人拍攝,劇組向社會招募40歲以上的演員,最終從應征者中選出7人,并將她們的人生經歷編入劇本中,可以說是一部先有演員再有劇情的奇特電影?!钡谄卟繘_田修一了,這位導演的片子放心看吧。
挺可愛美好的。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你以為討厭,跟你合不來的人,只要你去了解,去發(fā)現(xiàn),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美和故事。然后在大自然中,當你們不再是個社會人而是個自然人的時候就可以自在美好地共處了。不論在什么年紀都可以保持純真,都有權利哭、笑,去喜歡去的地方,感受生命中美好的一切??葱σ部纯蘖?/p>
第一次看到脫離了主婦形象的一群日本中年婦女,不干家務,沒有老公孩子牽扯,完全是為了自己及時行樂。所以不同鬢發(fā)齊整、和服加身、也不用穿那個標志性圍裙。她們穿起了沖鋒衣、登山鞋。終于看到日本婦女跟我國婦女的最大相同處了。
太喜歡這樣的溫馨小品,不如橫道世之介的深刻雋永,卻如片中那最后的瀑布,水花雖小,但濺起來拂在臉上連空氣都清爽了。七位媽媽桑的日常,即便劇情設計感太重,但還是感到一種難以言狀的感動。當你太專注方向,便無法欣賞沿途風景;而當你停下來駐足觀望,就能看清所有的道路。
沖田修一善拍平淡流年里的人生真諦,這部亦不例外;剔除戲劇化因素,此片更靠近《啄木鳥和雨》(懷念2012年SIFF的日片),人物之間不無冷幽默的互動,如涓涓細流,終見肆意奔流的瀑布,“喜歡去哪兒就去哪兒”,真好啊。
11區(qū)大媽沒有廣場舞,就變得要治愈了。
大媽團作為主角很新鮮,本來當作company movie看的得到了大驚喜;然后導演很擅長把日劇那種微妙的日常kuso感電影化,變得cinematic,這很難誒,蠻可以研究一下
連同橫道,沖田修一真是感動常在的高級植入玩家。最后的去看瀑布,確實提升了整部電影的可回味之處。雖然它那么小,雖然細想之下,迷路有些缺乏現(xiàn)實根基。
沖田修一好棒,而且感覺和安德森很像,有趣又細致的拍攝
兩星半 依然挺生活的,但也依然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