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只為致意國羽F4
沒想到第一部影評給了擊戰(zhàn),也沒想到為這樣的一部電影,我坐了兩次一個半小時的車,去影院刷了兩遍。
實事求是的說,擊戰(zhàn)劇情本身 特 別 無 聊。一個flop的市級俱樂部,在一個好教練的帶領下改頭換面風氣煥然一新。成績不振,靠神一般的意志力就能完成逆襲;隊員失和,打一架撕仗嘴炮就解決了;財務危機,安排一個善心的白富美就皆大歡喜。這樣平淡無奇一眼看到結局的故事框架,若非其中若隱若現的國羽元素撐場和最后的彩蛋,恐怕受眾還要再砍去大半。可對于像我這樣的國羽迷妹,也不得不承認這等秒破的套路我終究還是愿者上鉤的。拉來了曾經的羽壇白月光鮑春來,并且狠狠的在劇情里又虐了他一把——作為一個現實職業(yè)生涯本身就自帶悲情色彩的人物,看著他血灑賽場、重病在床、坐著輪椅重返自己揮灑了十年青春的訓練基地,也再沒有比這更插刀更讓迷妹心碎的了。
白開水一樣的劇情里倒是不時穿插著一些國羽元素:
墻上掛著的同款奪冠造型的雙打照片,特意給了三次數秒大特寫,生怕觀眾腦海里浮現不出張學友和郭富城的身影,只可惜此情此景尚可遠觀,最后一刻拉近的鏡頭一秒破功。
鮑春來飾演的陳霆軒作為日天日地懟人嘴炮max的暴脾氣小王子,身為雙打、司職前場、靠腦打球,誒陳霆軒同學你有沒有覺得你跟一個姓蔡的國羽隊長有點像。
而自稱是隊內林丹的那位小朋友,你這種沒頭沒尾強行造梗是很尷尬的。
至于什么”雷霆組合“....編劇你告訴我你是不是先定好了組合名再強行編出雷同學和霆同學這兩個人名來的。
不管怎么說,這些片中隨時隱現的國羽彩蛋,在平淡乏味的劇情之間倒是添了幾分迷之趣味。
這種國羽情懷,在片尾終于達到了最高潮:
平面大片一樣分批出場毫無臺詞全靠長腿和字幕上NB閃閃的戰(zhàn)績光環(huán)在撐的國羽眾將
(當然群像合影里站在第二排的郭富城那擋不住的大眼睛是可以再刷個臉的)
波霸紀錄片版國羽過往輝煌的回憶殺
蛋總領銜風云壓軸的現役奧運冠軍訪談錄
伴隨著波霸和孫楠高亢激昂的歌聲下看的人心潮澎湃(嗯wuli波霸不愧歌壇元老)。萬萬沒想到我竟然在坐在電影院里看CCTV-5,當看完最后出場的不熟的風云以不約而同款的抱臂姿勢發(fā)完言后,本F4吹已經心滿意足,甚至還有點想落淚,誒前面一個半小時演了什么? I don’t care.
不管怎么說,在這個國羽F4兩人退役,兩人身處退役邊緣的2016年,能在電影院里看到他們重聚本身倒是一件很讓人留戀的事情。你們的青春里有各種各樣曾經朝夕相伴如今聚少離多甚至再無同框的團體所在,對我來說,我的青春里有最好的林鮑風云,最好的黃金一代??吹紽3重逢在首映式上的時候,看著他們彼此仍然是對方心中的小鮑、阿丹、阿傅的時候,看著隊長極為罕見的在微博上版聊畫餅不醉不歸的時候,這份感情在我心里美好的早已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他們老了,我們都長大了,眼前的每一次相見,都分外值得珍惜。
如今回頭再看看擊戰(zhàn)劇情里這個市級業(yè)余的“奇跡俱樂部”,你會想到國羽嗎?
曾經戰(zhàn)績無比輝煌,如今卻打不過曾經可以輕虐的對手,團隊精神流逝、人心渙散。而這一切困境在一個新教練到來后改頭換面、重振山河,聯(lián)想到#XXX下課#話題倒是也別有一番內涵。
擊戰(zhàn)的主要比賽場景都是奇跡俱樂部的團體賽,而國羽的團體賽——蘇杯、湯尤、亞運會,是過去十年黃金一代光輝璀璨的見證,是老國羽心中最重要、最崇高、最牽掛的情結所在。在如今年輕隊員脆跪團體的時候,看到“甜心”為了拼下單打在場上狠扇自己巴掌,看到“雷霆”堅守雙打、灑血拼命,這樣的精神多少于我心有戚戚焉,那是曾經八年外戰(zhàn)不敗的小鮑、是曾經帶傷捍守湯杯的金老板、是為了保團體永久無緣亞運單項冠軍的風云、是“團體不是你今天說狀態(tài)不好就能輸”的把團體看的比奧運冠軍還珍貴的丹總,是我愛的、卻害怕要眼看著它逝去的國羽精神。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擊戰(zhàn)里的這個業(yè)余俱樂部,卻也陰差陽錯的反射了國羽曾經的輝煌、如今的困境、未來的希冀。
總的來說,作為一部大量摻雜國羽真人元素的體育題材電影,擊戰(zhàn)在質量上是很難讓人滿足的。像胖球、毛球這類群眾基礎好、在國際體壇影響力和商業(yè)價值方面卻與網球、籃球等存在差距的“國球”,通過明星運動員、高質量的商業(yè)電影/作品來拉動項目的影響力是非常需要且迫切的。但他們絕對值得更好的作品,而不是在一部平庸的作品上強加真人元素來拉攏情懷,當迷妹們在影院里對著片尾彩蛋唏噓不已時,卻都很難把這部作品安利給毛球圈外的朋友,這無疑是一大遺憾。
最后提一句本片的主演之一鮑春來吧。年少時鮮衣怒馬,鋒芒畢露,在同批隊員里第一個拿到世青賽冠軍;在役時國羽顏值擔當,大眾偶像、亞運旗手,意氣風發(fā)。然而多年瑜亮,難克心魔,職業(yè)生涯八年團體不敗,卻憾失個人世界冠軍;飽受傷病困擾,28歲即宣告退役。退役后轉戰(zhàn)娛樂圈,又因病痛聽力受損,“情話只能說給左耳聽”。那個曾經英俊青蔥的運動員,在如今紀念向的MV里卻都成了高糊的模樣,如今還能在電影院如此清晰的看到他打球的樣子,標志性的鮑式發(fā)球,哪怕只有片刻,哪怕不是正式的賽場,也多少算是一種慰藉吧。
寶哥在彩蛋里說,這些年的快樂、悲傷、榮耀、痛苦都是身后這片場地給他的。隊長說,羽毛球是一生都無法割舍的情懷。(大意)而對于我來說,過去十二年的國羽F4,也是我青春里不能割舍的愛,很感謝有你們在,這四顆星不是給電影,而是給你們——我夜空中最亮的星。
2 ) 羽球的電影這么少,真的不該錯過
雖說“國球”是乒乓球,但我卻覺得能夠戴此桂冠的應該是羽毛球。很多人應該都和我一樣,從少年時代就開始接觸羽毛球,在小鎮(zhèn)上,茶余飯后,隨便一塊三米遠的空地兩個人就能打的不亦樂乎。工作后在城市里反倒處處掣肘,想打一場羽毛球還要電話訂場。上周末和家人去打了一場羽毛球,原以為平時堅持跑步、游泳,打羽毛球不過牛刀小試,沒想到半個小時就揮汗如雨,堪堪打滿2個小時,小臂和臀部的肌肉疼了幾天。
接著就迎來了《擊戰(zhàn)》的上映,第一時間去看這部電影,并不是因為主創(chuàng)陣容有多吸引人,而是運動題材的電影在大片充斥的銀幕上實在少的可憐,進而讓每一部都不能錯過。更因為,回顧幾年來看過的運動題材作品,從《極速風流》到《激戰(zhàn)》,再到前不久的《鐵拳》,無不讓人熱血沸騰,但賽車、足球、籃球、拳擊的作品居多,羽球的少之又少,去年郭子健那部《全力扣殺》用了鄭伊健、鄭中基、何超儀,對于這類題材,全明星陣容反倒壞了氣氛,《擊戰(zhàn)》演員陣容上缺少一線明星的“短板”其實恰好是電影的“長處”,相貌平平、鄰家大叔模樣的王景春飾演loser老爸兼教練再合適不過,事實證明他沒有讓觀眾失望,首先在氣質上,他極符合一個退隱多年的大神級人物,而縱觀整部電影,王景春的表演很有層次感,隨著劇情的推進,情緒上的漸變,軟硬兼施的人物形象,對整個球隊的訓練既傳奇又接地氣,讓影片的勵志性詮釋的很扎實。
另外一大亮點,自然是鮑春來飾演的陳霆軒,作為影片中球隊的核心,由一位專業(yè)羽球運動員擔綱再合適不過了,其實鮑春來的羽毛球運動生涯本身就是傳奇,2011年因傷病退役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這次再大銀幕上再次發(fā)威,不但是觀眾之幸,也是球迷之幸。鮑春來的加盟,讓影片提升了一個段位,在羽毛球競技方面異常真實,甚至可以說打出了專業(yè)水準,這自然得益于鮑春來對整個球賽場面的把控,據說他帶傷全程上陣,還用國家隊的標準嚴格要求演員們,而另一位主演王森也沒讓人失望,為了打出專業(yè)水準,他每天做羽毛球訓練長達四五個小時,而專業(yè)的羽球選手每天的訓練也不過三個小時左右,再想到自己打兩個小時后的慘相,不僅打了一個寒噤,在羽球競技場面近乎完美的背后,其實是演員們高負荷的訓練和不斷揮灑的汗水,每一個鏡頭、每一處細節(jié)都來之不易。
雖說是羽球的運動題材,但影片的編劇其實煞費苦心,盡量的保證故事性,影片的劇情多線索、夠復雜,人生失意的五路人馬聚集在瀕臨倒閉的羽毛球俱樂部,要去打一場怎么看都贏不了的比賽,同時還要面對財務的困境,以及黑道的干預,影片的故事框架和敘事技巧其實很西式,營造出了足夠的張力,很高興沒有拍成紀錄片或傳記片,否則會流失很多觀眾。
當然,沒有任何一部電影是完美的,《擊戰(zhàn)》也不例外,用專業(yè)運動員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能讓電影體現出專業(yè)性,但另一方面則是演技方面的欠缺,特別是和王景春這樣的老戲骨搭戲,更顯示出年輕演員的心有余而力不足,運動員轉演藝圈的成功例子不多,他們都還年輕,可以像對待打球一樣對待表演,只需努力,相信會有進一步的提升。
3 ) 誰羽爭鋒?!
難得有一部講羽毛球的電影,強忍著看到了結尾,“擊戰(zhàn)”確實對得起3.8的評分,老套的劇情,不專業(yè)的技戰(zhàn)術動作,除了看點是鮑春來演的以外,毫無亮點,全片跟小學生作文一般流暢,“經過努力,我們戰(zhàn)勝了強敵”一句話概括之,放過同為體育題材的評分為9.1的“摔跤吧!爸爸”不談,同為國內作品的“破風”至少展現出了拼搏,不服輸的精神,專業(yè)方面不敢妄談,至少看完熱血沸騰,也不枉一個優(yōu)秀的體育作品,雖然三角戀的愛情也充滿了槽點,7.2的評分也只能算及格,那也快是“擊戰(zhàn)”的二倍了,希望以后能見著更好的羽毛球題材的電影
4 ) 青春運動混搭版《擊戰(zhàn)》能否掀起全民羽毛球熱?
體育題材在華語影壇并非新鮮話題,早年的《女籃五號》、《京都球俠》,近年的《少林足球》、《破風》都是口碑、票房雙贏的佳作。而且,體育題材電影涉及的體育項目非常廣泛,包括籃球、足球、排球、乒乓球、自行車、田徑等,都是大眾喜聞樂見的運動項目。
但中國體育最強項之一的羽毛球,卻從未以“主角身份”出現在電影中,直到電影《擊戰(zhàn)》的出現。電影《擊戰(zhàn)》是中國首部羽毛球運動題材的青春勵志影片,影片以羽毛球運動員為核心展開,透過羽毛球體育運動來傳播正能量,弘揚體育文化。
盡管以羽毛球為賣點,但為了應對票房和觀眾口碑“雙挑戰(zhàn)”,《擊戰(zhàn)》被編劇和導演包裝成了青春、動作、輕喜劇、運動等多元素組合的運動類型電影。影片陣容頗為“復雜”,有資深演技派王景春,有高顏值羽毛球健將鮑春來,更有東北F4之一的尼古拉斯?趙四,以及青春派王森、喬欣。
如此多元而奇妙的組合,究竟會拼湊出一部怎樣的《擊戰(zhàn)》?鮑春來可以負責影片專業(yè)的羽毛球部分,王景春可以作為演技擔當,有了尼古拉斯?趙四,喜劇方面不必愁。霸特!還是會覺得《擊戰(zhàn)》有點兒“四不像”的感覺。
作為一部據說是標準的體育商業(yè)題材電影,《擊戰(zhàn)》基本沿襲了好萊塢同類影片的創(chuàng)作思路,片中既有令人捧腹的喜劇段落,又有感人至深的情緒渲染,并融入了劇情反轉的意外驚喜,再加上拒絕五毛特效的動作場面,影片應該值得一看。尤其是喜歡羽毛球的愛好者,更是不會錯過這個“中國第一部羽毛球電影”。
《擊戰(zhàn)》中的“各位”雖有些風馬牛不相及,卻也是各具特色且性格鮮明。影片中既有“膽小懦弱”的怪蜀黍,又有膚白貌美的“傻白甜”,猶豫小生、長腿歐巴等一眾小鮮肉俱全,再加上攻擊性十足的霸道女總裁和奸詐圓滑的黑道哥,也算是“品種齊全”,商業(yè)電影元素多多。
但即便如此,也難說《擊戰(zhàn)》會像以往的優(yōu)質體育電影那樣,取得票房和口碑雙贏。在豆瓣電影打分和短評環(huán)節(jié),《擊戰(zhàn)》已走向“體育大爛片”的邊緣,除了羽毛球還能看,劇情不走心,演技也完全不在狀態(tài)。
羽毛球真的值得一看,不只是鮑春來為《擊戰(zhàn)》帶來了專業(yè)性,這位“前國家隊王牌”還讓其他主演迸發(fā)出了自己的“羽毛球小宇宙”。
鮑春來作為前羽毛球世界冠軍,當仁不讓成為了《擊戰(zhàn)》的“動作擔當”,并義務組建了“羽毛英雄聯(lián)盟”。在片場,他是專業(yè)動作指導,負責教授和訓練一眾演員的羽毛球技巧,并成功吸粉無數,培養(yǎng)出了大家對于羽毛球的興趣。無論是在《致青春》中有過出色表現的青年演員王森,還是熱播劇《歡樂頌》中關雎兒的飾演者喬欣,又或是東京國際影帝王景春,拍完《擊戰(zhàn)》,幾乎都快成為專業(yè)選手了。
不管其他,單從羽毛球角度而言,《擊戰(zhàn)》中的羽毛球部分和“羽毛英雄聯(lián)盟”絕對值得一看。
5 ) 冠軍級動作燃起青春熱血
體育電影一直是好萊塢的重要類型,尤其是拳擊、賽車和球類三大題材,一直是佳作不斷,因其蘊含著無盡的激情、熱血與榮譽,令全球億萬觀眾為之傾倒,在我們華語片領域,也曾屢屢涌現出優(yōu)秀的體育電影,近年來的《激戰(zhàn)》《破風》更是叫好又叫座,成為市場主流,如果你喜歡類似的電影,可以去看看正在上映的羽毛球題材電影《擊戰(zhàn)》,講述的是一位Loser教練帶著一群爛泥扶不上墻的球員在萬難境地下背水一戰(zhàn)的故事。
很多體育電影都是講的相近的故事,例如曾經的《少林足球》也是如此,只是視野和制作都更有高度,包括去年同樣以羽毛球為題材的港片《全力扣殺》,架構大體相同,區(qū)別是港片的敘事風格比較夸張,太多天馬行空,而王小帥監(jiān)制、閆旭升執(zhí)導的《擊戰(zhàn)》顯然再與現實的接軌上要保守一些,沒有大玩神奇,而是用接近真實感的故事和比賽場面,著重去表現球手的現實處境與情感世界,通過他們面臨的苦惱與奮斗,成長與轉變,提煉出他們在血液中流動的為突破自我而戰(zhàn)的羽毛精神。
影片的優(yōu)點很多,例如敘事節(jié)奏緊張而且激烈,場面氣氛烘托的很好,而最重要的一個則是人物很有魅力,每一個都很扎實,性格飽滿而又特質鮮明,像王景春飾演的安成,從曾經的大神變成慫貨,又被現實逼著去訓練一批不靠譜球員去打錦標賽,他內心對勝利的渴望再度被激發(fā)出來,很是感人;王森出演的雷皓則是一位深藏不露的高手,他的青春活力與對球技的堅持,體現了新一代年輕人的普遍特點,也身體力行的印證了“高手在民間”這句真言;鮑春來出演的陳霆軒也是比較有趣,以富家子弟的身份,擁有太好的條件,卻無奈不夠投入,以至于總是落在雷皓的后面;另一位主角,喬欣飾演的白小羽,從富二代變成負二代,為了救回父親的俱樂部,開掛作戰(zhàn),展示了全面的正能量。
由幾位主角,我們不僅能看到青春的活力與運動的火力,也不難看出對體制體育和精英教育的思考,雖然就態(tài)度來說是溫和并且持認可態(tài)度的,熬制的還是青春沒有失敗,努力就能成功的雞湯,但整體故事還是很新穎,熱血氛圍夠燃,所以說并沒有流入俗套,加之大銀幕上難道一見的世界冠軍級球技,經過電影語言的加工,演變出更加驚心動魄又跌宕起伏的“擊戰(zhàn)”,場面上非常好看,和其它類型的體育片和動作片相比,有不一樣的精彩。
因為有鮑春來這樣的名將加盟,《擊戰(zhàn)》在球技方面含金量十足,據說鮑春來也擔當了動作指導的重任,效果是很明顯的,而且羽毛球的的對戰(zhàn)形式和比賽節(jié)奏,已經擊殺的特性,天然就帶動作片屬性,在大銀幕上看還是非常過癮的,對于喜歡熱血和運動題材的影迷,如果錯過了實在可惜。
6 ) 不只是以體育的名義
里約奧運會雖已結束,但想起身著經典紅黃配隊服的中國軍團依然能教我們血脈噴張。近日,一部講述羽毛球運動的青春熱血勵志電影《擊戰(zhàn)》正在上映,正好接檔奧運與觀眾見面,再次讓觀眾體驗體育精神。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堪稱國內首部院線級的羽毛球題材電影,自開拍伊始就得到了中國羽毛球隊的力挺,不僅全程提供專業(yè)支持,更是史無前例的破天荒全隊參與演出,專業(yè)的競技運動為觀眾呈現了一場視覺盛宴。
《擊戰(zhàn)》將主人公置身在一個內憂外患的環(huán)境當中,羽毛球俱樂部是瀕臨倒閉的,他們的贊助商則是有著隨時撤離的危險的,同時,他們還面臨咄咄緊逼的債主黑道大哥的威脅??此迫松己苁〉倪@些人齊聚在這曾經輝煌無比的“奇跡羽毛球俱樂部”,能讓他們咸魚翻身的只有一次機會,參加最后一場決定成敗的羽毛賽事,但留給他們的時間卻不多了,況且在這看似祥和的賽事背后,實則卻是暗流洶涌。
全然不同的人物性格為電影的敘事增加了戲劇張力。王景春飾演的教練在女兒眼中,就是一個膽小怕事、遇事就躲,總是輕言放棄、不敢承擔的老爸,他來到一家曾經如日中天現在卻瀕臨倒閉的俱樂部指導所謂的“種子選手”,在內憂外患的刺激下終于激發(fā)了安成潛藏在內心多年的斗志,帶領整個球隊以向死而生的意志保存了俱樂部。當面對龍騰球隊教練的質疑時,他的回應是“這是哪啊,這是奇跡”,鼓足了團隊士氣;當雷皓因家境困難不得不回漁村幫助父親時,安成毅然來到雷皓家中勸說父親“不管現實有多殘酷,夢想還是要有的吧”,雷皓才得以歸隊;整部影片展現的不僅僅是球員的拼搏,更是教練個人的成長。球員方面,雷皓是一個深藏不露的羽毛球高手,是影片著墨的重點人物,作為冷眼旁觀者,他拆穿每一個人的缺點,既對戰(zhàn)局有很大影響,也對整個團隊舉足輕重。鮑春來則扮演了自食其力踏實上進的高富帥,甘愿為了羽毛球事業(yè)放棄物質享受,在身患頑疾的情況下依然堅持夢想勇?lián)厝?,最終力挽狂瀾擊退惡勢力重整俱樂部,首次參演電影的鮑春來演技令人驚喜。其他幾位運動員也都資質一般但是充滿渴望,充滿無限的可能性。無論是鮑春來這樣的職業(yè)選手在電影鏡頭前成為專業(yè)演員,還是像王景春、王森這樣的專業(yè)演員在電影中化身職業(yè)選手,他們都以在電影中的精彩表現為自己和觀眾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擊戰(zhàn)》不僅僅是一部只以體育為名義的影片,還集齊了青春、熱血、動作、懸念、親情等吸引眼球的元素?!稉魬?zhàn)》可以看成是若干個類型的雜交體,除了體育運動,它還吸納了青春片的青春成分,無論是雷皓與白羽的感情戲,還是四位球員開篇的惡搞教練,躁動的青春氣息充斥著整部影片,影片的成長主題也內在地包含著其中;也吸收了動作片的動作成分,在展現與虎爺為代表的黑白勢力的相互較量,都是通過大量的動作場面調度來完成,當然在處理運動場面時也吸收了動作片的一些元素,快節(jié)奏的剪輯極富視覺沖擊力;尤其在展現親情部分時用意深刻,父親對教練說雷皓是“大海的兒子,不想讓他在外面飄著,沒根”,經典的“城市——鄉(xiāng)村”的二元對立主題被簡單的這句話如此有力的昭示出來。 因而,《擊戰(zhàn)》雖為體育影片,但可視其為類型化、商業(yè)化道路上具有開拓意義的一部作品。
《擊戰(zhàn)》中的運動員群像似乎是“舉國體制”的一個縮影,勝利才是最后的意義,這似乎也恰好是影片的不足之處,影片并未展現復雜艱辛的訓練過程,在沖突和困境的設置上流于簡單,但難以否認《擊戰(zhàn)》是一部很有價值的影片,趁著里約奧運會大眾對體育運動的熱情之火被燃起,欣賞這首熱血燃燒的體育題材電影,也不失為一種新鮮的體驗。
一句評論都不想給 爛
額 亂七八糟
當運動員來拍電影時
有好演員
看到鮑春雷我就果斷去看了,最后的彩蛋還可以,其他的就呵呵了
風云偽梗,林鮑合照,也許還有蛋總最愛的灌籃梗,不算爛片,但哪比得上他們真人親手打造的傳奇萬分之一。這四星既給情懷,也給小鮑。
看名字就知道很傻逼,看完電影以后才發(fā)現,內容更傻逼
撒狗血和勵志是兩碼事。
學校發(fā)票讓我們看,坐在電影院玩了一小時手機,所以講什么我也不知道。聽說免費給票都沒人來,而且還是萬達的票
CCTV6不播我怕是這輩子都不會看過這個,稱得上是中國第一部羽毛球題材電影,王小帥監(jiān)制,鮑春來強勢加盟,還有幾個熟人臉演員,居然還有趙四,按理說不應該這么爛啊,作為運動電影毫不專業(yè),情節(jié)乏味甚至腦殘,一點激情也沒有,富二代邊吐血邊打球我真的服了
不如明年再拍一部《基戰(zhàn)》,講男子摔跤的故事,這樣就湊齊了“ji♂戰(zhàn)三部曲”
好看,激動人心
國外拳擊片的套路硬加在國內羽毛球上,導演和編劇,你他娘的看到過羽毛球打野球么!
劇情斷裂、分散矛盾解決很隨意表演假 電視劇感嚴重
滿頭問號……
從一個資深羽毛球迷的角度來看全是Bug外行指導內行還讓一個真業(yè)界頂尖來演?? 不過你鮑大概挺開心能有這種絕癥富二代邊打邊吐血的中二設定的吧= =結尾比正片熱血,體育圈最熱血的果然還是現實啊。
怎么會有一部羽毛球題材、請到專業(yè)選手(鮑春來)、熱血人設(邊打球邊吐血,屌絲聯(lián)盟逆襲,腦內3D圖算落球點之類的)的運動影片,看完唯一的感覺是:女角色都蠻好看的。
沒勁,撒狗血和勵志是兩回事。
五星全部給羽毛球題材。拍的真的各種不行呀(?_?|||)
拍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