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關于The Clash樂隊靈魂人物Joe Strummer的記錄片。The Clash樂隊是一支在英國朋克樂壇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樂隊,幾十年前,當朋克音樂如火如荼的發(fā)展的時候,當性手槍樂隊橫掃朋克搖滾樂壇的時候,一支朋克音樂的新生力量正在迅速崛起,這就是The Clash碰撞樂隊。朋克音樂發(fā)展為今天的這種繁榮景象,The Clash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樂隊組建于1976年,由Mick Jones任吉他手,Joe Strummer任主唱,Paul Simonon任貝司手。Topper Headon任鼓手。Joe Strummer生于政治世家,很多歌曲以政治為題材,有濃烈的左派思想,上世紀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可謂是叱咤英倫樂壇,掀起朋克浪潮,1982年成功打入美國市場。 2002年12月22號下午,Joe Strummer這位50歲的朋克偶像在屋內跌倒身亡,死因為心臟停止跳動而辭世。許多音樂人帶著沉重的心情哀悼Strummer的過世,U2主唱Bono在官方網(wǎng)站上留言:“The Clash是最偉大的搖滾樂團,他們?yōu)閁2寫下最佳守則 我們本要在一月碰面,跟Dave Stewart一起完成我們?yōu)槁吕鶆?chuàng)作的歌,這真是太震驚了!”
記錄片展現(xiàn)了曾經(jīng)那個歲月的激情,生命永遠在理想的中不會老去,那份情懷,終會有心照不宣的共鳴。片中U2主唱Bono,以及好萊塢明星約翰·庫薩克 ,約翰尼·德普,馬特·狄龍以及美國獨立電影導演吉姆·賈木許都會有對這個天才搖滾音樂人,訴說感懷和懷念。
從開年第一天起看了一個星期,截了好多圖。有時候我完全是靠這些人續(xù)命,只要讓我聽到那些歌,讓我知道世界上還存在這些人,這些一輩子都純粹地珍視某些被大部分人棄若敝履的東西的人,我就覺得這世界還有救。也許像Paul說的“人們說我們怎樣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方式,但其實我們只是一個來自倫敦的樂隊,僅此而已”(不過當初那句“小寫的p”也是你說的啊!你咋變來變去!),那些給我希望的人,他們不會知道自己的分量,他們自己也生老病死,“人們循著自己的小小人生軌跡四處奔波”,他們“也是其中一員”,可是,“我們不該僅滿足于此”。
二刷4-5 看哭了 Joe真的好矛盾
已自制中字,在線:BV1VZ4y1s79d | 先讀完了傳記《Redemption Song》再著手做的字幕,深感短短兩小時能涉及的內容實在少之又少。在未來能有關于他的其他紀錄片問世之前,這部大概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會是關于他生平講述得最詳盡的一部。今年1月1號的時候剛開始了解The Clash,對整個樂隊的發(fā)展軌跡不能接受,覺得后期sellout,越看這部越憤怒,于是在短評寫下“剛開始了解沒幾天一部紀錄片速效脫粉,wow :)”就打了兩星,決定脫坑。冷靜了幾日后重新?lián)旎剡@部來看,發(fā)現(xiàn)我不能接受的地方也是Joe當初不能接受的地方(成功后背叛了當初的理念)。加上后來又讀了權威傳記,感嘆一下不管人設多光鮮,人最終還是要做回自己。
最真誠的反抗往往來自最悲憫的情懷
豆瓣總算有這個了,去年沒有還讓我皺眉一下下,hia·
誰都得老 都會結婚然後看著自己的孩子出生再露出原始的慈愛面容
從John Mellor到Joe Strummer,又回歸到John Mellor的一生(笑)。帶著Joe本質是個softie的已有認知,再反觀這部片,很多細節(jié)就會變得有意思極了,時不時就會在心里暗暗嘲諷一句:哈哈他又在嘴硬了。以及看到最后Joe和Mick的同臺我依然能流下“磕到了”的淚水,哎哎。
一個時代的英雄
"-why's your teeth like that? -I just never brush them. " WHY DOES BONO HAVE TO BE IN EVERY MUSIC DOC FILM
http://vimeo.com/14249498
信義威秀
Joe Strummer: The Future Is Unwritten (2007)
Joe真是好zuo啊(有點蠢和可愛) 最后和Mick還同臺了(淚)
你不再是青少年了 但你一生都是那個不快樂的自己
人們可以做任何事
第一遍花了兩個小時什么都沒看~所以又花了兩個小時
Joe其實是個甜蜜的人
沒想到采訪中還有Steve Buscemi
感謝Virgil的譯制,電影素材的蒙太奇和廣播內容素材運用得很棒。
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