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脆弱。
相比“機械女”這個名字,我更喜歡“脆弱”。
脆弱。是生命亦是感情。
如此。電影亦有了它特別的定義。
不是一部讓我十分喜歡的電影。但有足以記憶的地方。
不喜歡關(guān)于恐怖片的定義。
只是關(guān)于愛的小小開頭。
我們應(yīng)該時時刻刻為生活中還有感動而感動。
只是佛曰:放下。
不是沒有他的理由。
我們許諾天涯海角。
幸而不真如恐怖片中會打開哪扇門,觸動某個神靈。
否則那么多漂浮散了的諾言如何是好。
愛少了。是冷漠。
愛多了。是傷害。
天平平衡的那一刻是否真的沒有人可以注意到。
不要讓愛的言語成為一種恐嚇。
束縛了別人。和自己。
不要用傷害讓他留下。
本就脆弱。哪還禁得住考驗。
了解的時候。死亡亦不能將我們分開。
It is not where they died.Nor even where they lived.
It is much simple than that.They simply stay what they loved.
That is what keeps them here.
And nothing else…
此言。
為死者。為生者。
2 ) 誰打碎了脆弱
被嗤之以鼻的那個機械女的譯名,實際上是完全符合恐怖片的元素的,只不過,不是追逐恐怖而來的觀眾,仍然會用Fragile(脆弱)這個原名來感受和體驗這個片子。
開片小男孩就詭異骨折,聲聲斷裂聲不絕于耳,呼應(yīng)著這個fragile的片名,那么就讓我一一回顧一下片中每個人有關(guān)脆弱的心路歷程吧。
院長嬤嬤堅決否認醫(yī)院有靈異事件,力保她治下的醫(yī)院人心穩(wěn)定相安無事,但從暴雨夜她被前來叫門的Amy嚇壞的一幕可以知道,越是表面強勢的人,內(nèi)心往往越脆弱,否認的背后藏著深深的恐懼,堅定的表面掩蓋著羸弱的內(nèi)心。
Susan雖然是個善良的小護士,但是她的恐懼和脆弱夾雜在一起,已經(jīng)使得她心神不寧,恍恍惚惚,甚至在夜班時,她對前來尋求幫助的孩子Maggie大吼大叫,最終,脆弱的她逃避了這個讓她恐懼的環(huán)境,離開了需要她喜歡她的孩子們。
晚班醫(yī)生Matt表面上對靈異事件只字不提置若罔聞,但夜班時用耳機大聽高音量的搖滾樂以至于聽不見護士呼叫而玩忽職守的表現(xiàn)告訴我們,這里的漫漫長夜,森森陰郁,內(nèi)心軟弱的他只能用高分貝的搖滾樂來麻痹自己才能度過,才能聽不到除此之外的怪響,哪怕以完全聽不到樓上呼叫的瀆職為代價。
而主角Amy在故事的一開始,實際上是這個醫(yī)院里最敏感脆弱的,她碧綠的眸子仿佛可以看見這里的每一粒塵土,她夜班的十幾小時甚至需要藥物的鎮(zhèn)定才能度過。但是,當所有人都不愿意為明明知道的怪異現(xiàn)象擔責,活在僥幸中時,她卻大聲說出:“難道要我裝作沒看見么?還是像Susan一樣逃跑?”
和許多恐怖片一樣,人物的生死的始作俑者都是一個有故事的鬼,由她根據(jù)自己生死間的信念出牌決定他們的生死。而這個故事里始作俑的死去的女護士charllotte,才是本片里最最脆弱的人,脆弱到心理根本沒有發(fā)育健全,無法處理依戀和分離。她因為對孩子畸形的“愛”和“依戀”,在不得不面臨和孩子分離的時候,選擇先殺死孩子,后自殺。
巫師婆婆說:只有自己也要死的人,才會看見鬼。Maggie,Susan,Amy都在鬼現(xiàn)身那天前看見過charllotte,如果說Maggie的死是因為疾病,因為墜落,因為charllotte早就盯上了她的黑手等種種原因,是不可避免的,那么,Susan,Amy的危險就來源于她們深受孩子們的喜愛,而charllotte是不能容忍“屬于她的孩子們”喜歡別人的。由此也不難理解為什么Roy僅僅收拾了一下charlotte用來和Maggie對話的積木,就立即慘死,孩子們對這位會給他們放電影的可愛黑人大叔的喜愛也是觸碰到charllotte牌理的重要因素。
Amy看見了charlotte,但是她在勸說羅伯特調(diào)查此事時,列舉的靈異事件里并沒有提到她自己看見過charlotte的事,不是她忘記了巫師婆婆的話,她的敏感,她的脆弱,我們一開始就看見;更不是她不怕死,她對生命的珍愛和依戀,對孩子們的珍愛和依戀更從她對Maggie的呼喚中可以聽到,而是她關(guān)注和愛的事物,決不是以“我”為中心的,而是以被愛的那個人,與charllotte不同,charllotte愛孩子便要擁有和占有她,不惜以一次次骨折留住孩子,最后悶死了孩子;她愛這里的孩子,即使頂著各種壓力,也要打碎魔咒的玻璃瓶,救出孩子。
當看到Amy直面女鬼猙獰的面孔,沒有嚇暈也沒有退卻,而是緊緊抱住Maggie用堅定的話語安撫她時,我想起了《山村老尸》中吳鎮(zhèn)宇一把將面目已經(jīng)變得猙獰的黎姿緊緊攬入懷中從而逃脫了命運的魔咒那一幕。Amy在打破了這個詭異的所有人都不敢觸碰“易碎品”的瞬間,也打破了自己命運的魔咒,雖然她認為自己是必死的:“沒有關(guān)系了,孩子們都轉(zhuǎn)移了,Maggie也走了。我看見了她,我也要死了”。不管最后那個生還之吻的力量,是來自愛著他不放棄他的羅伯特,還是來自已經(jīng)具有冥力的Maggie,都不重要了,雖然影片最后Amy懷中Mr.Sleep毛巾的出現(xiàn),已經(jīng)給出了完整的恐怖片意義上的答案。
在這個鬼現(xiàn)身的暴雨夜,同樣緊緊抱住的孩子,并鎮(zhèn)定拔出針頭的還有護士海倫,她沒事;而那個亂打亂撞慌了神并且一向因為軟弱瀆職的Matt,被charllotte折斷了全身的骨頭,以骨頭的脆弱作為他軟弱的終結(jié)。
Fragile,比骨質(zhì)疏松易碎癥更脆弱易碎的,是人的內(nèi)心。
Amy打破了它,打碎了醫(yī)院里這四十年牢固不滅無人撼動的“脆弱”。我喜歡這個不太漂亮的女主角。
3 ) 神經(jīng)大倏的人無法見到鬼
題目是我最初想到的,可是後來我便不想用這個了。因為後來我覺得,敏感與否不是問題的重點,但為了不背棄最初的決定,我還是將它保留了下來。
我在一個微微陰沉的下午看了這個片子,其實我原本是想看那部血腥暴力的《機關(guān)槍少女》來著,可是陰差陽錯點開了完全不相干的此片。
在此之前我完全不了解此片的背景,而拙劣的翻譯居然將片名譯為《機械女》……但影片一開始就有一些讓我喜歡的元素在刺激著我那小小的心靈,沒有讓我在略嫌拖沓沉悶的前奏中喪失興趣。畫面總是視野開闊,色調(diào)淡淡的,像一幅幅老舊的褪色的風景照。這樣有寧靜感的影像似乎不應(yīng)該是屬於一部恐怖片的,而後來的發(fā)展,證實這的確是一部披著恐怖外衣的純愛系作品。
故事發(fā)生在老建筑中。我對老建筑的鍾情並不完全因為它們總別具一格,風姿綽約。而是老建筑往往總有不為人知的往事,它們與一段時光裡發(fā)生的人間悲喜同生共死,不離不棄。曾經(jīng)在一處破敗的老屋內(nèi)探險,把自己嚇個半死,我想這也就是為什么恐怖片導演都喜歡把故事場景放在像這樣一個搖搖欲墜的老危房裡。可那些蒙塵的走廊,散亂的物品,破爛的玩偶,隨風嗚咽的舊管道,如此老套的手法,卻仿佛起了化學變化般營造的不再是恐怖的氣氛,而是淡淡的傷感。
我曾經(jīng)武斷的認為,歐美恐怖片不像亞洲恐怖片不僅要嚇人,還要煽情。此片堅定有力的否了我這種想法。不僅僅是因為女主角的名字和我的英文名字恰好相同,也不僅僅因為我們都會為曾經(jīng)的失誤耿耿於懷幾近把自己逼瘋,而是當一部影片有一群可愛的小蘿莉和小正太時,那麼它將注定要煽情到底。從之前畫面的色調(diào),故事的場景就一路營造的淡淡傷感,便可略知一二。
所以當女主角,那位天生感性的護士阿姨出現(xiàn)在一個人人忙碌,對周圍的蹊蹺事件視而不見的老房子裡,你會鄙夷地說:看吧,又是細膩敏感的主角要擔負起救贖他人的重任,並順道連自己一起救贖了。我也是這樣想的,但我也不得不說,我鄙夷,可細膩敏感的心靈是見到鬼的必須條件。你神經(jīng)大倏?那麼你當不了主角,只有被鬼整死,或被主角感召後一起幫忙把最終現(xiàn)身的鬼整死。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就如同現(xiàn)在很多人常常做的:我知道,我只是絕口不提。
在這部的片子裡作祟的傢伙,被導演留了一手,算是一個小小的亮點。我起先以為它如此折騰無非是想讓那些神經(jīng)大倏或刻意裝作大倏的人們正視它的存在,因為六月飛雪必有冤情,然爾我卻忽略了一點,多大的痛苦和憤怒會讓孩子變成殘忍變態(tài)的惡魔?他們或許會開些過激的玩笑,但他們會把一個帶來歡樂的電影放映員拆的四分五裂然後丟出窗外嗎?我想我的心理還算正常,儘管我用淚腺思考,我也對此產(chǎn)生了疑惑。這個哀怨的幽靈出離憤怒了嗎?
如果,主角大嬸從最初的疑惑,到試圖說服自己順應(yīng)周圍正經(jīng)人的勸告去忽略頻發(fā)的怪事,再到她通過了解小蘿莉Maggie而漸漸接近真相是一個自我拯救的過程,那麼很顯然,驅(qū)動這一過程的是人類最原始的力量之一,愛。好吧,這有點矯情了,可這是事實。所有的恐懼,來自內(nèi)心的自責和折磨,冒著死亡的風險,追查一個和自己不相乾的真相,只是為了內(nèi)心的平靜嗎?或許她是認定了這是自己得到救贖的途徑,但通過這個途徑所需的代價也未免太大了些。我只能說,除了人性中的真善美,除了人類相愛的天性,其他任何人性的陰暗面都可以輕易讓人選擇逃避。那些神經(jīng)大條的人就是很好的例子。在主角大嬸到來之前,誰不是明明知道卻無視呢?比起他們,大嬸除了神經(jīng)衰弱,敏感,顯然還有無與倫比的勇氣。
當我們確信大嬸因為心裡無私的愛,眼神堅定,拼死拼活也要拖著她的小病人們逃出升天,我們讚歎白衣天使的偉大,讚美她們博大無私的愛心??稍绞墙咏嫦?,我們往往要付出更多心力去承受一個非尋常的結(jié)果。既然愛可以給人無限勇氣去為生抗爭,那麼所有的傷害和死亡歸根結(jié)底也是因愛的名義。這也許就是為什么影片的基調(diào)有淡淡的憂傷貫穿始終。影片對曾經(jīng)發(fā)生的往事只用了幾個鏡頭的閃回。說起來這深刻的愛讓人覺得有些突兀。因為大約是想讓我們對現(xiàn)世這積極的愛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吧。
片中將睡美人得到的那一吻賦予了特別的喻意,由小Maggie嘴里說出來,既是本片的奧義了,那是愛的一吻。總之,我是被打動了。雖然,主角大嬸最終沒有功德圓滿,但從另一層面看,她讓一切不祥和陰霾過去了。這是一個自主選擇的結(jié)果。大嬸的選擇讓她即使原本應(yīng)該枯萎的生命得到重生的能量,小蘿莉的一吻,代表了有太多的人愛她不愿意失去她。
所以同樣是因愛的名義,結(jié)果是如此不同。同樣是眷戀凡塵的幽靈,帶給生者的卻天差地別。
或許因為愛你,我要你死。也因為愛你,我要你生。
4 ) 脆弱的根源
歐洲的恐怖片我最鐘愛西班牙的
從小島驚魂、潘神的迷宮
孤兒院、死亡錄像一路走來
西班牙恐怖片
所擁有的奇幻靈異色彩
是深入人的骨髓的
那種無邊界的想象力
和更多的延展空間
是美國恐怖片無法比擬的
個人認為美式恐怖更多的是
直來直往的虐心
一開始不是很理解“脆弱”這個片名
當我看完之后
細細品味明白了其中的含義
既指患了骨癥的小女孩兒
又指人性
仔細想想
有沒有一樣東西是你脆弱的根源呢?
5 ) 《機械女》:愛之深害之切
英文片名叫“Fragile”,脆弱的意思。中文片名卻被翻譯成機械女,本以為會是一場血腥的機械大亂斗,沒成想,在西班牙式人文主義溫情氣氛的熏陶下,緩緩道來一場《靈異孤兒院》式的一場“鬼故事”,如果不是《靈異孤兒院》晚兩年上映,還真不知道到底是誰借鑒了誰。怎奈美國女主卡莉斯塔·弗洛克哈特的演技不如西班牙影后貝倫·魯艾達來得真摯感人,制作場面完全是故弄玄虛,孩童的骨折效果也是點到為止,機械女只在最后關(guān)口出來打打醬油,可以說,驚悚心理還沒點燃就被瞬間熄滅。對于此片榮獲諸多Gerardmer電影節(jié)大獎的結(jié)果實在是不敢茍同。不過,《寂靜嶺》式的醫(yī)院走廊效果,還是用了心思的。如果你是名脆弱的膽小者又想嚇唬自己的觀眾,可以先拿此類片練練心情。至少,西班牙驚悚片的人文氣質(zhì)還是濃烈的。
6 ) 大愛無聲
電影的最后一句:
“她們不是在那兒死去,也不是在那兒活著,她們只是靠近她們喜歡的東西,僅此而已。”
感人的愛。
死了幾個人,鬼到最后20分鐘才見著,但是鬧鬼那理由你說得不通啊說不通!
我喜歡
最脆弱的,不是肉體,而是人心。
1 并不是在那里生,也非在那里死去,之所以留駐,是因為那里有它所愛的東西。 2 愛太多,就會變成傷害。 3 哭了
maggie真美
2星半,直到最后20分鐘才開始覺得在看電影···可是沒兩分鐘,一整部片子就結(jié)束了···接下來演的沒有任何意義了···
傳說考試前看看恐怖片可以提神醒腦
最可怕的其實是愛的方式,其實愛是隱形的。
湊合
太磨嘰了。。。。
西班牙出品的驚悚片,於是一如西式風格,出色的佈景和用光,治癒係的內(nèi)核,當然還有緩慢節(jié)奏和悶得要死的上半場。詭計很老套(考慮到2005年的作品,應(yīng)該說沒有太大的問題)。兒童類型的驚悚恐怖片,西班牙出品基本上杜絕了爛片。
總整的一驚一乍的,實際特無聊。睡著了
小艾米,愛之吻,守護!
在大BOSS出現(xiàn)的時候,我是靠用手捂住屏幕撐出來的,好慫啊。。
還不錯
意外的還挺好看
果然每個國家對于恐怖片的拍攝都有自己的表現(xiàn)方式,西班牙人似乎更擅于在這類題材中加入些許人性溫情的元素以求升華,非常喜歡!《孤兒院》和這部都是是如此。如果你是個耐得住性子的人,就會在電影的循序漸進中發(fā)現(xiàn)這部片子的美好之處,很棒很喜歡,推薦之!
想起異靈孤兒院。
愛之吻
1 并不是在那里生,也非在那里死去,之所以留駐,是因為那里有它所愛的東西。 2 愛太多,就會變成傷害。 3 恐怖驚悚真心不是我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