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山腳下永寧村,為了讓久病纏身的娘病愈,頑童李修緣一心想成為大英雄,卻總是好心辦壞事,讓村莊雞飛狗跳。在遭遇了一場場險遇后,李修緣得知自己就是大英雄降龍羅漢轉(zhuǎn)世。其父李茂春受金翎蠱惑,為保護李修緣而搶奪金身,欲替兒子承擔拯救世人的使命。卻被金翎搶走金身獻給金翅大鵬,金翅大鵬因此提前復活,欲毀滅人間。最后,李修緣父子為了大愛犧牲小愛,攜手以肉身抵抗金翅大鵬,卻終究以卵擊石。瀕死的李修緣,終于頓悟比金身更重要的是愛,最終化身降龍羅漢。經(jīng)歷人間疾苦后,降龍羅漢最終放棄果位。從此,天上少了一名降龍羅漢,世間多了一個云游天下,濟世救人的活佛。
這些年,國產(chǎn)動漫似乎開始上行,時不時的總是會蹦跶出一兩部還不錯的國產(chǎn)動漫來。從孫悟空到哪吒,再到現(xiàn)在的濟公,他們似乎一直傾向于把中國傳統(tǒng)的神話人物用動漫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于是我們習以為常的那些個神話里的人物,慢慢開始有了新生的模樣。
可是很遺憾,但哪吒的橫空出世過后,似乎不論是姜子牙還是濟公,都非要重新解構(gòu)一下這個人物,要讓這個人物有不同的性格。姜子牙的時候,多少還有些克制,畢竟姜子牙已經(jīng)年紀很大了。但是這個版本的濟公,怎么看都怎么感覺那么熟悉呢?哦,原來是濟公的人設(shè)居然和哪吒是如此的相似,一樣的調(diào)皮搗蛋,只不過哪吒有一種黑化的感覺,而這個濟公則是純粹的調(diào)皮。也一樣的都有一個寵溺自己的母親,只不過哪吒的母親非常有特點,和哪吒在一起產(chǎn)生了化學反應(yīng),而濟公的母親卻只會裝病來幫助兒子逃避懲戒,似乎沒有真正形成化學反應(yīng)。真心是不能放在一起對比啊。
開頭和結(jié)尾的搞笑部分,真的是強行搞笑,讓人想起了光頭強,看的人很尷尬。
畫風也有點奇怪,那條“蟲”看著有點瘆人。其他男人和男孩都丑,就反派和主人公好看點。
有些轉(zhuǎn)變來的莫名其妙,沒有好好鋪墊,跳轉(zhuǎn)的太快,看著感覺很奇怪,怎么突然就這樣了。
中間的立意還可以,這個劇本感覺就是沒有好好打磨,編劇要繼續(xù)加油。
不建議觀看。
求中國動畫不要越做越回去,這真是讓我越看槽點越多。編劇寫故事能不能有點邏輯。主角成長又要靠獻祭親人,決戰(zhàn)大鵬說“降龍你哪點比我強,憑什么可以重塑金身”我就滿臉問號,這臺詞不弱智嗎?
主創(chuàng)想做一個關(guān)于成長、家庭的故事,但完全沒有展示出來,成長生硬,家庭也沒有讓人感覺多感動多溫情。
一星給場景,一星給老戴的片尾曲
看了標題又看了的人相信不用我多說,雖然那時候我們看的濟公沒有任何感覺,包括現(xiàn)在。但看完這部再細想一下我們以前看的,其實家人才是最重要的,導演NB。我比較簡單明了,但要求我140字以上,請允許我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忽略
今天聊聊電影《濟公之降龍降世》。
片名Master Ji Gong (2021)。
這一次,國產(chǎn)動漫將目光瞄準了大家耳熟能詳?shù)臐?/p>
在本片中,濟公是降龍羅漢,在與妖怪金翅大鵬的戰(zhàn)斗中自毀金身轉(zhuǎn)世人間,變成小男孩李修緣。
而他注定要與禍害人間的金翅大鵬對抗,并成為救濟世人的濟公。
濟公是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人物,他生于南宋紹興十八年(公元1148年),卒于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原名李修緣,法名道濟,人稱濟顛和尚,別稱月引流光。
他出身名門望族,家道中落后出家為僧,是一位學問淵博、行善積德的得道高僧,被列為禪宗第五十祖,楊岐派第六祖,著有《鐫峰語錄》10卷等。
后來文藝作品里加入的佛法道場、羅漢轉(zhuǎn)世等內(nèi)容都是藝術(shù)加工。
我了解濟公是通過1985年電視劇《濟公》,主演是泰州人游本昌。我小時候看過的《濟公全傳》,小說對濟公有一個較為完整的描寫。
對比這部《濟公之降龍降世》,你會發(fā)現(xiàn),動畫電影既缺少了電視劇的靈氣,又沒有了小說的美感。
《濟公之降龍降世》的故事整體很平,觀影感受就像是在大草原上開車,偶爾會有小土坑顛簸一下,但缺少引人入勝的起伏。
拋開毫無特色的動畫制作水平來說,影片劇情的確太過于平淡,甚至會令人感到乏味。
一部影片最重要的就是講故事,和電視劇、小說一樣,故事情節(jié)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演員表演、表現(xiàn)技術(shù)都是錦上添花的元素。
在《濟公之降龍降世》中,主要人物角色缺少一個由低谷邁向巔峰的過程,配角的工具人屬性太過明顯,所有角色的邏輯不能自洽,超過10歲的人都無法參透他們的行事玄機。
《濟公之降龍降世》號稱是一部打磨了五年之久的“國漫精品”,隱約有一種對標《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感覺。
但只要看到影片第一眼,你就會知道這一切宣傳都是扯淡。故事沒有抓住濟公這個人物的精髓,反倒是盯著《哪吒》的皮毛模仿了一個四不像。
影片中角色們你來我往打得熱鬧,好像主角們和群眾們打成一片,實際上完全脫離群眾,根本就是以一種高高在上的態(tài)度戲弄群眾。
李修緣毫無緣由地成為熊孩子,七歲八歲狗二嫌,如果不是金身護體,估計很難收場;
看似嚴父慈母的父母則溺愛至死,從沒有管教過孩子,若不是李茂春頂著將軍名號,真當別人是智力缺陷呵;
反派看似強大,咋呼咋呼了一陣之后才發(fā)現(xiàn)是個戰(zhàn)五渣,被人大嘴巴呼呼抽得現(xiàn)了原形。
“降世”不是“轉(zhuǎn)世”,兩個詞兒差了一個字,但意思卻截然不同。
影片中實際表現(xiàn)內(nèi)容就是滿級骨灰玩家偽裝成新手的喬裝轉(zhuǎn)世。
李修緣的表現(xiàn)也就是個宋朝熊孩子,沒有緣由的熊,也沒有原有的成長。十幾歲少年的外表只是一個軀殼,他體內(nèi)的本體實則是降龍羅漢。他只需要在關(guān)鍵時刻爆衣變身戰(zhàn)斗即可,根本沒有成長空間。
李修緣的一切轉(zhuǎn)變并不是因為他看到鄉(xiāng)親們遇險激發(fā)了責任心,或者家人們的付出而浪子回頭,而是差不多時間到,滿級大佬想要出場活動活動筋骨。
跟風之作惹人笑,
劇本硬傷毀濟公。
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歡迎關(guān)注公眾號:妙看影視
我真的看完,感覺智商受到了侮辱。才下的豆瓣來行影評。真的無法忍受和這個劇情, 1.李茂春的設(shè)定是借鑒的哪吒的父親么?全局到底在表達什么? 2.李修緣的母親生病,什么病,為啥李修緣當大英雄能治病?和李修緣說一下金身在保護李家不行么? 3.為啥降龍可以打過大鵬,伏虎就不行? 4.既然說修緣死,降龍生,金身加持失敗了,為啥李修緣后來又有了法力? 5.最最最不能接受的,李茂春去偷金身,是因為相信反派說的那個一看就是假話的話???是要突顯父愛偉大么,只感覺了智商在摩擦,摩擦的不僅是李茂春,還有看時候的我 6.最后非得父母祭天,法力無邊???這種老套路,是認為觀眾都不知道么,最后那個是時光倒流了??那是不是大鵬又要沖開封印了????。?! 這真的是我看過最最最糟的國漫,真的8+以上的年齡就不要看了,畢竟年齡小點印象差點,以后能忘掉
口型對不上的動畫電影,自2015以后基本沒見過了(無語??
完全復制了《大圣歸來》和《魔童降世》的故事范本
別碰瓷哪吒了。制作上比同檔期的俑之城差了至少兩個熊出沒。一半以上鏡頭就是騙錢那種兒童動畫的水準。創(chuàng)作上無話可說。制片人都敢掛總導演了,真以為大圣歸來創(chuàng)作上的優(yōu)秀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的功勞嗎?另外,這電影跟濟公有什么關(guān)系嗎?還是期待青蛇劫起吧。
塑料場景、僵硬建模、抄襲笑料、老套故事,是超過12歲就會看得在影院里如坐針氈的程度。再說這個故事跟濟公有什么關(guān)系呢?
濟公的金身是金剛杵,大鵬金翅鳥的真身也是藏地形象??梢哉f整部片子其實講得是顯密之爭了。
請不要敷衍付了錢的觀眾…
不想評星了,槽點太多不知道從何吐起。故事十分不OK,美術(shù)還過得去,人物馬馬虎虎,真心不適合小朋友們看。
每次在贊同這些工作室開始挖掘新的傳統(tǒng)中國故事的同時,又可惜他們動畫水平有限。這部最大的問題就在于節(jié)奏把控不好,觀眾情緒調(diào)動不到位,當場的孩子跟我一樣看到一個小時就不想看了,后面有一大段也是冗余拖沓。所以不禁感嘆,目前國產(chǎn)動畫還是要看彩條屋動畫和追光動畫。
但凡看過哪吒,就沒法不比較。一旦比較了,就哪哪都不行。
動畫特效可以說是國際水準,不過劇情也還是國產(chǎn)片的水準。
什么爛糟玩意兒
哪吒過后,所有動畫都像哪吒…
不建議超過10歲的人進影院受這份折磨
看之前:濟公:我命由我不由天[旺柴][吃瓜]看了之后:抄都不會抄……
??兒戲~
都是500年轉(zhuǎn)世,為什么你轉(zhuǎn)得眉清目秀?而且和尚怎么又有頭發(fā)呢?
剛看感覺效果偷工減料,人物硅膠感重,后來調(diào)整了心態(tài),直接當成一部“動畫片”,感覺好多了??。有一些不土不洋的笑點,一只胖蠑螈,看久了習慣了也有點可愛。中間睡了一會,醒來后好感逐漸上升,主要因為爸爸的角色挺意外地,對兒子的私心竟然高過了人間大義,一念之差父親為救兒子鑄成大錯,在國內(nèi)大熒幕上很難見到的,反而覺得有點感人。視覺效果一般偶有亮點。
這不能怪靳東因為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監(jiān)制了部什么樣的爛片
抽中了路演,看完只想說快跑,我都不知道該從哪里吐槽起。男主的形象和性格確實是打破傳統(tǒng)了,不過干嘛一定要演濟公呢,完全沒關(guān)系啊,周星馳的濟公都比這版大愛的多。片頭到少年男主的成長階段魔童哪吒的即視感很重,不懂為什么不避開類似的情節(jié),一定會被人比較,并且完全比不上,以卵擊石。里面的吉祥物小動物做的也很丑,反派臉譜化,正派也臉譜化,本片里的男主父母可以無縫融入傳統(tǒng)哪吒傳說里的李氏夫婦,太無聊了,爛都爛的不精彩。
制作、設(shè)定和情節(jié)都毫無亮點,與近年其他有名有姓的國產(chǎn)動畫比起來可謂是水準線之下。講真你如果老老實實講個正統(tǒng)的濟公故事,或許還比這種給無關(guān)小娃套個濟公名字的創(chuàng)作模式更有趣呢??催^這種片子后倒是更能體會到彩條屋和追光等公司的可貴之處了,即使有小部分動畫電影不如預期,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啊,更何況還有一些對手連馬都算不上。