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騎絕塵的夢
法國人布封寫過一本怪有意思的書,叫做《動物素描》。不知是他本人的意愿,還是后來編輯的喜好,總之《動物素描》的第一篇文章就是《馬》。開篇頭一句他說:“征服這種豪邁而彪悍的動物,是人類最高貴的征服之舉?!辈挤庹Z言精準(zhǔn)幽默、文筆恢弘俊美,他毫不吝惜地贊美了馬的外貌、品格、習(xí)性,說馬是“所有身材高大的動物中,各部位比例最勻稱、最優(yōu)美的?!痹诖酥螅挤庖猹q未盡地例舉了一種馬,阿拉伯馬。
影片《黑神駒》中的馬即是阿拉伯馬。因了這個身份,片中背景音樂多有奇妙的阿拉伯風(fēng)味。開場楔子一艘客輪沉沒,一個男孩和一匹純黑色阿拉伯馬被海浪卷到無人島上。緊接著是三十五分鐘長的第一部分,一個只有男孩和馬的伊甸園。這一部分沒有任何語言,卻是全片最完美的部分。開場時黑色的阿拉伯馬性情暴烈難以馴服,數(shù)人合力才能勉強將它弄進船艙,而男孩在父親的避護之下顯得弱不禁風(fēng)。如今在這封閉無人的小島上,男孩和馬逐漸顯出了本真。相信導(dǎo)演也有意探討人與自然之關(guān)系,所以暴烈的阿拉伯馬被男孩的勇敢和善意征服,由最初的驚懼到幫助,最終在灑滿夕陽的海灘上,人與馬達到一種優(yōu)雅的和諧。男孩騎在馬上,張開雙臂,如在神話中一般馳奔于無人的長長海岸。無論是采光、攝影還是配樂,這一部分都堪稱神逸。
接著伊甸園結(jié)束了。對于馬來說,無人島是天堂,但人有尋求安定的本能,對家的渴望,對群體認同的需求。男孩和馬回到了人類社會。第二部分約長四十分鐘,講這匹桀驁不馴的黑神駒從男孩家后院走失,后來遇到馬術(shù)教練,馬術(shù)教練訓(xùn)練馬和男孩成為賽手。并通過非常途徑獲得參賽權(quán)。這其中有一組鏡頭,黑駿馬穿過整潔的居民區(qū),穿過汽車如流的大街,穿過煙囪林立的工廠,如果導(dǎo)演照這路子拍下去,拍成另一部《紅色沙漠》也說不定。不過除了大師誰能跳脫自己的時代?1980年第52屆奧斯卡大贏家是《克萊默夫婦》,最佳影片、最佳男主、最佳女主、最佳導(dǎo)演、最佳改編劇本……那是家庭倫理片的時代,連《現(xiàn)代啟示錄》都只獲得了攝影和音效獎。事情往往是這樣,如果你順著潮流走,即便你十分優(yōu)秀還很努力,也只能是二流和三流的?!逗谏耨x》在處理馬、男孩和馬術(shù)教練之間的情感關(guān)系上不可謂不細膩,(最普通的影迷也知道動物和孩子最不好拍,甚至有人說這片比李安的少年派高一個段位)。但這都沒用,在這個時間,這個潮流里,《克萊默夫婦》是無法超越的。
人對馬的征服,人與馬的和諧共處,馬在現(xiàn)代社會的尷尬身份,甚至馬與男孩和馬術(shù)教練之間關(guān)系的探討,都暗示了這位導(dǎo)演卡羅爾·巴拉德具備拍出更高水準(zhǔn)影片的素養(yǎng)。但回到那句話,除了大師誰能跳出自己的時代?!在影片高潮段落的二十多分鐘里,這部電影徹底淪為那個時代的一般性作品:男孩神奇地成為了一名優(yōu)秀賽手,而黑神駒則腿流著血跑贏了人類用錢堆出來的比賽,大家欣慰地笑了。導(dǎo)演還特別貼心地將男孩在賽馬場凱旋的鏡頭和當(dāng)初在伊甸園海灘的馳奔做了疊化,坐實了這部電影的人類功利視角。
也許不該苛求,這電影如果歸類為兒童片,就是個好童話。我們十二三歲時也做過一騎絕塵的夢,有個卓絕的非人類伙伴相陪,度過美好時光。有時是一條忠心耿耿的牧羊犬,有時是一個愛吃銅鑼燒的機器貓,或者恐龍丹佛,鄭淵潔的幻影號,霹靂游俠什么的。但我們不可能永遠活在童話里,人生就是這樣,有時我們不得不告訴自己,這世界早已沒有男孩,也早已沒有了一騎絕塵馳奔于無人海灘的黑色神駒。
2015.10.13
鳥巢北岸
2 ) 布塞菲勒斯
《黑神駒》的第一部分交代了輪船失事以及艾里克和Black是如何相遇的。
背景音樂有輕微的風(fēng)聲與鼓點,預(yù)示著災(zāi)難的發(fā)生,艾里克給Black方糖的時候讓我想起了韓國電影《方糖》中的林秀晶和她的愛馬(有機會大家可以看看這部電影),據(jù)說給某些動物喂糖和鹽一類的食物,他們會更親近你。
電影一開頭展現(xiàn)的小馬像淺埋在沙漠中的鏡頭,還有販馬商的口音、服飾,以及背景音樂中的部分地方元素、樂器的使用暗示了我們Black的品種,即沙漠馬,為阿拉伯血統(tǒng)。阿拉伯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馬種之一,這種馬在培育優(yōu)良騎乘馬方面獨樹一幟,世界上許多馬種,如英國純血馬、盎格魯阿拉伯馬都有他的血統(tǒng)。
阿拉伯馬奔跑時馬尾上翹,是他們獨有的特點,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么小馬像的尾巴造型和Black奔跑時的尾巴與其他馬種有所不同了。
爸爸在船上告訴艾里克的故事可能為了迎合電影故事有所改動,事實上在亞歷山大12歲的時候,菲利普國王以重金購得了一匹叫"布塞菲勒斯"的黑馬。這匹馬性子暴烈,所有騎上馬背的勇士全被摔了下來。在經(jīng)過細致觀察后,亞歷山大發(fā)現(xiàn)布塞菲勒斯對自己的影子十分害怕。于是,他向父親打賭他能馴服這匹烈馬。亞歷山大將布塞菲勒斯趕到朝向太陽的方向,這樣,馬的影子正好在太陽的后面,隨即亞歷山大爬上馬鞍,騎著布塞菲勒斯跑了一圈。見此情景,菲利普國王高興地說:"我的孩子,你必須建立一個更大的王國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馬其頓對你而言太小了。"后來,布塞菲勒斯成了亞歷山大忠誠的坐騎,伴他征戰(zhàn)四方,直到在今天的巴基斯坦與印度"象兵"作戰(zhàn)時戰(zhàn)死。所以說,爸爸講述的小男孩馴服了布塞菲勒斯應(yīng)該是導(dǎo)演為第二部分的荒島生存故事做鋪墊。
《黑神駒》第二部分大氣、雄偉,幾乎沒有一句臺詞,讓我莫名有一種與世無爭的感覺,此時艾里克和Black從相識到日夜相伴,背景音樂的層層迭起與柔和的節(jié)奏基調(diào)使觀眾神往那種原生態(tài)的感覺,尤其是艾里克與Black在水中漫步起舞的鏡頭,猶如華爾茲一樣美麗。
觀眾看得舒服,卻無法體會到拍攝動物電影有多么的困難與辛苦,Black為正宗阿拉伯馬,想讓他乖乖與小男孩在鏡頭下自然的發(fā)揮,需要進行很多安撫工作和實時抓拍,但是,我相信演員艾里克和Black的感情是實實在在的。
第三部分直到結(jié)尾,電影回歸正常套路,我認為這種老套回歸未必就不是件好事,導(dǎo)演不可能繼續(xù)第二部分的故事,讓《黑神駒》成為《羅賓遜漂流記》的續(xù)集。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Black比賽時腳踝受傷,艾里克心疼的嘶吼叫停,猶如從船上跌落海中時的情景,但是Black為了爭一口氣,奮力向前,幾斤幾兩Black心里很清楚,他才是速度之王。相信艾里克一直猶豫到將騎士帽甩掉的那一剎那,他相信Black,并對自己說:“豁出去了!”就在即將趕超之際,艾里克和Black心靈融合,同時回憶起海島上的日子,于是,他們贏了……
故事末尾,Black親吻小馬像,背景音樂再次輕吹阿拉伯風(fēng)。
《黑神駒》讓我佩服導(dǎo)演的配樂才能,在整部電影中背景音樂幾乎沒有重復(fù)并且融合了多種風(fēng)格的音樂元素,節(jié)奏跟隨電影情節(jié)起伏,不多不少正合適。
影片結(jié)尾,艾里克和Black在沙灘打滾玩耍的景象,讓我有一種拋棄工作,拋棄金錢,拋棄一切,跟隨一匹黑馬遠走的沖動。
3 ) 追風(fēng)少年夢
男孩的爸爸絕對是位稱職優(yōu)秀的好父親,他把男駭培養(yǎng)成了一名堅強勇敢、內(nèi)心強大、熱愛自然和生命、水性一流、熟練掌握求生技能的男子漢,可惜這么好的父親卻不幸遇難了。
在電影平靜雋永如詩如畫的鏡頭之下,黑色的阿拉伯神駒狂野奔放、桀驁不馴,卻和男孩成為忠實的伙伴。在蒼茫的天空海洋之間,黑神駒帶著少年風(fēng)馳電掣、追風(fēng)逐日,在賽馬場展示無與倫比的速度與力量,這是天生的豪邁,自由的迸發(fā)。駿馬和少年,他們都是大自然的精靈,充滿原始的野性,縱橫天地之間、呼傲風(fēng)云上。
我的少年時代,也曾有騎著駿馬跋山涉水、勇闖天涯的夢想,可至今也不曾感受過在馬背上呼嘯而過自由追風(fēng)的快感,至多是在旅游景點乘上一匹順從如綿羊的老馬慢悠悠的遛著圈兒擺拍一下。
4 ) 美的
這小男孩兒的演技也真的是一絕。有些自由散漫的雙手和有些奇怪的駝背可能就是那個年級的小孩子最自然的狀態(tài)吧,很舒服。
那匹馬真的美極了。
深刻的覺得騎馬是好美的一項運動,那種律動,加上音樂,太酷了。也因此萌發(fā)了學(xué)騎馬的想法。
整個片子的畫面好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與這個有異曲同工之妙吧。在海邊的時候,清澈的海水,干凈的沙灘,小孩兒與馬慢慢接近的情景,慢慢貼近的情愫,多次嘗試,到最后默契的合作,肆意的奔跑,都美極了。不加馬鞍的騎馬,更純粹。這一段幾乎沒有一句臺詞,卻極其讓人享受,沉浸其中,連音樂都有點忽略了,可以再看看。
到回歸城市之后,有些意料之中了,故事性還是很強的。
5 ) 我什么都肯為你做
這部電影在我心里堪稱神作。
在這里,沒有功利,沒有浮夸,有的只是對藝術(shù)的追求和打磨,對美好的向往和追逐,有的只是一份投入,一份用心。
從第一分鐘到最后一分鐘,沒有一刻不是美的,不是動心的。攝影師抓到了海水,日落,荒野,塵土的靈魂。又將精良的配樂加以輔佐。
故事的前半段,小男孩與黑神駒在危難中互相援助,在孤獨中相互陪伴。他們從試探到依賴的過程,讓人醉心于其中。那樣簡單的一個畫面,一個情節(jié),刻畫出不一樣的深情。不顯繁瑣,只有溫暖。
故事的后半段,是馴服和信任。我愿為你跳入水中的那一刻,就已經(jīng)放棄我的野性和桀驁。他們的深情,是純真的產(chǎn)物,那是美好的,也是會被我們漸漸忘卻的。
我不怕傷痛,只想將你送到你想去的地方;我不要桂冠,只要你一切安好。
他們的成功是必然的,因為曾經(jīng)不遠萬里的奔赴,尋找,因為那份可以扔掉頭盔,舉起雙手的信任。
小男孩臉上的雀斑讓他極具辨識度。這個故事非常簡單質(zhì)樸,它屬于孩子的世界,所以在阻力設(shè)置上并沒有那么復(fù)雜,反而讓這部片子具有清新自然的氣質(zhì)。前半段足以令神駒留下無限遐想的空間,但后半段的套路讓這匹馬淪為了平庸。
外教給放的。英文無字幕。痛苦。片子前半段孤島的部分感覺很好。后面賽馬的部分就有點扯了。
我想養(yǎng)這樣一匹馬,更想養(yǎng)這樣的兒子
很小時候看過的關(guān)于一個男孩在海邊遇到一匹黑馬后展開的故事。那匹神駒在賽場上奔跑影子曾經(jīng)在我年幼記憶中停留了很久。今天終于給我找到了!?。。。。。。。。。。。。。。。。。。。。。。。。?!
這是一個非常美式邏輯的故事:一批黑馬在船難中掙脫了阿拉伯主人的鎖鏈順便救了小男孩 小男孩之后救他回到了美國 本來正常邏輯是一人一馬過上了幸福生活結(jié)果 這非要讓馬成為一匹賽馬 通過賽贏其他的馬來獲得價值 尼瑪這就很惡心了 那他媽的跟阿拉伯主人有什么區(qū)別 真是非常狹隘的視角 人類中心西方中心
在承認賽馬精神的限制領(lǐng)域去看待這部作品的話,《黑神駒》從各方面來說,都是非常出色的。本片前后被分割成兩段。前段是詩作一般歌頌少年與野馬的自由與接觸陪伴,后段則是集中活力描寫賽馬歷練。前后母題的背離其實是影片的一個大問題。影片需要處理自由與束縛的辯證問題。而里頭確實也借用馴馬師老爺子的話說了"我不喜歡賽馬"、“要保持她的野性”,算是某種程度上的開脫。拋開這些,影片在鏡頭角度變換、剪輯運用、色彩捕捉和明暗對比上,都展現(xiàn)出令人驚嘆的力度。PS.結(jié)尾卡司部分還呈現(xiàn)了Black調(diào)皮可愛的一面。
黑神駒是我兒時看過的經(jīng)典,片子最大的特點是前后脫節(jié),前面像詩,后半截像酒~
第一次看見馬被毀容==
動物為主題的勵志片總是讓人熱血澎湃
馬至灘,不加鞭,吹亂發(fā);踏賽場,隨風(fēng)疾,合一體。前半部分像詩,后半部分像酒,閉上眼便是絢爛的晚霞,一個少年騎著一匹瀟灑的黑馬在無垠的海灘上盡情馳騁。
前半部真的好看。
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有個桀驁不馴的野馬。只有跟自己和睦相處,才能發(fā)揮出最大的潛力。類似的影片還有 李安的《少年派的漂流記》
方糖的來由原來是這一部啊
雖然后半段賽馬部分很勵志,但就比較俗套了,另外全片節(jié)奏也略顯拖沓。不過荒島時光已經(jīng)足夠加分,簡直美得出塵絕艷??!尤其是孩子和馬最初試探接近的那段,情緒極其到位,馬兒的優(yōu)美和優(yōu)雅也真是令人折服。孩子和動物,就是這個世界的彩虹、陽光和希望!
水上回光,半神半馬,水下行走,半人半馬。不如白鬃野馬,沒有那么多人世欲望,于荒原上,不停奔跑
在沙灘上與黑神駒建立信任,在水里交流感情,隨后騎上身互相磨合那段拍得超好。
在孩子和馬身上,看到生命最初的純真。不止歌頌生命的精神,更有教育啟示意義。信任,自由,狂野,不認輸,朝前跑。攝影棒呆,配樂出色,細節(jié)刻畫入心,可謂經(jīng)典。
喜歡動物,也非常喜歡這位導(dǎo)演,之前只看過他的《伴我高飛》,相當(dāng)感動,沒想到他有那么多關(guān)于人和動物的電影。本片也是動物和孩子的故事,拍電影最難弄得小孩和動物,只有真正喜歡動物的人才能拍出這種片子。
最后的賽馬場面可以,但看點核心是馬的速度和跑道牛逼,導(dǎo)演其實沒什么作用。前半段輪船失事男孩流落荒島以馬為伴,這段基本沒臺詞;后面是人馬回歸參加賽馬還贏了。故事非常簡單,大段類似沒解說的動物世界,靠鏡頭在撐著,但重復(fù)鏡頭很多沒什么意思,這種片子還不如動物世界,人工編了些有的沒的
一部寓言式的電影,可惜我對將人類觀念投射到自然的主題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