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關關關雎鳩,在在河之洲
關于這部電影,大家已經(jīng)談了很多,但還沒人從自身就是一個結巴的角度來說一下。
嗯,請先耐心地看完這篇文章。
-----------------
《關關關雎鳩,在在河之洲》
相信你的眼睛,這個題目沒有搞錯。它是一句話,13歲那年從我的嘴中說出,改變了我的生活。
初中時,我喜歡上了一位年輕的實習老師。那個夏日的午后,也許全班的人除了我和她都睡著了——她在唧唧喳喳地講課,象屋檐下的麻雀,而我在心醉地捕捉她臉上若隱若現(xiàn)的酒窩。一會兒,她厭倦了這枯燥的時刻,拿出一本《詩經(jīng)》,她解釋說,古代的孩子都要大聲地念這本書,要找個全班最有學問的人來念。
她選中了我。我因為這突如其來的榮耀而不知所措。站起來,從她的手里接過《詩經(jīng)》,頭腦有點暈眩。我無法壓制顫抖的聲線:“ 關關關雎鳩,在在河之洲?!币魂嚰澎o后爆發(fā)的笑聲淹沒了我。我從《詩經(jīng)》里抬起頭,看了老師一眼。她捂著肚子,笑得比誰都厲害,空氣里無數(shù)個銀鈴鐺在刺耳地敲響。一絲莫名的痛楚從我的心上蔓延而過,它裂開了一道縫隙——從那一刻起,我變成了一個醫(yī)學上稱為“語阻癥”的患者,俗稱結巴。
若干年后,我讀到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他描述一個結巴少年的困惑:在話語經(jīng)苦苦掙扎完成之后,失去新鮮度的現(xiàn)實、散發(fā)著腐臭氣的現(xiàn)實,總是橫躺在眼前——我可以據(jù)此解釋,如果不發(fā)生語言上的交通事故,迎接我的現(xiàn)實,就是老師的愛護與同學的羨慕;可現(xiàn)實卻因為那一刻的掙扎與拖延,愛護與羨慕一下子變質,成為了嘲笑。
王小波在《我的陰陽兩界》中談到一個陽痿者,他被放逐在世俗生活之外,享受獨處的樂趣。事實上,陽痿與結巴的共同之處是對于身體某種器官不能操控自如。一個結巴除了無法擁有“新鮮的現(xiàn)實”之外,也可以享有這種獨處的樂趣。喋喋不休的正常人一生要制造多少語言垃圾,在非常年代,人們還用惡毒的語言來相互傷害。結巴就少造許多口舌之孽,正如陽痿者難以犯下強暴的罪行。
結巴比較陽痿還有一點好處——它具有高度的娛樂性。有一個經(jīng)典的笑話,關于結巴買可樂的。當那個笨拙的家伙終于說出“買……不起”時,性急的賣主已經(jīng)打開了可樂蓋子。這次倒霉的是賣主,他要面對一罐即將“失去新鮮度”的可樂。
“你有權利保持沉默,否則你現(xiàn)在所說的每一句話都將被當作呈堂證供?!苯Y巴不但有權利,而且有充分的理由保持沉默。我們不必承受“言多必失”的損失,堅守住那金子般的沉默,在一片淺薄的浮囂中顯得卓爾不群,這也是我們被饒舌的庸人嘲笑的理由。查爾斯?蘭姆自嘲是個愛講笑話的結巴。他在公眾場合發(fā)表演講,正如張愛玲的形容:“人家是唾珠咳玉,他是被珠玉卡住喉嚨了?!边@時,臺下就有人不斷地發(fā)出噓聲。溫和的蘭姆給弄得惱火了,他說:“會發(fā)出這種聲音的,只有蛇、鷲鳥和傻子。現(xiàn)在請你們到臺上來,讓我看看你們是什么東西?”這話說得可真痛快。然而,蘭姆應該原諒那群庸人,他們不是蛇,也不是鷲鳥,只不過是冒冒傻氣罷了。
我很懷念那笑聲甜美的實習老師。我找到了一個有力的佐證,動物學家發(fā)現(xiàn)一種鳥兒,類似于斑鳩的,叫起來音節(jié)頓挫重復,也會“結巴”。我想告訴她,我當年就是這樣一只呆鳥,那么喜歡你,笨拙地呼喚你。因為喜歡的緣故,在那個喧嚷的教室里,雖然我心里充滿了懊惱,卻甘愿站在那里,讓你一直開懷大笑。
-------------------------
其實,這篇文章還是做了一些美化與修飾的,我并不是因為實習老師的緣故變成一個結巴,而是小時候貧嘴賤舌地學別人結巴,結果自己也成功地變成一個結巴。
當然,曾經(jīng)遇到一個脾氣暴烈的數(shù)學老師,他的棍棒教育也不無幫助。有一次,我的四則混合運算題,10道題錯了8道,我的手心要承受8記教鞭的抽打。抽到第5鞭的時候,我終于忍不住了,很丟臉地求他:“老。。老。。。老。。。師,能。。。不能。。。這次。。。別打了。。。留著。。。下次。。。如果我。。。再錯的話。。。一起打。。?!彼麤]有同意。
長大之后,那些人生的陰影逐漸散去,在不著急、不緊張、不激動的情形下,我已經(jīng)可以流暢地表達心中所想,但就像片中的國王一樣,還是有一個小小的陰影默默地存留著:害怕突然回到過去。
今年,我的工作發(fā)生了變動,到了電臺工作,總監(jiān)有意讓我參與一檔談話節(jié)目,類似鏘鏘三人行那種,充當固定的嘉賓。老天啊,久違的焦慮又來了。在晚上進入直播間之前,一整天都是心神不定的,下午打網(wǎng)球的時候,也莫名其妙地輸?shù)袅瞬辉撦數(shù)谋荣?。等真正坐到話筒前的時候,終于淡定了下來,還算圓滿地完成了節(jié)目。這檔節(jié)目如今做到第四期了,感覺還不壞,我甚至有點喜歡這種話筒前的感覺了,似乎有一個無邊無際的小世界在前方拓展開去,。。。
好吧,我要承認,這部電影給了我力量,柯林·菲爾斯既然可以成功地扮演一個結巴,那我也可以成功地扮演一個話癆。不就是演技嘛!這個我有!在這個亂七八糟的世界上活了這么些年,沒有一點演技傍身,怎么可以?。?br>
嗯哼, 我還希望,有朝一日,偶然遇到那個數(shù)學老師,鏗鏘有力地告訴他:“當年,你他瑪?shù)目烧媸且粋€混球!”
2 ) 一個國王的怯懦與勇氣
總有那么一段時間十分抑郁、焦躁,對未知的人生無限恐懼,這樣的情境之下看一部治愈系的英倫大片分外有感覺。
看完電影后的幾日,身在北京,腦海里不斷浮現(xiàn)的卻是倫敦灰蒙的天,背影,馬車。
覺得它好,無論是敘事、配樂還是演技。莊重、節(jié)制、內(nèi)涵,古典得恰到好處。
“我有一個病人,但他不愿意面對自己的恐懼。如果他不是這樣,我想他能成為一個偉大的人。”
Colin Firth所飾演的喬治六世濃厚的貴族氣質之后是讓自己都羞于面對的口吃,面對眾人之時緊張得講不出話來。
怯懦每一個人都有,問題在于是否面對。責任每一個人也都有,問題在于是否擔當。
每個人都是自己世界的王,無論懶散、拖延、無聊等諸多消極情緒都免不了交雜著一點點怯懦在其中。
于是,愛情不敢表白有了借口“我配不上她”,工作磕磕絆絆有了借口“我不擅長處理這種事情”, 我是不是一無所長?我是不是不值得被愛?在軟弱中兜兜轉轉給自己找著各種理由,渾渾噩噩的面對人生;不斷的自我否定與質疑之中,一日一日的磨碎了自己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生而為人真的太難了。
可那曾經(jīng)口吃的國王,面對整個大英帝國的子民面對整個世界面對歷史,發(fā)出了那樣雄渾頓挫的演講。懦弱到自信的升華,雖然過程痛苦了些,但總是值得。
“人生之所以值得活,就是因為人生是無法解說的”
我相信這個宇宙充滿了奇跡和神秘的力量。
沒有煽情,沒有驚喜,沒有特效,沒有大場面,沒有夸大其詞,沒有驚心動魄,甚至沒有峰回路轉。
溫莎伯爵的愛美人不愛江山,喬治六世的溫馨一家,王和平民醫(yī)生的樸素友誼。
醫(yī)生的勇氣,讓他在面對國王的質問時從容不迫,他有他的尊嚴與榮耀。
而喬治六世的勇氣、隱忍與堅持,在面對缺陷時體現(xiàn)出了獨有魅力與張力。一次次的掙扎與努力,自然而然又令人肅然起敬。
王在寫詩,史詩之作。
一部電影看下來,只覺畫面妙不可言。
黃金分割的劃分,灰蒙多雨的天,筆挺的傘與華服,古舊的墻面,尊貴的大殿,讓整個人沉浸在古典的英倫風情中不能自拔。
再配上莫扎特費加羅婚禮前奏曲,單簧管協(xié)奏曲第二樂章,貝多芬皇帝鋼琴協(xié)奏曲第二樂章,第七交響曲第二樂章,這樣的視聽享受沁人心脾。
最后,1936年,偉大的國王走過了自己的口吃,慷慨激昂的完成了演講。
最后的最后,1952年,國王走過自己的怯懦走過自己的偉大,走過舊夢和難關,因病去世。其女兒繼位,其妻子活到了新世紀。
那個時代的凝重與冷傲、怯懦與偉大都書于歷史。
To be or not to be 卻依舊是一個問題。
3 ) 從企鵝公爵到信天翁國王
一、伯蒂
身為政治人物,最重要的能力便是演講。政客欲征服民眾,只消一副好口才。一條三寸不爛之舌,勝過百萬雄師,可撥動萬眾心弦,可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可驅懦夫昂揚赴死。幾乎每位政治家都有彪炳史冊的演講事跡,孔明“罵死王朗”,拿破侖有“蒙特諾特戰(zhàn)役演講”,金博士有“我有一個夢想”,麥克阿瑟之“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另外還有畫了一個圈的“南方談話”等等。身為領袖,“跟他們談笑風生”是必備技巧。
《國王的演講》開篇破題,上來就是一場“(未來)國王的演講”。寥寥幾筆,將主要人物定格在畫板上。在直播間里,專業(yè)播音員用矜貴的手勢操持精致的器具,漱口、開嗓,躊躇滿志如一方之主;真正的尊貴王爺卻正瑟縮在妻子身邊,惶然四顧,絕望得像個沒有溫書、自知考試要交白卷的小孩子;賢惠的王妃輕吻丈夫臉頰,無聲地在他手臂上捏一捏,主教和工作人員各自道出鼓勵話語。但一切鼓勵與溫情統(tǒng)統(tǒng)作廢,公爵張口結舌,演砸了一場原本輕而易舉的演講。
其實,王室的成員不過是些演員。套用某朝代某老演員的廣告語:“沒有聲音,再好的戲也出不來?!眹跻龅牟⒉粡碗s。君主立憲制度之下,他無需直抵前線冒著彈雨鼓舞士氣,無需振臂高呼、口若懸河,甚至無需直面千萬雙灼灼眼目,賴現(xiàn)代科技所賜,他只要在麥克風之前,聲情并茂地(設若干巴枯燥,大概也能敷衍過去)念完幾頁幕僚草擬的演講稿,便可交差大吉。然而就這么點“紅領巾廣播站”的小學生播音員都能完成的任務,恰是喬治六世的死穴。
他做不到幾乎所有人能做到的事:順暢地侃侃而談。一應雄心、激情、溫柔、憤懣、焦切……都被這痼疾桎梏,牢牢封鎖在痙攣的兩唇中。胸襟里盡有驚濤拍岸,也全被這無形堤壩攔截。
官家有疾。然,疾不在腠理,而在膏肓之間。正如萊昂納爾所說:沒有先天性的口吃??诔哉凵淞藘?nèi)心的怯懦,而口舌不便,更加劇了自卑與木訥,惡性循環(huán)十數(shù)年,無藥可救。
繃得過緊的琴弦,是無法奏出任何樂曲的。國王他,其實是個可憐人。
他的眼神總是帶著憂傷、膽怯。他不快樂。
片中大部分關于國王的鏡頭,總是將他委委屈屈地擱在畫面下角。這場戲沒有反派,國王要打敗的是自己。這是一場自己與自己的斗爭。
喬治六世,可憐、可嘆、可欽、可感。
在影片開始十分鐘后,時為約克郡公爵的伯蒂,穿著黑色燕尾服走進育兒室。父親雖滿心憂煩,對女兒仍溫存不減:先是學著企鵝的模樣走了幾步,然后為兩位小郡主講睡前故事:
“從前有兩位小公主:伊麗莎白和瑪格麗特,她們的爸爸是一只企鵝,因為他被一個邪惡的巫婆詛咒了。這對他來說太不方便啦,因為他喜歡抱著他的公主們……巫婆讓他們?nèi)ツ蠘O,如果不能飛,這可是很長的一段路。他一頭鉆進水里,只為了能在午飯前趕到,他還讓一個過路的擺渡者帶他過去,他成功地回到了宮殿里,給了廚師、媽媽一個大驚喜。小女孩們在廚房,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和吻。在那個吻之后,你們猜他變成了什么?”
故事到這里,所有人都會跟伊麗莎白和瑪格麗特一起神往地笑著,脫口而出:“他變成了一個帥帥的王子!”
但企鵝公爵給出的答案是:“他變成了一個短尾巴的信天翁?!?在公主們失望地“哦”了一聲之后,企鵝爸爸張開雙臂,解釋說:“這下他有了很大的翅膀,可以抱著他的兩個小寶貝了!”
然后,他略顯笨拙地膝行到小郡主們面前,緊緊地摟住她們,在公爵夫人的微笑注視下,將慈父的親吻降落在女孩們金黃的卷發(fā)中。
——信天翁是鳥類中翼展最寬的,張開翅膀,可達3米以上。
這個“企鵝變信天翁”的故事,初聽來只為烘托王室一家親的美好氛圍,以及伯蒂的外冷內(nèi)熱。終篇之后會發(fā)現(xiàn),此故事提綱挈領地喻意了全片:王子殿下英俊儒雅、儀表堂堂,卻偏生有這上不得臺面的毛病,真有如天降詛咒;“抱著他的公主們”,亦即守護他的臣民;帶挈他前行的“擺渡者”,自然就是語言治療師萊昂納爾;至于“成功回到宮殿里,給了廚師和媽媽一個驚喜”,“驚喜”當指他完成了對他來說最艱難卻又最重要的圣誕演講;廚師,可理解為首相丘吉爾——治大國如烹小鮮嘛。(此處或是過度闡述)
故事結局最耐人尋味:“驚喜”過后怎樣?笨拙企鵝是否就此脫胎換骨,變成完美王子?錯!沒看電影之前,大概所有人都會認為:最終萊昂納爾醫(yī)好了國王的口吃。其實,伯蒂的口吃始終未能治好。但是他完成了“圣誕演說”,并因此化成具有更堅強翅膀的“信天翁”——雖然還是禽類。
二、萊昂納爾
做為軟性大不列顛形象宣傳片,《國王的演講》鑄起了一尊完美的英倫紳士標本:語言治療師萊昂納爾。
萊昂納爾的年紀,當是六十尚不足,五十頗有余。他已經(jīng)到了永不會覺得尷尬和別扭的年紀,一對冷靜雙眸洞悉世事,始終云淡風輕、寵辱不驚,讓人對之如坐春風。
萊昂納爾與伯蒂的交鋒,則是貫徹全片的美妙二重奏。兩人就像一對反義詞:地位一尊一賤,態(tài)度一張一弛,情緒一明一晦。然而,尊者常露荏弱之態(tài),賤者并無卑微之心。萊昂納爾不卑不亢、泰然自若,伯蒂拘謹矜持、暴躁不安。草頭郎中對一國之主不諂媚,九五之尊對草頭郎中亦不輕蔑。
科林與拉什的對手戲,真如一發(fā)之上,懸千鈞之力。
三、愛德華
愛德華八世對歷史的貢獻:一則韻事,一只“溫莎結”。
有多少女人曾為這位“多情國王”的故事心旌搖曳?我也是到很久之后,才明白“不愛江山愛美人”其實不是褒義詞。尤其值彼江山風雨飄搖之時,國賴明君,這份本應扛起的責任容不得推諉。他對那個女人多情,便是對自己的國家無情。
——曾身為喬治六世和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擔任私人秘書的拉塞爾斯,對王儲愛德華給出這樣的評價:“他放肆地追求酒精和女人,而且自私。他以后可能不適合佩戴英國的王冠……他的性格變幻莫測、很不成熟,在精神、道德和美學等方面,停留在一個17歲男孩的水平;他對事情適當或不適當?shù)奈ㄒ缓饬繕藴示褪牵何夷芴用搯???秘書所下考語,多半是真。有一種“多情漢”實則是世間極自私的人——楊過就是明例,情之一字遮天蔽日,于是他什么也看不見了,宇宙核心只座落在他的愛情上。
電影中的愛德華八世,做為喬治六世的襯托,是位輕率任性的浮華男子。華利斯夫人舉筵,伯蒂不得不攜妻亮相。在黝暗狹窄的酒窖中,弟弟追在兄長身后結結巴巴地探討國事,而哥哥焦慮的只是找不到情人想要的佳釀。這一場戲劇化得有些過分,不過也完成了對愛德華和華利斯的塑造任務。
第一眼看到蓋-皮爾斯飾演的王儲,那猶豫不決的、陰柔的嘴型、埋藏情欲的法令紋,立覺“對的!這就是愛德華”;而辛普森夫人雖只出場兩次,亦形神兼具:老辣、虛榮、男性化、洋洋得意、野心勃勃。
四、國王
舊王交卸,新王接任。伯蒂被推上王座。在華美宮室的朦朧光線中,喬治六世的背影顯得孤獨。有弧度的鏡頭,略微夸張地聚焦在他哆嗦的臉肉和嘴唇上。
所有的畫面,都強調(diào)了伯蒂此際的孤獨。他其實始終是那個卑怯、懦弱的孩子。捏著講稿,嘴巴開合如涸澤中的魚,一徑憋得面白唇青。暈眩中視線越過面無表情瞪視他的人群,落在墻上懸掛的先祖的畫像上。新逝的老父盛裝挺立畫框中,威嚴冰冷的目光審視不爭氣的次子。
——偌大一份家業(yè),靠個“無話兒”之輩來接任,先祖泉下有知,只怕也要嘆息國運不濟。
在萊昂納爾面前,虛弱恐懼的伯蒂爆發(fā)了出來。
——此際豈知非薄命,此時只有淚沾衣。
伯蒂與妻女觀看希特勒演講一場戲,意味更為深遠。
先來看看史料記載:希特勒曾專門在一位精通肢體語言的專家的指導下,設計演講手勢,并常常對著鏡子和相機反復排練著,以求達到最震撼人心的效果。當時一個追隨者說:“為了取得男女老少的無條件的信任,希特勒使用了符咒?!辈ㄌm記者阿克塞爾海斯特回憶:“從他的演講中我們聽到了被壓抑的激情和愛意,表達這一切的是愛的語言,他的叫喊充滿著憎恨和情欲,他的話語充盈著暴力和殘忍。所有的語調(diào)和聲音都受神秘的本能支配;它們?nèi)缤粔阂痔玫男皭簺_動。”
希特勒把語言暴力發(fā)揮到了極致,不論是敵人還是朋友,他紛紛將他們挑落馬下。馮.米勒教授回想起某暴動中希特勒的演講時說:“在我整整一生中,除了那一次,我再也想不起來,在幾分鐘或者幾秒鐘內(nèi)能讓群眾態(tài)度轉變?nèi)绱松袼俚那榫??!眾W匈帝國最后一位皇帝的兒子奧托.馮.哈布斯堡在一次觀察后說:“跟他站在一起的共產(chǎn)黨人,在開口之前,就被他打動了,他是個有某種磁性的天才。”作為將領的布勞希奇說:“我和這個人爭辯的時候,感覺就像是要窒息了,我再也說不出一句話來?!卑9?米爾希說:“在他面前我就像是做錯算術題的小男孩。”憑這樣的本事,希特勒不無驕傲的說:“世間有一種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并且獲得世人的認識,那就是講話令人喜悅的能力?!?說回電影:畫面中滔滔不絕演講的那人,就是挑起世界戰(zhàn)爭的公眾之敵。但他的演說技巧與得到的效果,無可挑剔。伯蒂當有且恨且妒的一念閃現(xiàn),但他目光隨即平和堅毅下來:正義與邪惡之分野,不靠口才來劃分。
引用某影評的話(我覺得我不可能總結得比這句還好):有的人也許言辭流利,擅于煽動,但卻可能是惡魔;那些羞澀木訥甚至笨拙的人,卻可能有一顆善良勇敢的心。
五、國王的演講
最后一場戲,當然就是那場華彩樂章:圣誕演講。就像爐火上燉著的一壺水,雖然火苗始終溫文,然不知不覺中水溫已至沸點。一道道窄門敞開,賢妻良友隨侍在側,盛裝的國王面沉如水,如赴戰(zhàn)場。
最后的舞臺是小小的密閉的直播間。在伯蒂第一次閱讀的時候,萊昂納爾的動作便是推開窗子。這一點在最后的“圣誕演講”中得到呼應。
所有的起承轉合,其實俱在意料之中:最后關頭,我們都知道國王和治療師要說一句溫情脈脈的表白。果然,國王至誠道謝,而萊昂納爾的最后一句話則是:忘掉其他一切,對我說,對我這個朋友說。三次紅燈閃爍在伯蒂面上,照應了影片開初他的失敗。在艱澀地起頭之后,為隱蔽口吃而頻繁做出的停頓,反而益顯凝重沉痛,具有別樣的力量。
間中也有幾次,國王險些結巴起來,全賴萊昂納爾的眼神與無聲手勢。但他漸入佳境,漸入佳境。咬字吐音,從未如此勇敢與堅定。要抵抗強權,要發(fā)出自己的聲音,這演講,為臣民亦為自己。
穿插出現(xiàn)在伯蒂演講畫面中的幾組人,幾乎回顧了全片情節(jié),像協(xié)奏的器樂,令這一曲更調(diào)和與雄壯,更具有深度厚度:曾領教了約克公爵那糟糕透頂?shù)难菡f的工廠工人,如今聽得全神貫注、如癡如醉;曾多次鼓舞喬治六世的主教與首相,莊肅端坐,想必堅定了抗戰(zhàn)之心;獨處小室、守著孤燈的王太后,嘴邊逐漸浮起微笑,自是對兒子的贊許與自豪;在遙遠的精致公館中躲清閑的愛德華與華利斯,表情復雜難言,華利斯發(fā)上綁著花紋發(fā)帶,浮夸突兀得像個時裝雜志上的假人;大衛(wèi)則滿面陰沉,是否在被弟弟打動的同時也嫉妒了他的感召力?倚靠著他的華利斯幾乎是立刻察覺到他的異樣情緒,伸手撫慰——當然,若無這等機敏,也不能俘虜君主之心(短短幾秒鐘的鏡頭,道出無數(shù)弦外之音)。
最后,萊昂納爾垂下雙臂,肅立聆聽,他知道不必再指揮協(xié)助,喬治六世已脫胎換骨,真正的國王在這小小格子間中誕生。
歷盡艱險,伯蒂終順利完成最后一個詞:“勝利”。始終抓緊座椅扶手的王后,欣慰地與女兒互望,面頰上有恰如其分的一滴熱淚。那滴淚只星光似的一閃。大功告成后,萊昂納爾與國王相視微笑。萊昂納爾并未恭喜,只微笑道一句:“你在w上仍有些打結”。這輕描淡寫的一句,掩蓋胸中感慨與喜悅的澎湃波濤,簡直有謝安的“小兒輩已破賊”的妙處。
完成之后又如何呢?緊閉的門次第敞開了。伯蒂終于微笑著走出昂首闊步的國王的步伐;悲欣交集的賢妻悄聲道:“我知道你會很棒。”首相與主教誠摯祝賀;國王攜眷走上陽臺,領取民眾的掌聲與喝彩。溫柔舒緩的鋼琴,交替流轉在國王與萊昂堅毅面容上。一切美好如童話。最童話的結局字幕是:從此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做了一輩子的好朋友。
毋庸置疑,《國王的演講》是一部完美的電影,就像是無可挑剔的美人:秾纖適中,修短合度,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由國民性決定,英倫影像總有一種克制的情緒,沒有歡呼夾雜狂吼,也鮮少眼含熱淚地相擁,畫面與音樂均委婉而素凈,芳澤無加,鉛華弗御。
這便是:一片幽情冷處濃。
六:歷史
上個月恰巧買到一本法國記者貝特朗-梅耶-斯塔布萊所寫的《伊麗莎白二世時期的白金漢宮生活》。無論在民主國家、封建國家、君主立憲還是社會主義,宮闈秘辛都隱在層層簾幕之后。不過賴有大膽卷簾人,我們也隨之窺探一二。該書中一些段落提及了喬治六世和他的王后。講伯蒂的不多,對王后大加頌揚。我姑且把這些段落人肉搬運到這里,做為注腳:
幼時:喬治六世的綽號叫“Bertie”,此人用喝酒來增加力氣,他的雙腿夾著鋼制夾板,因為他的雙膝外翻。他進入會客廳時,仆人都伸出胳膊來推他,他總是哭著進去。
粗心的國王:某天,喬治六世不留心給一個人授銜兩次,到了“第二輪”授獎的時候,國王覺察到:“您看來非常不安哪!”
可愛的王后:一名老仆人說:“第一次碰見王后,人們都不注意她矮小的身材(王后只有1.55米)和豐腴的體形。因為大家都被她的熱情和魅力吸引了……她非常喜歡微笑。”
她是一個有頭腦而又善于逗樂的人,從結婚到喬治六世登上王位的13年中,她的性格要服從王室的莊嚴與新位置帶來的挑戰(zhàn)。在出訪活動中,約克公爵夫人能讓事事都變得容易。她的玩笑能讓最害羞的人捧腹大笑,在舞會上她對舞技平平的舞伴說:“加油!太棒了,你至少還沒把我的王冠碰掉嘛!”她對份內(nèi)的事情一點也不厭惡,人們贊美說:“她要是戴上了一枚新寶石,就高興得仿佛剛剛發(fā)現(xiàn)愉快地度過一個美妙的下午的新方式?!惫舴蛉巳绱俗匀?,丈夫羨慕不已,因為他嚴重的口吃的確是個不小的缺陷。
1936年12月10日,愛德華八世遜位,約克公爵被即將落在自己和妻子身上的責任震驚得一個字也說不出來。12月10日,這位新國王的第一個動作就是授予妻子一枚嘉德勛章。他在登基演說中講道:“沒有妻子在我身邊,沒有她對我的幫助與支持,我是擔負不起身上的重擔的?!碑敃r人們稱呼她“聯(lián)合王后”,時年36歲。在戰(zhàn)爭中,她盡其所能鼓舞英軍士氣,丘吉爾稱她為“二戰(zhàn)中最勇敢的女人”。
和丘吉爾一樣,她也將重樹英國精神。從倫敦遭到轟炸開始,王后就堅持不懈地視察被炸街道,鼓舞士氣,安慰群眾,語言得體。在倫敦戰(zhàn)役進行得最慘烈的1940年9月13日,幾枚炸彈擊中了白金漢宮,當時王后的一句話家喻戶曉:“我很慶幸遭到了轟炸,因為轟炸才使我能面對面地與東區(qū)(倫敦在空襲中受創(chuàng)最嚴重的一個區(qū))人民接觸?!?《泰晤士報》一名著名編輯說:“她將普通生活的美德在高貴生活中加以發(fā)揚。她拉近王室與百姓的距離,使王室顯得自然,也遠遠沒有前幾代王室那么嚴厲?!币聋惿?安吉拉-瑪格麗特-博斯-萊昂選擇了陽光、生活與幸福,她是英國王室的支柱之一。
4 ) To be or not to be
我一向是偏袒法國電影的,喜歡細入毫發(fā)的人性觀察,也佩服同一顏面下的端然自持,好似關懷又能輕易脫身。但或者囿于樣本限制,我不是不覺得影片往往過于“小我”,一個人一個小圈,很方便縱里發(fā)掘,卻失之更宏邁的視線。與之一衣帶水的英倫,也許偏偏又是被我的小采樣撞到,我更多地感到電影人對他們豐碩文學藝術宗教歷史的激揚,好像輕而易舉就能織絹繡綢、成就偉大詩篇。圣誕季上映的小制作《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就是這種蕩氣回腸的典例。
最吸引我看片的元素,當然非科林.菲爾什(Colin Firth)莫屬。兩任達西先生,英俊高貴、嚴肅矜持,菲爾什幾乎包攬了觀者對這個偶像稱謂的一切愛慕。作家Helen Fielding的可愛之處就在于她把粉絲做到極致:以菲爾什為藍本,脫胎達西金尊,并指明必邀菲爾什出演,一而再纏紅繩,執(zhí)著綁定他二人為等價。無論古典或摩登,菲爾什的達西先生也有過口吃的時候,比如在彭伯利重逢莉齊,顛三倒四語無倫次,在《單身日志》向BJ告白,吭吭咳咳手臂揮半天。再拎出王爾德名劇《貴在真誠》(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菲爾什一本正經(jīng),常被揶揄搶白得夠嗆。然而這些段落其實涌動著愛情喜悅,人物語遲皆因心境上近情情怯。你大可不必擔心,菲爾什掛滿喜劇細胞的莊嚴嘴角,稍稍翕動,便會冒出一串流暢俏皮的話?!秶酢芬黄?,也不乏掀掀嘴皮逗人捧腹的表述,不過短煉得多,因為這一回,唇齒是高筑鉚死的閥,任隨怒火、悲哀、卑怯、恥辱等等情緒像野馬一般騰蕩沖擊,就是不放行,菲爾什飾演的英王喬治六氏,必須背負著身心缺疾,踏上神壇。半封口、痛苦扭擰面部肌肉、昏眩滴汗,在技術層次上對演員的要求也許和雄辯滔滔是一體兩面的事,然而于觀者,這種欲言不得之痛出神入化鎖加在菲爾什臉上,效果更令人震撼。
電影行進平緩,穿插日常點滴和歷史轉折,對后者并無夸耀的意思,舉個例子,西敏寺王座加冕禮只插了一幀黑白老影像,影片反而更側重此前頗跌宕的rehearsal,里翁奈爾.羅格(Lionel Logue)醫(yī)生作為國王私人教助,初次登場,國王則第一次萌醒自我,大聲吶喊:“Because I have a voice!” 又譬如愛德華八世自翩然而來,承襲父位,到浪漫退場,敘述也極為簡樸扼要。有時候我簡直感覺不出這班皇族貴胄同哀樂眾生有多大分別,而歷史嬗遞也透過極私人視角,呈達得那么具實感。以小碎片講故事,每一則都微露星芒,恰如亞歷山德雷.戴斯普拉(Alexandre Desplat)為這部電影做的同主題鋼琴(出現(xiàn)在影片開首),平靜低斂,而錚錚音符,每一枚你都聽得清清楚楚。
這種小中喻大,我以為博爾第(Bertie,英王昵稱)和里翁奈爾火星四溢的初會非常典型,彼時博爾第還是約克公爵,紆降里翁奈爾的落魄公寓就診。后者發(fā)問,您會講笑話嗎?前者冷冷拋一句:“掐準時間非我所長”('Timing is not my strong suit.')。乍聽此言的確好笑,可是想深一層,又何其可哀,潛臺詞是所有國人都知道這位皇子不擅辭令,當說話時辰,半天憋不出半個音。如此上不得臺面,絕不止個人隱疾,已是舉國上下的尷尬,茲事體大了。后來羅格醫(yī)生拿《費加羅婚禮序曲》堵住博爾第的耳朵,請他大聲誦讀,內(nèi)容不是別的,正是莎翁名段: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
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
And, by opposing, end them...
當你聽得他雄渾抒發(fā),一方面震驚他居然如此順暢,另一方面,是否也疑心導演編劇的用意:這字表的永恒疑問, 不正昭明朗讀人的郁胸愁苦?生或死、進或退、臨危受命還是繼續(xù)龜縮,他忐忑不安,躊躇難定,這道心防,莫不是更惡化了他的體膚痛,更叫他有口難言?博爾第的重重顧忌,又關乎國家命運,戰(zhàn)還是降,迎擊還是淪喪,to be or not to be,面臨the outrageous fortune,真的唯余浩嘆:that is the question。其后小細節(jié),博爾第和女兒看希特勒演說的新聞,他的表情變化不大,而我們幾乎只能從他眼神流動,感應那種羨妒到堅毅的過渡。這些英式含蓄的大命題,最后也經(jīng)由最含蓄地道的英式表演傳遞出來。
影片的另一大亮點,在羅格醫(yī)生(杰弗里.拉什(Geoffrey Rush)飾)。這個半途郎中飽受風霜,可以不動聲色承擔大小摧磨,他身上處處融合著矛盾,既有茁壯的傲氣,又能放下身段,窮困潦倒而志氣高揚,住破房子而家庭和暖。他有股子天不怕地不怕藐看權貴的勁頭,骨子里卻擁戴英雄忠于君主??梢哉f,他的一切都是博爾第的反象。他激將博爾第時的快言快語,以及對方逐漸活絡、不那么刺猬的真性情流露,可謂全戲最機敏最幽默的對話回合。期間他主持“民間智慧”療內(nèi),演說技藝輔外,斷續(xù)構建國王成長之軌跡。很有趣的是,雖然全片“戲眼”為“第三只眼”,諸多觀察卻由里翁奈爾與博爾第交接實現(xiàn),差不多秋色均分,里翁奈爾一邊的國王畫像筆墨更濃,也可見這個視角相當重要。
科林.菲爾什受訪時曾連贊,同拉什對戲好比‘Heaven’!我看影片高潮即對德宣戰(zhàn)演說部分,倒正像一次“天堂”享受,那個僅僅開一扇窗的小空間,那個真空中的小格子,沒什么比它適合演繹能量大爆發(fā)了。暗處的羅格醫(yī)生仿佛樂隊指揮,位居中央的博爾第堪任首席演奏家,他背倚貝多芬,虛擬觀眾席上則坐滿英國國民,乃至全世界。觀者清晰可辨羅格由提心吊膽的教練漸漸退隱為諸多欣賞者之一,麥克風前的博爾第,從始至終都在氣結邊緣掙扎,且很難評價他是否完全成功--醫(yī)生指出他的'w'仍然含混,然而他不曾停滯,幾字一緩的誦讀不再機械,反而蓄起奇異的感召力,與之相和,是一浪一浪沉穩(wěn)磅礴的貝七樂章。如此聲聲交織、徐慢鼓點幾令我無法負荷,它是真正意義上的演講,是由一個話都說不清的弱者帶領他的人民,向最鐵悍的侵略勢力發(fā)出的最強音,所以當我聽到“天佑吾民,繁榮昌隆”之際,那份感動,簡直排山倒海。我想,僅憑這段,“師徒”二人已然雙雙亮劍,足夠給好萊塢上一堂優(yōu)質表演課了。
說起《國王》的配樂,貝多芬與莫扎特差不多打個平手。戴斯普拉就后者的安排同等出彩,首先有前述朗讀錄音處嘈嘈切熱絡的《費加羅婚禮》,非常歡快喜悅,好像象征羅格醫(yī)生的輕調(diào)侃態(tài)度,也似乎說他對病癥抱持樂觀。再來就是單簧管協(xié)奏曲(K622)首章了,膾炙人口的輕盈快板,交替互補、昂揚的弦音與管音,正符合畫面中修行的博爾第與里翁奈爾。我印象里宣戰(zhàn)演說結束后,又出現(xiàn)過這一樂段,好像執(zhí)意逗觀眾破涕而笑,叫你來不及放縱感慨,就要用新生的樂觀勇敢占據(jù)你。無論何時,莫扎特這個精靈天使總能輕易點撥人生,幫它自修自壯,不那么枯苦。
至于參演的“國王班底”,對英倫影片抓瞎如我,也頗認得幾張熟臉。比如哈利.波特系列里的鄧布利多、蟲尾巴--現(xiàn)在是老皇帝、新首相,95版《傲慢與偏見》的萬人嫌科林斯先生,再如老一輩溫莎公爵、更早先Brideshead revisited里的花樣美少年Anthony Andrews。羅格醫(yī)生夫人(Jennifer Ehle)的笑容一讀讓我想起梅姑,直至她偶遇國王伉儷,我才意識到,這不正是伊麗莎白和達西先生的再度重逢嗎?歲月多多少少老化了他們的青春俏貌,但今日之演繹,絕對猶勝當初。不少中外影評,談Helen Bonham Carter,必提Tim Burton,我不知道這么拉扯有無道理,倒是在這位母性皇后依約的天真率直里,看到了一點A room with a view、A hazard of hearts時代的優(yōu)雅小影。
我是在觀影后,才查到《國王的演講》斬獲了好幾項金球提名。平心而論,電影獎不是我的看片指南,影片能走多遠,我比較麻木。全局來看,《盜夢空間》(Inception)提供了更新穎的視聽經(jīng)驗,《社交網(wǎng)絡》(The Social Network)也許更為傳奇,一則重塑歷史的小制作恐怕沒有多大新意,末梢高潮也可謂全在期盼中的cliché,不過它的容量遠不止海報上高挺的鼻翼、堅毅的唇際那么直線、簡單,它帶來的震動或者恰似主角吞吐的發(fā)音,緩釋因而長久。如果一定要以電影獎項這桿俗世尺衡量它,我期待它在演出、劇本、配樂等等方向上的作為。就這個層面的'to be or not to be', 它已經(jīng)給出了最有力的作答,套個俗詞:王者歸來。
5 ) "Stiff upper lip, Bertie."
在實際上瞎著一只狗眼的情況下還坐在天殺的影院第二排脖子一仰就是兩個多小時只為能趕上The King‘s Speech的第一天上映。這是怎樣的一種排除萬難的堅韌不拔的很久沒有了的苦逼精神。
所以我說,人總要是有點念想的。
從凱旋多倫多開始每天盼這片美國上映,盼啊盼阿盼啊盼。腦子里老轉的是一個叫Colin Firth的男人在BAFTA上像個終于拿到最最心愛玩具的孩子一樣地對著獎杯輕聲說Hello時臉上的感激與平靜,去年的奧斯卡輕薄地與他擦肩而過,但人們會記得他和他的銀幕化身共同經(jīng)歷的那些痛苦、掙扎與頓悟——從那一刻開始,他與自己的過去道別,留戀已經(jīng)是昨天的故事,而明天是一條未知的路?!贿^,我似乎又跑題了。
那么就來說說The King's Speech吧。
記得前一陣子看到有人評論說,這種電影已經(jīng)成為陳詞濫調(diào)了。復制一個或遠或近的年代,在這個年代里找一個似曾相識的故事,再找一幫熟門熟路的人來演??赐闗ing's Speech,我不知道該對這樣的評論作何評價,也許我該說,歷史本來就是陳詞濫調(diào)的,只是這陳詞濫調(diào),難說是你電影看得太多,還是書讀得太少。——這句話不是想要嗆誰的肺管子,我只不過想說,有些情節(jié)像驢拉磨一樣一次又一次地發(fā)生著,你總不能跳到歷史的車輪前面大叫喂喂喂編劇你是個傻缺:瞧,這不成了那個神馬神馬擋車的典故了么?
所以對于這種非無邊際改編的歷史片來說應該指出的是,當歷史已經(jīng)幫你寫了百分之七十五點四的劇本之后,剩下的二十四點六到底如何才應該是我們公正評判依據(jù)。就這點來說,這部片子的劇本并無多少可以指摘之處:對話狡黠、討巧,帶著英國人歪歪扭扭干干巴巴的幽默感,每個人物都得到了自己的閃光點,最重要的是對于這幫憋足了勁兒要甩開膀子大干一場的英國佬們來說,這劇本既不掃興又不搶戲:Oh, come on, 誰都看得出來,拉這么一套卡司大家的目的明擺著是要竭盡全英國之力踏平好萊塢的,猜還有哪部電影祭出了這陣仗?用英國兩字全球吸金的哈利波特啊。
可惜的一點是導演這環(huán)弱了一點。Tom Hooper是個生于長于電視界、現(xiàn)在也還沒完全脫離電視界的年輕導演,面對著這么一幫老辣的戲骨,估計他也只有放手讓他們自己打個頭破血流的份兒。整個片子的風格只能說是中規(guī)中矩,帶著室內(nèi)劇攝影棚里的聚光燈味兒,用鏡略顯單調(diào),對于場面的掌控一般偏上,不過,嘿,這只不過是我說的——09年Slumdog Millionaire出來的時候,我很不識相地嘲笑人家是一流導演耗上個二流本子帶著一群不入流的卡司,結果人家得了奧斯卡獎,10年A Single Man出來的時候,我思忖著這大概是有往一流沖的潛力但目前還夾在二流一流中間的導演、一流本子和一流卡司的結合,結果它神馬影片獎也沒得上。今年這King's Speech可更是完全是屬于三流的導演加上二流的本子再加上一流的卡司,過往的悲催預測不論,今年奧斯卡這片除了表演獎之外的命運到底如何,還得看評獎季沖刺這一個半月里其他片子的臉色——目前為止一流本子一流導演再加上由Jimmy Franco一人組成的一流卡司祭出的127 Hours已經(jīng)跑到了前頭,科恩兄弟改編、很有可能也是一流三次方的True Grid正在不遠處虎視眈眈,而且照例半路還很可能有至少半打的程咬金殺出來,所以King's Speech的最佳影片提名,還是自求多福吧。
總算說到了表演。——Colin,Colin,Colin,你該是個多讓人記掛的喬治六世啊。掛滿勛章的深藍色制服,潔白挺拔的襯衣領,以及那雙憂懼卻堅毅的褐色眼睛。沒錯,他是結巴,沒錯,他是從小受欺負,沒錯,他是被一個狡猾得像老狐貍一樣的治療師像陀螺一樣地轉來轉去,沒錯,他老婆是Helena Bonham-Carter,但是,他還是國王,天佑的國王。從約克公爵到喬治六世,這個男人的生活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一面是走不出童年陰影的Bertie,強硬的父親、聰明伶俐卻缺乏同情心的哥哥、以及孱弱殘缺的弟弟;而另一面是憂心國事的約克公爵、關心兄長的阿爾伯特王子和兩個小公主的父親,只是對于他來說,這個硬幣很不幸地印反了——本該印在反面的Bertie被牢牢地困在了正面,于是他害怕他父親、害怕他哥哥、害怕和公眾生活有關的一切,于是他總是緊張得喉嚨打結下巴扣緊,無論面對的是上千的公眾還是BBC一個小小的直播話筒。他的幽默、他的執(zhí)著、他的勇敢、他對國家、對責任、對家庭和對友情的忠誠以及他偶爾的動搖(在不透露情節(jié)的前提下,我只能說國王書房里的那場戲他的表現(xiàn)近乎完美。Colin的電影我看了那么多,這是他的表演真真正正讓人止不住眼淚的一次),完美,你的名字是每一個細節(jié)。Geoffrey Rush,一如既往地到位與犀利,看他和Colin兩個人的對手戲就像看一場精彩的擊劍表演,每個回合的你來我往都在展示自己實力的同時能襯托出對方有多么出色——說句題外話,Rush和美國萬能膠Chris Cooper該是有多像啊,兩人同年出生,分別是西區(qū)和百老匯滾打出來的正宗舞臺劇演員,混跡好萊塢多年,無論任何類型、任何budget、任何年代的角色都能駕輕就熟地拿下,當然,最大的共同點還是他們倆都手握小金人一座——也許真是因為人家已經(jīng)此生無憾了,所以才放得開手腳嘗試所有想要嘗試的角色?呃,這個我也不知道。
Helena Bonham-Carter,呃,阿姨啊阿姨我真真不是對您十幾年前的homewreck還有偏見,但是您現(xiàn)在怎么演什么都有點Tim Burton電影的感覺了呢?您就真那么恨當年演Period Drama的歷史,非得要把那范兒燒成了灰再倒進下水道里沖掉了才心滿意足?語速太快、口音太怪還在其次,重要的是氣場——我不是說在任何一場戲里HBC的表演不到位,她作為一個演員早就超越了這些基礎要求,但是很遺憾哥特悍婦的影子不受控制地在她的演技之下時隱時現(xiàn)。想當年她出走好萊塢本是為了拒斥"Ms. Corset"的外號,可惜二十年后再回頭,好像只是被套上了另外一副type casting的轅子而已。Queen Elizabeth(就是現(xiàn)在的女王登位之后母儀天下許多年的銀發(fā)慈祥老太太,2002年101歲的時候才去世的)固然精明又堅強,但斷斷不是Red Queen那個硬朗法。片中配角的表現(xiàn),比如老戲骨Derek Jacobi(再次膜拜爺爺),現(xiàn)在難得一見的Jennifer Ehle以及精氣神十足的Guy Pearce一個個地都可以排在HBC阿姨的前頭。Michael Gambon和Timothy Spall是只有幾場戲沒錯,但是你又怎么能說給你的印象不深刻呢……
(于是整個電影里只要她一出現(xiàn),我心里就會出現(xiàn)一個冷靜的聲音不停地輕輕念叨:Emma Thompson,Emma Thompson,Emma Thompson,Emma Thomp...)
(我是真的對多年前啃泥叔和愛瑪姨離婚的那檔子破事沒有怨念了。真的。不管怎么說,沒那離婚不還沒Sense&Sensibility了么,不還沒Emma阿姨和Greg叔叔的幸福生活了么?!?br>
這又是一部滿是重聚時刻的片子。其實在英國片里說這個挺無聊,因為實質上不管神馬英國片都TMD是重聚片:圈子實在太小,人實在太少,想湊出一部電影來怎么可能沒幾個人曾經(jīng)合作過一兩次的。但是這片踏踏實實地給我們貢獻了個等了整整十五年的時刻——是的,我知道我是神經(jīng)過敏,Colin和Jennifer Ehle一起只有一場戲,但當Mrs Logue彎下膝蓋朝His Majesty鞠躬的時候我還是得拼命在滿滿當當?shù)膭≡豪锶套」恼频臎_動。十五年,足夠他從Mr Darcy這棵大樹底下走出來,足夠她拿到兩個托尼獎,但是經(jīng)典,畢竟是永遠不變的。
說了這么多,應該就此打住。再次,劇透可免,您大概不認識我,但認識我的人應該都知道,雖然雞零狗碎地對這片發(fā)了這樣那樣那樣這樣的一堆牢騷,但當我最終揉著脖子餓著肚子眨巴著更瞎了的一只狗眼走出電影院的時候,我心里的滿足勁兒一定是接近“幸?!蹦峭λ椎膬蓚€字兒的。讓我給這片打分,我也一定會給足五顆星的,因為這么強的表演,任何編劇導演上的不完美在這一刻我都可以忽略。我知道我看到了我想看到的。
在片中聽到別人Bertie Bertie地叫未來的國王對我來說的確有點觸發(fā)奇怪的笑點,因為這讓我不停地想起另一個Bertie,另一個好心腸、好脾氣、好欺負、愛幫別人忙的Bertie,所以忍不住在標題里用了這么個小典故。那本故事集本來叫"Stiff Upper Lip, Jeeves"的,不過what the hell。對The King's Speech贊不絕口的大伯一定不會介意。
再一次想像去年看完A Single Man一樣許一個新年愿望。
Colin Firth for the Oscars。
五十歲的男人,在事業(yè)上留給你的機會還有多少?
答案是,無數(shù)。If you dare。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6 ) 擦亮你的眼睛
影片過于程式化
導演怎么可以允許自己如此老調(diào)重彈?
故事也及其簡單
真的就只是國王的演講這五個字這么簡單
恩 故事簡單當然沒關系
其實這往往是一部分好電影的特征
那就需要別的方面爭氣點
如此說來導演對人物內(nèi)心的挖掘呢?
大概只有1毫米那么淺吧.....
鏡頭調(diào)度和剪輯有沒有很出色呢?
實在是表現(xiàn)平平
缺乏大手筆
只有美工還成體統(tǒng)
演員的演技?
這是網(wǎng)友討論的最多的
如此空虛的電影演得好有什么用?
我不明白為什么豆瓣上那么多人都給予好評
只是因為看過這部電影就一定要說好嗎?
還是因為它宣傳力度大而且得了那么多奧斯卡的提名呢?
凡沾國王必拿獎?
這真是句無聊透頂?shù)脑?br>
沒看之前我也覺得小金人一定是國王的演講的
因為只有這部片最符合奧斯卡的口味
說說幾部最熱的吧
黑天鵝 驚悚片除了沉默的羔羊其它還都沒得過
盜夢空間也是一樣的道理 科幻題材不討巧
而社交網(wǎng)絡呢 金球已經(jīng)讓它夠光榮了
電影公司利益牽扯之下不會再讓它拿獎了
這樣看來似乎國王的演講最有可能
但是它實在是不成器啊我想說
它還是有可能拿獎
就是心虛不心虛的問題了
奧斯卡最佳影片當之無愧,當初就是慕名去看,果然沒有失望。
國王也是有血有肉的,這是我看完電影后的第一個感覺。我明白了他也是個普通人他也是有情緒的,他雖然高高在上但是他內(nèi)心脆弱敏感,也怕受傷。
Colin Firth一站出來就是一幅王者氣勢?!斑@些年輕人在竭力演說,但沒有人聽他們的,我的工作就是讓他們重新相信自己的聲音” 【娜烏西卡】“納,納,納-粹是被我說-說-說-跑-的”【左兒】“達西敢不敢再記得大明湖畔的伊麗莎白點”
四星半。精彩的表演+內(nèi)斂、精致、優(yōu)美的攝影,大大淡化了所謂的“勵志”效果。相當“靈”的一部電影。
Darcy and Lizzy十年后重逢,可惜不是演夫妻>,<
這不是國王的演講,是國王的演技
@Charles Rosen說:這里面有:莫扎特費加羅婚禮前奏曲,單簧管協(xié)奏曲第二樂章,貝多芬皇帝鋼琴協(xié)奏曲第二樂章,第七交響曲第二樂章,(還據(jù)說有)勃拉姆斯安魂曲。當國王做完演講,在陽臺上面對民眾的時候,背景音樂是皇帝鋼協(xié)(?。。。?/p>
出乎意料的好,攝影、剪輯、配樂、表演幾乎無懈可擊。每一個鏡頭定格下來都能成為一幅精美的作品;配樂也是從很早之前就開始循環(huán)播放;而細膩、優(yōu)雅、莊嚴、大氣的表演也很容易讓觀影者忘卻時間的存在,不知不覺電影便悄無聲息的結束了,還讓人沉浸其中,意猶未盡。期待能夠擊敗《社交網(wǎng)絡》★★★★☆
2011.02.28奧斯卡頒獎典禮,Colin Firth登基影帝之時,Geoffrey Rush應當在場。
這是一個大人物通過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卻讓看過電影的不少小人物產(chǎn)生了共鳴,很多幽默詼諧的臺詞讓我一直在發(fā)笑。作為勵志片,它沒有我們期待的那么激勵人心,沒有太多的艱辛努力催人奮進,但我們在片中看到了很多關于友情和友愛的表達,看到了作品對人物內(nèi)心世界最真實的刻畫和和心靈歷程變化。
一流表演、劇情、臺詞、配樂,這就是最好的電影,比盜夢、社交什么的都好。
影片從攝影配樂到表演等各個層面渾然一體無懈可擊,整體質量若與《社交網(wǎng)絡》正面交鋒也絕不示弱,并還更顯大氣的王者風范??屏值谋硌菔俏倚哪恐械哪甓茸罴眩瑳]有之一。他細膩并精彩的詮釋了這個暴躁高傲但內(nèi)心孤獨脆弱無奈的王者。而這場對抗自我的角力,也是每個人一生中都該取得勝利的戰(zhàn)役。
沉著大氣精密講究嘔心瀝血,Colin Firth奧斯卡之前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禮服和演講詞了,你找不到這樣的演員了,海倫娜王后也實在太可愛了,貴族身上哥特全無,你找不到這樣的女演員了
一部優(yōu)雅的電影,演員演技精湛,最后很感動。
可作為英版《演講與口才》雜志附贈碟
演員攝影配樂都大贊,故事講得也好只是不合胃口。。。港臺版本今次的譯名好囧。另外這款海報跟安東尼奧尼的《職業(yè):記者》很像嘛。
Geoffrey Rush五星。另外,絕不承認那貨是丘吉爾。
看這些人,仿佛已全是我的老朋友一般
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 一定??!全中國我第一個說!
整部片子彌漫著嚴謹莊重的英倫風,斑駁的墻壁加上舊舊的沙發(fā),每個場景都非常美,海倫娜回歸優(yōu)雅,科林一如既往的氣質逼人,還有不能忽視的Lizzy。最后的演講感覺整個人都懸空了,極具神圣的原聲,冷靜又沸騰。雞皮疙瘩一身啊。這是一部完美到無懈可擊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