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怎一個奇葩奇情悲情苦情了得
①先說片名。當年曾灶財在整理祖先遺物時,發(fā)現(xiàn)九龍部分土地被割讓給英國之前,曾獲御賜為他祖先的封地,所以自稱九龍皇帝,本片中還有幾處表現(xiàn)九龍皇帝在街頭涂鴉的畫面。但是這個片名中的九龍皇后與九龍皇帝有何干系呢,用在葉德嫻身上有何寓意呢,不是很明白。
②本片可謂奇葩奇情悲情苦情片:
奇葩A:葉德嫻喜歡已有太太的關(guān)海山,不求名分倒算了,還給他們?nèi)易霰D?,太太也睜眼閉眼無所謂。
奇葩B:關(guān)海山的女兒愛蓮喜歡的男人也是一個有妻室有兒女的男人,而且對方太太也知道,這種小概率事件在下一代身上重演。
苦情A:關(guān)海山和正房太太出門旅游出車禍雙雙身亡;房子被政府收回,葉德嫻無處可居,自殺時被愛蓮救回,葉德嫻一拍大腿:老爺子說好要我照顧你的,我怎么就自殺了呢,差點把這事兒給忘了!
苦情B:愛蓮的老公在建筑工地被砸,結(jié)果被截肢,脾氣不好對愛蓮大發(fā)雷霆,愛蓮累覺不愛,自殺時又被葉德嫻勸下。
奇葩C+苦情C:葉德嫻為了贏得免費歐洲旅行機票,做保姆的她居然報名參加馬拉松,結(jié)果跑了一半,發(fā)現(xiàn)之前找人暴打葉德嫻的那個女孩——也就是愛蓮老公和前妻的女兒正在被人暴打,于是以德報怨去幫忙,耽誤了跑步,卻一舉修復(fù)了有著奇妙關(guān)系的這一家的親情。
奇葩D:葉德嫻一瘸一拐跑向終點,比賽早已結(jié)束,愛蓮和她老公不趕緊上去攙扶詢問傷勢,卻還要拉起一根繩讓葉德嫻來沖刺。
暫時想到這些。有些奇怪的劇情不是不可以,但是如果過于戲劇化,以及戲劇化過于集中,會使得劇情完全脫離現(xiàn)實,使得有著正常思維的觀眾思緒會游離于劇情之外,不能將劇中人的感情投射到自己內(nèi)心從而產(chǎn)生共鳴,反正我是笑呵呵地看著他們哭唧唧地演完整場電影的。另外,如果影片高潮的推進,只是依靠奇葩和苦情的堆砌,而不在劇中人的性格和內(nèi)心情感上做文章,那只能說明這是編劇的能力局限,優(yōu)秀的案例可參考《海邊的曼徹斯特》。
其實葉德嫻的表演是可圈可點的,把一個沒有受過教育、地位卑微但勤勞真誠、內(nèi)心良善的女性演得可親可信,只能說這部電影的劇情配不上她的演技。片中的她在視覺表現(xiàn)方面有兩個特點,一是總是在跑,而是臉上總掛著笑。這兩點對于刻畫她勤勞和善的性格是加分的,但到片尾才明白愛跑是給她參加跑步比賽做伏筆,這反而顯得刻意了。
總的來說,有這樣一部以老年婦女為主角的香港電影,還是難能可貴的,但同樣也帶有港片普遍具有的弱點,比如片面追求戲劇沖突,為了體現(xiàn)主角的不幸、加重對手作惡的戲份、感情戲比較粗線條等等,當然這并不是所有港片的通病,許鞍華就是一個優(yōu)秀的例子。
另外,個人對香港文化還是很喜歡的,聽著粵語就覺得親切,就像我聽著滬杭話就覺得不適一樣,這就是題外話了。
2 ) 珍惜眼前人
阿四跟BB那一段特別有感觸,2個心理狀態(tài)完全不一樣的個體的交流,巨大的反差給人強大的心理沖擊!
其實,想阿四這樣淳樸善良的人在大陸也還有不少,但是能像阿四一樣一輩子保持一顆赤子之心的人,幾乎找不到了!
3 ) 九龍皇后──演員還是老的辣
隨手挑了一片DVD,葉德嫻的《九龍皇后》,一個人窩在房間裡看,中間哽咽哭了不知道有沒有十次。
原來葉德嫻在演《桃姐》之前就演過這麼任勞任怨的小人物??赐昃筒t解,怪不得《桃姐》一定要她來挑大樑,因為除了她,根本不需要有第二人選。
整部片的後半有點過火,太多巧合跟太多因應(yīng)劇情需要的悲情,看一看只會讓人覺得難過,不會落淚。但電影前半段經(jīng)營的非常好──桃姐、蝦叔、夏萍三個老戲骨(註)把一夫二妻、正室與小妾之間的糾結(jié)詮釋地非常好,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沒戲勝有戲。光看他們那些講完話之後的空拍、似有若無地在掩飾尷尬,故事再無奈都讓人覺得是合理的──因為事情有時候就是那麼無奈。
特別是飾演小妾阿四的葉德嫻,一個內(nèi)地女人,嫁來香港,給已經(jīng)有老婆的中醫(yī)師家明當小妾。二十五年來任勞任怨、認命認份又打拼,雖說是家明主動迎娶她,倆人之間也互相珍重與關(guān)懷,但反而更襯托了阿四沒名沒份的無奈,看了更加難過。
這部片真的是看演員,後半部關(guān)秀媚那條線實在調(diào)味調(diào)的太兇。為了襯托兩代之間同為二奶的無奈,演技、故事跟運鏡都推的太多,反而沒有前半部三個老戲骨那不慍不火所壓抑出來的厚度。
注:
關(guān)海山,又名蝦叔,家有喜事裡的老爺爺、五億探長雷洛傳裡的老探長雷老虎
夏萍,九品芝麻官裡拿鹹魚當寶劍的老媽媽
4 ) 九龍皇后,自在燦爛
這部電影在豆瓣居然沒有一篇像樣的影評,對于一部2000年出品的電影,我對豆瓣網(wǎng)友發(fā)現(xiàn)好片子的能力感到失望。
《九龍皇后》指的是片中的二奶阿四。阿四年輕時候跟隨阿明以來來到香港,和阿明的大太太住在一起,過著一夫二妻的生活。阿四之所以能留在這個家里,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她既是傭人,又能容忍大太太對她的諸般挑剔。而香港社會看起來對這種事情司空見慣,骨子里其實還是維護正統(tǒng)家庭,一旦有問題,二奶永遠是被指責的一方。
這個片子圍繞阿四展開,但又有一個戲中戲的意思。阿明前妻的孩子愛蓮,從小跟阿四一起長大,對阿四很有感情。愛蓮長大以后居然走上了跟阿四類似的道路,甚至以為男人的前妻、孩子、意外等問題更艱難。愛蓮從最初的喜歡阿四,到因為懷疑阿四向父母透露她做二奶的消息而恨她,之后又因為阿四的堅持而和阿四和好,線索很清晰,而二奶的悲辛交集與阿四恰能對比,別有深意。
這顯然不是一部關(guān)于二奶問題的電影,這么理解實在有些小看它了。編劇的厲害之處在于,本子后半本看起來偏離阿四,但因為愛蓮與阿四命運的極其相似,實際上這一部分是阿四的對照。而阿四與愛蓮一家人的和解,雖然不無拔高的嫌疑,但終究不算過分離譜,因為自始至終,阿四不過是一個沒有太多文化的內(nèi)地來港女人。她勤奮、知足、重感情,她懂得珍惜和堅守,她或者代表的很多香港底層的帶有各種標簽的外來者,或者她就是香港這個移民城市自然的一部分,她是燈紅酒綠的香港之外的下城區(qū)的香港的面向。
葉德嫻不愧是老戲骨,那種木訥、深沉、執(zhí)著,表現(xiàn)得恰到好處。陳德賢飾演的阿四那個九龍皇后的名頭,來自在柱子上寫毛筆字的所謂“九龍皇帝”的敕封,這既是一種邏輯上的需要,也是情感上的需要。她有她的局限,但是她有她的幸福感,她有她的存在感,她有她的世界觀。她自成一體,不需要別人來教誨,就像那些浮游在香港海灣淺水區(qū)的生物,自生自滅,自在燦爛。
假如你想看一部電影,言之有物的,可能會感動你的,《九龍皇后》真是不錯的選擇。與那些大腕云集空洞華麗的大片相比,它娓娓道來,卻事事關(guān)己,這不是一部錢做出來的電影,這是一部一直生活著并真誠地想與他人分享的人的電影。
5 ) 苦情阿四,偉大皇后
九龍皇后阿四,一個苦情角色,因為對家明的愛,接受沒有名分的婚姻,接受菲傭般的待遇,接受大婆阿香的種種刁難,接受家明的屢次懦弱,勤力賺錢,一心只為家明開店。家明死后,其女愛蓮的不理解,讓她在安排一切后想到以死殉愛,但卻因為愛蓮的挽留和對家明的承諾,最終選擇了堅持,盡心盡力,幫助愛蓮重建一個因為種種變故而慘遭破碎的美滿家庭。
愛蓮,曾經(jīng)因為誤解阿四告密以及父母之死而對阿四記恨,后又因被阿四感動而和阿四重歸于好,最后道出當人后母的不易,從另一側(cè)面反映出阿四的偉大。
從廣州跟隨家明到香港的阿四,由此至終一路小跑,生活十分緊湊,為的只是她那個似乎并不屬于她的家庭,她很像很多內(nèi)地赴港務(wù)工人員,奔流于香港的上班大潮中,生活緊湊,每天一路小碎步,為的只是他們身后的一切……
6 ) 愛,可以支撐起任何支離破粹的東西。
愛,可以支撐起任何支離破粹的東西。
現(xiàn)實中根本不肯能存在“阿四”這個人...但我們都會接納,因為我們都希望身邊有這樣一個人,可以無時無刻令自己找到堅持的動力,當然更希望自己能夠成為這樣的人。但五光十色的生活令我們對自己曾經(jīng)執(zhí)著的信念一次又一次地改變,曾經(jīng)堅持的東西一次又一次放棄。匆匆?guī)资暌换?,當初未能夠堅持下來的某些希冀可能已?jīng)變成笑話。
本以為是一部全線悲情的電影,但演員的細膩演出,縱使情節(jié)老套,對白簡單,也能扣你心弦,讓你在悲哀中,找到那股繼續(xù)向前的力量。堅持你的愛,那怕只是一小撮的片段,起碼以讓自己短暫的一生無悔。
“曾經(jīng)為愛堅持而犧牲的人”
迂腐與堅強只差一線。而這部電影是前者。
Deannie姐跑了一整部片。
這部戲的故事張力明顯比平淡的桃姐強出太多了。在深度方面,親情和愛情還有生活方面挫敗的真實感令人驚嘆,反而桃姐就太狹窄的著重在淡淡的似有似無的親情里面了??偨Y(jié)就是一部有藝術(shù)精加工的電影,一部沒加工的電影。還有在這部戲里,兩位無線走過場的有威望的老演員,終于有個展現(xiàn)自己的地方了。
九龍皇帝7/15去世 這部電影我在電視上看過
導(dǎo)演是霍耀良?????????葉德嫻演技太棒!故事催淚彈。所有的人夏萍關(guān)山老朱黎耀陽所有人演的都湊活,更襯托出葉德嫻的近乎真實般的神一樣的演技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有是一個香港二奶話題。。關(guān)秀媚太美了。。。
人生真是無依無憑
霍耀良 劇情 葉德嫻 平凡的人生 關(guān)秀媚 香港 7.5/10 過火一點
人所遇到的困境,真的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感同身受的。有時候太深重的苦難,反而易得化解。
四姐。。。
香港最德藝雙馨女演員之一,本色演出,抓緊機會睇
3星半 前半段的情感處理更為微妙,角色的辛酸與血淚無一不蘊藏在葉德嫻的演繹,平靜的敘事背后也潛藏著巨大的情感張力,甚至能看到許鞍華的身影,后半段則開始狗血了,戲劇沖突的解決也非常簡化,但部分細節(jié)還是值得加分的,可能是我自身也深陷過類似的家庭問題,所以一度很有共鳴,但還是喜歡淡一些的
在酒店里看的
善良的人往往把問題想的很簡單,但生活實則讓人很費解
有拍到九龍皇帝
不太喜歡。所有人都是一種臉譜化的無情無義,都卯著勁兒地欺負同一個人,借以加重女主角的苦情。只有葉德嫻的演技能部分撐起這個略狗血與無望的故事。
苦情戲碼大拼接。。。葉德嫻的表現(xiàn)尚佳
3+簡直就是一婚姻教育片兒。葉德嫻真是苦情皇后才對,各種心酸……影片過半才開始入戲。
前半部就是個大催淚彈三位老人家飆戲飆得好過癮,后半部直轉(zhuǎn)而下要多慘就多慘淪為說教片還真是浪費靠前面建立起來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