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德貴家的說的那句"擦咯",可能過于生猛的演技導致很多人看著有點不舒服,但是我覺得對于德貴家的人物性格拿捏的就是恰到好處,因為她要強,因為她對生活的態(tài)度不抱怨積極向上,才能教育出知恩圖報這么懂事的仙仙,也讓知道自己身世的仙仙充滿了一個快樂的童年,總而言之,很多個小細節(jié)特別打動人,讓你的眼淚在眼眶中打轉,德貴家的對仙仙的母愛 是偉大的,仙仙對德貴家的愛是鉆到心窩子里的??!
原載于:墨神的凡龕
http://www.thinkjam.org/mercury/archives/2005/12/post-92.html年底的三大假期接踵而來,商家活動頻頻,旅行套餐多多,電臺電視臺也不放過這個最后機會,放血出老本,拉攏觀眾,力挽收視率。電視連著播,電影好片如云,娛樂更是樂翻天。
拿CCTV-6來說吧,《張思德》、《海上鋼琴師》、《指環(huán)王》、《十面埋伏》、《人小鬼大》、《生死時速》等等,不少新片大片都列入了最后這周的節(jié)目單。昨天有幸看了一部2005年的天影的新片《兩個人的芭蕾》。
故事發(fā)生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的具有獨特建筑和古樸民風的南方小鎮(zhèn)。一位勤勞樂觀、為人豁達、被大家稱為“德貴家的”女性,因不生育收養(yǎng)個女孩仙仙。但不久,丈夫不幸離世?!暗沦F家的”只能干各種重活累活,無怨無悔地獨立養(yǎng)活仙仙。鄰居們以迷信思想勸說她放棄領養(yǎng),以為仙仙不吉利,給全家?guī)砹嘶逇猓斐傻沦F身亡。但“德貴家的”毫不動搖,她認為丈夫的死不能怪罪無辜女孩。她從一個火柴盒的火花上看到芭蕾舞劇照后,便領著女兒仙仙苦學芭蕾,終于實現了培養(yǎng)女兒成為芭蕾舞演員的夢想。
影片主創(chuàng)人員從導演陳力,編劇蘇潤娟,主演倪萍,艾麗婭,周莉,奚美娟,呂中,五一不是女性,是一部少有的從女性視角出發(fā)展現養(yǎng)母女情深的影片。片中呈現的德貴家的是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母親,是一位堅韌不拔追求理想的女性,是不向困難低頭樸素能干的農村婦女。謳歌了中國婦女的傳統(tǒng)美德,呼喚了人間真情,頌揚了人的精神力量和信念。影片問世后,獲得了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和影視評論專家、學者的好評。中國電影“華表獎”評選和第2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選中,該片分獲最佳攝影獎和最佳美術獎提名獎。還被國家廣電總局確定為向建國55周年的重點獻禮影片。
影片獲得成功,倪萍細膩樸實的表演功不可沒。組看到打造倪萍主演的一部抗戰(zhàn)女戰(zhàn)士的片,演技一流,不過忘記片名了。在《美麗的大腳》中塑造了純樸善良的農村婦女形象,似乎和《兩個人的芭蕾》中德貴家的有所異同,這次更真實,更震撼,早覺得她作演員的成就應該不低于主持人。
據墨神的凡龕 考查自 南方娛樂頻道
倪萍,中國女演員、主持人。 1959年出生于山東青島,173cm。1979年倪萍考取山東藝術學院藝術系,在學期間參加了電影《女兵》、《山菊花》的拍攝,1982年畢業(yè)分配到山東話劇團工作,被評為國家二級演員。 1990年倪萍調入中央電視臺擔任節(jié)目主持人,她在《綜藝大觀》及連續(xù)十多屆的春節(jié)聯歡晚會中的瀟灑表演給廣大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為中國女性端莊睿智、賢淑大方的典范。近年倪萍重返影視圈,接連出演楊亞洲導演的電影《美麗的大腳》、電視劇《浪漫的事》,并一舉奪得金雞影后,另一部影片《泥鰍也是魚》獲東京電影節(jié)最佳女主角提名獎。倪萍以她特有的感性持續(xù)感染著喜愛她的觀眾。
說起德貴家的,想到了母親……
德貴家的,是一個母親,或許在中國數億人中,她也是再平凡不過的母親了??墒撬男蜗篚r活而感人,真實又不落俗套,她既是中國婦女的傳統(tǒng)美德的化身,可身上或多或少又夾雜著生活在小鎮(zhèn)環(huán)境落后年代的“小毛病”。
她見人總不厭其煩說女兒是天生跳“仙女舞”的,她摔跤怕人看見笑話,女兒出息了,她到處顯擺。望子成龍是天下父母的共性,而讓仙跳仙女舞為了自己一個無法完成的夢想,她寄希望于女兒,女兒就是她圓夢的化身……許多細微處,導演處理的很好。最初德貴家的受人誤解,走到哪里如災星般讓人逼之不及,也不讓她掃街道,可她趕在半夜就開始掃街了,嘴里還哼著她招牌的跑調小曲“誰家的姑娘喲……”,于是鄰居無奈之下妥協(xié)了,但不準她和女兒跨進人家的門檻??此朴悬c鄉(xiāng)下耍賴的作風,可她依然故我,因為如何也要掙錢養(yǎng)活女兒仙仙,供她去跳“仙女舞”(芭蕾)。她成天背著女兒做了好幾份工,從不說累,她為了省下點白面給女兒,自己成天吃山藥,直到仙仙四歲,還沒下過地走路。她表面不認輸,不能承認仙仙先天缺陷,那不是正中了鄰居傳的“禍害”一說,可心里又擔心,私下卻送女兒去縣醫(yī)院檢查。為了讓女兒看芭蕾《紅色娘子軍》,德貴家的背著仙仙擠在人群里從頭站到尾。為了讓女兒能象醫(yī)生所說”受刺激“站起來,德貴家的搬紙盒摔破了額頭時不顧鮮血直流,趴在地上一動不動來刺激仙仙,“別叫人瞧見,多丟人”,仙仙搖搖擺擺趕快跑去關門,里里外外好幾層……女兒能走了,德貴家的不知是喜是泣,背著孩子躺在地上,仙仙也高興的躺下來,這樣地上一大一小兩個人在散落的紙盒上,構成了一幅奇妙的圖畫……
另一個場景,仙仙生病,恰逢第二天要參加縣城里舞蹈學校的考試,德貴家的用土方給她捂汗,灌水,大大小小的棉衣被濕了一堆。第二天考試,老師未開腔,德貴家的在旁邊指指點點,初看或許還會有人覺得煩(就和主考老師一樣的感覺),仙仙面試的舞蹈也是她教的不成樣的亂跳一氣,不論唱歌,跳舞,眼看就要希望破滅了,天下起了大雪,從四合院的天井緩緩飄落下來,德貴家的心急女兒平時練功的絕招還沒表現,于是那期笤帚,開始唱著歌掃雪,而仙仙也如平時一樣,開始劈叉,下腰……等一系列高難度的基本功她做起來如此輕松。老師們聞聲出來,看到這一幕,難掩驚奇和感動,而作為觀眾,唯一的感覺就是酸--心酸,鼻子酸……太難忘了,跑調的歌聲背景下,如此美的一幕,天井,飄雪,舞動的仙仙,她慘白的病容在雪中綻放了……
值得回味的片段太多了,呂中送毛衣那段,艾麗婭讓她相親那段,車站送仙仙去學校那段,搶糖包子那段,仙仙第一次放假回家那段,仙仙和老師祝母親長命百歲那段,母親在聚光燈下舞動笨拙身體那段……每段中都若隱若現著德貴家的那種頑強的抗爭精神。她招牌的口頭禪是“擦了”,不管見誰流淚,都是這么一句,對女兒這樣,對她的小姊妹金姨這樣,對居委會主任也這樣,對舞蹈學校老師還這樣,她時隔要強的人,正因此,她才會不屈于命運,和傳統(tǒng)舊俗抗爭。
晚上做夢了,又夢見了母親,或許因著晚上錯失打電話時機的事,還由于看了這片,似乎看到了母親的身影,更理解母親了……也更因為自己的倔強帶給母親的傷害而深深內疚。
愿母親長命百歲!一百歲……兩百歲……三百歲……五百歲……
一個“母親”在失去丈夫之后如何堅強地撫養(yǎng)女兒成長并實現舞蹈夢想的過程。故事里有偉大的母愛,母親用堅強的內心幫助女兒和自己成長。
像大部分中國母愛的表達方式,不會太過嚴厲教育,也不常表達愛意,但母親對孩子的愛都藏在以身作則里,藏在每個日常里,藏在孩子的成長里。
影片在色調選擇上以藍灰基調為主,影片剛開始,母親和仙被孤立在大眾世界之外,藍色本來就給人清冷孤寂之感。藍色在物質層面上也符合南方的深入骨髓的清冷的冬天,伴隨著淋淋的雨,伴隨著漫天飛雪表達了寒冷的代名詞。藍色同時也是一種地域的選擇,在南方以徽派建筑的特點就是粉壁青瓦馬頭墻,也傾向于一種冷調色彩。
雖然藍色給人一種清冷孤寂,但整部影片卻傳達一種偉大的母愛,樂觀的精神,并沒有帶給觀眾太多的傷感,而是一種心靈的感動與沉思。
片子的節(jié)奏極其急促,緊到喘不過氣來,不比快跑時還要引吭高歌對心臟的刺激來的緩和,而持續(xù)性卻猶如母親為女兒操勞的心永遠懸著不停歇,相比女兒卻可以淡定的選擇留在母親身邊,即使放棄未來,放棄芭蕾,放棄舞臺,沒有什么放不下的,除了母親,也只有母親,與母親在一起相依,心里永遠躍動的是最完美的芭蕾。
故事發(fā)生在有獨特的中國徽派建筑風格和古樸民風的小鎮(zhèn)。這里自古就有男丁出門闖蕩經商、務工的習俗。到北方務工的德貴娶回一個女人作媳婦,人們習慣地稱她為德貴家的?! ?br>
德貴家的,天生麗質,勤勞、好強、樂觀,可偏不隨人意,三十多歲也生不出個娃,在好友金梅的勸說下,抱養(yǎng)個女孩——仙仙。她像當地人的媳婦一樣,在堂屋地上置一口大缸,注滿清水,遙祝丈夫平安?! ?br>
可是不幸降臨了,德貴在外務工時摔死了……悲痛之中,德貴家的用大錘砸碎了大缸,缸水漫了一地……
為照養(yǎng)仙仙,德貴家的辭去工作,干起了既掃街、收水費、衛(wèi)生費,又糊紙盒、裝訂書本的活……
清早,當德貴家的背著仙仙來到小巷掃街,卻發(fā)現人們已經自掃門前了。孟奶奶告訴她,抱養(yǎng)的仙仙不吉,有邪氣,勸她送回去。德貴家的認為丈夫的死與仙仙沒關系,孩子是無辜的,既然抱養(yǎng)了決不反悔。但是鄉(xiāng)親們還是說,掃街可以,不許德貴家的娘倆邁進他們的門檻,圖的是在外務工親人的太平。
歲月流轉,德貴家的恪守承諾,從不進鄰里的家門。自己沒有奶水,就把白面留給仙仙吃,自己吃紅薯咸菜,為此,還和金梅發(fā)生矛盾。金梅一氣之下要把孩子還給孤兒院,被德貴家的一把奪回來。日子雖說過得艱苦,德貴家的覺得過得樂和,她有個心愿,希望仙仙能像仙女一樣跳腳尖舞(芭蕾舞)。但是由于德貴家的一直把孩子背在背上外出干活,不讓下地,所以仙仙長到四歲還不會走路。醫(yī)生說,這是受驚嚇造成的,也許得靠刺激才能解決?! ?br>
于是德貴家的天天在仙仙面前跳自己編的舞蹈,以“啟發(fā)”孩子。有時重重地摔在地上,再跳,再摔,直到孩子嚇哭了,仍“刺激”不了仙仙走路。德貴家的灰心了。一天,她從外面進家,不慎摔得頭破血流,仙仙一見,突然從椅子上跳下來,搖搖晃晃地跑到媽媽身邊……母女倆躺在地上,開心地笑起來。從此,德貴家的掃街時,仙仙就伴著媽媽的歌聲,跳起自編的仙女舞。
仙仙始終認為自己是媽媽生的,當聽到流言蜚語,回家問媽媽時,德貴家的毅然告訴女兒抱養(yǎng)的實情。仙仙被感動了,高喊著你們說吧,我和我媽都不怕你們說,德貴家的就是我媽……第二天天未亮,仙仙便提前起床,替媽媽掃街。母女愈加情深?! ?br>
省舞蹈學校來招生,仙仙用跟媽媽學來的舞蹈和那首老歌打動、感染了老師,德貴家的用她的質樸、執(zhí)著征服了老師,也贏得鄰里們的尊敬。仙仙放假回來時,家家戶戶搬出床板、門板、八仙桌,擺在小巷里,讓她在上面跳自己從未見過的芭蕾舞,欣賞著……
德貴家的看到女兒從省城跳到了南京、北京,雖然離得越來越遠,心卻越跳越近,情搜索不自禁地跳起曾經教給女兒的仙女舞。雖然舞姿笨拙,但在女兒的眼里她比仙女跳的還要美,因為媽媽始終伴著自己在跳。
影片講述了一位平凡婦女在丈夫死后獨自撫養(yǎng)起抱養(yǎng)的女孩兒仙仙,她面對生活的重擔和種種詰難,毫不氣餒、永不放棄的,最終把女兒培養(yǎng)成一名優(yōu)秀的芭蕾舞演員的故事。
影片中生動、典型、真實的細節(jié),賦予了影片深刻的內涵,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這些細節(jié)無論是深化主題、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還是對揭示人物性格與心理都有重要作用。
首先,細節(jié)能夠惟妙惟肖、細致入微地凸顯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理。影片中,仙仙小時候被鎮(zhèn)上的人鄙夷,連帶著母親受了許多委屈,但當母親最終把仙仙送去了省城學習芭蕾舞,仙仙放假回到家給母親帶回來禮物時,母親卻是不計前嫌的挨家挨戶給鎮(zhèn)上的人送去許多糖果,這一細節(jié)的描寫,展現了母親的樂觀和大度,所有的不順意都將因為仙仙帶給她的快樂而煙消云散。仙仙也是如此,在她的一場演出結束后,舞蹈教師祝愿她的母親長壽,仙仙卻快樂的不客氣道一百歲、二百歲、五百歲。雖是簡簡單單的一個細節(jié)描寫,將仙仙的童趣天真展現的淋漓盡致,同時也展現了仙仙對母親真心的祝福與深切的愛戀。
其次,導演用細節(jié)來為以后做鋪墊和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也是獨具匠心。母親在最開始貼紅紙鴛鴦圖、穿紅衣等待丈夫的歸來,這一細節(jié)的展現為之后金姨因為母親拒絕相親,生氣之余推翻了桌子而露出來桌子下面貼著的鴛鴦圖做鋪墊,讓觀眾讀懂母親內心柔軟的那一面。省舞蹈學校來招生時,母親淋著大雪在院里掃雪,唱著“誰家的姑涼喲……”讓仙仙表演跟母親學來的舞蹈,這一細節(jié)打動、感染了老師,推動仙仙去省城學舞蹈的情節(jié)發(fā)展。
再次,細節(jié)的作用還可以深化主題。母親一次又一次的用紅繩子將仙仙綁在身后,那濃濃的母愛透過繩子的紅生動的刻畫出來。還有母親為仙仙能更好的學習舞蹈,在家置辦了一條練舞的大粗繩,母女情也因為這繩子的結實而聯系的更加緊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人物的語言作為細節(jié)的一部分,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鎮(zhèn)上人因為母親在外打工的丈夫突然去世,以及母親為丈夫求平安的缸的破碎,而對母親抱養(yǎng)的孩子仙仙唯恐不及,讓為仙仙有邪氣,便避著母親,躲著母親,不讓母親帶著仙仙跨進自家門檻。但是在母親眼中,被認為有邪氣的仙仙天生就是仙女,母親不畏懼的在小巷大著嗓門喊“我家的仙就是跳仙女舞的料,我家仙身上沒邪氣!”每個巷口母親都會重復好幾遍這話語。母親的聲音在巷子里傳播,同時也在觀眾心中回蕩,母愛的體現此時雖沒有轟轟烈烈,卻比轟轟烈烈更震撼人心。還有她那招牌的口頭禪是“擦了”,不管見誰流淚,都是這么一句,對女兒這樣,對她的小姊妹金姨這樣,對居委會主任也這樣,對舞蹈學校老師還這樣,她是個要強的人,正因此,她才會不屈于命運,和傳統(tǒng)舊俗抗爭。
影片《兩個人的芭蕾》在細節(jié)的描繪下,極具藝術感染力,觀眾的心靈得到震撼,產生了無數新的啟示,留下深刻印象。該片的細節(jié)是一個真真正正的“放大鏡”。
我感動了, 僅僅以為我的母親,而實際我并不喜歡這部片子。
母親,世界上最偉大的人。
倪萍大媽又來煽情了。。攝影不錯
笨拙的母愛才托舉得起這美麗靈動的舞姿,古巷里那跳舞的紅色身影,無論是兒時練舞的倔強還是長大后在門板上跳舞的歡樂,都是最美麗的風景~
可憐天下父母心,看到了母親的影子……
《兩個人的芭蕾》在影像上的表現力非常出色,這幾乎是一種工整的,樣板式的教材。對于紅色這個母題從頭至尾的運用,對于母女情感聯系的隱喻,對于幾乎行改了大部分我們能見到的視聽語言技巧,都相當的有代表性。只是如此大量反復的對電影手法的運用,讓這部電影有了一種炫技的刻意,讓觀眾——尤其是觀影經驗不足的年輕觀眾——產生一種審美疲勞。而相對其他幾位出色的女演員,倪萍的表演真的是發(fā)力太猛了,有一種無法忽視的格格不入感。整部電影也因此顯得太過于煽情了。
很好 只是后半部分演技稍稍跟不上 略不自然 風格是我很喜歡
母愛很偉大 情節(jié)很動人
我還是覺得開頭啰嗦了一點,但是總體還不錯,其實中國也有很多溫情的電影,只是很少被人發(fā)現。
中傳MFA復試(電影分析)影片
倪萍敢演的不那么使勁么
雖然我并不怎么喜歡倪萍,雖然倪萍的表演確實有點用力過猛,但是這并不影響我喜歡這部電影。電影里面姥姥的性格堅強又要強,像極了我的母親,她從不向困難低頭,從不乞求別人可憐,從不輕易流一滴眼淚,對孩子很疼愛又很嚴格,甚至有點過于心狠,但只有這樣,才能活在人上,贏得尊重!滿分
看完,想起了自家老媽……
沖著倪萍大媽看的,早對這類國產電影沒神馬感覺了,至少這類創(chuàng)作真誠的片子不讓人討厭?!铩铩?/p>
母愛之偉大,讓人動容。喜歡其中紅色的運用,充滿張力。
攝影彩云烘明月,墨塘蓮影別樣紅。攝影師:梁明
小時候看的了。。那雙鞋。。
和母親大人一起看的,淳樸感人~
CCTV-6 電影頻道 ……
偉大善良又堅定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