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案密碼》系列的第三部:6年前,一只在海上漂流的瓶子在蘇格蘭被打撈上岸,然而里面的求救信卻被視為不祥之物,直到一位調(diào)查人員無意中看出了信件開頭用丹麥文寫著:救命!隨著卡爾和兩名下屬的破解,他們發(fā)現(xiàn)署名“保羅”的作者不僅確有其人,而且在寫下瓶中信后便下落不明......
為何少年的家人不曾追究他的行蹤?難道他在多年前便已遭遇不測?正當調(diào)查陷入膠著,一起離奇車禍讓原本天衣無縫的邪惡罪行露出破綻,串起所有線索的卡爾這才明白,自己面對的并不單是一樁陳年舊案,而是過去十幾年來,許多破碎家庭的絕望呼救…
這是一篇用手機寫的影評,不想打很多字。
這是懸案密碼里面我最喜歡的一集。最大的原因是,男主角的人物形象在這一集里面最生動,最立體。
在第一集里面,男主在一開頭給人的感覺是自作主張、任性妄為、沉默寡言、不善交際、但是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很有主見、似乎是為了在被邊緣化之后想要表現(xiàn)立功扳回一局,所以才契而不舍地追查陳年舊案;總而言之給人感覺就是為了拯救岌岌可危的飯碗才拼命工作。
在第二集里面,男主一開頭自大無理、導致一個人自殺后,似乎是因為內(nèi)疚感為了贖罪而一頭扎進了一個陳年舊案里,在這一集里展現(xiàn)了他不畏強權(quán)、同情弱者、嫉惡如仇的個性,同時又表現(xiàn)出他不善言辭與表達情感的一面,整體來說并沒有比第一集深化多少。
第四集里面,男主一開頭和男配角翻臉,心里想讓對方留下卻自尊心過高,嘴里一個勁地說我不需要你。這一集里面對于過去案件的回憶起太多,對男主的描述就更單薄,但是表現(xiàn)出男主并非只是一板一眼的執(zhí)法工具,他有著非常人性化的一面,最后在朋友面前終于放下了面子,展示內(nèi)心的一面。
只有在第三集里面,男主才表現(xiàn)出非機器人外表的一面,在行動失敗后被孩子母親問責的時候,他悲傷驚恐又自責地睜大著眼睛,又說不出一句話,內(nèi)疚地站在原地全身僵硬緊繃,難受至極的表演非常精彩;在綁匪打電話給他的時候,為了孩子們的安危,他一改平時沖動高傲的個性,小心翼翼忐忑不安地與綁匪交談,當綁匪說要殺掉兩個孩子的時候,他快要崩潰甚至失去哭泣的力氣的表演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動;雖然這么多柔弱的表現(xiàn),卻讓我感覺到這是男主角最有男人味的一集了,一味地打打斗斗反而不性感;男人,就是要在該強的時候強,該柔的時候柔,才最讓人感覺到性感有魅力了,這是我看完這一集的最大感慨。(看到男主因為常年辦案受到過多刺激而產(chǎn)生手抖的應激性障礙的樣子,真是讓人不由得產(chǎn)生憐愛之情……在這里,男主的高大形象完全樹立起來了,更不用說后面他愿意替孩子們擋刀的高尚舉動。)
只有在第三集里,反派是一個可以讓人理解的壞蛋,因為反派以前不斷祈求上帝的幫助,得到的卻是侮辱、虐待、絕望和傷害,而當他變成惡魔的時候,卻拯救了自己和姐姐,所以他變得仇恨上帝。正因為他原本是信徒,所以上帝對于他來說是真實存在的一個欺騙他、背叛他的人,所以無法傷害上帝本體的他仇恨并且要報復那些虔誠的信徒。并且從他跟女友的相處表現(xiàn),可以看出他在性方面有缺陷,可能無法正常勃起,也許在虐殺兒童的時候有性快感,情感才得以宣泄;另外,他已經(jīng)有自言自語的精神分裂傾向,與其它三集中單純?yōu)閺统?、為霸凌、為利益而犯罪的壞蛋相比,更加復雜、更加值得玩味和推敲。
綜上,個人在四集里面覺得這一集最為精彩。
一個宗教家庭培養(yǎng)出的可憐人,被神經(jīng)病母親逼瘋成了殺小孩狂魔,多么可愛的小蘿莉正太,居然下的了手。
話說千萬不要上陌生人的車啊,這個水下好多具尸體啊。還好那個孩子就回來了。
那些孩子都失蹤了父母還相信上帝能帶回來。
男主對宗教嗤之以鼻,神的由來本來就是一幫能說會道的忽悠貧民,王室等上層管理者需要控制下層的工具。靠信眾養(yǎng)活,靠信眾那拿來的錢分出一小部分做好事。自己不生產(chǎn),不產(chǎn)生收益。
現(xiàn)代各種自稱是先知家伙只要能吹,會洗腦就能把人糊弄信教,然后因為私心,從古至今分裂出各種教派然后廝殺。
宗教裁判所,火燒女巫,贖罪卷,十字軍東征,黑歷史還少么,怎么不見上帝來主持正義,拯救虔誠的信徒。
話說我們道教真不如西方會洗腦,可能是我們皇權(quán)更重,不允許跳梁小丑瞎折騰。
在開始今天的故事之前,阿飄飄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有沒有信仰?
信仰到底是什么?是對神的崇拜,還是執(zhí)著的信念?如果有一天,你的虔誠信仰被破壞了,或者是個錯誤的選擇,你該如何是好?
今天我們又雙叒迎來了懸案二人組:卡爾和阿薩。
卡爾和阿薩專治沒有人破的懸案,不超過十年不受理,沒有階級之分,沒有人與人的差距,只有破了的案子和待破的案子。
而這一次,他們沒有收到文件,只收到了一個有點年頭的漂流瓶
《信仰的陰謀》
卡爾&阿薩我已經(jīng)不用再介紹了,加上聰明貼心的助理羅絲,如今的三人組已經(jīng)成為了警局的瑰寶,只要有破不了的案子,交給他們就萬無一失了,沒多久,警察局局長帶著新人帕斯高就登門拜訪了Q部門,一個退役海軍在沙灘上找到個破舊的瓶子,里面有一張字跡模糊的紙片。
阿薩和羅絲放大紙片開始檢查:1.黃紙上出現(xiàn)了錯別字,判斷可能是個孩子所寫;2.根據(jù)拾取的位置判斷,應該是從北面海域飄過來;3.拼拼湊湊文字的大致內(nèi)容是:我們被綁架了,耶和華保佑,快來救救我們,落款是個P開頭的名字。4.技術(shù)還原了一個地址:勞特魯蓬。
耶和華見證會是個公益性的教會組織,教會里有學校,但是從來沒有孩子失蹤,更沒有囚禁虐童的丑聞,負責人告訴阿薩,曾經(jīng)是有一對兄弟離開學校,但是父母親自告訴教會已安排他們轉(zhuǎn)學,所以教會也無法過問,其中一個孩子叫波爾(poul),難道這就是寫綁架信的P?
但是波爾失蹤了,他們的父母也雙雙自殺了,可是他的弟弟特呂格弗卻被找到了,他告訴卡爾和阿薩一個可怕的故事,他和哥哥被人綁架,綁架者當著他的面用剪刀將哥哥殺死,從此后父母抑郁而亡,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也亮起紅燈,不得不靠著毒品麻醉自己,但是特呂格弗只記得在海邊的小屋內(nèi)被囚禁,耳邊響起的是低沉規(guī)律的金屬聲,他不知道是什么,但是再聽到一定能辨別出來。
特呂格弗的供詞讓卡爾和阿薩的憂慮成真了,真的有孩子被綁架并且謀殺,但是丹麥很少有兒童失蹤,況且這起案件的父母根本沒報案,當問起特呂格弗兇手的模樣和更多細節(jié),特呂格弗梗咽了,他不知道如何開口,因為兇手說如果他告訴任何人,耶和華就會懲罰他,他對信仰產(chǎn)生了疑慮,但是又不得不循規(guī)蹈矩的去遵守,矛盾讓他陷入迷茫。
雖然無法得知更多信息,但是特呂格弗愿意配合辨認金屬的聲音,宗教信仰限制了特呂格弗也限制了他的父母,也許正因為如此,所以父母不報案,這反倒成了案件的突破口,果不其然有幾個教會都出現(xiàn)兩個孩子一起失蹤,最后找回一個的案件,但是他們的父母都沒有報案。與此同時,真巧了,有個主徒教的人報案,看到一輛金色轎車停在路邊,強行拖拽了一個孩子上車。
是的,就在前幾分鐘,一對非常可愛的孩子,瑪格麗納和賽米爾放學走在路邊,一輛車緩緩的跟著他們,寒暄了幾句對方表示認識你們的父母,可以捎他們一程,姐姐很警覺,當時就拒絕了,但是架不住弟弟軟磨硬泡,最后上了那輛金色轎車。
卡爾和阿薩第一時間來到了案發(fā)現(xiàn)場,在當?shù)嘏愃_的配合下,挨家挨戶詢問有沒有孩子失蹤,當詢問到農(nóng)夫埃利亞斯的時候,他的神情很緊張,問起他的兩個孩子他慌張的說孩子在瑞典阿姨家,并且急著趕卡爾走,這中間必有蹊蹺。
卡爾觀察了好一會,再一次敲響了埃利亞斯家的大門,他直接告訴埃利亞斯,和他情況相同的失蹤案最后演變成綁架殺人案,你的一對兒女可能會全部被殺,或者失去一個,埃利亞斯的太太忍無可忍了,終于道出實情,他們的孩子是被綁架了,綁架的人是他們教會的牧師——約翰尼。
埃利亞斯完全想不到,一個和自己家相識多年的神父,竟然會綁架自己的兒女,他已經(jīng)把農(nóng)場賣了,想要贖回孩子,但是對方不允許他報警,否者不僅會撕票,還會讓他的孩子們死后進不了天堂,這些話讓埃利亞斯打消了報警的念頭,用錢換回孩子的平安就好,可是妻子已經(jīng)接近崩潰,在卡爾的一再保證能安全救回孩子的承諾下,妻子答應拼出對方的肖像,允許警方介入這次的綁架案。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埃利亞斯的電話響起,交易地點在火車上,十幾個便衣警察圍繞埃利亞斯為圓心四散分布,緊緊的盯著每個可疑的人,直升機在火車上空盤旋,視野很好,卡爾和阿薩則驅(qū)車跟隨火車,以免綁匪中途跳車,卡爾不理解的是宗教的力量為什么能驅(qū)散一個人的理性思維,阿薩只能勉強的解釋道,你是無神論者,所以你不懂。
火車在行駛,車上每個人都小心翼翼,埃利亞斯突然站起來,打開第二節(jié)車廂的車門,呼嘯的狂風從車門涌入,所有的人都開始圍觀埃利亞斯,他拿著電話等著指令,火車穿過一片樹林的時候,電話那頭的人讓他把錢袋丟了,只有幾分鐘的時間,埃利亞斯沒辦法猶豫,他丟了錢袋就如同丟了希望,不知道兒女是生是死,不丟的話必死無疑,最后他還是把錢袋丟了出去,可是自己也猛的跳了出去。
樹林里面相當于進入一個盲區(qū),直升機視野遮蔽,車上的便衣沒人敢跳下高速火車,卡爾和阿薩接到命令,踩著油門一路往前,一頭扎進森林,但是他們還是晚來一步,埃利亞斯忍者劇痛找到了約翰尼,但是被約翰尼的剪子刺了個穿,卡爾看到了金色的轎車,他不要命的堵截車子,擊碎了車子的前后擋風玻璃,給約翰尼的肩膀來了一槍,但是最終讓約翰尼逃走了。
在醫(yī)院,埃利亞斯妻子瘋狂指責卡爾,孩子沒有救回來,現(xiàn)在丈夫還生命垂危,加上火車上那一幕,警方不得不公開綁架案信息,現(xiàn)在全城都通過新聞知道了他們家的孩子被綁架了,孩子的安全危在旦夕,卡爾沒有辯解,只是默默的咬牙切齒,他一定要親手抓住這個兇徒,他的手微微顫抖,不知從何時開始,卡爾患上了不抓住兇手就要死的病。
約翰尼也在看新聞,他咬牙切齒,這個警察壞了我的好事,我要你付出巨大的代價,他一邊邪魅的笑著,一邊給自己處理傷口,還在應付著有錢的米婭,這個和他同居在一起的上了年紀的女人。
很快卡爾接到一個知情人的電話,電話那頭并沒有提供任何線索,只是在電話里不停的問卡爾,你有信仰嗎?太囂張了,電話那頭就是兇手,對方也坦白警方的介入讓他起了殺心,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卡爾還是聽出了端倪,醫(yī)院里特有的電梯聲出賣了他,兇手就在醫(yī)院里。
兇手為什么要來醫(yī)院,卡爾急急忙忙趕往埃利亞斯的病房,埃利亞斯的妻子脖子上插著針頭,全身抽搐倒地,埃利亞市已經(jīng)來不及施救了,他瞪大了眼睛抓著阿薩,用最后一口氣告訴阿薩,他看到約翰尼穿著醫(yī)生的衣服。
警方封鎖了醫(yī)院,逐層排查,在地下停車場卡爾和帕斯高準備左右包抄約翰尼,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迎接卡爾的是大動脈噴血的帕斯高,而他自己也被人敲暈擄走了。
擄走他的人,就是約翰尼,他駕駛一輛白色敞篷寶馬車,從醫(yī)院里面揚長而去,這輛車的主人就是米婭,等警察敲開米婭的門,米婭已經(jīng)躺在血泊中多時了,而約翰尼,卡爾,賽米爾和瑪格麗納都行蹤成謎。
阿薩從米婭的車庫內(nèi)發(fā)現(xiàn)了那輛擋風玻璃破損的金色轎車,轎車的后備箱里滿是一個叫麗貝卡女人的畫,而這個女人雙目失明,她并不認識約翰尼,但是她有一個相依為命的弟弟托馬斯,對弟弟了解的不多,只知道他在北海有個小房子。
漂流瓶應該就是從那個小房子里漂出來的,但是北海很大,要找到這個房子非常不容易,不過有個好消息在等待他們,特呂格弗認出了那個有規(guī)律的金屬聲,麗薩突然想到了北面海域能發(fā)出這金屬聲的,應該就只有風力渦輪機了,這下子搜索的范圍縮小了很多。
在小屋里,卡爾掙扎著睜開眼睛,房子很小,下面都是海水,他的面前有三個人,約翰尼(托馬斯),瑪格麗納,賽米爾,約翰尼手里拿著剪刀,問卡爾,你有信仰嗎?卡爾笑著回答,你被騙了,我沒有信仰,我是個無神論者。約翰尼也笑了:不,你有信仰,信仰是一種執(zhí)著,你的執(zhí)著就是要抓住兇手,而我,就是要破壞你們的信仰,去他媽的狗屁信仰,都是騙人的!
說完,他拿起剪刀剪斷了捆綁賽米爾的繩子,將賽米爾一把丟入水中,瑪格麗納不敢看,扭著頭閉著眼睛,她祈禱上帝可以顯靈,奇跡可以出現(xiàn),祈禱這個叫約翰尼的神父恢復正常,卡爾請求約翰尼把孩子拉上來,他愿意代替賽米爾。約翰尼笑了,他拎起弱小無助的賽米爾,但是只一秒鐘,又把他塞到水下。
約翰尼告訴卡爾,當年的他是多么的虔誠,當年他們一家都是基督徒,但是她的媽媽性格暴躁,動不動就拿他們姐弟出氣,在他把靈魂賣給惡魔之前,他只記得媽媽用鹽酸潑了姐姐,姐姐瞎了眼痛苦的在床上呻吟,而媽媽卻在另一個房間睡的心安理得,他拿起媽媽做裁縫時候用的剪刀,毫不猶豫的捅向了媽媽,那天晚上他知道信仰是沒用的,他寧愿把靈魂賣給惡魔,也不愿坐在教堂里雙手合十!
他不僅要證明信仰是沒用的,也要證明給其他人看,所以他挑選虔誠的家庭,用信仰威脅他們,就像現(xiàn)在,他放開了水中的手,但是賽米爾卻沒有再探出頭來。約翰尼遞給瑪格麗納一把剪刀,殺了我,投奔惡魔的懷抱,瑪格麗納不敢抬頭,更不敢動刀,約翰尼笑了,你再怎么念叨,上帝也不會理你的!
約翰尼的瘋狂舉動讓卡爾吃驚,但是很快頭頂傳來了直升機的聲音,警察找到了找個小屋,阿薩叫喊著卡爾的名字一路狂奔過來,約翰尼不慌不忙的出門躲在了橋板下,趁著約翰尼不在,卡爾讓瑪格麗納給他松綁,他跳進水里抱起賽米爾,一套人工呼吸心肺復蘇,賽米爾從嘴里吐出大量的水,活了,他活了,卡爾再次鉆入水底,水底下躺著幾具小小的尸骨,里面一定還有波爾!
最終約翰尼逃不過警察的天羅地網(wǎng),在和阿薩的較量中,他笑著被按到了海里,海水淹過了他的頭,拿著剪刀亂舞的雙手動作開始變緩,失去血色的他慢慢往下沉,這把沾滿血的剪刀也終于離開的他的手,這個殘害孩子的兇手,多年后終于得到了懲罰。
耶和華的教堂里響起了牧師的悼詞,特呂格弗坐在白色的棺材旁凝視著上帝,他的眼睛里都是淚光,波爾終于安息了,大家開始唱起圣歌,卡爾看了看羅絲,看了看阿薩,看了看麗薩,他的眼眶有點濕潤了,翻開圣經(jīng)開始歌唱。主徒教的教堂里,瑪格麗納和賽米爾,在媽媽的帶領下,給埃利亞斯點了一支白色的蠟燭。
有一個詞語叫愚孝,因為孩子對父母一定要孝順,所以孩子失去了主見,盲目服從孝順父母;還有一個詞語叫愚忠,因為臣要忠于君,所以就算是君主的判斷有誤,大臣也不加以判斷,堅持執(zhí)行。那么在這部電影,那就可以用愚信去解釋了,因為不能違背自己的信仰,所以當有人告訴你這樣做不能上天堂,自己也不去考慮,這就是愚昧的表現(xiàn)。
電影中的約翰尼正是利用了這些愚信之人,他的篩選過程是,家庭必須全員信教,家庭里面必須有兩個孩子,父母必須對牧師言聽計從,經(jīng)過長達幾年的考察,他悄無聲息的抓走孩子,再用他們的信仰恐嚇威脅他們,讓他們遠離警察;因為殺熟,為了以防萬一,所以他殺掉其中一個孩子,又利用信仰嚇唬另外一個孩子,可憐孩子才幾歲啊,就親眼看到自己的兄弟姐妹慘死,還要一生背負著這個陰影,而父母也會動搖自己的信仰,如果精神崩潰了很有可能會自殺,特呂格弗的父母就自殺了,約翰尼真的是把殺人誅心這四個字運用的淋漓盡致。
信仰是什么?信仰就是執(zhí)著的信念,信仰是個不容易被破壞的精神依托,是個不會隨便就瓦解的精神象征,可以是具象的,可以是虛擬的,可以是個實體的人或物,也可以是個抽象的形象,但是信仰并不是過度的希望寄托,也不是奇跡制造者,信仰帶給人帶來的是沐浴陽光的溫暖,是積極向上的動力,而不是掙扎在痛苦邊緣的抉擇,或者是違背良心的舉動!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說到這里,我是阿飄飄,我們下次見!
宗教元素沒能展開,探案過程也較為粗糙。
第一部看彈幕罵主角廢我還生氣,看到第三部我只想跟著一起罵。面對破綻百出的對手也能送那么多人頭!但想想這個破綻百出的對手是明顯得到導演偏愛于是被拍得神乎其技美輪美奐的現(xiàn)在越來越諾頓的挪威高司令…一千字的吐槽也只能化作“為什么這次沒有他只穿內(nèi)褲的畫面!”“以后也請多演演變態(tài)!”這種話
Q部門最強對手出現(xiàn):惡魔洗禮連環(huán)殺人狂。剪刀開膛密林飛車,變裝潛入醫(yī)院干仗,就是最后主角眼淚太掉價。故事很一般,信仰啥的主旋律不喜歡,但是攝影太厲害,幾場交手的緊張感也還成,比第二集好看
2019.03.17丹麥農(nóng)村的景色真美啊,故事實在夠無聊,雖然那個BT罪犯挺帥的。
反派死于太帥…男豬形象日漸豐滿
丹麥警方太笨了!一個兇手竟然瘋狂作案好幾年,殺死那么多人還抓不住,這要在我天朝,分分鐘搞定!
此系列最大的特點就是故事一開始就告訴兇手是誰,并一邊隨著案情發(fā)展,一邊穿插閃回介紹兇手作案動機,而主角警察幾乎每次都被擒,最后逆轉(zhuǎn),當然,死人是少不了的。雙線敘事手法不新鮮,但很適合此系列,導演的鏡頭很棒,片中大量遠景、俯拍鏡頭可以截圖做壁紙,屏保,非常好看!
就是簡單的兒童綁票案,為了吸引眼球扯上了宗教的敏感話題,這也就算了,贖金袋里沒追蹤器,受害人ICU外人隨便進的也是醉了,所以這是一部批判北歐警務人員多么雞肋的電影嘛……
電影有點悶,警察有點無腦。
漂流瓶。微生物檢測,環(huán)境線索抽絲剝繭。宗教主題言之有物。
超人連環(huán)殺手,手持?對付28個警察和一架直升機,居然重傷一人脫身
比前兩部更好,主要是火車和醫(yī)院兩場動作戲拍的很加分,拍的相當不錯,作為類型片,這一部的完成度還挺高的。
復仇是電影亙古不變的好主題——狹義的復仇是對具體對象復仇,再大的仇恨也有限,且有始有終,對象完蛋復仇結(jié)束;廣義的則是對信仰復仇,好比連環(huán)殺手,專注某種類型,永無止境······
變態(tài)家庭造就了變態(tài)殺手
”金發(fā)白人男性”、“基督教騙局“、“堅守正義的無神論者”、“無神論者的好幫手移民小哥”。要素齊全了
哪怕是拿過三大的著名編劇操刀改編,在中點處就釋放高潮仍然冒著極大的風險,它既不能保證觀眾的注意力在接下來的序列中續(xù)航,也讓第三幕丟失了動能,在真正高潮來臨時萎靡不振,潦草收尾,論結(jié)構(gòu)和節(jié)奏的重要性。
醫(yī)院之前的情節(jié)4星,從醫(yī)院開始就淪為好萊塢三流連環(huán)殺手片了,真心無語,導演腦子突然進水了吧?
目前截止最驚心動魄的一部,非常虐。節(jié)奏太好了,雖然結(jié)尾還是有點崩了,那也是晃過神之后的事情了。……原著:尤西·阿德勒-奧爾森(Jussi Adler-Olsen),丹麥著名犯罪小說家,生于1950年,2007年發(fā)表“懸案密碼”(Department Q)系列小說第一部《籠里的女人》,風靡丹麥,隨后連續(xù)發(fā)表了7本“懸案密碼”系列小說,不僅暢銷丹麥,而且在英美國家也引起強烈回響,他已經(jīng)成為北歐最暢銷的犯罪小說家之一。2010年奧爾森憑借“懸案密碼”系列第三部小說《瓶中信》獲得北歐犯罪小說最高獎玻璃鑰匙獎。
不如1、2細膩。
看得我著急死了……打光真的很自然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