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zhàn)爭時期,東北抗聯(lián)司令員楊靖宇將軍率部被日軍重重包圍,楊將軍命令主力突圍,自己只帶三名戰(zhàn)士——常懷忠、湯福祿和朱二十八留在山上吸引敵人重兵。二十九師師長程斌叛變投敵,使我突圍部隊損失殘重,楊將軍感到無限悲痛。程斌回家探親遭母斥責,程妻憤然舉槍處決了丈夫。常懷忠的戀人周鳳蘭上山為將軍送糧,與常懷忠重新相見。日本人以高官厚利誘降楊將軍,遭到痛斥。日軍進攻,常懷忠和湯福祿陣亡,鳳蘭也與敵人同歸于盡,烈士的頭顱被懸掛在城頭,許多百姓因向英烈叩頭而遭屠殺??孤?lián)主力派人去接應(yīng)楊將軍,卻未能沖過日軍封鎖線。一位百姓為將軍送糧也被日軍殺死。楊將軍和朱二十八終于闖出了敵封鎖線,朱二十八身負重傷,不愿拖累楊將軍,飲彈自盡,臨死要將軍以他的肉充饑,保持抗日大旗不倒。楊將軍含悲掩埋了戰(zhàn)友的尸體。他拖著精疲力竭的身體向山下爬去。饑餓無情襲來,楊將軍扯出棉絮,和著雪吞進肚里。他又一次被民族敗類出賣,陷入日寇包圍。三木充滿敬意勸降楊將軍。楊將軍大義凜然,怒斥敵酋,甘愿熱血染我中華山河,不與日寇并立于世。日寇的子彈,向楊將軍瘋狂射來,楊將軍中彈十三處,依然怒視敵寇,挺立不倒。三木折服了,面對如此強硬的對手,他脫下軍帽,誠惶誠恐地鞠躬致敬……殘酷的日寇為解疑慮,解剖了楊將軍的遺體。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將軍的胃與常人無異,所不同的是,將軍的胃里沒有糧食,有的只是棉絮和草……
2021年才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緣于電視中對楊靖宇將軍的講述。楊靖宇將軍的事跡我早就知道,但影視作品確實第一次詳細得看??粗拔揖透嬖V自己,不管有多少抗戰(zhàn)作品參差不齊到何種程度,這部電影中描述的我都愿意全部相信都是真實的。
1.影片風格冷峻寫實,確實對于楊靖宇將軍在遍地是日寇的東北,在冰天雪地的環(huán)境中抗擊日寇的事件,所有藝術(shù)手法都是不尊重的表現(xiàn)。影片一開始幾位傷員選擇在雪地中與敵人同歸于盡,拉響手榴彈前僅僅一個面部表情特寫,大概不到1秒鐘,隨后是黑煙滾滾。這樣的壯烈犧牲,這樣的自然平靜,這樣的突然短暫---這就是拼命的戰(zhàn)斗,這就是寧死也要干死日寇的決心,這樣的感情這樣的表達恰到好處。
2.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這個詞在上中學的時候就學習過,一直懂其意不懂其境。人到中年,遇到很多難事,很多時候有些沮喪和悲觀,看到革命英烈、想到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這個詞,終于對這個詞感同身受。影片中抗聯(lián)戰(zhàn)士在戰(zhàn)斗之余還興致勃勃的從日寇死尸上“打掃戰(zhàn)場”,用自身的力量把日寇“沖到大海中”。有時候這些戲謔的東西就是不斷抗爭下去的活性劑,而我們這些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們還矯情什么呢?
3.在楊靖宇將軍最后一位下屬即將離開他時,我不禁淚崩。楊靖宇將軍為了什么?他的弟兄死跟著他為了什么?不要命要什么?東北的冬天冰天雪地,但烈士的力量與精神火熱滾燙!
4.看到最后,我在想,真的會有這樣的人?不怕死,寧愿死也要打下去,和日寇一直打下去?在現(xiàn)在這個和平年代,我想這樣的人不多,所以我才會有這樣的想法,也可能是我缺乏那種氣概。而楊靖宇將軍無疑是這樣的戰(zhàn)士,不怕死,寧愿死也要一直打下去,要么勝利,要么戰(zhàn)死;在當時那個年代,這樣的英雄無疑是鳳毛麟角,在當時也能感召無數(shù)的國人,而現(xiàn)在,雖然沒有戰(zhàn)爭,但楊靖宇將軍這樣的精神可以給有心的國人莫大的勇氣與力量,這就是中國脊梁的力量,華夏民族得以幾千年繁衍生息的寶貴核心。
5.中華民族的英雄們永垂不朽!
1.片名不貼切,內(nèi)容是楊靖宇最后八天,只能是步入死亡,改叫最后的輝煌還差不多。 2.片中有一些吃樹葉吃棉絮的鏡頭當然是假的,但是冰天雪地光著膀子以及說話時哈出的氣這可假不了。早年的電影不管劇情是否虛假,鏡頭是否粗糙,但敬業(yè)是肯定的, 3.片中沒有丑化日本人,也沒有美化楊靖宇,楊靖宇臨死前拿著雙槍一陣亂打,只見到一個鬼子倒下去,自身倒是多了幾個窟窿,也是直挺挺的倒下去。 4.開頭有一段,一個特派員讓楊靖宇他們退到蘇聯(lián)去,但楊靖宇不肯,說如果退過去了,誰來打鬼子。幾年后,抗日戰(zhàn)爭結(jié)束,國共雙方在東北大打出手,杜聿明把林彪打的抱頭鼠竄,毛澤東來信要死守南滿,林彪不聽,認為死守就是死路一條,率軍退到北滿及蘇聯(lián)境內(nèi),然后大練兵,幾年后全面反攻,遼沈戰(zhàn)役,平津戰(zhàn)役,從東北一直打到海南島,國民黨看到狗皮帽子撒腿就逃。這就是楊靖宇和林彪的區(qū)別,智將和勇將的區(qū)別,不過楊靖宇身上那種舍身取義的精神正是現(xiàn)代人所缺乏的。 5.片中的大姑娘好美,可惜出場不久就被鬼子打死了。楊靖宇身邊的戰(zhàn)士犧牲的時候也讓人動容。
每一段慘烈的歷史都要被銘記!小時候就對這部電影印象深刻!英勇的東北抗聯(lián)將士們永垂不朽!
抗聯(lián)!
小時候看的很奇怪,為什么一個將軍手下沒兵了
至今吉林省仍有靖宇縣,嗯~純爺們~,只是很懷疑電影中他最后就義時說的話的合理性,酸的不行,那時的人說話還那么文言文么,詫異。
居然有評論說劇中有設(shè)定一位日軍軍官叫“犬養(yǎng)”的是丑化敵人,請問他知道日本有一位著名的前首相叫犬養(yǎng)毅的嗎.......真的是無知到一定境界,作評論前真的需要多讀書。
抗日英雄楊靖宇將軍永垂不朽!
94年國內(nèi)電影制片廠的視聽風格就是這樣子,抗日英雄偉光正,日本軍官臉譜化,是時代特色也是局限所在,但主創(chuàng)對于拍電影的態(tài)度總體算是認真,雖然難免顧此失彼細節(jié)失考。唉,我們欠楊靖宇將軍一部配得上他聲名的優(yōu)秀電影,不老套不流俗,時至今日,更難了。
優(yōu)點是拍出了東北抗聯(lián)的艱苦壯烈,演員演技也非常精湛,實地拍攝十分逼真,缺點上還是那個年代國營廠影像風格的弊病,還有日本人說中文,武戲拍的比較糙,加了太多慢鏡頭,總體瑕不掩瑜,最后一句,楊將軍千古……
學校組織影院觀看,我看了兩遍,楊靖宇生命最后的八天。
央六撞的,一邊做手工一邊聽電影。
居然有傻子特別在意最后就義時說話的合理性,一部電影連點藝術(shù)加工都不能有了么,非得拍成大老粗罵人才行嗎,病得不輕
楊靖宇是中華民族的大英雄,是我們的民族脊梁,很榮幸可以在將軍犧牲的地方作為一名PLA軍官工作!楊靖宇將軍永垂不朽!
終于找到這部電影了!
看得下去的舊紅片
向楊靖宇將軍致敬!向東北抗聯(lián)的英烈們致敬!
小學看過的,記憶深刻。
上小學看的,致敬楊靖宇將軍。
抗日之信仰堅如磐石,富貴不可動搖,今日得以血濺山河,足矣。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故事有欠缺打磨的地方,但讓我熱淚盈眶的數(shù)次。
是否算得上“名導(dǎo)佳作”(顏學恕的野山成為單界金雞獎獲獎最多的作品),或可再議。但肯定屬于那種被奇葩片名所累而嚴重影響傳播的電影:楊靖宇英勇捐軀的戰(zhàn)爭故事怎么會起了一個改開十年成就展的名字?!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