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有關陰謀政變的豪華傳記片,取材自1930年代法國的一個真實的故事。風流瀟灑的主人公是一位法國籍俄國猶太人,他曾以詐騙罪被捕入獄,出來后改名換姓四處行騙,從事非法的投機活動,最終控制了全巴黎的新聞出版界、跑馬場、政界以及豪華的社交場所。他還是個不折不扣的賭徒。最終丑聞敗露,與之一起倒臺的還有許多受牽連的政府官員。他在追捕中不得不自殺。而這一事件同時也暴露了法國政界的內幕和丑聞,加劇了內部派系的斗爭,使得法國政府經歷了一次嚴重的政治危機,差點就垮臺了。
影片通過這樣一個在上流社會靠行騙耍手段而飛黃騰達的騙子故事,來檢視在那段經濟不景氣、人心彷徨的年代中人性的趨向和人的精神狀況。中間還插入了蘇聯(lián)流亡人士托洛茨基來法國尋求庇護的內容,跟史塔維斯基組成鮮明的對比。編導目的在于暗喻法國政治取向的兩種極端方向。桑德海姆的音樂恰到好處地配合了畫面。
歷史課我就不展開了:affaire Stavisky,20世紀30年代法國最重要的丑聞,影響之深遠,可以和19世紀末的巴拿馬丑聞相提并論。曾經引發(fā)各種反議會力量的動員,反猶力量的崛起,街頭騷亂,第三共和一度陷入危局,Camille Chautemps政府倒臺。(30年代的局面和如今法國乃至歐洲民粹力量崛起的現(xiàn)狀之間的比照,留給時政評論博主們慢慢展開吧……)
這片子74年在戛納上映時被狂批:把一個驚天欺詐犯表現(xiàn)得如此溫文爾雅,把錯綜復雜的案情表現(xiàn)得冗長緩慢、太多修飾場景……但我覺得我還挺喜歡的。表演方面:這是Belmondo我覺得最出色的表演之一,圍著他的幾個配角也很有趣(特別喜歡Michael Lonsdale),中間還有一幕有Depardieu突然冒出來向Belmondo兜售他的發(fā)明,結果當然是乖乖地被Belmondo訓話,就好像是長輩演員訓話晚輩演員一樣……內容方面:畢竟時代已經變了太多,第五共和無需再去為第三共和的丑聞拍歷史教育片,拍成這種華麗的樣子我覺得完全可以接受。中間還穿插了同時期流亡法國的托洛茨基的經歷,導演用他的鏡頭在前左翼革命家晚年的凄涼命運和這位深諳游戲規(guī)則的騙子在資本主義精英階層中的叱咤風云間建立的對比,我覺得是成立的。
摘抄一段Cinémathèque網站上對這部片子的介紹:
Portrait d’un homme d’affaires, séducteur et escroc de haut-vol, le film est boudé lors de sa projection cannoise en 1974. Resnais avait pourtant prévenu : ? Ce ne sera pas un film politique, encore moins une ?uvre à scandale ou à révélations. On n’apprendra rien qui n’ait été mille fois écrit sur le sujet. Ce qui nous intéresse, c’est la légende. ? Quant à Belmondo, qui apporte à son personnage tout son panache, il fulmine : ? Les critiques ne m’ont jamais empêché de dormir, sauf sur Stavisky. Il y a eu un tel décha?nement. Là, j’ai dit : ""C’est vraiment des cons !"" Dans Stavisky, ils me reprochaient d’être sympathique. Mais vous connaissez un escroc antipathique, vous ? Un escroc antipathique, il n’escroque personne ! ?
譯:這部電影描繪了一個魅力十足、騙術高超的商人的肖像,1974年它在戛納上映時遭到了冷落。雷乃其實早先已經提醒過:“這將不會是一部政治電影,更不是一部丑聞、揭密的電影。電影將講述的都是這個主題上被寫過無數次的內容。讓我們感興趣的,是傳奇?!必悹柮啥喟阉康牟湃A都注入了他演的這個人物身上,他激烈地回應道:“批評的聲音從來不會讓我睡不好覺,除了在《史塔維斯基》這部電影上。當時的批評是如此猛烈。于是我就覺得:‘真是一群傻X?!凇妒匪S斯基》里,他們指責我演得給人好感。但你們認識令人反感的騙子嗎,你們認識嗎?一個令人反感的騙子是騙不了任何人的!”
(無法反駁?。。?/p>
2021-11-13
7.2,這個故事是真的又臭又長又散亂,但片子從服化道到燈光鏡頭調度所呈現(xiàn)的奢華貴氣有格調是肉眼可見的。所以從美學角度,我愿意給四星。PS:安妮·杜普蕾那幾套圣羅蘭禮服也太美辣!
一個愛戴紅花的千面騙子“亞歷山大”的時代悲劇。讓-保羅·貝爾蒙多將史塔維斯基的自信、魅力、風度翩翩都演繹得極為出彩,但是配角查爾斯·博耶大叔更為亮眼啊,于是后者奪去了當年的戛納最佳男演員。結尾甚棒,配樂犀利.
2.5. 散亂。其實我覺得這個人物很有故事很有魅力啊,可是看下來就覺得平淡如水。倒是最后說“他的秘密就是Arlette”這句有點觸動。不知怎的總是想起侯麥的“三重間諜”,覺得里面的人物刻畫和情感好多了。
影片雖是大主角戲,但發(fā)揮演技的空間很窄,在這個情況下,人物卻很有魅力,除了因為臺詞寫得好,大概也因為托洛茨基一條線的作用,故事和歷史交織在一起,虛構人物和歷史人物形成對照。所以有同場觀眾覺得托洛茨基線多余,我不這么認為。導演如此講述,實現(xiàn)了對當時法國政治以高明、微妙的展現(xiàn)。分數偏低,我想電影創(chuàng)作者對這部電影的喜歡,可能要高于其他觀眾。ps:我想到了去年看的《正午之星》,德尼走在相反的路上,她是去政治性的,所以片子拍得輕飄飄的。
整個過程都在想男主的助手是誰,點進豆瓣頁面終于想起來了!??!是Pietrangeli《來訪者》的男主?。。?!快去看《來訪者》吧超好看啊啊啊。(會有熱度嗎)
雷奈中行走的問題,今敏。
at大光明。大師二流作,總體有一點《生之欲》的結構,連著《去年》看只覺情節(jié)清晰,甚至工整到流俗,比如幽靈、白花、槍(睡在花叢中在我國觀眾看來太那啥了),托洛茨基線可能是想突出流亡人物翻江倒海,或者說卡里斯瑪尚能飯的時代背景,但脫節(jié)感也很明顯,關鍵左右之爭、暗流涌動的社會氛圍沒拍出來,雷乃很善于勾連謎和愛情,阿萊特美得很有說服力,但完全花瓶的處理未免讓“謎”缺乏深度。
=。=最有意思的地方讓我睡過去5分鐘 悲哀啊
看雷乃實在focus不了……尤其好幾個人令我臉盲。但1.這個角色很適合Belmondo 2.CharlesBoyer實在太迷人了……幾次我醒來都是正好切回Claridge空鏡。沒有當故事在剪,但it's fine @大光明
#SIFF2014#重看依舊覺得好看;看似散亂,其實章節(jié)切分得仍然很工整;大框架和小內景都倒置懸疑,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各人口中的羅生門,拼湊出一個荒誕而真實、迷人而邪惡的騙子,托洛茨基的存在是整個故事的時空背景,且具有穿針引線的作用。
畫面非常講究,可惜故事不夠一氣呵成,比較散
這大概是個行活?混亂的敘事,被剪碎了的史塔維斯基和那個看起來很宏大的背景……也難為了雷乃,他的職業(yè)生涯似乎都沒表現(xiàn)出去塑造一個“人物”的興趣,于是乎無論是貝爾蒙多還是史塔維斯基,都沒能散發(fā)出魅力來;雪茄插進奶油的鏡頭后來在[無恥混蛋]里見過
78/100 帶有法國電影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優(yōu)雅,視覺方面仍然不錯。結尾會讓貝爾蒙多的粉絲很傷感吧。
異常出彩的人物傳記片,一個富有魅力的騙子的故事,桑爺爺的作曲更是錦上添花。
小西天2023.1.14 沙丹介紹中戲一位老師做了片前導覽。一個冒險家的故事。
4.5 stars. 毫不費力的詩意。片頭擦入樣式的字幕已經預示了史塔維斯基的多重身份只會通往虛無
最后關于死亡的那句話不錯——它如此黏稠,確保其中沒有死人
碎片的片段拼出人物印象 個體的渺小和歷史的偶然 可是他真的不肯好好剪 兩位女性都太好看了
3.5 #法國電影大師展# @宛平劇院,和連看的馬里昂巴德相比,算結構很清晰、情節(jié)性很強了doge,雖說整體上顯得“平”了些,但仍然應屬與眾不同的罪案片,畢竟看完后,腦袋里不是這個犯罪分子如何坑蒙拐騙水平高,而是愛,是那一串雪貂皮上的血淚,是獄門外的白玫瑰籃子,是閃閃發(fā)光的脖頸,這也算是很法國了,貝爾蒙多老師出演這般叫人恨不起來的壞蛋得心應手再合適不過,還有個神奇的點是托洛茨基成了本片重要配角
順應著68年后“政治驚悚片”的商業(yè)趨勢拍攝的作品,但雷乃對這一類型的把握顯然不如科幻類型(《我愛你,我愛你》),戰(zhàn)爭類型(《莫里埃爾》),即使選用大牌明星貝爾蒙多也仍舊無力回天。至此,雷乃在剪輯、音畫關系與劇作層面上的巴洛克傾向完全轉化為在場面調度,尤其于布景上的巴洛克傾向,豪華奢靡的酒店卻不再具備《去年在馬里昂巴德》中那種蠱惑人心的魅力,再精美、準確的調度都難以掩蓋劇作上的淺顯,而雷乃最具風格化的蒙太奇剪輯在《史》中也盡顯疲態(tài),除卻貝爾蒙多死前一場中的硬切閃回還殘存著些許《我愛你,我愛你》般的風韻,其余段落也都僅限于穩(wěn)定一個同一化的視點,構建起某種好萊塢式的角色認同。2022.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