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流傳久遠的神話故事。王母(王少梅 飾)容不得牽牛星(黃宗毅 飾)與織女星(嚴鳳英 飾)的兩情相悅。金牛星(王少舫 飾)見機出來做月老,王母大怒,將牽牛星與金牛星一同打入凡塵??椗莿t被關入云房,失去人身自由,每日望月空嘆,好不凄涼。落入凡間的牽、金二星化身為牛郎和老牛,整日里風餐露宿,遍嘗勞作艱辛。一日,織女有幸隨王母出巡凡界,經金牛牽線,與牛郎棲身人間,過起男耕女織的快樂光景,不久,還誕下一雙兒女。出巡歸來不見了織女,王母心生惱恨,厲令天兵天將下凡捉拿。落入凡塵的牛郎織女怎對抗得了天上的神仙......
“十七年”時期,諸如地方戲曲、民間故事、民諺、民歌、民俗,等等,都得到了較為系統(tǒng)完整的收集整理。尤其是地方戲曲,經過整改,也大多以比較“純凈”的面貌出現(xiàn),在藝術性和思想性上得到有效提升,并且通過戲曲電影的形式得到更為廣泛的傳播。在這些植根于民間傳統(tǒng)倫理的敘事文學中,深埋潛藏著底層民眾的惡趣味與道德觀,本片也是如此。
(1)“惡嫂嫂”其實在某種程度上是“惡婆婆”形象的延伸,誰掌握了經濟大權,誰就有了話語權;然而,這又是對“長嫂如母”民間倫理觀的一個反諷。
(2)牛郎大哥出遠門回家,嫂嫂就給他說“你也不問問我腰酸不酸來腿疼不疼”,明顯的一種迎合大眾心理的打情罵俏。
(3)本片對牛郎織女故事的改變,由牛郎星織女星天上定情開始到最后天河重逢結束,其實并沒有民間傳說中人間窮小子與天上美仙女的情投意合大眾的心理。這有些暗合“公子落難,小姐搭救”的敘事模式中,也算是民間傳說版的屌絲逆襲吧。不管是落難公子,還是窮苦小子,都能獲得大家小姐的芳心;反而是,窮人家出身的姑娘或丫頭,用于拒絕紈绔子弟的調戲。這也就是文學對現(xiàn)實的有效補償吧。
(4)牛郎偷看仙女洗澡,偷走織女衣服,也使?jié)M足了大眾內心深處的惡趣味??椗潙偃碎g溫存,自然也就以心相許。
不是我不明白,而是這世界變化太快:一覺醒來,《天仙配》突然從愛情經典變成了打擊拐賣的反面教材。
不信?不信請看今日份的網絡熱帖:
“七仙女和放牛郎的故事,本質上就是一個劫掠外來的、高階跌落的女性的故事吧,原來,這個故事一直在此地上演,只不過,如今它被美化成了愛情,如今,七仙女沒能飛回天上——因為姓董的用上了鐵鏈?!?/p>
真是云垂海立,石破天驚,鏗鏘有力,句句誅心,讓所有人的眼珠子都掉了一地。
帖子寫的很好,結合了社會熱點,三觀也很端正,通觀全貼,只有一個小小的BUG:作者把對象弄錯了,七仙女的故事其實沒什么大問題,她想批判的,估計應該是《牛郎織女》。
在此來簡單的科普一下,《天仙配》和《牛郎織女》不是一回事,雖然人設相同,劇情相似,又不思進取地用了同一個反派。
都是天上白富美嫁給鄉(xiāng)村窮光棍的故事,又都是黃梅戲的經典曲目,還用了同樣的演員嚴鳳英和王少舫,網上沖浪的年輕人,有幾個完整地看過這兩部戲?弄混了也是情有可原。
《牛郎織女》的劇情大致如下,大齡青年牛郎一直沒找到對象,可把熱心的鄉(xiāng)親們給急壞了,于是損友就給他出了一個主意:
村邊的池塘里有仙女洗澡,你把衣服偷走藏起來,她無法上天,就只能留下來給你當媳婦。牛郎照方抓藥,果然得到了一個年輕漂亮的老婆。他們男耕女織,過著幸??鞓返奶飯@生活,還生了兩個可愛的孩子。
然后,封建家長制的代言人王母娘娘出現(xiàn)了,她抓走織女,用銀河隔開了小兩口,拆散了這對苦命鴛鴦。
千百年來,《牛郎織女》都被當成了動人的愛情故事,七夕節(jié),秦觀,鵲橋仙,“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名句,不知打動了多少人。
然而,時代在變,新時代的觀眾閱盡千帆見多識廣,變得越來越不好糊弄。
大家學會了獨立思考,漸漸注意到這美好傳說中不那么美好的一面。比如,牛郎娶媳婦的過程,就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那個某縣的新聞。比起愛情劇場,牛郎織女更適合去的地方是《今日說法》。
被罵了幾千年的王母娘娘,似乎也迎來了平反昭雪的契機。換位思考一下,就能完全理解她的做法:
休閑游的女兒一去不回,好容易才打聽到她的消息。原來,她嫁給了一個窮光棍,在山旮旯里務農為生,還給他生了兩個孩子。換成你的話會怎么做?肯定會不惜一切代價的把女兒救出來?。?/p>
綜上所述,《牛郎織女》的故事正邪顛倒,已經完全不符合現(xiàn)代人的審美——謹以此文,奉獻給被冤枉的打拐急先鋒王母娘娘。
牛郎織女,一個被動物教唆犯罪的流氓,集猥褻、強暴、非法拘禁、拒不執(zhí)行法律于一身的罪犯和一個嚴重的斯德哥爾摩患者的故事。里面唯一一個正常人就是王母娘娘,不能眼看著仙女被臭流氓凌辱而無動于衷,不能看著仙女患上受虐癥而聽之任之,不能眼看著長生不老的仙女看著自己的兒女子孫老死而無能無力。王母果斷出手拯救仙女,沒將牛郎挫骨揚灰打入陰山被后就已經是仁慈了。按照正常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牛郎=買賣婦女的罪犯 織女=被拐賣婦女 王母=警察
模式化的故事,各個故事都差不多,續(xù)集和第一集更相似。 從天仙配到牛郎織女,從白蛇傳到聊齋志異,故事雷同太多,一言蔽之——美女皆寂寞?。 獰o論仙女妖女還是狐女。 憨厚樸實的勞動人民,能遇到美女,比如牛郎。 富家公子,也能遇到美女,比如《精變》。 窮苦書生,能遇到美女,比如這部電影。 浪蕩公子,也能遇到美女,即便花天酒地,比如本片的續(xù)集。 而所有的美女,都像沒見過男人似的,對男主角一見傾心,而且對愛情非常忠貞,忍辱負重,還可能去冒著生命危險盜取仙草。 這哪是什么民間故事?這純粹是民間傻小子的妄想。
第一次看黃梅戲,既然看得下去。
2016年的最后一天,在戲曲頻道莫名其妙的看完這部黃梅戲,還是挺不錯的
雖說是兒時肯定看過的,這次記錄卻是為了當教學參考。老電影的光線,實在是太攝影棚了。
何必愁眉長鎖,莫把時光錯過,到人間巧手同繡好山河!
最喜歡的一段唱詞:架上累累懸瓜果,風吹稻海蕩金波,夜靜尤聞人笑語,到底人間歡樂多!我問天上彎彎月、、我問籬邊老松樹,幾曾見似我嬌兒花兩朵、、、聞一聞花香心也醉,嘗一嘗新果甜透心窩,聽一聽鄉(xiāng)鄰們問寒問暖知心語,看一看畫中人影舞婆娑,休要愁眉長鎖,莫把時光錯過,到人間巧手同繡好山河!
很大程度上繼承了《天仙配》的神話片拍法,霧靄繚繞的天上,神仙法術的特效展示。彩色片,可惜現(xiàn)今看到的影像色彩過于偏紅,背景有時甚至紅得耀眼。仙法特效表現(xiàn)上稍微簡易了,沒有特別的獨創(chuàng)驚艷之處。嚴鳳英依舊是極好極好的,故事和天仙配很近似,隨著年歲增長,更突出表現(xiàn)沉穩(wěn)賢惠的一面,回想七年前七仙女的活潑淘氣,判若兩人。PS:上海海燕和香港大鵬影業(yè)公司聯(lián)合攝制,算當時的合拍片?
多么好看,多么心疼?。?/p>
好奇怪,那時候就用兩個大拇指表示男女朋友關系鳥~~
看見嚴鳳英就點開看了,男主剛出來的時候扮相非常棒了。原來牛郎居然也是從天庭貶下來的嗎?哈哈。
老一輩電影人的藝術修養(yǎng),新一輩永遠趕不上。因為你從小打西方理論的基礎,永遠不知道什么是中國。
原來是戲曲+動畫,神奇了。鵲橋跨銀河的想象力是真浪漫啊
嚴鳳英中晚期作品,可惜可嘆。
對牛印象深刻,牛角拆下來可以當船
「今宵偏恨月來遲」。雖有改編,劇情依舊無聊,牛郎長得俊俏,除此之外感覺不到魅力,不太理解織女愛他啥,可能勤勞手巧是當時的審美取向?????特效水平比20年后的西游記高????
跟媽媽一起看的
國產老電影 演的老故事。唯一多了個老牛變人。國產黃梅戲對比同時期的邵氏黃梅戲還是差了一些。
也是嚴鳳英主演,小時候會跟《天仙配》搞混。
2020年七夕節(jié)特別觀影之二:此前有去了解“牛郎織女”這個神話傳說的不同版本差異,如今七夕節(jié)索性就應景看下這部《牛郎織女》的戲曲電影。這個版本的故事是牛郎織女在天上本就是恩愛的情侶,因為王母阻撓不能在一起,后來才在凡間再續(xù)情緣。這其中金牛星的功勞不小,在人間化身牛郎的勞作好幫手,后來還為其二人牽橋搭線,織女被捉拿回天堂也是他要牛郎“取我金牛頭上角,速奔天宮尋你妻”,真是一頭有情有義的好牛。最后的群鵲特效采用動畫形式,小驚喜下,不過沒想到鵲橋卻變成了彩虹橋。
戲好,人慘!
俺與你碧云深處話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