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厍虺蔀槊苁?,你有辦法密室逃脫嗎?在宇宙高度文明、星際間可以自由通航的未來世界,一場隕石雨毀掉了大半個地球。高等勢力銀河眼借保護地球之名,展開了“天墻計劃”。豈料,天墻一旦升起,便再也無法打開。而這卻僅僅是冰山一角,更大的災難還在醞釀。少年麥當堅信,即便再可怕的困境,只有沖出去,才有希望!
熊貓算是《星游記》忠實粉絲,十幾年前當了很久的義務推廣員。很難想象前2集子供向的外表下居然可以蘊藏如此深刻的內涵。后來由于各種亂七八糟的原因團隊支離破碎,推出的兩部網(wǎng)大也備受爭議,從此了無音訊。去年聽說要上映重啟的劇場版《沖出地球》,雖然負面消息不斷,但還是想去看看老朋友,沒想到錯過點映場后,居然直接撤檔了……
昨天,冒著隨時會被隔離的風險,開了60幾公里的車還是去看了。為啥去那么遠?因為附近的電影院根本沒有晚上的排片……根據(jù)之前的pv和部分觀眾的反饋,基本不抱任何期待,只是作為一種告別的儀式。看的時候,我盡力催眠自己對原作一無所知,這樣評論的時候稍微可以客觀一些。
畫面部分,作為為數(shù)不多的2d動畫,并不算粗制濫造,可以看出還是下了一定功夫的,部分場景設計也挺有意思。國產動畫經過這十年的發(fā)展,基本的底子已經有了。但是,畫面假大空的部分有很多,甚至全部看完后,你都回憶不起有一段完整的打斗—因為根本沒有。問題最大的是分鏡,用雜亂無章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不停地快速切換鏡頭,用光影特效密集轟炸,看得不爽,但累。
角色方面,進行了重新設計,這一點是成功的,又是不成功的。成功之處在于拔高了觀影年齡,使得這部作品看上去稍微“大人”了一點點。而失敗之處在于,大部分角色的形象失去了特點和個性,變得非常扁平化。這個問題不只是主角,包括很多配角也有這個問題。而且,雖然外形成長了,但是角色的心理年齡似乎還倒退了,這種巨大的反差帶來相當大的違和感。唯一出彩的依然是我們的咕咚國王,新加入的變身設計原來挺抵觸的,實際觀影后覺得還是挺萌的。
劇情是本片最大的槽點。無論出于什么原因,把原先最打動人的劇情,改成現(xiàn)在這種鬼樣,導演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沖出地球在整個《星游記》里占到的篇幅其實并不長,但是哈馬兄弟故事至今還記憶猶新,那句“不可能三個字,你說的太多了”更是打動了很多人?,F(xiàn)在的故事呢?啥也沒有,設定個大框架,然后隨意放飛,東一榔頭西一榔頭,每個人都在趕場子似的。特別是主角倆友情的刻畫,接近于零。剛見面沒多久,忽然就開始彼此鼓勵,互相犧牲了,這種跳躍感充斥著整部作品,甚至讓我懷疑這劇本是拿原有文案或者廢案東拼西湊整出來的,藍眼那里特別明顯。
然后說配音,部分角色不但棒讀嚴重,而且聲調完全不符合角色的身份。國產動畫現(xiàn)在已經有不少優(yōu)秀的聲優(yōu)了,但是這部作品連主角的臺詞都聽得我不停尷尬?;蛟S這不只是配音的問題,臺詞本身就缺乏深度,只會一味喊口號才是根本的原因。不過話說回來,咕咚的配音還是yyds。
最后說是音樂,只能說不過不失,配樂屬于一般的水準,但也沒大問題。幾首插入曲雖然本身還行,但是插入點比較隨意,并沒有很好烘托氣氛。除了經典的再飛行外,有一首好像還是周深姐姐的作品,一會找來再聽幾遍
這部作品的pv里有一句臺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得知撤檔后,我在微博的回復里留下了這句話,在長達近一年的時間里一直是最高贊的熱評?!懊髅饕谎劬湍芸吹浇Y局,為什么還要繼續(xù)掙扎?”打開貓眼,這部作品目前只有600w票房,豆瓣評分……哦對不起人數(shù)不夠根本沒有評分,敗局已定。看來我去年的判斷,是完全正確的。
這部作品,既沒有路人緣,又得罪了老觀眾,最后還打著八桿子也打不到劉北的“科幻題材”宣傳,怎么可能會成功呢?片子從頭到尾,都沒有任何地方打動到我,連風箏飛起來的時候都沒有當時看b站彈幕里的風箏燃,這樣的作品延期一年又有什么意義呢?其實今年由于疫情的關系,電影院的生意更慘淡。雪藏一年的結果,只會是更糟。
罷了,作為曾經的愛好者,到此為止或許是比未完待續(xù)更好的選擇。我沒有報任何期待,所以也就無所謂失望與否。只是覺得挺可惜的,如果現(xiàn)在這個市場也無法留住優(yōu)秀的人才、發(fā)展優(yōu)秀的作品,我們還有什么可悲哀呢?拉過的鉤,能算了還是算了吧。有些回憶,埋藏在記憶里,更珍貴一些。
個人評分:5分
打四星純粹是因為多年的約定和期待。小學六年級就在貼吧聽聞《星游記》要出第二季,可惜沒等到,后來才有拍成電影的消息。
看到網(wǎng)上有資源了馬上下載下來,下好了馬上發(fā)消息給我妹說我下到《星游記》大電影了,要不要看。可惜她高二,沒時間。
自己熬夜看完了,最大的問題還是…國漫什么時候才能改掉亂煽情煽不動也要硬煽的毛???
連最后的大戰(zhàn)都不夠流暢、不夠一氣呵成,怎么喊口號喊到一半都能再煽情一下?
國漫的熱血路線多了就嫌傻,愣頭愣腦硬沖“堅持”的有一個蠻吉就夠了,雖說動畫片里麥當初期也差不多就是這樣,人家后面成長起來之后也稱得上有勇有謀。
電影版用100分鐘的大電影講了動畫片前2集的故事,前半段看到騎車放風箏的動畫同款鏡頭很有懷舊感,可是劇情的展開卻有點崩盤,基本上沒什么比動畫片更多更新的東西,實際上經過了這么多年的沉淀,完全可以把劇情做得更豐滿的。光貼吧粉絲同人創(chuàng)作都一堆了。
不過看得出來,畫面確實很用心,汽車的車牌都清晰可見。
也還是搞不懂,你造戴森球,干嘛不直接圍著恒星造?非要用行星改造。那么多行星不選,非要選地球?這一層上銀河眼的陰謀是立不住的。
地球是全宇宙的飛船繁榮地,你都跨星系旅行了,防不住隕石雨,這多少有點說不過去吧?我還以為電影里會講清楚銀河眼實際上是怎么偽造隕石雨真相欺騙群眾、實則進攻并接管地球的,但是并沒有。。
看到宇宙飛船也用舵,看到麥當站在飛船外面往天上飛,我心想這放在2022年已經有點扯了,結果下一秒就閃回,麥林也是站在飛船外面的,雖說以前的動畫片就有人吐槽說抄襲海賊,這也未免有點太日式了(日本CG電影《宇宙戰(zhàn)艦大和號》里面,宇宙飛船也是用的圓舵…)。果然沒多久麥當就被從飛船外面打下來了。
熊貓阿姨的角色也有點浪費了,動畫片里熊貓阿姨出手的時候,反轉驚呆了!
片尾《再飛行》響起真是激動啊,再來首Next World就絕了!
不知道什么時候能期待到笛亞和米龍,最喜歡的角色,“空間契約”和“敵無不斬,斬無不斷,金色天際線”真的能起雞皮疙瘩,我和我妹一起看《星游記》的童年啊!
P.s. 彩蛋白等了,居然是廣告。。
P.p.s. 劇情里有些地方細品其實是有點暗示的,但是跟我想聊的《星游記》沒什么關系…
院線觀影3d體驗不太好,光線會有點暗,其實2d就夠了,做3d的時間用來優(yōu)化一下整體會更好。畫面屬實驚艷到我了,這大概就是1噸畫稿的魅力吧,很多畫面除了主體內容外還藏了很多小細節(jié),看得出很用心。劇情上改了些許設定,路人看的話需要對原作有一定的了解,情節(jié)設計上感覺還有優(yōu)化的空間,片尾部分略顯倉促,也是近幾年電影的通病。三處bgm:請帶著夢想遠航、再飛行哼唱、再飛行原唱,情緒渲染這方面拿捏得很到位。單電影來講可以打8分,超出預期,周深加分,二維加分,國漫加分。和前兩部網(wǎng)大比肯定是值得更高分的。IP、執(zhí)導這方面一直以來都有爭議,但其實我們也改變不了。我只是希望星游記的故事能講下去,有人講,不論是同人還是續(xù)作,講的好那就更好了,做的不好也當然要批評。這部電影排片、上座率都很低,注定是賺不了什么錢,大概片尾那句話是胡導先說給自己聽的吧。官方說這是最后一部《星游記》系列,但片尾仍是未完待續(xù),大概也是胡導希望有人能把故事繼續(xù)講下去吧。
曾經和一個在大學學動畫的同事聊起來,我問他為什么沒有繼續(xù)做動畫行業(yè),而是轉行干起了完全不搭嘎又很無趣的EC。
他是這樣回答我的。
“在這里做動畫太難了,大環(huán)境差、賺錢少,之前實習的時候眼看著一個個項目拉不來投資被夭折,身邊人各個垂頭喪氣,雖然依然很熱愛,但還是打了退堂鼓。”
我所認知的國漫圈,和他所述大致相同。雖然近年來也有不少優(yōu)秀作品橫空出世,為國漫贏得了不錯的輿論和口碑。但我相信,大多數(shù)在這份事業(yè)中苦苦支撐的人,卻依然沒能迎來自己的出頭之日。
那么,如果你所熱愛的事情,卻讓你苦苦看不到“光”,你還會堅持下去嗎?
《沖出地球》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這樣一群人。
故事發(fā)生在虛構的未來世界,地球遭受隕石雨襲擊淪為“廢土區(qū)”,宇宙“黑惡勢力”銀河眼借保護地球名義,開展天墻計劃,禁止飛行,并且將所有飛船破壞用來制作天墻,而天墻的背后,則是另一個更大的陰謀。雖然大部分地球居民都默許了這種行為安穩(wěn)度日,但主角麥當卻謹記著自己和父親麥林關于“彩虹海”的約定,一直堅持著自己要“飛出去”(艾倫,是你嗎艾倫)。
而故事就在理想主義者麥當和銀河眼的對峙中展開。
在前情提要部分,電影用短短幾分鐘,即鋪陳了世界觀和基礎人物圖譜。隨著劇情展開,麥當和蕓豆?jié)撊胩靿赝等×慵?,手繪二維動畫的魅力更開始顯露無遺。
我一直覺得,“手繪”是一個動漫人的底氣,那一疊疊的手稿和無以計數(shù)的舊紙團,也象征著動畫這門藝術長遠的發(fā)展史。而如今,因為制作流程繁瑣、耗時耗力耗費用,純手繪二維動畫變得越發(fā)稀少。據(jù)說,在2021-2022年上映的56部國產動畫中,二維動畫只有9部,其中4部還是制作相對簡單的兒童向。這也佐證著一個不爭的事實,機器正在逐漸取代人類,成為這條生產線上的主力。
當然了,3D動畫同樣具有它的優(yōu)秀之處,我也有許多非常鐘意的3D作品,而且成熟的三渲二技術也能做到利用“機器智能”呈現(xiàn)精良的二維畫面。但作為一個從小看各種二維動畫過來的人,總是覺得3D動畫少了點什么,這就好比電子書也是書,但紙質書拿在手里的那份氣味和厚重感,卻是電子書所無法比擬的。
在片方公布的制作特輯中,我們得知本片的手繪稿超過12萬張,重達一噸。僅是一個看上去只有一秒的動態(tài)鏡頭,就要消耗幾百張原畫和上百個分層。在這樣高強度的制作規(guī)格下,成片的質量被最大程度的保證了。我們可以看到,片中人物的動態(tài)銜接流暢、表情也寫實靈動,在電影開頭有一個沙無赦追擊兩位主角的第一視角鏡頭,逐幀描繪所帶來的逼真感仿佛要躍出屏幕。而手繪二維動畫最大的難關——戰(zhàn)爭和末世大場面也被成功的征服,在片尾隕石墜落的片段中,作畫師賦予了動態(tài)畫面豐富的變化和細節(jié),讓災難的震懾性、觀賞性大大的增強。
而最讓我驚喜的是,本片并沒有去臨摹照搬一個已有的城市景觀,而是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蒸汽朋克進行結合,創(chuàng)造出一個充滿市井煙火味兒的“幻想都市”。中式風格盡顯的紅墻綠瓦瓊樓玉宇、生活氣息濃厚的車水馬龍小鋪牌匾、隔空對望的鐘鼓樓和銀河眼炮塔……這座仿北京描繪的原創(chuàng)城市讓我這個生活于此的人分外有共鳴感。可能是我看過的國漫不算太多,其中大部分還是古典神話題材,這樣融合著現(xiàn)代機械文明和古風古韻氣質的新鮮碰撞著實讓我眼前一亮,這里還要大贊片尾風箏漫天飛舞的創(chuàng)想,真是讓人忍不住去對每個細節(jié)細細欣賞。
在如此艱難的市場環(huán)境下,能愿意去嘗試,并且完成這樣一個工作量巨大的手繪二維作品,需要的不僅僅是骨氣、毅力,更需要一股傻勁兒。這也是為什么我說,主角麥當?shù)谋澈?,是一群麥當?/p>
因為我認為,他們在畫麥當?shù)耐瑫r,也是在畫自己。
麥當為了實現(xiàn)與父親的約定前往彩虹海,十余年東拼西湊零件制造飛船,試圖將不可能變成可能。而他所面對的阻力,則是和自己的實力相去甚遠的銀河眼集團,這就如同螻蟻挑戰(zhàn)巨獸,勝算微乎其微。在他和父親的回憶中,父親曾問他“為什么明明不可戰(zhàn)勝,彩虹號還要堅持下去?”,他說“我不知道”。
明明不知道為什么,卻還是堅持要去做,你說他是不是“傻”?
麥當對于夢想的堅持,和身上的那股傻勁,在我看來正是制作團隊對于自己的影射。這種精神是本片貫穿始終的主題,也讓麥當結識到了一群擁有相似氣質的伙伴,比如青梅竹馬的蕓豆、忍辱負重的牧雷、搞笑擔當咕咚和Honeybee等等。這也讓我聯(lián)想到了電影《千鈞一發(fā)》,和我為它寫的那句短評——當你有夢想,全世界都會幫你。
其實《沖出地球》的主線非常易懂、有代入感,簡單來說就是中二少年摧毀邪惡勢力拯救地球的王道故事。但我對這樣又燃又王道的故事總是忍不住喜歡,畢竟男人至死是少年,雖然三十多歲了,這樣王道故事所象征的純粹和熱血仍能一次又一次將我打動。尤其是當我想到背后那一群和麥當一樣充滿傻勁、一根筋堅持著理想的“麥當”們,我就更是對這部作品充滿了敬意。
排片感人,30多度的夏天排在15:20,我去看人都熱化了,所以電影院沒有什么人,但是我那一排坐了一個小孩,我問他,他說他是自己來的, 家里給買的票。
他跟我說他12歲,我說12歲,你知道星游記已經11年了嗎?他說他知道。他甚至知道熊貓阿姨是原麥當配音的。
我們倆一起搞錯了,以為這是2D電影,我去買了兩副眼鏡,
我們吐槽這電影沒有彩虹石, 吐槽銀河眼竟然只是一個生意機構, 自己宣傳自己是科幻片,但人在天上飛,面條會打架,兔子變成人。
放棄了彩虹海是全宇宙最大的謊言。(地球被隕石砸了,找到彩虹海就能拯救地球) 地球被封鎖,不是因為麥林和彩虹海,而是為了防隕石啊??。
反派動機不名,不為功名,只為造一個充電寶。
沒有經歷不死月樹,主角就各種稱兄道弟。
當所有的風箏飛起來,逃跑計劃的在再飛行重新出現(xiàn),我們都坐起來了,片尾有一點點伴奏,我說, 是next world,他說,對。
我就是那個不在意版權問題的星游迷,我只在乎好不好看。我期待星游記2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蔓延術,但是,我們看后面的電影
《風暴法米拉》兩部電影,最后才講清楚蔓延術是個什么,也沒有交代麥當?shù)慕Y局,再加上人物的造型和設定,譬如,迪亞在克拉之后再次退宿,米龍削弱,新角色戲多且無意義........,這些讓我覺得它根本沒有存在的意義。
看了《沖出地球》之后,我認為,法米拉也還行吧,但真的很能理解大家對于它成功的期待,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我看到最后淚目了,是的,但我希望我們能真正理解,我們?yōu)槭裁炊鳒I,是因為這部電影,還是劇版的風箏,再飛行的詞句,片尾的next world。我無法代入路人的視角,無法客觀看待它的畫風和劇情,我只知道,這不是我的星游記。不說咕咚和其他,就說彩虹海,麥林,和麥當。
我的星游記,
彩虹海是全宇宙最大的謊言,是所有人都不相信的“奇跡”,
麥林是紅魔鬼,他相信奇跡,他飛翔是為了尋找心中的奇跡和信仰。整個地球被全面禁飛,只是因為那個叫麥林的男人來自地球。到底是怎樣的地方,怎樣的人,可以讓地球使全宇宙都畏懼。
而麥當,作為和父親擁有同樣信仰的人,以“一百億零一個太陽”的身份,帶著對奇跡的向往和自由的信仰,沖出了地球。
一一一一一一一關于《沖出地球》一一一一一一
電影里,彩虹石不再,彩虹海變成了“希望渺茫,九死一生,可以拯救地球的地方”。
麥林不再追求自由和奇跡,而是嘗試拯救地球的救世主。
麥當說“天墻封了就封了,反正現(xiàn)在也沒人想飛”,沖出地球,追尋彩虹海,只是為了找到父親。
有些粉絲覺得麥林和彩虹海的設定可以改,但我覺得不可能,彩虹海是夢想和信仰,不是用來救世的。這不是微調,這是和星游記完全背離的設定。
我覺得《沖出地球》的主創(chuàng)團隊是很努力,但是是為了他們自己或者他們眼中的《星游記》而努力,可以改動,但把我愛星游記的理由都擯棄了,所以即使我肯定他們的努力,我也厭惡它。
每個人對星游記感受不一樣,他們覺得麥林可以是救世主,彩虹海只是一個九死一生,希望渺茫,可以拯救地球的工具,麥當?shù)男叛鲆仓皇钦业桨职?,我覺得也不無可厚非。
但是,我不希望它成功,即使成功,也只是路人愛看,我真的不希望,曾經熱愛的人,為了情懷和續(xù)集,去愛一個失去靈魂的星游記。
但是如果在思考之后,覺得這就是自己所愛的星游記,也是他們的自由。
我只是希望,不要再說我們吐槽他的人,對它有多大的惡意,我們也熱愛著,但在我們眼里,它真的很爛。
《星游記》原作實在是可惜,多年以來都沒有正統(tǒng)續(xù)集,這部同人電影作為獨立電影來說還行,算不上很好看,燃點都建立在星游記的基礎上,劇情卻比不上星游記,老粉最有感觸的就是再飛行和幾句經典臺詞了。
我去你大爺?shù)模疤靿τ媱潯?,小孩子放上天的風箏都被打下來?!安谎远鳎荒苛巳?。”(以上是看了預告片的感覺。)正片雖然人物設定和場景有些幼稚,但如果把外星勢力“銀河眼”理解為一種警察政權的話,真的非常有意思。所謂地球只剩下廢土中一片小小的綠洲(“恰好又是“國風”的)。人們在無所不在的監(jiān)視下從事大工程中的生產,標語、口號同樣無死角轟炸,人們被培養(yǎng)成恐懼災難再臨、對強大權力機構無腦服從的樣子,對反對大工程的聲音堅決剿殺(“你這么說,是想讓地球被隕石再毀滅一次嗎?”嗯,替換成“敘利亞”就熟悉多了)。公開處刑、熔掉飛船造“天墻”、鼓勵兒子舉報父親……已經找不出更完美的儒法國家了。
沒了劉北的《星游記》,從本質上來說也就不是星游記了
6.7神話……3D……第一部科幻……不是我不相信你……第一部第一集就在飛十年過去了你說你還沒沖出地球…浪費資源…星游記還有未來嗎?哦,這是電影不是國漫啊!至少國漫還有希望……這個?畸形…嗨算了……對了,這部應該叫風暴法米拉3副標題:沖出地球。跟原版一點關系都沒有的同人作品。不對,同人都比這個好……7.30撤檔(笑)花里胡哨…感覺國漫都是同一個工作室做的,特效劇情都一樣爛…星游記前幾集的拙劣模仿,甚至低齡向…水成加長版以為加幾個臉譜化的人物就是電影了…魔改人設劇情…這營銷號的語音受不了…我的咕咚…!粗制濫造?強行燃強行煽情是時候展現(xiàn)真正的技術啦……縫合怪抄飛出地球又亂改咕咚,抄飛船毀滅又沒深度…又抄打克拉的感覺…隨便鯊人…有完沒完糞作!2倍速看完…不如看原作還未完待續(xù)別了吧
動畫效果一般,有些劇情太兒戲,兩人匆忙上飛船,不作任何準備就想探險宇宙,結果差點當炮灰,居然還生存了下來。
最后一段終于能燃起來了,真是不容易。美術很不錯,一些科幻設定很喜歡,制作算用心,有些分鏡很酷,幾首歌都好聽。但劇本問題太大,臺詞就是一個段子接著一個段子,尬死。人物和故事的處理太粗糙了,很難共情,也缺乏魅力,只能說故事邏輯沒太大問題,有些鋪墊能照應上很意外。尷尬地快看完時最后忽然配樂,臺詞,情節(jié)都上線給我燃起來了。尾收得不錯,其它就一般吧,熱血漫愛好者可以一看的國產動畫
燃是挺燃,但不覺得太幼稚了嗎。
國產動畫電影繼續(xù)死于劇本太爛,后半段的常識bug看得腦仁疼。
看完有點失望,這種中二動畫片已經不太適合我這個年齡了??苹脛赢嬈鼞搹娬{科學、知識,而不是熱血和一身蠻力吧。
小孩兒看不懂,大人看不下去。瞎J燃聒噪預警。核兒是歐美噠,國風是日式噠,科幻和3D是假裝噠,情節(jié)是凌亂噠,故事是低齡幼稚硬傷噠,情感推進是靠小曲兒硬塞噠。有點像縫合怪。彩蛋倒是有:福祿壽的片尾曲沒被刪,EMMM。賣慘營銷,騙人買票,噠咩。因莫扎特同行襯托,國漫還得大力支持,多給1星。
比預想好多了。兩次逃出時候被導彈追擊的馬戲設計雖然有點簡樸,但是也看得出來盡力了。主演問題還是角色和情節(jié)上的,堅持延續(xù)已有人物和設定必然會導致新世界觀展開不夠和牽絆太多,還是看導演取舍吧。
B. 雖然偏低幼,但是年齡門檻感覺比隔壁莫扎特還是要高的,只是彩條屋出品且打國風科幻的噱頭,全年齡段化一點應該不過分吧?不過讓我感到微妙的點在于劇情設定,建造美其名曰保護地球的天墻、所有能源都優(yōu)先供應天墻、欲加之罪打壓異己、隨處可見的大標語與監(jiān)控,這真的不是在隱喻映射什么嗎,或者說放在某些現(xiàn)實場景下也并不違和?也許我有些敏感了,不過我喜歡??。
星光 畫風還不錯,感覺3D沒必要,劇情雖然中二也算過得去。
全程如坐針氈,坐立難安,太痛苦了,中國電影不該這樣,內核也完全是歐美故事,所謂的國風還是日式中國風…
國漫現(xiàn)實主義,有點兒東西。
雖然禁海令、“為了你們的安全”和大煉鋼鐵令人會心 但外大氣層跳滑翔機、手工打造宇宙飛船、徒手摳核反應堆這個事……真是用大煉鋼鐵打敗大煉鋼鐵了
“獻給每一個還在傻傻堅持夢想的你”,彩蛋不值得等。
非《星游記》粉,但此前的兩部《星游記之風暴法米拉》都有看,因而也來看下這部《沖出地球》:1.曾經《星游記》動畫劇集讓我看到《海賊王》的影子,而這部《沖出地球》里未來科幻與古風建筑/服飾/造型等的結合則有些《銀魂》的感覺;2.專業(yè)水準的配音比動畫本身更讓我滿意;3.還以為那首同名態(tài)度曲會被棄用?結果還是有當插曲和片尾曲,不過查看片尾字幕,其“詞/曲/演唱/制作”者倒是預料之中地改名了;……
近年難得的國產高質量二維動畫電影,雖然使用了不少三渲二,但總體效果算是比較流暢的,達到了院線作品該有的水準;劇情和人物性格基本和原作沒啥關系,這點倒是上映前就打了預防針,所以能接受,光論電影本身還是很燃的,對于高潮情節(jié)的處理也很巧妙,總體值得一看。
彩虹海還在,童年已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