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講述1954年慕生忠將軍帶領部隊兩次向西藏運糧,過沼澤,遇土匪,越高山,抗缺氧,狂風冰雪,肆意狂虐,終于到了拉薩,卻損失慘重,二萬八千頭駱駝幾乎全軍覆沒。慕生忠將軍萌發(fā)修筑青藏公路的想法。他的想法得到了彭德懷和周恩來的支持,修路隊在修路過程中遇到各種困難:駝工鬧情緒,修路資源短缺,氣候環(huán)境惡劣,戰(zhàn)士餓死,修路工生病等等,慕生忠將軍用他堅定的信念和智慧,最終克服各種苦難,僅用了七個月零四天,在世界屋脊上修建了全線2100公里的青藏公路,為西北人民和藏區(qū)人民帶來無限福音。
不想再上一堂愛國教育課,還是打算對這類片還是敬而遠之,金雞百花就別拿出來好吧,那獎它能算獎嗎?看了一下預告片,很光偉正,就電影而言沒看出啥大問題。
奇怪也似乎理算當然的國內的主旋律類型片在市場上已經(jīng)走死了,這真是主旋律于電影屆莫大的粉刺。但還是希望導演能把他拍好,真正好的作品也不只在于票房,他如果優(yōu)秀勢必會有發(fā)光的一天。
我個人是不打算看的,五分是期待分,希望它能拍好,這也是對電影藝術本身的尊重。如果發(fā)現(xiàn)連尊重都沒有,那么,當然了,能理解。
女主很漂亮,好自為之。
這片子當風光片看還是可以的。
“保護好駱駝,保護好糧食?!彪y道不應該先把各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嗎?
就不能找個上鏡點的女主嗎?
掉崖這個特效真的假。
這邊剛死人,接著的戲就個個笑了,導演你抽風了?這情緒、節(jié)奏就不能拉開點?
為了表現(xiàn)將軍的勇,下馬探河,一點保護措施也無,而跟隨的只懂喊“危險”,正常不應該跑過去要拽人上來嗎?這場戲,要我設計,就得做到盡,讓將軍遇險,緊急救援才救了起來。
藏族是燒牛糞的,牛糞對于他們來說就是黃金,以前他們找媳婦,女方是看男方家外有多高的牛糞才選擇嫁不嫁,就好比現(xiàn)在相親先看有沒有房子車子。
對了,這些入臧、修路的人沒什么高原反應的,也是強了。
這路要修成,總得有人犧牲,可惜這一個人物鋪墊不足,煽不起情。
片尾的紀錄片畫面比這電影本身有價值。
編劇馬維干,很熟悉的名字,常常跟主旋律掛鉤。
艱苦卓絕的天路修筑,令人敬仰的革命前輩。修路過程表現(xiàn)得太粗略了些,有些情節(jié)跳動比較大
沒有啥特別的 轉場也快 然后節(jié)奏也快 但是覺得很有感觸!
攝影,人物塑造,剪輯,都不喜歡,一個只適合在央6放的片子。全片的亮點是結尾的真實錄像。
用我爸的話說:把最后的黑白真實影像剪成紀錄片放出來也比這樣的好。
天路將軍慕生忠
不合科學,也沒人道。一將功成萬骨枯。央視六套。
拿生命打通青藏公路的慕生忠將軍和其他所有青藏公路建設者們,沉默不語卻又驚天動地。 不了解格爾木市由來和青藏公路歷史的,就別拿那一點點所謂的電影藝術審美充胖子了。
很好的題材,編劇和導演拉出來批判~
真實歷史很殘酷的,不可能完全照搬,藝術化處理是必然的,但做的不好,整體還行。
電影頻道今天在播放,片子真的一般般,本來是一個很好的題材的,沒有拍好,結尾的真實影像加一星,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真的了不起?。?!
電視劇也看過,挺感人的!
震撼!向那個時代,那些英雄
故事可歌可泣,但表現(xiàn)方式過于淺顯了,高原修路這人定勝天的事,必然不是喊喊口號高高團結就能搞定的。還得看紀錄片
朋友做的攝影指導。主旋律的情節(jié)簡直爛俗,一看編劇履歷就明白了,姓共
沒有槽點是不可能的,但無數(shù)細節(jié)足以令人驚喜。也只有青藏高原的磅礴山河,能與信念和螻蟻般的人比肩?!跋M撬X夾里唯一的護身符。”看,我就是位圣徒。
開篇劫匪戲那個碎剪輯給我震的,心想還是個有想法的導演,后來就睡著了……
挺好的一故事被編導講得稀爛,尤其土匪改邪歸正好尬,無厘頭,忒簑了
沒有十全十美的影片。雖為主旋律電影,攝影,美術,后期也都一般般,但片中還是有一兩處感人片段。但片子整體較散,并沒有將修建青藏公路的艱難刻畫出來,通片是口號式的前進,算一部政教片吧
一定要安排一對情侶出現(xiàn)嘛?一定要其中死一個嘛?一定要出現(xiàn)一個土匪洗心革面棄暗投明嘛?土匪殺了人,就這么放過,有仇不報,畜牲不如,掉落懸崖特效太假。
1954年,慕生忠?guī)ьI戰(zhàn)士、民眾修青藏公路,2100公里,這么艱難的工程,何其偉大??!2100公里,影片中怎么就幾十個人在修路呢?不符合道理啊!電影經(jīng)費不足可以籌措??!白瞎了這么好的題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