琛仔(古天樂飾)、紫少(雷宇揚飾)和長發(fā)(丁子峻飾)是廣播臺靈異節(jié)目的當紅主持人。老板(谷德昭飾)為達收聽率不擇手段,沒有告知三人當年有人因為作該節(jié)目暴斃的事。
一日三人夜晚作節(jié)目時接到一個名叫Anita(李蕙敏飾)的少女打來的電話,訴說痛失男友的痛苦。不耐煩的長發(fā)讓Anita想不開就去跳樓,結果Anita就范。
此后,三人身邊開始不斷出現(xiàn)怪事,情況也越來越兇險......
時隔25年,因為疫情宅在家里,才看了這部1997年的《陰陽路2》。
記得90年代我小學時就特別愛看恐怖片,那時候每個周末都會跟小伙伴一起去租錄像帶,沒錯,那時候只有錄像帶。當時最喜歡看的就是林正英的僵尸片,以及一些早期的clut片,直到后面dvd的普及,網(wǎng)絡的普及...
因為香港跟內(nèi)地的時間信息差,《陰陽路》系列應該是2000年以后d版發(fā)行了。那時正是我小學升初中的階段,當時已經(jīng)看過了《午夜兇鈴》,也看過了諸如《山村老尸》《怪談協(xié)會》之類的片子,所以對于《陰陽路》系列就沒什么期待了。只記得跟朋友租了《陰陽路1》,零星還記得抄墓碑的故事,但看完覺得沒什么意思,感覺香港恐怖片已經(jīng)到頭了,所以后面的《陰陽路》系列就再也沒看過了...
這次看完《陰陽路2》,覺得這個故事居然還不錯,尤其是中間第2個出海的故事很驚喜,腦洞很大出乎意料。當然劇本有硬傷,如果將前兩個故事邏輯處理好,這部片子一定又是一部津津樂道的經(jīng)典。
然后是中間李蕙敏的那首《疤痕》,一直在我腦中揮之不去,即便在劇中只是一個小小的片段,也覺得非常好聽。很驚訝當時的她居然不紅,(就是那個演男友被酒瓶砸死的女子,被長發(fā)教唆跳樓的那個)感覺當時錯過了什么。
可如今電影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難看,不然我怎么會看這么“老”的電影。
也許,時間不一樣,心境也不一樣了。
陰陽路第一部純粹是小故事性質,而第二部開始,都設定為一個有點邪門的團隊,第二部是午夜靈異節(jié)目的主持人(而且前任就已經(jīng)集體死過)。第三部干脆是殯儀館工作人員,第四部屬于另類,三級片性質的瞎鬧,分數(shù)也低。第五部是夜間出租車司機和巡夜保安,第六部是拍自殺明星的八卦雜志記者。人設上就有點邪乎,夜路走多了哪有不碰鬼的?
與第一部比,第一部是純粹獨立的幾個小故事,之間的聯(lián)系也只是雷宇揚的穿插部分,讓人物之間強行帶上點聯(lián)系,比如抄墓碑里的幾個男的,是陀地位故事里吳志雄做主角的電影的工作人員,穿插部分,雷宇揚路過片場,加了點交代,吳志雄電影里的女主角苑瓊丹,是第二個故事里買房子的女客戶,實際上也談不上什么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可有可無。
第二部開始則不同,比如2,3,5,因為它們開始有了一個主劇情,所以不同故事之間不能只是“人物客串”性質的聯(lián)系,而必須起到相互關聯(lián),推進劇情的作用。第二部里因為第一個故事中長毛的死,雷宇揚才和其他朋友一起出海旅游,引發(fā)第二個故事,哪怕是吳志雄這樣的配角,也不再是獨立故事中拍完一個故事就結束的,他就要串聯(lián)2個故事,第一個故事由他扔酒瓶引發(fā),第二個故事開船出海的還是他,而因為有了關聯(lián)性,就可以多添加一點東西,比如到了第二個故事,他出門時,依舊可以用門口的酒瓶嚇一嚇,到了船上,他也會因為看見酒瓶口吐白沫暈倒,引發(fā)大家想辦法救他,起到推進劇情的作用。而這兩人都死了后,僅存的古天樂才查到節(jié)目曾經(jīng)停播就是因為當年的主持人也是集體死亡,所以不做了,而去飆車,引發(fā)第三個故事,最后依然和當年一樣,3個主持終究還是一起死絕。第三部,第五部也是一樣。
話說,這類電影,類似古天樂把摩托借給別人騎,剛騎,秒死,古天樂去買紙錢,老太婆抓住手腕,語重心長的說,小伙子,今天應該別人替你送終,不該你替別人送終。類似這種玄乎的話,我是大愛。
好有玄機,好有韻味的感覺。
類似的還有第5部里,羅蘭說些禪機的話,什么與人方便,與自己也方便/一路上空車出去,不要再帶客人。(結果帶了個鬼警察,誰想得到。他哪敢拒絕警察?)這些有玄機的話,就感覺值得玩味。
最后說一下古天樂最后去飆車也是很無奈啊,那老太的話也是太玄乎了,一方面要他不要出去,一方面又說什么不能逃避。古天樂郁悶了,我特么到底是不出去還是出去呢?所以也算不得他作死了。我由此想到前年工作不順,去道觀求簽,問工作,抽了個中下簽“水雷屯”,解簽的跟我說,這意思是宜靜不宜動,工作上要保持現(xiàn)狀,度過這段時間。我特么糾結了,1個月前才剛剛跟領導申請換崗位,也基本批準了,就等通知了。我問道士,我這調(diào)崗位的申請已經(jīng)打了,這個“靜”,到底是指“不換崗位”,去取消換崗位申請呢,還是以這時這刻為準?道士說以現(xiàn)在為準,調(diào)了就調(diào)了,沒調(diào)就沒調(diào),順其自然,自己不要再主動干預。后來工作崗位還是批準調(diào)動了,弄的我一直糾結也不知道對不對。。。
陰2是我看的第一部陰陽路系列電影,我是在偶然知道今年有一部致敬陰陽路的電影后才知道這個系列的,如今能在大陸院線放的鬼片,建議大家還是不用看了,因為刪減嚴重。由于我們央廣的禁鬼聲明,現(xiàn)在拍的鬼片不值得看,甚至不如上世紀的港產(chǎn)鬼片。 那我就說一說這部陰2—— 第一個故事還比較有條理,女主的男友被空中酒瓶砸死,她向電臺主播尋求心里安慰,結果男主長發(fā)煽動她跳樓,女主也就真跳了,然后男主長發(fā)被鬼捉弄,最后,男主讀了女主的日記,借牛眼淚與女主相會,最后為其赴死。
第二部分講的是紫少。這個就是比較牽強的為鬼而鬼的情節(jié)了。紫少因為同事長發(fā)的死,想和其他兩個玩伴去海上開解一下。那兩個玩伴在電話上隨便約了個妹子(用b站網(wǎng)友的原話是這可能就是約炮的前身吧...),結果人家是鬼,然后,一船人,在海上還救到一個女孩,但她其實也是女鬼
最后,一船人中,紫少和船老大被鬼害死,另外兩個在一艘開不動又沒糧食的船上也只能是餓死了。
這部分說實話,除了船老大是因為在故事一里扔酒瓶導致摩托車手死亡而死有應得外,其他人死的是莫名其妙的。你說那兩個女鬼和紫少他們無仇無怨的,這就被害死了,編劇是想告訴我們不要好色嗎,真是,。,
第三部分,就是我們的古仔了。他遇到了和故事一里一樣的紅衣女子
然后,進了同樣的小巷,在同一個油漆桶上尿了泡尿,尿到了同一塊被擋住的牌位上,看到這里我還以為他也會一樣被高空墜物砸死(故事一里的男主的死,我此時仍然以為是導演想告訴大家不要隨地大小便,要有公德心,否則會死人的??)。
結果,到后來知道,古仔遇鬼是因為之前撞到了那個紅衣女子但是沒有救,于是她來報仇。到這里,就說什么也解釋不清楚了,因為在女鬼出現(xiàn)之后,古仔才行車撞到的她,他開始以為是幻覺,然后在自家床上發(fā)現(xiàn)了長頭發(fā),繼而在摩托車輪胎上發(fā)現(xiàn)血跡,此時古仔知道自己可能撞到人了,于是在陰陽路邊上那個山坡找痕跡,可并沒有發(fā)現(xiàn)。但最后女鬼來報仇時說是他之前撞得,那么之前古仔還沒有遇見女鬼,而電影中根本沒有描繪他肇事逃逸的場景,這是很明顯的敘事漏洞,強行給理由。
最后古仔墜入山坡死在了女鬼尸體旁邊,但當時古仔去山坡下查看并沒有發(fā)現(xiàn)。還有,古仔遇到鬼,老婆婆施以援手,告訴他不要逃避,他也是聽了話才去跟別人賽車的,但還是死了,這與不聽道中人就會被害的老套路背離...
總之,這部被稱為陰陽路系列最佳的鬼片,其中最起碼的鬼害人的邏輯都不完善,而且,編劇思維跳躍得讓我是難跟上節(jié)奏啊,就這樣。
主線劇情就是3個電臺主播遇靈異事件慘死,就故事情節(jié)來說對比陰陽路這一系列的其他電影還是不錯。講訴手法還是呈段落式的,3個大故事一個承接一個發(fā)生,其中還穿插一些小故事推進劇情發(fā)展,多了些斷肢、惡心食物的恐怖因素。
主旋律是電影同名歌曲《我在你左右》,原曲是一首輕快的小調(diào),類似粉紅色的回憶給人的感覺,不過搭配上鬼故事有點滲人。
這部電影也是這一系列采用最多香煙烙印這種手法的。
頻繁閃過類似這種結構的畫面。
總體來說,不太恐怖,還是一部不錯的恐怖片,相比其他陰陽路系列搞笑的因素少了些。
香港恐怖片總有種獨特的氣質,他不像泰國那樣喪心病狂的直面鮮血淋漓的場面,不像韓國那種復雜人物關系的故事性,也沒有日本大段留白造成心里壓抑的那種能力。
老片港恐其實走的是一條博采眾家之長的路子,就像巔峰期的香港電影,走的時候短平快的路線,什么受歡迎我就來什么,如果市場不喜歡,我就立刻改變。在這種精神的指引下,香港恐怖片硬是在80年代-90年代,在與日本、歐美恐怖片對抗的市場上殺出一條血路。
總體而言,老香港恐怖片的氣質表現(xiàn)在,簡單人物關系、音樂、氣氛、設定在短劇情中豐富而和諧的表現(xiàn),那種有意無意的對現(xiàn)實的映射,還有與恐怖完全不沖突的喜劇以及肉隱肉現(xiàn)的情色元素。在這樣的既定模式下,即便有的時候觀眾能夠猜到反轉劇情,也會覺得影片挺精彩的。
陰陽路,包括氣質相同的夜班X點鐘,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如果你
讓我按照恐怖程度給香港恐怖片排一個名詞的話,無論是TOP5,還是TOP10,甚至TOP3,我都會給陰陽路2你在我左右留一個座次。
陰陽路2把香港恐怖片的各種特點發(fā)揮的淋漓盡致,是陰陽路系列恐怖氛圍營造的最好的一部,也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個恐怖作品。
陰陽路采用當時流行的的三段式敘事結構,并且通過三段式各個主人公都在電臺工作這個設定,把故事進行了有機的串聯(lián)。一些在一個故事出現(xiàn)的內(nèi)容元素,還會以同樣的設定出現(xiàn)在其他兩個故事中,這種精細的安排,不僅僅把單元故事聯(lián)系的更加緊密,還會產(chǎn)生一些意猶未盡,細思極恐的效果,例如影片對Anita媽咪這個人物的設計。
我非常喜歡本片當中的前兩個故事:
丁子峻的這個故事從劇情上來說其實不算恐怖,但是影片對于恐怖的氣氛和劇情拿捏的非常棒。這個故事基本上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前一個部分是支線的嵌套,講的是一個被瓶子砸中的倒霉鬼,而后一個故事是主線,講述的則是Anita和男主之間的“生死戀”。
但當你細細品味這個故事的時候,總是會覺得男女之間的陰陽聚會有詭異的感覺。
長毛是一個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而且與死黨過的也是風花雪月的浪蕩生活,這樣一個人,怎么可能僅僅通過日記(還是記錄與前男友相好的日記)就貿(mào)然喜歡上一個人(而且還是自己間接害死的人)呢。
導致他從害怕,逃避心態(tài)轉變到對Anita思念想念狀態(tài)的關鍵節(jié)點,就是他去拜訪Anita家。而為什么拜訪Anita家,則是因為他收到了女主冤魂的騷擾,他想通過這種方式去趕走女主。
前者還想趕走女主呢,而看到女主的文字就立刻愛上人家了,這轉變也太不平常了。
在看女主家,女主媽顯然就自己是否眼盲的事情,跟男主撒了謊。而且交出日記的這個行為也都顯得非常不正常,正常人會將自己獨女的遺物交給一個素昧平生的人么?
所以這個故事的暗示就已經(jīng)很明顯了,母女分別在陰陽兩地,為男主準備了天羅地網(wǎng),女鬼逼迫男主回家給他燒香,女鬼媽乘勢把詛咒過的日記本交給男主,最終男主就范,承受惡鬼詛咒而死。成為女鬼的陰間夫婿。
所以這就是這個故事最吸引我的地方。表面他是一個充滿了溫情,溫馨的鬼故事,實際上他是一種另類的女鬼復仇。而影片的主題歌雖然節(jié)奏歡快,但看到我在你左右的歌詞,總是讓人有點驚悚的感覺:
你做了虧心事兒,你別跑,跑也跑不了,因為我永遠在你左右。
如果說丁子峻的這個故事,是通過隱喻暗線的方式表達恐怖的話,那么雷宇揚的第二個故事,就純屬赤裸裸的經(jīng)典恐怖。坦白說,這個短片的劇情是存在一定硬傷的,很多事情沒有說的很明白(也許主創(chuàng)就不打算說明白),影片的前半部分是以懸疑片的模式進行推進的,而最終懸疑推論的結果,則是靈異片。。。
黑暗、獨立空間、未知生物(鬼怪)這三個恐怖要素在本片都齊備了。而影片就是在這個基礎上,通過刻意的假動作式的鏡頭以及劇情聚焦,去控制觀眾的注意力,進而揭露不一樣的真相,達到出其不意嚇你一跳的感覺。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女一出場的時候,一切都是歡樂喜慶,晴空萬里,風和日麗,男女主之間的互動也算是其樂融融。但是當海當中出現(xiàn)女二的時候,無論是男主的做夢,還是女二詭異的表現(xiàn),都很會讓人去把懷疑的目光投向女二。而這個時候的女一,鏡頭下表現(xiàn)的還是很正常。這個時候觀眾和男主們的想法,可能都認為女二是鬼,即便極為理性的觀眾,最多也會在女一和女二之間做一個選擇題。
其二,當游艇陷入困境,眾人又束手無策,急需求助并且相互疑神疑鬼的時候。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亮著燈的游艇就停在附近。經(jīng)過之前的恐怖景象,和鋪墊,這個游艇就像是一個指路明燈一般的光明存在,所以觀眾也會和男主們有同樣的想法,趕緊求救。而當男主們費心竭力的游到那個游艇上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了故事的真相。
MD,兩個女的,都是鬼!
為什么呢?對不起,沒有為什么,沒有邏輯,就是出其不意的嚇你。
不得不說這一手真的很討厭,但是我很喜歡。
整個故事在后十分鐘急轉直下,劇情的恐怖感很足,并且有著一種很絕望的氣氛。而當兩個男主游回到他們自己的游艇上,又發(fā)現(xiàn)沒有人的時候,絕望氣氛又進一步提升,而劇情戛然而止。。。
這個故事還有著大量的喜劇元素,大量喜劇元素的存在并沒有沖淡恐怖感,反而起到了轉移觀眾注意力的效果。我喜歡他們一開始釣妹子時候與色情電話溝通的劇情,國語版本的配音簡直太贊了,跟說相聲一樣,而諷刺意味也是實打實的。
至于第三個故事的,雖然是古天樂主演,但是個人認為屬于純打醬油的劇情,是為了湊數(shù),劇情的質量,節(jié)奏以及恐怖氣氛,都距離前兩個故事有很大的差距,最好的地方在于用陰陽路的路牌點了一下題。
影片中丁子峻和雷宇揚的角色,實際上都是有原罪的,可以說他們都存在一些道德瑕疵,放在講求因果報應的港片當中,死掉是很正常的。但是古天樂這個角色,雖然確實造成了別人的傷害,但是卻屬于完全的無心之失,這種人也要遭到報應,確實是有點過了,劇情上個人也不太能接受。如果主創(chuàng)可以好好打磨一下最后這一個故事,個人覺得這個影片真心可以在港恐中封神了。
還是挺佩服邱禮濤拍這種快消恐怖片的質量的,用挺簡單的鏡頭講完了都市奇譚,當然不得不提到insert的那一大堆大頭癥特寫,確實是好像插在片子里哪里都ok,既能帶氣氛也能引發(fā)觀眾遐想
九八年的夏天,在我們家樓下和鄰居們一起看電影。給我們放映電影的門衛(wèi)后來車禍身亡。
一個人凌晨在滅燈后,被窩里看的,確實又恐怖又搞笑,很經(jīng)典!里面的很多演員都是香港熟悉的演員,很有親切感!和第一部一樣都是經(jīng)典恐怖片~不過最后那段感覺有點邏輯問題,因為電影一開始就有紅衣女鬼了,后來她纏上琛哥,琛哥才有幻想癥,后他才撞了那求救的紅衣女子,紅衣女子才變的鬼,如果是之前,琛哥沒被鬼纏上時,精神沒問題時就已經(jīng)撞死了紅衣女子?~
整體遜于第一部,中間的故事太過拖沓,黎耀祥和張達明的表演是亮點。神婆叫古仔不要逃避是讓他呆在家里,他卻理解成不要逃避跟別人飆車- -也是作死
如若不是香港一向的趕工,這一集其實可以做得更精致。
電影每到詭異氣氛時都會來一首《我在你左右》,還時不時搭配閃現(xiàn)的鬼頭,閱片多了反而覺得故弄玄虛。倒是喜劇加入的有點靈性,雷宇揚的配音有點星爺?shù)母杏X,團滅的DJ三兄弟里這貨好像最無辜。古天樂雖然沒去第二段的游艇出游,但是可以看出他也沒少曬,距離第一部也就幾個月時間,已經(jīng)從奶油小生黑成了實力派。雖摒棄了第一部里的故事會模式,卻依舊延續(xù)了多段敘事結構。電影開場夜遇紅衣女鬼到被從天而降的酒瓶砸死,而后反轉到DJ電臺講故事,再反轉到觀眾打電話稱這是真實事件,一開始就很巧妙的抓住了觀眾的眼球,其后的故事就是以三個DJ分別為主角串聯(lián)起人物關系,最后再來個收尾呼應。在宣揚傳統(tǒng)觀念“冤有頭債有主”的同時,也在告誡觀眾:不要隨地大小便?。?!
不要隨便噓噓,不要嘴賤,不要亂勾搭姑娘,不要亂從水里撈東西,不要飆車,最重要的,不要作死
古天樂演的這一系列都蠻好看的啊。這一部就只有第一個故事有點嚇人。記得當時有個抄墓碑的故事,應該是第一步吧。。。。我好喜歡雷宇揚啊~~?。?!
除了第一部就最喜歡這部
咸濕港味的快消恐怖片,三個弱相關的故事串起了一定閉環(huán),就是不斷閃現(xiàn)的鬼影略神煩。
邱禮濤的恐怖世界,雷宇揚的發(fā)際線。
幾個故事遙相呼應,分別獨立卻又一節(jié)套一節(jié),把都市傳說拍出了立體感,但情節(jié)還是幼稚,也許是這么多年觀眾對于恐怖片套路被喂得太熟了,所以對這種始祖級的套路反而一笑了之,高于第一部。
很不錯層層遞進地剝故事 丁子峻的帕特略無聊 踱到雷宇揚一帕幾乎一個驚嚇拌一個梗 黎耀祥和張達明也很配 最終古天樂的帕看他被導演厚愛各種賣萌特寫走到冢
★★★☆ 租碟年代,挺恐怖的,故事也很耐看
難得看到還可以的華語鬼片,驚悚中還帶點幽默,邱禮濤導演可以,一閃而過的鬼影鏡頭貫穿全片。不過形式大于內(nèi)容,前面一個女孩為了自己男友跳樓,中間恐怖游輪,最后機車紅衣女,為了一個個搞死三個主播,最后三人鬼魂一起回到電臺就算結束,太草率了。
中國的鬼片,總是有種宿命,冤有頭,債有主,平生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陰陽路系列,皆是如此。鬼的存在,算是對壞人的勸誡。
我~在~你~左~右~~~
當年被嚇壞了。。
依舊是三個套嵌的「鬼故事劇場」,不過彼此間關系松散,三個故事中驚嚇橋段俗套且幼稚,而且用無關的「驚嚇畫面」穿插在鏡頭中也是一種黔驢技窮。
前后各種線索的銜接其實還是很隨意,雷宇揚那段可以拍得更好的,但是真的有點嚇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