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讓人無奈,更讓人絕望
人們在高度發(fā)達的商業(yè)社會中腐敗變質(zhì),最終沉淪到地獄的最底層。這就是這部電影的主題。
從這個意義上說,Sidney與他的老板JJ本質(zhì)上沒有什么不同。 只是社會地位不同而已,一個是主人,一個是他的奴仆。
據(jù)說,這樣一部優(yōu)秀的黑色電影,在當年的美國,票房慘敗,這其實并不讓人意外,美國人天性樂觀,絕不會接受什么“商業(yè)社會讓人墮落”,這樣的思想。(他們的觀念恰恰相反)。
最后,順便再說一句,影片的配樂實在是太精彩了!
時而激烈,時而憂郁的爵士節(jié)奏主導(dǎo)著整部電影,恰似這個世界的瘋狂與陰暗。
2 ) 黑色電影紀錄片有關(guān)
film noir is always the best!
記錄幾點看的紀錄片和這部電影有關(guān)的:
1. 所謂femme fatale在這部電影沒有真的出現(xiàn),結(jié)局被Susie trick到其實是男人們自身的ego導(dǎo)致的。
2. 所謂anti-hero和villain的魅力分別在男主和JJ身上體現(xiàn),JJ在陰影中的眼鏡非常有魅力。
3. 表面上以成功為標題的電影其實在描述失敗,very unamerican。
4. homosexuality & incest 的allusion在電影中屢屢出現(xiàn),黑色電影的sex symbol往往是多的但是conservative censor guy不敢說因為他不敢承認自己看出來了。警察非常gay,對男主有些輕佻。JJ對妹妹的愛不正常,他親吻她的方式還有把妹妹的單人照放在辦公桌,并且反復(fù)質(zhì)問為什么妹妹喜歡man with integrity,以及他的眼睛唯一展現(xiàn)出情感都是對著Susie。
5. working class women的意象也反復(fù)出現(xiàn),在一貫厭女的當時的好萊塢,普遍認為只有film noir會高光職業(yè)女性并且給女人做好人或者壞人的選擇。
5. 大蕭條背景寫的故事意外給洛杉磯以獨特美感。黑白片里的燈紅酒綠非常有獨特審美。音樂也贊。JJ走到陽臺說i love this city of filth。最后Susie獨自走入陽光,這個意象絕了。
3 ) 有關(guān)成功的滋味
宋老師在作業(yè)中看到這篇影評的話,不要緊張。是我寫的,發(fā)到這里啦。
1957年,導(dǎo)演亞歷山大·麥肯德里克拍攝了近乎終結(jié)其導(dǎo)演生涯的影片《成功的滋味》,J·J·亨塞克的紐約最有影響力的報紙專欄作家,J*J與他的新聞代理人西德尼設(shè)法阻止其妹妹和一位爵士音樂家的婚事。
伯特·蘭卡斯特飾演J·J·亨塞克,托尼·柯蒂斯飾演為了生計不計手段,希望攀附JJ往上爬“一路高升,到一個更美好的環(huán)境里去”的新聞代理人西德尼,為了阻止JJ的妹妹蘇珊與爵士樂吉他手斯蒂夫的婚姻,他先利用其他專欄作家誹謗斯蒂夫吸毒而讓他丟了工作,蘇珊求情讓JJ利用威望幫他恢復(fù)了工作。劇院沖突中斯蒂夫指責JJ“你那令人厭惡的丑聞和虛偽的愛國言論,你真是國家的恥辱”。生氣的JJ又撤掉了他的工作,他認為斯蒂夫的話不僅侮辱了他,更重要的是侮辱了他的六百萬讀者。隨后又讓受賄的警察教訓(xùn)了斯蒂夫,難過的蘇珊想跳窗自殺,西德尼及時救了她卻被恰巧回家的JJ誤以為西德尼對蘇珊不軌。西德尼想解釋整件事并讓蘇珊說實話,誤會的JJ動手打了西德尼,倆人爭吵中說漏了嘴,導(dǎo)致蘇珊徹底離開了JJ。
“皮條客與大腳趾”伯特·蘭卡斯特飾演的J·J亨塞克是一個毫不負責、手段專橫近乎殘暴的角色。在餐廳與參議員一行人的對話中充分顯示其謹慎和自負;
JJ:“我們是朋友,哈維,在你還只是普通的眾議院議員時我們就認識了,對嗎?”
哈維:“你說話總是要這樣咄咄逼人嗎?”
JJ:“可能是我的職業(yè)習慣,但我絕不威脅朋友,可你為何要給敵人可乘之機?你有家室,哈維,如果上帝保佑,還有希望當上總統(tǒng),可現(xiàn)在你卻在光天化日之下做這種事,任何消息靈通的人都會得知這個人在為你拉皮條,這樣是不是太孩子氣?”
和參議員分別后,JJ回頭不屑的對西德尼說“總統(tǒng),我的一個大腳趾頭都能制造出總統(tǒng)”
西德尼則是一個投機者,他利用酒吧里的香煙女孩瑞塔與其他專欄作家作交易來誹謗斯蒂夫;在提前看了JJ的手稿以后,他又去敲詐手稿里提到的一個喜劇演員。正像JJ的女秘書形容他是一個“沒有獲得足夠重視,卻深諳成功之道”。
作為一部黑色電影,本片透悉著城市政治學(xué)與危險的商業(yè)發(fā)達社會下人們膨脹的腐敗心態(tài)的隱喻。伯特·蘭卡斯特的表演至臻完美“如同一個黑洞,將旁人的所有美好時光、美好希望都一吸殆盡,只留下驚顫的光影”他走到窗臺透過黑夜俯視城市。正如他說:我喜歡這個骯臟的城市。1931年,電影《小凱撒》里的里克說了同樣的話。里克說:我要威嚴的看著我的手下,我讓他們干什么他們就得去干什么。他們有著同樣的態(tài)度,一個命令他的手下干什么,一個用告訴的手段。他們享受骯臟的城市背景帶來的權(quán)力來滿足自己的癮癥;一個成了稱霸一方的黑幫老大,另一個則決定了六百萬讀者的喜好。他們做著不同的事卻落得同樣失敗的結(jié)果,JJ失去了至親的妹妹,里克則因為自己的沖動喪命于警察的沖鋒槍下,子彈穿過巨大的歌舞片廣告牌,主演是他的兄弟喬。
4 ) 可惜年代久遠,也可惜….
作為信息年代成長的00后,老實說,很難想象當時的專欄作家有如此之大的權(quán)力,真是時勢變遷,現(xiàn)在的報紙媒體早已日落西山。
作為電影里的大反派,JJ,毫無疑問是當時紐約的掌權(quán)人之一,從參議員,到紐約警長,再到爵士吧老板,統(tǒng)統(tǒng)只要一個電話的事情。這點對于現(xiàn)在的專欄作家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但是,擁有如此之大權(quán)力的男人,卻管不了自己的妹妹,也因此當她交往了一個不知道哪里來的樂手的時候,JJ的控制欲爆發(fā)了。而身邊的媒體人Sid趁機而入,幫助JJ,兩人一拍即合,狼狽為奸,這也是我們這部電影的主要內(nèi)容。
老實說,故事背景很不錯,可是題材太小了。
要知道,像JJ這樣的人,雖然我知道這是改編自小說,但導(dǎo)演明明借此機會,借此小說背景去揭露一些更加“黑色”的陰謀,或者犯罪事件,而不是JJ的19歲妹妹的愛情故事,這就顯得非常小家子氣。
要知道,大部分的黑色電影,往往都是,硬漢偵探,或者孤獨的都市男性,蛇蝎美人,黑幫反派,警察等等就是這些角色,翻來覆去,成功的滋味上卻是:很有影響力的專欄作家,和打探情報的媒體人,說實話,這樣子的角色是非常吸引人的。
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有點像日落大道,像在哪里呢?反派都是控制欲非常強,主角一開始都是為了自己的私欲,但后期也都感到內(nèi)疚,不過已經(jīng)追悔莫及,下場很慘,而真女主都得到了善終。但是日落大道的感覺是真的黑色的一塌糊涂,而成功滋味相比就差了很多。
其實兩者相比,就能看出成功的滋味視野更開闊,我們仿佛能看到一個活生生的都市,日落大道挖掘地更有深度,因為我們同男主一樣大部分時間都是被困在別墅中,而成功的滋味中,我們同sid走街串巷,見了好多好多人,不能說兩者哪個更好,但是我更喜歡日落大道,因為你能感受到黑色電影帶個你的特有的,那種失落孤獨抑郁的情緒。
成功的滋味沒有。
5 ) 導(dǎo)演不留情面,諷刺到底。
1. 編劇導(dǎo)演絲毫不留情面,這里面稍稍有地位、權(quán)勢的人都在用自己的地位、關(guān)系進行各種骯臟的勾當,那個時候有支筆,有個節(jié)目,成為有話語權(quán)的媒體人,真是大權(quán)在握。那時候媒體的角色還不像今天這些把自己當作第四權(quán)力的媒體那樣有一些正義的追求,那時候某些媒體的發(fā)行量、廣告才是他們的唯一追求。 真是一切骯臟的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2. 以前的編劇臺詞功力太了得了,連珠炮似的,沒有一定的智商、專注力,很容易就掉線了?,F(xiàn)在還這樣編劇的導(dǎo)演大概就是Woody Ellen, Richard Linklater.
3. 這里的女人都比較純潔。
6 ) 寫不下去啊,神內(nèi)!第一次影評。
電影的故事情節(jié)比較單薄,個人覺得在那樣一個年代有這樣一條主線是可以體現(xiàn)的在豐滿一點。
金絲雀妹妹與爵士樂吉他手的愛情。這根深針狠狠的扎中了J.J. Hunsecker這個帶有戀妹情結(jié)的哥哥穴位,J.J. Hunsecker的目的只有一個,永遠讓史蒂夫達拉斯消失在他心愛的妹妹生活里。一直急急想通過J.J. Hunsecker的專欄來聲名鶴起的席德尼。他操持著自己僅有狡詐和世故,迂回在上下流社會之間,不擇手段的套現(xiàn)消息并制造一系列的誹謗性新聞,以成功完成和J.J. Hunsecke的交易,實現(xiàn)自己的成功夢。。。
電影除了在配樂上有上有可取之處,其余的完全感受不到黑電影的經(jīng)典。整個電影的節(jié)奏都很緊張,相反情節(jié)進展的卻很緩慢。有時候感覺導(dǎo)演都無話可說了,沒有得拍了都可以叫大伙兒都歇菜了。這個時候就跑出一些可有可無的小角色來跑龍?zhí)祝康木褪腔煜暵?,讓片子貌似有加了個鏈。痛就在這,這鏈完全沒有起到鏈的作用,更像行將老舊的傳輸帶,這個傳輸帶還是導(dǎo)演自己認為的。
幾個人物特點還算鮮明。
J.J. Hunsecker, 在紐約最有力的報紙專欄作家,冷酷、刻薄、粗暴、自負。他極為不屑的說過,自己一個大腳趾,都能制造出美國總統(tǒng)。這樣一個男人,身邊充斥的都是妹妹的暖香笑影。工作臺的相框里是妹妹的照片,這個特寫并沒有讓我舉得這是感情色里的一種溫柔。鏡頭里反復(fù)出現(xiàn)的都是作為妹妹僵硬的身子和畏縮的眼神。
對于西德尼這個角色,電影一開始,行人在紐約的夜晚湍急流動,急促的音樂加上COME ON ...COME ON...渾著噴出的鼻氣發(fā)音,焦灼又恐懼。個人覺得這一段已經(jīng)變相的把這個席德尼這個二流媒體中間人的角色提前詮釋了。席德尼在J.J. Hunsecker那謙卑、隱忍、低聲下氣。面對成功他焦灼。他步步為營又心懷恐懼。J.J. Hunsecker能給他的待遇就是羞辱。在其他人眼里,只是一條嗅緊利益的流浪小野狗。
妹妹的貂皮大衣說是哥哥給的金鋼罩,不如說是如來的五指山。就算你逃得出金剛罩也翻不出五指山。這就是哥哥眼里最無力的妹妹。這也是在席德尼這個二流媒體人眼里,只該用屁股思考的女人。這個小女人在故事結(jié)局終于長大了。不過小金絲雀的蛻化還是有點勉強。
吉他手的性格刻畫過弱,做妹妹的有說過,她最愛吉他手的就是這個人能用她永遠不敢的方式跟哥哥說話。作為一個以J.J. Hunsecker為對手的角色,至少他應(yīng)該是勇敢的。但讓人看到的只是一個連轉(zhuǎn)身都沒勇氣的男人。沒有智慧,只有經(jīng)受不住稍微挑撥就難挨不住的燥性。
..........姐在咳嗽,寫不下去了,拜拜.......
本片導(dǎo)演亞歷山大·麥肯德里克,在四、五十年代,為伊林公司拍攝了若干部經(jīng)典喜劇影片。作品風格較為黑色,同時也更加關(guān)注社會諷刺和批判。與傳統(tǒng)的輕松、戲虐式英國喜劇有了明顯區(qū)隔。其中比較有影響力作品有:《荒島酒池》《白衣人》。而在1955年的《老婦殺手》再次大獲成功之后,麥肯德里克遠赴好萊塢發(fā)展。不久便執(zhí)導(dǎo)出了本片。雖然,現(xiàn)在的影評家一致認為它是導(dǎo)演本人最杰出的作品。但在當年,他卻沒有任何機會體會這種“成功的滋味”:影片遭遇到了票房上的慘敗。而麥肯德里克也因此在執(zhí)導(dǎo)了另外三部作品之后令人遺憾的早早結(jié)束了自己的導(dǎo)演生涯。1969年直至1993年去世前,他一直就職與加州的某電影機構(gòu),從事學(xué)術(shù)研究工作。好萊塢又毀了一位電影天才。 (這里是摘的)
http://tudou.letv.com/playlist/p/le/uysvkM6KDMg/play.html
構(gòu)陷和打壓,這樣的事件和手段就算在當時也算不上特別“黑”吧,何況今天,對于久經(jīng)社會新聞洗禮的觀眾,已經(jīng)很難被一個專欄作家的小小權(quán)利手腕震撼到了。
Sweet.Smell.Of.Success.1957.INTERNAL.DVDRip.XviD-VoMiT
黃宗霑的照明和攝影太出色了,完全值得四星。情節(jié)還是欠些厚度,沒法與視效上的質(zhì)感相得益彰。
對道貌岸然偽君子(包括操縱媒體對個人迫害)的諷刺,卻在「個人恩怨」或者「變態(tài)人格」的解釋下削弱了不少社會普遍意義,特別是充滿因果報應(yīng)的結(jié)尾依舊說教感十足。
8.9;at least I'm a good-4-nuthin', not even 4 the sin
[4.0/5.0] "Gentlemen, I'm toasting my favourite new perfume. Success."
一直覺得正統(tǒng)的黑色電影應(yīng)該是樸拙的,流水一樣,人物與環(huán)境自然地融為一體,是一種情緒;而過多的技巧和過精的故事勢必會打破這種平衡。
相比于不擇手段地向成功目標攀爬又一路莽撞的Sidney,這部戲的主角更應(yīng)該是心狠手辣的JJ。他一方面是一個與警力沆瀣一氣的傳媒大亨,一方面又是一個占有欲極強且脆弱無比的哥哥。
噢太棒了滿分溢出!兩位主角簡直毫無道德下限,令人哆嗦卻又看得很爽... 黑了一整夜,終于在最后看到晨曦的一縷光,紐約這個骯臟的城市,很多人卻因為骯臟才存活。蘭卡斯特和柯蒂斯的臺詞太棒,就像相聲演員,一唱一和,一打一挨,妙語連珠(字幕待修復(fù),希望能重現(xiàn)臺詞的精妙)
攝影:滿分;臺詞:滿分;配樂:滿分;人物塑造:滿分;剪輯:90;節(jié)奏:滿分;編?。簼M分;對當時政治和社會的映射:滿分;黑道骨子里的黑色電影!在上映當年票房慘敗,這個我很能理解(因為人家花錢是來買娛樂的),但如今一群還沒步入社會卻拿著自以為是的當代價值觀打出3星2星的還是滾回3D影院吧!
由伯特·蘭卡斯特和托尼·柯蒂斯主演的黑色電影,其實托尼·柯蒂斯在片中的表演更加出彩些,可能也是因為戲份更多些。本片也被認為是導(dǎo)演亞歷山大·麥肯德里克最杰出的作品,可是當年該片卻在票房上遭遇了滑鐵盧,使他本人并沒有體會到這種“成功的滋味”。麥肯德里克比較有名的作品還有《老婦殺手》。
1.出色的劇本,兄、弟(妹)間的印隨與反抗關(guān)系構(gòu)建出了強烈的張力,對媒體與權(quán)力的探討也頗深刻。2.黃宗霑的攝影與伯恩斯坦的爵士配樂可圈可點,特別是夜景中光線的運用與溶解技巧風格獨特。
《衛(wèi)報》影屎十大cult片之一。。所謂的政治隱喻,在孤陋寡聞的我看來完全是故弄玄虛,最亮的還是黃宗霑的攝影和柯蒂斯的俊臉啦。。
James Wong Howe的攝影沒得說,不過更喜歡Mackendrick的《賊博士》
4.5,對于洛杉磯系影人,還有什么比真實的NYC夜景更加"黑色",更加"表現(xiàn)主義"呢?《成功的滋味》的主要沖突與情感線分離,它是強勢的男性與更加強勢的男性之間的斗爭,在黃宗霑逆光+仰角攝影處理下,一個代替"父親"的厄勒克特拉式哥哥形象呼之欲出。又作為國家機器——權(quán)力掌控者的代言人
在位者呼風喚雨,決定生死,攀龍附鳳者不擇手段,親戚,朋友,同事,自己都是自己獻祭的,沒有什么不可以出賣。Falco和Hunsecker一樣沒有底線,所以倆人才這么臭味相投,如影隨形??吹们宄娜撕芏?,尤其是那兩個陷入愛情熱戀中的男女,You are too shrewed, and I will just be honest, you are a national disgrace. 結(jié)局理想化了,現(xiàn)實可能是另外一種悲劇結(jié)局,沒有底線的人生生不息,繁花似錦。
骯臟城市里的骯臟事,大量的夜景進一步增加了這種黑暗的感覺。伯特·蘭卡斯特的傲慢冷酷與托尼·柯蒂斯的小伎倆形成非常有趣的比對。
從現(xiàn)在起,我能要最好的,就不要一般的。我要爬到頂層,進入上流社會,跟著上等人混,那兒的人不會打發(fā)我去干臟活兒,也不會把我當成跑腿兒的雜役——西德尼給自己立完flag之后,秒嘗了“成功的滋味”??上?,卻不是他算計的那種。臺詞寫得真好,有點艾倫索金style,連刷了兩遍,第二遍更好。
Tony Curtis帥的很奇怪...查了一下居然結(jié)過五次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