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陽光與愛奇藝達成合作,推出基于余耕(本名王兵)小說《如果沒有明天》改編的超級網劇《我是余歡水》,由《都挺好》編劇王三毛、王磊父子改編,孫墨龍執(zhí)導,侯鴻亮制片。原著小說以詼諧荒誕的方式描寫了社會底層小人物余歡水的艱難境遇與心路歷程。余歡水懦弱膽小、退讓隱忍,身患絕癥反而給了他為自己活一次的勇氣。經歷了命運的捉弄,余歡水依然堅守善良,強大內心,他挺直腰桿,理直氣壯地活出尊嚴,感知了幸福。
看完余歡水最后的自白,我長舒一口氣,這12塊錢果然是買了個教訓,劇中的諷刺太失真,劇外的超前點播才是真黑暗啊。
其實拋開演員不談,這部劇的故事從一開始就稱不上有多好,每次剛要把觀眾帶入佳境,節(jié)奏馬上就垮下來。抖音上看的幾個“逆襲”橋段在第三集就全交代完了,之后吸引觀眾看下去的只有假電纜這條線,然而這條線里智熄操作太多,三位領導也沒有什么威脅感,劇情的基調脫離了“爽”,就慢慢變得無聊起來。還好多虧了幾位主演,才讓整部劇有了看頭,余歡水和女領導的幾場對手戲百看不厭,三位領導相互撕逼時飆演技也很精彩。
但為什么還是要說這部劇是割韭菜呢?因為從你交了12塊錢以后,這部劇就真的沒法看了,是3倍速都嫌慢的那種。余歡水帶著志愿者妹子上山完成臨終遺愿,被三位領導跟蹤,后來又偶遇見義勇為時那個壞人的二弟。為了把這三波人強行聚到一起演話劇,編劇用了大量廢筆,硬生生拖了三集,最后在壞人拿槍威脅下,幾位主演輪番自白。且不說這是最偷懶的填坑方式,主角曾經面臨的種種現實中難以解決問題,在這種脫離現實的險境下,也突然變得無關緊要起來。如此跳脫的劇情總結成一句話就是:你信嗎?
至于結局,美其名曰“開放式”,其實就是特別潦草,怎么看都不像結局。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幫大家省點錢,U盤是趙總拿的。
本來給劇打的是四星,但因為劇方管理小組的無賴操作,余歡水式的小反抗就只好是給一星啦。
豆瓣小組臭名遠揚,這兩天才明白個中原因。源于小組討論的一個帖子:
//www.douban.com/group/topic/170657657/?start=300
這個樓主呢,其實應該是小組管理員“樂荷君”的小號。他的發(fā)言,讓人很容易欣賞到一種毫無邏輯、思維水平低下、胡攪蠻纏的無賴式表演。
他冠冕堂皇地說著臨死前砸無賴鄰居家的余歡水是無賴,《絕命毒師》的老白臨死前制毒販毒的價值觀才值得被贊賞,被我?guī)状涡χ瘩g竟氣得原形畢露風度全無,進行謾罵攻擊之后,先是拉黑,然后不停刪除我的評論。(期間我說得最重的話應該是“閱讀理解能力不太行”,以及“書讀得不夠,話卻說得太多”,他罵的全是臟話。)我也拉黑了他,并嘗試用對付無賴的方法,他刪評我就再發(fā)。他回復不了就拉著別人謊言構陷,說系統(tǒng)自動刪除評論。
至此,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在我最后一次反駁沒有任何一個系統(tǒng)會自動刪除評論,并明確表示不會再回復后,他氣急敗壞露了餡,直接濫用權力刪評并永久封禁我的小組id。
嗯嗯??我已經說了不會再回復,封禁id對我有什么用呢?不過是以公權泄一己私憤,并再一次用謊言自欺欺人地給他自己強行找補一些并不存在的面子和成就感而已。本來說大了也只是一場平常逗鬧,權力的粗暴介入讓一切性質改變。
若批判無自由,則贊美無意義。一邊說著別人無賴,一邊自己耍著無賴,以手中權封住別人的口,然后撒謊說著給別人自由,多么黑色幽默,多么余歡水式的荒誕現實。
剛復制地址時順便看了下,嘖,發(fā)現他還在拉著無辜路人自我YY。手中小有微權,便是如此不可一世的嘴臉哦。若這種人不幸真掌了權,我們的社會會怎樣?
————————————
更新:一般我寫的劇評下面的回復都很少回應,這篇性質特別,所以都盡量回了。其實像這位管理員這樣三觀奇葩的,一般也會無視,只是剛好在學習拆解詭辯,而且看其動不動就出言不遜說豆友“什么玩意兒”之類的,相當自大無禮,才周旋了一番。BTW,這篇贊同/反對的比例很值得觀察啊。
————————————
又更新:好像對于我因此而給劇打一星有許多人不理解,覺得不公平。(廢話,不是好像是肯定……)那我解釋一下當時打一星的原因。首先是當時該劇播了一半,分很高,一片倒的叫好聲,打一星的人很少,我覺得我打個一星也沒什么,算是給對方一個小教訓吧,“幸運的是代價不高”,一個一星而已,畢竟這是無權無勢的余歡水小哥哥們唯一能做到的了。因此當時感同身受點贊同的人也遠遠超過反對的人(點反對的沒有幾個)。后來該劇好像被整了,應該是出現了很多刷一星的,于是我的身份由一個與大多數手中無權的豆友同位一體的豆瓣小透明,搖身一變,變得撲朔迷離起來。不對,是變得“明而顯之”起來,就是個編故事刷一星的水軍,于是一下子點反對的比點贊同的漲得還快。
第二個原因,為什么我當時把管理員的賬算到劇身上,可能面對權力下的不公平,我也只能這樣來表達一下對于“公平”的質疑和回應,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舉個不成熟的小例子,就像你正樂呵呵地跟人斗嘴辯論,對方因為惱羞成怒,不僅對你飚臟話辱罵,還突然把你抓起來封上嘴關小黑屋。投訴是無用的,如豆友所說也不知對方是禽是獸,唯一知道的是,對方是某個集體的一員。你也不知道對方在這個集體里到底扮演什么角色。這個時候,對于這個集體弄出的一個作品,你難道還能嚴格要求自己“公平”并歡快地拍手叫好?我不知道境界這么高的人是否現在主流,如果是,那我可能比較小眾。親愛的豆友們,請讓我保持我的小眾。因為現在就算你們不讓,我也會保持的。
事,就是大家都在討論的事。
以下是我們的請到辯論嘉賓,兩位男性編劇,兩位女性大學生。
我想這是“第一辯論”有史以來最高質量的一次辯論,如此嚴肅又貼近生活。每個人都貢獻了獨特的觀察視角,刷新我的認知。
所謂的“女權爭議”可能是短劇發(fā)力的一次營銷KPI,也可以能是單純的臺詞反轉創(chuàng)作,或許也暴露了編劇爺倆的價值觀。
另外請允許一部分蹭熱點的自媒體先嚴肅起來。我們沒局限在《我是余歡水》一部劇上,討論廣泛而充分。
辯論嘉賓有很多不同觀點,但在一個問題達成了未經討論的一致——
給正午陽光打一星不可取的。
甚至,打一星,會使我們失去本就稀少的正午陽光,失去多元化和嘗試。
空山:怎么看待安妮說的“我是女的,我是弱勢”這句話?這句話是否符合角色身份?你是否覺得其中暗含編劇對女性/女權的侮辱?或者諷刺?
胡自信:肯定符合角色身份。在當時的劇情下,我也認可這句話本身。從編劇的出發(fā)點來說,只是一個反套路,對應后面綁匪的話,肯定是沒有惡意的。
空山:那你覺得是否對安妮這個角色有諷刺呢?
胡自信:有。這個劇里除了大壯,沒好人。最后那場戲,除了那對外國人,因為是功能性角色,其他沒好人,就連欒冰然她都是。 所以我就不明白,為什么大家會說編劇對女性有惡意,照這樣說,那編劇對男性也是有惡意的。
馬天力:為什么這句臺詞要由安妮說出來?因為她才是熟知男權社會規(guī)則,并在其中游刃有余的一個負面女性形象。
有利益出現時,她會用女性優(yōu)勢去爭奪。危險時,她會再次利用自己的女性的身份。這個是對她的諷刺。
可愛:我不太認同“女性優(yōu)勢”這個詞。其實這是父權社會對于服從性別馴服的女性的一種獎賞。
馬天力:是的。實際上她變成了一個同謀,一個深諳這種機制、再利用這種法則爭得優(yōu)勢。她沒為女性做出任何貢獻,反而加重了對女性的剝削??梢岳斫猓粦鲝埢蛑С?。
可愛:我身邊很多人,即使支持性別平等,也不好意思稱自己為“女權主義者”,好像一旦和“女權主義”沾上關系,就會有些不受歡迎,令人敬而遠之。
“田園女權”這個詞,就挺中國特色的,貼上這個標簽的女性,基本上喪失了平等參與討論的機會。
這個詞可能是反女權主義者制造出來的一個筐,什么不對,就可以往里面裝,完全合理化了一些人對于女權的不滿。
小白:宣揚“田園女權”的那些人,可能她們本身就是這樣的,想爭取一些并不屬于她們的東西,然后忽然有了女權運動的這個機會,就把自己裝進這個由頭里。
空山:你怎么看待綁匪對安妮的回復:“別來這套,男女平等,你們天天哭著喊著要女權,我給你呀。"
有人認為這句話應分成兩部分,“別來這套,男女平等”屬于角色?!澳銈兲焯炜拗爸畽?,我給你呀”屬于編劇。
可愛:前半句話還好,后半句話感覺既沒有什么關系,也很沒有必要,有點碰瓷的意味。而且我覺得他針對的是所有的女權,不是針對“田園女權”、“激進女權”。
小白:非常突兀地蹦出“女權”這個詞,劫匪不可能關注這些。我也不贊同這句話分成兩部分,“男女平等”也是諷刺,我覺得編劇想讓綁匪說這句話才會安排安妮去說那句話,整句話都是編劇表態(tài)。
更關鍵在于誰看了這段話會開心吧,可能一些男生會覺得很爽。
馬天力:我倒沒覺得開心。我想他們在最后一集放出這么大一個梗,很明顯是完全跟主線劇情無關,硬植入的一個東西,只有兩個可能性。
第一,編劇本人要夾帶私貨,導演、制片方、平臺終剪時認為無傷大雅。
這是編劇直接跳出來說話。這個劫匪對于女權主義,不可能有任何人物小傳和背景價值觀。
第二,它是個12集短劇,不像《都挺好》,它發(fā)酵時間短,所以強行在最后一集增強話題性,提高收視率。
或許這是短劇模式的一種KPI,當這樣的短劇也能在社交網絡上引起足夠的聲量時,12集短劇模式將有更多可能性,這只是猜測。
胡自信:我覺得是創(chuàng)作思路自然導致的一句話。前面已經包含了很多的臺詞上的小反轉。舉個例子,比如香港電影,綁匪說我隨便拉出來一個人殺死,這時候有一個男性推出來一個女的,說女士優(yōu)先,你會覺得有惡意嗎?
小白:我覺得編劇本身就帶有這種觀點,《都挺好》就是這樣,嘲諷女權。
假如加入辯論賽,肯定要尊重對方的觀點,保持自己的觀點,互相交流。但他的這句話明顯是站在嘲諷、蔑視的角度上。
馬天力:女權主義僅僅是一種主義,作為一種主義,可以被反對,可以被污名化。它內部會發(fā)生分裂,產生各種名詞解釋,你無法阻止。
我二十六七歲的時候,認為自己可以做一個女權主義者。到今天,我的看法是,就像我支持黑人平權運動,但我沒辦法真變成一個黑人,那個角度天然不屬于你。
所以,能夠幫助到女性的,不僅僅是女權主義者。
非此即彼的爭論,犧牲了中間本來可以被爭取、做更多行動的人,結果他們變成了沉默的大多數,因為害怕自己哪句話稍有政治不正確,就被狂轟爛炸。
空山:這句話中還有三個字,“我給你”,是否代表了相當一部分男性的思維?認為你要女權,我可以給你,這個權力是在我手里的,假如你能得到,是我們給你的,是我們讓出去的。而且這個男性的綁匪確實舉著槍,他擁有很強的話語權。
馬天力:這可能是最具爭議的一點。語言上可能是俏皮話,但用在這,使得編劇陷在話題漩渦里,一點不冤。
這本身就是挑起戰(zhàn)火的意思,是對個人自尊的挑釁。無論是這爺倆誰寫的,他們的部分價值觀可能還生活在上一個世紀。
但這么小的、暴露價值觀的細節(jié),我們無法去揣測他整體的價值觀。
胡自信:就單純跟馬老師探討一下這句臺詞,“你們不是天天哭著喊著要女權嗎,我給你”。如果不強調這個“我給你”,你會怎么寫這句話?
馬天力:引用蘿貝貝的話,截止到“別來這套,男女平等”,其實這場戲的喜劇元素一點兒也沒有被減損,達到效果了。他后面非要多加這么一句,并沒有真的使喜劇的程度加深。
如果是考慮這句臺詞本身,你不是天天哭著喊著要女權嗎,可以說,你就應該女權到底??蓪憽⒖刹粚?,都是一種選擇。
胡自信:對,我同意。但“我給你”這句話,他說的時候拿著槍。從我個人來看,爭議是想多了。
小白:其實我也覺得有點想多了,但是確實不冤。
可愛:我也是這樣想。
小白:我想補充一句,反而我身邊的一些男性都會覺得自己很弱勢,他們覺得自己背負著很多壓力,還要有一些地方給女生讓步,女士優(yōu)先,他們也很委屈。
可愛:我是在外國語學校,就業(yè)方向很多是對外翻譯,性別差距真的挺嚴重。外交部很多都是優(yōu)先招男生的,明確寫在簡章里,就是要男生。
馬天力:如果說社會環(huán)境,僅以我們國家的電視劇和網劇平臺來說,女性占有幾乎絕對的話語權。
電視劇、綜藝、電視臺、采購方的高層,很多都是女性。比如說湖南衛(wèi)視的龍丹妮。
但是你能想象,在她們控制之下,電視劇和網劇這么多年在女性平權上,幾乎都沒什么貢獻,一直到《都挺好》,由兩個男性編劇推動話題性。
統(tǒng)治平臺話語權這么多年的女性推動了什么呢?她們推動了親媽粉,她們推動了TFBoys,她們推動了對于年輕男性的軟色情行業(yè)或者商業(yè)力量,這跟男性主導下物化女性有什么區(qū)別,干的他媽不是一套事兒嗎?
平權運動不是這么搞的。
空山:在很多災難片中,經常出現“讓女人和孩子先走”的情節(jié),這也變成了女權遭到嘲諷的一個點,大家怎么看?
胡自信:也不是說嘲諷吧,其實是一些人的反駁手段。你要女權,但要女人、孩子先走,那豈不是不要男權嗎?
馬天力:即便是戰(zhàn)犯、戰(zhàn)俘都必須要優(yōu)待婦女和兒童。如果今天一個男性要以這種政策,去攻擊女性,只能說你連一個直男癌都不配當了。
可愛:讓女人和小孩先走,應該是一種社會上的共識吧,不值得被討論。而且這只是一種建議,作為一個女性也可以選擇后走啊。
小白:平權首先是互相尊重,尊重兩方的優(yōu)勢和不足。
胡自信:保護弱小就是天性嘛,也是現代社會建立的一個基礎。沒準在古代,可能也沒有l(wèi)ady first的說法吧。
空山:實際上這只是一個生理問題。
一個男性一生可以有100斤的精子,但是一個女性一生只能產出四百顆卵子,卵子數量決定種族規(guī)模。讓孩子先走,也是因為孩子具有更長的生育能力和價值。
所以這就是一個上天賦予男女兩性的天然的、生理上的差別。
《余歡水》中的女性角色:
前妻甘虹、上司安妮、志愿者欒冰然、余歡水的丈母娘、甘虹的弟媳婦、鄰居范湉湉、醫(yī)院門口煎餅攤主、余晨的班主任、樓上裝修業(yè)主的女朋友、張子銘媽媽、畫家唐韻。
空山:現在有一種觀點認為《余歡水》里面所有或者大部分女性角色都不是“正常人”,或者都有很負面的地方,大家是不是認可這個觀點?
可愛:確實是。比如余歡水的前妻就是出軌、拜金,上司安妮靠色誘在謀取好處,欒冰然是一個比較符號化的角色,我覺得劇中女性都不是特別光彩吧。
小白:肯定的,但是男性角色也是不好的。我個人看,男女角色有一點區(qū)別。
如果我客觀的去看余歡水,他的惡行并沒有比壞蛋三人組輕多少,但大家都覺得他好可憐啊,背負著各種壓力,妻子出軌。其實甘紅出軌,有余歡水的責任、家庭的責任,但甘虹的罵聲明顯高于余歡水。
所以我覺得不公,編劇把女性角色變壞的理由弱化掉了。
胡自信:這是總體創(chuàng)作傾向,所有角色都是有負面的,沒有特別針對女性。
安妮有一場戲也給找了回來,就是去色誘余歡水的時候,余歡水沒答應她,安妮就崩了,她就說我容易嗎,其實會讓觀眾產生同情心。
你要說單純的惡,好幾個男性角色都有單純的惡,比如說魏總、趙覺民、劫匪,一點都沒找回來吧。
余歡水是主角,沒辦法,就是個大男主戲,就這么簡單,沒有惡意。
空山:安妮還有一場戲,被余歡水拿硫酸威脅后,她在車上突然嚇哭了??瓷先ズ軓姶螅鋵嵑芘?,但控制住情緒之后,她又開始撞車,有條不紊地偽造一個現場,我覺得還是多了一點弧光。
馬天力:我認為編劇選擇了一種偏見,為了戲劇沖突,可能會故意強化偏見。
還有從80年代開始,我國的女性總體上呈現出一種戾氣越來越足、驚悚感越來越強的態(tài)勢,這是我作為直男觀眾的一個感受。
從整體來看,她們都像余歡水,是社會絞肉機里的一份子,要么是齒輪,要么是肉餡,互相絞殺,我覺得可以這樣理解。
空山:我們討論一下甘虹這個角色,她受到的批評最大。出軌、離婚后接受了前夫的所有財產、拿到了撫養(yǎng)權、在前夫患癌后把其他的男人接到了家里、很快領證。找前夫,希望把100萬獎金留給兒子。
對于這個角色的刻畫,和角色本身,大家有什么看法?
小白:我不知道編劇是故意這樣設計,還是說他塑造的比較失敗。
甘虹有一些可以算發(fā)光的點,但是大家好像沒太get到。最打動我的是,余歡水去她娘家的那一天,是甘虹一直在等他,沒有開飯,我覺得她還是有盡力在做一個妻子。
包括去4S店,就買13萬以下的,不要拿別人的錢。但大家就盯著她出軌,然后覺得孩子可能也不是余歡水的。
可愛:這個女性形象還是受社會偏見的一些影響,比方說男主的兄弟,之前鬧翻了,但后來聽說余歡水得病,愿意拿錢給他治病。但甘虹就被寫成狠心走到底,有點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那種。感覺創(chuàng)作者對男女角色有點差別吧。
胡自信:相對安妮來說,編劇對甘虹的惡意更大?!芭畽唷睉撛诟屎缟砩咸崞鸬摹?/p>
余歡水得病之前,甘虹都是一個偏正面的形象,有一個窩囊老公,我都能忍得住,大家有點心疼。但是余歡水得病之后,就不是這樣了。
編劇不應該這樣寫這個人物,只會加重對甘虹的惡意。你不如在前期給她塑造一個不好的形象,后期找一點回來,我覺得對于這個女性角色是有點惡意的。
空山:我很高興編劇寫了這樣一個角色。在我所看到的國產電影和國產劇中,男性通常有兩種妻子。
一種是丈夫事業(yè)很成功,不顧家,這個女性要離婚,然后經過種種困境,丈夫終于回歸了家庭,這個女性還是愛她的丈夫。
另外一種就是,一對夫妻過著艱難的生活,然后女方碰到了一個年紀大的企業(yè)家or美國男人,她因此帶著對男主的愛和愧疚過上了物質豐富的生活。
但是甘虹就是不愛她的丈夫,從前不愛,現在也不愛,就是過日子。這個世界上存在完全不相愛的夫妻,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只不過在社會關系中,離婚往往不會立刻發(fā)生。所以甘虹在發(fā)現完全沒有希望后,就拉倒了。這樣一個妻子角色還是很有意思的。
空山:之前已經問過大家了,都不支持,是否還有人要展開講講?
小白:我不支持,但是我理解。因為也有很多人就不管不顧的去打五星。
可愛:就事論事,別搞黨同伐異那一套。
胡自信:我就想分析一下這些一星用戶的心理,他們是覺得這個劇三觀不正吧?
小白:有人覺得你嘲諷我女權,今天我就該重拳出擊,讓你了解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女權,然后她們就去打一星。
胡自信:如果他抄襲或者融梗,怎么噴都好。但如果他表達了一種你不喜歡的觀點,你去打一星,從而忽略整個的作品,這種“批判三觀不正”是最底層的手段。
比如最近的《十三邀》,金宇澄說不喜歡“渣男”這個詞,因為人有很多復雜性。彈幕就飄來一句,“你光提渣男,怎么不說很多人用渣女這個詞呢?”
就偏偏把話題扯到男女權上,好像金宇澄一開始說“渣女”的話,他就會提到渣男一樣。
馬天力:其實打一星并不會真的影響到正午陽光,但是這里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現在非常缺正午陽光,包括《長安十二時辰》的制作公司公司。
如果打一星的行為,使得碩果僅存的、像正午陽光這樣的公司,以后也不敢于去挑戰(zhàn)多樣化的題材和劇集的話,那活該這群觀眾天天看懸浮劇。
06.我們生活中的隱患中立者被傷害,沉默者被隱藏,男權之地缺乏關注
空山:你認為真正的歧視女性的、制造性別對立的影視作品是哪些?
可愛、小白:《娘道》(異口同聲)。
小白:還有好多,保劍鋒演的那個《我是一棵小草》,在我小的時候很多這種劇,看似是大女主劇,但是女主一直背負傳統(tǒng)封建社會給她壓力,忍辱負重,永遠要原諒自己的老公。
馬天力:前段時間有一個女導演說,現在中國絕大部分網大里面出現的女性角色經常成為被犧牲者,動不動就把女主女配犧牲掉。
然后網大是一個特別明顯的,以小鎮(zhèn)男青年為受眾的內容。網大常年重復、強化這種價值觀,直到今天也看不出有任何起色。
這個地方是輿論荒漠,因為女性不看網大。我們基本可以這樣斷言,真正的男權社會在哪里?在中國的縣城、小鎮(zhèn)以及更小的鄉(xiāng)村單位。
快手、短視頻、網大,凡是被稱為是下沉類的內容,那里才是女權主義者應該去發(fā)動輿論攻勢的主戰(zhàn)場。因為那才是每時每刻都有女性被犧牲的地方。
空山:你在自己的生活中目睹過哪些男女不平等的現象?男性利用自己性別特權或者女性利用自己性別特權的時候?
胡自信:可能我圈子比較窄,暫時沒有看到。但你所能想象到的社會事件,都與這種男權主義有關,都是它的輻射。就像最近那個養(yǎng)父性侵養(yǎng)女的事件。
小白:我身邊很少,可能我是學藝術的,朋友也都比較開放。
但有一次,我一個女性朋友跟我看《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她說,那個女生是活該,因為她穿成那個樣子在街上走。我當時很震驚,這個很典型。
空山:在生活中和網上,有沒有你比較反感的關于平權的論調、措詞以及種種?
可愛:“田園女權”我覺得就是不太舒服吧,還有“男德”“女德”。
馬天力:無差別的給人貼“直男癌”標簽,所造成的社會傷害。
我前年拍紀錄片,去了很多的大型工地,全部都是理工科畢業(yè)土木、電氣化的那些男生,一年大概能回兩次家。
他們維持著水電供應、公路鐵路運營,但基本上沒有話語權。他們是沉默的大多數。
有的時候剛要說點什么,就直接被直男癌封條把嘴封上、拉黑了,還包括軍人,占大比例的這個團體在整個文化場上是禁聲的。
他們會被不加區(qū)分的直接歸為一個群體,然后就消失了。但其實他們是丈夫、父親、家庭里的主力。
你不關懷他們,他在文化上基本不考慮進步了。這是內容互聯網化之后,一種隱形的不平等。用戴錦華的話來說,就是未經討論,直接被覆蓋。
胡自信:我現在的觀點是,你越強調,越顯現你內心的不自信。強行提,會遭到一些中立派的反感。
另外,我們中國就不跟外國比,就跟國內以前比,平權至少是一個向上升的水平。但向上升,絕不是天天喊口號得來的,不是通過給《余歡水》打一星得來的,應該用行動來消除偏見。
小白:有一個點,在爭取平權時,不管男女,都過于強調自己失去的利益,然后大家互相反駁,最后就會導致一個惡果,就是那誰也別討論了,大家都一樣。
胡自信:之前四星,前兩天改成了五星,我覺得它有些劇情的反套路做的不錯,我很久沒看國產劇了。
可愛:6~7分,余歡水的起起伏伏就是靠偶然串起來的,沒有特別明顯的成長,又有很爽文的感覺。
胡自信:補充,這個劇還有一個好的地方就是,它短。希望以后國產劇能有越來越多的短劇,真的,超過三十集的我都不會看。
小白:我現在也很少看長劇了,短劇很好,我覺得這部劇可以更好。想做一個荒誕喜劇,不夠荒誕,前面又販賣焦慮的感覺,前6集跟后6集不太搭,后來給改成了6分。
空山:前面很有現實主義的味道,后面就變成一個鬧劇了。
胡自信:原著我都看過,我覺得這對父子編劇是無敵的。王毛老師把大框架捋好,王磊把現代社會上一些議點、熱點塞進去,天衣無縫。 你們說到鬧劇問題,前后割裂,但劫匪戲有必要,因為余歡水低谷過、高峰過,下面一個沖突你告訴我應該怎么辦?他一定要加一個非現實向的東西,一個劫匪來把人性給剖一下。
小白:有點沒處理好吧,沒有拔上去的感覺,但每場戲都挺好的。 *文中圖片除特別標注均源網,如有疑問請聯系本號。
因為最近劇目的話題熱點,也難得百年難遇地重新用起了視頻賬號,看完了這個劇。
從這個劇本身來說,其實編劇算不上大錯,這個劇的主人公是個中年男職場底層,他服務的市場對象,也是類似處境的底層男性(或者我們姑且不恰當地稱呼為屌絲吧),這個劇里所用的梗,所黑的段子,所塑造的各個橋段還有內涵,都是符合這個劇觀看者的心理訴求和真實狀況的。
簡單點說,就跟起點文一樣,本來就是給男觀眾看著爽為主的。
對本劇特別是劇本的評價,其實我自己的觀感是比較路人的,它有一些看點,但是也不多,套路有創(chuàng)新但主體還是老套路,就和大家能在CCTV電視劇頻道觀看到的大部分國產電視劇差不多的水平。
但我還是只能給一個比較差的評價,和大部分來此打分的女觀眾一樣。
為什么呢?
我能理解編劇本的親要恰飯,要貼近定位群體的心理,現實里確實有很多不如意的男性反感甚至用“田園女權”之類的形容,也確實有很多物質化的女性,為了表達這種情緒,劇里玩一玩“女權”的梗,寫了那段劇情。男性觀眾看到了也許會叫好,也許會不在意,很多女性觀眾注意到這個劇情之后,大部分人可能和我一樣皺皺眉,也有可能一些女性觀眾較真,會和微博發(fā)酵最初一樣,寫一寫批判,較真。我也不排除真的有同行或者營銷號的朋友,為了自己的恰飯,有引導或者編排的引子。
但是當它發(fā)酵成話題輿論的時候,編劇君作為官方的人員,你可以下來飯桌上、酒桌上、家里隨意吐槽觀眾傻逼,但是你是不應當在自己的微博上回應“多數暴民恐怕連‘女權主義’的概念都說不清楚吧。”這句話的。
這意味著編劇同志你的炮作為一發(fā)官方表態(tài)的官炮,帶著一種很屌絲色彩的男權主義的態(tài)度,把我們這些本來都不太在意的路人們,特別是女性路人們,都給一并炮擊到了。
這才是為什么很多憤怒的女同志要拿起多年不用的豆瓣賬號沖到這里來打低分,還喊著“求錘得錘”。
不太服氣的男性同胞們,換個位思考一下,你們中間也有看女尊文的吧?你們看到女尊文的作者寫“男的拿來球用沒有,屌絲知道什么叫氣質嗎”之類的發(fā)言的時候,你們覺得會不會有給這文打負分的沖動?
這事兒壓根關男權女權沒有一毛錢關系,說到底我都可以不介意這劇沒有男女同奮斗只有男女同等權利去死,但是我要說作為官方人員亂說話編劇同志你真的是在做大死。
最后再來個題外話吧,這個劇其實反映社會還是有一定深度的,編劇你都敢表現到這個份上了,為什么不干脆展示一下【上層男性左擁右抱,關系裙帶圈子玩耍,底層民工集體搬磚,生活貧賤百事哀;女性有賣身求榮的拜金女,也有卓絕奮斗甚至犧牲家庭的男人不喜歡的女強人,大部分女性天花板沒有職業(yè)前途早早嫁人】社會矛盾多元化的這面呢,立意比起男女對立一下就云泥之別了。
男屌絲的悲哀和草根平民的悲哀,我覺得后者喚起的共鳴應該是更多的。
什么是女權主義 ? 女權是指男女平權, 因此凡是看問題時不考慮性別差異的, 都是妥妥的女權主義者.
7個人質, 只有1個能活著離開, 誰拿到了這個名額, 誰就拿到了這項特權.
女人質以性別差異為唯一理由要求得到該特權, 被劫匪拒絕, 劫匪表示性別差異不在考慮之列.
結論 : 劫匪才是貨真價實的女權主義者
結論 : 劫匪才是貨真價實的女權主義者
結論 : 劫匪才是貨真價實的女權主義者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正午陽光用事實再次證明:12集絕對可以出一部好?。≈v出一個好故事!
余歡水前六集節(jié)奏緊湊不拖沓,新人物角色不斷登場,卻每個都記憶深刻、塑造完整。從前六集來看整部劇風格已定型,一個字:爽!兩個字:得勁!三個字:良心??!
不浪費觀眾的時間 不浪費公眾資源 且能深入人心。
第一次兩周半可以等更完一部好劇,不用受煎熬,不用被套路,不用被拉扯智商。
如果所有劇都能用12集講好講完該多好!
郭京飛的演技真好
荒誕現實喜劇的范兒很正。它最值得肯定的是,愿意花整整兩集的時間全方位地呈現一個loser一敗涂地的人生,非常寫實。扎根在這個現實土壤里,后續(xù)劇情即便飄了些,也都有了根據。細節(jié)扎心到位,自然可以化狗血為神奇。生命遭遇絕境然后觸底反彈的立意挺好,有個人逆轉,也有社會批判。郭京飛的演技細致入微,功不可沒。
只有12集就很香!正午+郭京飛這個陣容就值得一看??戳藘杉瑳]什么短板,就不懸浮這一點已經贏過大部分國產現代劇了。太喜歡大結局這種大型修羅場了,立意也好,2020目前最佳!
把喪劇拍的讓人想一個勁的往下看是個本事
妻子只是把他當成過渡品,利用完了就離婚,重新找新的墊腳石。昔日徒弟飛黃騰達了,就把他踩在腳下。當他又翻身做經理了,徒弟的態(tài)度立馬就變好了。朋友明明很有錢,但就是不還錢,還他你態(tài)度好一點。朋友要和他絕交,他還難過了好一陣子。你不想失去這個朋友,然而你在他眼中什么都不是。人啊,就是不能太高估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地位了。上司每天給他穿小鞋。黑暗的是,只要他握住了上司的把柄,上司就會反過來對他畢恭畢敬。更黑暗的是,他能翻身是因為運氣太好了。可是現實中誰有那么好的運氣能握住上司的把柄?很多人說:我從余歡水身上看到了30歲的自己。你想多了,你才不會在30歲的時候突然握住上司的把柄,然后走上人生巔峰。他有上司的把柄,所以他有和上司對著干的資本。你沒有上司的把柄,如果你還向他學習,只會過得更慘。
只有我一個人覺得沒啥意思嗎…
余歡水這也太喪了【各位演真好
太狗血了以至于失去生活和故事魅力。
歡水就是在水上嬉戲的意思。希望各位都能如魚得水,歡喜平安。
人人皆笑余歡水,人人皆是余歡水。
太喪了太喪了太喪了,看了兩集我很絕望,完美演繹什么叫人善被人欺,郭京飛演出了那種慫慫的窩囊的感覺,場景啥的也很接地氣,希望以后多出這種集數少的電視?。硗猓稖彍徳趺磁殖蛇@樣了,我的媽呀
太慘了太慘了,但是由于男主是郭京飛還是忍不住發(fā)出感慨:“好啊,蘇明成你小子也有今天!請不要因為他是TF老boys而憐惜,鞭撻他吧” 。(腦內替余歡水自動播放bgm“百因必有果 明成的報應就是我”)
這劇不火天理難容!好久沒看華語劇笑到豬叫了,諷刺的尺度也完全踩著審查紅線,劇本完全可以拿給科恩兄弟來拍!
第一次心疼郭京飛??!小人物的辛酸至極,要成功逆襲啊五星期待!
中老年男人的刻奇之作。
一口氣把前半部劇給看了。男主角慘出一百零八個連環(huán)轉折,天人共憤的同時,又慘得很好笑。這一連串的黑色喜劇戲碼,放在國產都市劇環(huán)境里的確是非常出彩的。但隱約透露出的“把人生當成最后一天過、就能逆襲得到幸?!钡膬r值觀和后續(xù)情節(jié)走向,又總是要把這個劇的氣質給捯飭得“土回去”,只能希望后面別崩。/結局打卡:崩了...
看,當年的蘇明成也變成了樊勝美
這質量,是要開國產精品網劇先河了。
不好意思,正午必五,看完四集,此乃神劇
郭京飛開篇即遇車禍,錯過互聯網發(fā)展黃金十年,由美團創(chuàng)始人淪為社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