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對新版電視劇《水滸》諸多不滿,最近又重看了“老水滸”,以及原著之相應(yīng)部分,連原來不想看的后半部分也挑了一部分看了。突然間對宋江的看法有了改變,不再討厭他了。
宋江在原著里是被作者贊賞的人物,但鮮少有《水滸》粉絲喜歡他。金圣嘆就很討厭宋江。后有老毛說宋是投降派。還有次在電視上見瑞典漢學(xué)家馬悅?cè)辉u論《水滸》——他將之翻譯為法文,談到宋江,激忿之情溢于言表:“我覺得他(宋江)根本不配(作眾好漢的大哥)”。馬博士最喜歡的人物是魯智深,贊他有“赤子之心”。
我原來也討厭宋江,覺得他虛偽:什么孝義,都是作秀,什么仗義疏財,都是沽名釣譽。不明白眾好漢為什么都對他服服貼貼的,就因為他給他們錢花?
如今有了些年紀,看法逐漸變了,或者因為對世事多了幾分了解。
武藝不值一提的宋江在那個尚武的時代,被一班無法無天的盜匪強人擁戴上梁山的頭把交椅,是因為什么?不是孝義,不是仗義疏財,是因為此人有遠見卓識,有大量大才,能為眾好漢謀福利,為梁山的未來尋出路。而宋江能為眾弟兄謀得的最好的未來,即是招安。
不愿看到梁山好漢被招安的人,或者是看客心理:喜歡看到英雄慷慨赴死,因為被殺被剮的是別人,疼不到自己身上。往遠了說,是以為厄運不會臨到自己頭上。所以喜歡看殺(別人的)頭,再喝上幾聲鳥采。殊不知輪回中有無盡的可能,最經(jīng)常的可能是角色換位。
而更多不愿看到招安結(jié)局的,則是執(zhí)“無?!睘椤坝谐!保合M缦簧ⅲ没ǔi_,希望鮮花永遠停留在盛放那一刻。
可能嗎?
“自古名將如美人,人間不許見白頭”。俠客豪杰也一樣,誰人能不老?不???不死?好漢們終老于梁山?可能嗎?梁山是藏龍伏虎好勇斗狠的”大蟲窩“,王倫的結(jié)局或者也是常態(tài)。
若說要爭天下,以當時的情勢,梁山的規(guī)模顯然還不足以成勢,若想成大事,還不知要動多少干戈。有說后來梁山眾好漢紛紛凋零是因招安之過。這可真是癡話——與方臘作戰(zhàn)會死,與官軍作戰(zhàn)就不會死嗎?要爭天下的話好漢會死得更多:不止要與官軍作戰(zhàn),還要與方臘,田虎、王慶以及別的武裝力量作戰(zhàn)。說什么聯(lián)合方臘打官軍?別人就那么乖乖讓你聯(lián)合?一山不容二虎,方臘與宋江該誰坐頭把交椅?
歷史上真實的匪盜作亂起事,哪個不擾害百姓?方臘之禍,據(jù)史載,被賊眾掠去的婦女,縊死于樹上者,幾十里相望。而真實的梁山泊,恐怕也好不到哪去。說什么”不擾民“,根本不可能。梁山又不事生產(chǎn),軍馬糧草從哪來?還不是靠“借糧”?所謂”借糧“,從來有借無還,其實就是明搶。所以,以梁山之前所為。能得招安下場已是萬幸。如果是以賊寇的身份被官軍剿滅,那就是《蕩寇志》里梁山眾頭領(lǐng)的結(jié)局——盡是被凌遲處死。在那個法度嚴酷的時代,其實是現(xiàn)實中最可能,最經(jīng)常發(fā)生的結(jié)局。
就是為了避免這樣的結(jié)局,宋江忍辱負重,難為而為。絞盡腦汁,費盡心機,將一個反社會的犯罪團伙黑幫組織一變成為一支護國安民的武裝力量。避免了多少無謂的殺戮,其實功德無量,萬古流芳。
1.整體評價《水滸傳》
“《水滸傳》這樣的小說,列入文學(xué)經(jīng)典,有湊數(shù)之嫌,
從結(jié)構(gòu)、人物到語言,經(jīng)過多人之手,依然近于一部虎頭蛇尾的著作,70回之后不忍卒讀”
1.整體評價《水滸傳》
“但愿我沒有觸怒《水滸》粉,也許我是錯的。
因為有這樣的偏見,也懾于名著改編多陷阱,我兩次拒絕了邀請。
制作人卻很固執(zhí),決意要我參加?!?/p>
“個人并不喜歡《水滸傳》,它沒有普世價值?!?/p>
2.對小說中人物的評價
“我并沒有把他們當英雄看,很多時候甚至覺得這是一群烏合之眾。比如宋江,說起來都是‘及時雨’ ,是仗義疏財,但你看看他做的都是些什么事!
不過雖然如此,我們還是要尊重讀者既定的認可度,所以在電視劇中,我們不叫英雄,叫好漢?!?/p>
2.對小說中人物的評價
“其實很多地方都對原著做了改編,比如林沖之死。但是觀眾看不出來?!?/p>
“九紋龍史進的個人戲份被刪掉,這段劇情缺乏力量,對全局沒有統(tǒng)攝作用。
對整部作品具備統(tǒng)攝作用的人物只有宋江?!?/p>
3.如何閱讀原著與改編劇本
“在改編《水滸傳》之前,我沒有完整地讀過它。完整認真地閱讀是在接受改編之后。完整認真地閱讀,依然沒能讓我改變看法。
中國文學(xué)史留給我們豐厚的遺產(chǎn),主要是文質(zhì)皆備的文章與詩賦,尤其是詩詞。······
留給我們的敘事文學(xué)卻蒼白又寒酸,一部《史記》,一部《紅樓夢》,竟相隔幾百年。分別在兩頭,耀眼而孤獨?!?/p>
3.如何閱讀原著與改編劇本
“閱讀、分析、梳理,不為自己的喜好左右,確定了改編原則,專門組成了一個編劇組,我擔任組長。
二稿過后只有我一人了。我沒寫過這么長的東西。
我和冉平完成了劇本改編?!?/p>
4.對98版電視劇《水滸傳》劇本的自我評價
“一年多的辛苦沒有打水漂。那時候的影視行業(yè)沒有現(xiàn)在這么浮躁,從導(dǎo)演到每一個部門,都很敬業(yè),只為作品。
又經(jīng)過一年多兩年,文字成了影像,播出后反響空前,竟成了幾十年間的電視劇經(jīng)典。說經(jīng)典,也是和我們自己比,放在世界電視劇的格局可以忽略不計。在我們幾十年的電視劇作品中,它堪稱上品?!?/p>
4.對98版電視劇《水滸傳》劇本的自我評價
“《水滸傳》的改編不僅完善了人物性格和命運發(fā)展軌跡,還糾正了原著中宋明禮教過重的色彩,使電視劇《水滸傳》既忠實原著的精神、又符合時代審美,鮮活而又具有藝術(shù)張力?!?/p>
“電視劇《水滸傳》的可貴之處是尊重了改編者的意志,也對原著中濫用暴力的問題有所反思。”
4.對98版電視劇《水滸傳》劇本的自我評價
“小說《水滸傳》的主題 ‘忠義’ ···電視劇《水滸傳》對原著的改編,通過對每個事實、每個事件之間的調(diào)整,突出了’ 忠義’ 主題,豐富了人物性格,同時,也使每個人的命運更具說服力”
5.從水滸傳引出對中國敘事文學(xué)的認知
“中國傳統(tǒng)的敘事文學(xué)乏善可陳”
“你看《靜靜的頓河》里的格里高利,仗打勝了,面對敵人的尸體,心生悲憫。你看《三國演義》,外面血流成河,諸葛亮還在搖著扇子喝小酒。這是在顯示所謂的智慧,但這 ‘智慧’是在拿人命作代價啊?!?/p>
《水滸傳》中的暴力,《西游記》中孫悟空的 “無法無天”,都需要重新認識并反思。
5.從水滸傳引出對中國敘事文學(xué)的認知
“文學(xué)作品中的這種表現(xiàn),顯然和漫長的歷史所造的社會心理結(jié)構(gòu)有關(guān)。
市井、市儈,最多給失敗者灑一點同情的眼淚,對成功者則很寬容,只要你成功了,你做的惡也可以忽略不計,至于弱者,沒人瞧得起弱者。
這樣的社會心理結(jié)構(gòu),桎梏了人們的獨立思考,人們變得越來越冷漠?!?/p>
5.從水滸傳引出對中國敘事文學(xué)的認知
“相比之下,西方敘述文學(xué)的繁榮,亦和奇?zhèn)鹘y(tǒng)有關(guān),并和不斷發(fā)展的自然科學(xué)和紛繁的思想資源密不可分?!?/p>
或許在大家的印象當中,水滸傳當中的梁山好漢個個都是莽夫,有勇無謀,雖然驍勇善戰(zhàn),但是在 智商方面可能有點弱,但其實并非所有的梁山好漢智商都不高,其實有一些的智商真的是不輸當代 文人墨士。
燕青是《水滸傳》中的人物,又名燕小乙,綽號浪子,北京人氏,原是北京富戶盧俊義的心腹家仆 ,隨盧俊義上梁山。他文武雙全,多才多藝,在梁山大聚義時,排第三十六位,上應(yīng)"天巧星",擔 任步軍頭領(lǐng)。曾在東京李師師處面見宋徽宗,促成梁山招安。征方臘后退隱江湖。
而在水滸續(xù)書《水滸后傳》中,燕青參與抵抗金軍入侵,后在海外輔佐李俊創(chuàng)立基業(yè),是書中主角 之一。撲過天下無敵手,曾經(jīng)與李逵在與大漢大戰(zhàn),被發(fā)現(xiàn)。幸好盧梭義敢來及時相救。
朱武,出自《水滸傳》。定遠人氏,能使兩口雙刀,精通陣法,很有謀略。同陳達、楊春,一起在 少華山落草。陳達攻打史家莊,被史進打敗。朱武同楊春求史進放了陳達。史進和少華山綠林好漢 來往密切,被華陰縣縣官得知,包圍了史家莊,朱武等三人救了史進。后朱武等人投奔梁山。封為 同參贊軍務(wù)頭領(lǐng)。受招安后,朱武隨宋江征討方臘,為生還的十五員偏將之一。被封為武奕郎兼諸 路都統(tǒng)領(lǐng)。
地魁星神機軍師朱武,定遠(今安徽定遠)人氏,水滸上說他“能使兩口雙刀,雖無十分本事,卻精 通陣法,廣有謀略”。是少華山山寨之主,手下有跳澗虎陳達,白花蛇楊春二人。三人因累被官司 逼迫,不得已上山落草。曾誓愿不求同生,但求同死。
宋江,是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梁山一百單八將之首,人稱“孝義黑三郎” 、“及時雨”、“呼保義”。原本是鄆城縣押司,后加入梁山,在托塔天王晁蓋陣亡后成為梁山的 首領(lǐng),極力主張接受朝廷的招安,并在被招安后率領(lǐng)梁山兄弟們先后攻打遼國以及田虎、王慶和方 臘率領(lǐng)的起義軍,回朝后不久被奸臣高俅等人用毒酒害死。
吳用,是小說《水滸傳》中的主要人物,梁山泊排名第三,山東菏澤市鄆城縣東溪村人。
吳用滿腹經(jīng)綸,通曉文韜武略,足智多謀,常以諸葛亮自比,道號“加亮先生”,人稱"智多星"。 在財主家任門館教授,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須長,善使兩條銅鏈,與晁蓋自幼結(jié)交,與晁蓋等人智 取了大名府梁中書給蔡京獻壽的十萬貫生辰綱,為避免官府追緝而上梁山, 為山寨的掌管機密軍 師。梁山幾乎所有的軍事行動都是由他一手策劃,是梁山起義軍中的知識分子的代表,梁山起義軍 的軍師,基層人民智慧的化身。受招安后,因宋江被害后托夢給他,與花榮一同自縊于楚州南門外 蓼兒洼宋江墓前,尸身葬于宋江墓左側(cè)。
柴進是《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小旋風(fēng),滄州人氏,后周皇裔,人稱柴大官人。他曾幫助過林沖 、宋江、武松等人,仗義疏財,后因李逵在高唐州打死殷天錫,被高廉打入死牢,最終被梁山好漢 救出,因此入伙梁山。梁山大聚義時,排第十位,上應(yīng)"天貴星",掌管錢糧。征方臘時曾化名柯引 ,潛入方臘軍中臥底。征方臘后授橫海軍滄州都統(tǒng)制,后辭官回鄉(xiāng),得以善終。
李俊是《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混江龍,廬州人氏,原為揚子江艄公,兼販私鹽,是揭陽嶺一霸 。后參與營救宋江,大鬧江州,是白龍廟二十九英雄之一。梁山大聚義時,排第二十六位,上應(yīng)天 壽星,擔任水軍頭領(lǐng)。征四寇時統(tǒng)領(lǐng)水軍,屢立戰(zhàn)功。平定方臘后詐病歸隱,與童威等人遠赴海外 ,成為暹羅國主。
而在水滸續(xù)書《水滸后傳》中,李俊率領(lǐng)梁山幸存好漢揚帆出海,最終在海外創(chuàng)立基業(yè),是書中主 角之一。
平定江南后,李俊隨大軍班師。他行至蘇州時,詐稱中風(fēng),要求留下童威、童猛看視,讓宋江先行 回朝。宋江怕耽誤行期,只得留下李俊三人,自率大軍回京朝覲。宋江走后,李俊依照舊約,與童 家兄弟前往榆柳莊,尋找費保四人,打造船只,從太倉港出海,投化外國而去,最終成為暹羅國之 主。
公孫勝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的重要人物。梁山泊排名第四,公孫勝,道號一清先生 ,祖籍為河北薊州府,自幼好習(xí)槍棒,學(xué)成武藝多般,人稱公孫勝大郎。學(xué)得一家道術(shù),能呼風(fēng)喚 雨,駕霧騰云,可日行千里,江湖上都稱他作"入云龍"。后與托塔天王晁蓋、智多星吳用等人共謀 劫去了梁中書的不義之財--生辰綱,上梁山后與吳用為軍師。
以上七人排名不分先后。
作者:段品章
鏈接:
//www.zhihu.com/question/27897924/answer/66071782來源:知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商業(yè)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作者獲得授權(quán),非商業(yè)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水滸是我人生中讀過的第一部小說,它對我的影響是一生的。但說實話,小孩子還是去看電視劇版的好。因為原著實在少兒不宜,無論是其中的淫穢與血腥場面,還是全書的精神,都遠遠超出了小孩子的理解能力。兒童尚未形成完善的價值觀,他們往往會想當然地認為主角就是“好人”,而當主角做出“好人”所不會做的事的時候,他們要么會不假思索地認為這也是好事,要么就會覺得這是一本壞書。
很多人把水滸當做武俠小說看,認為這本書說的就是一百零八個大俠如何懲惡揚善行俠仗義的故事。持這種想法看水滸的人大部分都會失望,因為全書都是在殺人放火欺負老百姓,就連那些“大俠”也不例外。尤其是領(lǐng)頭的那個宋江,身為江湖領(lǐng)袖,不英俊瀟灑氣度不凡也就罷了,怎么能如此陰險猥瑣!這真是一本壞書。
覺得水滸差的,大抵就是這兩種人:小孩子和被電視劇誤導(dǎo)的大人。
抱著這樣的觀點來讀,未免忒輕看了水滸的深度。
水滸講的從來不是什么懲惡揚善,替天行道,更不是所謂忠義兩全,浩氣長存。全書說淫說盜,說快意恩仇,歸根結(jié)底說了四個字:逼上梁山。
水滸是一本屬于成人的黑暗故事。
世界上最好的黑幫小說是哪一本?教父?那是第二。
世界上最好的黑幫小說非水滸莫屬。
教父只告訴你西西里的故事,而水滸里的故事,地球上的每個角落,每一天都在發(fā)生。
絕望的故事。
水滸世界里只有一種顏色,那就是黑色。不僅江湖是黑的,尋常巷陌,清修之所,就連廟堂之上也全是黑的。黑道是黑的,白道比黑道更黑。那是血干涸的顏色。水滸的每個字都帶著血的沉重,它撕下了現(xiàn)實最后一塊遮羞布,把一副地獄圖赤裸裸血淋淋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地獄,是人為了活下去,不得不變成鬼。
水滸中的人間,就是這樣的地獄。沒有輪回,沒有解脫,永遠出不去的地獄。
悲慘世界里的冉阿讓好歹有他的上帝,而水滸中的好漢們,沒有救贖,只有手里的刀。水滸更加一針見血,不留余地地指出了這世界的殘酷,從而更加真實地展示出了生活在這殘酷世界中人的選擇。林沖是第一個展現(xiàn)出全書精神的人物。他做事低調(diào),事事讓人,從不惹是生非,是個標準的普通良民。他擁有不高也不低的職位,美麗的妻子,和睦的家庭,高超的武藝,還有幾個知心好友。我們理想中平凡而幸福的生活不正是如此嗎?然而作者告訴我們:你不找事,事也會來找你。官二代高衙內(nèi)闖進了普通良民林沖的生活,于是這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被撕碎了。大好的前途沒了,幸福的婚姻沒了,最好的朋友背叛了他。就因為一個官二代看上了他妻子,一夜之間,他幾十年奮斗得來的東西全都沒有了。
即使如此,他還是忍耐。甚至當兩個公人差點暗殺了他,他還是勸魯智深不要殺了他們。因為林沖還相信,靠勤勉和本分,自己有朝一日還能掙回所有的一切。就算魯智深再三勸他干脆落草,他還是想做個清清白白的正經(jīng)人。直到草料場那一夜的忍無可忍。
沒有人天生想做壞人,怎奈這個世界里只能有兩種人:壞人,和死人。
那就他娘的做個壞人吧!
林沖終于被逼上梁山。在那里等著他的是最后一道試煉:投名狀。
你要做壞人?殺個無辜先。林沖蹲在山下等了幾天,想動手,又沒機會。敢情當個壞人也這么難。真的難嗎?還是你骨子里不夠壞?
等到期限最后一天,等來了楊志。長得這么兇,就你吧。
楊志其實就是另一個林沖。做壞人第一個要殺的不是別人,正是還有良知的自己。納了這投名狀,從前那個一心想做正經(jīng)人的自己也就徹底死去了,從此之后,世上少了一個良民,多了一個魔頭。
看著楊志下山遠去,林沖想必感慨良多:
早晚有一天,你也會來到這水泊梁山的。早晚。普通人如此,英雄也逃不掉。
武松是小說前半段最光彩照人的形象沒有之一。但很多人只看到他的武勇,他的機智,卻忽視了他所遭受的人間慘劇。
水滸里有各種各樣的兄弟,有何濤和何清那種為了錢可以翻臉不認人的,有李達和李逵那種弟弟剛到家哥哥就去報案的,也有武大和武二這種兄弟情深的。
武家兄弟倆從小父母雙亡,是哥哥武大郎一手把弟弟武松拉扯到大。我們完全可以想象得到,這苦命的兩兄弟從小到大都經(jīng)歷了什么。武大郎矮小丑陋的身體難道是天生的嗎?一奶同胞的弟弟武松為什么反而如此高大呢?把這些信息拼湊起來得出的結(jié)論,幾乎可以解釋武松所有的行為。
武大郎含辛茹苦將弟弟養(yǎng)得又高又壯,自己卻因為營養(yǎng)不良加上過度勞累成了個人人嘲笑的半殘。而武松也是個有良心知感恩的弟弟,哥哥的所有付出他都看在眼里,因此武松在家的時候從來沒有人敢欺負武大。二人雖是兄弟,情義勝卻父子。
這兩兄弟的感情,是一個潘金蓮可以撼動的嗎?
武松那么反感誘惑自己的潘金蓮真的是因為他也喜歡潘金蓮嗎?武松說:“武二不是那沒人倫的豬狗!”有人說這是封建禮教,是大男子主義。說這話的人有沒有想過:如果誰有個從小把自己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對自己百般照顧無微不至,甚至飽經(jīng)風(fēng)霜卻不說苦不說累的哥哥,他還做出對不起哥哥的事,那這個人不就是豬狗不如嗎?有點良心的人誰會這么做?
武松從小命苦,沒爹沒娘,只有一個哥哥可以依靠,長兄如父,是哥哥給了他一個雖不富裕卻溫暖的家。如今自己終于發(fā)跡,總算可以好好報答哥哥了。戲文里的大團圓結(jié)局也不過如此??沙霾钜惶嘶貋?,哥哥卻死了。武松在世上唯一的一個親人,死了。
武松什么心情,可想而知。
武松在靈堂哭泣的那個夜晚,讀來令人心碎。
哥哥死得蹊蹺,武松一看便知。他從小吃盡苦頭,心思細膩,又做了兩年逃犯,江湖經(jīng)驗極豐富,這點手段如何瞞得過他!于是他默默查清真相,收集了全部證據(jù),準備用法律手段讓仇人得到應(yīng)有的下場。
武松不是天生殺人狂,他也曾相信法律,相信公道。
他的公道卻沒有來。
整個縣的司法系統(tǒng)都被西門慶買通了。世間的公理就是誰有錢誰有理。
你叫武松怎么辦?忍了這口氣?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武松不去為對自己恩重如山的哥哥討回公道,他還配叫人嗎?
于是武松做了個決定,他決定放棄自己的人生。法不給我公道,我自己來給自己公道。于是他精心設(shè)計了一個局,在所有街坊鄰居的見證下處置了兩個主犯,押著一個教唆犯自首了。
打虎英雄的行為感動了所有人,一直很賞識他的官員特地輕判了他,街坊鄰居和部下自發(fā)送他盤纏食物。而武松的心里卻是空虛的,天地悠悠,家在何處?哥哥的恩情已經(jīng)無法再報,自己生活的意義是什么呢?
就這樣,他到了孟州。此時的他,毫不遮掩自己的桀驁,仿佛打虎當日喝醉后的不顧一切。前途已經(jīng)如此黯淡,再糟又能怎樣呢?他就這樣卷入了施恩與蔣門神的恩怨。
所謂施恩與蔣門神的恩怨,其實是施恩的父親與新來的張團練在孟州的地盤之爭。武松不是不清楚,但那又怎樣?武松不在乎,隨你們吧,你讓我打,那我就打,我還要索性打得好看一點,教大家笑一笑。整個醉打蔣門神的故事里,武松的精神是頹廢的,他完全失去了人生的目標。明知施恩圖報,卻并不在意,好歹還有酒喝。
這時候,張都監(jiān)出現(xiàn)了。他給了武松目標與希望。金錢,地位,這些都無所謂,武松把錢都鎖進了箱子。最重要的是希望,在張都監(jiān)這里,武松忽然看到了重新開始的可能,他甚至有了一個未婚妻。武松的精神久違地一振:難道這樣的自己還能為了什么而奮斗嗎?
——騙你的啦。
一切的一切原來是個騙局。希望之后是更深的絕望。那些關(guān)于未來的美夢,一個個全都破碎了,只剩下一片黑暗。解決掉刺客們,武松走向了鴛鴦樓。他冷靜得可怕,就像為兄報仇的那天一樣,只是這次,他不會再留余地了。為了不暴露自己,武松把一路上撞見自己的人全部殺光,包括那個欺騙了他的未婚妻。這不是精神病式的屠殺,而是有計劃的謀殺。武松的黑化,黑得令人毛骨悚然。一個最強大的英雄,也可以變成一個最可怕的兇犯。
“殺人者,打虎武松也。”這是挑釁?是炫耀?不,這是投名狀。
從此以后,他拿人祭刀,搶人酒肉,打家劫舍。武松終于成了一個和張青孫二娘他們一路貨色的江湖人——一個壞人。
因為水滸的世界,好人無路可走,只有壞人才能活得快活。這是一個逼得好人去做強盜的世界。水滸告訴我們:當法律無法捍衛(wèi)正義的時候,人就會變成這個樣子。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林沖,成為楊志,成為武松。每一個人心中都有的最后一條路,就叫做水泊梁山。但是,如果梁山中只有林沖和武松這樣被社會逼迫而不得不落草的良民,恐怕水滸的現(xiàn)實意義要低一大截。水滸如實地寫出了在主流社會之外的另一股惡勢力:黑道。它沒有簡單地將梁山好漢與朝廷寫成善惡二元的對立,而是極其細致地描繪出一個與表社會同樣復(fù)雜而丑陋的里社會。
江湖人稱自己為“好漢”而非“英雄”,他們崇尚的不是正義,而是血性,是義氣,是快意恩仇。這群人的組成是極其復(fù)雜的:不光有晁蓋、裴宣、歐鵬這樣的揭竿而起者,還有史進、呂方、郭盛這樣從小崇拜古惑仔的殺馬特少年,有周通、燕順這樣的土匪惡霸,有張青、孫二娘這樣的人肉作坊、有揭陽鎮(zhèn)三霸這樣的成熟黑社會組織,有石秀、焦挺這樣的社會閑散人員,有李逵這樣的精神病患者,更有一些人,像宋江、戴宗、柴進,游離在黑白兩道之間的灰色地帶,左右逢源悶聲發(fā)財。這幫人有的是天生兇惡,有的是被逼無奈,總之,什么都干,就是不怎么干好事。事實上,水滸中的普通百姓不但受貪官污吏和土豪劣紳的欺壓,還受到那些打著替天行道旗幟的所謂“義士”的殘酷對待:周通、王英強搶民女,燕順、孫二娘好吃人肉,穆家兄弟橫行鄉(xiāng)里,李逵濫殺無辜。這些人的所作所為和高衙內(nèi)、西門慶、毛太公之流沒有任何不同。整部書的一開頭就告訴你了,他們不是什么好人,是魔。
于是水滸中有了一種特殊的受害者:被江湖逼入江湖的人。
秦明,好好一個軍官,剿匪失敗被活捉,隨即被宋江、燕順等陷害,全家被殺,在威逼利誘下無奈落草。
扈三娘,好好一個巾幗英雄,援助結(jié)盟村坊時被活捉,全家被殺,在威逼下無奈嫁給變態(tài)色魔王英。
李應(yīng),好好一個土豪,梁山要打祝家莊,錢也給了,糧也給了,最后他們說這點錢哪夠啊,干脆你人上山來得了。
徐寧,好好一個教頭,因為梁山要破連環(huán)馬,被自己親戚湯隆當了投名狀,連全家一起誆上了山。他的內(nèi)心是幾乎崩潰的。
李云,好好一個捕頭,教了個叫朱富的孝順徒弟,自己做賊不忘接師傅上山享福,簡直日了狗了。
安道全,好好一個大夫,因為千里之外的宋江背后生了個癤子,就被張順給坑了。想和姘頭多待一晚,結(jié)果那狗日的居然就把人給殺了還嫁禍給自己。
最無辜的兩個,是朱仝和盧俊義。
朱仝這個人長得像關(guān)公,做事也像關(guān)公。義氣深重,人見人愛,魅力值滿點,男神一樣的人物。他為了義氣,放走了晁蓋,又放走了宋江。如果沒有他,梁山的兩任老大連村口都出不去就掛了。
然而這卻成了朱仝這輩子最后悔的事情。
搭檔雷橫犯了事,朱仝故技重施,偷偷放了他,不惜為此被判了個玩忽職守,刺配滄州。在滄州,朱仝憑著自己的聰明機靈很快就獲得了知府的賞識和其子小衙內(nèi)的喜愛。伶俐人到哪里都吃的開,不出意外的話,相信不久之后,朱仝的生活就能回歸正軌了。
朱仝做著東山再起的美夢,卻忘了他的“兄弟”們是怎樣的一群豺狼。
看到小衙內(nèi)支離破碎的尸體的那一刻,從沒失態(tài)過的朱仝瘋了,他沖上去想和李逵拼個你死我活,卻被吳用等人的一跪擋了回來??粗约翰幌奚巴疽惨抛叩男值軅?nèi)缃窬尤幌氤鋈绱硕居媮硐莺ψ约海粗敲纯蓯鄣囊粋€小孩子因為自己的緣故慘遭橫死,朱仝何嘗不想把面前這些滿嘴大義的禽獸全都砍了??伤軉幔克B李逵都制裁不了,何況晁宋。
他打心眼里不想和這些人待在一塊,可他還能去哪呢?對救過自己的恩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別人。
盧俊義是一個糊涂人。人傻錢多,名望高,底子干凈,這樣的他成了宋江上位計劃理想的的關(guān)鍵棋子。
出身于財主家庭的盧俊義,像大多數(shù)富二代一樣從小被嬌生慣養(yǎng),剛愎自用。雖然武藝超群,但這并沒有什么卵用。他涉世不深,不知人心險惡,號稱自己一個人就能平了梁山,可梁山真來了的時候,沒有任何勢力的他又能做什么呢?
一代社會名流被扮成氣功大師(誤)的吳用成功洗腦,不聽忠言,執(zhí)意作死。被引到梁山泊還高舉大旗獨自一人挑戰(zhàn)整個山寨,結(jié)果被車輪戰(zhàn)打得找不著北。被抓上山的他天真的以為對方會簡單地放了自己。沒想到吳用這頭穩(wěn)住他,轉(zhuǎn)頭就把墻上反詩的秘密告訴了管家李固讓他回家發(fā)財。等盧俊義回到大名府遇上報信的忠仆燕青,竟還不相信李固已經(jīng)背叛他,反而怒斥燕青,自投羅網(wǎng),身陷囹圄。
不知深淺,不識好歹。天下無雙的玉麒麟,終究只是個外強中干的公子哥而已。在兇殘狡猾的黑道面前像個嬰兒一般不堪一擊。
智賺玉麒麟這一計,作為宋江上位計劃的關(guān)鍵一環(huán),雖然在后半段跟進的時候還是出現(xiàn)了吳用標志性的掉鏈子,但依然是水滸前七十回最陰最損最毒最厚顏無恥的一計沒有之一,堪稱吳用狗頭軍師生涯的巔峰之作。
這一計中最富戲劇性的是管家李固的命運。李固本來就對不明事理一心作死的主人心懷不滿,當聽到吳用告訴他的秘密,他卻像他的二貨主人一樣蒙住了雙眼,迫不及待地開始了自己的發(fā)財大計。故事的最后,他被綁在柱子上,耳邊響起了宋江的聲音:“休問這廝罪惡,請員外自行發(fā)落!”,恐怕直到這時他才醒過味兒來:原來自己只是一枚一開始就注定要被舍棄的棋子??上闀r已晚。
盧俊義和李固的故事,展示了普通人面對犯罪團伙侵害時的真實狀態(tài)。
像大多數(shù)上山的好漢一樣,遭逢慘變后的盧俊義也變了,他不再是那個目空一切的公子哥,徹底地屈服了。他乖乖地配合宋老大演戲,讓他干什么就干什么。
宋江順利的開展上位計劃,先是利用絕對不可能做老大的盧俊義捉了史文恭,徹底斷絕了山寨內(nèi)部人員(林沖)奪位的可能,接著又做了一出戲,安排了一場所謂的“公平競爭”,但就算吳用不在盧俊義身邊,難道他還敢贏不成?
盧俊義比誰都清楚自己在梁山的地位:名為副統(tǒng)帥,實際上就是個墊腳石。他也只能安于這種地位。也許在他殺李固的時候就已經(jīng)明白:自己已經(jīng)無路可走。
身陷魔窟,周圍是群魔亂舞,一步走錯就性命不保。這些被江湖逼進江湖的人,是真正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水滸對于黑道的描寫,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極其可怕的循環(huán):普通人被惡人所害,成為更壞的惡人,然后再去害更多的人。黑惡勢力就這樣如同滾雪球般不可控制地越來越壯大。
有一個人曾試圖打破這個循環(huán),那就是公孫勝。他曾以探母為由逃離了宋江與晁蓋的權(quán)力爭奪戰(zhàn),結(jié)果費盡心思躲藏卻還是被強行帶回了山寨,宋江用行動告訴他:你一天是黑的,一輩子都得給我是黑的。于是公孫勝再也不敢藏私,從被吳用一喝就能嚇住的普通妖道搖身一變就成了大法師。排座次后,他和盧俊義一起住在西邊房內(nèi),警衛(wèi)員是宋江的徒弟:孔明和孔亮。擺明的被監(jiān)視。
公孫勝的故事告訴我們:一旦進入這個循環(huán),就沒有人能夠逃脫。
水滸的這種對于地下社會形成機制的深入探討已經(jīng)足以讓它超越其他所有黑幫小說。但水滸并沒有止步于此,它更加深刻地指出了如此龐大的黑勢力以及這黑暗的人間地獄能得以形成的根本原因:亂自上作。
有人說連城訣等作品在黑暗程度上不亞于水滸,兩者的差距就在于此。連城訣之類作品僅僅將問題歸咎于人性的貪婪這種老生常談之上,而水滸對社會問題的剖析達到了外科手術(shù)般的精準,一下子命中了專制社會的死穴,不僅對人性本惡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更進一步說明了什么樣的社會能夠激發(fā)人性的惡。這就使水滸不僅僅是一部優(yōu)秀的小說,而是一部不朽的名著。從前有座魔窟,魔窟里有個魔王,魔王的夢想是不要做魔王。
作為全書第一男主,宋江是水滸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之一,也是最復(fù)雜的形象之一。
就像乞丐的霸主還是乞丐,人渣的首領(lǐng)也只不過是個人渣而已。毫無疑問,宋江是一個壞人,而且是壞人中的壞人。他陰險狡詐,不擇手段,厚顏無恥,睚眥必報。他同時擁有老維托·柯里昂的手段與蔣天生的虛偽,是個天生的黑社會老大。
可他一點也不想當個黑社會老大。
“自幼曾攻經(jīng)史,長成亦有權(quán)謀。恰似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
宋江是個有野心的人,他原本為自己設(shè)計的人生軌跡絕不是每天和一群殺人不眨眼的家伙一起大塊吃肉大口喝酒。從一開始,宋江對自己的定位就不是黑道。黑社會,從來都只是宋江的一部分,而不會是全部。宋江的夢想,不是替天行道,而是出將入相,功成名就。
他開始結(jié)交黑勢力,只因為他是個老油條。小吏這種工作本來就是要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在黑白勢力之間閃轉(zhuǎn)騰挪的。而宋江長袖善舞,對人情世故鉆營投機之事十分精通,看人下菜碟的本事已臻化境,不僅在縣衙上下無一人說不好,居然還在黑道上博得了“孝義黑三郎”的名聲。憑他的精明,如果沒有卷進晁蓋這件轟動全國的大案,相信他早晚會有機會魚躍龍門吧。
某種程度上,宋江上梁山也是被逼無奈。他本已經(jīng)無數(shù)次拒絕了黑道朋友的邀約,可惜酒后現(xiàn)形,栽在黃文炳手里。一生謀劃,毀于一旦。小說里展現(xiàn)宋江兇殘的情節(jié)有很多,但對黃文炳,是這個平日里的斯文人最失態(tài)的一次:“生食爾肉”不再只是個形容詞,甘冒被全殲的風(fēng)險也要跑去殺你全家。宋江一輩子再也沒對誰有過如此之深的恨意。
無極里的謝無歡說得好:“你毀了我做好人的機會。”
被逼成了黑社會的宋江不甘心,于是他找到了另一條路:招安。招安一直是宋江身上最大的黑點。但事實上招安也許是這些江湖人唯一的出路了。
與方臘不同,沒有根據(jù)地,沒有人民支持,連糧食都不能自給的梁山,拿什么跟朝廷死磕?人才方面,林沖不過是八十萬禁軍中一個普通教頭,魯智深不過是老種經(jīng)略相公帳下的一個提轄,而官軍中還不知有多少林沖魯達。如果真的惹惱了朝廷,調(diào)一支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邊防軍來,剿滅小小的梁山只是須臾之間。何況人是會老的,而梁山?jīng)]有持續(xù)補充人才的好方法,等林沖他們打不動了,梁山的末日也就到了。李逵之流動輒叫囂打上東京,哪里有那么簡單!更重要的一點是山上兄弟的子孫后代怎么辦?難道子子孫孫都要做賊嗎?
無論是從實現(xiàn)宋江個人的野心的角度,還是從山寨整體利益的角度來看,招安都是唯一的選擇。古往今來幾乎所有的黑幫,最終要走的路都是洗白。
于是宋江聯(lián)合了同樣想洗白的吳用,對一心“與朝廷做個對頭”的晁蓋一派亮出了爪牙。并最終獲勝。金圣嘆直說晁蓋是宋江所弒,其實我覺得證據(jù)不足。但不管怎么說,阻礙山寨發(fā)展的晁蓋不在了。之后宋江費了一番周折,總算上位。沒有顧忌的宋江立即開始了招安大計。幾次試探,終于成功。
宋江走向了人生巔峰。
然后帶著所有人落入了深淵。歸根結(jié)底,梁山的賊,只是小賊。真正的大賊,在廟堂之上。
在寫梁山的一百零八個魔頭之前,作者寫了一個人:高俅。而且重點寫了他的發(fā)跡史。
高俅是什么出身呢?潑皮,也就是梁山里一抓一大把的那種流氓無賴。如果你注意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對少年高球的描寫和對梁山好漢燕青出場的描寫幾乎一模一樣,除了顏值。而他陰險又精明的性格,和宋江極其相似。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高俅就是一個未入黑道的成功版宋江。
高俅這樣的人是怎么坐上太尉的位子的?因為他背后有人。
天下的大賊,就是以宋徽宗為首的統(tǒng)治者們。
一個在國內(nèi)盜賊四起,邊境硝煙不斷的時候還饒有興致地逛妓院的荒唐皇帝,提拔起一眾荒唐大臣:因為球踢得好而青云直上的高太尉,年年壽誕都要收取無數(shù)金銀財寶的蔡太師,因為搜刮奇珍異寶而起家的童媼相,陪著皇上尋花問柳的楊太監(jiān)······
單只是花石綱就讓不知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其中又有多少人迫于生計不得不走上犯罪的道路?四大寇為什么能一呼百應(yīng)?為什么武松和林沖們得不到法律應(yīng)許的公道?若天下太平,誰愿落草?眾匪首尚且是走投無路,更何況那成千上萬的嘍啰。
宋江作亂,亂卻自上而起。
宋江自以為能憑著自己的小聰明在朝堂之上游刃有余,卻不知真正的魔窟就在此處。梁山的小賊殺人尚有尸首可尋,朝廷的大賊吃人卻不吐骨頭。最兇殘的惡人不是梁山的殺人狂,而是這些談笑間數(shù)萬生靈涂炭的國之蛀蟲。小賊想和大賊斗?你們還太嫩了。
君不聞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上山?不上山?招安?不招安?無論哪條路都是死路??v觀水滸,你找不到一個高大全的人物,每一個主角都只是如你我一樣有好處也有缺點的普通人,一百零八將,一百零八種面目,卻只能走向同一個歸宿。
他們可恨嗎?當然可恨。
他們有多可恨,就有多可悲。
和四大名著的其他三部一樣,水滸也是一部關(guān)于人生,關(guān)于社會,關(guān)于世界的大悲劇。水滸講的是在一個扭曲的世界中普通人的選擇與畸變。它用近乎完美的古白話與精巧的謀篇布局把一個觸目驚心而又發(fā)人深省的故事傳達給讀者。作者春秋筆法不做評判,而其中的悲壯與凄涼卻透紙而來。
水滸不只屬于一個時代,而屬于所有時代。每次翻開水滸,看著其中的一些面孔,總令我想起另一時空中的另一些面孔,是否,他們本不必走上這樣的道路?是否,這個社會可以少讓一些人走上梁山?水滸對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意義,也許就在于此吧。
=========================分隔線=======================
算了,我這賬號八百年不上一次,非盈利的個人轉(zhuǎn)載想轉(zhuǎn)就直接轉(zhuǎn)吧。不用私信我了。
最好的宋江
就是不喜歡李雪健
爺爺生在天地間,不怕朝廷不怕官,梁山泊里住一世啊,好酒好肉賽神仙??戳恕缎滤疂G傳》之后我才意識到,這部《水滸傳》已經(jīng)是無法超越的經(jīng)典了
經(jīng)典!制片、編劇、主題歌、武指、演員都很滿意。跟他太有緣了,因為此劇看了原著,因為此劇過了面試,因此此劇考了制片專業(yè),最有意思的是因為此劇,冒著被初中班主任批的風(fēng)險,在班級后面的黑板報上開了個專題,第一次把班里同學(xué)對此劇的看法公開記錄下,大概相當于現(xiàn)在的BBS了吧!
看時殺了宋江的心都有了~~
武松說:我又不白吃你的,惹的我性起,把你這鳥店給翻過來。。阮小七說:爺爺生在天地間,殺賊殺官把命玩
四大最喜歡的一部 也是央視改編我覺得最好的一部 各方面都到位 特別是看到新版操行之后再一比堪稱完美 好多人說李雪健演得不好 我看李雪健就是一張招安臉 不能再適合了 濃眉大眼的張涵予可不行 趙季平的配樂更是錦上添花 有時間一定再翻出來看一遍
丁海峰版的武松很贊啊,看了叫人怦然心動~~~
那時候多迷燕青阿
小時候光顧著看武打,后來欣賞它的音樂,最近又看,都是命運的無奈和唏噓。第7集《風(fēng)雪山神廟》,林沖的獨角戲精妙絕倫。林沖任職草料場之前,在酒館吃酒和小二有段對話。小二已知陸謙的陰謀,但又不敢吐露實情,只是叮囑林沖好生留神。這時,飽受人間炎涼的林沖稍頓了頓神,說:小二,你真是好人啊。
李雪健老師的演技冒話港。
我的巔峰時期可以準確背誦一至一百零八的名號,如今老矣。
大河向東流哇,天天的星星參北斗!
這布景,這演技,仿若回到了大宋,此等絕世好劇竟不如瑯琊榜、甄嬛傳之流,也不如權(quán)游,羅馬之輩,評者真乃瞎了狗眼,亂放狗屁。
印象中老媽喜歡看“潘金蓮”那幾集……我自己好些天走不出故事結(jié)局的慘烈~
李雪健把宋江演活了!?。?/p>
四大名著中最好的改編,思想性而言,遠遠超過原著。最后一集幾乎無情節(jié)推進,全在寫景抒情,但不覺得冗長,因為前面的積攢的悲劇氣場太強大了,這是一種奢侈的玩法。
因為這部電視劇,有段時間特別討厭李雪健,可能李雪健把宋江的優(yōu)柔寡斷、首鼠兩端刻畫的太到位了。喜歡武松、魯智深這樣嫉惡如仇的綠林好漢。因為結(jié)局太悲傷,一直沒敢看。音樂非常贊~
五星+
最愛林教頭風(fēng)雪山神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