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既不符合史實又不迎合現(xiàn)代意識的失敗戲說
有言在先,我只看了這劇的剪輯版就來打星評分是主觀和偏激的,對其實屬不公,但我實在不愿意為這本來就不合我意的劇花更多的時間。
我不是那種僅僅為了看某個喜歡的演員就可以無條件為ta開啟一部幾十集電視劇的觀眾和腦殘粉,哪怕我非常喜歡ta,我也要先看看cast、ensemble、劇情介紹、ta的角色等是否符合自己的口味。正因如此,這部劇拖了15年我都沒看,因為沒有任何一點足夠引起我的興趣。
春節(jié)放假,偶然找到這部戲的松松剪輯版,百般無聊之下,終于鼓足勇氣點開。恕我直言,即使是個人向剪輯版,我都不能專心致志盯著屏幕看(畫質(zhì)還相當渣),必須同時干點別的事以保持觀劇耐心,否則只能選擇關(guān)掉視頻了。如我所料,劇情和人物角色顯然不得我心,槽點滿滿。
根據(jù)wiki顯示,該劇拍攝/制作年份:2001年10月;集數(shù):25(香港)/30(海外);2002年4月于海外推出, 2005年3月29日- 4月23日( 22 :00-23:00)銀河衛(wèi)視tvbE首播,2007年1月5日- 1月24日(03:15-05:00)無線電視翡翠臺首播。
從以上播出時間來看,TVB并不重視該劇。而我也百思不得其解,為什么這樣一出平平無奇的戲要拍30集?更不明白從史實和人物關(guān)系上來說,鄭板橋的原配夫人徐氏才應(yīng)該是女一嘛,既然TVB要捧黎姿,那么就讓她演徐氏,再大幅縮減王一姐的戲份,拍20集也綽綽有余了,何必拉松松下水演徐氏做女二,還把她編造成是王一姐的丫鬟,跟王喜扮演的鄭板橋和黎姿演的王一姐演一出狗血愛情戲。
關(guān)于史實,google了一圈,查到的信息比較有限。
根據(jù)初國卿所著《鄭板橋: 絕世風流》,少年時的鄭板橋,在生母死后曾有很長一段時間經(jīng)常隨后母郝氏到郝家莊去。也就是在那,他認識了平生第一位有愛戀之情的「中表姻親」王一姐,即板橋后母郝氏的姐妹嫁給王姓所生的女兒(吳根友著《鄭板橋的詩與畫》指中表姻親和王一姐是兩個不同的人)。兩人青梅竹馬、情投意合,常一起吟詩作文、讀書繪畫,建立了無猜的友誼和朦朧的初戀。后來,鄭板橋還經(jīng)常在詩詞中回憶這溫馨而甜蜜的初戀生活。鄭板橋十五歲時,后母去世他去郝家莊的機會少了,兩位少年自然很難見面,偶一相逢,也是咫尺之間,欲語還羞,都明白些什么,但都說不出什么。鄭板橋曾為此寫詞《酷相思·本意》。后來,兩人都各自成了家。這段戀情,讓板橋終生難忘每每回想起來既感陶醉,又帶苦澀,很難釋然。多少年后,板橋再度重逢王一姐,他欣然命筆,寫下了《賀新郎·贈王一姐》。
至于王一姐是否如劇中所演的出身大戶人家、名門望族,竊以為可能性非常低。
歷史上,王一姐在鄭板橋的生命中只占據(jù)很少一部分,出場雖早,但戲份不多。與他人生風雨同路多年的是結(jié)發(fā)妻子徐氏。
鄭板橋于23歲時服從父命,和同邑的徐氏結(jié)婚。據(jù)說徐氏是一位有文化的小家碧玉,能與鄭板橋吟詩作賦琴瑟和鳴,而且還是鄭板橋書法上的靈感繆斯。他們曾生有二女一子,兒子4歲時不幸夭折,而徐氏因家庭貧寒、操持家務(wù)過度而不幸早逝。無論在兩人婚后還是徐氏去世后,鄭板橋都曾有多首詩作表明夫妻間的深情厚誼,并不像電視劇里演的那樣鄭板橋?qū)π焓铣錆M怨恨和嫌棄 。
豆瓣上的有心人對鄭板橋的情感人生做了個研究,有興趣者可以看看。 //www.douban.com/group/topic/2954924/
由此可見,徐氏并不是電視劇里描繪的出身卑微的王一姐丫鬟。這倆個女子根本沒任何關(guān)系,更沒可能出現(xiàn)電視劇里的新娘替代橋段。
電視劇畢竟是娛樂大眾的產(chǎn)品,既然不符合史實,我們這些觀眾也就唯有看看熱鬧。但是該劇的戲說在我看來,并無多少娛樂性和可看性,簡言之“難看”。
鑒于我只是看的剪輯版,整體劇情我就沒資格評價了,但對于人物角色我極其想吐槽。
據(jù)稱鄭板橋,長相平平,甚至還有些丑,但才學過人,所以選角上讓王喜來演,也說得過去。雖然我不是顏控,但是王喜的長相的確對我有勸退之功效,這也是我這么多年不愿看這劇的原因之一。補一刀,這劇根本沒帥哥啊……
在《金枝欲孽》之前,從未發(fā)現(xiàn)黎姿漂亮,實際上很大程度是因為《金》我才看見她的存在,因為她的玉瑩,多半可能是因為戲中美貌吧,literally喜歡過她一天,還略略research了下她,印象比較深的是她說自己年輕時既不努力工作也不珍惜機會就喜歡拍拖,然后就再沒關(guān)注過,直到《珠光寶氣》時極其反感她在戲中的角色,也發(fā)覺我根本不喜歡她的表演方式,臺詞功力略弱,講話像漏風,尤其是那些動不動大哭大鬧、大喊大叫的部分,浮夸過頭,聲音尖利,我表示真心受不了啊大姐!您確實更適合做花瓶。讓黎姿演鄭板橋魂牽夢縈的夢中情人王一姐,也算合理。
接下來重點談?wù)勊伤砂缪莸男焓?,也是我唯一看這劇的動因。之前說過徐氏實際上根本不是王一姐的丫鬟,但既然電視劇非要給她安上這么個身份,就不能也創(chuàng)作個對她情有獨鐘的男二嗎?在我看過的松松作品里,這估計算是唯一一個男主不愛她、也沒別的男人追她的角色了!沒天理??!這么完美的女性在戲中沒人喜歡,就電視劇套路來說十分之不正常了。
根據(jù)史實,徐氏其人是位賢妻良母沒錯,但制作于2001年的電視劇脫離事實、歪曲她的出身地位就算了,既然是戲說咱也不較真,可能不能在現(xiàn)代文明社會的前提下做些符合現(xiàn)代意識的演繹呢?
劇中的徐氏,具有所有傳統(tǒng)女性的優(yōu)點,但凡想得到的溢美之詞用在她身上都不為過。我明白電視劇需要正面角色、正能量,而這種角色通常也是符合觀眾三觀和討喜的,往往我也很接受這類角色,可是徐氏這么個角色我雖不討厭,也喜歡不起來,沒錯她是完美的和偉大的,甚至可謂“圣母”(中性意義),但我卻很不喜歡這種極度沒自我和自尊的人設(shè),越來越反感具有濃烈封建色彩的女性角色,典型代表《再見亦是老婆》里的陳秀雯,其次恐怕就是該劇里的徐氏了。徐氏溫婉美麗、賢良淑德、善解人意、忍氣吞聲、逆來順受、大度無私、出得廳堂、入得廚房,雙商在線還有一身好武功,你這么優(yōu)秀你知道么!干嘛非得做丫鬟被使喚,干嘛非跟著鄭板橋被呼來喝去,干嘛不離家出走做你的水餃皇后勵志姐? !來自靈魂深處的拷問。看到鄭板橋怒吼要休了她時, 我不禁拍手稱快大呼趕緊的!巴不得鄭板橋當即休了她,好讓她放生和放飛自我當個女強人!我當然知道穿越到清朝,有歷史的階級局限性,女性的選擇有限,可這不是電視劇嗎,既然是戲說,劇本也可以做些迎合現(xiàn)代觀眾價值判斷的改編嘛,也沒必要非把徐氏寫成劇里那么愚忠、窩囊、奴性十足、任人擺布的苦情悲情慘情女人,這角色怕是松松演過的最可憐的角色了,不僅不是男主真愛,還被男主又打又虐,講真即便我?guī)е鴲鄱伎床幌氯グ?,雖然松松的表演是出色的。
春香知道自己大限之期將至,于是極力撮合(可以說強迫)鄭板橋和饒五妹這兩個互相本來就看不順眼絕對不會喜歡對方的人結(jié)合,這一點更是讓我反感,雖然她的出發(fā)點是“為你好”,但我實在不敢茍同這種違背個人意志的強行擰瓜。何苦來呢,讓他們倆自由發(fā)展不是更好。
徐氏這樣的完美女性角色居然不是女一,著實匪夷所思??戳硕拱晟系脑u論,基本對王一姐的人設(shè)評價不高。按照通常的亞洲影視套路,99%女一應(yīng)該是徐氏,而又根據(jù)TVB的套路,這比例應(yīng)該是99.9999%,剩下的那一點點點點是以《第三類法庭》韋海怡為代表的鳳毛菱角少數(shù)反派女主。
當松松和黎姿站一起時,除非黎姿妝更濃和穿得更光鮮,否則我不覺得她倆在外形上有什么差距,各有各的風格和美麗,但我更prefer松松。話說最近才發(fā)現(xiàn)原來早年間她們有過很多同場畫面,回頭看還是覺得松松比較搶眼。坦白說她倆一起時,我覺得松松才更像女主,身高決定氣勢,比黎姿高一截的松松太突出了,論長相,雖然黎姿可能更符合一般人的審美、更標致,但是松松濃眉大眼性感厚嘴唇也不賴啊,這種才是主角臉,有特點而且辨識度高太多了。論演技,兩人對戲時,松松完美碾壓黎姿。
每出戲的幕后通常也是有故事的,我不了解當年到底發(fā)生了什么,90s中坐實一姐的松松在約滿TVB后演了《雪狼湖》和到新加坡發(fā)展了一段時間后返回TVB ,地位看上去降了一格,雖然也演了不少大戲,比如《金玉滿堂》和《金裝四大才子》,但已然不是當仁不讓的女一了,這兩部還算角色和劇情不錯,盡管我也沒看全。剩下出演的TVB小制作劇集多半乏善可陳,這部《鄭板橋》更是連主題曲和插曲都沒份兒唱?;蛟S當她返回時,TVB高層人事變動大,也或許就跟跳槽的員工又回到老東家得不到重視一樣的尷尬,再回去已不是她的江湖了。近幾年,松松又回到TVB拍了兩部電視劇,這個年紀還能做女一,替她感到高興,盡管我并不打算看。更令我替她感到可喜可賀的是她能出演《媽媽咪呀》這大IP的中文版女一,希望有機會能一睹風采了。
2 ) 命....運
鄭板橋...
歷經(jīng)三位帝王.
但是運氣好像不是很好.
這部片當初看的時候.少了一集.
.就是結(jié)婚的那一集.看的時候也是斷斷續(xù)續(xù)的..
王一姐的媽媽真的很歷害
這部片是沖著陳松齡和王喜看的.
我一直認為他愛的會是徐春香.(自我想像)
.當然最后那么幾年是的吧.
可惜來不及了啊.
鄭板橋.他有他的才華,所以去了揚州
遇到了一姐,愛上了一姐,遇到了黃慎和金農(nóng),遇到了找小姐的丫鬟春香
遇到了賞識他的康熙帝..本來好是很好..命運就如此的開了個玩笑.
康熙死了,小姐不嫁他了,聚了丫鬟跟爹回家了.
教書.然后過了很久很久才接受了春香.然后一姐來了.帶來了先王的畫.皇與鄭合畫的畫..遺詔啊.就怎么的猜出來了..一姐的媽媽也來了..她心太急了.所以招來了殺身之禍..躲是躲過了.可是她的女兒就活在仇恨之中了..
因為一姐媽媽的心急..所以鄭遲遲到上了京.都晚了.
.不過他遇到了五妹.后來王妹就叫了春香大姐...
他雖然跟雍正擦肩..但是他碰到了他的兒子..乾隆..他又有機會了.不過這個機會讓他失去了他的兒子..雖然拖了久一點..BB還沒有出生..但是BB沒有出生,BB的媽媽也去了..所以他在墳前痛哭喝酒.回憶著與春香的往事..但是我看不明白,他是否愛她.還是只是習慣了她..只是產(chǎn)生的親情呢.但我寧愿相信他是愛她的.
他又遇到一姐了啊.........一姐來報仇了..她造就了另一個年青版的板橋..結(jié)果就是知道了真相,悔悟了,當了尼姑.鄭板橋就寫了"難得糊涂"辭官跟五妹在一起了啊.
喜歡王喜是因為<烈火雄心>三虎之一啊.
所以很早的時候就想找這部片來看,直到去年才看了這部片.
比較喜歡松松的春香啊..她報小姐家的恩,所以嫁給了他..她知道他不喜歡她,但是還是跟了他.喜歡她的水餃..她為了他做了很多事..
在她心底是真的把他當做了天..連自己死后..為他的后路都排好了啊.
就是人太好了..
王一姐啊..出場沒多久就失憶了,所以造就了她與他的一段情.但是我總覺得她記憶恢復了之后,跟失憶的時候沒多大差別..反而20幾年后有那個架式.
喜歡這部戲的配角啊.麥包和莫家堯(那部<學堂威龍>又名《點解阿sir系只鬼》真的很喜歡.他和萬綺雯配對噢..我記得一個鏡頭是圣誕老人)
麥包(麥長青)能忠能奸..不錯噢.
還有就是說一下主題曲和配樂都很好聽.
3 ) 或許是悲?。ǘ嗄昵皩懙囊伤苿≡u的東西)
那一年,她為尋小姐來到揚州。他還只是初出茅廬在揚州街頭靠賣畫為生的窮畫師。
他的畫攤與她寄身的餃子鋪相臨,日日辛苦而買者寥寥,終是無人欣賞。她卻送上一碗金魚餃子,言辭懇切,眼色溫軟,說公子你畫得真好。
于是絹上贈畫,引為佳朋。
而他愛的那個女子,正是她家小姐,那個被拐賣到妓院已然失憶的小姐,那個很多年后他寧愿被她陷害至死也要保她安全的小姐。當然那時還只是開始,他只是為了贖她費盡心思勞神耗力不惜設(shè)計利用自己的朋友,甚至引來殺身之禍……
而她,自然是全然不知的。
風波不斷之中,他攜小姐前來餃子鋪吃餃子,她湊巧不在。他們轉(zhuǎn)身離去,她只見得背影。凝神相望的姿態(tài),有熟悉的疑惑,或許,還有那么些失落。
再后來主仆相見,她以為他要害她的小姐,護主心切,出手傷人。事后內(nèi)疚自責,后悔不已,還被他的朋友厲聲相斥。
其實她又哪忍心傷他,若不是暗夜里他的面目模糊,無法辨認……
戲,畢竟是戲。
他的命運幾起幾落,與小姐的感情日益深厚,可終歸只是窮畫師。
小姐被夫人軟禁起來,他央她傳話,意圖私奔。被發(fā)現(xiàn)了追了回來,于是對她咄咄相傷,大吼,你出賣我。
她低頭,無從辯解??沼圜鋈簧駛?
又是一番波折,他死里逃生,終于識得君面結(jié)為忘年之交。以為憑著皇帝的手諭便能另自己身價備增換得別人的認同和心上人終成眷屬,可命運就是這么得愛捉弄人,這邊歡天喜地地籌辦婚事,那邊已隱隱傳來皇帝大行的消息。
新娘被掉包了。
于是新婚的第二天,宿醉醒來聽得那個溫婉的女子低眉順目地叫相公,驚怒之下哪顧得瞧上一眼她早早為他打來的洗臉水,只知拖拽著她去王家討說法,一路賤人賤人地罵著,兇狠憎惡的面目,用盡惡毒的言語……
相公,你輕點,我好痛啊。
他卻瞪她一眼,不言不語間勁使得更大了。
靠傷害她來解氣,這也是他唯一能做到的。
王夫人面前,他氣勢兇兇地出言質(zhì)問,卻反被嘲諷?;噬希磕闳ツ恼一噬?,大行皇帝已經(jīng)駕崩了。京城里早就傳開了……
于是她看著他被嘲笑被諷刺被侮辱,她心疼卻無能為力。這么個固執(zhí)倔強的男人,她愛他,她希望他能得償所愿她希望她能夠幸福,可她欠了王家的養(yǎng)育之情,她得報恩否則就是忘恩負義……不過也許,她也存了那么一點私心,所以她任他如何辱罵甚至動手都不辯解不反抗,只是這傷害鋪天蓋地地壓過來才忍不住哀求說,相公,你輕點……
她只是求他輕點,她只是想少些傷害。
可無論他如何傷害她都始終不變地叫他相公,溫柔的,要對他好。
即使,他不肯承認她是他的妻子并罵他賤人。
即使,他犯她恨她為了躲她逃到揚州不肯回來。
即使,他始終愛著另一個女人愿為他冒著滿門抄斬的危險犯欺君之罪。
即使,他寧愿在京城當乞丐也不愿去見她跟她回家團聚……
再后來,他終于被感動回了老家接手父親的私塾安心做他的教書先生。舉案齊眉,安平度日,倒也有了幾分恩愛夫妻的模樣。
她卻始終自卑覺得自己沒有這個福分配不上他忘不了當年的事,所以相濡以沫那么多年死之將至依舊說著相公,我知道你一直忘不了小姐。
這或許真的是悲劇吧……
為了救他,她深受內(nèi)傷,卻逞強懷下孩子。腹中胎兒漸長自己身子便漸虛,即便昏倒在大街之上,她也瞞著不讓他知道?;杳灾袎衾锬钪?,依舊是小姐你放過相公吧。
她怕的不是死,她怕的是她的小姐會再回來加害她的男人她的相公……她的預感她的擔心她的悲傷只為了他。
而男人們總是遲鈍的。
他懷著美好的憧憬展望未來。
他說等將來我們的孩子生下來……
他說等我們的孩子有了子嗣……
他說等我們老了……
然后她背過身,默默地掉淚,眉目糾結(jié),強忍的悲痛——他說的那些她都是看不到的了。
她不能陪他度過余生了,她不能繼續(xù)對他好了。
她將她生命中最后的時光,用來促成他和另一個女人的婚姻。她說五妹我怕小姐再回來害他。她說相公你不娶五妹我會死不瞑目。她說你們現(xiàn)在就在我的面前拜堂成親……
而那個男人畢竟也是有一點真心的吧。雖然他對她不溫不火始終少那么一份愛,但至少也是親的也是有情的。他至少懂得安慰她關(guān)心她緊張她,會說娘子你不要胡思亂想,會說娘子我們倆個人現(xiàn)在不是很好么,也會抱著她大聲叫喊著大夫大夫快叫大夫……然后在她死后不肯承認另一個人是自己的妻子不肯同房甚至沒多久便寫了一紙休——當然,不能否認這也有他心里始終放著的那位小姐的原因在里面。
都不過些死心眼。
偏執(zhí)的人總覺得有些東西是自己無法放下的。
于是他勞苦半生,無所獲益,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這么個娘子是他一生最大的收獲??伤€沒來得及對她好。她倒也安心的閉目,即便有淚也該有幸福在里面——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我只要你好。我只要你好……
笑。
多么卑微,多么悲哀的幸福與滿足,卻用她半生的辛苦付出來換——這已屬幸運,畢竟換得了,有回報了……而那些一輩子做著無望付出的人,癡情不悔如他者呢?
一個人的偏執(zhí),或許就已經(jīng)是悲劇了。那么兩個人三個人的偏執(zhí)算是悲劇中的悲劇么?愛情本沒有對錯。錯的是我們的偏執(zhí),明知道自己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愛了錯誤的人卻一意孤行堅持到底死不回頭……誰都知道的道理還有人陷了一輩子,真是冤孽呢……
4 ) 劇透
最近劇荒,看了不少港劇,前頭才看的《秀才愛上兵》,剛被逗的前仰后合,再看又覺得有些悲涼。
劇情其實還挺不錯的,雖然有許多BUG,但也算是跌宕起伏。
鄭板橋是個有天賦的畫師,一心要揚州闖出名堂。
他性格有些恃才傲物,有讀書人的清高,但也是個信守承諾的人。
初到揚州就得罪了地頭蛇麻貴,也認識了女扮男裝的王一姐。王一姐向他買畫,給了他押金,他送畫卻發(fā)現(xiàn)對方失了蹤,于是日夜尋找,不肯將畫給別人看,也不會另賣,一心尋找買家王一姐。
康熙晚上喜歡畫作,讓如意管管主蔣南沙幫忙尋畫。又幾次遇到鄭板橋,可惜不曾看到他的畫,就這樣一次次錯過。
鄭板橋終于在妓院找到王一姐,對方已經(jīng)失去記憶,他為了求出對方,居然與好友黃慎設(shè)計另一好友金農(nóng)去世,以此來抬高他畫作的價格,希望可以大賺一筆用來為王一姐贖身。
幾經(jīng)周折,終于籌到了錢
5 ) 鄭板橋: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02年的劇集,據(jù)說出街時恰逢香港SARS爆發(fā),因劇集表現(xiàn)的主題不太適合當時的時勢,因此被臨時撤換。
等到后來再播出,已經(jīng)是三年之后。
說是人生如戲,但何嘗不是戲如人生?鄭板橋與《鄭板橋》,竟然同有生不逢時的遺憾。世事機緣,怎能不讓人感慨萬分?
依然是歷史題材,依然是大刀闊斧地改編,《鄭板橋》卻是少見的精品之作,私以為,除卻最后對“難得糊涂”的含義鋪排不夠略有瑕疵之外,算得是完美之作。
一、隙中駒
時間過得真是很快的。短短30集,就過盡了大半生。
劇集當中的剪輯片斷讓我印象很深。同是鄭板橋,同是昂頭遠望的姿勢,年輕時的他笑容滿面、躊躇滿志,中年時的他卻淡漠凝定、滄桑自知,連眼神,也從初時的清亮轉(zhuǎn)作了無底的深沉。
要經(jīng)歷過怎樣的人世變遷,才會有這樣的改變?
白駒過隙呵。
他還是鄭板橋,但早已不是竹林里那個無憂無慮描摹寫生的少年,也不再是揚州街頭那個信誓旦旦說自己一定會出人頭地的畫師,更不是得蒙圣寵眷顧、意氣風發(fā)的丹青名家。
連他心愛的墨竹,都很久不畫了。
畫畫講求的是心境。
蔣南沙說得很對,人在這世上,為諸般俗事所困。你若擺脫不了這些困境,便永遠都畫不出最真的畫。
可是知易行難。連他自己,何嘗不是被這世俗的名利蒙蔽了心智。起落沉浮,機關(guān)算盡,還是落得慘淡下場。后來沒有見他再畫過一幅畫,因為他再也畫不出了。心地如不清明,畫作又豈會有神采?
人在這世上,到底走不出這生之所困。
鄭板橋的困惑,是我們每個人的困惑。
年輕時我們都覺得人生擁有無限可能。只要努力,就一定可以達成理想;只要堅持,就一定可以守得云開;只要真心待人,人必定也會誠意相對。
但原來不是的,不是你付出了就一定會有回報,不是你堅持了就一定可以達成。路遙方可知馬力,日久才能見人心,這世間根本沒有什么是理所當然。圣賢書里所講的仁義道德,只不過是勸誡的規(guī)條,人生的變化從來防不勝防。
等你恍然明白這個道理,才發(fā)現(xiàn)想要的依然沒有得到,原本擁有的卻已經(jīng)無意失去。人生漫漫幾十年,原來,也只是轉(zhuǎn)眼的一瞬間。
那些沉淀下來的往事,終究只剩一個空渺的幻影,一聲感慨的長嘆。
二、石中火
愛情,永遠是這個世間最動人心魄又最莫名其妙的東西。
明明只是一剎那的心動,卻要拼得一生去苦苦維系。世間多少人,都為了這個“情”字顛倒一生。
比如,他鄭板橋?qū)ν跻唤恪?br>
他是真愛她啊,愛到近乎愚癡目盲,愛到愿意為她生為她死為她落魄浪蕩,為她絞盡心力,愛到最后一腳踩進她精心布下的陷阱里依然沒有半點悔意。
最后明明知道她狠毒地想置自己于死地,明明忍不住大罵自己“混帳,我混帳,我混帳,到了現(xiàn)在還想著要對你好”,卻又一再拒絕接受證明自己清白的機會,只為了隱藏真相護她周全。
如果她要他去死,那么他就無怨無悔地去死。其實事情的真相只是他愛她,他鄭板橋到死都只愛王一姐!哪怕他有春香,有五妹,哪怕自己一再地重蹈覆轍、追悔莫及,依舊如此冥頑不靈。
在愛情面前,他是極度自私的。在他愛的人和愛他的人面前,他的選擇永遠都是前者。他鄭板橋愿意為了王一姐而死,卻不愿為了春香和五妹而活。
滿目山河空念遠,不如憐取眼前人……
他在春香墳前,傷心得肝腸寸斷。這個被他一再辜負卻始終不離不棄的女子,這個到死都還在為他打算為他操心的情深女子,為何等他終于發(fā)現(xiàn)她的好,卻又已經(jīng)來不及?
他記得的。當她被迫頂包嫁給他的時候,他對她從無一天好臉色。他一次又一次地甩開她的手,一次又一次地叫她滾,她只能亦步亦趨、惶恐不安地跟在他身后。一姐回來求他造假畫欺瞞皇上,春香拼盡全力去阻止。一姐說只要春香允許,她愿意來生來世替春香為奴為婢,春香卻毅然跪在一姐面前說如果她能夠收手,自己愿意十生十世為她做牛做馬。而他鄭板橋,最后卻狠狠甩了春香一個耳光……
即使受了無數(shù)無數(shù)委屈,她也沒抱怨過一聲,依然盡心盡力地照顧他和他的家人。他趕走了私塾的學生,她再一家一家地幫他求人回來。他離家出走,她歷盡千辛萬苦四處去找。她知道他心里沒有她,卻依然以自己柔弱的肩膀為他擔起了這個家。家里沒有男人掙錢,她就開攤?cè)ベu餃子,早出晚歸地操勞。他父親年事漸高,身體漸差,她忙前忙后地悉心照料。她還每天早早就去村口等待,希望他回家來第一個看到的人就是她。她在家中四處掛滿了他的畫,這樣即使他不回來,看到那些畫就像看到他的人一樣……
他之前對她的無情傷害,之后再怎樣都償還不清。當他終于懂得好好呵護她的時候,她卻為了保住他的孩子死掉了。
對春香,他一生都有內(nèi)疚,卻又幾乎一意孤行地將這樣的悲劇延伸到了五妹的身上。
他不喜歡五妹,即使被春香逼著與她拜了堂,也始終接受不了她。做了兩年多的夫妻,從來都是有名無實。即使她一心一意,他依然會罵她趕她,毫不留情地休了她。
而她呢,牢牢記著春香臨終時的囑托,不計前嫌地留在他身邊。替他提防王一姐,為他四處奔走。而他呢,誤會她,不理她,冤枉她。他對王一姐的情,不僅傷透了五妹的心,更讓他失去了辨別是非的能力。
在他明白一切真相以后,還是決心為王一姐隱瞞。五妹不解地質(zhì)問他,他只說了一句話:世事往往一言難盡。
是呵,一言難盡。也許他自己也不明白,為何細水流長、相濡以沫的夫妻情份,始終敵不過那電光石火的瞬間情動?即使他和一姐,從無半分堅實的生活基礎(chǔ),而他與春香五妹,卻有著真實可及的朝朝暮暮。
無奈啊,春香、五妹于他,最終有情也不是最刻骨銘心的那一段。即使最后他決定攜五妹歸隱天涯,但在他鄭板橋的心里,那個年少時在興化渡頭偶遇的嬌俏女子,依然是他最愛的人。
唉,問世間,情為何物?
三、夢中身
黃慎有句話,一針見血。人生啊,就是三分實力,七分運氣。
比如金農(nóng),平時薄有聲名,身價卻遲遲不升。待他被迫詐死,才換得受人重視。但當一切戳穿,便又打回原形。多年以后,更是無人問津,想要翻身都要求于他人。
人生在世,脫不開“際遇”二字。
鄭板橋是最好的例子。
他一心學畫,開始苦無出路、受盡白眼。但在機緣巧合之下,他的一幅畫被送入宮中,得到康熙注意。之后得遇名師指點,畫藝大進,本以為可以出人頭地,哪知自己信任的師父卻又另有私心,他不止未能出人頭地,還險些遭到毒手。后來好不容易得到康熙金口允諾,本以為可以出人頭地、揚名立萬,還可以如愿娶得心上人,哪知風云就在旦夕之間,康熙突然駕崩,世事盡變。他的似錦前程還未起步,便已夭折。
雍正即位之后,全面打壓文藝。揚州繁盛的畫壇一蹶不振,鄭板橋也心灰意冷,返回家鄉(xiāng)接掌父親的私塾。偏又有一姐找上門來,為救自己的丈夫求他偽造畫作度過難關(guān),哪知這畫不是一幅簡單的畫,當中潛藏宮廷政變的秘密,他也不可避免地被牽連其中……
及至乾隆登基,文藝再度復蘇。鄭板橋重回揚州,終于得到圣上垂青,做過一段時間的濰縣縣令,也做過風頭一時的東封書畫使,但最終還是敵不過無中生有的蓄意陷害。
他這一生,因畫得志,也因畫失意。數(shù)度浮沉,看透人心,嘗盡冷暖,回首往事,仿若前塵。
一夢黃粱。
父親老了,春香死了,自己的理想實現(xiàn)了,又幻滅了。人到中年,才驚覺世事無常,平淡最真。
與五妹歸隱田園,閑來寫寫字畫畫竹,才是最適合自己的生活。那些往事,傷心也好,悔恨也罷,都足以令人終生回味,更重要的是提醒自己珍惜眼前,活在當下。
聰明難,糊涂尤難,由聰明而轉(zhuǎn)入糊涂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安心,非圖后來報也。
有人說,“難得糊涂”是一種消極的處世態(tài)度。其實消極積極,也是見仁見智。
因為,人生實在變幻無常,一言難盡。
尾聲
一出劇,就是一場人生。
喜歡王喜的表演,看他演少年時的輕狂任性,也演中年時的沉穩(wěn)踏實。鄭板橋的內(nèi)心變化,不止被他體現(xiàn)在眼神和表情上,還深藏在聲線與動作中。年少時的嘹亮嗓音,漸漸轉(zhuǎn)變得滄桑喑啞,說什么都是欲言又止。
喜歡松松,她演得出《鄭板橋》里春香的隱忍大度,也演得出《金裝四大才子》里朱娉婷的刁蠻任性。還很喜歡麥包,他把黃慎的市井可愛、重情重義演繹得入木三分……
還喜歡那穿插其中的友情、親情、愛情,因為這些情感也同樣穿插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此麄兊墓适?,也是在提醒我們自己,要懂得取舍,要珍惜眼前。
因為人生苦短,都是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6 )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相對于現(xiàn)在TVB那刻意至極的編劇,此劇正常了很多很多。。
國際刑警林韋辰點撥鄭板橋的第7 8集,對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也很有意義
——暴躁的心得以舒緩
————————————————
煩惱皆因執(zhí)著
王喜演一刻板書呆也算合適。。
杏2表現(xiàn)相對于現(xiàn)在雖稚嫩卻正常了很多
本以為黎姿是女主結(jié)果是BOSS
兩位奇女子,
一位是陳松伶飾演的春香,完全當?shù)蒙蟼髌娑?。。結(jié)合陳松伶現(xiàn)實中幸福生活,點贊。。
另一位是康華飾演的納蘭芳,話說康華演過多少奇女子了。。
TVB某類型角色的傳承是康華 胡定欣 賈曉晨,以奇女子這類定位的話,胡 賈比起康還是差出很多
好劇,在某人黑化之前都值得細看。。
兩位奇女子,一位是陳松伶飾演的春香,完全當?shù)蒙蟼髌娑?。。結(jié)合陳松伶現(xiàn)實中幸福生活,點贊。。另一位是康華飾演的納蘭芳,話說康華演過多少奇女子了。。
( ????? )劇情都不記得啦,太小
港劇編劇真會寫,最后又來了一段復仇,有點意思
記得當時很喜歡看啊,
主角天選一對渣男渣女,徐氏完美圣光普照大地。王喜當年是真有股雖丑但蠱的勁兒在的,清癯文士的氣質(zhì)特別對。黎姿倒是從演技到人設(shè)都爛得沒法看,導致最后幾集的黑化特別無聊只想快進
替春香不值。tvb塑造的鄭板橋太渣,迂腐至極。還是王喜演的,喜歡不起來。
TVB塑造的這個鄭板橋真的讓人欣賞不來。
對這部劇最大的印象就是黎姿的演技。總是睜得特別大特別用力。
鄭板橋同志和胡杏兒女士太配了,吼吼
鄭板橋的難得糊涂是名言啊,就是劇本設(shè)定的鄭板橋沒那種感覺了
補標。十幾年前看的一部劇。循環(huán)到了主題曲,很喜歡
無數(shù)個考試的日子里都會看到- -帶點孤清感覺的劇,王一姐一聲唏噓
興化的驕傲。很多故事是編的,不過還蠻精彩的。鄭板橋的兩個老婆也符合歷史。王一姐應(yīng)該沒有這個人,不過真愛最后一集人設(shè)大變,居然陷害鄭板橋,人物變化有點突兀啊。
為什么會選王喜演鄭板橋。。很莫名。。
睇完我好想學國畫…
看壞光驅(qū)的時代
劇情很好看。但人物設(shè)定不好,香港人對歷史人物興趣不大,所以能接受舊瓶新酒,但對于重視古代文化的內(nèi)陸來說,現(xiàn)代感十足的古人接受困難
比較討厭黎姿的角色。我發(fā)現(xiàn)她還是更適合演小白兔。。。
我混賬我混賬我混賬,因為直到現(xiàn)在,我還是想對你好!
白癡的男人, 兩個那么愛你的女人都不懂得珍惜. 陳松齡好漂亮的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