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暴露戲份不少,但是劇情的支撐還是偏少!
本片有舊中國童養(yǎng)媳的嫌疑。很像一出英倫味兒十足的舞臺劇。母親的扮演者蘭格具有一種很老派的同時也是很扎實的表演功力,不少場景的表演動情而投入,非常精彩。壞小子和乖乖女的婚外情最后以悲劇告終,這樣的劇情并不意外。伊麗莎白-奧爾森,非常美麗。
影片結尾的兩人死亡很有點自省的意思。不明白他們究竟是為了什么放棄了殺死老太婆的計劃。
2 ) 其實還可以
欸我真的覺得還可以。劇情確實太沉悶,奧妹的演繹在黑暗復古的整體氛圍中有時略顯違和,但左拉原著打底下人物心理絲絲入扣,結局順理成章而且震撼人心。有觀眾說Therese愛上Laurent來得太過突然,但實際上Therese的偷情很大程度上是她對常年壓抑死寂生活的反撲,Laurent不必是白馬王子,他只需要是一個出口。
有些段落和臺詞相當亮。比如"We were married the moment I stepped into the boat",Therese去酒館買醉后與Laurent的爭執(zhí),結局時這對怨偶的坦誠相見。還有就是Oscar真帥啊太帥了演得真好啊。那種毫不掩飾的自私反而有一種原始的吸引。Laurent這個角色全無道德觀念,某種程度上他是個沒受過教化的蠻子,談及謀殺計劃時他的神情甚至有一種理所應當?shù)奶煺?,就是這樣你反而對這個人物恨不起來。
換個思路一想,如果不是Therese對二人犯下的罪惡不能釋懷,巴黎潘金蓮與西門慶大概就過上了一天三次沒羞沒臊“kiss you from neck to thigh”的日子。想起晴川小說里的句子“殺人殺死,救人救活”,感覺確實很有指導意義。至于作惡后受良心譴責和作惡后絲毫不以為意到底有多少區(qū)別,那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3 ) 大家活的都不容易啊
看完這部電影決定補原著。
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參考這個:
http://www.gutenberg.org/files/6626/6626-h/6626-h.htm 在線閱讀。英譯版。
開始純粹是為了Tom Felton而看的電影。離開了魔杖的日子,他甚至不是鐵三角,想知道這個在tumblr,ffnet上擁有眾多粉絲的人,在拍這種電影時會是什么感覺,有一點可惜的是沒能看到他的另一面。在這里他還是演性格怪異的孩子,甚至體弱多病。
還有一點很巧,當年《哈利波特》里的桃金娘也參演了這部電影,她的聲音真的太特別了,聽過一次就絕不會再認錯了。
杰西卡蘭格,我真的很佩服她。她在美恐里給我造成太大陰影了,以至于我總覺得她真的特別適合去演“養(yǎng)出神經質小孩”的母親。溺愛小孩的方式令人毛骨悚然,但又專制的想要控制別人的方方面面。
影片挺壓抑的,即使他們離開老家前往巴黎尋找新生活,整個影片還是顯得潮濕又陰暗。我記得唯一有過一次明亮就是女主角趴在草地上看精壯南子鋤草做著性幻想時。
以前讀書的時候同學告訴我,皇宮里的宮女因為長期得不到滿足會得病,當時覺得搞笑,沒在意。今天看了電影仔細一想,光是心情不好就容易得病了,更何況生理上直接就抗議著不滿呢?女主角自身家庭就帶有悲劇色彩,壓抑的婚姻根本也不是她想要的。這場不公平的被強塞給她的婚姻不過是一個過分溺愛孩子的母親想要保證在她離開以后還能有一個女人為自己的兒子服務罷了。Theresa接觸過的男性本身就不多而且 Camille體弱多病性格怪異,是個男人都會比他好的想法肯定有。當 Lauent出現(xiàn)時,就相當于給她眾多狂野的幻想找到了一個釋放的出口,她迫不及待脫下了自己衣服。墻上,地板上,椅子上,甚至是野地里,還有她的婚床,她讓Laurent一步步實現(xiàn)她的欲望。
但她并不恨Camille。Camille也不是那么糟糕,他在動物園里與Laurent聊天時就提出過困惑,他不知道怎樣討女人歡心,但他真的有去嘗試。從角落里跳出來嚇人的蹩腳戲法,只不過因為一幅畫就會高興的要買香檳慶祝,偷偷摘一小束花送給Theresa,還有那一句“我想要抱著你,我抱著你我就不做噩夢了”都可以看得出Camille是愛Theresa的,至少他很依賴她。而這些微小的細節(jié)在他被害后就被無限放大了。Theresa對Laurent說“我是愛過你,在Camille還活著的時候。”你看她多懦弱又多可悲??!
Laurent充滿藝術氣息,又年輕英俊,除了是個溫柔的情人以外,他還會愿意為了二人的幸福擔當起劊子手的身份。在釀成大禍以后,T捧著他的臉說“現(xiàn)在你再也無法離開我了。”他也不后悔,他義無返顧的選擇這條道路,無論他為此要付出了什么。
我給這部電影四星的原因就是這電影讓我覺得真實。破壞偷情者的并不是Camille的鬼魂之類玄幻的東西,而是他們自己的內心;殺人也不是因為原配丈夫多么兇神惡煞而顯得像是替天行道。結局T還有L一人持利刃一人執(zhí)毒酒,彼此都知道對方想要自己的命,彼此憎恨又依舊難舍難分。我覺得什么為家族仇恨得不到的愛而要殉情之類的完全比不上這種因愛生恨到一起墮入地獄。
最后那一瓶毒酒緩緩沉入湖底,就像是舉杯向湖底的Camille敬酒:總算兩不相欠了,我們彼此毀了對方的人生。
電影的音樂,色調,演員的表演我覺得都很出色。不過因為沒有字幕,那段很關鍵的動物園里的對話我聽的不是很明白。
4 ) 愛是自我的頓悟
特蕾莎對勞倫的人生告別語是:“我愛過你,在卡米爾還活著的時候?!彼湃蝿趥悮⒌艨谞?,也殺掉了自己的愛情,雖然特蕾莎當時堅持說服自己謀殺丈夫和表哥是保有浪漫愛情的必要代價。
可是浪漫的愛情到底在哪里。是閣樓里地毯上時時刻刻的偷情?還是早晨新鮮采摘的花束?亦或是睡前讀物插畫上手寫的男女名字?實施謀殺之前的特蕾莎太忙,忙著掩蓋裙下的旖旎,忙著遞送眼角眉梢的傳情,忙著安撫她精力旺盛的肉體,忙到無暇領會靈魂的疲憊與迷惘。
肉欲的喧囂掩蓋了寂寞。特蕾莎一直急于應付旺盛的欲求:先是少女時偷看赤裸的農夫;再到表哥怎么都不對的親吻;然后終于找到毫無顧忌熱烈強壯的勞倫。她的空虛和快樂都不能為卡米爾理解,這個一起長大的表哥,病弱而天真,遠離情欲的困擾。即使表哥的身份轉變?yōu)檎煞颍乩偕膊⑽凑J真看待他哪怕一點點。和表哥的同鄉(xiāng)勾搭、偷情、相思,一切都在卡米爾的眼前,特蕾莎習慣于只要一個噓聲就能安撫卡米爾,她忌憚姑姑遠甚于丈夫。
這樣一個孱弱無力的卡米爾竟然也有下決定的一天。他當家作主的堅持仿佛給特蕾莎當頭一棒——離開巴黎,離開巴黎的“朋友”,這不是商量而是通知,以一個丈夫的身份。這就是從小細心照顧保全表哥性命的結果。特蕾莎一霎那肯定感到了背叛與窒息,原本她與卡米爾心照不宣的純潔婚姻里,她有她的幸??鞓?,卡米爾有他的保姆與護工,可是卡米爾竟然要來做一個真正的丈夫了。他與她的理想毫無關聯(lián)!特蕾莎心神慌亂,眼噙淚水,她滿心里想著都是行將終結的幸福生活,她甚至一個夜晚也不能等待,她奔向勞倫住處尋求情夫的指引,只有這個強壯如野獸般的情人才是她的理智與安慰。至于卡米爾的立場與考量、卡米爾的努力與表白,特蕾莎就像陷入眩暈中一樣既看不見也聽不了觸不到想不起了。
她孤獨無依的靈魂也許從父親將她丟給姑姑的那一刻起就在尋找強大有力的依靠,即使只是體力的有力也是好的,哪怕在姑姑家的歲月學會了禮儀與文字,哪怕照顧表哥的同時也得到了生活與身份的安置,如蜂蜜菊花茶一般安逸普通的現(xiàn)實生活遠不如強壯野蠻的肉體撞擊更能震懾她的靈魂。她的知識、她的閱歷、她的道德、她的良知,都被馴服在肉體崇拜的當下。在人生重大轉折的關鍵時點,特蕾莎缺位了特蕾莎的抉擇,在這一刻,她的上帝是勞倫!
勞倫說,要有意外,于是就有了愜意周日下午的意外。盡管那個清晨特蕾莎接受了卡米爾的花束,盡管特蕾莎在登船前滿是抵觸與恐懼,盡管特蕾莎的眼前是卡米爾絮絮回憶幼年相伴時光的背影,特蕾莎的人生從她手里流走了,何時開始何時取消都不由她說了算。當那個強壯的野獸舉起高高的木槳用力擊打時,特蕾莎只能被動聽見從小一直陪伴和照顧的那個聲音在喊“特蕾莎!特蕾莎!”以及之后的死寂。
死去的都是失敗者。不再面對搬家恐懼的特蕾莎,是否能夠承擔勞倫一手決定的人生?她不能入睡,她翻看卡米爾的睡前讀物,凝視兩只熊插圖邊手寫的漂亮字體“卡米爾”“特蕾莎”,她依舊眼含淚水。
記得特蕾莎從河里回到床上,手中猶握清晨的鮮花。那捧鮮花清晨在卡米爾手中,他敲擊著廚房的玻璃,從身后捧出當天的驚喜,特別囑咐“不要告訴媽媽,因為她會妒忌”。如果特蕾莎在清晨選擇收拾行李,或是登船前選擇停下腳步,或是游船未駛離主航道就要求返回,這鮮花假以時日是否能衍生其他的花朵,她與表哥的關系是否能隨著年齡與閱歷的積累得到調整與完善,她是否可以避免挑剔做飯水平的第二任丈夫而繼續(xù)享用姑姑每天提供的下午茶?
那些只要細細思量就能唾手可得的美好未來啊~如果我是特蕾莎,我才不交給別人去做主呢。后悔不?
5 ) 命如草芥之時
中規(guī)中矩,仍顯動人,也許是左拉的暗中幫助,也許是姑娘陰影中透著鮮嫩的臉,深邃的眼瞼和頰上的痣,也許是陳腐的水草,也許是浮草般被丟棄的生命。柔荑河岸,晨畔曦露,最初的婚床,泥水便一路拖帶到她閣樓的白床單上,兩個男人也先后糾纏著她生命的草綞下了水。癱坐著復仇女神般的母親,兩個情人的眼淚混著怨恨,kiss you from neck to thigh,偷情時最切膚的親密,時局變成難以承受的責難之痛,她緊揉裙擺,是在按耐自己深欲上的恐懼,只有下地獄,人性才能放肆無羈絆吧
6 ) 沒有落于偷情片的俗套應該加分,但是最后的結局卻不怎么讓人信服,說明人物的描述,情感的轉變上還是不夠。猩紅女巫美得不可方物
沒有落于偷情片的俗套應該加分,但是最后的結局卻不怎么讓人信服,說明人物的描述,情感的轉變上還是不夠,沒有演明白……
女主從小被父親托付給姑媽撫養(yǎng),姑媽有個體弱多病的兒子,女主從小都要陪他睡覺,在他氣喘的時候給他喂藥,一直到長大。女主父親去世后,姑媽用了父親的撫恤金,為兒子找到了一份體面的工作,然后舉家搬到了城里。而且還讓女主嫁給體弱多病又毫無感情的兒子。這讓正值青春年少的女主非常不滿,雖然兒子還是蠻多情的,還知道對女主好,但是身體上的問題讓女主非常的苦悶。就在這時,兒子兒時的玩伴也來到這里,玩伴帥氣多情,擅長畫畫,經常一邊畫畫一邊敘述自己的風流史,這對女主來講就是最直露的挑逗,很快兩個人就好在了一起。雖然兩個人足夠隱蔽的交往,但是女主的丈夫還是很快察覺到了不對,想要回到老家去生活。讓女主離開男主,這樣的煎熬怎么忍受,兩個人一商量,決定除掉女主的丈夫。于是一次劃船,兩個人泡制了丈夫失足落水的事故。丈夫死后,姑媽是徹底崩潰了,還中了風,無法思考,行動受限。男女主也因為良心譴責和縈繞在心頭的丈夫死前慘狀,沒有辦法睡覺,兩個人的關系也每況愈下。雖然最后陰差陽錯地兩個人還結了婚,但是還是找不到以前的激情了。這讓兩個人十分苦悶,關鍵姑媽還利用了不太利落的手揭露了兩個人是殺害丈夫的兇手,萬念俱灰的男女主最后雙雙殉情于河邊,多行不義必自斃,天理循環(huán),分毫不差啊……
前面的故事比較俗套,一般的偷情電影都會這么發(fā)展。但是后面的情節(jié)急轉,讓大家有點不適應。也就一個夢境,就可以讓女主放棄日日思念的情郎,甘愿忍受孤獨之苦;就因為被良心譴責,就可以舉起屠刀,放入毒藥,致自己曾經摯愛的人于死地,這真的有點說不通,讓人難以相信。
猩紅女巫美得不可方物,身材也是無懈可擊,尤物也!偶漏。一開始畫畫時,男主的挑逗真是功力深厚,幾乎讓女主欲罷不能,真是巧舌如簧啊……
禿董的發(fā)際線啊
Tom演這種角色究竟是怎么想的呢?他在HP外接的無外乎全是混蛋,就讓我很想不通…fangirl基礎那么好,為什么不演演輕喜劇,發(fā)際線不是問題?。」适轮v的很真實,尤其是贍養(yǎng)(不停搶戲的)老母一段,電影很少能直視這樣的真實。但劇情刻畫還是不細膩,床戲不好看,跑哪里都一同撮人是腫么回事。。。
嘖 原來你倆喜歡這么刺激的
既然要追求刺激,那就貫徹到底咯。 —四鴨四鴨
為了看禿董的發(fā)際線 先來占個座
造型師你是有多不喜歡馬爾福要把他打扮成中年禿頂大叔模樣。你讓我這個德赫黨情何以堪啊啊你看看Emma現(xiàn)在的模樣!咳咳..暫時仍對Olsen無感。
國外版的潘金蓮和西門慶
前半段女主欲求不滿的部分拍得挺贊,順便給tom的發(fā)際線點蠟
馬爾福的發(fā)際線。。。
伊麗莎白奧爾森是打算趁年輕能露則露對吧……
片子很壓抑很哥特,但Tom的造型實在二缺
好故事即使知道結局也會看出驚喜,但是遇上渣導演,再好的故事也是坨毛線!BTW,伊麗莎白奧爾森的表演是不是也太現(xiàn)代了。。。
杰西卡蘭格的演技簡直殿堂級。伊麗莎白奧爾森小姐其實是青年女演員中很有演技的。星都給她們。
馬糞公子的發(fā)際線看得我快哭了 原著左拉 足夠陰郁 但不夠勁 感情起伏不明顯 偷情也不夠帶勁 總之動機不足 說服力差
女主角的性饑渴詮釋的很好,但是- -偷情和出墻的理由只有性嗎,太牽強了
沖著少爺來的少爺真是個歡樂的小二逼!呆萌呆萌的!可是造型師你干嘛啊發(fā)際線搞成這樣真的有必要嗎摔!演的都很好啊,不過這個故事呢還是有點不抓人,哥特風倒是濃濃的,結局姑姑眼睜睜看著倆人一手毒一手刀還是有點張力的。還蠻熟悉這種古典時期拿“負罪感”做足一篇文章的作品,道德觀撐起故事啊。
正所謂 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吧~以及馬爾福的發(fā)際線每次出現(xiàn)都能承包我的笑點
兩個原本比較善良的人,做了那么罪惡的事,最后天天做噩夢,何必呢?女主如何離了婚,再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就好了。
故事其實挺好的但略沉重(略有幽默感調和)。鏡頭很美。迷oscar的話這個還帶點porn,很好。就是少爺毀容沒必要,怎么也帥不過Oscar的
看了半年才看完orz 有時候覺得這種二十年前制作水平的東西拍出來除了卡司沒亮點,就不如排話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