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又不僅僅是牢騷了
又不僅僅是牢騷了:為什么每次我看國外歷史正劇都想哭,每次看完國內(nèi)的大制作都大笑不止?
---------------------------------+++++++++++++++++--------------------------------
“給我兩個億,我也能拍出泰坦尼克號這樣的片子”這是我國著名導(dǎo)演馮小剛老先生10年前的一句豪言壯語。10年前,我還小,不懂事,我認為有人給馮導(dǎo)那么多錢,他真能拍出來,我甚至還以為,有人給我那么多錢,我也可以。
看完這么多中美大手筆大制作的大片之后,我心里說,還好,還好。不過可千萬不能對比,兩邊一對比,我就產(chǎn)生一種幻覺:我國優(yōu)秀的第五代,第六代導(dǎo)演,一個個被反手五花大綁的一字跪開,低著腦袋,脖子后面插著白標,好萊塢導(dǎo)演和演員一面趾高氣昂的,猙獰的狂笑,一面右手拿著綠色的美元抽中國導(dǎo)演的嘴巴,邊抽還邊說:“你要兩億,給你兩億,讓你跟我比,讓你跟我比...”手里的美元抽爛了,就換一疊,抽的中國優(yōu)秀導(dǎo)演們體無完膚,血流滿面,淚流不止。實在抽累了,好萊塢導(dǎo)演們一聲令下:“拉下去!”一幫電影院的經(jīng)理們出來,把中國導(dǎo)演們一個個拖出去,仍到了用電影票鋪滿的游泳池里,然后說:“讓你們看看什么是票房!”
噩夢!噩夢!
《反抗軍》這個片子,說它大也大,小也小。大的是投資肯定不少,有007助陣,輾轉(zhuǎn)多個國家拍攝,又是煙火又是飛機又是特效的。小的是,題材這么好的片子,并沒有刻意著重的去所謂的弘揚某些東西,類似于精神了,信仰了,主旋律了,寓教于樂了。這在我國優(yōu)秀導(dǎo)演和廣電總局的干部們看來簡直是好端端的一個題材活活給浪費掉了。
如果我國優(yōu)秀導(dǎo)演拍這樣戰(zhàn)爭題材的片子,在廣電總局的干部們的指導(dǎo)之下,片子的最佳理想模式一定是這樣的:先是大肆表現(xiàn)德國人的邪惡,如何屠殺猶太人,表現(xiàn)屠殺的場景一定要拍足10分鐘,一定要配上沉痛的,哪怕是歡快的音樂。主角的父母只是被屠殺的一員。主角是絕對不會因為父母的死而造反的,而是為了廣大猶太人揭竿而起的。而且所有的猶太人一聽造反,個個都充滿了革命式的笑容,爭先恐后的報名。而不用主角一次次苦口婆心的勸。主角一定是百分百正義的,弟弟不參加革命,照斃,這叫大義滅親。所有的好主意好點子,比如轉(zhuǎn)移,過沼澤,連繩索等一定是主角想出來的,第二或者第三配角都沒有說話的份,或者是有好點子也僅僅是個萌芽而已,要和主角商量,要得到主角的肯定,然后由主角來宣布。主角從來不會生病,即使病了,也不會病倒不會說話的份兒,病了也要鎮(zhèn)定自若的指揮。即使病暈了,兩天之后醒過來,照樣談笑風生,只不過身邊照顧的主角的絕對不是女人,而是個被稱為小鬼的通信兵。片子中盡量不會有女人的出現(xiàn),即使有女人,人數(shù)也控制在一定范圍內(nèi),基本上一個領(lǐng)導(dǎo)一個,其他的女人都是群眾或者是特務(wù)。實在控制不了,必須出現(xiàn)的女人,那都是革命女同志,階級兄弟般的感情。哪個無產(chǎn)階級戰(zhàn)士會和兄弟談性?會和兄弟接吻?主角從來不會遇到困難,從來不會抱著腦袋蹲下不說話,即使遇到困難,也都如同三歲頑童般的游戲,讓主角去被服廠當廠長,主角這時候會罵一句:“不讓老子去打仗,這怎么行!”一定要用李幼斌的口氣才生動。可是沒多久,前線吃緊,誰都不靈,非得主角出山不可。電影的結(jié)尾也不會那么平淡,主角一定是受到嘉獎,在他的有生之年一定繼續(xù)會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wù),直到死為止。整個電影一定要用大量的音樂來貫穿,有音樂才生動,領(lǐng)導(dǎo)講話時要音樂,群眾鬧革命時要音樂,產(chǎn)婦生孩子時要音樂,打仗的時候要音樂。戰(zhàn)爭場面一定要壯觀,不要像以前似的,槍隨便一掃就倒一大片,要真實感!要槍槍見血,要爆頭,要一個手雷就一條胳膊或半只腿。跳出電影之外,就我的知識來說,由于構(gòu)造強悍,三八式打中物體之后,子彈不會爆裂,而是穿透,就是說,子彈幾中人體時,人不會馬上就出血,而且還有一定的行動能力,不是說子彈打上就死,除非擊中要害。被手雷炸的應(yīng)該不會向前或者向后翻滾的飛,應(yīng)該是有種推力給人推倒,而且也不回胳膊腿滿天飛,飛的情況多半是踩地雷或者被坦克給炸了。
《反抗軍》很樸實。沒那么多的矯揉造作,一切都那么順理成章的進行著。人和人在一起就是社會,社會必然有社會的復(fù)雜性,就必然會有思想的差異性以及爭斗,整個片子,從頭到尾,除了德國兵之外,沒有任何的兩個人是那么的一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鮮明個性。當然,有的純潔,有的齷齪??杉儩嵑妄}齪,恰恰構(gòu)成了人性。人性不是導(dǎo)演去特意的揭示或者去弘揚的,而是自然而然就那么的流露出來,好比該下雨的時候自然會下雨,人工降雨雖然也是下雨,但那是要花代價的。放在電影里就是以犧牲人物為代價來換取觀眾的怒罵。聽說寧大導(dǎo)演繼《瘋狂的賽車》之后要改拍人性了,希望別拍出個《瘋狂的人性》。放在這一句可有可無的話,就是郭德綱常說的:“人啊,千萬別和人性作斗爭?!本瓦@么回事。
其實導(dǎo)演就是普通人而已,不是什么哲學(xué)家或者是社會學(xué)家,只不過他所在的位置是導(dǎo)演,或者命運說,嘿,該你當導(dǎo)演了。他就當了導(dǎo)演了。我國優(yōu)秀的第五代或者再以前的導(dǎo)演,有幾個不是農(nóng)民工人出身?不是說并非科班出身的就不能當導(dǎo)演,只是,任何人都要做好本職工作,導(dǎo)演也不例外。真正的文思哲是不屑于做導(dǎo)演的。真正的導(dǎo)演也應(yīng)該是不屑于做文思哲的,應(yīng)該有這種精神。
好萊塢的導(dǎo)演拍片子為了真實,可以改劇本改幾年,選演員選幾年,找相關(guān)的資料找?guī)啄?,也許十年他拍一個片子,也許十年之前男女主角你不認識我,我不認識你,十年之后孩子都快十歲了。我國的優(yōu)秀導(dǎo)演呢,恨不得一年拍十部片子,反正劇本是文學(xué)創(chuàng)作,反正普通百姓不知道歷史的真實情況,藝術(shù)來源于生活要高于生活,對了,我們導(dǎo)演是搞藝術(shù)的,不懂的別瞎搗亂!從劇場打雜的到影片投資人所有人都想和出演電影的女人們睡覺而不要孩子。
肯定有人會義憤填膺的讓我閉嘴,讓我別賣弄了,說我崇洋媚外,不懂電影,讓我有本事也去拍個。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關(guān)于子彈和爆炸,不確定的可以找專家確定一下,最好找40年代以前生人的老專家,或者80年代越戰(zhàn)回來的,電視里出名的年輕專家一般沒打過仗,他們說不好。關(guān)于崇洋媚外,我可以很自豪,很負責任的說,作為一個中國人,有些方面我是比較崇洋媚外,但總的來說還是愛國的。關(guān)于拍電影,如果真有人投資兩個億,我也許真能拍出個稍微像樣點的鬧劇。
基本牢騷完了,也對商業(yè)化的破罐子也沒那么多廢話好教育。來個相對公平的比較吧,中國人誰不知道田忌賽馬的故事,咱們就按照這個方法比。
張藝謀的《紅高粱》對陣《老無所依》,一個是農(nóng)村片,一個是西部片,個人并不覺得《紅高粱》是正劇,所以《老無所依》也是娛樂片。隱隱約約記得紅高粱的色彩還可以,黃紅。內(nèi)涵呢?也許我不記得了,也許不值得一記,也許根本沒什么內(nèi)涵?!独蠠o所依》的色彩也不賴,風輕云淡的西部感覺。內(nèi)涵呢,也不見得有多深,我的理解是人生無常,娛樂片而已,只記得片中殺手的殺人方式特別,主角的結(jié)局也意外。算是個小驚喜。影片正如它的色彩,風輕云淡。
陳凱歌的《霸王別姬》一直以來是我比較喜歡的片子,無論是影片的色彩還是文化的厚重感,我都喜歡,關(guān)鍵是比較喜歡張豐毅,其實喜歡張豐毅的時候,我并不知道誰是陳凱歌,都是《無極》鬧的。類似的好萊塢影片有《斷背山》,說實話我怕惡心沒看全過,但是據(jù)說評論都還好,而且電影導(dǎo)演也是中國人,這局就算我國的優(yōu)秀導(dǎo)演獲勝。(并不代表我就喜歡陳凱歌,我喜歡《霸王別姬》就如同我喜歡《梅蘭芳》的前半段)
魔幻類的以《無極》為代表的近幾年我國優(yōu)秀導(dǎo)演的大手筆,比如在竹子上飄啊飄的,打仗的時候菊花飛的,我覺得都挺魔幻的。好萊塢的魔幻就不說了吧!最新的有《微光城市》,近點的有《納尼亞傳奇》,最代表的是《指環(huán)王》。我的評論都屬于多余。
恐怖類的就更不用說了,《驚聲尖叫》打死一批,即便是《驚聲尖笑》也打死一小批。
戰(zhàn)爭類,《集結(jié)號》和《反抗軍》?《集結(jié)號》是好,絕對好,可是有些東西實在是沒必要,實在是沒必要為了突出而突出,就如上面所說,人性是自然流露的。該片臃腫,要是利索點就更好了。
總之什么時候,我國的優(yōu)秀導(dǎo)演們能不把喜劇片拍成正劇,不把歷史片拍成宣傳片,不把文藝片拍成紀錄片,不把愛情片拍成喜劇片,那時候,真的,全國16億人,肯定每個人的心里都美滋滋的。
好萊塢的大腕們,我又錯了,饒了那幫導(dǎo)演,讓他們該干嘛就干嘛去吧,要抽就抽我一個人吧,都怪我太迷信了!
2 ) 留下是死,走出去也可能是死,但也可能是活
我的體會:這部電影里,看到了一個原本孤立于眾人之外的猶太群體,如何在受到殘酷迫害后,慢慢學(xué)著團結(jié)。學(xué)會在面對禽獸般的暴力時,保持住人性,不讓自己變?yōu)榍莴F。昨天@王媛 老師說“愛自己”——這部電影講的就是愛自己,保持人的尊嚴。
電影第一男主角圖維亞讀書成績并不好,這群難民里有他的老師,一個高雅的知識分子。但是面對殘暴的納粹,面對血淋林的屠戮,老師的信念幾乎崩潰了。最后,老師在長途奔襲中去世,去世前對自己的學(xué)生說:我?guī)缀醵际チ俗约旱男拍?,但是你讓我重拾了信念?br>圖維亞作為這樣一群由各色人組成的猶太難民,面對來自兄弟的挑戰(zhàn),面對群里奸詐之輩的挑戰(zhàn)時,都顯示出了力挽狂瀾的英雄本色,真仿佛摩西重現(xiàn)。但是,在一次大轟炸后,他幾乎失去了聽力,意識也模糊了不少,這時遇到一條大河,他的堅定意志開始猶豫,他以為遇到了絕路,幾乎放棄了求生的意志。這時,受到他數(shù)次激勵的小弟弟亞賽頭腦變得清醒,鼓勵眾人解下腰帶,擰成繩子,老老少少把繩子系在腰上,趟過了大河,求生成功。
我在這部電影里看到了領(lǐng)導(dǎo)力的真實體現(xiàn),看到了一個原本松散的群體能夠健康發(fā)展,需要怎樣的理念和行為。這部電影又多么像創(chuàng)業(yè)者將走過的路:留下是死,走出去也可能是死,但也可能是活。to be or not to be。
這部電影,和《逃離索比堡》一樣,會成為我記憶中排名前五的二戰(zhàn)影片。
3 ) 帶著你的槍和妞兒,跟著褶子哥反法西斯去
片名:反抗軍【Defiance】
國家:美國
時間:2009
類型:劇情/戰(zhàn)爭
【“法西斯”這個詞,我第一次聽到是在小學(xué)一年級的思想道德與修養(yǎng)課堂上。一個挺年輕的高挑女老師,一邊教育著我們要尊老愛幼,愛護花草樹木,撿到一分錢要交給警察叔叔,一邊對著淘氣調(diào)皮的男同學(xué)大叫著:“我不想對你們實行‘法西斯’!”伴隨著男同學(xué)和我們特不理解的天真表情,然后氣急敗壞的女老師的九陰白骨爪掐住了男同學(xué)的脖子,拖布棒子打在其屁股上。那個時候我的理解’法西斯’就是拖布棒子,就是女老師的長指甲掐進淘氣學(xué)生水嫩的臉蛋?!?br>
貌似最近我窩家里咬著手指頭看的電影都是爺們兒,不是槍械子彈橫飛,就是兵戈戰(zhàn)馬橫行,在么就是機器戰(zhàn)警未來行動。
我就感覺今年這場在氣溫回升之后下的大雪,這B雪就是專為大冬會而下的,目的是多幾個因為路滑摔斷哪哪,明年參加殘奧會?;蛘呤莾鰵萘硕鄮讉€選丑去。前天我出門就差點入選下屆殘奧會,我穿著高跟小靴兒在厚厚的雪地里跋涉,一個不留意中了敵人的埋伏,踩在埋在雪地里的冰嘎噠,光榮中雷了。我就郁悶了,天冷就冷了,您反復(fù)無常我也忍了,但您想讓我在這冰凍骨頭噶被兒響的時候,與您來個熊抱或是大鵬展翅什么的。我就不解了,您是不真覺得殘奧會缺我這一人才,想給我來個后天殘疾啥的,好讓我登上奧林匹亞之巔?我還真就不能成全你。
這一年馮導(dǎo)忙著港臺大陸B(tài)一起裝。美國人卻在2008奧運年即將過去,2009新年來臨之時獻給廣大人民群眾這樣一部片兒。據(jù)說是根據(jù)二戰(zhàn)期間的真實事件改編,一個猶太家庭里的三兄弟從波蘭逃到白俄羅斯的森林中,并加入前蘇聯(lián)反抗軍對抗納粹。帶領(lǐng)著一大幫猶太男女老少打游擊。
說下主角,片子中的老大,那幫叢林反抗軍的頭頭,電影中他的名字我沒記住,因為他那張布滿褶皺的臉和藍色眼睛,讓我分神兒了。這老大不叼牙簽,不穿風衣也不戴白圍脖,人家就一身的皮草,扛著沖鋒步槍,一臉沙皮褶,那是相當?shù)挠蟹秲骸_€記得前幾天一個不知道我學(xué)什么的人說他喜歡三宅一生的褶子。對,就算是三宅一生造出來的褶子也沒有人家丹尼爾·格雷格的褶子好看??纯慈思夷邱拮娱L的多藝術(shù)。丹尼爾·格雷格那片子的主角,挺陌生的名字吧。最近的一部007就是他主演的,我印象當中他好像還和安吉麗娜·朱莉演過“古墓麗影”。在此之前他沒名。算是大氣晚成。
相同題材反映二戰(zhàn)期間德國人屠殺猶太人的血淚史的美劇,例如“辛德勒名單”這一類,“反抗軍”算是其中的一個特例。也就是說就像片名一樣,猶太人反抗了!人家defiance了,我想起來初中時一哥們在面對班主任對他的訓(xùn)話的時候,當場T翻了桌子。那哥們就是我同桌兒。想起來就大快人心!我們終于是有力量,有膽量起來反抗了。但是那始終是defiance不是attack。
4 ) 猶太民族的反抗
看電影的過程中總在想如果片中的是一群中國人,故事會怎么發(fā)展,也許是民族自豪感在作祟,我認為中華民族與猶太民族相比,要更為具有反抗精神。
從出埃及記中可以窺見猶太民族是一個退讓的民族,組織起來與壓迫者對抗似乎不存在于他們的文化中,或許這就是太聰明的后果,凡事總采用最保險的措施。就像其中的一個片斷,主人公要去救一個地區(qū)的同胞,其中的一個長者卻說走一個,德軍就殺十個,他們不能冒因為小的利益而犧牲大的利益的風險,他認為慢慢地與德國人耗,總會有贏得曙光的一天。這就是猶太人,用理智應(yīng)對一切,卻不知對手是冷血非理智的禽獸一般的納粹,根本不會跟你談劃算與否。
整部影片中,猶太人都是在森林中躲避著德國人的襲擊,他們仿佛希望通過另建一個世界,來逃避原來世界的追殺。可事情根本沒有那么簡單,德國人仍是對這群無辜的人們窮追不舍,他們要的是趕盡殺絕。直到最后時刻,主人公們仿佛才被迫地認識到不反抗是不會有安寧的。最后的反抗很振奮人心,但也十分短暫。
我佩服猶太人的聰明,但我慶幸自己是中國人。設(shè)想我們的民族也是那么軟弱可欺,只會逃避的話,或許現(xiàn)在早沒有中華民族的國家了,只會有數(shù)量眾多的華人流浪者,在世界各地庸碌而分散地繁衍著。
5 ) 無優(yōu)亦無過
片子本身并不糟爛,故事也算新鮮,兩小時的片長沒有讓人中途切片的理由,但也找不出任何出彩的地方。這也許是一種“穩(wěn)重”,但對意圖利用這段激動人心的歷史來抒發(fā)一種情懷的話,這番“穩(wěn)重”所制造的效果,就如同隔靴搔癢了。
既無炫目的戰(zhàn)爭場面(對克雷格的肌肉造成浪費),也無蕩氣回腸的傳記色彩(對二戰(zhàn)猶太人背景造成浪費),四平八穩(wěn)的程度讓人懷疑本片是不是出自愛德華?茲威克之手,一群人就這么波瀾不驚地在白俄羅斯的林海中演繹著自我救贖并救贖他人的故事,如果不是零星點綴的戰(zhàn)斗畫面,還真把他們當成男耕女織的自然村,而不是命運多舛的猶太人。
[反抗軍]啥都不缺,缺的就是苦大仇深、波瀾壯闊的氣場,這在二戰(zhàn)+猶太人題材的電影中尤為重要,[辛德勒名單]和[鋼琴師]算是很好的例子。因此,如果非要分個級別的話,本片不屬于看20分鐘就想就刪的電影,但絕對屬于看完就忘的電影。
6 ) 一個人如何帶領(lǐng)一群人從困境中存活下來
一個人從困境中存活下來,需要運氣。一群人從困境中存活下來,需要團結(jié)。一個人帶領(lǐng)一群人從困境中存活下來,則需要領(lǐng)袖氣質(zhì)。
從導(dǎo)演的技術(shù)水平來看,本片并非絕佳的范例——至少,我認為將2個小時的長度縮減至90分鐘可能更為合適——但,本片故事所講述的英雄精神,則值得每個人借鑒,尤其是在這個金融危機的當下。
------------------------------------
www.leeforce.com
原故事可歌可泣,可惜像我這樣被洗腦過的人,只把這部猶太人的流亡電影當做紅軍長征來看,特別是看到“紅一”和“紅四”會師時,老子一口血噴到了電視上。此片還再次強調(diào)了一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老毛子永永遠遠都TM靠不??!
挺“集結(jié)號”的,但不如號。NO MORE WAR。
讓我難忘的是Tuvia作為領(lǐng)導(dǎo)者的艱難處境,在人人都瘋狂絕望的戰(zhàn)爭年代。婚禮與戰(zhàn)爭的平行剪輯。
被低估的戰(zhàn)爭電影,避難的臨時夫妻,動蕩年代的特殊組合形式。四兄弟性格迥異,各有人格魅力。配樂很煽情、臺詞直至靈魂深處
Edward Zwick雖然一直在好萊塢拍大片兒,可是一直都比較弱,包括《燃情歲月》……這個片子打著現(xiàn)實主義的大旗,實際上卻是一部非常不現(xiàn)實的意識形態(tài)軼聞片。且不說一開始就暗示的摩西傳說,片子的根底究竟是defiance納粹還是共產(chǎn)主義還非常值得深究。就我的感覺似乎反共更深!而且還暗示美國是上帝的伊甸,說德國人和俄國人都是胡子,所以上帝一定沒有胡子,然后接著說羅斯福沒有胡子。片子的剪輯也很有問題,記得其中一處的交叉剪輯,居然把campus居民訓(xùn)練射擊和Craig騎白馬剪在一塊兒,什么意思?暗示他是民賊么?
但凡有兩個男主角的戰(zhàn)爭片,總有一個是我不喜歡的。兩個綠眼珠我喜歡淡一點的那個。最后的營救還是他。其實深色的又有什么錯,戰(zhàn)爭本身就是個錯誤。ps,最煩關(guān)鍵時刻扯愛情!OST好。
不是比爾斯基,而是比埃爾斯基,妥妥的波蘭-立陶宛猶太人。莽莽的東歐林沼庇護著林中的兄弟姐妹老人孩子免遭納粹與蘇聯(lián)的屠戮
片子節(jié)奏有點問題,別的都還中規(guī)中矩,至少挺好看的。alexa真是period啊,演1940s的姑娘好自然,戲份也好多~等不及跟Fury一起做Joesmine AU惹!以及另外個tag有點怪是因為看到后面有German tank所以不自覺地tag了David :) 還有這片的場景大概跟我Fury x Zookeeper那個crossover的腦洞一模一樣...
影評寫了一大篇卻死機了,不寫了。導(dǎo)演延續(xù)了一貫的好萊塢史詩與獨立批判精神的融合風格。天衣無縫的情節(jié)展開沒有任何莫名其妙、匪夷所思的突兀筆墨,根據(jù)回憶錄改編的電影,就是比坐屋子里空想出來的文藝片有力量。絕境生存狀態(tài)下的人性與無國家民眾自發(fā)形成的社區(qū)秩序,是本片的閃光點。
三星半。最后還是止于很合格的好萊塢傳奇劇情片,一切矛盾沖突都是為了起承轉(zhuǎn)合。Edward Zwick依然宣泄著他的把殘酷浪漫化個人英雄化的能力,James Newton Howard的原聲是大亮點
茲威克也算是好萊塢的一流匠人,什么都拍得,什么都還拍的可以;這部也是:中規(guī)中矩,四平八穩(wěn),倒是有幾個地方看出了野心,結(jié)果卻反倒和全片基調(diào)相左,尤其是夜襲警察局那段的剪輯和鏡頭,怎么看怎么不舒服;最動人的還是史實本身,"我們最好的反抗就是活下去",怪激蕩的。
二戰(zhàn)和猶太人永遠是個好題材。故事并沒有什么出彩的地方,看點還是 Daniel Craig。
Defiance.DVDRip.XviD-DoNE
還專門和人爭論過為什么要找克雷格這么一看就知道不是猶太人的家伙來主演,臥槽,回想起來真是不能急了,爭個妹妹熊喲。。。
熬過寒冷和充滿疾病的冬天,我們就能迎來溫暖的春天,我們沐浴清晨第一縷陽光,我們在河里洗澡嬉戲,我們在人群里遇見愛情,我們在森林里建筑自己的家園。上帝不會為我們指出道路,我們穿過河流穿過沼澤,自己為自己走出一條活下去的道路
這是一部對我來說無可挑剔的優(yōu)秀戰(zhàn)爭片,再看看我們的戰(zhàn)爭片,哎,都是小朋友過家家的游戲,殘腦加幼稚!
這樣的“二戰(zhàn)和猶太人”電影,考慮到是2008年才拍出來的,其實并不出彩,雖然based on a true story。但戰(zhàn)爭——尤其是站在“正義”一邊——的確是個賺口碑的還素材。PS:林雪婚禮那段拍得真好,剪得更棒。
真實事件還能拍得這么假,面對這群烏合之眾德軍也太不給力了吧。導(dǎo)演水平太差,不停的靠音樂煽還撐不住。一幫金發(fā)碧眼的英國人演猶太人也實在難有說服力,為啥白俄羅斯人講俄語,而猶太人講英語?我和片中人的唯一共識是:這片森林風景不錯。我剛講完丹尼爾·克雷格就也這么說了。
戰(zhàn)爭總是能放大人性的,或壞或好,使生命的河流奔流不息,回旋激蕩。
愛德華·茲威克的水準發(fā)揮,真實歷史改編,關(guān)于自救和抵抗的故事,實屬難得,色調(diào)質(zhì)感極好,森林里的生活與戰(zhàn)斗,既有浪漫輕柔的美感,也有缺衣少食的冷酷,好在大家沒變成瘋狂的野獸,人性光環(huán)沒丟,保持了最大的尊嚴,而且最終還勝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