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花三萬元幫助小夫妻裝修婚房、到40余平方米容納7口之家的驚艷改造,再到傳承民族文化的布依族百年村莊重煥生機,東方衛(wèi)視《夢想改造家》一直給人們以生活的希望。8月29日起,每周二22:00,由立邦獨家冠名播出的東方衛(wèi)視《夢想改造家》第四季將重返電視熒屏。相較前三季,本季節(jié)目最大看點是設計師們將會更多地聚焦普通房型,以“更緊湊、更實用、更態(tài)度、更現實”為理念,提供更多改造實用干貨,展示人與居住空間之外的人文關懷和更多社會話題。
通過愛奇藝觀看,總體感受,首先我還是希望所有視頻網站,開放彈幕必須允許設置屏蔽詞,國人的素質從彈幕可見一二,每集都是我覺得不好,戶主不會滿意的,老宅就說是釘子戶…還有多少錢,甚至評論里有人說自己每集就看最后一分鐘的報價,第一季的時候看的人還是上海本地人居多,當時節(jié)目反響強烈做得也很好,現在第四季了,鍵盤俠全部來了,我歡迎鍵盤俠告訴我你們家父母年薪多少,一個月多少工資,家產多少,還有在節(jié)目里從頭到尾說老人死了子孫遺產怎么分的,果然是物質需求得到了滿足就開始追求精神需求。整體看下來,本間貴史的護理房,陳彬的海景房還有印象最深的民國古宅馮老太太一家的高學歷知識分子,他們說的最重要的書櫥這句話很觸動人,現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靜下心看書的人越來越少翻個幾頁就玩手機的比比皆是,一家人都愛看書都愛學習從那一刻感動了我,結尾的短片以及最后一幕的全家福很催人淚下,希望看到這條評論對這一季感興趣但又不想花很多時間的人可以著重看這三集。
“這次,以一份孝心鄭重地對待這份委托,以同理心去看待這份設計?!?
——夢想改造家
或許十年,或許二十年,或許三十年以及更多,當你老時生活的樣子,你是否想過...... 作為豆瓣平均分9.1的高分暖綜,昨晚回歸的《夢想改造家》第四季之《三十年日記里的家》,給了我們一個真實又深沉的答案——預設性養(yǎng)老設計。
簡單滴說,這次的設計,是為了給50多歲的父母能住到七八十歲設計的,是為他們的養(yǎng)老未來服務。
姐想先說其中最讓人感同身受的一個點,也就是這次設計的初衷。
設計師王晨給委托人帶來了一套“擬態(tài)服”,它可以模擬小腿肌肉跟腱萎縮、指關節(jié)風濕后緊縮、關節(jié)老化、腰頸椎老化、視力下降等等狀態(tài),而這些都是人老以后最常見到的身體衰老癥狀。
50后的尚大爺穿上了這套衣服,佝僂著身子完全直不起來,被女兒尚楠嘲笑為“像九十歲的老頭”。
而真實的衰老情況就是這樣,在“擬態(tài)服”的模擬下,老人行走腳步開始只能靠拖行,抬手變得非常困難,以前覺得隨手可以拉到的開關,現在抖著手,都只能是勉強抓到。??
因為視力退化,光與亮的模糊分界幾乎占據了視線里的全部內容。??
上個世紀的老房子還普遍使用的蹲坑,是再也彎不下去了。??
即使是二十幾歲的女兒尚楠穿上“擬態(tài)服”,走樓梯也必須一步一步邁,拉著扶手也顯得極為吃力。嘴里念叨著“特別理解公交車那些老太太們”。??
這位喝了酒沒戴眼鏡還差點從樓梯掉下去的網友,看了這段也是各種心有余悸。??
老尚夫婦體驗了人老的“艱辛”后說,各種行動都受到了限制,不僅是胳膊、手腳不聽使喚了,連摸頭都覺得困難,人最好不要到這種地步。??
脫下這套沉重的“擬態(tài)服”的女兒尚楠,那種解脫的感覺讓她覺得自己仿佛又活過來了,這時再想起父母老年時的種種不容易,眼淚不自覺地流下來。??
然鵝,“擬態(tài)服”盡管可以把身體上的“折磨”盡量依靠彈力繩表現出來,但老年人最易得的“阿茲海默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年癡呆癥”,還不在這一次的體驗范圍內啊。
可見,老,或許大多數人都想要避免,但萬物生息自有規(guī)律,這又是每一個人都無法回避的事實。所以直面衰老的時候,看著模擬的老年生活,想到自己或者親人正在面對的,或者即將要面對的。有網友說看這一段,真的有點想哭。??
這是第N次安利《夢想改造家》了。前三季豆瓣平均9.1的高分,足以見得它的打動人心之處。很多奇葩的房型改造,很多讓人驚嘆的奇思妙想,也有很多暖心的回憶。
而這次《三十年日記里的家》新加的特點就在于前瞻性+可模仿復制的同理心。
老尚住了三十年的家位于天津,是一戶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按照前蘇聯專家意見修建的住房,基本格局是兩個臥室+廚房+狹小的廁所。老夫妻臥室旁稍大空間的是廚房,而最靠墻的長方形隔間就是廁所。老兩口的女兒尚楠出嫁后,女兒的臥室就改成了儲物間。??
這套老房子的問題真的太多了,廁所由于空間過于狹小,安裝坐便器就沒有辦法洗澡,因此多年來一直還在使用蹲坑。老人每次洗澡還需要用鐵板將蹲坑蓋住以防滑倒,另外需要隔板將門擋住,從而不讓水花往外濺。??
乃們看,2米多高的設計師王晨在廁所里,連轉身都很困難。??
另外,老房子的返潮也特別嚴重,老尚每年刷一次漆,也抵抗不住墻壁不停地剝落。
相較于房子本身的缺陷外,因為平時老夫妻兩人都屬于勤儉過日子的類型,三十多年積累下的老物件幾乎已經把這個家給填的滿滿當當了的。滿眼看去,盡是36歲的牡丹牌縫紉機。??
38歲的三五牌座鐘。??
38歲的飛鴿牌自行車。??
還有33歲的熱水瓶,35歲的涼水壺,哪一件的年齡都比尚楠的年紀大。??
兩夫妻日常要找東西,就是翻箱倒柜加掀床,往往是知道東西都有,卻怎么也找不到。??
也是出于老物件太多,老兩口又懷舊這個原因,他們一開始才沒答應改造的計劃。??
一直到“擬態(tài)服”讓他們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本來身體就已經出現了各種預警的老兩口才欣然答應。
蹲廁得解決,空間得改造,還要預想老年人未來的身體變化,最關鍵的是保護那種情懷,讓他們一住進來就有一種親切感,而不是完全走進了嶄新的房子,就像住進了賓館,好卻疏離?
這次負責改造的設計師是王晨和陸嶸夫婦。王晨有著多年的留學日本的經歷,對于居家養(yǎng)老有很深的心得,而妻子陸嶸則是“東方盧浮宮”無錫靈山梵宮的設計師。??
插一句,由于兩個人的最萌身高差,宣傳照的拍攝也是不容易hhhhhh
夢想改造中,按照他們自己的話,就是以一份孝心鄭重地對待這份承諾。
首先,改變家庭格局時,讓衛(wèi)生間的位置處于老年人最容易又最方便達到的中間位置,因此這是改造后的樣子,面積最大的是客廳,其次是老兩口的臥室。??
而改造后的家從進門的連廊可以直通客廳,全部采用了暖色調的搭配,看著很溫馨。??
細節(jié)處理上,所有過道的寬度都是大于一輛輪椅寬度的,這樣就考慮到了老人晚年行動不便的可能性。
開關的高度從一般的1.3m下調20cm,滿足老人的高度需求。
而在連廊與客廳中都有這樣看似是擺設的扶手,日??梢苑胖靡恍┬∥锛?,而對于日后行走不便的老人來說,則是處處可以搭一把手。??
在這樣的扶手下面,還有一排燈光的設置,高度的設置不刺眼,但可以起到很好的輔助的作用。??
衛(wèi)生間是煥然一新,坐便器與淋浴花灑分離,中間有一長條地漏,可以防止水外流。??
并且別看衛(wèi)生間依然是小小的,設計師卻是花了不少的小心思,可拆卸安裝的扶手,現在不需要,但或許未來的哪天就有用處了。(坐便器是全自動的)??
淋浴的扶手是有暖觸感的,老人冬天洗澡可以盡量減少冷的刺激對身體的負擔,可以承受幾百斤重量的坐凳也是可以拆卸安裝的,不用的時候還可以直接往上收靠墻,不占用地方。??
再就是考慮到老年人有時會請護工,更或者是身體行動不便無法自理時,連廊處的兩扇移門一關,連廊的一部分加入衛(wèi)生間,空間加大不少,完全可以再容下一個人,并且也不會影響臥室或者客廳的人。??
乃們別看現在改造后的新家似乎現在只有一個臥室了,但其實在設計師王晨的考慮里,如果未來老人因為生活習慣不同需要分房睡,或者同時女兒、護工也需要住到家里來照顧的話,家里最多可以有三張床提供休息。
這個操作就來自與對客廳的處理,移去原本窗邊老尚的工作臺,沙發(fā)變床,卡座變床,中間還有可以推拉的移門,并且這樣看起來竟然一點也不擁擠。??
看看老尚一家的反應,連著說了很多謝謝,開心之情溢于言表。??
除此之外啊,王晨和陸嶸的設計最暖心的地方還在于將老物件們“變廢為寶”。
之前姐提到的那些大齡物件們通通有份,例如自行車經過改裝,看著更加復古了,內里卻變成了在家就可以鍛煉的健身器材,保證了老年人一定的運動量,延緩衰老。??
熱水瓶可以繼續(xù)用,老的樟木箱改裝成了茶幾,竟然看著那么好看,打開來以后還有驚喜,正好可以吃吃東西喝喝茶看看電視。??
老式的紅皮箱啊,承載了太多的記憶,因此成了鏡子掛在墻上,不僅可以打開儲物,就連上面的裝飾也是從原來的家具上拿下來的。下面就是阿姨最喜歡的縫紉機。??
真是處處有心意,老尚的工具特地掛在了大立柜里,又像展示品,又滿足了老人滿滿的驕傲。??
坐在幾十年不變的小紅椅上,老尚仿佛還是那個幾十年前意氣風發(fā)的小伙子啊。??
而阿姨最愛的老式鐘,還可以繼續(xù)履行使命,放在客廳如此顯眼的位置,阿姨說真的愛死這個設計了。??
阿姨最寶貝的瓶瓶罐罐,成了裝飾品。??
還有老尚最重要的日記本,整齊地排放在客廳中,當你老了,記不得了,翻開一本看看原來的生活原來的日子,是尙楠說的那句“爸,這967的工資是什么時候的事啊”,日子,溫馨的日子,不就是這個味兒嘛。??
或許有人會說,這期的夢想改造似乎沒有給人那么大的驚喜,的確,沒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巨大震撼,但卻息息相關每個人的生活。??
其實,養(yǎng)老的話題,放在現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帶著濃濃的社會現實性,而這一期《夢想改造家》想要傳達的,就是讓老人既愿意服老,又能有尊嚴地度過晚年生活,能自己走的盡量自己走,不至于從身體到心理的全線垮塌:
老人的一個體面和尊嚴是非常重要的,直面我今后老年的生活,有足夠信心去面對它,而不至于被它擊垮。??
這是姐很認同的一點,畢竟,老不代表著一無所措,不代表著完全依賴。安身立命這個詞說的好,預設性養(yǎng)老設計追求的,就是能夠在家安身下來,同時,精神也有所寄托。
在設計師的設計改造下,老尚夫妻倆看似是被情懷濃濃包圍,實則是被各種隱性防護給安全保護了。設計師王晨說:
關于預設性養(yǎng)老問題,一方面有的老人的身體開始衰老,但是心理上并不希望別人感覺自己正在衰老;另一方面我們既不要在心理上給予老人衰老的暗示,同時在身體上呵護老人,從視覺、生理和心理三點去思考。也還要兼顧設計在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后的需求。
確實,小的時候啊,父母牽我們的手,長大了我們得為父母做點什么。都說父母的健康是子女最大的福氣,但這福氣,也需要用心營造啊。
走心的設計,良心的考慮,以及留心的提醒,深夜看了《夢想改造家》,盡管還不能算盡善盡美,但更多的感覺是暖心。
下次給父母裝修的時候,很多的建議不妨可以試一試了。
2017.11.28 80年民國洋樓迎最難改造
這兩個一個祖上是商人移民到這里,一個祖上是馬來西亞華僑上學移民到這里。
后一個是書香門第之家,99歲老太太是繪畫的,幾個兒女都學著繪畫,當然他們還上大學學了其他專業(yè)和近現代男人的愛好比如電子,這家有個是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的,幾個人都是繪畫的,東西有不少以前的,謝英凱接手了。
后一個可以和謝英凱上一個改造認識一下,那一家也是老一代就是大學生,也是獨棟住宅,也是當年是最好的,這是第一個小紅樓,那是唯一一個有化糞池的,都是在廣州,都是謝英凱改造的。
去年暑假沒事,在愛奇藝里看到了這類節(jié)目,對于本身就喜歡看裝修房子的我,當然不會放過啦,于是一集一集看下來。
感嘆每個設計師都好神通廣大,每次改造最后都讓人眼前一亮。
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個360°湖景房,改造后真的太厲害了,設計師真的妙手回春啊,把一個看起來并不好看,也不實用的房子,改的一點都看不出來之前的樣子。也難怪女主人一直夸。
希望夢想改造家能快點出第五季第六季,希望一直做下去。還沒看夠呢。
奇怪看這個節(jié)目特別想評論,可能是真的有感同身受,不吐不快。
按集來評價:
《預設性改造開創(chuàng)養(yǎng)老計劃新篇章》
面向老年生活的設計理念很應該推廣,如何說服老人和巧妙。其他比較平庸。
《空間魔術師史南橋回歸 挑戰(zhàn)38平四代同堂之家》
看過日本版的話就能猜到會用躍層了,花哨的東西占的空間太多,能用來做實用的空間就好了。
《漏水"迷你小黑屋"瞬變敞亮豪宅》
這集困難不大,預算又少,沒有值得評論的
《日本設計師為漸凍患者打造未來功能型空間》
這集是全季精華,本間貴史的理念是最符合節(jié)目的,解決方法和其他集都不在一個層次,包括精神層面的……
《俞挺超前衛(wèi)理念顛覆打造“育兒版未來之家”》
這集就是全季最差啦,首先這家條件很好本來就不值得上節(jié)目改,然后沒想到設計師可以越改越差,哈哈,槽點我可以舉出10個以上
《絕版湖景房實為陷阱 婚房成危房難改造》
這集絕對有WOW的感覺,前面鋪墊得不錯把這個房子描述得很爛,BEFORE&AFTER 改造后直接上天變豪宅
《設計師拯救破敗院落 當代設計傳承中華傳統》
從實用角度把一座難用的房子改到好用當然不錯,從節(jié)目角度泛善可陳,像拿原來的柱子放回原來房子中無論從精神還是實用是上都無意義,純屬交作業(yè)
《園林工藝巧妙拓寬魔都34平小兩室》
年輕設計師真的用心了,這么困難條件下實現了主人的全部要求。細節(jié)還不夠完美,夯土墻效果不怎么樣,閣樓的那個柱子看著難受。另外不惜成本地玩黑科技有點炫技了,不要欺負我也會上網查價格的~
《高緯度小屋挑戰(zhàn)零下38度保溫極限》
建筑師應該找個室內設計師搭檔的,外表很驚艷,內里不實用,也是槽點很多的一期
《全人工作業(yè)改造 重現廢墟上的百年老宅》
凡是這種主人需求不強烈的案例,最后做出來的設計都沒有靈魂,設計師介紹屋子的時候有句話很有意思:“這個天井是我最喜歡的地方”“我用我的身高來取決這個是不是可以過人”,暴露了這其實是他自己的“夢想改造家”
《滄桑老宅浴火重生 極致防火改造溫暖人心》
這么大的房子,竟然講不出什么亮點,防火是房子基本要求撐不起一集的看點
《民國洋樓迎最難改造 書香門第四代人傳承好家風》
雖然和前幾期差不多都是不算很有意義的改造,但書香門第讓設計師有了發(fā)揮的借力點
最后一期離題了,不評價
看過幾集一共,我個人其實很喜歡這類節(jié)目,有時候也相當驚嘆設計師的想法和實踐結果,但是我對一片唱好的事情總是忍不住找其消極的點,或者唱衰,說白了我有點杠精特質。拿我看過的京城小巷四合院和共濟失調患者兩集來說,前者一段時間后原來設計者設計的功能并沒有有效實現,反而成了雜物間。后者我卻不免擔心房間內那么多便利設施的耐用度,未來能用多久?這類方案顯然有特殊性,是特意打造的,而將來維修的途徑顯然也極大被縮減,甚至沒有。另一方面,不同于其他改造,這是針對一類患者的生活不便,既然有了一個可行的方案,對于其他類似家庭能不能移植和推廣是否同樣值得節(jié)目探究和納入考量,而這個方案成熟又能反過來為節(jié)目中的家庭解決上面的問題
這一季下來印象最深的是武漢陳彬老師的江景房 配色太高級 細節(jié)到衛(wèi)生間給女主人用的燈(涂臉什么的打光太重要。還有廣東一家子的學霸 書香門第 十分羨慕了
初現疲態(tài)。湖景房是本季最佳,業(yè)主姑娘的性格實在討人喜歡。四世同堂的川西老宅改得好看,火災后改造的上海洋房業(yè)主一家真是典型的上層中產,書香門第一家人都超優(yōu)雅的。整季看下來感覺故事好看而且大氣,但是并沒有太想重看一遍的欲望。
本間老師似乎第一次上門都要帶禮物,標準姿勢是左手懷抱禮物右手握手鞠躬,真是太客氣了
史南橋nb
史南橋,日本設計師的好看
被知識分子的百年老宅改造這期圈粉了 建筑師是酷啊 當年差點讀就讀建筑去了。節(jié)目整體質量還是不錯的,但個人認為有一個通病在于改造后作為住房的煙火氣少了,一下子變成精品酒店風格顯得有些突兀。另外為了解決舊房屋的一些問題會引入一些性價比并不怎么高的產品比如地暖。& 鋼結構我記住你了
史南橋是神
上海改一室一廳那一期,改得面目全非,設計師還迷之自信,榮登本季最差改造獎。哈爾濱那套小房子,改成了mini工藝品,地處極寒,六十萬改三十幾個平,性價比實在低。太小的房子躺下人都要占上幾個平,蝸居在這種房子里,基本沒有隱私和生活可言,設計和改造的介入能在有限的空間里最大化地保證人的居住尊嚴。
9/19這期哭得不能停止…知道自己有遺傳疾病隱瞞結婚還生子的父親固然不對 承擔了家庭所有重擔任勞任怨的母親讓人心疼 看到父親疾病加重最后離世自己遺傳走上父親老路的兒子鼓起生活的勇氣讓人傾佩 花費全部積蓄改造房子 是為了提高看起來已經不堪的生活質量??吹搅嘶钪囊饬x。
九月二十六號這期改過后真不如不改,門口粉色真是迷之尷尬;不是說跟著寶寶一起長大的房子嗎?減少很多獨立空間的話,寶寶長大后怎么處理?家里如果來客人需要住宿怎么處理?寶寶的上下床樓梯看起來比較陡比較窄;對比以前的幾期,人性化沒有很貼心,設計美感也沒有,總之,如果我是業(yè)主一定后悔死了
看個綜藝就學會了一句上海話:“靈啊靈啊靈啊靈啊靈啊老靈了!”最喜歡的還是廣州的設計師,反差最大的是武漢那個湖景房,剩下好幾期都讓人莫名其妙!!
看的第八期《十三步走完的家》,真不錯,設計師審美,細心程度,真的對改造太重要了。
從第一季追到第四季,雖然一直被模仿,但是從來沒有被超越?!斗钦綍劇泛汀秹粝敫脑旒摇房梢哉f是兩個非常神奇的綜藝了。雖然不是大制作,但是口碑卻極好?!秹粝敫脑旒摇纷屛覍艺娴挠辛艘粋€全新的認識,看節(jié)目的時候總是覺得好幸福。我以后要跨專業(yè)考建筑學的研究生了。
9/19一期太窩心了。等兒子病情發(fā)展到完全無法自理的時候,母親已經70歲了吧。還得照顧他?;闄z真的很有必要。父親的外婆、媽媽都是這個病,50%的遺傳幾率……這樣的家庭情況還是依然選擇生下兒子,不知道說什么好。這位母親也太辛苦了,將近二十年照顧丈夫,老了之后還得一個人照顧兒子。
鋼結構簡直就是舊房改造的神器
環(huán)形湖景房,簡直就是夢想的一種。
這一季裝修選人,還是以類型示范房為主。多了一些人文關懷,日本設計師那一期為漸凍癥患者的設計方案,讓人感動。設計改變生活,優(yōu)秀的設計師,總能在實用和美之間找到一個最佳的平衡點。
除了那個兒童房改造得像屎一樣,其他都好棒 哇,看完了!特別是最后一集!今年過年去什邡!
第二集史南橋的設計好棒!12集老奶奶開頭的話:我不能選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決定怎么愛怎么活。37年的經歷和相冊里的照片,感覺是那個時代的進步學生。2018-10-5看過|補標,半地下室那家還是沒解決塵土問題,而且窗外的各種設備不會被小偷盯上嗎。湖景房笑哭,中介忽悠話術的典范了。
最愛四集:天津的養(yǎng)老房、北京地下室的小蝸居、江蘇母子的無障礙房、廣州百年紅磚老宅。建筑與建筑之間的生活才是最重要,不管是建筑設計還是家裝設計,都是為生活在其中的人提供服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