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觀后感我本想起名為《賈維斯外傳——我與智能助理相愛相殺的故事》,但那是在我電影只看到一半,劇情剛開始漸入佳境時想的,畢竟劇情只進行到一半時男主格雷與STEM的互動真的還挺有愛。癱瘓失意男主重獲新生,借助人工智能暴打黑幫復仇的故事雖然老套但真的帶感,至少在當時我曾有一瞬間希望劇情就是這么簡單。但是故事進行到后半,事情果然沒有那么簡單,隨著真相漸漸浮出水面我在倒吸一口涼氣的同時也因為想到了現(xiàn)實中同步發(fā)生的一件事而真的感覺到一絲驚悚。
這件事就發(fā)生在今天,因為和《升級》的主題莫名靠攏而讓我對電影有了更強的沉浸感。但事情的開始還要從幾天前說起。
受疫情影響,我最近一直在家歇著。就在不到一周前,我的耳機音頻線壞掉了。于是我從京東訂購了一根新的,并且恰好那是整家店里的最后一根。然而下單后京東物流卻遲遲沒有配送,那根音頻線始終停在發(fā)貨地武漢。在預定時間到達后我向京東物流催單,客服通過電話告訴我我的訂單確實沒有離開發(fā)貨地,他們會在兩天內(nèi)嘗試幫我調(diào)貨并電話通知我,然而兩天過去了,沒人給我回訪,快遞信息也沒有任何更新,于是在今天上午我選擇了退貨。訂單顯示正在攔截,攔截成功后才會開始處理退貨,我從上午等到中午,系統(tǒng)一直在攔截,退貨詳情沒有任何新的進展。于是下午我不得不以更高的價格從天貓買了根一樣的,想著等天貓的發(fā)了貨,京東的就算退貨失敗我也可以再找客服強制操作。不出意外,天貓的很快就發(fā)貨了,但就在此時神奇的事情發(fā)生了,當我從天貓切回京東后,京東物流顯示我那根卡在發(fā)貨地的音頻線居然已經(jīng)發(fā)到了北京,正在從北京的中轉(zhuǎn)站發(fā)往青島?!我很驚訝,考慮到京東的訂單比天貓更便宜,所以我又想保留京東的訂單,轉(zhuǎn)而去取消天貓的訂單。但當務之急還是趕緊取消京東的退貨流程,此時我才發(fā)現(xiàn)京東的退貨過程無法人工結(jié)束。在馬云家,不論何時想取消退貨退款流程,只要退貨未完成,只需點一下“撤銷申請”即可,再強大的執(zhí)行力都會因為“撤銷申請”這個總閘被關而失效。但是在京東,當我退貨時一切都由后臺的訂單系統(tǒng)操辦,我甚至沒有一個“取消退貨”的權(quán)利。當系統(tǒng)的訂單量過多或者因為其他什么事處理不完時,退貨就會一直停在“正在攔截訂單”的過程中,而在這個過程里,我什么事都無法決定。我無法因為突發(fā)事件的到來而自主決定繼續(xù)退貨,還是取消退貨,我就像電影里失去了自我控制權(quán)力的格雷一樣,那一刻,我突然感覺很驚恐。省錢的本能告訴我應該及時取消京東的退款流程,但是無論我怎么刷新,進度至終停留在“正在嘗試攔截訂單”,我生怕好不容易開始正常運轉(zhuǎn)的訂單因為我的退貨而讓一切打了水漂,但是無論我有多急迫,我都找不到任何類似“撤銷申請”的按鈕。我向店家的客服反映此事,客服只是讓我等著系統(tǒng)自動攔截成功再說。我向京東的在線人工客服反映此事,當有工號的人工客服接入后,她卻像機器一樣毫無感情地重復著莫名其妙的話語,不斷重復著“訂單狀態(tài)[鎖定]”和“正在發(fā)起攔截”,完全不顧我的傾訴。而那時,已經(jīng)看完電影的我開始慢慢感覺背脊有些發(fā)涼。
看到這里,你在想什么?(笑)事實上,我完全沒有苛責京東的意思,我也完全不是什么陰謀論者,相反,我一直認為京東的購物體驗來著比淘寶天貓更好。京東的UI界面更簡潔,購物流程也更省心,我從不用擔心有什么優(yōu)惠券隱藏在店鋪深處我沒發(fā)現(xiàn),我所要做的只是選中中意的商品,下單,等第二天收貨,一切都行云流水,我甚至覺得京東比馬云家更智能,從操作邏輯到物流系統(tǒng),京東就像一個完整的閉環(huán),用戶唯一要做的就只是確認訂單。我也知道這次整個事件只是一個無與倫比的巧合,因為是在疫情期間而發(fā)貨地又是武漢所以一直沒有進展,而京東物流因為訂單量太大,在拖了兩天后給我完成了調(diào)貨,讓發(fā)貨地從武漢轉(zhuǎn)到了北京,而恰好,這一切發(fā)生在我選擇退貨之后,擁擠的傳輸流讓系統(tǒng)無暇顧及我的操作,并且更恰巧的是,這一切發(fā)生在我從天貓下單同樣的商品之后。在寫這篇影評時,我已經(jīng)完成了“取消退貨”,當時我因為有兩分鐘沒有回復客服,當我重新進入時,京東重新安排了另一位客服接入。新接入的客服很客氣地幫我取消了退貨申請,我的訂單得以重新正常運轉(zhuǎn)。我打趣地問她京東是否在人工客服里安插了“機器人”來測試他們的性能,類似免費的圖靈測試之類的,她笑著說沒有這種事便中止了對話還反手要了我一個五星評價。
由于我大學主修的是電氣工程與自動化系統(tǒng),曾以為自己畢業(yè)后就要去研究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踏上自動化控制的道路。雖然現(xiàn)在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路,但是我清楚,電影里那些擁有高度自我意識的人工智能離我們還很遠很遠,我們有的不過是工廠里那些被稱作“機器人”的機械臂而已,他們再昂貴再精密,也只是通過編程就能控制的機械而已。但是即便如此,這些擁有閉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的先進機器也能輕而易舉地傷害到工人,甚至奪走比機器更昂貴的人類的生命——在那些因為機器故障而造成工傷的新聞里,機器并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在電影里,鐘愛舊款肌肉車的男主再無所不能也沒能甩開警察的追捕,如果不是STEM用自動駕駛汽車幫他的話。而在現(xiàn)實里,我們卻努力通過其他似是而非的途徑一點點駛?cè)胗捌械奈磥怼?/p>
附:突然想起點東西,其實電影初期就有一處細節(jié)暗示了STEM就是兇手,當時STEM讓格雷注意警用飛行器拍攝的監(jiān)控錄像里兇手手腕上那處紋身,在那時STEM并不是看到了嫌疑人的臉才識別出紋身,它用自己的話跟男主解釋是通過更高清的視覺掃描,但大家有常識的話其實當時就能發(fā)現(xiàn)問題。那就是視頻源是模糊的,無論用何種算法都不可能復原出原本清晰的圖像。就像很多手機內(nèi)置的AI攝影,利用算法只是模擬了當時那個場景可能的情況,利用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對AI芯片的訓練,讓攝影畫面更加符合當時可能的樣子,說白了就是猜。同理還有去除馬賽克,馬賽克去除也是靠猜,所以去碼后得到的畫面其實不是原畫面,而是一個模擬的畫面,簡單來說如果有人面部打碼,利用AI去除馬賽克后得到的那張臉會有一部分與他本人不同。所以STEM當時根本不可能只憑那個模糊的視頻源就算出精準的紋身數(shù)字,后面我們得知STEM其實是BOSS,這樣一來就能說通了,STEM一開始就知道那些紋身和那些殺手的身份,因為他們都是STEM派的,STEM只是照著劇本演而已。
簡單來說,這是一部懸疑驚悚電影,但因為依托于未來,又加上了很火的生物體植入芯片,生命升級。使人看到了生命3.0的另一種可能。
個人喜好有關,我很喜歡里面的干脆利落的血腥場面
最喜歡關于打個噴嚏,的劇情與畫面,新鮮感十足,
最后,男主并沒有戰(zhàn)勝芯片,精神崩潰,沉浸在意識里。誰能說這對男主來說不是好的選擇呢。
依然像很多科幻電影一樣,暗示了AI時代的 黑暗面 ,但同時側(cè)面會發(fā)現(xiàn)人類因為AI而感受到更多的便利與強大。AI是人類或生命進化的必然的嗎,我認為無論怎樣,生命3.0總會來的。
人工智能發(fā)展了幾十年,如今依然像個天才的傻逼,丁點兒看不出智能來。
然而總有一天,人工智能看著我們,會像看一群毫無天賦的傻逼。
不過沒關系,
開發(fā)人工智能的工程師們,只要在算法里面加上良心跟同情,讓人工智能對待我們,就像人類社會對待殘障人士一樣,關心我們,愛護我們,照顧我們,
如果虛擬足以亂真,現(xiàn)實又有什么意義。
我情愿放棄肉體,讓靈魂得到?jīng)]完沒了看不出破綻的幸福,那不就上是天堂嗎。。。
另外還有兩句閑言碎語:
a. 結(jié)局像電鋸1一樣屌炸了!
b. 從頭到尾,我都以為看到的是湯老師,這也是這部電影的幻覺之一。
微博 @本來老六
記得《黑客帝國》里有這樣的臺詞:什么是真實?你說的是觸覺?而在《升級》里,這個問題已經(jīng)微不足道。
依靠阿西莫夫三定律,ai再德才兼?zhèn)涠己腿祟愊喟矡o事。換一種說法,就像人類對人類那樣,可以輕易地物化。
如果要回答人工智能和人有什么區(qū)別,那么首先要搞清人有什么特征?;蛘甙堰@個問題簡化為人究竟有什么優(yōu)缺點。當年的《編輯部故事》曾經(jīng)做了很有意思的一番討論。
說起各自的優(yōu)點上躥下跳,說到缺點就是雞飛狗跳。但結(jié)論之一便是人之所以為人并非是萬物之靈的那部分,閃光燈下都是臣妾做不到啊。
主人公在未來全自動化的背景下,依舊堅持手動為自己的生活點贊。于是乎天翻地覆之下對AI交出各種授權(quán)。而一旦失去這種幫助(控制)就會抽筋斷骨,四體不勤。
主角恰如浮士德拿靈魂向魔鬼兌了現(xiàn),渾不知自己早已踩了宿命p2p的大雷。無往不利的背后,他越來越覺得哪里有些不對。
順流逆流,人生總有際遇不同。逆境的時候總是唉聲嘆氣,總覺得總不至于更糟。出口透出光來,誰又忍得住不去飛蛾撲火。
凡人都想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都想起死回生柳暗花明。由此總覺得付出什么代價都值得,都可以談笑置之。殊不知人間不值得單純換個姿勢不僅不是人間值得,多半還是更不值得。
虛擬世界是如此讓人流連忘返,你會吃驚在三次元已經(jīng)精神奔潰的人如此之多。但是相對于真正的造物主,即便是擁有自我意識的人工智能,也不過就是升級了的玩具而已。玩具2.0和玩具1.0的差距也許連五十步都不到。
莊周夢蝶,是蝶耶,是莊子耶,空中的眼睛如是我聞,無喜無悲。
什么是真實呢?你問的是我,還是我頭上空空如也之地的,眼睛。
-END-
男主的戒指,我覺得是這部電影的一大看點。很有可能將是該部電影啟動續(xù)集的關鍵。
影片開頭,男主在將死的妻子身邊被人打斷頸椎,之后左手的戒指被搶走,這是很小的一個情節(jié),且之后影片自始至終都沒出現(xiàn)過男主找回戒指的橋段。
在影片結(jié)尾,男主與智腦爭奪身體控制權(quán)的時候男主的意識崩潰,男主的本體意識被智腦構(gòu)建的虛擬記憶迷惑:智腦的聰明之處就在于它構(gòu)建的虛擬記憶是從男主事故昏迷之后開始,男主從病床上醒來,妻子沒有死。這使得男主本體意識“活”在了一個皆大歡喜的假想中,而實際上男主在車禍醒來之后的所有真實記憶被封存了,智腦從而可以完全支配男主的身體而不用擔心男主會與其爭奪身體控制權(quán)。
但是智腦如此聰明,也是“百密一疏”。 而智腦這百密當中的一疏就是這枚被搶走的戒指。男主左手的戒指,實際上已被那個殺害男主妻子的反派在影片開始階段搶走,而這段情節(jié)是發(fā)生在男主昏迷之前,男主應該是對這個情節(jié)有完全記憶的,智腦給男主營造的虛擬記憶中最大的bug就是男主在病床上醒來時手上不應該有的戒指。而這極有可能造成后期男主本體意識的覺醒。
我看評論區(qū)鮮有人提及這枚戒指,希望其他瓣友也能參與留言,討論智腦的“弱智之舉”。
迫切期待續(xù)集。
和老婆一起看的第一部科幻,希望她能從《延禧攻略》中走出來,誠然,鄙視是不對的,但是有些是高級的享受,有些則不是,說回電影,進入快,流暢,難得的是動作又很凌冽,是我的口味,總有人還認為有更高級慢慢吞吞的享受,那種不是我的菜。還有一些人看的時候挺過癮,看完為了顯示自己的高逼格說什么這片很一般,真的是好氣,你顯示自己高逼格沒事,可是你打低星讓更多的人誤導,我覺得免費看到這樣的電影都是犯罪。
偏要打五星系列。
1.這是一個老實人被騙去安裝百度/360的軟件結(jié)果完全被百度/360掌控,卸都卸載不掉的故事。你以為安裝的是殺毒軟件,其實它自己就是病毒。2.想要操控人類哪需要那么高科技的人工智能?區(qū)區(qū)一部手機就能達到同樣效果,搞得人人必須充滿電才出門,電量只剩98%就變得焦慮、惶恐、瞬間失去安全感,每隔5分鐘就要看一次手機,沒有WiFi就活不下去……
動作戲處理得有些意思,包括一些視角選擇。結(jié)尾反轉(zhuǎn)也算小b片必須的黑了。
在有限的成本內(nèi),將設定、動作到主題都發(fā)揮到極致的科幻范本。黑科技的反作用,永遠都是終極命題。從細節(jié)到結(jié)尾的展示,都在揭露人類將科技作為逃避現(xiàn)實的手段,在AI的操作下,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越來越疏離,越來越缺乏同理心。當虛擬世界的暴力與現(xiàn)實對調(diào),對于暴力的控訴便達成了。
賽博朋克復古風格、人體生化改造的概念、眩暈急促的動作戲運鏡(非常想知道這些鏡頭是如何實現(xiàn)的)和血腥不留情的復仇故事結(jié)合得很酷炫,在有限的成本與格局下也保持住了較高的完成度。支持一下雷導,脫離了溫子仁以后總算有一部屬于自己的代表作了,不過找Jamie的那場戲出現(xiàn)了《電鋸驚魂》的彩蛋不知道大家發(fā)現(xiàn)沒有...
太牛逼了!硬核、血腥、暴力,雷·沃納爾的劇本依舊牛逼,導演水平也終于逆襲了。
C+ / 一口氣囊括一眾影史級AI系科幻,與《湮滅》并列本年度概念拼盤大賽冠軍。劇作上有點頭重腳輕,前半段的煙幕彈尤其多。作為一部商業(yè)片雖然能夠在一波套路之后提升結(jié)尾大反轉(zhuǎn)的驚悚度,但終歸阻礙了主題深度的挖掘。動作戲的拍法一開始頗為驚艷但一多就乏。Stem這一名稱非常有趣了,所以數(shù)字資本主義的未來真的只有機器了嗎……
發(fā)明一個STEM放我脖子后面,把我頸椎病治好比這來得更實在。
就是那種網(wǎng)飛一直想拍的那種低成本電影,可惜網(wǎng)飛那些大數(shù)據(jù)產(chǎn)物根本沒法跟這部比,雖然是簡單粗暴的動作片,但故事的節(jié)奏精準,動作場面尤其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如果有更大的投資把這個世界觀展開,應該會是不錯的系列。
比想象中要精彩很多!主角長得莫名像湯老濕…
很有意思,和黑鏡/西部世界類似的近未來黑科技設定,再加上其中對AI的警惕,乍一看還以為是Elon Musk投資的呢哈哈。話說男主演和Tom Hardy太像了吧簡直到了可惜的地步,他在這部影片里表現(xiàn)很出色,特別是有些打戲中他把身體和意識的不協(xié)調(diào)演繹的很出色。然而注定沒人記得住他。
我需要一個stem,它可以控制我,我無所謂
誰不想把人生中的所有困難都丟給AI去解決,而自己在虛擬現(xiàn)實里快樂地生活呢
《電鋸驚魂》的編劇雷·沃納爾的作品,可以一擼
這片子太對我胃口啦,男主神似湯甜,劇情很黑暗有些鏡頭很血腥,結(jié)局高亮。
主角長得像湯姆哈迪,劇情是主角被AI附身變身超人,復仇的同時漸漸被AI控制。導演你確定你拍的不是毒液?
為什么我也想有這樣的AI,每天只用說"死等,交給你了"然后沉醉在自己的意識里
這部電影其實就是stem制作的,只不過為了遷就票房以及遮蓋技術(shù)細節(jié),用媒土秀秀漂洗過了。
賽博朋克版“我要復仇”。觀影過程中屢次想到“機械姬”和“機械公敵”,然而美學不如前者,深度不如后者。劇情有漏洞,結(jié)局反轉(zhuǎn)還行,血漿我喜...
看片一直在想,如果換做 Siri 植入大腦,這一定會變成一個喜劇片,Siri 這么蠢
感覺這片子票房會爆,有太多東西可說了,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