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遭到詛咒的陰暗小鎮(zhèn)上,殺人魔連續(xù)殺人,夜翼營人心惶惶,原本的歡樂夏日頓時成為恐怖的求生血戰(zhàn)。
這部又是明顯評分扯淡的一次,這才是真正意義上女性向b movie的成功之作。因為它很好的平衡了劇情向于b movie 3要素之間的分割點。這一看就是深愛b movie也明白現在觀眾需求的制片兒,這種高校血腥片屬于30年前的老物了,看得我都有點感動,這也是為什么現在的horror movie其實已經絕跡了
本片繼承了很多老的元素,設定,又加入了現代的音樂,故事線鋪發(fā),特效技術,成功打造出了第一部,也就是時隔30年首部配得起HD版b movie這個名字,這個時代的東西。該有的都齊了,我記得這10年左右能讓我有印象的horror movie,就只有“驗尸”那部,真是太滑稽了
當下這樣子,騰訊版星戰(zhàn)也能有,還不一定比迪斯尼可笑
利用倒序的手法講第一部聯系女子幸存的原委,是關于一次學校對抗比賽的大砍殺,很血腥。
故事是講第一部里的女主和弟弟找到了電話聯系上一次女巫附身后大砍殺的幸存者,問了事情的原委。第二部的女主是個怪咖女孩,經常被同學們當成女巫霸凌,有一個警察的兒子非常照顧她,經常為他解圍。她和姐姐的關系非常緊張,經常斗嘴。一次她被燒傷后,找學校護士包扎,姐姐和男友也跑來問情況。護士突然失控,說姐姐的男友一定要殺死,因為他出現在了女巫的墻上。在男友的反抗下,護士撞傷昏了過去,被醫(yī)院接走了。
晚上對抗開始了,姐姐和男友偷偷跑進護士的房間一探究竟,發(fā)現了護士的筆記本,上面有關于女巫的一些情況,正在他們研究的時候。姐姐的好友還有她的男友闖入,搶走了筆記本。他們一起發(fā)現了筆記本上有標記女巫房子的地圖。于是他們循著地圖找過去,發(fā)現了女巫的地下室。看到了墻上的名字,這時姐姐的男友入了魔,變成了斧頭殺手,砍死了姐姐女友的男友。姐姐和好友鉆入了桌子后面的洞里。洞也因為和斧頭殺手搏斗坍塌了。姐姐和女友通過日記本尋找出路,慢慢找尋,看到了一個像心臟一樣的東西,然后走到了營地下方。同時,斧頭殺手沖進了營地,大肆砍殺。這時女主發(fā)現了斧頭殺手,但是她想起自己關起來的女孩還在房子里,就去營救。兩個人在房子打了起來,被關起來的女孩被打昏了過去。女主發(fā)現了在廁所下方的姐姐和女友。正在營救,斧頭殺手趕到,殺死了營救的一個男生,然后去追女主了。姐姐只好留下受傷的女友準備先逃出去,再營救。她好不容易找到了營地會議室下方,這時正好斧頭殺手在要殺女主。姐姐及時趕到,刺死了斧頭殺手。姐姐的女友也逃了出來,還發(fā)現了女巫的手。她們準備將女巫的手還回吊死女巫的大樹下。他們正準備出發(fā),斧頭殺手復活了,殺死了姐姐女友。女主和姐姐跑到大樹下,沒有發(fā)現女巫的尸體。這時殺手們趕到了,殺死了女主和姐姐。最后警察兒子救活了女主……
那個女巫的地下室設計的蠻好的,有生命的,還真蠻瘆人的。影片對孩子還是很憐憫的,沒有被砍殺的影像,只有血跡和掉落的物件。最后的殺手對女主和姐姐的砍殺蠻震撼的,兩個人死都不要分開的誓言在血色中顯得甚是浪漫,但是現實殘酷無情,巨大的反差還是蠻震撼人心的,那種無力感,讓人心痛。
剛夸完第一部還可以,第二部海報就開始敷衍了是吧。
夏令營確實是個好題材。。
一上來就挺那啥啊。。。慶幸的是,這部起碼不是同性戀了~
一切也是命運的指引。
重新回歸到了姐妹情深的情節(jié)了。好評
最后并沒有反轉,全是刀。(因為還有續(xù)集嘛)
~~~~~~~~~~~~~~~~~~~
倒敘的手法挺好的,劇情緊接著第一部,距離真相越來越近了。
情感的表露也非常真實,對于反抗命運也算是一種闡述了吧。
總體好于第一部,中間有致敬史蒂芬金的情節(jié),其實整個電影都有那個味兒,感覺上甚至有些像《it》,小丑也是史蒂芬金小說的角色?。ㄎ婺槪?/p>
所以說對于恐怖片愛好者,整個還是挺對味兒的~
-----------我是小鎮(zhèn)的分界線-----------------
推薦指數:★★★☆(7/10分),女巫的斷手將揭示詛咒的真相。
今天聊聊美國電影《恐懼街2》。
片名Fear Street 2 / Fear Street Part 2: 1978(2021),別名恐懼大街2:1978 / 恐懼街2:1978。
Netflix在今年7月2日、9日和16日,連續(xù)三周放出全新驚悚電影《恐懼街》三部曲。
《恐懼街2》是三部曲的中間一部,肩負承上啟下的作用。
故事依舊發(fā)生在萌城鎮(zhèn)(Shadyside),蒂娜(Deena)想要阻止女巫莎拉·費爾(Sarah Fier)的詛咒,拉上一群小伙伴,共同對抗邪惡。
這一次的故事主要有關1978年宿營連環(huán)殺人事件。
三部曲改編自R·L·斯坦 (R.L.Stine)的《恐懼街》系列叢書,這套系列叢書目前有58本之多?!犊謶纸?》的故事原型取自《恐懼街》系列小說《熄燈》(Lights Out),部分情節(jié)進行了改編。
《恐懼街2》整體效果略高于第一部,原本稀松無奇的B級片原來另有隱情。
女巫莎拉·費爾的詛咒一直被當做所有悲劇的根源,但好端端的誰會沒事發(fā)出這么惡毒的詛咒呢。
有點兒警惕性的觀眾,大概已經能夠猜到劇情即將反轉。
本片中有一個情節(jié)是,齊格(Ziggy)被校園霸凌時被吊在樹上。
欺負齊格的女孩說齊格是像莎拉·費爾一樣的女巫,還說莎拉·費爾其實還活著,如果當年把女巫燒死而不是吊死,就不會活著了。
這一段對話對應的是《恐懼街》小說中提及的恐懼街起源故事??謶纸拄[個不停起源是費爾家族以審判女巫的名義,處決燒死了古德家族的兩名無辜女性。
本片雖說是三部曲的第二部,但實際上是最后拍攝的。
真實拍攝時間是在在《第一部分:1994》和《第三部分:1666》之后。
再說一些本片中的彩蛋。
1.愛麗絲(Alice)和湯米(Tommy)都是電影《十三號星期五》(Friday the 13th ,1980)中幸存者的名字。
本片中給角色起這樣的名字是為了致敬。當然本片還在其他地方致敬了這個系列。
2.C·伯曼(C. Berman)的狗名叫湯姆少校(Major Tom)。
這是致敬大衛(wèi)·鮑伊(David Bowie)的歌曲《Space Oddity》。
3.幾個小青年在醫(yī)務室找到一瓶沒貼標簽的藥,只是印了“L 484”的字樣。
幾個人如獲至寶,把這些藥片當迷幻藥磕下去了。其實L 484是對乙酰氨基酚500毫克的國家藥典標識。
乙酰氨基酚其實就是撲熱息痛,主要用于退燒、緩解疼痛用的,說撲熱息痛大家就清楚了。
4.本片的配樂也致敬了許多經典作品。
配樂致敬的作品包括《兇兆》(The Omen ,1976),出現在演員們讀護士的書時;《異形》(Alien ,1979),出現在演員們找到巢穴;《十三號星期五》(Friday the 13th ,1980)出現在齊格躺在營地時。
5.尼克(Nick)說“斯蒂芬·金的新書應該挺好的”,指的是1977年首次出版的《閃靈》(The Shining)。
6.湯米發(fā)狂殺人時,他在一間小木屋里殺害了三名萌城鎮(zhèn)的孩子。
其中一名女孩是亞裔美國人,她很可能是凱特·施密特(Kate Schmidt)的姨媽。她在《恐懼街》中提到她的姨媽在宿營遇害,這讓她的家庭痛苦了好久。
7.影片中多次提及《魔女嘉莉》(Carrie),這是斯蒂芬·金1974年出版的小說,兩年后改編成著名電影。
片中有不少致敬鏡頭,尤其是那個從頭頂傾倒而下的一幕。
8.連環(huán)殺手們無法被殺死,被擊倒后過一段時間又能恢復行動,這算是致敬了《月光光心慌慌》(Halloween ,1978)系列的邁克爾·邁爾斯(Michael Myers)。
9.影片中還有一個通過背景音樂劇透的地方。
當尼克復活齊格,背景音樂是涅槃樂隊的《The Man Who Sold the World》。究竟誰才是“出賣了世界的人”呢?
沒注意到也沒關系,因為一切都會在第三部真相大白。
感覺愈發(fā)純正,
真相即將大白。
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歡迎關注公眾號:妙看影視
解鎖懷舊服地圖第二章,夏令營。比第一章殘暴了不少,斧頭之下無全尸,一招一個小朋友。啪啪啪必死定律,當然,跑掉一個。 喜歡這種類型,但中間兩次出戲,為了年代感放一些老歌可以理解,但請慎重挑選,請不要在本就不甚恐怖的電影里放那首《Carry On Wayward Son》好嗎。五秒五秒,你知道僅僅是前奏響起這五秒鐘我是怎么過的嗎?托米已經瘋了,你挑的歌,導演,女巫差點被吃定了,耶穌也保不住她,我說的。 生怕一場殺戮大戲尚未展開就竄出一輛黑斑羚,下來一長發(fā)一短發(fā)兩個黑西裝,掏出一張FBI警官證,上演一出bug大佬踏平新手村,把女巫的灰都給她揚嘍。那第三部豈不是沒得看了。
一開始我就覺得這是個新瓶裝舊酒的片子:紅男綠女在一起鶯鶯燕燕,然后被喪失人性的殺人狂一陣霍霍。。。鬼哭狼嚎,最后心境純真的女主鬼使神差之下逃出生天,而原本以為一命歸西的殺人狂并沒有死,仍然在暗中積蓄力量。。。
本片也基本就這么個路數,但對比傳統(tǒng)殺人狂的片子,加入了不少東西
1.女主是黑人,還是LES。這就有點漂亮國最近流行的狗血正確的意思。問題是,這種別有用心的設定,對于影片的劇情,沒有半點影響。完全拿去這個所謂的“正確”設定,不會對影片的結局,進程,產生任何影響,沒準還會少死一兩個人。。。
2.最后逃出生天的人,共計五人,其中三個人是黑人。。。這種數據,在70-80年代的殺人狂片子中簡直難以想象。姑且算是影片的某種“進步”吧
3.殺人狂變成了N個。這個是我比較滿意的部分,雖然殺人狂的數量變多,但是美國殺人狂的風格還是十分明顯。熱辣妹子每次出場時候的音樂都會成功的讓我起出來一身的雞皮疙瘩,而托馬斯(對標杰森),猥瑣男(對標弗萊迪),熱辣妹子(對標吸血鬼)也算是對這些偉大的殺人狂進行了某種致敬
4.傳統(tǒng)殺人狂電影當中的一段故事,在本片當中被分成了三大段,每一段獨立成章。最終形成了五個多小時的鴻篇巨制,這是本片當中加量最為明顯的地方
量是加上去了,但是質卻沒有提上來。這導致了我看這部片子的時候,感覺,這就是一般的商業(yè)片,還是那種夾帶了不少私貨的商業(yè)片
我們還回到上世紀殺人魔電影的黃金時期,來看看殺人魔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從這個角度來重新審視一下這種類型的影片
上世紀的經典殺人魔,莫不是體現了某些社會現象,并且也表達了當時青少年特殊生長階段的精神狀態(tài):例如杰森,他側映出來的現象,就是年輕人無拘無束,沒有節(jié)制的狂歡、縱欲以及嗜酒(星期五當中大多數年輕人,都是在極度亢奮的情況下被一刀斃命);例如弗萊迪,反應出來的是成年人與年輕人之間的隔閡,無論你說什么,我作為父母的就是不相信,甚至是不關注,所以年輕人會非常沮喪,無助,最終掉落到社會的陷阱當中去;再例如小丑,他刺痛的永遠都是年輕人內心的恐懼領域,而這些恐懼領域,跟每一個孩子生長過程種的經歷聯系緊密
也就是說,這些跟夢魘一樣的殺人狂,其實反應的是某些青少年成長過程當中的缺失,和缺陷。因為有這種缺陷,所以他們會恐懼,會有心理陰影,因此也會覺得這個角色很嚇人,很讓人印象深刻
但是本片當中的殺人狂,一方面,他不是自然產生的(而是由惡魔的詛咒形成的),另一方面,這些殺人狂本身都是正常的人,只不過是因為惡魔的詛咒進行了突然的變異,最終殺人。這兩方面的特點就決定了,這些殺人狂,雖然看似很強,但是卻沒有什么特別豐富的社會現實內涵隱喻
而少了這些背景,這些社會的現實意義,殺人狂本身,就是個怪獸一樣的東西而已
即便是本片當中的BOSS,也沒有這種社會性的隱喻,他只是一個為了一己私欲,禍害了一鎮(zhèn)居民的野心家而已。不過我個人覺得,這么一項邪術能夠綿延這么長時間,也是夠不容易的??梢娋裎拿鹘ㄔO,是多么的刻不容緩
此外,在具體的技術層面,本片也有不少問題,主要的問題,就集中在時間線上,有的時間流動的邏輯非常奇怪。這邊一個鏡頭殺人狂已經抓住并且完全控制受害者了,下一個鏡頭殺人狂居然還在摸索著下刀位置。,第二季當中,同樣遭受殺人狂伏擊,女主姐姐死了,但是女主卻沒死?你們家殺人狂都不補刀的么?還有一個長相猥瑣的殺人狂,捅了女主幾刀,愣是沒捅死,這我也是奇怪的厲害
最最讓人受不了的是,劇中的小黑胖子,剛剛經歷了準女友被虐殺的事情,之后就立即和姐姐一起歲月靜好,完全忘記了準女友,白人小哥是為了他們姐弟倆而死的。。。這種無情無義的程度也是夠了
如果你可以完全忽視這些社會隱喻等等深刻的東西,這種類似于劇情bug一樣的隨心所欲。這部片子其實還是值得一看的:劇情沒有什么拖泥帶水的廢話,很流暢。殺手的個性體現的很精彩,反轉的讓人很出乎意料,女主對女友的感情很堅貞而且感人。。。
而我最喜歡的其實還是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神秘主義,和人性陰暗的陰謀論
不過,也就僅限于能看這個層面而已。第二部稍微好一點
比第一部強,slasher film 害得是夏令營
比上一部略好。
多多少少都有點為了死人而死人的意味,其實大可不必以此來彰顯恐怖,觀影體驗反而適得其反。
敘事節(jié)奏、影像風格比第1部好多了。
殺手很講原則,只殺自己小鎮(zhèn)的人。
只拍給青少年看可以了
居然還很好看呢,強過1994,已經開始期待1666了,不過結尾在超市找手骨的情節(jié)你不是在開我玩笑吧~
這就是豆的價值,要是沒有2和3的分享,估計會因為1這么難看錯過
。。。。平平無奇的青少年恐怖片。。。。
比上一集好很多 層層解密 驚悚感足 血漿也夠 主角姐妹情感更動人 期待下部(除了開頭火燒胳膊 其他展示高中生無腦的橋段沒啥新意 看多了有點膩
承接第一部的劇情1994,本片是前傳1978,場景從學校、超市,變成了更為固定的叢林夏令營,整體風格也更凸顯青春片,展現了孩子們的愛情和煩惱,不過血腥戲份弱化了,末尾才有多個恐怖角色打醬油,整體氣氛不緊張不恐怖,靈性大肉葵顯得更加奇幻,內核還是逃離小鎮(zhèn)和迷失自我,有點枯燥和無力。好的是2的女主比1好看多了,也有了恐怖片該有的福利。是我想太多,三部曲同一個導演,能有多大的迥異,平淡心期待3了。
不錯 比第一部好看 地洞非常有怪奇物語和小丑回魂的feel 可惜第三部直接要回到女巫那個時間段了 我其實挺想看露比連恩的故事的 邊唱歌邊用剃刀殺人的美女難道不吸引人嗎!
板斧開臉,公廁鬼洞,營地布袋頭殺手X史提芬金《撒冷鎮(zhèn)》點名致敬,挺殘暴,挺走心,但整體感覺不如第一集
在廉價“青少年trash”和想有一番復古作為的“七十年代夏令營殺人狂電影”間反復橫跳,NF式攝制還是令人確定其流水線性質。風格方面和第一部相差無幾,不過換了年代、設定,復古感也因此更成立。兩部下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感到有獨特性的角色都沒有。
如果沒有第三部,前兩部就是大爛片
這些煩人的teenager應該死得再快點
一部電影直接秒殺了美恐一整季
水晶湖與榆樹街的陰影開創(chuàng)一個跨越時代的“噩夢”,此后各種致敬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泛濫一發(fā)不可收拾。《恐懼街2:1978》(夏令營)作為《恐懼街:1994》的續(xù)作(前傳),徹底成為一部女性電影;青春、奔跑、尖叫、番茄醬、花式砍殺,影片整體氛圍非常契合八十年代青少年血腥靈異恐怖片的復古味道(《十三號星期五》果然東方不?。?。從彩蛋的展示來看,《恐懼街3:1666》貌似《死寂》、《異教徒》的feel。
小鎮(zhèn)青年的美恐故事,電影優(yōu)勢在于定位精準,只要保證娛樂性可復制不拉垮就好。
美式恐怖元素大巡禮第二部,沒有第一部帶感,但是節(jié)奏依然飛起,一邊填坑一邊玩轉《十三號星期五》,女巫詛咒和小鎮(zhèn)青年的人生困局交織在一起也算是賦予了影片一般虐殺恐怖片所謂沒有的主題,被突出的女性力量和面對殺人狂主動反擊的情節(jié)設置讓這個系列顯得魅力十足,期待第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