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Elegy---我愛你,和你失去乳房的身體無關
最初的最初,所謂相遇,無非是對身體的迷戀,就好像我被這部電影吸引,無非是因為佩內洛普·克魯茲(Penélope Cruz),渾身散發(fā)著迷人韻致的西班牙女人總是我的要害所在.
離異多年的風流老男人大衛(wèi)是大學教授,有一個備胎,是一個暗戀過他的學生,他們在一起儀式般地做愛二十年有余.大衛(wèi)同時也是著名的媒體知識分子,業(yè)余時間為<紐約客>寫劇評,同時還在美國的百家講壇講經布道,只不過沒有于丹老師那么清逸脫俗那么不食人間煙火那么想讓我把她母親捎帶她閨女一塊兒問候了玩祖孫三人行,影片一開始他就在一個訪談節(jié)目上講清教徒傳統對性的壓抑,然后又講五六十年代在路上的一代對主流社會的反叛,比于丹老師靠譜多了.
一個上他課的古巴裔美籍學生康蘇拉(佩內洛普飾)吸引了他很多的目光,情圣大衛(wèi)也夠悶騷,因為害怕沾上性騷擾,從來不在私下里約會學生,一直等到他的課程結束,他才下手,年逾半百的老男人都是怪蜀黍,多出的這30年摳女經驗當然不是蓋的,一擊即中.到這里,不過是一段師生戀忘年戀的艷遇,甚至只是一次ons罷了.
后來,就慢慢起了一些變化,大衛(wèi)開始對她粘粘糊糊,天天要通電話,更加忘乎所以地寵愛她的身體,甚至開始妄想癥般地想象康蘇拉和比他更年輕的男子做愛地場景,以至于到后來開始跟蹤她.占有欲和嫉妒心,是愛情到來的征兆.很不幸,大衛(wèi)終其大半生都在擺脫各種關系的牽絆,他不想困死在那些無形的鐵窗之內,所以他在年輕的時候就狠心拋棄了妻兒,所以他從來不送備胎去機場,可是這一次,為她傾倒,為她著迷,他在她面前全然沒有了驕傲,那個經歷過六十年代性解放運動,對家庭責任不管不顧,在各色女人面前如魚得水的情場達人終于失手了.愛情讓他開始無所適從,他像一只果蠅埋頭撞向窗戶,卻從不知道他們之間還隔著一層毛玻璃.
她問他想從這愛情里得到什么,他不作答,不是因為憤怒,他是真的不知道,他唯一知道的是終有一天會有比他年輕的男子將她帶走,他只想在這之前更多地占有她,不單單是身體.她三番兩次想帶他去見自己的父母,他拒絕,他只想畏縮在小小的世界里享受愛情,而不是為這樣那樣的關系心力交瘁,更不想聽到旁人對他們年齡差距的指摘---不消多想都會以為她對他有所圖謀.這樣的焦慮盡管世俗,但卻是不爭的事實.康蘇拉自然慧心機巧,又怎會不知.她只是不去理會,她那么謹小慎微,甚至唯一一次說我愛你都沒有出聲,她沒有道明但并不表示她不在意,她那么頑擰地想要將他帶給父母認識就是一種變相地抗爭.而他卻體察不出,他還在想辦法跳出這些使他深受牽絆的關系.最后一次,康蘇拉邀請他來參加自己的畢業(yè)趴體,他沒拒絕,卻在路上失卻勇氣,倉皇逃離.這個時候,他已經掂量不出愛情和婚姻陷阱到底哪個更重要,他在大蘋果城人頭攢動的街尾眼神游離,仿佛看不到愛情的出路.
終于,他們還是了結了.他大病了一場,之后,備胎離他而去,"曾經驕傲的唯一線索"丟失了.接著,老友病危,一個同樣和年輕女人外遇的老流氓,彌留之際對妻子的依戀,讓大衛(wèi)有些微妙地觸動.之后兩年,他終于從老友故去的陰影中走了出來,他原本以為還可以有滋有味地繼續(xù)逍遙,依然去電臺做談話類節(jié)目,告訴人們該讀哪本書,看哪出戲劇,欣賞怎樣的藝術,談什么樣的戀愛,依然可以勾引他課上的學生,展示他老男人的成熟魅力.未曾想,身邊的人陸續(xù)走開,他只是掩淚裝歡,原來,這些關系雖然讓他覺得渾身不自在,卻也是他擺脫落寞的寄托,衣莫若新,人莫若故啊!
新年夜,康蘇拉來住處找他,剪了短發(fā),形容消瘦.她說她得了乳癌.她說現在感覺自己比他更老了.電視里,人群在倒數新年到來,熱鬧而喧囂.他把頭埋在她懷里哀泣,像一頭受傷的幼獸,已經沒有一絲尊嚴.她問他手術后還會不會和她做愛,面對她那沒有了乳房的身體,他還能不能 渤起 ,這般頑劣的話語,依然在負隅頑抗般挑釁他的愛情,他依然不作答,這一次依然不是因為憤怒,卻也不是不知道,她心知的,他的不語,是因為他愛她,和她失去乳房的身體無關.
沈從文寫給張兆和的眾多情書里,有一句最讓人揪心:我經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云,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紀的人.這些在情場廝混多年的男人們,風流過后,總會在最后找到歸宿,她們,給了他一段歌舞升平,卻只有她,能賦他一段現世安穩(wěn).
沒有絕望,也沒有別離,愛情可以不盛大,也可以不卑微.影片結束在手術后他去看她時的一個親吻中.原來,他一直以來愛上的不只是她迷人的胴體,也不只是自己的占有欲,而只是"她",不加任何定語的"她".
2 ) 可讀/可寫之愛情
大衛(wèi)是大學教授兼藝術批評家。他給康斯薇拉上的第一課便是羅蘭·巴特。“藝術品是否因觀賞而變得不同?當然。因為我們將自己的經驗帶入了藝術品。”
畢業(yè)酒會上,大衛(wèi)取出戈雅的畫作,快速翻過《裸體的瑪哈》而最終停留在《著衣的瑪哈》,他說康斯薇拉的眉眼像極了瑪哈。鏡頭里的康斯薇拉在大衛(wèi)清晰的面容后變得模糊,此時她已成為大衛(wèi)藝術批評里的一個對象而非愛情對象。
撫摸著康斯薇拉曼妙的曲線,大衛(wèi)說:“你是藝術品?!?,康斯薇拉幸福地重復著這句承載著深淵的贊揚,似乎她不再“不知該拿自己的美麗如何是好”,下意識地放任自己成為藝術品,最終在影片末尾擺出了《裸體的瑪哈》的姿勢。
衰老?衰老意味著什么?大衛(wèi)一直在問。與康斯薇拉30多歲的年齡差距顯然不是這段愛情悲劇歸宿的根源,這個借口只能指向生活中瑣碎的矛盾細節(jié)。癥結是衰老成為了一個批評立場,是我們帶入藝術品的經驗。而大衛(wèi)正是站在這個立場上對康斯薇拉的愛情進行結論性批評。
他認為:康斯薇拉早晚會被年輕男人帶走,因為我也有過20歲,我理解年輕的狀態(tài)。康斯薇拉在騙我,與弟弟的約會是她與其他男人親熱的借口……
縱使康斯薇拉在影片中呈現出對大衛(wèi)的一往情深與忠貞,大衛(wèi)的擔憂也未必就不會成真。畢竟在二人分離的兩年里康斯薇拉還是交了男朋友,只是碰不到如此沉迷與熱愛她身體的人。
然而愛情可以批評嗎?
影片顯然刻意構筑了大衛(wèi)的愛情態(tài)度與羅蘭·巴特美學理論的復雜交織。巴特認為,古典的寫作方式制造“可讀性文本”,使作家和讀者處于分離狀態(tài),因而讀者往往無所事事,完全處于被動,是一種單純的消費者。而現代寫作應是“零度”的,這種文本被稱為“可寫性文本”,其意義并不客觀存在,須通過讀者對文本的重寫而獲得。因此讀者便由消費者變成了生產者。
康斯薇拉顯然成為大衛(wèi)的“可讀性文本”,他始終站得很遠,默默消費這一美麗的藝術品。他寧愿把康斯薇拉變成照片收藏,卻故意視而不見她的唇語表白。對婚姻的恐懼成為安全穩(wěn)固的批評基石,對于過往經驗的依賴并非因為經驗可靠,而是因為選擇經驗是輕松之道。
“可寫性文本”大多是晦澀的,如阿蘭·羅伯-格里耶的新小說。它挑戰(zhàn)我們的安全感和惰性,所以多數人望而卻步。大衛(wèi)困惑自己處于康斯薇拉的愛情之中始終無法判斷和看清:這便是愛情的本質,愛情只能是“可寫性文本”——它將廢除任何批評,是一種永恒的現在時,任何后果性語言都不能在此立足?!艾F在時”是愛情永恒生命力和無窮開放性的另一種表述。影片把這句深刻的論斷交給了大衛(wèi)的老朋友,放蕩一生的喬治口中:“你是以過去時來談論康斯薇拉的?!?br> 其實大衛(wèi)和康斯薇拉的愛情談不上悲劇,除非你站在超人類的高度俯視。康斯薇拉因癌癥失去雙乳,未來生死不定。延續(xù)著的美麗令人心生不安和嫉妒,而美麗的滅亡將帶來安慰??邓罐崩恰吨碌默敼?,是《裸體的瑪哈》,康斯薇拉也將是不再美麗的康斯薇拉,而她的最后美麗留給了大衛(wèi)的相機,完整了他永恒的收藏。
死亡將使大衛(wèi)變得釋懷。如今他反身再去欣賞自己和康斯薇拉的愛情,可以心安理得地說他們愛過。然而死亡從來沒有改變現實的能力,它只是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是大衛(wèi)帶入藝術品的終極經驗。藝術品死亡了,拍賣和轉手將不再進行,結論帶來安寧,而惋惜不過是另一種審美。
將愛情視為“可寫的”也許是一種救贖,但勇敢和勤奮的太少。這種愛情將使“愛情”這個詞失去意義,使能指和所指斷裂,意義僅在相愛的兩人間被不斷重寫和定義,變?yōu)闃O端個體并排他的私密感受。
最后,一個胡扯的悖論:零度寫作是不動聲色的,感情色彩薄弱。因為讀者在閱讀中會被尋找意義的動機驅使,而不得不給意義晦澀的文本強加意義。喜歡零度寫作的讀者大多數是勤于思考的,并對自己的感觸反復糾纏耿耿于懷,沉迷于可能性的無限與朦朧。那么,如果有零度愛情,那便是一種曖昧又冷漠的態(tài)度,暗含著不確定與多元性的神經刺激快感。
有點時下流行的“亞情人”味道。
3 ) 當時間遭遇激情
“和你在一起的未來讓我害怕,我一生的戀愛關系都匆匆而過,因為這樣我可以讓自己相信,我并非孤單一人而時間也沒有消逝.而凱若琳是使我想起曾經驕傲的唯一線索?!?br>
我并不愛她,但我不能否認我在乎她。她只不過是20年前班里和我一夜情女生中的一個,但是當我越來越年老,發(fā)現無法挽留歲月的時候,我昔日的輝煌和驕傲逐漸褪去的時候,我倉惶地抓住了她。我們只是偶爾見面,她總是滿世界地飛,我們不從深談,只是儀式般地做愛,為的不過是打發(fā)寂寞,發(fā)泄欲望而已。這樣的狀態(tài)很好,她從不索求名分,追逼婚姻,我可以一直言傳身教地過著標榜的自由生活。對我而言,沒有“外遇.”。
我一直以為,到了我這把年紀,早已經失去了愛人的能力,然而這一切,直到我遇到了你,康斯維拉。
我垂涎你美麗的胴體,你曖昧的眼神,你優(yōu)雅的一顰一笑,你滔滔不覺時帶著濃濃西班牙腔調的英語,想得到你的欲望占據了我的腦海,但卻無可奈何,我嫉妒的發(fā)狂,即使我擁有了你,我也惶恐地感覺到總有一天會有一個比我年輕的男人取代我的位置,而你終將不會屬于我,我只是你生命中的萬千過客而已,當你再回憶起我的時候,會淡淡地對你丈夫說:是他教會了我如何愛你。
但是無論如何,我愛你,我發(fā)瘋似地愛上了你。第一眼,我已經深深為你著迷,在我大學的第一堂課上,你遲到了。盡管你盡量小聲地穿過人群安靜地坐下,但是我卻發(fā)現了你,從你沖我微笑的那一剎那,你穿著簡單利索的白色襯衫,簡單牛仔褲,身上卻散發(fā)著神秘優(yōu)雅的氣息。學期結束的雞尾酒會,我很刻意地接近你,和你談藝術談文學,我動用我多年積累的淵博知識,用一個老男人的魅力去勾引你,慶幸的是,我做到了。
對我來說,你儼然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藝術品,你的雙眼像極了戈雅筆下的瑪哈,是你點燃了我生命中久違的激情。
話劇結束后,我邀請你去我家,你答應了。你的尷尬,我的無所適從,我們就像初戀的男女,羞澀地沉默不語,你駐足在墻角,光影淡淡地邂逅,你精致的側臉,你隨意披散的棕色長發(fā),你微翹的小鼻尖,你抵著墻有韻律地來回晃蕩的性感身軀,那一抹濃烈的春光揮霍著火熱的拉丁風情,我靜靜地注視著你,沉浸在小屋此時的旋旎風光,,為你彈奏的一曲鋼琴曲,迎來的是你的默默注視。然后以后的一切那么自然。我的唇慌亂地印上了你的臉頰,你微啟的朱唇,你完美無暇的肌膚,這是一個老男人的擁吻,一個老男人能給你的歡愉,我惶恐我能給你的實在不夠,和你在一起,我竟然可笑地希冀永恒,當時間了遭遇激情,我,束手無策。我陷入到嫉妒和不自信的魔障里難以自拔,此時擁著你在我懷抱,而我卻不停地想你的生命中曾有過多少男人,你和他們在一起時放蕩的神情,這深深地折磨著我,我不斷地害怕失去你。
你溫暖的雙手和熾熱的眼神換來了可笑的懷疑和退縮。你無數次邀請我參加你的生日,家庭聚餐,你的畢業(yè)典禮,你的堅持加深了我對自己的懷疑。但我拗不過你眼淚的威脅,我妥協了,我無數次地幻想你挽著我的手穿過人群,迎著所有人詭異的目光,他們一定會說:我們如何不般配,我是如何衰老,而那天的你,白色小禮服將你襯的越發(fā)嬌嫩,束起的發(fā)髻端莊優(yōu)雅,你眼角的小小細紋如此性感。多想用我的手輕輕為你綰起耳邊的碎發(fā),但是我卻害怕。
請你原諒我的懦弱,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或許我依然害怕承諾,或許我已習慣了多年的自由,或許我還留戀百花叢的風流,或許只是我不敢愛你。你24,而我已經60。如論我多努力,愛情只不過短短一瞬,空留的無非是傷害和背叛。
或許喬治說的才是對的: 美麗的女人驟然出現在面前,總是引人注目,泫然而逝,但是我們從未真正看透她。我們只見到軀殼,我們被美麗的外表蒙蔽了。愛上一個漂亮女人比什么都危險。
畢業(yè)晚會的那天,我一直守在你的家門口,坐在車上,我無數次地下定決心推開車門,但是我終于沒有這份勇氣,我心疼你的失望和怨恨。我回家,聽到你的留言:你說你真心誠意地愛我??墒沁@么一個小小的愿望我都無法滿足你,我還有什么能力去愛你。冰冷的地板,涼到我的心底,我不停地聽著你的留言,一遍一遍~我想我們終于還是結束了。
沒有你的日子,好像不再有恐懼,這兩年中,我完全和你失去了聯系,我不愿聽見你的點滴消息。
直到有一天,喬治離開了,我最鐘愛的摯友。他在世時,我們兩總會習慣地去那家咖啡廳小坐,挑個靠窗的座位,談談最近的生活,分享著所有年老的秘密,真切地感受著年輕的過去。他病逝前,緊緊地抱緊我,狠狠地親我,然后就沒了聲息,我知道他的不舍,但我從來沒料到他的離去是那么突然,他的妻子問我:“不知道他親我們的時候知不知道我是誰?”“我想他一直都知道”。
那一刻,我不再懼怕死亡,我只是害怕死前無法親吻你。
逆行穿梭在人流之中,我看不清匆匆而過的臉,我毫無知覺地矗立在那里,任憑人潮侵襲。奇怪的是,我絲毫感覺不到時間的痕跡,心里是徹底的空蕩蕩,60年來,我一直以為是我在掌控著生活,如今我卻才是自己只不過是被生活調戲的小丑,我開始懷疑生活的意義。我還是習慣偶爾去那個咖啡廳小坐,呆滯的目光,假裝和自己自言自語,欣賞著周圍我素來嘲諷的婚姻和承諾。康斯維拉,我是多么想念你。
我懷念我們在一起度過的每一分時光,我們去過的海邊,海風吹拂的你凌亂的發(fā),你墨綠色的風衣,你米黃的圍巾,你有著堅毅曲線的嘴角,你迷離的眼神,追跑時你恣意的微笑,靜靜地躺在我懷里的你,陽光下為你投下的每一寸光亮,你是在我心中瘋狂生長的血色罌粟,我愿意用的眼睛幫你記錄下一切。我后悔我沒有早一點見到你,可以看到你一步一步地走來見證你的成長,我后悔沒有晚一點遇見你,或許你那時也已經老邁,那樣我便可以更堅定地愛你。
這漫長難忍的思戀直到我接到你的電話留言才停息。你說你有重要的事和我商量,這次我是徹底崩潰了,心里的防線剎那間轟然倒塌,我一個人蹲在墻角發(fā)瘋似地流淚,我知道,你一定是遇上了很好的年輕男人,你要結婚了。這么多年來,我始終害怕有一天你會親口告訴我這個消息,然而終究發(fā)生了。
你說要來我的公寓,然后你就過來了。兩年了,你變了,長長的棕色的卷發(fā)如今是帥氣的短發(fā),你的眼睛還是一樣的深邃迷人,只是你緊抿的嘴角泄露了你的憔悴和蒼白,當你說服自己鎮(zhèn)靜地告訴我你得了乳癌時,時光為我們停駐了。
你輕輕褪去衣衫,擺出戈雅畫筆下瑪哈的姿勢,將手環(huán)抱于腦后,直直逼視鏡頭的眼神,帶著深深的憂郁,你請求我記錄下你的最后美麗的樣子,那剎那,我似乎聽見破碎的聲音,我不知道,那是照相機,還是我的心,碎了。
原來一直以來,我愛上的并非是你誘人的身軀,也不是我長久以來迷戀的欲望,而是一個最真實的你,康斯維拉。即使你還如往昔般美麗雋永,或者似如今般殘破蒼白,我想我愛的是一個完整的你。
4 ) 愛情非必需品
影片將一個年老的男人的心理表現得很生動。我只能用生動來形容,因為自己還暫時無法體會年老。
片子說的是愛情。探討得不算深入。
影片糾結在男人愛的是女人的美貌還是靈魂的問題上。因為男人一直無法確定自己是否真的愛她,還是僅被美貌所吸引或因美貌而影響對女人本質的了解。他自己最終的結論是兩者都愛。不過,長時間的獨處和需要空間,加上對自己年老的自卑,讓他望而卻步,放棄和女人在一起。佩服男人于失去戀人和友人之后的堅強。有種“命硬”的感覺。不知道是Ben演得不夠深入,沒有表演出那種內斂的憂傷,還是劇情真的安排男主角如此堅強。如果,片的主旨是想表現愛情之于生活其實是甜品而非主食的話,導演成功了??赐赀@部片子,我就覺得原來愛情并非生活的必需品,沒有愛情也可以好好生活,而最重要的就是要好好生活。我本人很欣賞這點。
另一個亮點,無疑是美麗的女主人公。自然不加修飾的美麗讓人窒息。圓潤無暇的曲線確實讓人神魂顛倒。誠然,就是一件藝術品!心里驚呼:此為女人,上帝的杰作。也許是太美麗了,已經無暇再去欣賞她的演技。不過絕對可以說是演足了神韻。
5 ) 青春女性與垂死肉身
西班牙女導演伊莎貝爾·科賽特之前有過兩部有名的作品,分別是《沒有我的日子》跟《言語的秘密生活》。兩部影片都由薩拉·波莉主演,它們從女性視角出發(fā),講述了愛情與死亡的沖突。《挽歌》延續(xù)了科賽特以往作品的女性主題,不過講述的第一人稱卻換成了一個男的。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菲利普·羅斯的小說《垂死的肉身》,發(fā)行后擁有不小的影響力。原著有不可避免的性描寫,但更為注重描述老教授的人生和情感,反省他的生活與過去。
《挽歌》的看點自然是跨越年齡鴻溝的老教授跟女學生,一段為一般人所無法輕言接受的肉欲關系,片子給人的第一印象正是如此。老教授一度潔身自好,卻被女學生的美麗所迷惑。但是觀眾跟他的理性一樣,對這份感情的熱度跟前途并不看好。換話說,先不講年齡差異、背景不同,這種起點的男女感情十有八九只能是充當一段美好回憶。跟身陷局中的凡夫俗子一樣,老教授再能侃侃而談,熟讀前人大作,他在基本的情感問題上依然有著難以排遣的困惑。他沒有完整的家庭,對親人很是冷漠。他有一個固定的情人,恰好是他二十年前的女學生。
老教授對兩人的關系沒有信心,卻也沒辦法克制對女學生的好奇與占有欲——他害怕她去尋找年輕男友,害怕她的離去。老教授的憂心是有道理的,年齡和白發(fā)說明他的青春已經不再,他對女孩的心思更加捉摸不透。可能是她一時好奇,促成了邂逅。這種猜疑讓他迷失,認為這份感情不會長久。直到有一天,女孩希望他去參加一個家庭Party,老教授作出了他本能的判斷反應。真正失去時,老教授只是想著撫慰自己,沒有主動去解釋跟挽留,仿佛這個姍姍來遲的終結是注定的。
《挽歌》相當注重類似的心理描述,表現老教授時有大量的幻想畫面。講述方式上,不斷穿插些老教授和朋友的密談還有上電視節(jié)目的內容,透露他的思想價值觀念,令這個中心人物更加形象立體化。從電影角度說,老齡與瀕死題材并不少見,文字如何被影像化還能保留原味都不是一件好辦的事情。不過電影在有些關鍵地方處理得有失偏頗,西班牙國寶級美女佩內洛普·克魯茲出演了女大學生,雖然她有拉丁女子的熱情,風韻猶存,但比起原著中24歲的女學生,多少還是有些老相。同有奧斯卡提名的本·金斯利倒是發(fā)揮上佳,將老教授的失落無奈完全流露出來。他一天天老去,有著難以抗拒的無力感,只能變相地在女孩身上獲得對青春與生命的渴望。
科賽特在處理故事情節(jié)上也過于情緒化,比如推動劇情的手法過于單一,完全依靠個人主觀講述,偏于嘮叨絮語,缺乏足夠的氛圍渲染。片中的鋼琴訴衷情,用照相記取人生最好最美時包括展現對女性胴體迷戀本身,均有些形式化。海邊的時光和結尾的點題,也出現在不少同類影片當中。修飾粉刷的行為并不會影響觀眾對主人公的好惡判斷,簡單說他們之間的關系并不復雜,甚至只是錯位的單調。借助日常生活的力量無法改變,只有鑄成錯誤加上生命偶然的影響,老教授才明白自己到底失去了什么。【北青報】
6 ) 所有的美麗都是人對自己的懷疑
該如何評價它的真實感呢?這部電影著實讓我感到非常震驚。該是暗色調登場的時候,黑色發(fā)出的都是幽藍,康蘇拉深色的濃密頭發(fā),洗相房里灰暗的紅,她覆蓋著長長睫毛的半閉著的眼睛,大海邊頹靡的沙灘白,大風,她的暗綠色防水服,米色圍巾。床,帶靠墊的沙發(fā),房間里的書,照相機,墻上的畫,寬大寫字臺上的稿紙,玻璃花瓶。兩個人嚴肅談話時對坐在一起的優(yōu)雅餐館,大排檔。人的表情緩慢而凝重,大衛(wèi)甚至不用說話,表情,眼神和旁白就是一個故事。
如果周圍的年輕眷侶都在接吻,他穿著開司米毛衫,帶著黑色墨鏡,完全靜止地坐在小圓桌旁邊。沒有旁白,沒有眼神,沒有動作和表情,那就是現實生活。我們通常都是這樣看著自己所愛的人,沉默地靜止在那里,并且就算伸出手,也碰不到他的心。所以,與有些人的關系,必須是堅強的、痛苦的、勉強的、執(zhí)著的。如果時光再來,你會不會仍然愛上像大衛(wèi)一樣的人?從一段關系輾轉到另一段關系,從一個人的胸膛到另一個人的胸膛。他已經知道了一切,他洞悉了美學,精通了文學,攝影,歷史,音樂,傳說,典故,知道了現世和女人,知道了如何不主動承擔責任,在應該開口的時候緊緊閉起嘴巴,在應該出現的時候把心扔在后座,編個藉口可笑地逃離,知道了如何放棄不能把握的,而選擇留住對自己生命最有利的那一部分。逃避問題保持自己的利益似乎是個與生俱來的技能。他善于非常敏捷地作出一個決定,并且沿著同一個思考的路徑進行下去,不會迂回和遷就,不會解釋和挽回。這樣的人令人生畏不是嗎?
他為什么會如此隔離和孤獨呢?不斷地想要得到,看透,又不斷地拒絕,離開,不斷地領悟又不斷地將自己推翻。他如此敏感而多疑,終其一生在愛戀自己,放縱自己的表現欲,占有欲和性欲。他像個額頭閃爍狡黠光芒的獵人,靜默地裹在黑色的大衣里,等待獵物自動降臨,纏綿占有再無聲放棄。他讓自己外表機智,優(yōu)雅,成熟,風趣,內心卻一直深深沉浸在對年華漸逝的惶恐和對自我能力的懷疑中。懷疑,懷疑一旦出現在人的生命里,就意味著永恒的終結和美麗的開始。需要我在文學的世界里為你給出美麗的定義嗎?那么請回頭打量這藝術的殿堂。
美麗和缺憾從來都是雙生,甚至都不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它們可以完全重合,相互交纏。不少人匪夷所思地迷戀著缺憾帶來的美。流淚的哈姆雷特,斷臂的維納斯,霍亂時期的愛情,如若沒有悲劇的發(fā)生,沒有陰陽相隔,沒有誤解背叛再破鏡重圓,一切美麗都不成為美麗,一切結局都不被珍惜。大衛(wèi)傷害了康蘇拉,一次,兩次,三次,他因為滿溢的占有欲不曾相信她,因為對年華的懷疑不曾答應她的邀約,因為太過驕傲,相信自己的獨立,多年來不曾回撥一個電話給她??稍兕V堑娜艘灿杏薮篮捅拔⒌臅r候,他坐在暗黑房間的地板上一遍又一遍聽她在答錄機里的留言,收拾她的照片,和老朋友在任何地方談論她,在人群中落寞地靜止,思量她為什么不再打電話來。直到多年后她聲色落魄一通電話,他又顫抖地回撥給她,害怕自己聽到她已經成家立業(yè),擁有了幸福的生活。呵,康蘇拉。這個完美的女子擁有一切的不可能,她或許是男性作家筆下的某個幻想的產物,也許是無數缺憾迷戀者中的一個。她的一切都恰到好處,完美的外表和身體,對自身美的不自知,高尚的藝術修養(yǎng)與求知欲,面對愛情的果斷和堅持,誤解來臨時的忍讓和恭敬,絕癥侵襲后的勇敢和堅強。她原諒男人帶來的一切失望和遺憾。多年后仍然夢想回到他身邊,甚至抱住他的頭,輕聲安慰著他為她的痛苦流下的眼淚。男人幻想中的女人,無非就是這樣了。
所以故事到這里才圓滿了。愧疚感成全了這個“不逃避”的事實。有情欲,占有欲,年華,懷疑,謊言,逃離,誤解,等待,反思,眼淚,死亡,原諒,責任,一個有關于感情的故事才叫做愛情,才能稱得上美麗,因為它著實占用了他們一生中漫長的時光來完成。
那么如果時光再來,你會不會仍然愛上像大衛(wèi)一樣的人?
我們不相信自己會得到,于是甘愿順其自然,直至失去
老頭子愛上少女,愛她的青春和肉體所象征的一切,唯獨沒有讀她的靈魂與思想。一開始就認為會失去的東西,他也就沒有好好珍惜。他從不曾想過,她是當他光明正大的情人來愛。
一部文學性很強的電影。而且是那種有很強的美國文學性的電影。但是我就是受不了kingsley的大禿頭疊加在大美女的頭上。。。
落入俗套的結尾似乎是說,只有病和死才能拉近戀人之間的年齡差距。
我還不懂,我就是來看表演的。但導演很厲害,后段有一鏡是葉子掉落,讓我難過了。
一度無法理解的情感,如今推我至懸崖
也許每個人都會經歷這樣兩段感情,一種讓人感覺安全和自信,卻并不讓人滿足,仿佛夜空的寧靜潛在地期待一場燦爛煙花驟然打破,當第二種感情悄然而至,來不及收拾起信心已經掉入卑微和怯懦里,都是因為愛。
只有當你不再完美無缺,我們的愛才平等。
愛情無法預見和假設。
文藝老年真是可怕
佩內洛普克魯茲就是美!沒話說的!
“和你在一起的未來讓我害怕,我一生的戀愛關系都匆匆而過,因為這樣我可以讓自己相信,我并非孤單一人……”除了最后那段略顯俗套的癌癥噩耗,影片的真實感著實擊中了我。精疲力盡、日漸衰亡的肉體,在欲望面前從來沒有絲毫的妥協,卻又難免漸失自信。衰老的確是件無奈而又微妙的事情,就像影片一開始
配樂很好聽,有關于生活與愛情的那些感悟。你得到了什么,全在于你當初追求的是什么。
不是所有人在年華老去之后都有這么幸運遇上一個讓自己神魂顛倒的人
Penélope的曲線已經到了用任何言語贊美都顯庸俗的地步。抵死深情,不過一句[我會記得你]飾以注腳。
講什么的電影我都受得了就是受不了師生戀的。
PC那時好土,可是多么年輕
愛的變奏,從第一個音符敲響就啟動了挽歌。無法得到地深愛一個人,嫉妒與占有欲就成了負隅頑抗,只有當你不再完美無缺,我們的愛才平等。
當她因為乳癌割掉了乳房,他終于覺得不會再焦慮,覺得兩人有了對等,可以想到將來。但在我看來,這不過是男人的借口罷了,對等不對等,在一起或是分開,都是因為自己而非因為對方。
沒有誰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