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俊杰的鏡頭感還是不錯的。
離國時,望著負重前行吃力的纖夫 ,這個貧弱的國家何不如此?
在法國,一行大雁排成人字飛過,救國找到了方向。
我總會長大的!一個發(fā)自小矮子內心中最強最有力的聲音。他受過欺負,明知不敵也敢接受法蘭西大漢的挑戰(zhàn),之后不忿的說我會長大的。他多次說過,我會長大的,長大后,再也沒回過老家,沒有見過母親。 這一代人為了新中國付出的很多很多,電影只是一筆帶過。
現(xiàn)在我們長大了,真的長大了。何止長大啊,大國崛起,有大國擔當??上Ю先思疫€沒夠看到,最遺憾的是97年,僅差半年啊,他沒有親眼看到香港回歸。
《我的法蘭西歲月》是一部較新的主旋律影片,其中有這樣一段史實。周恩來、陳毅、趙世炎等人發(fā)起組織了反對北洋政府向法國政府借外債打內戰(zhàn)的“拒款斗爭”,它們以和平情愿的名義把駐法公使騙到會場,然后借人數(shù)眾多威逼其表態(tài)反對政府借款。結果會場失控,大批請愿者將駐法公使及其從員暴打一頓,達到目的后陳毅隨即宣布“今天的會議勝利結束”。
由此我不由想到另一部較早的主旋律影片《周恩來》。文革開始后,外交部成為沖擊的對象,造反派要揪斗外長陳毅。于是,周恩來陪同陳毅到人民大會堂與革命小將見面,也是會場失控,小將們沖上了主席臺。周恩來便指責造反派違背“文斗不武斗”的承諾,立即宣布“今天的會議結束”,還要由小將們承擔一切責任。嗚呼哀哉,世間果有報應乎?
當初看這部劇是因為在騰訊上的高分才有興趣看的,感覺很讓人激情澎湃,一代人偉大的使命為了救中國,不惜一切代價,鄧小平周恩來似乎是整個劇的主線骨,周恩來與生俱來的人格魅力和氣質不愧是我們全國人民愛戴的帥美男周總理,在法國那場震撼人心的為赴法工人爭取合法權益的辯論讓我驚嘆!仿佛回到了那個年代站在了那個法庭,感受偉人的氣魄,只能仰望,還有冥冥中周總理和鄧小平的緣分,也讓我驚嘆命運的神奇和注定,小平爺爺雖說是沒有周總理的個人魅力和形象,但是性格上真的很贊,機靈又開朗,樂觀又上進,雖然小小的年紀但是心里的成熟程度和看待事情的遠見還有大的格局觀都是很讓人欽佩的,事實證明小平爺爺?shù)暮芏鄾Q定也是具有高瞻遠矚戰(zhàn)略性意義的,直接影響了中國的發(fā)展和在國際上的地位,兩個人在一起工作的磨煉切磋和交流也似乎是天作之合,真的應了那句話,趙世炎,蔡和森,陳氏兄弟等這些人也很偉大,也做了很多貢獻,但是英年早逝,似乎并不是命運的寵兒,但是我認為這些人都是對周恩來鄧小平這些偉人有影響的,甚至于對他們的人生可能是鋪墊性的輔助作用,那個年代,滿腔熱血為祖國,如此多的阻力和困難在我們如今看來真的難以想象這是多大的堅持和忍耐才能經(jīng)受得住的國家的淪陷,賣國賊的腐敗,列強的瓜分,國外人的歧視和不公平對待,離開的家長離開父母的懷抱,忍受身體的摧殘,太多太多難以想象的困難都沒有打到他們,反而越挫越勇,我終于知道了為什么他們會勝利會成功,會從小小的組織發(fā)展到今天的共產(chǎn)黨,為什么中國現(xiàn)在如此強大,我慚愧了,我們這代人的使命是什么?我迷茫了,似乎只是沉浸在這幸福美好的生活里,該反思自己審視自己,越努力,越幸運,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這部劇如果單從整個編排展現(xiàn)形式上看是挺普通的,更像是一種紀錄片的形式,我沒有關注這些,可能我認為內容大于形式,內容光芒太大,忽略了形式的不足吧,感覺看完以后更多的是對那個年代所有為共產(chǎn)主義犧牲的人的敬仰,真的很不容易,我們現(xiàn)在中國的青年人更多應該憶苦思甜,祖國的未來才會更加有希望,中國才會更加強大,中國夢也就不再是夢!
今天要說的這個故事,是關于近代史上的一段舊聞,侃侃曾與國共鼎足而三的**的興衰沉浮。
故事呢,是從民國時期四川的一個普通班集體開始的。當時成都高等中學,有一個班級,里面會聚了一批川湘籍的學生,其中有王光祈,郭沫若、曾琦、李璜等等,正所謂恰同學少年,這批人仿“桃園結義”,結為至交。若干年后,其中的大多數(shù)人留學日本,正巧碰上那幾年中日關系交惡,自然而然的,大家就開始學運,反日,這都沒有什么好多說的。
在1918的春夏之交,這幫海龜回到了北平,聯(lián)絡上當時北大的李大釗,翌年的7月1日,模仿當年馬志尼的“少年意大利”,他們成立了一個叫做“少年中國學會”的組織。里面的頭頭們最主要的是七個人,他們是王光祈、周太玄、李大釗、陳愚生、曾琦、雷寶菁、張夢九,李大釗。至于底下人,隨便報幾個名字,毛澤東、鄧中夏、惲代英、劉仁靜、張聞天、周佛海等等(陣容可以說是鼎盛,太祖當時還給主席王光祈洗過衣服,至于像郭沫若這樣的人,據(jù)說因為有**挾妓、搞同性戀、酗酒鬧事種種惡習,竟不能入會,郭自己也說過自己就像是個蠕動的阿米巴,愧對同學如何)。在這里,要談談的是其中的曾琦這個人。
曾琦,原名昭琮,字慕韓。四川隆昌人。先是四川法政學堂,后是上海震旦大學接著留學日本,成立“救國團”,曾琦為骨干?;貒屯瑢W們籌組少年中國學會,七人當中,除李大釗外,全是四川人。因為當時北大為“士林”首腦之所在,曾琦到北大去運動,李大釗和陳獨秀有意抵制曾琦。曾琦后到清華大學運動成功。“五四”、“六一”、“六三”運動,均與曾琦這一派留日學生有很大關系。其他幾位創(chuàng)立人王光祈、周太玄、李大釗、陳愚生、雷寶菁、張夢九等分別信仰共產(chǎn)主義和無政府主義,而曾琦主張國家主義。正好當時興起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各派主要人物相繼赴法,少年中國學會進入第二階段。
談起留法勤工儉學運動,也是一大趣事。先是由蔡元培等人發(fā)起,鼓勵青年留洋。注意,基本手續(xù)是這樣的,先是加入華法教育學會,主要是各個省份推薦,然后統(tǒng)一組織赴法,由教育學會聯(lián)絡當?shù)毓S接受,然后再是半公半讀。
全程從頭到尾,勤工儉學的學生半毛錢都不用自己出。但是天有不測風云,法國在一戰(zhàn)后形式變了,工廠不能吸納大量的外國人工作,加上留學生本身能力欠缺,學生數(shù)量過多等等原因,失業(yè)者大量增加,生存狀態(tài)趨于惡化。于是分化組合成多個派別,最重要的叫做蒙達尼派“蒙達尼派”(主張向公使館請愿,要求政府接納,轉成公費生,每人每月補貼400法郎,四年為期,共需500萬法郎。小熊按,是不是吃多了不消化的東西,自費轉公費,世上有這么便宜的事嗎),然后就是向大使館請愿,失敗,蔡元培赴法,這幫人要求蔡出錢,(熊按,人家免費把你帶到國外,你自己不能生存,怎么還有臉面開口),失敗。此時,一所中法合資的里昂大學落成,于是他們又要求優(yōu)先進入學校(拜托,這是面向國內招生的大學,和各位半點關系沒有?。?,強行占領校舍,國內正式錄取新生不能入駐。
法國警察出動。(熊按,至此,中國人的臉面被這幫勤工儉學生丟盡)。這個時候老大哥出現(xiàn)了,大家熟悉的周公他們成立了旅歐少共,主張依附蘇俄。不久以后大批轉進莫斯科。曾琦這幫人,不主張聯(lián)俄,主張國家主義,于是在巴黎近郊的玫瑰村成立了**,以與少共抗衡。自是共,青二黨從少年中國學會正式分家。有意思的是,青年黨的宗旨是“本國家主義之精神,采全民革命之手段,以外抗強權,力爭中華民國之獨立與自由;內除國賊,建設全民福利的國家”。所謂“外抗強權”指的是反蘇,青年黨的對應口號是“蘇俄帝國主義是紙老虎”,“內除國賊”指的是反赤,青年黨的對應口號是建“中國式社會主義”,(熊按,偶也是才知道二句口號原始出處在這,原來太祖,世宗都和小熊一樣,喜歡盜版啊,感動中)。
然后就是二黨相繼回國,在理論,實戰(zhàn)各個戰(zhàn)線,展開連場惡斗。比如,在北平學界,青年黨聯(lián)絡了蘇聯(lián)排華中受難華僑作講座,結果被赤黨當場打散了會場(熊按,具體參看當時偶然在場的,聞一多大大的詳盡報道)。在上海,青年黨開設了工人夜校,結果赤黨沖進學校,打的青年黨籍教師一死一傷(熊按,帶頭大哥,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項英,項大哥),青年黨也不是好惹的,回敬赤黨夜校一個滬西勞勃生路英華里血案,三死數(shù)傷。總而言之,雙方在1923至1927年間,基本上難分伯仲。分水嶺出現(xiàn)在國共合作以后。開始青年黨也有聯(lián)國打算,不想被CP占了先手,于是轉而尋求別的軍頭支持,連國民黨都一塊反了(熊按,要論歷史傳承,國共是多次結拜的異姓兄弟,共青是同母異父的TWINS)。
正所謂同人不同命,國共合作,黃浦懷胎,十月期滿生出了龍種。而青年黨選擇的是和江東孫郎合作,創(chuàng)辦金陵軍官學校。作的一套其實和他同母異父的哥哥是一樣的工作。黃浦有歌,金陵也有歌,大概是這么唱的:“我車既攻我馬同,男兒敵愾奏膚功,內統(tǒng)一,外獨立,世界仰英雄。國徽五色,長使耀晴空。發(fā)軔云程欽此日,一鼓作氣,先后從戎,看旌旗所指,簞指融融”。但是青年黨運氣不好,七月早產(chǎn),生下個先天不足的寶寶,隨著孫的失敗,這批青年軍轉入東北軍系統(tǒng),然后就要開始下個部份。從九一八到七七事變這六年的準軍事階段。
全文
http://www.ttshu.cn/readbook/527142/123398.html
牛逼
高一,藝海影院,中學教育片。當時還流淚了 就記得這么多
官腔!
= =
留法歲月真的是意氣風發(fā),這才是少年啊,演員很棒,把意氣風發(fā)這個詞詮釋的淋漓盡致。印象很深的是周恩來渾身80塊,拿60去訂做西服,在外是代表國家形象在他后來的外交上確實做到了。如果我有此崢嶸歲月,老來回憶往昔也是不枉此生了
有沙溢喲~
激動人心。。。但是這種片子放在現(xiàn)在不應該被禁么……
好……………………基…………………………(我不正經(jīng)~!我切腹~?。。。?!
有志氣。。
在電影頻道觀看的主旋律歷史片?,F(xiàn)在很多人對主旋律電影很不屑,我覺得很多這類影片都拍得很有誠意,有許多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片中向我們展現(xiàn)了老一輩革命家們在法國留學時的經(jīng)歷,他們的激情,他們的友誼,他們的信仰,他們的責任,讓人羨慕,讓人敬仰,讓人汗顏?,F(xiàn)代人在這方面已經(jīng)缺失了太多,這個時代不缺乏物質,而是精神!
還不錯,最初都是理想主義者,每個人都是這么過來的。
我!就!是!要!和!你!在!一!起!_(:з」∠)_
我知道這種片子在豆瓣不可能高分。我還是覺得ta擔得起五星。
我覺得作為一部電影挺好。
“莫妮卡,今天是星期五,我來赴約了?!?/p>
小平.你好.
郁郁著打開央四,居然不帶停歇地認真看完這個主旋律,還真有些打動人的細節(jié),“我信馬克思,不信巴枯寧”,相信那個年代的荷爾蒙選擇。
這是初中學校安排看的電影3
太蠢了。要看我們的法蘭西歲月這個電視劇的。看完了才知道自己看錯了
特意挑了這部陪爸爸一起看的,很溫暖。任何的政治斗爭剛開始都是很純潔的,我很喜歡年輕時小平,年輕時的黨。一旦專制,似乎任何政黨都會變得面目猙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