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的她》以獨立女性為視角,講述了林緒之憑借心中的愛與光亮,在黑暗中尋找光明,守護希望,溫暖治愈、感動人心的女性“自我救贖”的故事。
mother是2010年的日劇,今年初突然在微博看到國內(nèi)要上翻拍的版本,主演周迅,宣傳中提到還有惠英紅和趙雅芝。這么一看演員陣容強大,但是心里總覺得怪怪的,畢竟看看mother的日版海報就知道,日版最主要的線是松雪泰子主演的鈴原奈緒還有就是蘆田愛萊出演的憐南。記得微博的評論里有人說卡司強大,有人說劇本吸引人,還有人說,哇,有一部國產(chǎn)劇只有22集,值得期待。有點悲哀。原作11集改編成22集大家都覺得感動了。當然比起兩季總共22集,外加一個SP的《賣房子的女人》,國內(nèi)翻拍劇《安家》可是有足足53集來說,應該注水還不算太嚴重……吧?
然后,在周六晚上,忍不住重溫了mother(睡在硬盤里的經(jīng)典)1集半,然后周日看了大概4集《不完美的女人》,真的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重溫mother的時候,我和老公一直在贊嘆坂元裕二編劇的巧妙,但是看《不完美的女人》,就是吐槽、對比,然后再次感慨日版的精致以及用心了。比如《不完美》第一集開頭,就是周迅的大段沒有任何意義的旁白,而mother開頭用了很短的篇幅和對白就展現(xiàn)出女主的職業(yè)、性格,高下立判。
沒有看過日版的就不要來評論了。評論太多“我雖然只吃過*沒有吃過飯,但是我覺得*就很好吃了啊,你們說飯好吃的人,就是在瞧不起*?!?/p>
差不多就是把兩個人討論的內(nèi)容記錄下來,沒有提綱,想到哪里說道哪里。
首先是節(jié)奏。日劇第一集就充分展示了奈緒和憐南的初始、接觸、同情、到最后“誘拐你”、兩人約好一起離開),沖突不斷、高潮迭起,而這部分劇情《不完美的女人》用了4集,里面夾雜了大量的無用信息。做加法很簡單,做減法很難,坂元裕二的劇本里,第一集給了足夠的信息量,也留了懸念——為什么她和媽媽還有妹妹的感情不好——45分鐘就足以吸引你,愿意繼續(xù)看下去。反觀《不完美的女人》,第一集你甚至不知道女主職業(yè)是什么。
主角的人設。日版奈緒原本是在大學工作,后來失去工作臨時到了一所小學擔當教師,一開始就點明她的愛好(專業(yè)),后面給憐南講鳥的故事以及取名也就不突兀。一個細節(jié)是奈緒頭禿了一點,這個可以理解為她心理壓力也不小(壓力性脫發(fā)),估計還是工作的緣故,在大學只需要做好自己的研究,但是在小學會需要和孩子、和其他的同事交流。而對應的是憐南發(fā)現(xiàn)了這點,還有問她“有好好藏起來了嗎?”看得出小孩子很細心。
《不完美的女人》的女主,是個“白手套”……嗯,為什么我國的電視劇里,大家都過著知乎精英的生活呢?一個開BMW的人又怎么可能去住青年旅館呢?一個不怎么聽話的手下,老板對她是多有愛才會一邊生氣一邊向手下宣布“她就是公司僅次于我的人”,而且還要為她開生日party,還照顧她的心理創(chuàng)傷不讓在公司出現(xiàn)明火??梢岳斫庖驗椴荒艹霈F(xiàn)“老師誘拐”的情節(jié)改編了女主的職業(yè),但是我國職業(yè)那么多,可以和小朋友在學校外接觸的職業(yè)并不少,偏偏要搞個IT大牛,難道就不能寫寫真正的市民的生活,非要那么高大上嗎?里面的各種職業(yè)硬傷和智商硬傷實在不想吐槽了。
mother里,奈緒和憐南的感情遞進很有層級。第一次接觸,剛當老師的奈緒一定覺得在課堂上不寫作文反而說“鴨子認字嗎?”的時候,一定覺得這小女孩很麻煩吧,別的小朋友都是乖乖寫作文的。但是回到辦公室,她也反問,“這些信寄給鴨子嗎?”其實她對憐南是有共情的。第二次見面,對方說喜歡的東西,都是一些日常的,生活的場景,奈緒并不擅長與人交往,包括這樣一個小朋友,即使發(fā)現(xiàn)對方可能遭受虐待也沒說什么。第二次上課,孩子不在,小朋友說她在廁所睡覺(應該是暈倒了),然后去保健室知道她營養(yǎng)不良。第三次孩子沒來上課,去家里看到她眼睛受傷。應該說奈緒內(nèi)心并不如表現(xiàn)的那么冷淡、與人保持距離。接下來和憐南的接觸包括了,帶她回家,發(fā)現(xiàn)她沒有吃東西的時候做飯給她吃。當小孩子說我媽媽也會做很多好吃的東西的時候,她應該知道是謊話了,還刻意問,做了什么呢?平時沒有可以交流的對象,但是她卻愿意給憐南講她最喜歡的鳥的事情??蓱z的小姑娘已經(jīng)慢慢走進她的心。所以到了找工作最關鍵的時間,她還特意去找了憐南,然后發(fā)現(xiàn)孩子被虐待。回家看到憐南說,想去札幌,聯(lián)想到自己的經(jīng)歷,共情達到最高點,所以在兩人一起海邊看候鳥的時候,看到憐南也想變成鳥的時候,她自然說出了“我想要誘拐你,我想要做你的媽媽”這樣話。整個過程是非常流暢自然,觀眾看的時候也有代入感,而不會覺得突?;蛘吣涿?。
同樣,小孩子的表現(xiàn)在mother和《不完美的女人》中,也是天壤之別,不是說演技(找個形似的小朋友沒用),而是編劇的鍋。憐南遭受到的虐待是逐步升級,從一開始的生理虐待(受傷、吃不飽)、到心理虐待(扔掉喜歡的書、扔掉倉鼠)、到性虐待映射(小裙子、口紅),以及從一開始媽媽對象的虐待、到最后由媽媽主導的虐待。觀眾能接受為什么憐南一開始會說,最喜歡媽媽,會幫媽媽撒謊說媽媽給她做吃的,會在媽媽面對老師責問的時候主動幫媽媽解圍,到后面自己去查資料,想要自己離開媽媽,以及最后愿意被奈緒“誘拐”。這也是一氣呵成,自然流露,讓人感同身受。
反觀《不完美的女人》,孩子和周迅的互動很迷,女孩主動請周迅救他,但是媽媽來了以后,又沒頭沒腦說句我的眼睛是球打傷的(本來都沒人問)。
黃覺那條線也是非常迷,把日本的記者變成微信公眾號經(jīng)營者沒問題,也接地氣,但是強行寫一個名字來源長春生物,經(jīng)營內(nèi)容來源權(quán)健的公司來讓兩人交集,還是那句話,做加法很簡單,做減法很難。
看了4集,雖然一集30多分鐘,但是線索太多,出場角色太多,主線不突出,編劇hold不住多條線,改編又不接地氣……嗯,認真想想可能改編太接地氣了,畢竟目前我國電視劇大多是這種“高級的懸浮感”和“刻意的裝逼感””嘛(by 豆友 劇說)
這里我會先著重分析一場戲,也就是女主和小女孩決定出逃的關鍵戲,比較一下日版和《完美的她》的區(qū)別,看看為什么一個是經(jīng)典,一個毀經(jīng)典。然后再說說本劇的其他問題。
本劇是買過版權(quán)的,之前已經(jīng)有日版和韓版兩個版本,都叫《母親》,8集看下來,只能說翻拍非常平庸。3個版本分數(shù)比較一下:
之前買版權(quán)在翻拍已經(jīng)有過多次毀經(jīng)典的前科,這次好像歷史再一次重演!
好的,書歸正傳,對比分析開始,先看日版的:
兩個人在海邊,小女孩已經(jīng)多次表達想要去孤兒院的愿望,然后她 看見飛鳥,繼續(xù)喊著希望被帶走的愿望,觀眾此時已經(jīng)對小女孩產(chǎn)生共情。
然后女主終于決定要帶走 憐南 ,這時候鏡頭是中景,比之前拍飛鳥的時候要拉近許多,因為劇情上感情也開始變得升溫,本集的高潮來臨。
接下來憐南 說出不符合她年齡的很現(xiàn)實的臺詞,點出兩個人的困境。
之后鏡頭變成了特寫,說出“我想成為你媽媽”的臺詞。
鏡頭反打給小女孩的鏡頭,這里哭戲非常好。
然后鏡頭再給女主, 憐南 叫出了“媽媽”。這場戲是全劇的關鍵,日本用多個鏡頭表現(xiàn)兩個人的情感變化,讓人動容。
再看我們的:
在車里,只用幾句話就結(jié)束了,先是問小女孩要不要走,然后沒有動情,沒有哭泣,鏡頭在車里沒有變化,就是兩個人的正反打大特寫。
作為觀眾我的情緒沒有絲毫變化,黑漆漆的車里,一場全劇最重要的戲就結(jié)束了?。?!
這樣對比之后,是不是感覺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那些看見家暴題材和卡司就高潮的人,別忘了還有號稱嚴肅反應校園暴力的《悲傷逆流成河》以及梁朝偉演過的爛片《歐洲攻略》。
其實最主要的劇情上的硬傷是,改變了原來女主作為小女孩老師的設定,這樣人物后來的行為讓人無從理解。
因為是小女孩的老師,在長時間的接觸和了解后,才可能想要不顧一切的幫助這個孩子,尤其是小女孩被遺棄在垃圾堆的情況下。
而我們的《不完美的她》就是偶遇,周迅去海邊偶遇小女孩,回來后又是各種偶遇,偶遇之隨意堪比國產(chǎn)偶像劇。
更不可理解的是,偶遇了幾次之后,周迅就要救人于水火了,甚至冒著坐牢的風險。
我估計是因為國產(chǎn)劇中的老師形象不能和誘拐孩子等行為有關聯(lián),唉!
然后就是在周迅和小女孩出逃后,和生母和解的故事線之外,又加上事業(yè)線!
咱都是誘拐犯了,能不能緊張急迫一點,有一點犯人的樣子好不好?
而且女主應該是非刻意的找到母親,然后開始了解過去的真相,進而和解,而不是自己當偵探吧?
而且加入的家暴父親角色,我很是擔心,這要是最后周迅和生母原諒了他,一家人和睦相處了,我一定會吐出來。希望不要生母變圣母,強行正能量!
這還不是唯一強加的故事線,各種刑警父親心愿啊,小兩口結(jié)婚煩惱啊,反正就是時間不夠,注水來湊。
最后本劇丟掉了日版了內(nèi)核——在生活化的劇情中互相治愈,而我們的生活化場景中充斥著尷尬的臺詞以及各種說教。
另外惠英紅和趙雅芝你們這配音是認真的嗎?
韓版改編之后是16,集,相對而言還是原版的日劇《mother》更好,尤其小演員的演技特別精彩。我們的小女孩就是可愛,然后呢?然后沒有了。
而且注意下圖日劇的打光,為什么人家沒有5毛塑料的感覺,學一下啊!
希望用心改編,不要浪費了這么好的題材,和這么好的演員。
而且經(jīng)典日劇已經(jīng)沒剩幾部了,這樣改編下去,魔爪以后就要開始翻拍經(jīng)典美劇,然后是英劇,在然后就是火星劇?。?/p>
1.看到有人說老師誘拐學生在國內(nèi)審核不過,那黑客今天黑人公眾號,明天黑個企業(yè),后天黑人游戲賬號就審核沒問題嗎?
審核真是一塊好磚,哪里需要哪里搬。劇情不合邏輯,是審核的過,有些事情不能拍;剪輯凌亂,也是審核的過,刪了一些不允許的內(nèi)容……審核真是國產(chǎn)劇的遮羞布
2.女主一開始就在不停的尋找生母,故事開始的時候就已經(jīng)找了很久很久了。所以是在說養(yǎng)女是養(yǎng)不熟的外人嗎??就算養(yǎng)母對她無微不至,就算家里妹妹都不知道她是養(yǎng)女,我就是不稀罕,我就是不接養(yǎng)母電話,就算接陌生人的電話也不會接養(yǎng)母電話!
那么從養(yǎng)母角度就是,在福利院收養(yǎng)了一個有些微自閉的小女孩,這個女孩不接受自己,因為這個女孩還和丈夫感情不合,最后離婚了。自己視如己出的養(yǎng)了孩子三十年,甚至對她比親生的孩子還好,但是這孩子呢,養(yǎng)大養(yǎng)出息之后一心只想找生母,給她打電話也總是不接……
改編的敗筆太多太多,細節(jié)都經(jīng)不起推敲,懶得列舉了
加了生父這個角色,感覺趙雅芝隱瞞了30年的事情還是會被揭穿,那她不是白白坐牢了
比較擔心的幾個故事發(fā)展導向
1.把生母穆靜寫的可憐兮兮,冷眼旁觀女兒被虐待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再來個認錯悔改,然后蓮生會原諒她,強制讓觀眾原諒。像《安家》原諒潘貴雨一樣
2.30年前的縱火案真相被扒出來。生母白白坐了十五年的大牢,她一心想掩蓋的真相被公之于眾,她想保護的孩子到最后也沒能保護的了
3.女主和記者之間出現(xiàn)感情線
騰訊視頻3月27日開播的《不完美的她》,幾天前定檔時就引發(fā)廣泛關注。一方面,該劇翻拍自日本2010年的劇集《母親》;另一方面,《不完美的她》的卡司陣容堪稱“有生之年系列”,由周迅、惠英紅和趙雅芝強強聯(lián)合領銜主演。
《不完美的她》大抵延續(xù)了日版的人物關系。周迅飾演的人物叫林緒之,惠英紅飾演的是林緒之的養(yǎng)母袁玲,趙雅芝飾演的則是林緒之的生母鐘惠。林緒之從小被遺棄,她執(zhí)拗地尋找生母。在尋找生母的途中,她認識了小女孩穆蓮生,在發(fā)現(xiàn)穆蓮生被虐待的經(jīng)歷后,林緒之對穆蓮生產(chǎn)生了母女般的感情,在拯救穆蓮生的同時,林緒之也實現(xiàn)了自我救贖。
不過,《不完美的她》并不拘泥于原版,它在原版基礎上進行了大幅的本土化改編,并非像日版那樣以兒童視角為主,而更多是從林緒之角度展開。
《不完美的她》做了哪些重要改動?改動的意義在哪呢?
與日版不同的是,《不完美的她》將林緒之的尋母過程作為了主線,并著重凸顯了林緒之的主觀感受。
林緒之從小被遺棄。固然被領養(yǎng)后,她也得到養(yǎng)母的悉心照料和寵愛,但被遺棄這一事實始終困擾著她;童年記憶深處的那一場大火,更是讓她從此對明火有了陰影。林緒之既怨恨于生母的遺棄,卻又忍不住要尋找生母,探究生母遺棄自己的原因,因為“被遺棄”已成為她的創(chuàng)傷記憶,尋母之旅,也是她自我接納、自我救贖之旅。
何為創(chuàng)傷?Cathy Caruth這樣定義:“從廣義上來說,創(chuàng)傷是對于突如其來的難性事件的一種無法回避的經(jīng)歷,其中對于這一事件的反應往往是延宕的、無法控制的并且通過幻覺或其他侵入的方式反復出現(xiàn)?!迸袛酁碾y性事件是否造成精神創(chuàng)傷,標準是“受害人是否能夠應對災難性事件帶來的負面效應”,且“受害人對于事件的反應是否具有延宕性”。這種負面效應帶來的危害,短則數(shù)日,多則數(shù)年甚至數(shù)十年。
而顯然,“被親生母親遺棄”正是深深困擾林緒之,并且使其難以擺脫的創(chuàng)傷體驗。
從心理學角度看,母親對于兒童的成長至關重要、不可取代,母親對兒童個性發(fā)展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在幼童眼里,母親是懷抱、是寄托、是依靠、是關愛、是親密、是安全感、是對世界全部信賴的來源。如果母親遺棄孩子,極有可能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心理創(chuàng)傷。
比如林緒之一直將自己的“被遺棄”,歸咎于自己“做錯了”。她認為自己既然被遺棄,那么也許本就不該出生。這是被遺棄孩子常有的心理,即認知上的自我貶低、自我厭惡,嚴重的自卑感。因為孩子會認為,自己被遺棄,是因為自己“不配”得到,他們會認為自己低人一等,心中充滿痛苦和沮喪,情不自禁將自己孤立起來。
也因為自我厭棄和自卑感,被遺棄的孩子往往再難以融入另一段親密關系中,他們過于警覺,也嚴重缺乏安全感。就比如林緒之,明明愛著養(yǎng)母,但她卻無法與養(yǎng)母靠近,“我不想給家里添麻煩”。養(yǎng)母對林緒之說,“三十年了,你從來沒有對我撒過嬌,有那么困難嗎”;養(yǎng)母擁抱林緒之時,林緒之整個身體縮起來了,她是畏縮的、緊張的。對于童瑤飾演的閨蜜高山也是如此,林緒之雖然將她視為最好的朋友,但面對閨蜜對她的擔心和關心,她還是傷人地說,我習慣了一個人。
但顯然,林緒之將自己被遺棄,歸咎為自己的錯誤和責任,這并不是一種健康的心理。林緒之尋找生母、幫助穆蓮生,也是她走出創(chuàng)傷體驗的過程。無論是之后知道生母的苦衷,還是看到穆蓮生遭遇不幸,林緒之將會漸漸明白:被遺棄,從來都不是她的責任,被遺棄,從來都不意味著自己是不值得愛、不被愛。就像沒有人會因為穆蓮生被生母與叔叔虐待、遺棄,就認為她是不該出生、不值得愛的小孩。
《不完美的她》在改編后,濃墨重彩刻畫了被遺棄對林緒之造成的心理影響,以及林緒之的自我接納過程,深化了該劇的社會學意義。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每年大約有10萬名被遺棄的孩子;也有許多孩子雖然未被父母主動遺棄,卻也遭遇了像穆蓮生那樣的身體與心理傷害。這些孩子能否好好長大?長大后他們是否會把自己視為珍貴的存在、并好好地融入社會?他們的心理健康需要更多關注,他們也需要社會更多呵護。
《不完美的她》告訴他/她們:被遺棄、被傷害、被虐待,從來都不是你們的錯;被傷害了,請大膽說出你們的疼痛;你們是美好的存在,你們值得被愛。
日版劇名為《母親》,經(jīng)由虐童這一社會議題,它落腳點在于“母愛”,就像該劇最著名的臺詞說的,“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男人和女人,還有一類人叫做母親?!?/p>
《不完美的她》保留著母愛這個內(nèi)核,同時它也試著對女性之間的互幫、互助、互愛做一個更寬闊的解讀,即女性之間的情誼并不僅僅是因為母愛,它也是來自于同為女性的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來自同為女性共同的生命體驗和惺惺相惜。
這是女性主義理論中的“女性情誼”。姐妹情誼(Sisterhood)常被理解為女性在共同受壓迫(男權(quán)壓迫、性壓迫、資本壓迫等)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互相關懷、互相支持的一種關系,她們聯(lián)手起來對抗父權(quán)文化,顛覆男權(quán)話語,喚醒女性的自我意識,修復女性尊嚴,醫(yī)治女性心靈的創(chuàng)傷,從而最終獲得女性的解放。
比如林緒之與小女孩穆蓮生的感情,一開始更近于一種“忘年交”,林緒之關注到小女孩,是因為小女孩身上的傷、她過于懂事的笑容與言談,這讓林緒之聯(lián)想到自己兒時的經(jīng)歷,她便更多地關注這個小女孩。這是女性出于共同體驗的互助。
與日版不同的還有林緒之的養(yǎng)母,《不完美的她》多了一個設定,即她也曾是父權(quán)社會的受害者,她與丈夫離婚是因為“她生不出男孩”。她收養(yǎng)林緒之,既出于母愛,也出于弱勢的、被傷害的女性的保護欲。在她成為功成名就的企業(yè)家后,她更想力所能及地多做一些什么。
《不完美的她》還為林緒之增加了一條閨蜜線,高山這個角色在日版中是沒有的。從女性情誼角度看,閨蜜線并不是累贅,相反,閨蜜情是女性情誼的重要補充。高山總是無條件地站在林緒之這一旁,關心她、支持她,知道她內(nèi)心的恐懼,幫她過每一個生日。閨蜜是一種最小形式的女性結(jié)盟,它能給女性帶來慰藉,并讓女性擁有更強大的力量。
強調(diào)女性情誼的價值,而并非將男性作為對立面。我們不得不承認,女性仍舊是社會上的弱勢群體,在男權(quán)社會里,女性常常分享著相同的經(jīng)驗、相同的無助,比如她們會被種種刻板成見貶低、束縛,比如《不完美的她》中的幾個女性角色,都曾遭到男性的傷害。而女性情誼,是女性們在共同經(jīng)驗基礎上的團結(jié)互助,以期打破桎梏,獲得解放。
《不完美的她》是女性情誼的理想樣本。兒時的林緒之保護著生母,生母保護著林緒之,養(yǎng)母保護著林緒之,同時也幫助著林緒之的生母,閨蜜保護著林緒之,而林緒之保護著穆蓮生……穆蓮生的生母可能也曾是他人眼里的“完美母親”,但丈夫的離世,一個人肩負生活的重擔,才使得她在男友小武的影響下漸漸變得軟弱了。試想,如果在她最困難的時候,也有一個女性能夠持續(xù)性地伸出援手,會否可以讓她免于沉淪,也能讓穆蓮生免遭傷害?
女性或許都是“不完美的她”。但女性情誼的互幫互助相親相愛,能夠讓她們成為更完美的自己,過上更美好的生活。我想,這也是該劇想要告訴我們的。
沒有看原版,但國內(nèi)翻拍版無疑是毫無邏輯難以共情的編劇自我臆想故事。小女孩怎么就那么巧總能碰到周迅,為什么周迅就那么巧在煤氣起火前一秒救了她,為什么那么巧就剛好有個梯子直通人家家里的陽臺?為什么救了她就藏在身邊也不報警?為什周迅只要一去餐廳,就那么巧的碰到妹妹也去餐廳。警察蠢的像是不存在,微波爐引起瓦斯起火愣是沒發(fā)現(xiàn),只聽母親男友的一面之詞就開始尋找女孩,有什么證據(jù)能證明起火事件女孩一定就在屋里?全國也沒有一臺監(jiān)控,周迅和女孩滿街跑警察愣是看不見。所有人的家都沒有生活氣息,整的跟樣板間一樣,包括樣板間一樣的理發(fā)店,帶入感很差,十分容易出戲。小女孩墻頭草的性格也是十分令人厭惡
能看下去全憑勇氣。
如果改成周迅和小女孩之前就有關系,周迅覺得她性格孤僻,無意中發(fā)現(xiàn)她受虐待,特意偷偷帶走她(也別起火),女孩母親報案女兒失蹤,周迅各種藏女孩,一個藏一個找,警方介入,很快找到了周迅,周迅公布小女孩被虐待情況,警方介入調(diào)查,兩個母親陷入僵局。女孩從小受虐待性格孤僻不愛與人交流,周迅想要通過各種辦法引導女孩變得開朗并且同時糾纏于警察和自己的身世之間,最終周迅在和小女孩的相處中漸漸對自己的兩個母親變得釋然,小女孩也漸漸變得開朗活潑,然而此時,噩耗傳來,因為虐待證據(jù)被毀,小女孩最終還是被判給了養(yǎng)母。全劇結(jié)束,讓觀眾的心始終有所糾結(jié)可能會更好一些。
真的是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看完《不完美的她》,心情就像是好白菜被豬拱了一般的難受。
周迅,影后拿到手軟。說是國內(nèi)最具天賦和靈氣的演員,應該沒人會反對吧?
惠英紅,雙料影后,獲獎無數(shù)。
趙雅芝,童年女神,多少年沒出來演戲了。
加上又是女性題材,聚焦家暴、虐童等社會事件,講述了“母親”這一群體的困境和守望相助。
這樣的演員陣容和題材,怎能不讓人期待?
然而,一口氣看完已更新的12集,又去把原版看了一遍的我,只能說這部翻拍劇又翻車了。
是的,《不完美的她》翻拍的是日劇《mother》,日版豆瓣9.4分。韓國也翻拍過一版,豆瓣8.6分。而國內(nèi)的這版,剛開播時是7.4分,現(xiàn)在已經(jīng)跌到6.8分了。
看日版我的表情是:“大哭、大哭、大哭”,看國產(chǎn)版我的表情是:“問號、白眼、憤怒”。
本劇和日版的主線都是圍繞著兩個主要人物展開:一個是被生母和生母的情人虐待的7歲小女孩,一個是因為兒時被拋棄而有情感障礙,即使和對她非常好的養(yǎng)母也無法親近的女主。
后者為了拯救前者而“誘拐”了她,兩個傷痕累累的人在逃亡的路上互相治愈和彼此救贖。
只是,和日版著重描寫兩個人的故事,層層遞進的情感迸發(fā)不同。本劇增添了更多的支線、人物和故事情節(jié)。
也許是為了營造更多的懸疑感,但對主線的筆墨卻渲染不夠,導致本來非常感人的故事卻無法讓觀眾產(chǎn)生共情,人物的行為邏輯立不住腳,有些情節(jié)甚至讓觀眾無法理解。
本劇人物的相遇全靠緣分和巧合。
周迅飾演的主角林緒之去大連尋找生母,在海邊第一次見到小女孩蓮生,就通過特別文藝腔的旁白說她倆“一眼認出了彼此”,簡直比愛情還神奇。
小女孩也特別自來熟,對著第一次見的陌生人就自報家門,又牽女主的手,給女主手心畫五芒星(怎么那么像渣男撩妹的手段)。
然后女主第二天在海邊又遇到了蓮生,她也不上學的嗎?旁白又開始叨叨,說她們倆“像是認識了很久的朋友”,然后蓮生就讓女主開車帶她去找爺爺奶奶。
兩個人總是隨隨便便就能遇到,甚至有網(wǎng)友以為蓮生是緒之幻想出來的,畢竟巧合實在太多了。
再說,這小女孩對陌生人也太沒有防備心了吧,要知道她被親媽的情人虐待,親媽都不幫她,還想遺棄她。連親媽都無法信任的話,她應該對其他人更不敢相信吧?
日版里,女主是小女孩的老師,是有官方認證的身份。師生關系下,兩人有很多相處和彼此了解的機會,所以情節(jié)過渡也就很自然。
然后女主第四次見蓮生就想把她帶走,此前也沒了解過蓮生家里的情況,覺得她被虐待也全是出于猜測,更加沒有報警或找相關機構(gòu)介入。
就憑胳膊上這塊傷,應該不能完全證明蓮生就是被虐待了吧?畢竟孩子小,磕磕碰碰還是挺正常的▼
日版里老師發(fā)現(xiàn)孩子被虐待是有很多細節(jié)支持的,比如營養(yǎng)不良,身高體重等發(fā)育情況遠低于平均水平;身體有多處淤青和傷痕;小女孩總是獨自在街上游蕩。
老師有上門去做調(diào)查,了解小女孩的家庭情況,也求助了兒童咨詢機構(gòu)、警察、學校等政府部門。
奈何證據(jù)不足,被虐待的孩子通常也不敢出來指證父母,甚至會幫著父母說謊。所以萬般無奈之下,女主才會帶著小女孩跑掉。
而女主一開始只是旁觀,并不想多管閑事,隨著她和小女孩之間了解的加深,等她在冬天的夜里發(fā)現(xiàn)被媽媽關在垃圾袋里遺棄在垃圾堆里奄奄一息的小女孩時,才終于下決心將她“拐走”。
在這個過程中,女主是有心理變化的,也是有掙扎和徘徊的。畢竟拐走一個孩子,要犧牲很多東西,要放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要隱姓埋名,要一直逃跑,甚至還要為此而坐牢。
但是最終,被喚醒的母性戰(zhàn)勝了一切。
走出這一步,無論是女主,還是小女孩,都付出了巨大的勇氣。等待兩人的,是太多的未知,還有險境。
可是在本劇里,沒有這些細節(jié)的渲染,女主從火中救出蓮生,兩個人就決定一起逃走。失去了日版里那份打動人心的力量,對觀眾的情感沖擊小了很多。
國產(chǎn)劇里到底有沒有接地氣的女主角啊?
本來以為《安家》里孫儷飾演的房產(chǎn)中介終于接了地氣,畢竟她在劇里沒有華麗的服裝和時尚的造型,穿著打扮都符合一個房產(chǎn)中介的人設,擺脫了國產(chǎn)劇里灰姑娘也住著大房子,穿名牌的懸浮感。
結(jié)果轉(zhuǎn)眼就和富二代徐姑姑談起了戀愛,徐姑姑不但有頂級律師、演員、歌手等各行業(yè)的優(yōu)質(zhì)人脈,還有有錢的爹拿出一大筆錢支持他們創(chuàng)業(yè)。
麻雀轉(zhuǎn)眼變鳳凰,還是國產(chǎn)劇不變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本劇的女主呢?本科是在林業(yè)大學研究鳥類的,結(jié)果畢業(yè)去做了白帽子(網(wǎng)絡安全員)?,F(xiàn)在黑客門檻這么低嗎?這么隨便就能改行?還是女主天賦異稟?
她生活優(yōu)渥,黑客技術(shù)了得,隨隨便便就能侵入各種網(wǎng)絡,沒打開的電腦也能盜取資料。
養(yǎng)母是上市公司的老總,開著豪車,在北京住著超級豪華的大別墅。
閨蜜兼老板上趕著要送她公司股份,隨隨便便就能請假不用上班,開著寶馬從北京到大連往返仿佛瞬間移動一樣隨便,還不如把背景設置在北戴河更為可信。
完全不用為現(xiàn)實生計發(fā)愁的女主,又有著如此強大的背景和后援,怎么看都有點無病呻吟的味道。
再看日版呢?女主因為工作的研究所關閉而不得不在一個小地方當了一名小學老師。后面為了帶小女孩逃跑而放棄了另一個研究所的工作機會。
逃到東京后,因為年齡已經(jīng)35歲,一般的公司沒有低端的職位可以提供給她,高端的職位又都由男性把持,于是大學畢業(yè)的高知女性只能從事臨時清潔工這種工作。
女性在職場上的困境,無論是在東京,還是在北上廣深,也同樣能夠感同身受。
而最后為了給小女孩辦戶口,好讓兩人堂堂正正地生活在一起,女主的生母不惜把一輩子的積蓄和理發(fā)店賣掉去支付辦假戶口的費用。
可以說,為了能當女孩的媽媽,女主付出了所有的一切。這樣才能顯示出這份愛的偉大,甚至超越了血緣的羈絆。
日版里講述的母親們的困境,自然也包括小女孩的生母。
原版用了整整一集去講述生母的轉(zhuǎn)變過程,她本來也是一個好母親,滿臉洋溢著為人母的快樂和母性的光輝。
失去丈夫后一個人辛苦打工養(yǎng)育孩子,為了給孩子好的成長環(huán)境,寧愿去做特別危險的工作。
可是,生活的巨大壓力、工作上的艱辛、缺少育兒的幫手、孩子的叛逆和不聽話、同輩人生活的優(yōu)渥和對自己的嘲笑,沒有時間和條件與朋友社交……這一切就像一個巨大的黑洞一樣,漸漸把她吞噬。
她在遇到后面的男友前就已經(jīng)想要把女兒拋棄,所以后來面對男友對女兒的虐待才選擇漠視。這中間也一度想要解救女兒,甚至在絕望時想帶著女兒一起自殺。
在她從圣母到惡母的轉(zhuǎn)變過程中,除了她自己,社會和制度難道就不該承擔責任嗎?
而國產(chǎn)版則少了前面的鋪墊,在觀眾看來,生母就是舍不得與男友分手才選擇犧牲女兒,其行為缺乏合理性,讓觀眾很難理解,無法共情,更加不會反思問題所在。
而且,本劇的bug也太多了。
這種涉嫌縱火加拐賣兒童的重大案件,都有了女主的正面畫像,警察怎么一點兒動作都沒有?好多天過去了,警察愣是找不到人,為什么不去查監(jiān)控?女主就帶著孩子光明正大地到處走。
而那個郭警官簡直腦袋壞掉了,一路被尚武從大連跟蹤到北京都沒察覺。直屬上級是自己親爹,曠工私自跑來北京查案是為了“證明自己”?
身為公職人員的紀律感呢?感情警察局是你家開的???怎么把嚴肅的政府部門拍成了家族企業(yè)的感覺?
女主為了搞清“我是誰”,一直在尋找生母??墒钱斔龣C緣巧合之下認識了趙雅芝飾演的生母(她自己不知道是生母),生母問她想不想見到自己的生母時,女主回答:不想見!
?????
你不是一直在找嗎?怎么又說不想見了……
主線沒講明白,又增添了很多不必要的支線。比如長川生物造假,對主線沒有任何推動,怎么看都是為了給周迅的好友黃覺加戲。而這位昔日的文藝男神,怎么演技卻越發(fā)油膩了?
還有女主妹妹的感情糾葛,妹妹和男友之間充滿了無聊的互動和沒有營養(yǎng)的對話,完全看不出意義在哪。
恕我直言,金士杰老爺子的演技我一直都覺得被過譽了,他演什么都是一個表情,說話都是一個腔調(diào),連臺詞都念不清楚,隔壁《鬢邊不是海棠紅》里也是一樣,拿腔作調(diào)的。
這一切都只是編劇的鍋嗎?
再來看布景。
黃覺是個自媒體作者,號稱自己很窮,員工工資都發(fā)不起。十萬加都那么窮,讓我這種100+瑟瑟發(fā)抖。
可是都那么窮了,怎么住的房子那么豪華。連著一整面墻的巨大落地窗,隱約可見的室內(nèi)樓梯,所以是躍層?高檔的皮沙發(fā),寬闊的面積……
惠英紅飾演的女主養(yǎng)母住的大別墅大而空曠,充滿了科技感,卻沒有一絲煙火氣和生活氣息。母女倆吃飯的餐廳,充滿了壓抑的氛圍和色調(diào)▼
再來看造型。
惠英紅飾演的養(yǎng)母是霸道女總裁人設,穿著是全劇最時尚。全程端著,下班后在車里升起腳踏,緩緩躺平,冰箱里拿出一瓶氣泡水,輕輕嘬上一口。
這些緩慢的特寫鏡頭讓本劇更像是一個獻給金主的加長廣告片。
而她除了女主之外的兩個親生女兒,無論是穿著,舉止,還是氣質(zhì),全像是來豪宅做鐘點工的,一點兒不像是豪門里養(yǎng)出的女兒。怪不得她倆一直覺得自己才是被領養(yǎng)的,還挺有自知之明。
而我們的女神趙雅芝,一個坐牢十幾年出獄后在小胡同里開著理發(fā)店的女人,那長長的厚重假睫毛壓得眼睛都睜不開了。不像飽經(jīng)風霜,倒像是臺劇里嗲嗲的女主。
再來看配音,也太跳戲了。
惠英紅和趙雅芝的配音嘴都對不上人,為什么不用演員自己的聲音,就算配音也找個音色匹配的不行么?
吐槽這么多,其實真的是恨鐵不成鋼。
原創(chuàng)劇本差,可即使有那么好的原版加持,也能改得如此面目全非。
精華改沒了,卻加了一堆糟粕。
除了劇本,還有一堆的問題。
即使請來再多的好演員,也改變不了爛劇的事實。
國產(chǎn)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因為周迅,所以完美
看了一集太浪費這些女演員了,臺詞尬配角演技不在線,隨時出戲。真的…難看…勸退…
只看了半集,但基本可以宣告翻拍失敗。選擇外國的生活劇改編,我覺得從決策上就是相當愚蠢的行為,我國觀眾包括整個劇作體系其實是戲劇性為主的。日劇里面可以寫無理由的變態(tài),我們的國家更適合去寫以愛的名義對你施暴的變態(tài),本劇的改編完全沒有想好本土化的方向。有這個時間,我不如再去看一遍坂元裕二的原劇或者《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周迅太美了吧?(??????????)?
白瞎了卡司。
據(jù)說是翻拍,沒看過原版,看到第二集,懸疑風好評,節(jié)奏也還可以。22集,每集35分鐘。很良心了,期待周迅和紅姐趙雅芝對戲啊。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有點心疼周迅和小女孩的角色。
作為日版資深粉,對中國版原本很抱期待,正因喜歡這個故事,韓版、泰版的翻拍都追過。這版卡司周迅、趙雅芝、惠英紅演技和狀態(tài)都是在線的,但節(jié)奏和剪輯很有問題。敘事節(jié)奏避重就輕,剪輯破碎而突兀,使原版里的一些名場面被流失、弱化或不夠走心,很可惜。會堅持看完,只為它的主題,是這世間最動人的“mother”。
這演員陣容厲害了,周迅、惠英紅兩大影后飆戲,還有女神趙雅芝時隔二十幾年再度回歸熒屏,這是什么神仙組合?。。?!這個題材也很不錯,第一集看得我很揪心,也很真實,高分預訂。
有生之年能看到周迅,惠英紅,趙雅芝一起演戲,太激動了!
周迅演技,臺詞依舊slay,小演員看著真的很驚喜。太期待周迅惠英紅趙雅芝飆戲了
臺詞尬,剪輯爛,失望了。。。
就憑這個豪華卡司,就必須給高分!劇情也很贊,“憑借心中的愛與光亮,在黑暗中尋找光明,守護希望”,很喜歡這種能給人帶來力量的劇,溫暖治愈。
周公子的演技讓人看了很舒服,最重要的是兩位老前輩惠英紅老師、趙雅芝老師的演技依舊在線,真的是應了那句話:美人在骨不在皮。
害,片子剪的稀爛,導演想要表達的東西太多了
服了。一部深刻動人的社會批判劇,被改成了狗血溫吞的家庭倫理劇。白瞎了逆天的演員陣容。最大的問題是視角選擇和故事展開,日版圍繞著孩子,抽絲剝繭地揭示出虐童、棄童現(xiàn)象,懸疑感與情緒渲染力俱佳。這版一開始就讓孩子的“家人”猙獰示人,并讓周迅那個角色找起了媽媽?
看的一愣一愣的,是水土不服么?感覺節(jié)奏太差了。還有,演員的臺詞是怎么回事?是在背誦小學課文嗎?
omg,撲到連噴都不需要噴...連周迅和坂元都救不了的劇...還不如一個鏡頭一個鏡頭的翻拍,雖然原版也沒那么好,但周迅總比《母親》里的松雪泰子強吧。btw為什么現(xiàn)在可以買了翻拍權(quán)連改劇名甚至連原著名字都不提的?
太土了 導演功力可太差了 浪費這么好的陣容
這卡司是浪費了,一集半棄
改編自《mother》,陣容雖然不錯,然而人物懸浮不可信,敘事剪輯都實力勸退...兩集棄,為迅哥盡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