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海策》以中國神話故事盤古開天辟地做引導,以中國大禹治水故事為創(chuàng)作源引,結合先秦古籍《山海經(jīng)》中的神話架構,及以史學名著《戰(zhàn)國策》創(chuàng)作出的中國文化的龐大異世界獨立世界觀。《觀海策之北地風煙》主要講述了曲屠國驅趕北極巨獸入侵軒轅冀地,冀國主力大敗。危亡之際,冀國后方藏匿已久的肥遺族勢力乘機勾結外敵,興風作浪。農(nóng)家姬匡(擅謀略,弓箭),道家凌遙(擅道法)等俠義之士同仇敵愾,保境安民,與乞教邪術士斗勇,斗法,斗智,斗勇,逐漸將局勢扭轉......
看了第一集,就知道這是什麼貨色了。不說別的,就從人物實力對比來說。主角身形瘦小,而敵人體型龐大且力量雄渾,所以不宜力拼,要麼智取,要麼偷襲。主角丟飛鏢時已有端倪,那人根本就沒被飛鏢傷到,連皮都沒破,可見防禦極其強大,而主角在樓頂,跳下來時完全可以利用重力加速度進行偷襲,而主角非但不這樣,反而光明正大地跳下來也就罷了,砍了對方一刀發(fā)現(xiàn)沒傷到被一巴掌扇飛到房屋里后又用飛鏢偷襲且不選擇脆弱部位比如胯下或眼睛,撲下來時砍的又是堅硬的肩膀,你為什麼不能捅眼睛呢?而且傷不到對方也就算了,還被對方一套技能瘋狂扣血,你是想體現(xiàn)你血比對方還厚嗎?之後用某個東西傷到對方后才帶上面具,你是硬要血扣到一定程度才佩戴裝備嗎?而且有殺器卻不提前用,這是各種弱智動漫中最為人詬病的,就像奧特曼一樣。從第一集結尾來看,主角又要和力量型的敵人硬碰硬了,我覺得主角其實是比對方還肉的坦克。
兩年前偶爾看到片花,那時候應該叫《禹相龍圖》,還沒有騰訊注資,畫風寫實、人物細節(jié)精致,打斗畫面流暢、干凈利落 ??墒钦|量實在太差了,人物僵硬,塑料質感,和最初片花差了不止一個量級。說實話我是一集都沒有看完,完全失望,默默關閉播放頁,先不說作品吧,從最初片花可以可看出作者是有實力的,可是經(jīng)過這么長時間的制作,推出的正片卻如此讓人失望,不想說是制作方還是投資方的責任,只想說你們不該如此心急的分一杯羹
在國漫里是很棒的了。
畫面精美,故事元素很有想象力有吸引力。
人物形象塑造上面還欠火候,寥寥幾個畫面就能刻畫人物性格,但人物性格一成不變,要是隨著情節(jié)推動人物也會成長就更棒了。
故事情節(jié)不錯,剛開始戰(zhàn)爭那部分最棒,戰(zhàn)爭場面排兵布陣、調(diào)兵遣將以及詭奇策略很有意思。情節(jié)發(fā)展比較嚴謹?shù)€是不足夠嚴謹:第一集道士感覺都要被打死了,結果戴了面具后似乎沒有受傷一般,這部分也沒有解釋,不嚴謹。
《觀海策》上線不到一周,成績不俗,就我觀看的這幾集來說,還是瑕不掩瑜,可圈可點的。
首先從整體來看,觀海策的背景龐大,上線前用了三個資料片為觀眾鋪設世界觀,用心之極?!队^海策》的背景架構,利用盤古開天與大禹治水的神話入場,架空出新的世界格局,有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作為故事基礎的歷史背景,這樣做,既規(guī)避了常規(guī)穿越題材容易過度杜撰歷史的毛病,又能在一個具有中國古老傳說為基礎的大陸上衍生出新的故事,頗為用心。
當然,世界觀如此龐大,沒看過世界觀資料片的同學一開始可能陷入這“這就是架空”的想法里面,但如果不做資料片,直接在正片里展世界觀,對編劇的功底要求十分之高,《觀海策》的做法顯然是簡單又有效的。
其次,《觀海策》主打“真武俠,真古風,真國漫”,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觀海策》看中的幾個關鍵點:傳統(tǒng)文化、武打武俠、中國元素。
對于傳統(tǒng)文化這方面,《觀海策》主打《山海經(jīng)》和《戰(zhàn)國策》,也就是說,故事當中會出現(xiàn)很多山海經(jīng)當中的奇妖異獸,且在國戰(zhàn)的前提下,也會有許多戰(zhàn)略計謀的運用,這無疑給故事增添了許多爆點和趣味性,但在目前更新的幾集來看,奇異妖獸略有出場,排兵布陣沒有體現(xiàn),劇情節(jié)奏也略微緩慢,但因為更新的集數(shù)太少,無從評判,但個人對后續(xù)劇情還是頗為期待的。
既然走武俠風,那免不了要有許多打斗場面,《觀海策》做的比較優(yōu)秀,人物武打動作流暢,身姿優(yōu)美,每一個打斗分鏡都拳拳到肉,戲分很足,武術設計不錯,場面hold的住,比較精彩。
對于“中國”這一元素,很多歷史題材的國漫都受日漫影響,要么人物建模網(wǎng)紅感,千篇一律的大眼睛巴掌臉,要么畫風日系清新,沒有獨特性,早就忘了什么才是具有歷史沉淀感的“中國”元素。其實可以參考《妖貓傳》,先不說它的故事講的怎樣,它給人們展現(xiàn)的大唐盛世就很有味道。所以說,畫風什么的,不能一味追求視覺效果的美感,要貼合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和整體基調(diào)。很多國漫都忘了,能引起觀眾共鳴的國漫,恰恰應該是致力于展現(xiàn)中國獨特文化氛圍和美的國漫。
歷史題材的國漫走沉淀感的畫風,《觀海策》可謂獨樹一幟,有觀眾覺得不適應濃墨重彩的畫風,但其實這正符合了《觀海策》故事的整體氣質,個人覺得好評,在眾多國漫里極有辨識度。
《觀海策》的制作團隊不錯,人物毛發(fā)、皮膚、武器、服裝器物等等質感都很好,細節(jié)截圖放大仔細看,十分細致,燈光陰影也不錯,渲染跟隔壁幾家比真的是很良心了,起碼你看不到人物行動時有奇怪的邊緣灰藍色陰影。但還有一點需要改進,就是人物口型和表情,有些角度美如畫,有些角度卻顯得僵硬不自然,這其實也是3D動漫的通病,但總體來說,瑕不掩瑜,值得鼓勵。
最后,期待《觀海策》后續(xù)劇情的發(fā)展。
SON2.stringi
從《禹相龍圖》開始至今,差不多應該有五年的時間了吧。從兩人團隊到現(xiàn)在正片上線,做過動畫的人應該都知道其實是不容易的??陀^來講,這部劇的確是沒有滿分的。但是,從畫質上來說,已經(jīng)非常良心的。盡量不放過每一個小細節(jié),連吃瓜群眾的表情也做的還過的去了。再說其打斗吧,打斗算的上流暢了,拳拳到肉,就算是特寫的鏡頭也是沒有任何穿幫瑕疵的。
其實,現(xiàn)在整個市場來說,大多數(shù)動畫片都喜歡走美型路線,都是錐子臉,大磨皮。《觀海策》卻是走的非常寫實的路線,所以會有很多人覺得人物長得不好看。我倒是覺得這樣子的人物形象在現(xiàn)在這個大環(huán)境里獨樹一幟,很有自己的特色。女主的服飾也是踏踏實實的漢服,沒有華麗的著裝,是一個普通老百姓該有的樣子。
再就是說到整個服化道吧,還是寫實兩個字,不華麗不炫酷,卻是都有各自的特點。聽說還都有出處。武器什么的也是牛,本人學識淺薄,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只是之前忘了在哪兒看過,所以提一嘴。
感覺是毫無邏輯洋洋灑灑的寫了一堆。最后總結一下吧,現(xiàn)在雖然只出了一集,但還是推薦大家可以看一下的。這樣子的題材應該是沒有過的。
咳咳又到了《觀海策》歷史講堂時間,雖然是架空世界觀,但是歷史文化是一脈相承的,作為一部考據(jù)派武俠大作,每集精彩劇情里的知識干貨必不可少??!
前天的文章中,小編剛提了最新播放的第六集是場大規(guī)模戰(zhàn)爭戲,還有龐滄將軍那讓人折服的戰(zhàn)爭策略,包括最后姬匡用來射殺敵軍boss的武器,都是滿滿的知識點呢!現(xiàn)在就讓小編來給大家講講課吧,保證滿滿干貨!
哼哼?。ㄇ眯『诎澹┩瑐円J真聽講哦~
一、騎兵的束棒攻擊
第六集中,龐滄下令由先頭騎兵裝備束棒迎擊乞國軍隊,用最短的時間減緩對方的攻擊速度。
而在歷史中確實有這樣的作戰(zhàn)方式。原型是北魏大將爾朱榮大戰(zhàn)當時農(nóng)名起義軍首領葛榮,以7000騎的騎兵擊敗了近30萬人的流民大軍。
由于兩方人數(shù)實在過于懸殊,爾朱榮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迅速擊潰對方,命騎兵手持棍棒,以擊暈代替斬殺,用省力省時的方式完成了戰(zhàn)斗。
新知識點get√
二、牡陣:錐形陣
接下來講一講片中涉及的陣法:牡陣。牡陣又名錐形陣,是古代中國常見的騎兵陣法,指騎兵以錐形編隊進行沖鋒的陣法。
牡陣
而牡陣在傳奇兵書《孫臏兵法》、宋朝兵書總括《武經(jīng)總要·本朝八陣法》中均有詳盡記載。
嗯,其實本片的真名叫《觀?!す糯鷳?zhàn)爭教科大全·策》。
三、環(huán)形騎射陣:
在本集中還出現(xiàn)了環(huán)形騎射陣,這種陣法在東西方古代戰(zhàn)爭中,常見于游牧民族的馬戰(zhàn)。
當騎兵與步兵相遇時,騎兵會順時針轉圈將步兵包圍起來,且每名騎兵在經(jīng)過步兵陣前時都是左邊朝著他們的,便于舉弓射擊,將圈中敵人殲滅(對,大概就是那種圍著群毆的戰(zhàn)法)。就連不可一世的亞歷山大大帝,都曾經(jīng)在精于騎射的斯基泰人面前吃過虧。
環(huán)形騎射陣
四、墨家喬弩與月牙箭
墨家作為許多動漫影視作品的“??汀保恢币浴皺C關術”著稱。而姬匡用來射斷乞國軍旗的就是墨家所贈喬弩,可拆可裝,威力巨大,可謂作戰(zhàn)殺敵、居家旅行之必備良器。
而這把考究異常的喬弩,其原型來源于《墨子·備城門》中的轉射機和《武經(jīng)總要》里的床弩,都屬于威力巨大的大中型弩。
喬弩
《武經(jīng)總要》中的床弩
而姬匡小天使用的形制特殊的月牙箭,也是古代戰(zhàn)場上專用的用于射繩索的平頭箭形。
正中為月牙箭
五、一閃而過的轒辒車
不認識這兩個字沒事兒~ヽ( ̄▽ ̄)?,來和我一起念:
fén wēn
轒辒車,用于攻城的兵車,相當于當時的“坦克”;外形看起來像裝著輪子的小木屋,用來抵擋落石與飛箭。《孫子·謀攻》、《墨子·備城門》中具有記載。當時墨子問禽滑厘如何攻城,其回答中便有轒辒一項,說明在先秦春秋時期攻城器具已相對成熟。
而片中一閃而過的轒辒車載著攻城錘,乞國怕是有備而來,不攻下清涼堡不罷休啊。
《武經(jīng)總要》中的轒辒車
六、纛旗
纛旗(來,跟我念:“ dào”),劇中乞國軍旗。
纛,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車輿上的飾物,后指古時軍隊或儀仗隊的大旗?!吨芏Y·地官·鄉(xiāng)師》云:及葬執(zhí)纛,以興匠師。
在古時纛為等級最高的旗幟,有著信仰與祭祀的雙重功能;而在軍隊中,大纛旗為一軍之象征,旗幟一倒則軍心大亂。龐海單騎擊倒乞國纛旗,便已在此役中獲得勝利。
面部太哈人,不過沖題材多給一星鼓勵一下
雞肋
野心之作 本土之心
開篇介紹感覺很宏大,接著就猶如大雜燴通篇難以找到側重點,持續(xù)觀賞性太差。
人物不夠美,情節(jié)bug多,不過有些傳統(tǒng)神話玄幻在里面,湊合看
分數(shù)給制作吧,開頭介紹很宏大,進來的故事卻很大雜燴,半天看不到一個側重點。
動畫效果可以, 故事情節(jié)bug略多.
看到其他地方好多人噴畫風,果然我品味獨特,我覺得這種畫風整體給人的感覺,就很舒服。除了女主,從頭到腳,從出場開始,我就以為她是個打醬油的,劇情上她也絲毫不亮眼,臉部太凸出了。這是一個敗點。劇情只能說湊合,看后期如何了。
山海經(jīng)啊,集數(shù)太少了。做文化就不應該被噴,誰也不做,久而久之什么都剩不下了。一直文化輸入看別國文化,華夏也就沒了。出來一部就特么吹毛求疵,滅霸那么奇葩嘛的趨之如騖。
畫面寫實,動作不錯,劇情太拖沓,臺詞幼稚。。主角方每次都要等到己方大受損失才智商上線真的OK?推動劇情發(fā)展也不是這么個推動法吧
都說劇情拖沓,但比秦時明月劇情快多了
沒有走美型人物的路線 而是非常扎實的寫實風格 這一點在現(xiàn)今國漫中獨樹一幟 看劇情簡介 故事想講述的規(guī)模很大 野心不小 頭兩集的劇情還算引人入勝 能提起興趣 保持智商在線的基礎上能夠講好故事 就非常值得期待了
劇情一般,人物活動像看木偶戲,片尾音樂好評
雙男主建模還可以吧,看久了蠻順眼的
三星半,看了一集劇情有些失望,臺詞拖沓動作確實挺流暢/估計還是活在PV里的牛逼國漫,3D動作戲之王
在第二季,我希望師叔解了凌遙的琵琶骨。
世界觀挺好,第一季剛出來格局小了點
理性分析一下畫風還算精良,看房子建筑或者樹葉什么的已經(jīng)很真實了,海報做的酷酷的。但是人物動作非常僵硬還不如看定格動畫,配音也就老樣子。整體三星。
這片子只要不坑,把這一季故事講完,是可以封神的。
鼓勵鼓勵,看過的這幾集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