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此篇漫評寫于2015年,主要是對于漫畫+電影寫的】
“從前有個男孩,他是妓女的兒子,他對鋼琴非常有天賦,他常常去森林里面去彈奏那臺“屬于他的”的鋼琴……”
那個男孩叫做一之瀨海。
那片森林是他最重要的地方。
“從前有一個男孩,因為他是妓女的兒子,所以常常受人欺負。他喜歡鋼琴,但他很窮,不能去學習?!?那個男孩他很幸運。
他在小學五年級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朋友。
他的朋友幫他搭了線。
然后,他遇到了改變他命運的音樂老師。
“從前有個男孩,他是個孤兒,他對鋼琴非常有天賦。他聽老師彈奏一遍旋律,便能夠自己彈奏出來?!?于是,他被那個叫龐昊的人用100元買走了。
“從前有個男孩,他聽到了一個鋼琴師的演奏后,被從煉獄中救贖。他開始模仿他的鋼琴,他所追求地只是那個鋼琴師的一句認可?!?那個男孩,他叫龐威。
后來,那個鋼琴師對他說不要懼怕任何事情,盡情地彈奏吧。
“從前有個男孩,他父親是日本第一的鋼琴家。他努力地練習,受到了最好的教育?!?但是在他第一次聽到那個男孩的琴聲時,他就知道,自己輸了。
于是,他開始逃避。
“從前有個男孩,他很嫉妒他最好的朋友。因為他的好朋友天賦異稟,自己永遠贏不過他?!?于是,自己對他做了很過分的事。
后來,自己向他道歉,跟他和好。
這個男孩,他叫雨宮修平。
有一個男孩,他最心愛的鋼琴被燒毀。但他最終成為了肖邦大賽的冠軍。
有一個男孩,他因為那個鋼琴師的一句話,放下了心結。彈出了自己的琴聲。
有一個男孩,他終于擺脫了朋友的琴聲,彈出了屬于自己的琴聲。他可以因為朋友獲得冠軍開心得像個孩子一般。
在我看來,這部《琴之森》最大的優(yōu)點便是人物性格刻畫的很好,流露的感情很細膩,所以才每每會讓人感動。
相比海來說,龐威、雨宮等人的性格更加地出眾,讓人印象深刻。但就是因為這樣,這樣的海,才會在回憶中占據了多數的畫面,因為海這樣的人是不可或缺的。
從森林初始,到肖邦大賽。
回想起劇情的一幕幕,腦海中首先浮現的都是那片琴之森林的畫面。
森林中的那臺鋼琴,一直彌留在海的心中。
我想那片森林也在一等待著海的歸來吧。
幽深蔥郁的森林里,一架鋼琴靜靜地沉睡著,它與它那些設置在鎂光燈舞臺下的同類不同,只有月明星稀的夜晚,它會沐浴在月光下,林中的小動物會毫無畏懼地走進這個大家伙,鋼琴就像一個沉默的人,靜靜接受著它們的撫摸。
這是比童話更加夢幻的場景:一個貧窮人家的孩子—— 一之瀨海,常常會在這樣的夜晚,伴隨著月光奏響這架鋼琴。他沒有受過正統(tǒng)鋼琴訓練的手彈奏的音響,是完全經由這架經常沉默的鋼琴、流瀉的月光和幽美的森林浸淫得來的,那樂音仿佛就是由這森林奏響的,就是這森林和月光的呼吸,就是這森林和月光的音樂。
雨宮修平——著名鋼琴家的兒子,從小就接受良好的鋼琴訓練,自然地以成為優(yōu)秀的鋼琴家為目標,即使是這樣的一個孩子,第一次聽到這樣的樂音,也不由自主地撫住心口,震撼不已,除了這仿佛由自然共鳴而出音響的震撼以外,還有一個事實,就是多年練琴的他,卻根本無法奏響這架鋼琴。
仿佛是被鋼琴選中了一般,只有??梢宰囗懰屓擞X得鋼琴也有生命,也會選擇主宰它的人。
“有生命的鋼琴”,這個設定有如幻想故事一般,而《鋼琴之森》卻沒有過多地渲染這種幻想色彩,故事只是說,這架鋼琴原是屬于修平和海的小學的音樂老師,曾是著名鋼琴家的阿字野壯介的,他曾經是修平媽媽畢業(yè)的音樂學院的明星,就像很多故事都有的那種天才:有名望的家庭,令人望塵莫及的天賦,眾人的矚目,順理成章的成為人盡皆知的鋼琴家,然而他隨后遇到的就是我們常說的,命運的玩笑。一次車禍僥幸生存,然而代價卻是賠上他的鋼琴家生涯。手傷愈合后,這雙手永遠只能做一雙普通人的手,與鋼琴無緣了。
送走了曾經為他特制的鋼琴,他開始學著習慣普通人的生活,然而褪去了光環(huán)的他一蹶不起,直到來到有他曾經的鋼琴的小鎮(zhèn)。
“多么想,多么想再聽一次那樣的音響……”他在森林中跌跌撞撞尋找著,鋼琴,它還在那里,只是這原本只屬于他的鋼琴卻像拋棄了他一般,無法奏響了。
音樂原本就屬于和它心靈相通的人,只是這架鋼琴特別挑剔,它無法容忍一雙屬于消沉之心的手奏響它,甚至無法容忍一雙技巧無懈可擊卻沒有太豐富靈魂的手,那是阿字野的手,那是修平的手,這架驕傲的鋼琴,打擊了兩個對音樂執(zhí)著追求的人,卻偏偏青睞自學自彈,拿它當一架玩具的海。
修平大概是察覺了鋼琴的不屑,隨后盡管他怎樣克制自己,也還是無法遏制他對因為可以奏響森林里的鋼琴而被阿字野強烈要求要收為徒弟的海的嫉妒。
“我和他不屬于同一類人”,修平這樣想著,刻苦練習準備參加鋼琴大賽,而海,一直吊兒郎當,很討厭別人對他任何管束的海也被推薦參加。
一天,修平對海說出了自己的感受:“從小我就被父母安排要學鋼琴,為了鋼琴,我犧牲了很多,也怨恨過,為什么我要出生在鋼琴家的家里?你知道么,一直,鋼琴就是我的敵人”。因為是被迫的,修平在真真正正完整地領略到音樂的美并與鋼琴建立心靈的交流之前,就踏上了音樂旅途,盡管他完美地按照父母的期望去做了,但他的靈魂在抗拒著鋼琴。他的天賦是充足的,他可以做到技術上的無懈可擊,然而因為缺乏那種對音樂從心底的欣賞與敬畏,他的聲音缺少像海那樣攝人心魄的力量。
音樂本就是自然的脈搏、人心的風景。在技巧之前的,是音響和心跳的共鳴。對于人來說,音樂的意義要純粹,就像海一樣,音樂對他來說,是原原本本的音樂,不是父母的期望,榮譽或是金錢。漫畫版《鋼琴之森》的副標題是The perfect world of KAI,對于海來說,那架森林里的鋼琴是他的伙伴,那片有鋼琴的森林是他的世界,他在夜晚躺在鋼琴那漆黑如鏡的身體上入睡,就像在所愛的人的懷抱里一樣,他彈奏它是一種交流,他可以對它敞開心里的任意一個部分,他的聲音緊緊地和那片茂林融為一體了。
自然地,鋼琴選擇了這樣的人。
在鋼琴大賽上海動人心魄的演奏后。修平令人心酸地承認了自己的不足,努力輸給了天賦,但他認識到了自己一直以來忽視了要彈出自己心靈的聲音的錯誤,他問阿字野老師:“我能演奏出像海一樣感人的音樂嗎?”“會的,只要你更熱愛自己的音樂?!崩蠋熯@樣回答他。三個執(zhí)著于鋼琴人,天賦的鋼琴家,努力的鋼琴家,和已放棄追求的鋼琴家,這一刻似乎都找到了新的起點。
《鋼琴之森》傳達的不是音樂純粹的美,也不是人們如何為了音樂努力奮斗,而是人與音樂,這自然與人交流的語言的共鳴。
《鋼琴之森》同樣也表現出了現實的無奈。將厚望寄予孩子,強迫孩子做事,卻從不想到要啟發(fā)孩子——作為一個人的心智,將成功理解為表面化的東西,包括鋼琴大賽的結果,盡管海的琴聲感人至極,但因為沒有按照樂譜演奏,從而被剝奪了晉級的資格。阿字野老師問海的媽媽:“我可不可以帶他到外面的世界看看?日本容不下他的鋼琴。”
信天翁不會按照人設置的軌跡飛翔,海也是。人往往喜歡追求些表面的東西,忽略掉一些本質的東西,而他卻以敏銳的心靈和過人的天賦把握到音樂最為本質的東西,因此鋼琴選擇了他,音樂選擇了他。
森林里的鋼琴,靜靜地睡在森林的古樹蔭下,等待月光和那些靈性的靈魂奏響它。
背景資料(黎亞原創(chuàng)評論,非轉載)
《鋼琴之森 - The perfect world of KAI-》由一色誠創(chuàng)作的青年漫畫,此次由MAD HOUSE改編為劇場動畫《鋼琴之森》。制作陣容的強大使得本片氣氛清新優(yōu)雅,內涵深厚幽遠,雖在劇情上沒有過多跌宕起伏,也沒有過多商業(yè)元素,卻是真正具有成為經典作品的氣質和素質。比起一色老師的漫畫原作,劇場動畫在畫風和人設上對原作人物進行了大幅優(yōu)化,使得畫面和人物形象比起原作更加舒展優(yōu)美。在彈鋼琴的動作得分鏡上精益求精,將角色彈鋼琴時優(yōu)雅瀟灑的指法完全凸現出來,令人嘆為觀止。敘事上,將原作的諸多漫畫語言轉換為更適合電影的敘事手法,因為是劇場動畫,情節(jié)節(jié)奏較漫畫版有所加快,但在重要情節(jié)上卻利用電影的時間感放慢了腳步,從而制造懸念。劇情上刪減和重新編排了原作中較為現實的情節(jié),比起原作更具優(yōu)雅清新的氣息。不過盡管作了這諸多的調整,劇場版《鋼琴之森》對原作的主題意蘊還是做出了較好的還原和提升,伴隨著世界級鋼琴演奏家阿什肯納奇的演奏,富有藝術底蘊。
最后很想說的——自我雜感
看完《鋼琴之森》,我真的有一種感覺,這片子說的就是我想說的。小時候學小提琴,我是被老師選上帶著新奇的感覺去學的,可后來這種新奇感就被嚴格的考級、恐怖的老師(真的會因為我拉不好打我、踩我、掐我)、根本不懂音樂只是想讓我學點東西的父母給磨滅了,到后來練琴變成了我的噩夢。到后來我放棄了音樂轉向了計算機和美術,從來沒有人強迫我干這些,把這些干到多么好,我只是自己非常想做好這些,也為此吃了很多苦,但我最原始的興趣沒有被磨滅,然后我果然成功了。再后來,我又開始對音樂感興趣了,比起小時候,我了解了更多的音樂知識,也在一些系列事情的刺激下真正領略到了音樂的美好,然后自己也克服困難地學,我感覺這一次我真的能做到克服一切,看完《鋼琴之森》我就想,如果我的音樂是像海那樣通過與音樂最自然的接觸學來的,也像我的電腦和畫畫一樣學來的話,也許我早就成功了。
一系列的感悟讓我最后覺得,沒有愛,什么事情也做不到極致?!朵撉僦非『靡惨磉_這樣一種觀點,認為人應該看重由內心生發(fā)而出的情感,讓自己用最自然的感情取去熱愛自己所作的事。
原文地址:
http://hi.baidu.com/leas/blog/item/aa0ea977dbcae41fb151b905.html奇了怪,這片給人感覺“我有天賦世界都圍著我轉”“有了天賦可以站在人類社會的頂端”只要一練習就能讓他人幾年十幾年艱辛痛苦的磨練成為出眾的陪襯,而且老是若有若無的制造兩個男主之間的對立使這種感覺更加突出,試問這世間哪個天才沒有付出過努力?哪個沒有付出過汗水?,而這部片子把天才形容成只要伸一伸手就能得到比他人努力很久才能得到的東西,天生就帶著人生bug的人,這是整部電影的最大敗筆,以至于讓我懷疑導演是不是滿是幻想的中二大叔,男二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自己追求的東西,男一在最后的比賽打破了所謂的比賽規(guī)定這很好表現了天才者不同凡響和出眾,但導演的表達方式讓人覺得這個天才高高在上,非常高冷,原本應該著重刻畫天才家庭的苦難卻一筆帶過,損失了一個加深刻畫人物形象增強人物感染能力的機會,以至于大多數觀眾更理解男二,而對于男一只有感嘆開掛和對男二的不公平吧,總之千錯萬錯都是導演的錯,把一個這么好的立意拍的這么平庸,而且讓我有種三觀不正的感覺。
以上純屬個人感想,不喜勿噴
劇情很王道但還是很溫暖,海的媽媽真是美人啊。譽子mm是亮點,再一次驗證了放下頭發(fā)=萌度解放的真理。上戶彩配得比神木隆之介好。
読んだことない???參加できない(;つД`)
這是一個關于少年與鋼琴的故事,也是一則關于藝術本體性的探討,作品用純真的視角敘述了這個故事,細膩的心理描寫,描繪出主人公自己對藝術的認知,也正如最后所拋出的觀點:“比賽不應該拘泥于國家、標準、尺度” “對于他的鋼琴來說,日本太狹隘了”。--短評《鋼琴之森》『Tab』
御姐給正太配音。嘖嘖。
有愛?。?!
吐槽點有:男主角的槽發(fā)型,男二號的女人臉,不澎湃的劇情,莫名的發(fā)展,最重點是莫名的3D馬桶出畫?。?!看點:場景,場景,還是尼瑪的場景。。。那段鋼琴倒是真的挺好聽。
少年們?yōu)榱艘粋€目標暗暗較勁,那種樸實青澀又振奮向上的力量讓我想到《側耳傾聽》里的天澤圣司和月島雫(雖然性別上……),那種藝術本身的吸引力以及為了做出好作品的自我糾結,可能搞創(chuàng)作的人特別能體會吧,真心推薦!
森林中的天籟之音!!改變的樂曲很有意思!!
天!我一定是瘋了!追著神木DD都到這種地步了,連配音也聽。
回歸自然,坦承內心。PS:CV陣容真強大啊,麻由由、國民彩、神木、千鶴。。。
很多人將本作稱為“勵志片”,但其實這部作品自始至終貫穿著的理念并非什么“勤奮”或“天賦”之類,而是對獨立思維的追求、對死板教條的挑戰(zhàn)、以及各種不同的價值觀之間的碰撞與磨合。影片中反復出現的鋼琴奏鳴曲K310,是當年身為卑微的宮廷樂師的莫扎特,為掙脫命運束縛、對自由理想而創(chuàng)作的曲子
很好看 也有漫畫 但現在可能很難買到了 名:琴弦森林
- - 上戶彩和龍之介.....
用你的勤勞去彌補你不足的天賦
棄(什麼,劇場也可以棄??。┮葬嵊龅綐I(yè)餘聲優(yōu)務必繞道 ps 彩姐果然V5 光是聲音都甩神木十條街
兩個少年的友情很美,然而人物塑造得過尤不及——一個頑劣得匪夷所思,一個安靜得煙火不沾。
話說為神馬阿大就沒有喜歡上鋼琴呢?
這是懷舊風嗎?粗糙的畫風,不喜歡;上戶彩配的角色到底是男是女?
震撼到了??上也粚W鋼琴,學的真該看看,思考下自己學琴的意義到底是什么
雖然是水準之作...但還是沒有被打動...天才真是種不公平的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