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樁十九年未破的“八角亭懸案”讓玄家人籠罩在陰霾下,親人間的猜疑與疏離像水鎮(zhèn)的氤氳般無法平靜。當兇案再次出現(xiàn),塵封的記憶和傷痛再次讓玄家人陷入愛與恨的深淵……
1.小女演員演技額……尷尬? 2.鏡頭太晃,像是故意渲染緊張氣氛,但是沒有把握好,讓人頭暈,反而失去了懸疑的思考能力。 3.劇情太倫理,一家子人的雞飛狗跳?少懸疑色彩,好像就是強制懸疑,讓人不適。 4.警察的刻畫太氣人,何況還是妹夫,不作為還非常不負責任,刻意挑起矛盾。 (只播了前兩集,希望能收得回來。)
迷霧劇場又開播了,這部劇叫《八角亭迷霧》! 迷霧劇場本是去年愛奇藝的王牌,誕生了《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兩部水平極高的懸疑劇。所以當這個消息傳來時,廣大劇友都歡呼雀躍,一看這名字,迷霧?嗯,一定有看頭。再一看那卡斯:段奕宏 / 郝蕾 / 祖峰 / 吳越 / 邢岷山 …… 哇塞,更有期待了。 然而并沒有什么作(luan)用。 我以兩星以記之。
一、演員演技:
我給出的兩星,一星給飾演吳越的周亞梅,半星給飾演丁橈烈的邢岷山,半星給飾演玄珠的郝蕾。 可以說,這部劇大半部分,都是被吳越的演技扛起來的。在去年的迷霧劇場《在劫難逃》出演的喬昕就有精彩表現(xiàn)?!稈吆陲L暴》出演的賀蕓更是展現(xiàn)了一個女強人的內(nèi)心矛盾,而本片的周亞梅那種被命運的大手強行推出去的痛苦,更是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飾演丁橈烈的邢岷山,在前期沒什么出彩,但是在最后兩集,可以說是一個人在飆演技,將一個性別認知障礙和精神分裂者處理得比較到位。
飾演玄珠的郝蕾,雖然全程比較平淡,但作為線索推進人,這種松弛有度的表演手法,看上去卻很舒服。 至于男一男二的段奕宏和祖峰,完全沒有發(fā)揮應有的作用,而白宇帆正如他自己所說,就是一個工具人。 最后說一下小演員飾演玄念玫 / 玄珍的米拉。她在扮演玄念玫時,相當?shù)拇舭?,機械化吐臺詞。但是她在飾演玄珍時,才總算有了一絲靈性。可能玄珍的人設更好演出來吧!
二、角色人設:
這部分,應該是整個劇最讓觀眾難以接受的! 所有的角色人設,似乎都在不停的告訴觀眾:我們劇組對顏值的審美,和你們大眾不一樣!真的不一樣! 首先是玄念玫 / 玄珍兩人的人設:那可都是絕世大美女啊,屬于人見人愛,車見車載的魅惑眾生范兒??墒牵艺娴牟缓靡馑紝ρ輪T米拉的相貌指指點點,真的覺得,你演木格也許會更好,讓飾演木格的屠芷瑩來演玄念玫吧!當然,請張子楓來演,也許更合適。第一集,玄念玫就被貪圖美色的富二代小流氓追了幾條街——我只是想問一句:富二代的眼界何時這么低了?對身旁的美女木格視而不見,反而為玄念玫送了性命。王思聰表示這鍋我決不能背!
其次是玄珠的人設——工廠老板的小三。飾演玄珠的郝蕾演技還行,但是您這身材是不是也要自我管理下?我并不是說,女演員就只能是白幼瘦,但是為小三的人設,如果你身材演化成這樣,人家工廠老板圖你啥??!老板原配都比你好看多了啊!有一個情節(jié)反復提及:玄珠和玄念玫談心,兩人互相吹捧對方的美貌,那瞬間——全世界的尷尬都溢出屏幕了!其實,我最不能理解的,就是小三的人設,對整部劇情有何推動?除開最開始登場時讓群眾吃了個瓜,就沒任何后續(xù)了。
然后是玄梁的人設,暴躁大哥。他似乎是個強迫癥,不在暴躁中,就在即將暴躁的路上。這使得演員祖峰的表達過于用力了,導致每次玄梁登場時,我都想快進。尤其難以接受的事:玄梁這種一無是處的丈夫,最后祈求妻子原諒,結果妻子居然輕而易舉的就原諒了!這是在打觀眾臉嗎?
再看看刑警袁飛和劉新力的人設——袁飛全程瞎忙活,那種對案件的無力感,寫滿了滄桑的面龐。反而劉新力勇于拼搏,對案件分析得條條是道。觀眾們不禁在想:你們倆,到底誰才是隊長,誰才是菜鳥??!
最后吐槽田老師和某不知名的打籃球的校草——就這樣還全校女生惦記著——田老師,你好歹學學張東升老師,買頂假發(fā)吧! 全劇唯一顏值在線的,就是扮演朱勝輝的翟子路。問題是,你演的是個無賴小流氓??!一個反派小角色怎么能長這樣?導致第一集朱勝輝剛登場時,沒幾個觀眾相信他就是即將領取盒飯的小流氓。
我只感覺到全劇組的審美,都在與我作對!莫非真是我自己的審美觀有問題?好吧,我回去反思!
三、情節(jié)安排:
劇名叫《八角亭迷霧》,可能體現(xiàn)迷霧的,除開不斷晃動的鏡頭營造的所謂“藝術感”,就只有演員臺詞不斷強調(diào)的“迷霧”一詞。其實觀眾早就猜出兇手肯定在昆劇團。只因為,整個劇,都是圍繞玄家旋轉(zhuǎn),恨不得改名《玄家兒女》,唯獨占據(jù)了很大戲份的昆劇團過于突兀了,如果你不是兇手,誰信啊! 至于殺手的殺人動機,就更匪夷所思了:精神病人的激情殺人。好吧,這兩個受害者,是真的白死了,誰叫你們運氣不好,碰上精神病了呢?就這樣一個動機,前期被刑警隊輾轉(zhuǎn)反復,夜不能寐,我還以為能有啥更高級的動機呢!
有關田海鵬的情節(jié)安排,也讓觀眾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一個受到學生歡迎的老師,愛好攝影,發(fā)際線有點高——不得不懷疑劇組刻意對標了《隱秘的角落》張東升。劇組故意把田老師渲染成張老師這樣一個大BOSS范兒,最后卻告訴讀者,男老師深夜尾行女學生,只是出于關心?信你個鬼!還有一個情節(jié),木格找田老師,想說一些事兒,然后田老師把木格領入宿舍,隨后門死死的關上了,再后來,木格就失蹤了。這又是劇組故意誤導我們:年輕貌美的木格,也被色狼老師囚禁甚至殺害了。結果最后放出來,木格居然是進入了傳銷組織!這和主劇情有多大關系??!
玄敏無法懷孕的情節(jié)安排,也是讓觀眾吐槽的。不能懷孕,就懷疑妹妹上了侄女的身子來詛咒自己,這有多迷信啊,還是刑警隊長夫人呢!更諷刺的發(fā)生了:最后案件破了,玄敏立刻就懷上了——原來不是玄敏迷信,而是編劇迷信??! 再說說一些匪夷所思的情節(jié): 第一集摩托車追逐兩個跑步的小女孩,追了幾條街硬是沒追上。當小女孩跑到昆劇團看戲時,額頭上連滴汗水都沒有!
昆劇團找朱廠長要錢,結果前臺姑娘卻對訪客說:“我們董事長的兒子剛被殺了!”這就是前臺的職業(yè)素養(yǎng)?哪個公司敢聘用這樣的前臺? 玄梁在大雨天抱著一堆黃紙跑到玄珍墳頭,也挺玄幻的:你能把這堆黃紙燒著,我就認定你為火系大魔法師! 玄珍在被害前,寧可上團長的車,也不肯上大姐的車。要知道當時玄珍已經(jīng)很惡心團長了,卻和大姐保持了相當?shù)挠H情啊。所以這個選擇也是沒誰了,只能說編劇要你三點死,你決不能活過三點半!
本劇最后一個場景:玄家一家老少,整整齊齊,都在給玄珍道歉——似乎他們認為:玄珍只是一個被寵壞的熊孩子而已。這種三觀讓我不寒而栗:每當熊孩子對你造成了破壞時,總有大人跳出來:放過他 / 她吧,她還只是一個孩子啊,她只是被寵壞了而已!這僅僅是被寵壞嗎!這簡直是小惡魔養(yǎng)成記!這一家子直到大結局了,還寵著玄珍,卻沒人想到要鄭重的給玄珠道歉!這樣的家,趕緊散了吧!
在這無休止的寒意中,本劇唯一能讓人感覺一絲暖意的,也只剩少年玄珠和紀光的那點懵懂之情了!
綜上所述:
一部精彩的懸疑劇,在于前期劇本的精心構思打造,而不在于抽幀的鏡頭感,更不要把它討論成一部家長里短的倫理劇。 去年迷霧劇場能夠大火,其實多虧紫金陳的劇本牛,而不是迷霧劇場的這個廠牌。一個扶不上墻的劇本,再好的演員也撐不起來。奉勸這個廠牌,還是在劇本磨煉上多多下功夫吧!
這部電視劇雖然放在“迷霧劇場”這個廠牌,但是會有文不對題的感覺,這個劇本核心想表達的是案件發(fā)生后受害者家庭會受到怎樣的影響,活著的人將怎樣繼續(xù)生活下去,家庭成員之間的連帶作用。 總導演兼總編劇王小帥的采訪中說:“這部劇更多的是想做好懸疑的同時,還要講好背后復雜的人物關系,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體現(xiàn)真正的人性和社會關系?!? 這個想法本身是美好的,但是最終呈現(xiàn)的結果就是懸疑部分刻意,為了懸疑而懸疑,人物的刻畫充滿刻板形象。 先說說懸疑部分,這部劇的懸疑部分就是靠“藏”,故意“藏”,每個人都是說話說一半。 比如說:整部劇中,但凡是出現(xiàn)對質(zhì)的場面,被質(zhì)問的人大多也不會正面回答,用一些類似“這重要么”、“你覺得有意義么”、“時間太久了,我記不清了”的句式遮掩,而提問的人,也不會追問,然后鏡頭晃到下一幕,這一部分就此帶過,最后剩下觀眾看的費勁又憋屈。 然后說一下人物的刻畫,我能看出編劇想表現(xiàn)人性和社會關系,但最終呈現(xiàn)的是刻板的人物形象,扭曲刻意的人物關系。 玄家一群人的人物塑造都刻板又刻意: 玄梁:一個把對妹妹死亡的愧疚強行加在對女兒的愛上,不會溝通獨斷專行控制欲強的父親。 秀媛:一個無私奉獻還總是得不到老公,女兒好臉色,甚至被已經(jīng)神志不清的婆婆從心底里壓根兒就把她當個外人的讓我深深為她感到悲哀的女性角色。 玄敏:認為之所以懷不上孩子,是因為妹妹玄珍的靈魂沒有得到安息,迷信又神神叨叨的一個角色。 玄珠:明明成績很好,很文靜,卻不被家人重視和喜歡的乖乖女,從而放棄學業(yè)逃離家庭。 玄珍:因為美貌被家人,同學,老師所喜歡,從小被溺愛自視甚高,任性且自我為中心的人。 玄母:明明已經(jīng)神志不清,卻還要時不時說幾句話來,刺痛每一個人痛點的人。
袁飛:愛老婆,但因為玄珍死亡案件沒有被勘破,而被大舅子指責十多年的警察。 當這一群角色聚在一起,且編劇又沒有能力把他們之間的人物關系刻畫好的時候,就會使本身很刻意的人物,再加上非??桃獾氖录?,讓這個故事看上去非常的荒誕處處充滿bug又禁不起推敲。
而且作為一個懸疑片的重點之一,破案。顯得特別不專業(yè),玄珍死亡的案件19年都沒有勘破,本以為有多么的困難,或者說有什么不可抗力結果只是因為沒有認真的走訪調(diào)查,一些關鍵人物沒有說出自己知道的信息而導致的。就顯得警察非常的無能,玄家整天處于一種陰霾之下,而作為被大舅子指責的女婿袁飛,卻沒有任何實質(zhì)性的動作想要去勘破這個案件。 而且還能明顯感覺到編劇對女性的惡意: 秀媛:不知道為什么能看上玄梁,在玄家壓抑的氛圍下生活十幾年還無私付出,即使感受不到老公的任何愛意。最后也只是因為幾句道歉就欣然原諒,繼續(xù)付出。并且在這其中我并沒有感覺到她的付出是有被玄家人尊重的,編劇就很男性視角的塑造了一個在正常人看來完全不具備自己思想的傳統(tǒng)無私奉獻的女性角色。 玄敏:一個對要孩子近乎偏執(zhí)的女性角色,她的生活充斥著沒有孩子,這個婚姻就是不美滿,不幸福一種埋怨,而且在這個婚姻中是女性對孩子瘋狂的渴求,而男性扮演著一個陪著他她去試各種偏方的“好老公”的形象,這種充斥著對女性母愛泛濫的意淫真的讓我倍感不適。 玄珠:一個成績好的乖乖女,就是應該性格孤僻,不受家人朋友喜歡。而且最后編劇沒有給玄珠受過的不公平待遇,找到一個和解的出口,沒有人真心實意地為她感到抱歉。最后她也只是為了這個團圓結局,自我和解。 玄珍:憑著美貌就可以自私任性,想要去換取身邊被女性喜歡的男性的喜愛擁戴,但對女性又沒有同理心,甚至能對親生姐姐惡語相向。 念玫:純潔善良美好但是卻因為家庭環(huán)境壓抑生長,叛逆的方式是開玩笑說“和別人睡過”。 木格:嫉妒擁有美麗外表的念玫,可以去編造她和老師之間有不正當關系,逛酒吧,蹦迪,化妝術,梳臟辮的叛逆女孩。
不是說你一定要塑造討人喜歡,正向的女性角色,你可以塑造壞的不完美的反派女性角色,但你們也要像她們表達批判,諷刺,哀嘆等情緒,而不是平淡帶過,好像她的所作所為并沒有任何影響,她就應該是那樣的。我沒有感受到編劇對筆下角色的愛意,沒有同理心,有的只是刻板印象的堆砌。
劇情槽點也數(shù)不勝數(shù): 比如明明故事背景發(fā)生在江南水鄉(xiāng)的紹興,而全員都說著一股北京口音,特別是最后“二刈子”這個詞,典型的北方方言,竟然出現(xiàn)在這個劇里,還人人都會說。 比如全劇基本上都靠實習生劉新力一個人來破案。 比如破案最后還要靠兇手全員自爆。 比如木格失蹤就只是為了讓人懷疑田老師,最后還田老師懷疑解除,木格原來加入了傳銷組織,就編劇硬編。 比如女同學單獨去男班主任的宿舍還關門。 比如殺人案的卷宗里居然沒有被害者的生前照片。 比如大力第一次一個人去防空洞已經(jīng)很害怕了,第二次還要一個人去,還是晚上,氣氛營造的特別恐怖,感覺就是為了嚇觀眾,故意懸疑。 比如田老師唐照片也不藏好,就感覺像等著警察去發(fā)現(xiàn)。 比如警察查了半天沒查到田老師怎么從酒吧出去的,最后靠田老師自爆從后門出去的。 比如學戲都要高中去學,還是好胚子、有天賦。 比如玄梁是賣包子的卻整天那么閑,不是去質(zhì)問這個人,就是去質(zhì)問那個人。 ……等等
還有我想說一說演員的演技,除了核心角色念玫這個小演員,演技顏值與人設不符,和個別戲份不重的演員,其他演員演技都很好,這部劇能有現(xiàn)在的分數(shù),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因為演員的功勞。 特別是吳越和邢岷山老師,吳越細膩多層次的表達,真的為周亞梅這個角色增色不少。還有邢岷山對丁饒烈的三個重要人物特色:異裝癖+精神分裂+跨性別者的演繹也很精彩。還有不錯的就是段奕宏和郝蕾,他們的角色情感都比較內(nèi)斂,發(fā)揮空間不大,但還是很好的完成了。 導演所向表達的電影般的質(zhì)感,我沒有通過鏡頭感受到,抽幀手法用的也并不高明。鏡頭模糊,打光不清晰,不是說你用了手持攝影,用了昏暗的光景,就能營造一個所謂的電影的質(zhì)感。其實能感覺到刻意和矯情,如果沒有演員出色的演技,這些可能會更明顯。 還有我覺得導演不應該表現(xiàn)的那么傲慢,來批評觀眾,把這個劇口碑不好的原因歸類到觀眾鑒賞水平不高,并沒有意識到是劇本的問題,是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并沒有邏輯自洽。 有一些影視作品有一定的觀影門檻,普通觀眾沒辦法更好的共情,但也沒有說有大面積的負面評價。但《八角亭謎霧》就算按照導演心目中的美好設想拍出來也沒有特別難懂的東西,所以不存在是觀眾的問題。 還有在小組里看到說這部劇價值觀存在的一些問題,我覺得也很有道理:
1. 對跨性別者的歧視和污名化 2. 對傳統(tǒng)藝術昆曲,特別是旦角的污名化 3. 對刑警零物證、釣魚執(zhí)法的編造 4. 對家庭成員間冷暴力的縱容 5. 對第三者婚外情的美化 6. 對封建迷信的宣揚 7. 對校園暴力的美化 8. 對外地人的歧視 9. 對多胎家庭的污名化 10. 對顏值即正義的推崇 11. 受害者有罪論 12. 對無子女家庭和生育障礙人群的歧視 13. 對教師行為規(guī)范的歪曲
補充幾點看到比較好的點評:
1.故事中心的負責穿針引線的小女主念玫選的不好,怎么也是故事核心,在里面看著反而沒故事感,她開場偷看的戲份,玻璃和那種陰暗的綠色配上舊戲曲里劇本想要的那種懸疑氛圍的還挺明顯,但是就演出了一種倆姑娘打醬油路過的感覺。
有效偷窺:
2.這部劇和導演的電影《地久天長》的氛圍和基調(diào)非常非常像。都更像是對一個破碎家庭的描繪,懸疑感覺是在靠鏡頭的搖晃和黑暗的場景在營造,實際的劇情比較單薄。
3.看得出編劇想要努力營造江南水鄉(xiāng)小鎮(zhèn)氤氳彌漫的氛圍,但是懸疑感和節(jié)奏不行,劇本支撐不起來,導演更適合拍文藝片。
4.玄敏和袁飛一直懷不上孩子,我覺得是這部劇的“麥格芬”,因為大家心中都有心結,表面看起來這件事情都過去了,其實大家心里都沒有放下。故事的最后,一切真相大白,大家都釋懷了。生活回到了正軌上,然后就懷孕了,一個新生命的到來,也預示著一個新的開始。
麥格芬手法是一種電影的表現(xiàn)形式,它表示某人或物并不存在,但它卻是故事發(fā)展的重要線索,是希區(qū)柯克最常用的一種電影表現(xiàn)手法。比如《房客》中的復仇者、《蝴蝶夢》中的麗貝卡、《迷魂記》中的瑪?shù)铝?。有時又利用虛化的事件,比如《后窗》中的推銷員謀殺案。
5.關于念玫為什么長得像玄珍可以有一個強設定或者本身就是母女(例如日本推理小說《圣母》),然后用敘述性詭計把玄珍的很多劇情拍在念玫身上(例如木格一秒換裝那種不自然感),等到最后結局告訴大家,其實懸念早就沒了,都告訴你們了。
6.我覺得這種分析文就像用各種華麗的詞藻去剖析,點醒人,不明覺厲,有點像文學式營銷。寫文的人很享受自己的視角和文筆。(對博主空空兩對半的評價——豆友heyman)
7.我覺得一部劇有很多不同的功能和屬性,主要看觀眾喜歡怎么看。有人喜歡感知人性,有人喜歡推理,都是一樣的。“深度”只代表一種思考維度,沒誰更高級。(——豆友heyman)
8.不要對文藝片有各種刻板形象,這種現(xiàn)象存在的根源是了解的太少了。
9.如果能將人物的職業(yè)融入進去就更好了。天將明未明,江南水鄉(xiāng)騰起的朦朧水汽,包子鋪昏暗的燈光,升起的煙火,河邊早起吊嗓的演員…有點可惜,我覺得這部劇拍的江南還不夠美,少了點煙火氣,也沒有那種恰到好處的朦朧神秘感,氣氛營造都很刻意。
10.牡丹亭不是影射玄珍的愛情,何況牡丹亭本身的最高立意也不是愛情、而是對封建制度的反叛;有兩個指向:丁把念玫看作玄珍的死而復生、丁自己唱杜麗娘這個男扮女的男旦身份(鋪墊那個男扮女裝的兇手)。
11.這個劇不能拿社會派推理做借口啊。社會派去看看《小鎮(zhèn)疑云》和《the killing》怎么拍的,再不濟去看看《我們與惡的距離》。 其實社會派不太容易拍好,因為涉及很多心理描寫和社會背景白描,霓虹國有宮部美雪、松本清張和半個社會派的東野圭吾這樣的大神,但社會派小說改編成功的都不多。 人性的探討要建立在人物行為真實和符合常理的基礎之上,八角亭不合理的bug太多了。
12.北歐倫理本格
13.二椅子,實際上應當是“二刈子”,北方方言中的貶義稱謂,原本特指不男不女的中性人,石女以及無陰莖男性,甚至極少數(shù)先天畸形所致兩性雙器官等。
其中“二”,意為半生不熟,即半傻,或者發(fā)愣。相鄰同義的有“二桿子”,即是指愣而不夠聰明,也指是性器官生理缺陷,這種非正常稱謂通常不是指對方實際生理缺陷的,更多時候是作貶義用。 其中“刈”字,音yì,意為割,所以,“二刈子”源于被割的太監(jiān),而“二桿子”則是天生男性器官發(fā)育缺陷,如今使用不管是作貶義或作褒義,都不同程度上有所延展。二椅子(二刈子)是北京方言,是不男不女的意思,而不是“二姨夫”的婉稱。
“二刈子”一詞在《老炮兒》里,被六爺用來形容自己的兒子,是句玩笑話兒, 形容男孩子不男不女的,沒點陽剛之氣。在戲里,老一代男人總覺得新一代男孩子扭扭捏捏,打扮的太柔美,于是說了這個詞。
14.結局為什么不反思家庭教育呢?兩個受到家庭過度關愛/期望的孩子,一個殺人,一個被殺,另外4個被忽視的孩子心里始終有陰影,還不反思一下?繼續(xù)生,能教育的好嗎?
15.吳越老師防空洞畫外音簡直夢回明明。
“人是可以以二氧化碳為生的,只要有愛情?!薄稇賽鄣南!?/p>
16.這部劇有些像大衛(wèi)林奇的《雙峰》,僅在某些鏡頭摘取和情節(jié)流動上。當然,沒有林奇的佛洛伊德式形而上的東西就略顯氣質(zhì)單薄了。但這種感覺在國內(nèi)劇里還挺少的。
17.如果創(chuàng)作者內(nèi)心對區(qū)別于自身的人群抱有偏見和狹隘之心,那么創(chuàng)作的作品不論包裹多么復雜的外衣,最終人物的邏輯都是立不住腳根,打動不了人心的。
編輯根本對性少數(shù)群體毫無了解,全是偏見。
編劇也不愛筆下的人物,只是在利用他們身上的刻板印象來填補情節(jié)。
編劇沒有愛與同理心。
18.視頻抽幀:視頻抽幀就是在一段視頻中,通過間隔一定幀抽取若干幀的方式,模擬每隔一段時間拍攝一張照片并接合起來形成視頻的過程(即低速攝像)。相比單純快進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視頻抽幀效果經(jīng)常會和我們常說的延時攝影、低速攝像被混為一談。二者的區(qū)別是:延時攝影是一種拍照方法,低速攝像是一種拍視頻方法,而抽幀是一種視頻的后期手段。
延時攝影本質(zhì)上是間隔一定的時間進行一次曝光,并將每次曝光所成的像疊加(合成)在同一張圖片上。如果是膠片機的話就是一張底片間隔相同時間進行多次曝光。
19.全片都是出于壓抑沉悶的氛圍,導演故意營造這種感覺也沒有很文藝,很高級,文藝片也不全是壓抑到?jīng)]有一個出口,就算是,也應該在劇情合理的基礎上,而不是靠這種壓抑氛圍去填補劇情。
20.為什么八角亭只有六個角?
21.吳越和郝蕾是《戀愛的犀?!返谝蝗魏偷诙蔚呐鹘敲髅?。
22.陳道明主演的電視劇《冬至》的取景地和本片一樣:浙江紹興倉橋直街。
23.安之若素[ ān zhī ruò sù ]: 釋義:遇到異常情況,像平常一樣對待,毫不在意。
詳細釋義: 安之若素 [ān zhī ruò sù] 安:安然,坦然;之:代詞,指人或物;素:平常。安然相處,和往常一樣,不覺得有什么不合適。 第二天寶小姐酒醒,很覺得過意不去。后來彼此熟了,見瞿太太常常如此,也就~了。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三十八回
24.《牡丹亭》是一個長達五十幾出的作品,講了杜麗娘柳夢梅從夢中相遇到結成連理的故事過程,而游園驚夢只是故事開始,杜麗娘春日游園,然后做夢夢見柳夢梅的這一小段。
昆劇《牡丹亭》,全名《牡丹亭還魂記》,與《紫釵記》、《邯鄲記》和《南柯記》合稱“玉茗堂四夢”,也叫“臨川四夢“。”受尋幽愛靜的道家理念的影響,湯顯祖在這部《牡丹亭》中大量涉及神鬼異境。劇中歌頌青年男女大膽追求自由愛情,堅決反對壓迫。體現(xiàn)出追求內(nèi)心精神的完全超脫、絕對自由的道家思想?!赌档ねぁ肥敲鞔笄覝@祖的代表作。明代話本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節(jié)。
《牡丹亭》與《西廂記》《竇娥冤》《長生殿》(另一說是《西廂記》《牡丹亭》《長生殿》和《桃花扇》)并稱中國四大古典戲劇。
看了六集,可以過來說說了。
懸疑類的作品,根據(jù)最終呈現(xiàn)的結果,可以分為三種:
懸疑>格局
懸疑=格局
懸疑<格局
說起來有點抽象,我用一個大家熟知的例子來說明:
《真探》三部曲。
以下涉及劇透,沒看過的可以先繞行。
真探第一部,絕對神作。
基本劇情:兩位警探花費數(shù)十年時間偵破一宗連環(huán)少女被殺/失蹤案。
這部劇出色地塑造了兩個性格迥異、卻都是個性鮮明的人物。兩位警探(馬修麥康納和伍迪哈里森飾演)在幾十年的搭檔生涯中遇到了一樁懸案,甚至在他們離開警察隊伍后還在悉心追蹤事件的真相。其間穿插了他們個人和家庭生活的故事,讓人物更加立體,對社會背景也有了更深入的描繪。
最終證明案犯是一個帶有克魯蘇神話/宗教背景的犯罪家族成員。說實話,這個格局對于罪案劇來說只能說中等吧,其實當年看的時候略微覺得不太過癮。但因為在心理學層面和克魯蘇神話相關的內(nèi)容挖掘非常深入,又帶有美國南方的地域特色,因此作品的文藝色彩和商業(yè)性結合地非常之好。
所以真探第一季也是評價最高的一季。也許正是在格局方面想要做一些拓展,真探第二季請來了影帝科林法瑞爾,故事也全面升級,故事的主角變成了落魄警察+黑幫大佬,故事的反派則是黑化的警屆敗類+政府+商界合流的腐敗分子。
這個格局比第一季大多了,故事情節(jié)也還算得上跌宕起伏,但是評價卻遠遠趕不上第一季,原因第一是失去了第一季那種老文青神神叨叨+入世老男人歷盡滄桑的熟男味兒,現(xiàn)實主義但色調(diào)灰暗,主角團滅但最終正義也沒得到伸張。最重要的是,八集的體量實在撐不起這么一個故事,懸念不吸引人,格局也沒完全展開,感覺剛找到了節(jié)奏故事就戛然而止了。
而真探第三季則是反其道而行之,前七集鋪陳的懸念太吊人胃口,讓人覺得第一季的神級品質(zhì)又回歸了,記得沒錯豆瓣上評分最高到了8.9分,趕不上第一季也是極高了。
結果大結局后分數(shù)肉眼可見地往下掉,雖然有奧斯卡影帝的演技撐場,制作也很精良,但故事的格局實在太小,我都懶得劇透,各位自行查找吧。
由此再說回《八角亭迷霧》。首先這個劇肯定是有野心的,從這個演員陣容+王小帥團隊的制作班底就可以看出。
然而,就目前而言,我覺得這部劇很有可能陷入一個懸疑與格局雙重崩塌的局面。
原因一是懸疑+推理在我們傳統(tǒng)文學中本來就是弱項。現(xiàn)代意義上的懸疑推理小說是從西方引進的,中國古代固然有一些所謂公案小說,但那里面大多還是站在官府的立場懲惡揚善、伸張正義,懸疑推理的元素不是重點。唯一正宗的以古代為背景的懸疑推理小說《狄公案》還是荷蘭人高羅佩寫的。
二是,“時代況味”不是那么好把握的。我至今也看了不少以年代為線索試圖把握時代脈絡的作品,但老實講,真正印象深刻的不多。要不就是變成浮光掠影式的印象照片集,要不就是糾結于某一個時間段的情懷或情結情緒中無法自拔失去客觀性。
三,懸疑和格局各自如何還是第二位的,最重要的是,兩者是否匹配。俗話說,看菜吃飯,量體裁衣。真探三部曲以那么強大的編劇和制作班底,把握不好懸疑和格局的關系,也難以延續(xù)輝煌。而去年迷霧劇場的兩部作品《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正是做好了這一點才成為年度爆款的。
《隱秘的角落》講述了兩個家庭中的兩位主人公,出于各自的動機而實施/引導犯罪的故事。紫金陳的原著聚焦于那種原始的“人性惡”,而影視作品則大幅增加了具有時代氣息的內(nèi)容。秦昊飾演的張東升屬于近年流行的“失敗者敘事”類型,而朱朝陽則有中國沿海城市市場經(jīng)濟背景下的單親家庭成長經(jīng)歷,也有鮮明的“時代況味”。因此這部作品的完整度在懸疑和格局兩個方面相得益彰,是去年劇集的No.1。
而《沉默的真相》則試圖塑造一群“眾生相”,將社會矛盾、時代痛點、權力與制度、智慧與勇氣、正義與邪惡的博弈描繪地蕩氣回腸,現(xiàn)實意義更為濃厚。
到了這部《八角亭迷霧》,愛奇藝顯然有更大的野心來塑造一個“迷霧宇宙”,一方面試圖脫離紫金陳的作品依賴,另一方面往社會人性做更深入的挖掘。
懸疑方面,目前已經(jīng)有人給出了劇情分析,看上去蠻像那么一回事。那么這個懸疑的復雜度和吸引力來說,應該說還行,不算新鮮,但也在接受范圍內(nèi),也基本尊重觀眾智力。
從福爾摩斯開始,偵探推理類題材的法則就是,讀者和探案者信息對稱,兩方同時入手,看誰能先一步發(fā)現(xiàn)真兇。當然也有一些不是嚴格按照這種套路的作品,但大體如此。
而懸疑的復雜性在影視劇中是受限的,太過簡單一眼看穿當然沒意思,太過復雜,則超出影視劇的表達空間,觀眾一頭霧水,那也失去了懸疑的意義。
懸疑的吸引力則一方面源于故事本身,一方面源于人物的吸引力。如果人物塑造不成功,那么懸疑再精彩,觀眾也是會失去興趣的。
拿《隱秘的角落》來說,明明張東升就是個殺人犯,惡棍,社會敗類,為啥很多人卻對這個角色寄予了同情呢?原因就是劇本對這個人物做了很多補充設定,豐滿了角色,讓他成為了近些年逐步被大眾熟悉和接受的“失敗者敘事”中的一員。觀眾能與這樣的角色共情(部分),自然會關心人物的命運。
而《八角亭迷霧》的問題在于,目前這其中出現(xiàn)的主要人物,幾乎都缺少吸引人的特質(zhì),要不是人設不討喜,要不是因為懸疑設置的需要,隱去了人物的部分前史,使得觀眾摸不透人物的動機和來龍去脈,自然也難以體會和共情。
更重要的是,這里面所有的人物幾乎都在被“負面能量”驅(qū)動,這會給觀眾帶來一種非常壓抑的體驗,有一種透不過氣的感覺。
雖然《隱秘的角落》中的幾位主角的動機和背景談不上正面,但至少在明面上,他們都在努力把自己的生活“挪向”正常的軌道:張東升希望妻子不要拋棄自己,希望有一個正常的社會人的尊嚴,朱朝陽希望得到完整的父愛,這些動機本身是非常正常合理的。觀眾希望看到的是他們究竟能不能靠自己的智力和運氣,與“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的社會法則對抗。
而《八角亭迷霧》中,雖然也拿“原生家庭之痛”作為賣點,但到目前為止,大部分人物的人設本身不可愛,彈幕中說“沒一個正常的”可為證。
另一方面,劇中暗含的社會階層沖突也停留在一個較為含混不明的狀態(tài)。作為劇中富人階級的朱文生不僅沒有體現(xiàn)出相應的階層屬性,連基本對應的智商和情商都不具備,讓人奇怪他是怎么富起來的。(不是說編導一定要對富人貼上“好人”或“壞人”的標簽,但連基本的法律常識和控制情緒的能力都不具備,讓人懷疑這人的錢是天上掉下來的。)
而在基本人物設置還不豐滿的情況下,無論是懸疑本身,還是格局提升,看上去都是一個很難完成的任務(不排除后期反轉(zhuǎn),但還有六集的容量,又要填坑,又要豐滿人物,又要提升格局,實在是太趕)。
一般來說,懸疑類的,或者說任何劇情類的作品,“講好一個故事”是最基本的要求。至于格局,你編導喜歡追求是你的事,觀眾可以跟著一起,也可以不care。但如果“懸疑不夠,格局來湊”,就顯得頭重腳輕,影響了劇作的基本結構,這就違反了創(chuàng)作原則。而《八角亭迷霧》目前來看很可能走向這個極端。目前可以肯定的是,超越去年的爆款TOP2已經(jīng)不可能,能維持一個及格線,就很好了。
同一批制作人,換了編劇和導演之后水準怎么下降那么多?《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里面也都有年齡比較小的演員,但是演技都很好!這個年輕演員明顯缺乏張力。和其他的一眾老演員對戲的時候太容易跳戲。其次,沒有了紫金陳等原著劇本的加持,這部劇編劇似乎弱了好多,連角色名字名字都很奇怪,叫什么“懸梁”、“懸念沒”,都沒懸念了,還拍啥懸疑劇? 目前前兩集來看,全劇所有人都神經(jīng)兮兮的,仿佛在告訴觀眾“你看呀,我有秘密,每個人心里都有鬼,我的身世背景會很復雜?!卑萃心闩牡氖菓乙蓜〔皇俏乃嚻?。最bug的是溫崢嶸老師神經(jīng)兮兮的對祖峰說“念玫和她小姑姑長的一模一樣,我懷不了孕大神說是因為玄珍附體了”;朱勝輝死的時候他爸辦公室的掛飾“嘭”的掉了,嚇得我一激靈。拜托你拍的是懸疑劇不是玄幻劇。
除了進展緩慢故弄玄虛之外,前兩集也并非一無是處。能看出導演和編劇在很努力的交代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暫且當做前兩集是在為后面的劇情鋪墊下一盤大棋。但愿會被后續(xù)的劇情“炸”到,而不是“雷”到。
這怎么沒有打半顆星的選項?真的次到不能再次,我還興致勃勃叫室友們一起來看,看摩托進巷子堵人我就說“好像沒啥意思”,結果原來是真的沒意思啊! 首先從片頭說,作為藝術生,這個風格真的很好看,你可以硬說什么“細節(jié)拉滿”這種p話,但是我只想說,小清新風格真的跟懸疑劇一點都不搭,完完全全割裂的感覺。 然后是整體畫面鏡頭,沒有美感,還用了很多不明所以的抽幀和晃動,你是想表達什么呢?如果說要表達的是惴惴不安,不行,沒有感受到,只能說看多了很煩,還是割裂感,特別出戲。 再說人設,次到?jīng)]法用語言形容,真的繃不住了,每個人都神經(jīng)質(zhì)一樣,咱說你們是因為什么變成這樣了?兩集了,什么都沒交代,誰能理解你?做什么事都莫名其妙的。況且年紀大的演員,我懂你要貼合人設演出那種對生小孩期待的這個感覺,但是你為什么要搞出夾子音呢?造型也不行,尤其那個女主,苦大仇深。
最后劇情。去年迷霧劇場說實話也是有很多很次的劇,作為懸疑劇根本邏輯不嚴謹之類的情況,但是《沉默的真相》和《隱秘的角落》真的讓我覺得國產(chǎn)劇有希望了。今年迷霧劇場放出預告,看到這么多老戲骨我以為給我打了一針定心劑,最期待這部《八角亭謎霧》。結果點開就給大家呈現(xiàn)出這唄?劇情十分拖沓,某博上水軍全在刷“細節(jié)拉滿”“懸疑點好多”,對不起咱說實話真的沒看出來。我作為一個熱愛懸疑劇的人,通常都是壓力大的時候看點這類型燒燒腦,釋放一下自己,結果這劇倒給我搞emo了?你要是想讓人物形象更立體,從而著手多個方面去進行我可以理解,但是你根本沒表達出來吧,全程看下來就覺得很平。12集的劇,已經(jīng)兩集了,還讓人一點感覺都沒有,真的不對勁了。
現(xiàn)在唯一能讓我看下去的原因就是真的希望后面能力挽狂瀾,別讓現(xiàn)在的我打最初我的臉吧。雖然感覺到最后還是個超級無敵霹靂旋風沖鋒大嘴巴子
看看評論就知道現(xiàn)代人被短視頻和各種爽劇殘害到什么程度了 人物刻畫得如此飽滿的劇 卻沒有耐心看下去 。 不否認后面有些臺詞硬說“迷霧”這詞兒多次出現(xiàn) 略尷尬。吳越老師這次可以拿獎了吧 實在厲害。但更喜歡郝蕾 沒有演戲痕跡的演技。
編劇寫的劇本對得起花出去營銷的錢么??
那個女隊長的整容下巴,一定很有故事……
從導演和班底來看就注定這部劇非常挑受眾,普羅大眾還是接受不了這種手持拍法……米拉也太太太太太拉胯了,白宇帆別一天到晚買通稿讓腦殘粉吹了,你真的出不了頭了就不是扛劇的長相也達不到給人抬轎的演技。
女主簡直是個木頭 身材高挑 長得好 還有氣質(zhì)的大美女就這? 死氣沉沉又陰郁……
這劇有多厭女呢?念玫無知,木格綠茶,玄敏迷信,玄珠冷漠,玄母癡呆,女性角色不是愚蠢無知就是冷漠無情,高中女生被混混糾纏被陌生人跟蹤,警察不當回事,富商兒子死了才想起查案了。當然這劇更厭男,袁飛自大,玄梁暴躁,廠長出軌,富商險惡,男性角色不是自我中心就是心懷鬼胎,怎么說呢,這個劇里就沒有一個角色討喜讓人產(chǎn)生共鳴(小警察除外),全是些作天作地的倫理戲,罪案戲一點信息沒有,懸疑感全靠鏡頭晃。我錯了,我不該對王小帥抱有希望的。
念玫到底哪里長了一張可以被小混混糾纏的臉……翟子路太不像個小流氓了
什么爛節(jié)奏 感覺不會拍戲 最重要是焦點人物的少女選角太失敗了 一點都沒有那個意思 演的也不行
第一集看的莫名其妙,啰嗦的所謂懸念,但是抓不住觀眾的心,要不是段奕宏和祖峰,就棄了。木格明顯比念玫漂亮,那小伙是眼神不好么?還有念玫身上有gps定位嗎,跑到我都看不見了,小伙都知道她在哪
祖峰上來就這么帥,這個飛踹跟奉俊昊學的吧。人物的行為邏輯和年輕演員的選角問題很大啊。嗎的,段奕宏出來,氣場都不一樣,這才有了些感覺。但光指望他們幾個人可不行。段奕宏也可以歇一歇了,最近消耗有點大。選點好的本子。國產(chǎn)劇經(jīng)過去年短暫的高潮后,可能今年又要泄了。
這都不好看?你們想看什么?
王小帥把自己能請的有演技的都請了,但他恰恰沒把控好核心的那個姑娘,一個背負那么沉重命運的女孩演的清湯寡水,文琪子楓那個不秒死她,殺死他的另一重是迷霧,他沒明白網(wǎng)劇的節(jié)奏,受眾心理決定了口碑,你不能一直虛晃,你得真來一下制造高潮迭起的態(tài)勢,就像逆局,他這種剝洋蔥式的溫吞,鋪墊的就是自己的墳墓。當年他批大象席地的那些話,恰恰可以送給他自己。
泛善可陳,沒有迷題,只有角色不停地說十八年前有件事哦,但我不說我就不說。
已經(jīng)很少能在懸疑劇里看到像念玫演得這么差的演員了??沒有戲還沒有故事感??從開頭我就滿腦子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為什么她們明明害怕卻不往人多的地方跑,為什么他們騎著大摩托還追不上。。。我再看幾集觀望一下。2?半至3?吧,怎么說,幾集下來沒有什么精彩的地方,邊吐槽邊看也能看下去
目前來看就是兩星半。這個卡司拍成這樣真是“犯罪”!也難怪沒上映前就有火眼金睛的友鄰發(fā)現(xiàn)了總導演和導演署名問題,以及監(jiān)制竟然是一家公司。到上映前還沒有拿得出手的有質(zhì)感的海報和預告片,這些糟糕的信號反應到正片里果然令人大失所望。
前兩集節(jié)奏緩慢,明顯是在布局,出場人物還算不少,個個眼神中藏著秘密,應該都不是無用角色。在表演風格上,感覺除了祖峰都沒用力,尤其段奕宏郝蕾和一系列配角,似乎營造出一種刻意為之的疏離。但這種疏離反而非常契合江南水鄉(xiāng)的整體格調(diào),讓這部影視劇稍稍有那么一點不討好觀眾。19年前的兇殺案讓玄家背上了一層難以卸下的悲劇宿命,叛逆少女和死去的姑姑越長越像,更有一種兩生花般的不寒而栗。他們背后還有哪些不可告人的秘密,也只有繼續(xù)把這部劇追下去才可見分曉了。
國外的動不動8,9分,國產(chǎn)拍的也到位了,懸疑也有了,演員演的在線,都打的這么低,還有沒有王法,還有沒有法律了,沒有流量明星,就這么弄???
手持不是增強影像風格的唯一方式 欲蓋彌彰的慢門或抽幀也不會增加懸疑氛圍 充其量只是用大過內(nèi)容的形式抓人眼球 閃回極其生硬且浪費時間 無論何種類型影視劇 冗贅畫面是大忌 先3星吧 實在是卡司太誘人
這原創(chuàng)劇本顯然跌入俗套,迷霧劇場開局沒穩(wěn)住。
前臺對訪客說:董事長兒子被殺了。這比摩托車在巷子里追人還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