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地晉劇團工作的夏天一番周折后調回到本地工作,這樣她便可以幫助母親照顧已經患阿茲海默癥十年的父親,卻沒想到母親竟因她的歸來而感到焦慮。隨著父親病情的發(fā)展,原本以為自己會給父母帶來溫情的夏天才慢慢體會到生活的重量,卻沒想到命運的鐘擺又向她襲來......
簡單舉幾個例子:開頭女主和閨蜜穿著泳衣洗頭那段,女主說的那段對白實在是讓人出戲;中間因為照顧爸爸的事情,姐姐和媽媽吵架,姐姐說話演的像舞臺劇,不真實,看得我腳趾扣地。
不過爸爸和媽媽的老演員演的很讓人動容。
我覺得本子寫的很好,現實題材,只要經歷過家里老人生病需要照顧的人都會有所感觸。
該影片講述的是女主角夏天回到老家工作,為了幫母親照顧患阿爾茲海默癥的父親,進而生發(fā)出整個家庭圍繞父親而產生的焦慮和重壓,并重新審視生存和死亡的意義的故事。
影片一開始,她站在醫(yī)院走廊,大夫跟她說完話。她頹然地走過來,迎面走來一個老者,好心勸解她:“姑娘,咋地情緒不高,一個人看病也沒人陪?我告你,生病并不可怕?!?她說:不可怕,爸,咱回家吧! 夏父得了老年癡呆癥,他離不開人,已經漸漸不認識人,會走失、會大小便失禁。偶爾清楚時,他會對家里人說“對不起”。
夏母獨立照顧老伴,含辛茹苦已經十幾年,滿頭白發(fā),面容清苦。大女兒夏花,已經成家生女,工作家庭的負擔讓她騰不出手來照顧夏父,只能用錢來彌補對父母的愧疚。小女兒夏天為了幫助母親照顧父親從外地晉劇團調回本地工作,和已婚男人結束了夾纏不清的情感,母親擔心她30歲了沒有男朋友,會受家里拖累,感到焦慮
夏母帶夏父去壽衣店拿定制的壽衣,老板打開大紅包袱,夸耀自己的壽衣做工好。夏父的是古銅色緞面,繡著金絲福壽;夏母的是棗紅緞面,繡著金絲牡丹。夏母打開壽衣在自己身上比劃,表示很滿意。她說衣服也認人,要拿回家沾沾人氣。夏父這會子忽然清醒了,主動抱起那一大包袱壽衣,兩個人平靜地回家。好像去逛的是菜市場,平平常常買了一大捆蔥回家過冬。 夏天晚上下班回家,經過樓道,聽見哭聲,她本能的恐懼與排斥,嚇得縮作一團,來到自家門外,聽到母親的聲音,隔壁的李叔昨晚在睡夢中去世。是前世修來的福氣,那是一種幸福,夏天似懂非懂,卻不那么恐懼了
夏天跟閨蜜向紅一起淋浴,向紅心疼夏天因為照顧父親,前男友和她分手,夏天看淡得失,一副順其自然的樣子
夏天閨蜜向紅婚禮現場,夏天遇到高中同學秦牧,倆人產生愛情,因為各種并發(fā)癥,一家人不斷地出入醫(yī)院。病情的加重,讓夏母只能坐著輪椅。
夏母在幫爸爸洗澡時,奈何她實在是抱不動爸爸。在衛(wèi)生間門外等待的女兒終于忍不住沖進去,一把褪下了爸爸的褲子,那一秒,兩位老人齊齊爆發(fā)出了絕望難堪的哭聲。女兒那一下,也褪掉了爸爸作為一個父親最后的尊嚴和體面。夏母哭著走出去,交給女兒打理,仿佛是完成了一次交接。
有次秦牧跟夏天來到夏家,碰巧夏爸把屎拉在身上,夏母扶夏爸去廁所,深感疲憊,她又不讓夏天上前幫忙,認為男女有別,夏天就守在廁所門外。當母親扶不起父親時,她就去幫助母親。夏母見此,忍不住罵夏父?!凹依镆惶觳皇鞘壕褪悄?,我是不是上輩子欠了你的?”,夏天姐姐過來數落母親,夏母和大女兒爭吵?!敖o了錢就不用伺候了?”
夏天怕母親生氣又犯高血壓,就過去阻攔姐姐,廁所只剩夏建國,秦牧就去幫夏建國擦屁股,夏母看見了,要秦牧出來,秦牧出來就到廚房里嘔吐,夏天就要他先回去了,之后秦牧就再也沒去過夏天家里
夏母喂夏父吃飯,他不吃,還隨手打翻了夏母手里的碗,夏母求夏父不要折磨她了,夏父不想連累家人,他說了一句對不起,拿起一把叉子插進了自己的脖子,他沒死成,被推進了搶救室。 被送進醫(yī)院,夏天日夜守候病床邊,依然念父親年輕時的日記,在那些文字里,他是一個好好過日子的男人,羞澀又深情,自尊心極強。然而看著眼前這個靠呼吸機維持生命的人,她終于發(fā)出了喟問:“老夏,你這樣也很辛苦吧?”甚至萌動了不可說的念頭。
秦牧收到夏母的信息來到醫(yī)院,跟夏天久別重逢,畫面轉眼來到夏天跳舞上班的晉劇團,夏天上班,夏母在病房,夏父要老伴帶他回家
夏天下班來醫(yī)院,發(fā)現父親病床空了,她一直追到老宅,看到父母倆人的遺體并排在一起 她沒有哭,鎮(zhèn)定妥善地辦完了葬禮 回到家,在家里她看到,父親起身來迎接她,母親在廚房做吃的,沒過多久,她意識到,家里并沒有父母,只有墻上的鐘聲在嘀嗒嘀嗒地響著
影片整體表現了一個家庭面在面對疾病的無奈和疲憊,主要講的就是社會人口老齡化下的老年人群的養(yǎng)老問題。夏老頭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癥,家中的小女兒也辭掉了外地的工作回到家鄉(xiāng),與母親一起照顧生病的他。隨著病情的惡化,每一位家庭成員的生活和心態(tài)都發(fā)生了變化,演員表情塑造到很到位。在護理過程中,老夏的反應也是直擊人心的現實,作為一家之主他也有著不甘。戲里展現的都是老太原居民中常見的景象,還有里面的布景也讓整部影片充滿了煙火氣和生活氣息。
Day 23(1.23)
In this world theres a whole lot of sorrow,
In this world theres a whole lot of shame,
In this world theres a whole lot of sorrow,
And a whole lot of ground to gain.
——《Why walk when you can fly》
今兒看一篇寫關於最近先火到不行又翻車的宋智雅的文,有句評論我很喜歡,她說,節(jié)目裡宋智雅高超的撩汗技能跟她財閥千金的人設完全不搭嘎,因為千金其實並不需要通透人性,也不需要提升討好技能,她們本身才是那個隨行的習慣於被討好的那個。深以為然。
大概,這就是處境和經歷決定眼界吧,就像今兒晚上看的這部《來處是歸途》,不負責任地推測,導演應該人生蠻順遂,所以對於很多人生困境苦難都帶著想當然。
?
豆瓣簡介是這麼介紹這部片子的,“在外地晉劇團工作的夏天一番周折後調回到本地工作,這樣她便可以幫助母親照顧已經患阿茲海默癥十年的父親,卻沒想到母親竟因她的歸來而感到焦慮。隨著父親病情的發(fā)展,原本以為自己會給父母帶來溫情的夏天才慢慢體會到生活的重量,卻沒想到命運的鐘擺又向她襲來......”
老實說,如果但凡我有看電影前看影評和看簡介的習慣,那麼最後兩句,慢慢體會到生活的重量和沒想到命運的鐘擺又向她襲來,濃濃的沒被生活踩在地上摩擦的臉上血花四濺的不沉感就足夠勸退我了。
事實上,每個場面幾家在外的人回到家,只要不過分遲鈍都能感受到父母的不適應,對,不是只有你才會不適應再次跟父母同住,其實父母也會感到不適應。
她們也要面臨生活習慣為了適應你而調整改變,從兩個人的頓頓湊合,到三個人的餐餐有蛋有肉有水果。
尤其是當家裡已有一個老人長年處於生病狀態(tài),生活日漸不能自理,幾乎所有疼愛孩子的父母都會有萬一拖累孩子的擔憂,以及要被子女看到自己越來越不中用的無力感和焦慮。
?
如果說,這都要動用到“卻沒想到”四個字,那這子女只能說要不是一直誤以為父母不會老的天真無邪,那就是從無感同身受,設身處地的站在父母立場上思考過這些問題。
而下一句“卻沒想到命運的鐘擺襲來”,也讓我想起一句俗爛話,有的人在難過與自己沒有新鞋,而有的人其實都沒有腳。
對不起,我的確比較冷漠,無法被輕易撩起我廉價的同情,其實她那些卻沒想到的事情,是每一個成年了的人,都會面臨到或者將會面臨到的問題,說困境我都覺得用詞太嚴重了,作為一個被蹂躪過無數次的人來說,這些她卻沒想到的,恰恰才是人生常態(tài)。
吐槽了許久,我還真不是黑粉來的,對於一個淚點無敵低到玩具總動員都能哭掉一包紙巾的人,這次被拔高了期待值,以為可以看到一部國版《困在時間裡的父親》所以備好一捲衛(wèi)生紙和垃圾袋,結果越看越可樂的心情,誰能瞭解一下?!
講僅有的兩個哭點吧,其一,剛開始,父母一起去看訂做的壽衣,媽媽拿起壽衣在身上比劃著問爸爸好看麼。
我能接受我自己坦然面對生死,也早做好了遺體捐贈的準備,但我突然發(fā)現,我忍受不了父母這麼冷靜策劃自己的身後事,覺得心疼,太心疼了。那一代父母任何事都想替我們擔著,以至於自己的身後事都捨不得麻煩子女,需要自己操持,我受不了,光想像我媽跟我說,她籌備好了所有身後事,一旦她沒了的那天壓根不用我手足無措,我就受不了。
哭點其二,爸爸開始大小便失禁,媽媽寧願自己一個人累死累活給爸爸洗澡脫衣,也不要女兒過來幫忙,試圖最後維持住父母的自尊,然後爸爸在女兒替他脫下被尿失的褲子的時候嚎啕大哭的時候,我也在第三排座嚎啕。
以前在保險公司的時候,總有客戶鐵嘴銀牙,將來老了就自盡,我?guī)煾缚倳卮?,能自盡的都是好的,最怕到時心有餘而力不足。當年我是不信的。怎麼會想死而死不了呢,怎麼可能會無法掌控呢?
後來我發(fā)現是真的,是真的人會老到毫無行為能力。所以作為一個奶奶患阿爾茲海默癥多年的家屬,患病多年到奶奶的親女兒我的姑姑在她92大壽時聽到我?!皦郾饶仙健睍r,失口驚叫痛苦不已,實在無法相信影片中橋段,已經是阿爾茲海默癥重度患者的爸爸可以手腳利索的拿水果刀直刺咽喉。畢竟當初我奶奶可是在中度時候就手腳無力,行動有礙,數次從北方大炕上摔下,摔掉了滿口直到快九十還結實潔白的牙。
就不詳細吐槽我認為的影片缺點了吧,畢竟差不多在群裡都吐槽完了。所以再說另外一個我覺得的優(yōu)點,爸爸拉在褲子裡,媽媽控制不住情緒地嘮叨,這時候,不怎麼回家照顧爸爸,只會拿錢回家的姊姊,制止媽媽的嘮叨,說出的那些制止的話,分外真實可笑,以至於有過相似生活經驗的人一聽,頭頂三昧真火直冒。
姊姊嫌棄媽媽在外人(二女兒的男朋友)面前吐槽,丟人。然後說出了一句讓所有親自照顧病號都會抓狂的話,“我爸是病人,你跟他生啥氣”(大意是)。
來了來了,傳說中的道德制高點雖遲但到,不親自照顧病號的人,照顧病號不久的人的高高在上的優(yōu)越感顯而易見,你試試天天對足一個完全需要人照顧,甚至需要喂飯和接屎接尿的病人24小時,白天不能休息晚上不能睡覺,對足一整年試試,對足三年五年十年呢?
光用想的,不用實際操作,每個人都可以是聖人,但若真的日日去做,你就會知道什麼叫老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
所以,但凡,姊姊不是一個導演樹立的跟女主角完全不同的只會拿錢的反派工具人,更好的處理手段是,不要自以為是的教育她媽,而是接手去替爸爸做清潔,連個屁都不要放,對,連個屁都不可以放,因為不親手照顧的沒資格指手畫腳。
最後,吐槽也會吐槽的累,有一個觀點不說憋得太難受,也許我沒有對所有媽媽做過一個範本量極大的田野調查,但,以我淺薄的對於所有認識的媽媽們來說,一個還有女兒沒有最終最好歸宿的時候,她是不會陪著去世的老伴兒自盡而去的,這不是個什麼在天願作比翼鳥 在地願為連理枝的愛情童話故事,這是個生活流的現實故事,而現實就是,你走了,我盡力了,我會好好活,繼續(xù)照顧我們的孩子,這才是媽媽。
別跟我扯什麼,她們明明一起做好了壽衣就是打算一起死,明明對於很多老年人來說,提前做好身後準備,也是常態(tài)而已,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無關,其實,真的。
我現在終於相信以前唸書寫作文的時候,老師總是罵我,不要閉門造車不要想當然,所謂何事了,也是真的。
想拍平凡普通人的生活,就多去接近普通人吧,普通人,不會有兩個姑娘敢在有人的浴池裡大聲探討,他進入我越深,我想分手的感覺越淡的。普通姑娘,哪怕三十四十歲了,也不會有厚臉皮在人多的浴池裡,大聲討論,我以為我們分手的時候會做愛,這個話題的。不是我們假正經不討論,而是不會非得在不認識的人面前談論這些事,真的。
普通人的生活不是想像的詩意的不說人話,而是再累再苦還會拼勁全力自得其樂,那也是詩意,前提是,說人話也可以很詩意。真的。我用我數十年的普通生活經驗保證,相信我。
?
親切地道的太原方言,龍?zhí)豆珗@,梅蘭芳劇院,小東門,熟悉的場景,平實生活漸漸呈現殘酷,殘酷中親情涌動,有些鏡頭催人淚下,有些鏡頭不忍直視,有些鏡頭驚艷而凄美。山西導演新作,真誠扎實的電影。質樸良善,像太原人。這樣的電影居然在太原排片這么少?搞不懂太原的影院這么純潔地只想賺錢嗎?這是鼓勵電影人都拍長津湖嗎?人家又拿龍標,又高票房?另外,特別為山西的電影人叫好。剛贊嘆過愛情神話,又有了來處是歸途,山西電影人牛逼。他們都還年輕啊!
這部作品使我很好地體會到了當代藝術作品與觀眾產生的互動性與交融性。周圍叔叔阿姨的對電影的反應擴充了一些電影本身的寓意與內涵。所以這是一次非常棒的觀影體驗。這是現實主義題材類的電影優(yōu)勢。
從作品內容上看,我特別喜歡三次“換褲子”的情節(jié)設計。第一次是妻子換褲子,父親在哭,這表現出來夫妻關系中丈夫對自我能力喪失的痛苦;第二次是女兒換褲子,父親和母親在哭,這表現出來親子關系中父親的威嚴形象的崩塌和母親脆弱心理的完全暴露;第三次是秦墨換褲子,夏天在哭,這是戀愛關系中女性獨立形象的塌方。當然。如果最后一次換褲子改為換尿不濕或者紙尿褲,會強化劇情遞進性,與醫(yī)院里護士/醫(yī)生教母親和夏天疊隔尿墊的情節(jié)呼應起來。 但是我覺得有一些小細節(jié)可以完善一下,比如:小學課堂上歷史老師說下課的節(jié)點可以加一個下課鈴的音效,這樣可以削弱演員的表演性增強他們的信念感;另外夏天第一次去秦墨家的時候從秦墨父親與秦墨的對話中,觀眾了解到秦墨與夏天已經交往五六個月了,但是整部影片觀眾都很難通過服裝的季節(jié)變化或者室外環(huán)境特寫鏡頭感受到時間的流動性;如果夏天對秦墨解釋父親有“阿爾茨海默病”會比“老年癡呆”更溫和一點。
還有還有,我很冒昧地猜測導演一定是很溫柔,因為無論是婚外戀還是養(yǎng)老送終的問題,導演都處理的很清淡,讓我想到了是枝裕和的《海街日記》。 當然,我不否認這只是導演的青澀的習作。
從山西出發(fā),來處就是歸途。作為平遙謎之味道的影展單元,本片在訴求表達上,有原文本的基礎,方向非常之明確。處子作導演最容易犯的錯誤,從中學課堂上的中央集權,到頻頻招魂《愛》,想要的東西太多,出現的閑雜視點和細枝末節(jié)太多太雜,它也全都犯了。好在這些都有心理準備,畢竟看一部新人作品,你所看到的錯誤,往往大于或等于它的優(yōu)點。區(qū)別在于,你用什么角度去對待。當然,第二部或者成熟導演就不能如此看待了。
【平遙電影節(jié)展映】世界首映。阿茲海默癥題材。討論了“病人的尊嚴和死亡的尊嚴”的嚴肅命題。醫(yī)院急救室外的長鏡頭喚起我曾經在醫(yī)院的見聞,真實而殘酷。虛實莫辨的拍球男孩是很有靈氣的點睛之筆??上秉c同樣很多。飾演母親的演員表演用力過猛,不如父親演員表演自然。年輕演員仍有很大進步空間。前半部剪輯轉場較為生硬,婚禮、浴室、公園等橋段有明顯的刻意感。克制與煽情并存。結尾意味不明。以及,與《小事兒》不約而同地,回憶中的高中教室墻上又出現了“核心價值觀”。兩星半
獨生女所面臨的老齡化家庭重擔,成了阻擋生活向前的荊棘,然而親情無法斬斷,愛情只好多余。飾演父親的老演員功底出神入化。
陳舊到離譜。用長鏡頭賣慘,相當于靠直播討賞。直播起碼還真實些,畢竟是一條過。
#3rd HIFF# 展映-萬象中國。前3rd平遙WIP+4th平遙觀眾獎。7分還是4星鼓勵一下。老夫婦倆還挺不錯的,導演的長鏡頭設計是很下了一番功夫,室內調度很有些羅馬尼亞電影的味道([雪山之家]這種小空間長對話脈絡上的),高中教室那個場景估計是導演得意之作了。片尾那個費里尼+塔爾科夫斯基式的夢境其實有點蛇足。好奇的是,這個片子明明是個東愁式的工廠退休職工的指向,底卻是個頹敗鄉(xiāng)村。以及,實話說女主角如果能cast到趙濤老師就完美了。
會想到日本的電影《不痛的死法》。大陸這類電影還是比較少的,相關題材應該多挖掘,單純從這部電影本身來說,選題是值得鼓勵的,具體的呈現觸及程度還是有不少需要深入的地方。說心里話,大多數人在面對自己的父母大小便失禁以后,會做出怎樣的反應和抉擇呢?這個極其考驗人心。
想講的東西太多了,最終只能隔靴撓癢。(請新人導演先好好講故事,別總想著魔幻現實主義,真的大可不必
除了模仿哈內克之外只剩下煽情,太尷尬了。
三星半,比好多看著文藝范兒十足但莫名其妙的片子好多了。起碼很踏實認真地講了一個故事,塑造出幾個很鮮活的形象。影片是關于阿茲海默癥的(不止于此),前面半小時比較中規(guī)中矩,像一個傳統(tǒng)的家庭親情影片,略顯老套。不過劇情很扎實,演員非常到位,令人感到真切可信!后半段開始加入進幻想的場景,讓影片一下豐富靈動起來——快到結尾的地府一瞥和女主站在滿是水洼的舊房子里,意象出人意料且值得玩味。影片對死亡的認識理解還可以做得更深,不過已經是讓人可以唏噓回味的作品了。
【PIFF】女版《慕伶,偉明,一鳴》,通過失智癥題材聚焦女性的困境,這種困境是多方面的,首先家庭困境: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失智老人過程中的艱難與不舍,其次是情感困境:也正是家庭困境導致女性壓抑情感欲望委曲求全,本片最高明的是通過女主戲劇演員這一身份將這種困境擴展到了文化層面上,一針見血。不得不說,一個男導演能拍出不帶男性凝視的影片就值得鼓勵,更別談其在人性關懷上所下的功夫。最后回歸故土的魔幻現實主義結尾,既致敬了賈樟柯也與《慕伶,偉明,一鳴》有異曲同工之妙。
多個長鏡頭太出彩了。廁所內外墻的分隔,觀眾也直到后處才能看到下半身。醫(yī)院別人的搶救失敗是女主內心的外化又是強烈對比。輪椅起霧起舞很美,魂歸故里時特別《伊比利亞的派對》。問題出在故事的銜接有瑕疵。
來自家中有阿爾茲海默癥老人的普通家庭,我能感受到女主的那種無奈,也能感受到父母的那種無力感,父母不想給孩子帶來負擔,不想麻煩孩子,但有的時候,往往事與愿違。解脫不僅僅是生病者靈魂與肉體的解脫,也是對孩子的一種解脫,從另外一個角度講,也是父母,對孩子的一種愛,感受良多,期待......
女主的表演真的是“表演”,每一個反應動作都經過精心的計算和安排,毫無可信度,相反幾位中年演員的表演反而更吸睛。臺詞處理上也有很大的問題。雖然可能是有導演的經歷在?但是還是有很多地方非常地“假”。 看到現在忍不住再加一句....Amour不是那么好拍的
已經對這種展示東亞民族生死觀的電影脫敏了,因為看得太多了,長鏡頭非常棒,調度可圈可點。有一句臺詞說男人是沒有進化完整的動物。結尾的超現實沒必要,本來是一部生活流的家庭電影,加這些亂七八糟的魔幻處理很出戲。
我這種沒心沒肺的老油條,居然看哭了,尤其是浴室大小便完全失禁那場??赐陼r,直接把此片捧作邁克爾哈內克的《愛》,但冷靜想想,當然遠不至于。差距當然就是視點太多的問題,女兒的,男友的,老媽的,但我完全接受這種有意無意破壞電影制作規(guī)矩的“意外”。每個視點都有其存在道理。覺得多余的,只有女主閨蜜那些家庭辦公室瑣事。另外,結尾的情緒揚抑沒處理到最好,總希望是悲傷到極點時,照進點希望,如白事鋪伙計說的,“死亡不過是進入更高的一個階段”
平遙節(jié)看的第三部“從山西出發(fā)”單元作品。出人意料地質量扎實,演員整齊,特別是山西話劇舞臺的老演員精彩:托數字攝影的靈活,導演把家庭單元住房內的眾多場景調度得真實、流暢,長鏡頭出色。后半部加入虛幻筆觸,有些多及晦澀,影響了高潮戲的清晰與飽滿。祝賀山西出發(fā)的新人新作!
優(yōu)缺點都太明顯了。挺喜歡臨近結尾的那個“陰間”長鏡頭。如果下一部劇作上能擺脫老氣,終歸可期。?第二屆附近映像季。
與我個人經歷有多少相似之處,有共鳴。病人帶給家庭的影響,很殘酷?;蛟S也有編導自身的影子,或者至少做過調研。拍攝樸實無華,室內空間內也有輕盈的調度,后半部分的超現實段落讓我背脊發(fā)涼。
映后跟朋友討論,朋友第一句話就是:這導演是個長鏡頭之王?。。?!拿了龍標,快快上映,我要二刷!?。?!
#2021深圳青年近衛(wèi)軍影展#竟然是東京物語+困在時間里的父親+小偉,還是挺喜歡的,這個題材一定會打動人,最后也呈現得不錯(據說有觀眾中途出去哭了好半天)。除此之外關于小女兒隱秘的情欲的部分是一個亮點,雖然在她的感情線方面處理還是有些問題(既然要疏離,就不該有偶像劇橋段)。但整個片子更大的問題是沒有一個人有自己的個性,尤其是前半段,只展現病痛之苦,但并不呈現真正的家庭問題。既然是現實流,那還是需要在細節(jié)的真實性上下功夫的。兩個老人演得比所有年輕人加起來都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