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兩部重口味,《消失的愛人》和這部,《渴望》,感覺皆是冰冷刺骨至極!必須寫點發(fā)泄一下胸中郁悶之感.
前兩年不小心手賤染指一部叫做《戀之罪》的日本電影,真是看后副作用太過嚴重,以后很少在染指日本重口倫理片! 這次是看了豆瓣大家的評論,也是褒貶不一 ,產生興趣,在做好極強心里防備下看完了此片。
再次感嘆日本的變態(tài),也佩服日本人對于人性深處的挖掘的準確!
本人不是技術控,更傾向于大眾化的劇情推理控一個!但也感覺到《渴望》片頭的動畫和整體氛圍的強烈不搭調的感覺,好在后面氛圍又回歸正路上。否則真會淪為一部四不像電影!
看完后,感覺自己和大家最大的出入點,就是對于女主墮落原因的設定.看了豆友們的影評都認為加奈子的墮落原因是因為童年好友緒方的自殺而開始的。
我倒是覺得,對于這點類似于《黑暗騎士》的小丑一樣,是一種無定向原因設定。小丑臉上的疤究竟是因為暴戾的父親還是因為無情的妻子,沒有準確答案。總之就是混亂墮落完美罪犯的總代表!他們的的確確是這個社會的產物,卻又好像是來自地獄,不是地球人。
對于加奈子的瘋狂成因,可以說是因為破碎的家庭,緒方的自殺造成的。也可以說這些其實是加奈子瘋狂的一種表現(xiàn)罷了。(正常女兒怎么會對親生父親有性暗示挑逗,緒方葬禮上親吻后的怪異笑容,以及加奈子說過因為喜歡,所以要殺掉)
所以我覺得加奈子和小丑一樣,是那種社會各種瘋狂,墮落的一種集于一身的代表。就是天生的魔鬼,你可以說她內心是因為無盡的空虛
,而充滿空虛的就是無盡的黑暗和無所畏懼,包括死亡。
他們想要的和所做的就是讓周圍的一切失去控制,陷入瘋狂與混亂,并與自己為伴,以此為樂,樂此不疲。直到肉體消亡,靈魂永存。
這樣的行為模式用正常思維分析可以歸為,因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繼而產生強大的毀滅一切的欲望。
另一種理性分析,就是天生是惡魔。
這兩種都說得通,觀眾把哪一種感覺帶入導演都達到了他的目的。都是符合邏輯的。
所以想想接下來的一切,一個魔鬼(已經成為魔鬼)披上一個艷麗四射的皮囊,沒有正常感情外加超高智商和情商,不干些殺人放火的事,都對不起造物主.
而她身邊的人,都有著天生向往美好的渴望,渴望被認可,渴望融入大家的圈子,渴望成為加奈子那樣光彩奪目的人,渴望和漂亮功課又好的加奈子成為朋友,因為加奈子,這是多么贊的感覺。
所以大家開始在她身上尋找自己渴望的東西。
渴望,欲望, 人類的本能。可是大家都忽略了自己身上其它也是被加奈子加以利用的東西。
它與那深切渴望美好的心情完全成反比的東西,即我們自身存在的那些,丑陋的,進化不完整的人性。
暴戾,膚淺,無知,自私,盲目崇拜以及各種其它人性的弱點都被加奈子巧妙利用,瞬間墮落地獄而不自知。松勇,高野,瘦高青年開始都是抱著簡單的心情,只嘗試一次,只是靠近她一點點,只向前一步,結果一步就邁入陷阱,再也爬不上來。
松奈子的父親,奇葩的另一種存在。生性暴虐,野蠻至極,粗暴無理無下限。這樣的一個人,用這樣的方式對待身邊所有人。卻對美滿家庭有著無限渴望,可是這樣的人,能得到嗎。
可他就是對賢惠的妻子,乖巧的女兒這一理想模式有著強烈的渴望。
藤島一家的現(xiàn)狀,究竟誰是始作俑者,無從尋找。
松奈子的瘋狂究竟是因為誰已經沒有意義了,這就是現(xiàn)實啊,它存在著。導演 編劇只是用了一種及其慘烈的方式來描述可能或是正在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罷了。
活脫脫就是一幅準確的現(xiàn)代社會人性浮世繪呀。(一個問題,妻夫木聰?shù)慕巧图幽巫幽膫€更壞一點呢)
愛之深,恨之切。藤島在得知這一系列的關于女的真相后。心中的念想只有一個,那就是找到女兒,問問她這一切都是真的嗎。
所以上演這一出打不死的小強尋找小小強的故事??上畠憾疾唤o他這個當面對質的機會,就死在了老師的錐子下。連尸體都找不到了。
(難找,最后也沒挖出來)
所以作為父親,藤島內心的憤怒根本找不到傾瀉口,無從發(fā)泄,才這樣即使是死了也要把尸體挖出來,狠狠地罵她,懲罰她,再把她狠狠的殺死的情緒來。
(類似情緒參照伍子胥,伍子胥被楚平王滅了門,伍子胥余生的愿望就是復仇,也一直為復仇做好各方面的準備,誰知楚平王先走一步,掛了,伍子胥得知后,仰天長嘯,一夜白頭,卻也在后來,挖出他的尸體,鞭之三百)。
看完后,我的腦子始終浮現(xiàn)加奈子的笑聲,好幾天都聽得到,感覺很冷。
我在想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情緒在后面,現(xiàn)在我明白一點,就是對人類渴望情感的嘲諷和戲謔。甚至在臨死前都在嘲笑人類的這一情感,中谷美紀說你這種東西怎么會明白“愛”,加奈子微笑著,“愛” 超搞笑!
她在笑,我們這些人明明自私的很,卻指望別人對你無限付出,明明知道我是你的敵人,卻還愿意親近我(因為太過美麗的外表實在讓人無法拒絕)。我是該說你是善良,還是愚蠢。
總之人類,超搞笑!
有位豆友影評說,父親”愛“著女兒才瘋狂尋找她,片名還不如改成”饑渴“
。我真想說一句,這位仁兄,你呀,超搞笑?。。?/div>
2 ) 《渴望》劇情時間線梳理
最近剛剛補上中島哲也14年的這部作品,感覺是一部帶有中島強烈個人風格以及cult色彩的上乘之作,但看豆瓣上評分頗低,與《松子》《告白》差距很大。本片劇情采用雙線推進,高頻度的使用交叉剪輯,以及中島一貫的敘事方式,使部分觀者產生理解上的困惑。因為電影中出現(xiàn)了多次時間點提示,下面僅就劇情方面,依照個人理解按時間順序作一個梳理,歡迎探討。
-----------以下全部是劇透-----------
影片主線以患躁郁癥的藤島(役所廣司)為主視角,講述其對女兒加奈子(小松菜奈)的尋找,以其對真相的逐步揭露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支線以柔弱炮灰男同學(清水尋也)為主視角,講述其對加奈子的追尋,展示加奈子是如何走向毀滅之路。先說一下相對簡單的支線:
支線發(fā)生時間:主線劇情的三年前,加奈子初中時期
0. 初二時加奈子喜歡的男生緒方不堪校園凌辱,跳樓自殺。此劇情發(fā)生在支線開始之前,從眾人敘述之中道出。由于在家庭中長期被忽視,再加上緒方事件,推動加奈子走向墮落。
1. 炮灰男出場,因為他對之前的事一概不知,推測當時應該是初三。炮灰男備受凌虐,只有從加奈子處能獲得希望。被加奈子數(shù)次出手相救后,以為自己獲得重生,不能自拔。
2. 炮灰男受加奈子之邀參加迷幻派對,嗑藥后慘遭爆菊,痛不欲生。
3. 炮灰男遭受屈辱后內心崩壞,偷襲加奈子的死黨那美(二階堂富美),割其耳,傷其臉,問出加奈子的秘密住址。
4. 炮灰男對加奈子咆哮,幻想破滅,但終于不忍對加奈子下手。小田切讓穿著帆布鞋步入,出手,炮灰男斃命,支線劇情結束。此處雖然沒有給面部鏡頭,是小田切應該比較確定,因為他在主線中與藤島對決時,穿著西裝配帆布鞋,讓人感到一定的違和感,看來這搭配也非隨意而為。而小田切割喉時,戴黑色皮手套,用黑色短匕首,與主線部分情節(jié)有呼應。至于殺炮灰男的原因,大概是因為加奈子開始有點喜歡他了,“喜歡,所以殺了他”。
主線發(fā)生時間:2013年8月,加奈子高中時期
0. 片頭,2012年平安夜,大雪紛飛,處處一片安寧祥和,小田切與其妻子正在教堂禱告。藤島的妻子(黑澤明日香)在車內偷情,被藤島撞見,痛毆奸夫。同一時間,毒癮難除的那美獨自站在大廈樓頂,眺望遠方燈火,然后縱身跳下。之后藤島與妻子離婚,次年1月從警察局辭職,獨自居住。
1. !!!核心劇透!!! 8月9日,加奈子路遇前班主任(中谷美紀),對其進行肆無忌憚的挑釁,班主任刺殺加奈子,將其埋尸荒野。加奈子的失蹤,引發(fā)了后面一連串的血案。
2. 加奈子失蹤后數(shù)日,便利店三人被殺。死者中眼鏡男屬于加奈子組織,由于其具備攝影技能,那些機密照片很有可能出自他手,被殺的原因推測是為了詢問照片或者加奈子下落。另外兩名死者不確定是否與黑幫有關,有可能只是陪葬。殺人者是小田切讓,在刺殺眼鏡男時,出現(xiàn)其戴著黑色皮手套的手。后來警察詢問藤島時,拿出一張行兇的黑色匕首圖。手套與匕首與小田切在支線中的裝備一致。
3. 在保安隊工作的藤島作為兇案現(xiàn)場證人被傳訊,棒棒糖警探(妻夫木聰)向其展示了可疑人員照片,其中包括耳釘男松永。
4. 藤島接到前妻電話,來到自己往日的家中,發(fā)現(xiàn)了加奈子持有的藥品和昂貴衣服及病歷,開始尋找加奈子。
5. 藤島找到加奈子的高中同學橋本愛和平頭女孩長野(森川葵),看出長野也嗑藥,但沒有得到更多信息。
6. 藤島造訪醫(yī)生(國村隼),沒有得到太多信息。
7. 藤島找到加奈子的幾個初中同學,得知了女兒與吸毒女那美過從甚密,還發(fā)現(xiàn)了耳釘男也在班級名冊里。
8. 藤島探訪前班主任,得知那美已死,也確認了女兒在初中時就開始行為不軌。在與棒棒糖警探確認了耳釘男的身份后,遂將耳釘男定為調查對象。
9. 藤島到耳釘男家找人未果,卻在路邊遇到了耳釘男,但被其同伴拍暈。此時耳釘男一伙遭遇另一伙人的襲擊,耳釘男被抓走,藤島只是吃了白毛小子(葉山獎之)一腳。根據(jù)后來趕到的棒棒糖警探所說“松永的同伙和XX組的人都在追殺他”,這伙人是耳釘男的同伙或者敵對勢力XX組。
10.藤島再次找到橋本愛逼問,被橋本愛電擊。
11.藤島抓了一個殺馬特妓女回家,在門口被伏擊,對方讓他交出“東西”。此處沒有給出完整面部鏡頭,但從下巴上那顆帥氣的痣來看,應是小田切讓無疑。
12.橋本愛上門找到藤島,把長野保管的鑰匙交給他。兩人趕到長野住所時,長野已經遇害。此處行兇人不詳,從前后關系來看,推測是抓住耳釘男的一伙人從耳釘男處問出了長野的可能性較大。
13.藤島取出照片,寄了副本給棒棒糖警探,卻遭到圍捕。藤島逃出后根據(jù)照片找到醫(yī)生并進行逼供,引出了“趙”。因為醫(yī)生有藥劑技能,推測其有為“趙”團伙提供藥品的職責。
14.白毛小子一伙人在路邊抓到藤島。藤島被一頓暴打之后,得知了加奈子與趙一伙的關系以及黑幫尋找加奈子的原因,到此處疑點基本均已解開。黑幫殺死耳釘男,并把小田切一家的照片給藤島,讓他去復仇。從此處黑幫對“趙”及小田切的敵對態(tài)度,這伙人應該是與“趙”對立的XX組的人。
15.藤島沖到小田切家施暴(話說小田切的妻子好美),隨后與小田切對決。兩名大牌演員以不死之身展開惡斗,再一次姍姍來遲的棒棒糖警探坐收漁利,并殺小田切滅口,藤島逃脫。
16.數(shù)月后,2013年平安夜,藤島根據(jù)前班主任女兒晶子的照片找到前班主任,逼問出了女兒失蹤的真相。兩人上雪山挖礦,全劇終。
縱觀整部電影,劇情本身并不算復雜,且不少細節(jié)都有前后照應。只是頻繁的閃回,兩條線不停來回變換,以及中島慣用的豐富的表達方式,諸多表現(xiàn)迷幻、嗑藥、躁動的場景,大大增加了電影的凌亂程度。盡管如此,其中的很多剪輯都是非常精彩值得稱道的,比如:藤原在最后奔赴女兒的秘密住所尋找真相之時,炮灰男也奔向那兒尋找加奈子。這個被稱為惡魔的女孩,就在那個房間里,靜靜的躺著,那一瞬間,你能不能分清,她到底在等誰?
3 ) 成為獨一無二竟是人性最基本的渴望
大家覺得這部電影看不懂或者接受無能,我覺得主要有兩個原因:后現(xiàn)代和過度的血腥暴力。
先來說說“后現(xiàn)代”。教科書上是這樣定義“后現(xiàn)代電影”的:采用反常的情節(jié)結構,漫畫式的敘事基調,混雜的拼貼方式,電視廣告式的美學語言,黑色幽默的暴力詩學,反諷和滑稽的模仿手法?;叵胍幌逻@部電影,它真是具有典型的后現(xiàn)代特征。役所廣司飾演的爸爸以前是一個警察,后來遭遇妻子出軌,精神錯亂,每當他處于恍惚狀態(tài)時,畫面會切入幾個美滿家庭的鏡頭:在家做好飯等待丈夫回家的美麗妻子和天真可愛的女兒,后來證明這竟然是電視廣告。這個廣告是他每天能在電視上看到的,與他真實破碎家庭狀況相反的,又恰恰是他本人最渴望的——美滿健康的家庭。還有,片中極盡血腥暴力,盡管這樣,畫面中仍然用切入漫畫式的血灑在地上的鏡頭緩解本該有的血腥,以及配上滑稽的聲音,比如被打后的“噗唧”聲。MTV的段落插入也是后現(xiàn)代電影的一種特征。少年進入到加奈子的party,瘋狂,毒品,裸露,夸張的化妝和服飾,所有這些被閃動的鏡頭和激勁的音樂碎片化的組合在了一起,但看似又那么合理。這段也是我最喜歡的段落之一,有skins里面的feel~反而觀之,中島哲也一把年紀了還在玩這種酷炫先鋒的東西,我們這些年輕人竟不能容忍,真是奇妙??梢杂行〗蚰欠N平和美好相敬如賓的日式電影,也可以有園子溫中島哲也這種先鋒前衛(wèi)的后現(xiàn)代電影。小松菜奈說導演一點也不兇,反而像溫柔的小熊那樣。韓國的樸贊郁本以為導演是個粗暴的活兒不適合自己這種寫字的文人。但他們拍出來的電影與他們的性格又完全兩樣,真是很奇妙的現(xiàn)象。那如果以后我有機會拍電影又會是哪樣呢?(扶腮凝思狀~)
第二來說說它的血腥暴力。中島哲也說他自己也沒想到有人會給他投資這部電影(是一個叫做gaga的什么),他本來打算自己獨立制片。之前的告白都是東寶(日本的大制片公司)制作的。所以脫離了大制片公司,他就有了更大的創(chuàng)作空間,不用考慮票房,也就不用考慮觀眾能不能接受。這次的中島堪比園子溫(一個拍暴力稀奇古怪的獨立電影的日本導演)。金基德的很多電影里面展示的閹割亂倫很多人都表示接受無能。這次的中島也是一回事,他超越了讓觀眾接受的界限,也就是自己拋棄了一部分受眾。其實可以把他在本片中展示的那種暴力當作是其他暴力電影的聯(lián)想延伸。比如,小田切讓和役所廣司對決的那場戲,爸爸把刀插進了殺手的腹部,這種情節(jié)也常常出現(xiàn)在別的電影中,但是如果不是渴望,那么這一刀就這么適可而止了,有的時候我在看電影的時候也忍不住會想,插進人軀體的刀會插的更深或者向左右滑動嗎?別的電影都沒有回答我這個問題,渴望卻說:是的,你看我怎么把讓叔的腹部切開,是從下往上割哦。啊~好血腥,想想都疼。還有,那個一直渴望成為緒方一樣的存在的溜肩膀少年進了黃頭發(fā)妞二階堂家里,割她耳朵的片段,一般的電影也會有類似的割耳朵啊割手指啊,但它不會給你看割的正面鏡頭,會用被割者的慘叫喚起觀眾對割的場面的聯(lián)想??释麉s不,我偏給你看,還拍得很真實的樣子呢,這加重了觀者的心理負擔,從想想都疼到看著真疼。
最后來說說本文的標題:成為獨一無二是人性最基本的渴望。這個“獨一無二”可以被解讀為:世上少有的,大家都追求的,高高在上的。片中的加奈子就是一個這樣的人物。少年所說的:我喜歡你,你卻毀了我。橋本愛的好友長野醬所表現(xiàn)的,加奈子好漂亮,她好獨特,我好喜歡她,我想成為她。連二階堂都說:為什么大家都那么喜歡她?這個電影不是想表達加奈子這種人怎樣,而關注的是依附在加奈子周圍的那些人怎樣。這個世界上只有兩類人,一類是光芒萬丈,一類是生如草芥(就像片中的少年,他甚至連名字都沒有)。后者窮其一生在完成對前者的追逐,長野因為這種追逐迷失了自己,毀于這種追逐。少年得不到追逐的東西就寄希望于毀掉她,他也毀掉了自己。就像《弗蘭克》一樣,講得不是Frank的天才傲世,而是Jon這種小人物的辛酸。天才生之為天才,平凡人最終死于平庸。殘酷的不是擁有這種渴望,而是發(fā)現(xiàn)隱藏在這種渴望背后的真相。我覺得我之所以有這種感觸是因為我覺得自己就像是片中少年那樣的存在,而我周圍恰恰又有一個加奈子這樣的人。我不能對加奈子視而不見,但是又害怕?lián)碛锌释释蔀楠氁粺o二的人。
所以這個片子的片名“渴望”看似離題卻又是最合題意的。這種渴望代表了一種矛盾的心理:即抓住自己得不到的東西,但又得不到,就毀了他。少年和爸爸的線始終沒有交集,但他們都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個是毀滅之一個是永遠也得不到。
4 ) 故事都沒了到底在看什么
能堅持把這部電影看完的估計要么是B級片愛好者,要么是中島哲也的粉絲,否則斷裂的故事,過于狂熱的實驗性剪切,頻繁出現(xiàn)的對于女性施加的暴力,模糊的道德觀,還有一直在耳邊揮之不去的靡靡之音,含混一片的電吉他聲。《告白》里面見證了美月(橋本愛)的愛情還有在陰暗房間里被殺的片段。《渴望》比《告白》在風格上更加混亂,迷幻,狂亂,充滿了不真實感。
在看前9分鐘,直到大叔打扮一新,在盛夏穿著滑稽的三件套白西服出現(xiàn)在前妻家里時,我仍舊以為這是不讓人有很高期待的中島哲也式懸疑片。2012年的圣誕夜和8個月后的便利店殺人案,基本出現(xiàn)了所有當事人:藤島目睹妻子和人偷情,女兒的party,黃發(fā)女孩自殺。
便利店事件發(fā)生后,藤島本來是當作目擊者(嫌疑人)看待的,然后他接到了前期電話,說女兒加奈子失蹤了。很明顯,便利店事件要和女兒失蹤聯(lián)系在一起。只不過故事講著講著,懸疑被拋棄了,轉而是黑幫的出現(xiàn),B級片的血漿將推理線破掉了不說,腐敗的警察也出現(xiàn)了,小田切讓的日本版《老無所依》變態(tài)殺人狂也出現(xiàn)了;故事再進行一會,又變成了挖掘人性,大叔對女兒的不正常渴求,導致了他毀滅性暴力;另外一條線里,炮灰男孩博庫也在殺加奈子不成后,徹底被毀。就這樣靠著剪輯和迷幻的音樂撐到了尾聲,講故事的人好像忽然想起來自己本來要說的事情,把中學女老師拎出來,中學女老師的女兒也是加奈子的受害者,因此她殺死了加奈子。最后大叔在皚皚白雪中,逼迫女老師把尸體挖出來。女老師逃跑未遂,大叔自己拿著鐵鍬,一定要挖出加奈子的尸體,再“親手好好殺死她”。
隨便看了幾篇評論,置頂?shù)哪瞧猇erona的短評說女兒線最開始是“小清新”,逐漸變得黑化,成為了暗黑的風格。被霸凌男孩“ボク”一開始把加奈子看成是“魔法”,是能拯救自己的人。人在水里會窒息,人在空中終究會摔下去,只有加奈子讓他重新變成了人。
加奈子給他施加的魔法,讓他成為他不認識的人。
這條線基本是完整的:博庫被拯救,被引誘,去了LSD迷幻藥的大party,被打扮成“愛麗絲”陪了老男人,回到家后沖出家門又被松永那批不良高中生抓到,在車里羞辱完后,眾人開車到橋上將他丟到了河里。他從河里爬出來后,變得徹底黑化,找到了黃發(fā)女孩的家里,在家里暴力襲擊對方,得到了加奈子酒店的房間號碼818,他本來是想殺死加奈子,但是面對“世界上唯一美麗的生物”卻下不了手。
很有趣的是導演把三年前的回憶和父親找女兒的這條線在這里融合了,炮灰博庫走進818的時候,父親也尋找到了這個房間:伊甸酒店818號房間。
其實大叔拿到照片的時間遠遠早于導演安排他終于來到這個房間的時間...
加奈子嘲笑博庫的孤獨和少年對他的迷戀,正如她嘲笑著父親的懦弱,不敢承認父親對女兒的異常感情,嘲弄他遵守規(guī)則,冷漠地看待著父親因為控制自己不正當?shù)目释?,而變得不可理喻地暴力。她喜歡魔法,喜歡夢境,因為這些都可以打破規(guī)則。
如果只是想討論血脈里這種瘋狂,父女的這個關系很像樸贊郁2013年的英語電影《斯托克》,《渴望》里的加奈子比印蒂雅·斯托克有趣,但是故事里又寫加奈子是為了給自己唯一喜歡過的男孩復仇,才去接近這些人。而父親這條線,在他發(fā)現(xiàn)艷照的時候質問妻夫木聰,妻夫木聰大言不慚地回答“我們有我們的規(guī)則,也有力量來保護這些規(guī)則?!蔽乙詾楣适乱襁@個方向發(fā)展,結果又去寫小田切讓飾演的天生殺人魔。從這里開始整部片子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把太多好演員塞進一個故事就會發(fā)生這種問題,兩條線又在敘事上不接洽,只能在視聽語言上玩?zhèn)€花招。但畢竟父親和炮灰男孩有不能都算上是受害者,因為讓加奈子變成這樣的除了緒方的死,也有父母常年長期的忽略。而父親愈發(fā)地不正常,冷暴力,玩失蹤究竟是因還是果?他察覺到自己不能言說的欲望,所以才變得異常暴力,憎恨女性?他的毀滅性不僅僅是想毀滅對方,也帶有相當程度的自毀。
但深究這個人物,他做這一系列事情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自我救贖?面對自己的內心?還是要表現(xiàn)這種骨子里空洞和暴力是遺傳的,他是抱著一種自省的目的要毀滅掉看似完美的美好家庭?
即便有進行深刻討論的空間,加奈子和大叔這兩個主角也都不招人喜歡;作為B級片卻又完全爽不起來。故事的開頭情緒就開始用力過猛,大叔和前妻都歇斯底里,敘事上一旦推理不下去就增加新的線索和人物,有的線索又虎頭蛇尾,又顯得要表達的東西又多又雜,總而言之是形式大過內容,最后都是草草收尾。
5 ) 孩子的渴望
這部影片開始的雜亂無章反而更能吸引我的注意力,剪輯得好與壞還真是因人而異。至少在我看來,還算不錯。
幾年前看過告白,沒怎么認真看,甚至沒看完整,就是覺得對于青少年的問題表現(xiàn)得太夸張,也就興趣了了?,F(xiàn)在看渴望,似乎是相同的題材,卻有種新鮮感??赡芪艺娴拈L大脫離那個群體了吧,又或只是心境不同了。
不得不說,無論是告白還是渴望都對青少年的心態(tài)拿捏得很好,夸張就是為了表現(xiàn)他們有些極端的想法。雖然只是孩子,但也有一定的力量能夠傷害到身邊的人,同時對自己的傷害可能更大,大到心理上無法承受卻又無助,只能打碎了牙往嘴里咽,難免消化不良。誰沒犯過錯呢,可想象中大人的態(tài)度似乎更加可怕,弱勢的一方永遠是被欺負的,不到迫不得已誰會去尋求一個高高在上的人的幫助呢。而青少年本就一無所有,可能也不存在迫不得已的時候。
而大人又是另一種心態(tài)了。我在剛上小學的時候有個朋友比我小一屆還在幼兒園,有時放學我們會一起玩,因為幼兒園離我們特別近,偶爾我也跟過去,可畢竟是小學生了多少有點難為情,所以去得少。有一次打鬧著玩有個小班的小朋友找上我,我很為難,也就讓著他點隨便打打。結果他的媽媽看到,過來斥責了我一番推搡了我?guī)紫?,我不懂只是覺得自己可能應該內疚吧。
這件事我沒對誰說過,后來我發(fā)現(xiàn)我才是被欺負的那個,可我也自知這種公道討不回來。大人確實是渴望保護自己孩子的,但卻只是用自己的方式。至于對錯,他們的行為是不是孩子希望的,則無關緊要一樣。他們只知道自己付出了很多,并且相信這是有用的。
影片的結局部分難免落入俗套,原來導致他們女兒失蹤的竟是女兒的老師這個意想不到的人物。卻也在情理之中。用整部影片渲染加奈子的無所不能,有如魔鬼一樣,最后卻死在一個普通人手里。說到底,加奈子還只是個孩子,在日本距離成年都還有4年之久。她犯了錯,但罪不至死。她渴望的沒人能給她,漸漸生出了絕望。既然絕望了,那也就無所謂了,怎么樣都無所謂,可以肆意而為。但最后老師殺她,她還是不理解。究竟為什么被殺,明明與老師女兒的事情是你情我愿的。
孩子渴望能與自己平等相處,理解自己,有時間陪伴自己的家長。這并不算太難的要求做到的人卻不多,確實是值得反思的。
6 ) 愛與恨的三部曲——致中島哲也《渴望》
愛與恨的三部曲——致中島哲也《渴望》
一口氣看完了中島哲也的新電影《渴望》,實在是讓人嘆為觀止的鬼才之作!
然而,翻看了一下大家對中島先生這部新作的評價,絕大部分人都對這部超出15R的,充斥著暴力,血腥的電影極為不滿,甚至,遠在日本的中島先生還滿懷愧疚地寫出了致歉書。
實在是讓人遺憾,中島先生真的沒有必要道歉啊。
大家是因為哪部電影而喜歡上這位“鬼才”導演的呢?想必和我一樣都是《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和《告白》兩部吧!
那么,讓我們順藤摸瓜地回顧一下這兩部電影讓人喜愛的原因吧。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講述的是一位名叫“松子”的女性,歷經一生,不被尊重,不被愛而悲慘的一生的故事。縱觀她整個人生,她實在是沒有任何讓人不愛的理由:她美麗大方,心地善良,唱起歌兒來連要逮捕她的警察都贊嘆,這個女人的歌真好聽??!可就是這樣一位讓人喜愛的女性卻為何要得到這樣悲慘的一生呢?因為愛吧,因為不論松子遭遇了什么樣的局面,什么樣的人,她從來都不放棄心中的愛。愛是讓人盲目的東西,這種超乎想象,讓人揪心的愛最終毀掉了松子的一生??墒?,真的是這樣嗎?我想不是,松子還是有恨的吧!她恨爸爸嗎?不是。她恨妹妹嗎?也不是。她恨那些拋棄掉他的男人嗎?都不是。松子恨的只有她自己。
當松子把所有的愛都快要用盡時,她灰心喪氣地躲在了一個破舊的房子里,“我不化妝,不出門,不和陌生人說話,打算就這樣過完一生算了。”這樣糟踐自己,只因為她對她自己充滿了恨。
當一個人對世界的失望徹底時,她只能恨自己,她用這種極端的方式懲罰自己。
“生而為人,對不起?!边@是松子的遺言,直到死去她都沒有原諒自己吧。
然而,就是一部這樣讓人痛心疾首地故事,中島先生卻運用了大量歌舞,動漫夸張而搞笑地渲染了故事情節(jié)。我不是一個電影迷,對電影技巧一竅不通,卻深深被這場景震撼!我們的人生不也是這樣嗎?不論多么快樂也會有痛苦的時候,不論多么悲傷也有高興的時候,只可惜,快樂總是如同一部短暫的歌舞劇那樣轉瞬即逝,而悲傷卻又如同沉重的牛車,拖著人緩緩前進。這就是人生??!中島先生實在是一位絞盡腦汁,費盡心思地,真誠地表達出內心真實想法的導演。
讓我們再來看一看《告白》。
告白講述的是一位叫“森口”的老師復仇的故事。同松子相反,森口是一個被恨緊緊包圍的人。影片一拉開就是陰沉,昏暗的氣氛,叫森口的老師以毫無情緒,冷漠的口吻自顧自地說著什么,教室里亂哄哄的,大家嬉笑打鬧的聲音使得森口老師的言語微乎其微。然而,就是這樣一種詭異的氣氛下,隨著森口老師冷淡的講述,所有的情節(jié)如同童話故事里一夜生長出的魔豆,統(tǒng)統(tǒng)明晰起來——森口老師并不是在講述什么,而是在宣判!
宣判的對象竟然就是她面前那群嘻嘻哈哈的學生們。
那群天真浪漫的孩子們殘忍地殺死了她僅三歲的女兒。
劇情急轉直下,森口老師開始利用學生的弱點展開一場精心的復仇計劃。
直至此時,森口變成了一個可怕,冷血的劊子手。
也就是一部這樣陰暗,毀滅性的故事,中島先生依然發(fā)揮了他的才能,讓所有明知道恐懼的人跟著又唱又跳,讓所有的黑暗都在大剌剌的陽光下載歌載舞。這難道不就是我們的生活嗎?我們的生活里有多少不是笑里藏刀?又有多少時候不是溫柔地捅上身邊的人一刀?我實在是對中島先生佩服得五體投地。
可是森口并不是恨的化身。她到底是怎么變成這樣一個人的?愛。因為她愛她的女兒,因為愛導致了仇恨。
松子沒有女兒,她只有她孤零零的自己,她的仇恨是自己。森口有女兒,她對親生骨肉有所有的愛,她的仇恨是毀掉這個愛的人。
愛和恨沒有對立面,善和惡也是共存的。這就是人性吧。
其實,所有的愛和恨都是人的占有欲,因為對想要的東西產生占有欲而生出來的情緒叫做“渴望”。
直到這里,你是否也和我一樣也明白了中島先生內心的想法?
《渴望》是一部復雜的電影,它集合了松子和森口的故事。
加奈子和松子很像,有一個暴戾成性的父親,一個只顧自己戀愛約會的母親,她得不到任何家庭的愛。唯一深愛的男友被黑社會逼死了。她既沒有愛,也沒有恨,她不想相信誰,也不想討厭誰,她只想“一直下墜,一直下墜,跌進那黑黑的深淵里?!焙颓皟刹坎煌幽巫硬⒉皇侵鹘?,她是一個被虛化的人物,而所有和加奈子有關系的人才是主角們。如果要比喻的話,加奈子大概就是這個社會。
影片的線索是以加奈子失蹤了,加奈子的父親尋找加奈子開始。
在尋找的過程中,加奈子的父親逐漸發(fā)現(xiàn),他想象中自己活潑可愛,天真無邪的女兒,竟然是一個可怕的殺人魔鬼。用電影里的話就是“加奈子是一個讓所有人愛,又毀滅所有人的人”。
這部影片依然運用了讓我們熟知的在中島先生慣用的動漫,歌舞場景,與前兩部不同的是,這一次,中島先生直面了血淋淋的殘暴畫面,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這一次,中島先生表達的不是愛中隱晦的恨,恨中深藏的愛,他想要表達的就是愛與恨糾纏的人性啊!
加奈子的爸爸,一面發(fā)瘋地,不顧一切地尋找著女兒,一面又信誓旦旦口口聲聲地說著“我要親手殺死她!”甚至,在深入黑幫組織里,他跪地求饒,不要殺了她的女兒,更為了交換女兒,他綁架了無辜的他人的妻兒。
這種愛恨交織的親情各位真的沒有體會嗎?!青春期被冤枉時,母親劈頭蓋臉一掌打下來,你何嘗不想拿刀捅死自己的媽媽?如果此時有人毆打你的母親,你又如何不會奮不顧身地保護媽媽?
深愛加奈子的柔弱男生,因為加奈子而重拾活下去的信心,又被加奈子引誘吸毒,被強奸,毀掉了一生,當他舉起棒球棒想要殺了加奈子時,卻終究下不了手。各位!愛一個人的時候不是這樣嗎?愛的人出現(xiàn)不正是讓人覺得新生嗎?當愛人背叛離開時,你何嘗不恨的咬牙切齒,想一刀殺了這個負心漢!可是你又真的動的了手嗎?哪怕對方說一句還愛你的話,你就算為對方去死也愿意吧!
只是,這些又愛又恨的情緒消失的太快了,我們的生活很快又被麻木和平凡所掩蓋。
中島哲也做到了,他捕捉到了這一絲濃烈而微妙的情緒,無限放大夸張化,用殘忍,暴力,血腥的畫面來提醒你:這些你都有想做過吧!
如果拋開這些鏡頭,這不過真真是一個平庸的作品。我們的心思如何能細膩地體會到那種深不見底的愛恨交織?
寫道此處,我實在是不知道如何表達我對中島哲也的敬佩。
對于這位敢于直面人生的陰暗,善于捕捉人性盲點的,不顧一切大膽地表達出內心真實想法的導演,我只懇求您繼續(xù)創(chuàng)作下去,不要被任何話語所干擾。
向您表達誠摯的謝意,感謝您讓我感悟到了如此精彩的作品!
先粗略簡短地表達一句:真心喜歡這種分崩離析的瘋狂 剪輯師的手已酸斷 腦已燒壞 心疼啊哈哈哈
看告白還以為導演逼格高,現(xiàn)在看不過如此
中島哲也從不在乎暴露自己廣告導演的出身,而且這么碎片化的剪輯依舊不影響故事的敘事,有風格總是好的,一看就是中島哲也出品。小松菜奈真真美;小7的角色很新鮮;役所廣司演太辛苦
太!難!看!了!后半段看得我火都來了…
每個人都是神經病。色彩節(jié)奏演員表現(xiàn)都非常棒,故事本身也環(huán)環(huán)相扣散而不亂。如果沒有最后一段破壞了整個飛馳感的話絕對五星片。小松妹子在海報里一般但片里真是純情又狂氣超有說服力。總體而言是跟告白一樣看完難受得要命的好片。
中島哲也這次在剪輯上的嘗試有點走火入魔,鏡頭隨著真相的推進不斷的切換場景,時間點的選擇很顯功力,但剪輯上使用大量的近景和特寫,這招實在瘋狂到讓人很不適應,B級片風格的血漿和暴力還不時的出來雪上加霜。當剪輯碎了一地,情緒和節(jié)奏也跟著沒了,役所廣司再吼下去就成趙又廷了?!铩铩?/p>
導演非常努力想要拍血腥暴力片,大概用了幾頓番茄醬,但是片子的人物只有棒棒糖警察比較有趣,缺乏幽默感、美感和惡趣味的血漿片是沒得可看的。而且這部片子有兩大謎題:1. 人為什么打不死。2. 車子為什么撞不壞 想請導演解釋一下【×
看完以后感覺全是瘋子,特別想看看原著怎么寫的??戳嗽X得電影只拍出了原著的一半,書里那種壓抑和絕望的感覺完全沒有,在電影里只有瘋狂和神經
此片可入選年度WTF之一。日本人變態(tài)起來真的讓人很無語,一邊黃暴一邊裝B時間還特碼長,晃得我差點吐了,導演學昆汀什么鬼,演員基本擺拍,臺詞唧唧歪歪,剪輯浮夸散亂,配樂特別腦殘,邏輯君都被狗吃了?鄙視這種站在成人視角賣殘酷青春的電影,扭曲如里面大罵青少年是垃圾卻渴望操翻他們的猥瑣樣子
【HKAFF】只剩下碎鏡頭大特寫的MV美學,情緒不夠吼叫來湊,中島這次徹底玩崩了。妻夫木聰真的不是從三池的片場跑來的?
片名建議用「饑渴」。要么就是譯片名的這人還沒看過這片??释裁戳搜健C矝]有。故事講得太不利索。人物形象也不立體。各種虐各種殺,都因為沒有可解釋的意義,顯得枯燥無聊。有些失望。另,妻夫木聰被車撞兩次都沒死,導演你想干什么!
唯一的驚喜是小松菜奈!中島全片オナニー嚴重,只是辛苦了役所廣司吼得石破天驚,妻夫木聰在一旁瘋癲癡笑,而小田切讓則被OOXX......
中島哲也是注重逼格的,不過這些零散的敘事、鏡頭只有逼,沒有格。換其他導演可以打三顆星,中島哲也只想給他打兩星。
前半段炫技還爽快 後半段說教裝逼就洩了 所有人口嫌體正直 BGM和當年milk用得異曲同工 不過刻意了很多 小鬆菜奈除了一副睡不醒臉的膽子大其實沒什麼演技誒 橋本愛和中谷美紀都是來還人情債的 幾段強姦戲好評
下妻,松子,告白,渴望?;蚣冋?,或癡迷,或瘋狂,或神秘,中島哲也是在用他特有的方式,為各色女性樹碑立傳,究其一點,無限放大,不及其余,讓人過目難忘。仿佛曹公寫紅樓,是為使“閨閣昭傳”,令天下皆知閨閣中歷歷有人,其行止見識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須眉,誠不如彼裙釵。其形雖異,其質則同。
一句話點評《渴望》:中島哲也不但搶了園子溫的題材,還把園子溫的御用演員黑澤明日香、二階堂富美都搶來了,打打殺殺,破罐子破摔,腸子都出來了,耳朵都割了,可惜還是拍失控了。形式大于內容,鮮血與暴力沒解決人物的性格問題以及心理軌跡,一堆好演員白白浪費了。
以后中島哲也是雷區(qū)
確實有點園子溫的味道,重口味的情節(jié)以及對傳統(tǒng)家庭觀的惡搞或反諷。其實從風格上,超愛這片,非常喜歡那些炫技式的剪輯、不同風格的轉換,以及各種各樣的小花樣。只是這個劇情實在太WTF了。幾個演員表現(xiàn)都不錯,小松菜奈真亮眼。妻夫木聰?shù)慕巧埠猛?,放在片子里特別大的反差,憑什么啊的感覺
稍微有一點點拖,但還是個好邦畫。再次感嘆日本15+這個尺度,竟然還有學割。。。尤其坐在一群高中生中間看完以后,就感覺這個國家真的完蛋了。。。。orz
剪輯太亂,鏡頭分鏡拍攝手法層層遞進,隨真相的水落石出慢慢渲染,但是,人物刻畫和人性描寫略蒼白了點,全員變態(tài)太巧合,導致看完真相后對結局的發(fā)展理所當然,鋪墊太高結局反而無味了。Ps這劇里的配角個個都是我的愛?。?!小7瘋癲,讓叔帥氣,漢子愛霸氣,白富美繼續(xù)變態(tài),中谷姐姐演技又大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